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汽車配件企業待遇如何
全國來講汽車配件企業待遇最好的是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其次是山東、河北這些地方汽車配件企業都挺多的,不過您可以到,汽配英才網,上看看
㈡ 上海汽車及汽車配件行業的工作怎麼找呀
你具體做哪方面的呢?網上找對口的公司繼續投啊,要麼你認識人給你內部推薦
㈢ 上海機動車輛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抄:上海機動車輛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於1996年2月14日在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沈榮根,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公路運輸設備及工礦車輛(除汽車),汽車配件(含製造等。
法定代表人:沈榮根
成立時間:1996-02-14
注冊資本:56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0100013446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陵東路55號甲
㈣ 上海仕浩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仕浩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04月23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生產加工汽車專配件、五金沖壓屬件、冷作板金、服裝,銷售公司自產產品等。
法定代表人:趙仕明
成立時間:1999-04-23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900045327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浦區華新鎮嵩山村361號
㈤ 上海浩沛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浩沛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09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汽車配件、內橡塑製品、油容封、紙箱、模具、鍋爐配件、裝飾工藝品、沖件、日用百貨、五金家電、電子產品、機電設備、辦公設備、建築裝潢材料、化工原料(有毒、易制毒及危險品除外)批發、零售(上述經營范圍涉及許可經營的憑許可證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黃文華
成立時間:2004-11-09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226204744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江海花園78幢166號102
㈥ 上海唐豪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唐豪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06月30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汽摩配內件、五金交電容、金屬材料、電子產品、日用百貨、辦公用品、建築裝飾材料、針紡織品、服裝鞋帽、體育用品、包裝材料的批發、零售等。
法定代表人:劉剛
成立時間:2005-06-30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2000168334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賢區柘林鎮滬杭公路3352號-458
㈦ 上海眾浩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老闆叫什麼
老闆是薛明浩。
㈧ 誰知道上海天合汽車零部件 人事經理的聯系方式
021-61201166前台電話,找人事部。
㈨ 上海汽車零部件行業薪資待遇
2007上海汽車零部件及汽車電子行業薪酬福利報告隆重推出 核心提示:作為上海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產業正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整體薪酬也水漲船高。據悉,「十一·五」期間中國汽車產業將重點實現自主研發、發展汽車自主品牌,掌握、研究、開發、拓展關鍵的核心技術。在自主研發的戰略支持下,勢必需要大量的研發和經營管理人才。從目前汽車行業的人才需求和招聘情況來看,整車和零部件設計、研發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員以及研發和經營管理營銷類人才是企業吸引人才的重中之重,相關人才的爭奪也越來越激烈。
由上圖中的數據不難看出,中層管理人才、高級專業人員和研發人員薪酬增長最快,增長幅度分別為11.3%、9.5%以及 9.7%。其他崗位薪資水平增長多少不一,高層管理人員年增長幅度為8.40%,一般職員薪資年增長幅度8.00%,手工操作人員薪資增長幅度最小,只有6.00%。
目前高薪和較高的技能培訓成本仍然是汽車零部件企業吸引和保留這些關鍵性人才的主要手段。盡管如此,相對較高的薪水並沒有帶來高的員工穩定性,從實際情況來看,汽車行業仍是一個員工高離職率的行業。2007年上海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員工離職率平均在14%左右,與其他行業相比明顯偏高。而且,其中專業人員和高級專業人員離職率更高,大約在17%左右,有些研發人員的離職率更是高出人們的想像,達到30%以上。
工程師初、高級崗位:差距拉大
2007年,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工程師崗位初、高級薪酬差距繼續加大。高級工程師年總現金收入約154000元人民幣,初級工程師約49000元人民幣,一般工程師約97000元人民幣。可見,高級工程師崗位的平均年現金總收入大約是初級崗位的3倍!
銷售總監:年薪近65萬元
將汽車零部件行業與外資製造業同類崗位進行對比後,可以發現,汽車零部件企業營銷類崗位年總現金收入較高,除了銷售代表的職位薪酬略遜外資製造業外,其他崗位均超過了外資製造業的相關崗位。如在汽車零部件企業中,銷售總監年薪645688元,而外資製造業,銷售總監薪酬只有424545元。從薪資結構的角度來看,汽車零部件行業營銷類崗位基本薪資在整體薪酬中所佔的比例為69.4%,低於外資製造業的73.3%,而變動薪酬比例較外資製造業明顯要高,分別為15.5%和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