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關系如何,應該如何發展
而充換電設施是推動電動車發展的重要環節,在發展充換電設施的同時,需要對配電網路進行相應改造。電動汽車與電網關系如何,應該如何發展,這些問題也是與會代表關心和熱議的話題。發展電動汽車要循序漸進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歐陽明高: 我國已經成為最大的汽車生產國,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年產3000萬~4000萬輛,汽車保有量將超過3億輛。而汽車又會消耗非常多的能源,預計到2030年僅汽車燃料消耗就將超過3億噸,這對於中國的能源保障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目前,我國政府制定的汽車節能目標,是在2020年百公里油耗要降到5升以下,這對傳統的汽車技術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這就要求對汽車進行電氣化的改進,即發展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 我倡導建立一個電動汽車的「點線面」系統,在大城市推廣電動公交車和私家車,在城市之間推廣電動商務汽車與電動運輸汽車,而在小城市可以推廣微型電動汽車,如電動摩托車等。我國電動汽車發展戰略應該是一種演變型的戰略,實質上就是對現有交通工具進行電氣化演變。 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推廣中,一種是革命性的戰略,就是開發一種新型燃料的交通工具,這在現實中是需要很大的代價的。另一種就是模塊化戰略,我認為在中國推廣電動汽車,模塊化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先是混合動力電動車,然後再是純電動車,在過去的幾年內,我國政府在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發面做了很多工作。 就電動汽車的技術來講,相關技術發展很快。在電池方面,目前主要是鋰電池,並且已經有35個國家出台了鋰電池的相關標准。我國也已經在10個大城市推進了電動車的示範應用。 接下來,我們應該進一步提高電動車的國際合作,並且未來的研究重點應放在電池、電機方面,研發下一代電力傳動技術。我建議對於整車的研發,應該是混合動力電動車和插電式電動車,在研發電動汽車的同時,還應注重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的改進。 電動汽車上路需電企和車企聯手推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陳清泉: 目前,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的路線圖仍未清晰。我認為應該採取集中發展純電動汽車,同時跟進混合動力及燃料電池等其他技術路線。 現在發展純電動的「低速小型」電動汽車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根據我的調研,當前市場上在售和即將進入市場的純電動汽車基本是高端的電動汽車,即便享受了國家的補貼,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會認為價格偏高,導致消費者不認可。其實,「低速小型」電動車的市場應該在農村以及一些欠發達城市,農民用它主要是從家裡到農田、從家裡到集市,時速60公里就夠了,所以小型低速的電動汽車不需要鋰電池,鉛酸電池就夠了,這樣核算下來,一部車造價可以不到一萬元。 另外,當前我國對發展電動汽車的商業運營模式正在進行有益的探索,究竟是「充電」為主,還是「換電」為主,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和看法。我認為,兩者皆有利弊,但是電動汽車最關鍵的部位就是電池,因此在當前電池技術尚不發達,電池容量、功率均有限的條件下,為了能夠使電動汽車駕駛者有更好的體驗,我還是支持「換電」模式為主的商業運營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可以提高電池壽命、同時為使用者節約等待充電的時間,而電池在充電站還可作為儲能裝置連接於智能電網。 但是,未來對不同汽車車型應該探索更加合理的商業模式,如對公交電動車和計程車,換電池顯然更加方便;未來如果有條件,充電站網路已經建立家用電動汽車,可以慢充為主,輔以換電模式。 此外,電池等關鍵技術需要更大的投入集中突破;電池的附加值尚未挖掘,車企與電網公司也亟須握手。所以,今後商業模式的確定有賴於汽車產業和電力產業的摸索與妥協。 結合當前電動汽車發展形勢,我認為:第一,電動汽車產業化的火車已經開動了,未來幾年速度會有多快,沒人能夠預測,因此想趕火車的要快點上車;第二,不能僅用市場這只手來主導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而應發揮好政策這只手,創新的、有效的政策可以很好化解電企和車企間的矛盾;第三,技術已經在不斷進步,產業之間、城際之間需要相互取經、相互幫助。 電動汽車規模化與智能電網發展相得益彰 中國電科院電工與新材料研究所所長來小康: 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會有力驅動智能電網的建設,而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也將為電動汽車的充換電設施提供極大保障。 電動汽車的接入將對電網產生毋庸置疑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對區域負荷的影響,電動汽車集中充電將增加峰值負荷,加大峰谷差率,從而加劇電網調峰壓力,使得電網的運行效率降低。其次可能會引起供電設備的過載,使得供電可靠性降低,從而對配電網升級改造的需求,並增加充電設施的安裝費用增加。此外,由於電池容量使車輛行駛范圍受到限制,短期內將難以實現動力電池技術突破,因此規模化充電設施建設是推廣電動汽車的必要條件,規模化充電設施建設給電網帶來了挑戰。 這就要求實現電動汽車與智能電網的有機融合。智能電網的特徵是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二者融合可為用戶帶來很多益處:分時電價、實時電價的實施,使得充電費用更為低廉;通過充換電服務網路實現電動汽車「漫遊」不受限制;用戶還能通過電動汽車向電網回饋電能獲得收益。電網也將從中獲得收益:通過削峰和負荷平衡改善電網運行效率,增強電網穩定性;減少配電線路「阻塞」,提高供電可靠性,從而降低配電網路建設改造費用。 所以,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與智能電網的建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推動,可謂雙贏發展的新局面。 中國電力科學院下一步將計劃進行用戶行為和觀點的基礎數據收集,通過對電動汽車的充電特性——包括充電時間、充電電量、充電地點、充電頻次等方面的研究,評估電動汽車對電網的影響,從而指導充電設施建設,為控制模型提供基礎數據,最終形成有序充電解決方案。
2. 重慶市「十二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規劃
新能源汽車成十二五投資熱點
國內最大純電動客車製造基地河南投產
首批20輛客車交付許昌公交公司運營 此舉將有效緩解交通污染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在2020年成為國民經濟先導產業,這使得新能源汽車成為十二五投資熱點。2011年1月1月上午,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製造基地在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正式投產,由河南新美景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投資生產的首批20輛」中文牌「純電動客車下線。之後它們將立即交付許昌市公交公司使用,成為中原地區最早用上」零排放「公交車的二級城市。據悉,此舉將有效緩解城市公交污染,提速內地城市的環保進程。
2011年1月1日上午11時11分,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製造基地車輛下線儀式在許昌市襄城縣第三工業村河南新美景電動汽車工廠1號車間舉行,20輛中文牌純電動客車下線,型號分別是HNX6120EVG的單層12米城市公交車和HNX6110EVSG的雙層11米城市公交車。據悉,這20輛純電動客車將率先交付許昌市公交公司使用。隨後,逐步在河南省大中城市鋪開,最終實現公交「零排放「。當天,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副司長曹志恆、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北京科技大學整車控制技術專家余達太、河南環宇集團董事長李中東先生等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參加了下線儀式。
該基地佔地6000畝,於2010年3月18日投入建設,一共6個車間,年生產能力達2萬輛,是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生產基地。目前基地已完成16萬平方米的第一期工程建設, 1號、2號車間已經竣工投產,3號、4號、5號、6號車間的主體鋼結構已經完成,三個月內將陸續竣工投產。
河南省新美景電動汽車公司董事會主席賈秉成介紹說,由於公司已經掌握了成熟的純電動汽車技術,加上獨有的「車身輕量化「以及電池超長續駛能力,使得基地生產的純電動客車最早具備了量產和商業化的條件。
據悉,基地生產的「中文牌「純電動客車將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25個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以及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區的大中線城市,而諸如許昌等中原腹地省市也將成為他們的重點銷售區域。
首批下線的20輛純電動客車將率先在許昌市投入使用。許昌市公交公司****表示:「經過多次上路試驗,中文牌純電動客車車況好、用電省、一次充電可行駛超過360公里。在許昌這種中等城市十分適用,今後將根據進一步的運營情況,加大純電動客車的運營投入」。據悉,許昌市之所以成為中原地區最早使用純電動客車的城市,主要在於政府加大投入,在市區新建了10套充電樁設施,已初步具備純電動客車的運營條件。
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說:「新能源汽車必將市場化,而市場化初期階段需要公共系統首先介入,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個人用車的電動化。河南新美景以生產純電動客車入手,這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第一階段是明智之舉。」
北京科技大學整車控制技術專家余達太說:「中文牌純電動客車可以承載86人(一般客車的標准承載量是86人),高峰期能夠容納百餘人,三個小時充滿電,一次性行駛超過360公里。客車在香港、海南、山東、河南等地的試運營情況顯示路況穩、問題少、節油多、電池耐用、里程長。而且中文牌純電動客車是國內唯一一個採用『車身輕量化』即車身鋁合金技術,單層客車輕3噸,雙層客車輕5噸,進而使得中文牌純電動客車相對其他一般純電動客車,承載人數更多,電池使用之間更長,整車控制水平更穩。而且中文牌純電動客車還提供以舊換新服務。」
河南新美景董事會主席賈秉成稱:「河南屬中原腹地,人多地廣,生產經營成本相對教低。而以河南為中心向全國輻射,將有效調控南北方兩個大區市場的銷售、售後,以及材料采購等相關環節。此外,政府的支持與純電動客車的發展密不可分。目前,一台中文牌純電動客車市場價格是130萬,河南當地政府補貼50萬,政府再補貼50萬,這樣一台車其實只需30萬。」
許昌市引進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基地,其社會和經濟效益同樣顯而易見。據悉,基地建設初期就可提供1500個就業崗位,而隨著整個產業的逐步啟動與完善,公司實現產業化集群後,可帶動當地的物流、交通等相關配套產業,未來可產生1萬個就業崗位。目前工廠招收的工人年齡基本在20—25歲之間,平均工資在1500元左右,主要是來自許昌市、襄城縣的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所有的工人已經在山東臨沂市總廠完成了6個月時間的培訓,後續會進行持續的技能培訓。
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提到,作為國家七大新興戰略之一,要推進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上升至15%。同時,國務院提出要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投入。
科技部部長萬鋼前不久在武漢舉行的「汽車與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高層論壇」上表示:「未來5年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從科研向產業化過渡的關鍵時期。」他表示,未來5年的科技計劃中,將進一步增大對電動汽車科技研發的投入,繼續支撐和引領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形成有較強競爭力的電動汽車以及關鍵零部件工業的體系,籌劃電動汽車充電站、加氫站基礎設施,以滿足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需求。
內地省市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大勢中不甘落後,緊跟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大力投入政策、資金、人力資源的扶持。記者近日從河南省政府獲悉,河南省日前出台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在5年內建成我國中部地區電動汽車製造中心。這項已經開始實施的規劃的主要任務包括把河南打造成為我國重要的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國內一流的動力電池生產中心和國內有重要影響的零部件生產中心。河南省將通過推動省內新能源汽車企業與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廠商進行進行戰略重組,提升競爭優勢,加大研發扶持力度,盡快突破關鍵技術,設立產業專項資金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實現這一目標的實現。
內地省市大力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在推廣純電動客車方面,社會效益尤其凸顯。眾所周知,汽車尾氣是公認的城市環境的隱形殺手。城市空氣污染物中四成以上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硫化物、微粒等都來自機動車排放,這些污染物對人體呼吸、免疫、血液、遺傳等系統都會造成急性損害或長期不良影響。大氣污染物中的鉛在人體中積蓄到一定程度,會使人貧血、肝炎、肺炎、肺氣腫、心絞痛、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表明:可吸入顆粒(PM10)每增50μg/立方米,人的死亡率就會增加5%。
中國社科院相關負責人說:「純電動客車由於完全靠電運營,零污染的排放對城市空氣質量提高有直接的效果,解決汽車尾氣的排放對於推動綠色環保城市的建設有決定性的意義。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落戶河南,輻射中部腹地城市,必將有效推動中部省市公交系統的電動化,提速內地省市環保城市的建設。」
3. 陳清泉的期刊論文
《鋁鎮靜鋼鋼包吹氬定氧加鋁工藝實踐》(2007年 45卷 02期 武鋼技術)
《武鋼RH-MFB技術的初步應用及優化》( 2006年 44卷 02期 武鋼技術)
《第二煉鋼廠轉爐氧槍改進及應用》( 2006年 44卷 02期 武鋼技術 )
《不同鐵水脫硫技術在武鋼的應用與進步》(2006年 14卷 z1期 河南冶金)
《基於PWM低開關頻率選擇性諧波控制方程組的實時演算法》(2006年 26卷 22期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新型優化脈沖寬度調制方法在大功率逆變器的應用研究》( 2006年 21卷 06期 電工技術學報)
《先進汽車電氣變速器 》(2006年 21卷 10期 電工技術學報)
《RH用新型脫硫劑的開發》 (2006年 22卷 04期 煉鋼)
《電動汽車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2005年 23卷 04期 科技導報 )
《浸人式水口堵塞的機理及其改善措施》 (2005年 40卷 02期 鋼鐵 )
《連鑄中間罐浸入式水口堵塞研究》(2005年 01期 連鑄 )
《Ce0.67Zr0.33O2對CH4燃燒催化劑Fe2O3/Al2O3的改性作用》(2005年26卷09期高等學校化學學報)
《Ce-Zr-Mn-O固溶體作為甲烷燃燒過渡金屬催化劑載體的研究》( 2005年 36卷 03期 功能材料)
《定氧技術在含鋁鋼生產中的應用》(2004年 20卷 04期 煉鋼 )
《不同助劑的添加對Fe2O3/CeO2-ZrO2甲烷燃燒催化劑活性的影響》( 2004年 33卷 z1期 石油化工)
《未來是電動汽車時代》( 2004年 07期 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 )
《KR脫硫技術的應用與進步》(2004年 20卷 04期 煉鋼)
《電動車的現狀和趨勢》(2003年 01期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武鋼第二煉鋼廠超低碳鋼的生產實踐》( 2003年 41卷 06期 武鋼技術)
《C5H11O5CHO母液製取焦糖色素的研究》(2002年 14卷 02期 常德師范學院學報 )
《基於滑動模控制的感應電動機增益自適應鎖相環速度控制》(2000年 15卷 02期 電工技術學報)
《電動汽車——清潔有效的城市交通工具》( 1999年 02期 電工技術雜志)
4.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也在超威集團任職
是的。陳清泉院士是超威電動汽車戰略首席專家顧問。
5. 院士陳清泉為何說中國電動汽車要抓核心技術
2018年8月17日報道,被媒體譽為「亞洲電動車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陳清泉,當地時間8月16日在加拿大多倫多表示,中國在發展電動汽車的過程中「一定要抓核心技術」。
81歲的陳清泉說,他和他的團隊仍在從事一些電動汽車相關技術的研究及推動工作,譬如,鋰硫電池的產業化,材料研究,退役電池利用等。他期待,陳清泉院士科創中心(加拿大)今後可助推信息、項目等的互通,促進中加合作,加速創新。該中心負責人曲濤表示,科創中心將致力於兩國在新能源等領域相關科技研發和市場資源的有效交流與分享。
陳清泉留意到,一些中國的電動汽車品牌正進軍高端車市場。他建議,中國需要發展不同類型、不同檔次的電動汽車,以滿足潛力不小的市場需求。
「我相信電動汽車產業一定會漸入佳境,」陳清泉說,「最關鍵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不能夠浮在表面,不能夠投機取巧,一定要扎扎實實地從基礎設施、基礎技術做起。」
6. 誰能簡單介紹一下河南新美景電動汽車這家企業
新能源汽車成十二五投資熱點
國內最大純電動客車製造基地河南投產
首批20輛客車交付許昌公交公司運營 此舉將有效緩解交通污染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在2020年成為國民經濟先導產業,這使得新能源汽車成為十二五投資熱點。2011年1月1月上午,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製造基地在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正式投產,由河南新美景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投資生產的首批20輛」中文牌「純電動客車下線。之後它們將立即交付許昌市公交公司使用,成為中原地區最早用上」零排放「公交車的二級城市。據悉,此舉將有效緩解城市公交污染,提速內地城市的環保進程。
2011年1月1日上午11時11分,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製造基地車輛下線儀式在許昌市襄城縣第三工業村河南新美景電動汽車工廠1號車間舉行,20輛中文牌純電動客車下線,型號分別是HNX6120EVG的單層12米城市公交車和HNX6110EVSG的雙層11米城市公交車。據悉,這20輛純電動客車將率先交付許昌市公交公司使用。隨後,逐步在河南省大中城市鋪開,最終實現公交「零排放「。當天,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副司長曹志恆、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北京科技大學整車控制技術專家余達太、河南環宇集團董事長李中東先生等政府領導、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參加了下線儀式。
該基地佔地6000畝,於2010年3月18日投入建設,一共6個車間,年生產能力達2萬輛,是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生產基地。目前基地已完成16萬平方米的第一期工程建設, 1號、2號車間已經竣工投產,3號、4號、5號、6號車間的主體鋼結構已經完成,三個月內將陸續竣工投產。
河南省新美景電動汽車公司董事會主席賈秉成介紹說,由於公司已經掌握了成熟的純電動汽車技術,加上獨有的「車身輕量化「以及電池超長續駛能力,使得基地生產的純電動客車最早具備了量產和商業化的條件。
據悉,基地生產的「中文牌「純電動客車將主要銷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25個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以及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區的大中線城市,而諸如許昌等中原腹地省市也將成為他們的重點銷售區域。
首批下線的20輛純電動客車將率先在許昌市投入使用。許昌市公交公司****表示:「經過多次上路試驗,中文牌純電動客車車況好、用電省、一次充電可行駛超過360公里。在許昌這種中等城市十分適用,今後將根據進一步的運營情況,加大純電動客車的運營投入」。據悉,許昌市之所以成為中原地區最早使用純電動客車的城市,主要在於政府加大投入,在市區新建了10套充電樁設施,已初步具備純電動客車的運營條件。
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說:「新能源汽車必將市場化,而市場化初期階段需要公共系統首先介入,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個人用車的電動化。河南新美景以生產純電動客車入手,這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第一階段是明智之舉。」
北京科技大學整車控制技術專家余達太說:「中文牌純電動客車可以承載86人(一般客車的標准承載量是86人),高峰期能夠容納百餘人,三個小時充滿電,一次性行駛超過360公里。客車在香港、海南、山東、河南等地的試運營情況顯示路況穩、問題少、節油多、電池耐用、里程長。而且中文牌純電動客車是國內唯一一個採用『車身輕量化』即車身鋁合金技術,單層客車輕3噸,雙層客車輕5噸,進而使得中文牌純電動客車相對其他一般純電動客車,承載人數更多,電池使用之間更長,整車控制水平更穩。而且中文牌純電動客車還提供以舊換新服務。」
河南新美景董事會主席賈秉成稱:「河南屬中原腹地,人多地廣,生產經營成本相對教低。而以河南為中心向全國輻射,將有效調控南北方兩個大區市場的銷售、售後,以及材料采購等相關環節。此外,政府的支持與純電動客車的發展密不可分。目前,一台中文牌純電動客車市場價格是130萬,河南當地政府補貼50萬,政府再補貼50萬,這樣一台車其實只需30萬。」
許昌市引進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基地,其社會和經濟效益同樣顯而易見。據悉,基地建設初期就可提供1500個就業崗位,而隨著整個產業的逐步啟動與完善,公司實現產業化集群後,可帶動當地的物流、交通等相關配套產業,未來可產生1萬個就業崗位。目前工廠招收的工人年齡基本在20—25歲之間,平均工資在1500元左右,主要是來自許昌市、襄城縣的大中專院校的畢業生,所有的工人已經在山東臨沂市總廠完成了6個月時間的培訓,後續會進行持續的技能培訓。
國務院近日發布的《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提到,作為國家七大新興戰略之一,要推進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上升至15%。同時,國務院提出要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引導和鼓勵社會投入。
科技部部長萬鋼前不久在武漢舉行的「汽車與新能源的開發利用高層論壇」上表示:「未來5年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從科研向產業化過渡的關鍵時期。」他表示,未來5年的科技計劃中,將進一步增大對電動汽車科技研發的投入,繼續支撐和引領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形成有較強競爭力的電動汽車以及關鍵零部件工業的體系,籌劃電動汽車充電站、加氫站基礎設施,以滿足電動汽車的產業化發展需求。
內地省市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大勢中不甘落後,緊跟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大力投入政策、資金、人力資源的扶持。記者近日從河南省政府獲悉,河南省日前出台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在5年內建成我國中部地區電動汽車製造中心。這項已經開始實施的規劃的主要任務包括把河南打造成為我國重要的電動汽車研發中心,國內一流的動力電池生產中心和國內有重要影響的零部件生產中心。河南省將通過推動省內新能源汽車企業與國內外新能源汽車廠商進行進行戰略重組,提升競爭優勢,加大研發扶持力度,盡快突破關鍵技術,設立產業專項資金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實現這一目標的實現。
內地省市大力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在推廣純電動客車方面,社會效益尤其凸顯。眾所周知,汽車尾氣是公認的城市環境的隱形殺手。城市空氣污染物中四成以上的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硫化物、微粒等都來自機動車排放,這些污染物對人體呼吸、免疫、血液、遺傳等系統都會造成急性損害或長期不良影響。大氣污染物中的鉛在人體中積蓄到一定程度,會使人貧血、肝炎、肺炎、肺氣腫、心絞痛、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表明:可吸入顆粒(PM10)每增50μg/立方米,人的死亡率就會增加5%。
中國社科院相關負責人說:「純電動客車由於完全靠電運營,零污染的排放對城市空氣質量提高有直接的效果,解決汽車尾氣的排放對於推動綠色環保城市的建設有決定性的意義。國內最大的純電動客車落戶河南,輻射中部腹地城市,必將有效推動中部省市公交系統的電動化,提速內地省市環保城市的建設。」
7. 根據陳清泉院士所講,電動汽車在哪個國家被叫做新能源汽車
在全球都叫做新能源汽車,請採納,謝謝!evpartner.com
8. 根據陳清泉院士所講,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的電池有哪些優勢
第一個階段是從現在到2020年,主要的目的是減少污染,希望這個時候電動汽車能佔到版2%左右。」第二個階權段,是從2020到2030年,主要目標是改變能源結構,使交通用的能源從化學能源轉移到非化學能源,希望這個時期新能源車能夠佔到10%—15%。第三階段則是減少二氧化碳
電動汽車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它也是移動儲能器,又是移動的智能終端,所以通過電動車這樣的平台,可以做到四網融合,即交通網、能源網、信息網、人文網四網融合。通過四網融合能源優化配置和信息迅速傳播,最終實現交通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