⑴ 中國,新能源汽車,國家有補助嗎
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標准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補貼標准變得那麼嚴格了?很簡單,如果一直停留在之前的標准,廠家一直重復低水平造車,這樣對整個新能源領域是沒有幫助的,另外廠家不斷推出售價低廉而且續航里程低的車型,既為了快速佔領市場,還有就是為了騙補貼。而新規的出台將會杜絕此類情況的發生,同時鼓勵廠家提高研發水平,技術越強的新能源車補貼越高。
⑵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是什麼
2018年2月13日,財政部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由四部委聯合起草的《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1、補貼方案削低補高、進一步鼓勵技術進步。2018年新版補貼方案里,將「提高技術門檻要求」作為開宗明義的首條綱領,明確提出要鼓勵高能量密度、低能耗車型應用,將補貼資金顯著傾斜於更高技術水平的車型,而且維持對燃料電池的補貼額度不變
2、分階段過渡,為車企預留准備和切換時間/空間。本次補貼方案相比此前歷次補貼政策不同的是,其首次出現了「分階段執行」的管理思路。簡而言之,就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執行不同的補貼政策。出現該方式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政策為2018年2月份才出台,此前的政策空白期中產銷的新能源汽車採用新辦法實在說不過去(先後關系);二是距離2016年12月30日財政部等四部委制定的舊補貼政策過去僅一年出頭,頻繁調整給車企帶來的壓力確實很大;三是新車型的技術指標調整、開發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僅標定試驗就得花費至少數月時間。
3、去繁就簡,簡政放權降低車企行政審批壓力和成本。由於補貼政策、公告目錄、推薦目錄、免徵購置稅目錄等政策文件具有緊密的關系,因此車企在產銷過程中必須應對大量的申報、審核、調整工作。某車企專門負責目錄申報工作的負責人就曾在私下說過,一年下來光這個活就得專門調集人手加班加點干,而且經常是突擊戰(早上目錄早領補貼)。新補貼政策顯然是充分考慮到了這一實際情況,因此重點出台了以下三點細則:一是「2017年目錄內符合調整後補貼技術條件的車型,可直接列入新的目錄。」,也即是可以不用重復經歷完整的申報流程;二是「地方政府不得要求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檢驗」,也即是車企可以明確免除地方政府再次檢測的額外要求和無意義行為;三是「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應一視同仁執行免限行、免限購、發放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等支持措施」,也即是大公告賜予「全國通行」的權利,無需每一個產品型號均到每一個省份進行單獨的申請檢查。
4、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嚴防新式騙補等亂象滋生。對車企的簡政放權並不意味著全面放鬆,事實上,新政策高度凸顯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新思路。比如,要求「加快建立三級聯網的新能源汽車監管平台」、「建立整車和電池一致性抽檢制度」、「設置舉報電話或網上舉報平台」、「建立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統計、審查、處罰機制」。上述舉措著力於維護新能源汽車穩定的產銷秩序、嚴防騙補、提升產品安全。特別是整車和電池一致性抽檢制度,更是十分及時和重要,具體點講,少數車企可能會在「高能量密度優惠」和「成本壓力」下再次鋌而走險,採取「優劣參半」的方式生產產品、攤銷成本、騙取補貼,新思路的提前出台,將極為有力的震懾和扼殺這些不法企圖。
(1)、堅持精細化分檔。2017年正式版本中將純電動乘用車簡要分成了3個檔次,由於政策是在2016年制定,這一處理方式可以理解。但在2018年仍然延續就不太符合市場現狀了,因此2018正式版本與此前流出的草案版本「高度相似」的實行了5個檔次劃分,堅持了精細化的分檔思路。這個情況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產品豐富程度在大幅提升,二是請大家以後千萬不要對網上流出的草案版本置若罔聞,雖然草案會與正式版本有所出入,但空穴不來風,早了解早做准備不是壞事。
(2)、未過度削低補高。2018年正式版本中,直接取消了低於150公里續航里程的純電動乘用車國補資格,並將此前150-200km段3.6萬元的補貼額度下調為1.5萬元,削幅2.1萬元;將200-250km段削減為2.4萬元,削幅1.2萬元;將250-300km段削減為3.4萬元,削幅1萬元,但不低於300km續航的車型補貼額度不降反升。這種削低補高思路與此前草案版本的思路再次一致,但不同的是,正式版本相對於草案版本並沒有非常嚴厲的削低150-200km段車型,而是有所保留,削幅降低了0.5萬元。這表明,經過各方勢力博弈,A00級車型短期內的尾大不掉讓管理方意識到,過於激進的削低將容易產生斷崖式發展現象,從穩定角度出發,減弱了對A00級車型的打壓力度,給予了A00一口喘氣的生機。
(3)、技術指標進一步加嚴。能量密度方面,120Wh/kg成為電池包的入門標准,相比此前90Wh/kg就能獲得1倍的標准補貼,新標准將該指標直接提升了30Wh/kg,提升幅度高達25%,並且首次劃出了160Wh/kg的檔次,為超高能量密度車型的出現預留空間(2017年推薦目錄和2018年首批推薦目錄中,能量密度最高分別達到152.9Wh/kg、158.07 Wh/kg)。與此同時,百公里能耗要求也進一步加嚴。2017正式版本中限值較低,以1000kg、1600kg、2000kg三種整備質量為例,其百公里能耗上限分別為14.5kWh、21.7kWh、23.7kWh,且無系數考核。2018草案中則出現了系數考核跡象,該跡象在正式版本中得以印證,想要拿到基本系數(1),各類車型就必須滿足優於5%以上的不同質量段的能耗限值要求。而且,限值也明顯收緊,1000kg、1600kg、2000kg三種整備質量的能耗上限分別為13.05 kWh、19.53 kWh、21.3 kWh,加嚴程度約為10%
⑶ 工信部:繼續鼓勵出台用電補貼等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4月23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23日表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了60.2%和56.4%。工信部鼓勵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有廣東、山東、吉林、海南、浙江和北京、深圳、杭州、寧波、南昌、廣州、佛山等地正式發布了具體的措施,相信後續會有更多的地方政策出台。
23日,國新辦就2020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黃利斌介紹,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47.4萬輛和367.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5.2%和42.4%。其中,新能源汽車由於還處於產業發展的初期,受到的影響更大一些,一季度產銷量分別為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了60.2%和56.4%。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3月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同比降幅是56.9%和53.2%,比2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窄。
黃利斌指出,從需求側拉動汽車消費,是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的根本之策。前期,工信部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研提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並經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這些措施包括: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再延長2年;中央財政採取以獎代補,支持京津冀等重點地區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的柴油貨車;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起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徵收增值稅等。
同時工信部也鼓勵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有廣東、山東、吉林、海南、浙江和北京、深圳、杭州、寧波、南昌、廣州、佛山等地正式發布了具體的措施,相信後續會有更多的地方政策出台。隨著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費需求的逐步釋放,以及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有關政策的落實,汽車的產銷形勢將進一步得到恢復甚至好轉。
下一步,工信部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做好疫情防控、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的同時,積極貫徹落實相關政策措施,促進汽車產業持續發展。一是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配合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制定發布具體實施方案,並做好新能源汽車車型公告管理、補貼清算等相關工作。
二是加快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明確發展目標;同時加快編制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積極推動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領域提高車輛電動化水平。
三是繼續鼓勵相關地區出台用電補貼、便利使用等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具體政策措施,優化配套使用環境,加大推廣應用的力度。
⑷ 2020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有哪些
目前,國家新能源局就整治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亂象。並且國家能源局已經建立了「退坡、調整、退出」機制,國家從今年起政策補貼逐漸退出,直至2020年全部退出。
另一方面,近期國家加強了對新能源車企資質的審查,前段時間30家車企被取消資質就是最好的例子。補貼政策的取消,必然會有一些弱勢車企會被拒之門外。
其實,從2017年開始,新能源車補貼一直在走下坡路,比如2017年補貼在2016年基礎上整體退坡20%,而在2018年,退坡力度加大,而且更細化。
比如對續航里程150km以下的純電動車取消補貼;對續航里程150km-250km的純電動車補貼則劃分為兩檔,150km-200km續航產品將從原來的3.6萬元補貼下降至1.5萬元,200km-250km續航產品的補貼則降為2.4萬元。
對續航里程300km以上的純電動車,補貼金額有所提升,450km以上的長續航車型,補貼從原來的4.4萬元提高至5萬元。
⑸ 現在買新能源汽車,國家有補貼政策嗎
在3月末國務院常務會議確立新能源汽車補貼延長兩年後,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發展改革委公布《四部委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除繼續免徵購置稅外,《通知》明確在未來兩年平緩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力度,機要通信公務采購原則上選擇新能源汽車,並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
不過,整個補貼是往逐年遞減的。譬如2020年新能源補貼標准會在2019年的基礎上退坡10%;2021年會在2020年的補貼基礎上退坡20%;2022年會在2021年的補貼基礎上退坡30%。而且,新的新能源補貼還對車型有要求,可享受補貼的車輛續航里程,門檻從2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補貼前售價也控制在30萬以下,可換電車型除外,依舊享受補貼政策,且即日起至7月22日為過渡期。
而且,新的新能源補貼還對車型有要求,可享受補貼的車輛續航里程,門檻從250公里提升至300公里,補貼前售價也控制在30萬以下,可換電車型除外,依舊享受補貼政策,且即日起至7月22日為過渡期。
⑹ 新能源汽車國家怎麼補貼
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4月23日起實施。《通知》明確,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在30萬元以上(含30萬元)的車型不再享受政策優惠,「換電模式」車輛則不受此規定影響。詳見↓
一、延長補貼期限,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
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為加快公共交通等領域汽車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2020年補貼標准不退坡,2021-2022年補貼標准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
二、適當優化技術指標,促進產業做優做強
2020年,保持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等技術指標不作調整,適度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能耗、純電動乘用車純電續駛里程門檻。2021-2022年,原則上保持技術指標總體穩定。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鼓勵企業進一步提升整車安全性、可靠性,研發生產具有先進底層操作系統、電子電氣系統架構和智能化網聯化特徵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三、完善資金清算制度,提高補貼精度
從2020年起,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補貼政策結束後,對未達到清算車輛數量要求的企業,將安排最終清算。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四、調整補貼方式,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
將當前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調整為選擇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重點圍繞關鍵零部件的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範,中央財政將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示範城市給予獎勵(有關通知另行發布)。爭取通過4年左右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五、強化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
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應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強化管理,要把補貼核查結果同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對未按要求審核公示的上報資料不予受理。切實發揮信息化監管作用,對於數據弄虛作假的,經查實一律取消補貼。對監管不嚴、造成騙補等問題的地方和企業按規定嚴肅處理。
六、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根據資源優勢、產業基礎等條件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強化規劃的嚴肅性,確保規劃落實。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采購力度,機要通信等公務用車除特殊地理環境等因素外原則上采購新能源汽車,優先採購提供新能源汽車的租賃服務。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免限購、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貨車治理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優勢。
⑺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的補貼標准
1、1.6L以下、排放達國IV、滿足第三階段《乘用車燃料消耗量限值》的乘用車和非插入式混合動力車 補貼3000元;
2、插入式(PlugIn)混合動力車 補貼4000-50000元;
3、電動車 補貼60000元 。 按照《財政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展改革委關於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財建〔2013〕551號,以下簡稱《通知》)規定,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純電動專用車、燃料電池汽車2014和2015年度的補助標准將在2013年標准基礎上下降10%和20%。現將上述車型的補貼標准調整為:2014年在2013年標准基礎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標准基礎上下降10%,從2014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
補助標准依據新能源汽車與同類傳統汽車的基礎差價確定。其中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都以純電行駛里程(R)為標准。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R≥50公里每車補貼3.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80≤R<150公里每車3.5萬、150≤R<250公里每車5萬、250公里≤R每車6萬元。
對於純電動客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客車,按其車長劃分,純電動客車每輛補助標准為30萬至50萬元,混合動力客車每輛則補助25萬元。(超級電容、鈦酸鋰快充純電動客車定額補貼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