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比亞迪公布5月銷量數據 新能源汽車增速喜人
作為新能源車領域的領導者,後補貼時代的比亞迪卻一直沒能在銷量上找到增長的機會。根據此前比亞迪發布的5月產銷數據,5月銷量為31821輛,同比下滑6.2%;2020年1-5月累計銷量為124903輛,同比下滑34%。燃油車領域,SUV挑大樑,5月銷量15887輛,同比增長361.8%;2020年1-5月累計銷售59096輛,同比增長157.07%。新能源車領域銷量為11325輛,同比下滑48.3%;2020年1-5月累計銷量為46512輛,同比降幅高達60.94%。
雖然降幅看上去依舊比較嚴重,但是旗下產品在全球新能源車市場依舊有著不錯的競爭力,其中根據EV Sales公布的數據,比亞迪秦Pro新能源以13486輛累計銷量(1-4月)和2.36%的市場份額位列全球新能源車銷量榜第6名,該榜單中只有兩個中國品牌車型入列,另一個是廣汽Aion S,1-4月累計銷量10624輛,排名第10。
不過,這也促使比亞迪加緊新產品的投放,其中最為重磅的就是將於本月上市的比亞迪漢,搭載了刀片電池以及華為5G技術,最長續航605km,百公里加速最快可達3.9s,是目前中國品牌受關注度最高的新能源車。此後還會有中期改款的比亞迪唐EV以及新車型宋PLUS的推出,同樣會在純電動版本上使用刀片電池技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2020年5月汽車品牌綜合銷量排名快報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乘聯會)最新綜合銷量數據統計,5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9萬輛,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12.6%;1-5月累計銷量605.1萬輛,同比下降26.0%。
其中:
5月份轎車銷量77.0萬輛,同比下降4.3%,環比增長11.1%;累計銷量290.6萬輛,同比下降28.7%。
5月份MPV銷量8.4萬輛,同比下降21.8%,環比增長12.3%;累計銷量34.4萬輛,同比下降41.0%。
5月份SUV銷量75.5萬輛,同比增長13.1%,環比增長14.2%;累計銷量280.1萬輛,同比下降20.5%。
5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6.8萬輛,同比下降25.4%,環比增長22.2%;累計銷量23.0萬輛,同比下降45.6%。
進入5月,國內車市企穩回升,這是時隔23個月後的同比增速首次恢復正增長的月份(2019年6月的國五甩貨因素除外)。
5月單月銷量站上10萬輛台階的有5家企業,它們依次是: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吉利汽車、東風日產。主流合資品牌與頭部自主品牌企業推動整體市場走強,車市馬太效應日趨明顯。
註:本文數據是基於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月報表-初稿。綜合銷量為乘聯會統計的零售銷量。
廠商榜單
轎車榜單
MPV榜單
SUV榜單
高端轎車榜單
註:起步市場指導價30萬元以上。
高端SUV榜單
註:起步市場指導價30萬元以上。
新能源乘用車榜單
關注小編,了解更多汽車知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比亞迪5月份新能源銷量暴漲,燃油車崩盤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眾所周知,2019年的新能源行業似乎進入到了"冷靜期",隨著補貼退補的到來,各家車企雖然依然競爭激烈,可是也的確開始靜下心來研究產品,而對於燃油車的銷量,大家似乎並不太上心。其中比亞迪最是明顯,而這一點從比亞迪5月份的銷量上大概可見一二。
所以總而言之,比亞迪現如今的重心早已轉移到了新能源車型上,而關於燃油車,也僅僅是還不捨得扔掉而已。那麼試問,補貼退補已然近在咫尺,凈利潤不容樂觀,燃油車新能源銷量兩極分化嚴重,比亞迪當真應該積極調整,畢竟兩條腿走路才能更穩當啊!
⑷ 乘聯會:5月乘用車銷量160.9萬輛 同比增速恢復正增長
中國網汽車6月9日訊 昨日,乘聯會公布了我國汽車市場2020年5月份銷量數據,根據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60.9萬輛,同比增長了1.8%,環比上漲了12.6%。乘聯會對此表示,這是自18年6月份以來同比增速首次恢復正增長的月度之一。自今年年初爆發疫情以來,車市1—5月增速分別為-20%、-78%、-40%、-3%,2%,而在疫情後,其回升幅度較強。近期的4—5月的同比增速企穩,也就是疫情以來呈現谷底V型回升的良好態勢得以確認。
整體銷量走勢:5月份環比走強 疫情後剛需持續恢復
從整體市場銷量情況來看,2020年5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達到了160.9萬輛,同比增長了1.8%。據數據統計,今年5月零售環比4月份增速12.6%,對比歷年5月環比4月基本持平,乘聯會稱:今年5月份環比走強,體現出疫情後的復產復工等綜合政策引導市場恢復效果良好,疫情後剛需持續恢復。
此外,隨著疫情緩解和各地學生陸續復課,家庭購車和換車需求持續釋放,拉動車市持續走強。加之各地促消費政策逐步啟動,大幅改善了疫情後消費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28%,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迅速回暖。主流合資品牌與自主領軍品牌的走勢總體較強,但車企零售分化越加明顯,中小車企生存艱難。
與此同時,根據數據顯示,主力廠家在5月份的零售表現與同期排名有較大變化,長安、紅旗等自主廠家零售較強。乘聯會對此表示:其主要是自主品牌產品升級換代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據統計,2020年1-5月的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銷售605.1萬輛,同比累計下降26.0%,今年累計銷量同比下降216萬輛,約佔去年零售總量10個百分點,對此,乘聯會認為,主要原因是受到春節偏早因素和疫情因素的雙重影響。
產量方面,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5月份我國乘用車產量為161.1萬輛,同比增長了10.2%,環比增長了5.8%,其中合資品牌環比增長10%。此外,1-5月累計產量為571.1萬輛,同比下降30.0%,產量減少245萬輛。
新能源汽車:獨資與合資新能源表現較強
新能源汽車方面,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5月份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為7.02萬輛,同比下降25.8%,環比增長19.5%。其中插電混動銷量1.4萬輛,同比下降31%。純電動的批發銷量5.6萬輛,同比下降27%。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特斯拉新能源銷量第一,獨資與合資新能源表現較強,蔚來等新勢力成為新能源車市重要力量。此外,5月份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2.9萬輛,同比增長了52%。
分車型類別銷量走勢:轎車、SUV、MPV環比均呈現增長態勢
從車型類別銷量來看,2020年5月份轎車、SUV、MPV的銷量分別為76.6萬輛、75.9萬輛、8.4萬輛。與去年同期相比,轎車下滑了4.8%,SUV增長了13.7%,MPV下滑了22.4%。與今年4月份的銷量相比,轎車環比增長了10.6%,SUV環比增長14.8%,MPV環比增長了11.5%。
各廠商銷量走勢:各廠商銷量均有所增長
從狹義乘用車廠商銷量來看,2020年5月份銷量最高的前五位分別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吉利汽車、東風日產,銷量分別為18.2萬輛、13.2萬輛、12.1萬輛、10.6萬輛和10.5萬輛。對比4月份,前五位排名並未出現變化。此外,5月份第六位到第十位分別為一汽豐田、長安汽車、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本田。與4月份相比,一汽豐田超過長安汽車,占據第六位,廣汽豐田一躍擠進了前十名,占據第九位。
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展望
對於6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的變化,乘聯會認為,今年6月份有21個工作日,相對去年6月多兩個工作日,有利於車企產銷持續回升。5月份汽車零部件進口19億美元,環比下降16%,同比下降24%,隨著5月份的海外供應鏈逐步重啟,6月份乘用車生產有望企穩。
此外,6月份全國各地車展已經正常啟動,加上各地促消費政策的持續推進,6月份市場也將打破往年淡季市場規律,會繼續恢復性增長。
另一方面,乘聯會表示,隨著國家鼓勵自主經營的就業思路轉變,更多人考慮購車實現自主創業謀生,對車市需求的促進也會有所體現。
不過,隨著3-5月剛需以及之前被抑制的需求基本得到釋放,再加上6月份氣溫快速升高,是傳統淡季月份,銷量也將有所回落。且此時國內絕大部分學生已經返校復課,城市家庭購車代步的需求動力減弱,車市環比增長動力減弱。與此同時,去年6月份的主力地區已經進入國六實施前的恐慌強力促銷階段,拉動去年6月份的零售基數極高,並不利於今年6月份車市同比的增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5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公布:特斯拉牛起來,蔚來小鵬擋不住
文\金凌
乘聯會已經正式公布了5月份銷量,各大系列排名都出來了,新能源作為未來的趨勢,筆者仔細看了看,發現了一個特別有趣的現象,整個新能源汽車被特斯拉一家直接屠榜了。特斯拉Model 3以絕對的姿態蟬聯第一,讓排名第二及以下的車型望塵莫及,哪怕是寶馬5系都不敵。
5月份新能源汽車Top10,排名第一的是特斯拉Model 3,5月銷量在11095輛,環比增長205%,這不是特斯拉Model 3第一次拿下萬輛的銷量,在此前Model 3就展現出這么強勁的實力。隨著國內經濟逐步復甦,關於特斯拉Model 3的銷量只會再創新高。
從這份榜單來看,第二名與第一名的差距明顯,排名第二的是廣汽新能源埃安Aion S,5月銷量為3892輛,這還是排名第二的車型,它與第一隻有一線之隔,但是兩者之間的銷量差距巨大,相差近3倍,這差距就不是一星半點。
從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定價我們也能看出差距,埃安Aion S官方報價在13.98-20.58萬,而特斯拉Model 3官方報價在29.18-41.98萬,兩者之間的價位完全不在一個量級,比你貴一倍的車型,銷量還是你的三倍,這就是差距,無法逾越的差距。
但從價格的競爭來看,蔚來ES6、理想ONE、寶馬5系PHEV已經是完敗在特斯拉Model 3身上,哪怕是造車巨頭車企比亞迪,也是發力不止。比亞迪賣的最好的車型是全新秦EV,5月銷量在3201輛,而蔚來ES6 5月銷量2685輛,理想ONE 5月銷量2148輛,寶馬5系PHEV 2477輛,都不及特斯拉Model 3。
特斯拉在1-5月份的累計銷量為34435輛,拋開中間的2月疫情月份,特斯拉的銷量並不差,反觀國內高端新能源車企蔚來,1-5月份累計銷量為10429輛,這差距過於明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1-5月份的累計銷量為46512輛,已經同比下滑61%,未來形勢並不明朗。
眼下國家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進一步放開,新的補貼政策正式推出,國產的Model 3從30.355萬下調至29.18萬,補貼後的價格更是在27.155萬,而這還不是特斯拉Model 3的極限價格,隨著國產化的供應商越來越多,其價格有望更進一步下調,未來特斯拉Model 3會降至何種程度不好說,但是大概率會更低。
中國乘用車純電動新能源汽車一直是在下滑的狀態,最新的5月銷量顯示,純電動新能源汽車銷量為5.6萬輛,同比下滑27%,如果從特斯拉Model 3 5月1萬多的銷量來看,它已經佔有市場份額近20%,用一家獨大來形容都不為過,而老牌豪華車企寶馬5系 PHEV徹底敗下陣來了。
6月10日,特斯拉在資本市場同樣一路狂奔,其股價進一步攀升,再創歷史新高,其漲幅已經達到了6.98%,當前市值為1901.22億美元,單純從市值的角度來看,特斯拉已經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比起豐田都要高,以購買力來計算,特斯拉的市值能買下6個福特汽車,4個通用汽車。
今年年底,特斯拉預計實現100%國產化,屆時特斯拉的價格將進一步降低,其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也將全面提升,那個時候的特斯拉才是戰鬥力最強的時刻,屆時蔚來等造車新勢力該如何去面對強大無匹的特斯拉呢?真為蔚來、理想等新興造車企擔憂,比亞迪的下滑同樣讓人憂心。
(壹車界,全視界!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文中圖片僅供示意,本文作者金凌,轉載需註明作者與出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5月乘用車銷量數據出爐 豪華車帶動市場 長安汽車復甦
每個月的月中,乘聯會都會發布上一個月中國乘用車市場的銷量數據。6月中旬,新一輪成績被公布,來看看這一次的銷量數據中,卻總是有那麼多的意想不到。
5月,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到160.9萬輛,同比實現了1.8%的增長,這意味著中國已經走過最困難的時期,目前在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
從各種車型的銷量看來,表現最好的依然是豪華車品牌。當然這和大幅度的降價不無關系,在車市中很多品牌以價換量的前提之下,人們還是更喜歡去買豪華品牌,所以5月份的豪華車品牌零售量同比增長了28%。原本人們可能還會去選擇其他的產品,但是,現在他們更喜歡去考慮一些比較具有保值率的豪華車品牌。而這一點也勢必會對自主品牌造成一定的影響。
狹義乘用車綜合銷量廠商第1名:一汽-大眾
這已經是一汽大眾趕超上汽大眾的第n個月了,之前南北大眾的較量一直都在明裡暗裡進行著,不過上汽大眾好像一直都壓著一汽-大眾一頭。但是從2019年這種狀態開始出現翹翹板式的顛覆。
5月份的終端銷量顯示:一汽大眾同比增長22%。大眾品牌銷量106368輛,奧迪品牌銷量為65008輛,捷達品牌也完成了16818輛。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處於強大的增長態勢中。這其中的增長,也離不開一汽-大眾接近30年的長期積累,對於戰略性布局以及過硬產品實力的說明。今年年初市場觸底的情況下,一汽-大眾仍然能以33709輛的優異成績,成為中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冠軍,也可以看出一汽-大眾的真正實力。
狹義乘用車自主品牌第1名:吉利汽車
在整個狹義乘用車綜合銷量廠商排名中,吉利汽車排名第3位,是目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中排行最高的。和長城汽車,長安汽車並稱中國自主品牌三巨頭的吉利汽車,在5月份完成了108822輛的成績,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0%。
按照吉利汽車在中國的發展計劃,每個月的銷量應該突破10萬輛,而5月份的成績也剛好說明吉利汽車已經回歸到了正常水平。其中領克品牌月銷量達到12950輛;而吉利品牌方面博越絕對是扛鼎之作,5月份的銷量為20051輛,在2019年的5月份,博越的銷量為13527輛,可以看出增長了48.2%;帝豪家族的銷量也不錯,為33542輛;旗艦家族和遠景家族在5月出現銷量下跌,5月份只完成了6486輛。
復甦勢頭明顯的廠商;長安汽車
雖然2020年的開局並不太順利,然後對於長安汽車倒像是一個復甦勢頭明顯的年份。長安汽車目前公布了5月份的銷售數據,5月的整體銷量為174012輛,同比增長54.3%,環比增長9.1%,其中多款主力車型均實現了月銷過萬的成績。
從長安汽車公布的數據看來,除長安馬自達之外,其他長安旗下的產品均實現了大幅的增長。長安自主品牌中長安CS75plus的熱銷,已經是市場公認的成績;長安福特在5月份的表現,也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月銷2萬輛,讓長安福特這個品牌再次回到了大眾的視線之內;長安馬自達旗下的昂克賽拉雖然銷量不錯,但是長安馬自達CX-5和CX-8的車型卻沒有太大的優勢。
鬼扯:豪華車市場的成績目前現在還沒有,但是從廣義和狹義乘用車的銷量看來,中國的汽車市場的確是在復甦。新能源市場也很有看點,但是不得不說從同比下降25.8%的成績說明,新能源市場目前還依然處於低谷。隨著國家對於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逐步實施,相信復甦也指日可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全球5月新能源車銷量排行: 廣汽Aion S沖上亞軍 別克微藍首進前5
特斯拉Model3主導復甦,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5月銷量升至144600輛,同比下降23%,較4月30%的降幅有所收窄,今年前5個月的累計銷量同比下降了14%,達到約71.8萬輛。
如果孤立地看這組數字,新能源汽車市場是仍然處於低谷中,但整體車市的狀況要比新能源差得多,5月全球汽車銷量降幅高達33%,1-5月累計銷量下降30%。而在5月份,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保持在2.8%,並高於去年同期2.5%的水平。
未來市場態勢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全球疫情發展及宏觀經濟態勢,預計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更好地度過難關,市場份額持續上升。
從車型分布看,5月,純電動汽車(BEV)市場份額的降幅要高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二者份額分別下降28%和9%,但仍相對保持穩定在67%和33%。
寶馬和大眾汽車的銷量十分接近。奧迪在一個月之內躍升了3個位置,排名第6。廣汽新能源以4254輛攀升至第9位。
韓國的現代和起亞汽車穩步上升,銷量分別排名第8和第10,在歐洲和北美市場表現上佳。
梅賽德斯賓士的銷量正在逐漸上升,攀升至第12位。蔚來和理想汽車首次進入了前20名。
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表現比較糟糕,三個品牌的排名均有下降,急需新車型導入市場,三款經典老車已經在市場上活躍了23年,平均年齡超過7年,日產Ariya和雷諾MeganePHEV應當加速推進。同時,聯盟還需要對中國市場採取特別措施,雷諾和日產在中國電動化步伐已很被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5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數據概覽
引言:昨日從朋友那裡了解到5月份新能源汽車合格證的情況,總體來說並不是特別好,在5月份整體的燃油車恢復比較好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怎麼賣將成為一個大的課題。目前新能源汽車兩級分化比較厲害,特斯拉在中國的加速推進,對於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在原有的市場產生了挺大的影響。
01 5月新能源合格證數據概覽
5月新能源汽車合格證為7.7萬輛,同比下降33.1%,前五個月累計26.5萬輛,同比下降45.7%。半年過去了,合格數據不是特別理想。在各條戰線,隨著各級政府的節流措施落實,能客觀上幫上新能源汽車兌現銷售的主要落實到了限購城市的支持。這里後續會具體根據上牌數據來討論。
圖1 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的產量
1) 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的合格證為7.1萬輛,同比下降30.4%,今年累計24.3萬輛,同比下降45.6%;總體來說恢復的並不理想,下個月又是補貼退坡的節點,由於退的比較少相比去年不太會有搶裝的事情發生,這個領域也在慢慢回顧理性,大部分車企都在思考長期怎麼走。如果我們把每個月1萬台的Tesla拉掉,今年產銷量對於產業鏈大多數企業來說很難撐住。
圖2 新能源乘用車的產量恢復情況
2) 新能源客車產量同比下降45.3%,20年累計同比下降52.5%;新能源貨車由於去年的基數比較高,同比下降66.7%,20年累計下降36.0%。這兩塊短期內很難有好的起色。
圖3 新能源客車的情況
02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難賣了?
其實我們回顧2018-2019年的市場,最主要就是補貼400公里左右長里程車輛使得車型結構從A00往A級轉型,使得10萬以下的車型轉到2019年的10-20萬的車型(這里包括價格較高的PHEV),而2020年由於特斯拉的進入使得整個結構比例給25萬以上的車型佔了比較高的比例。
圖4 2018年-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上險結構
其實這也意味著,很多的車企給擠壓在圍繞限購城市的區域發展,集聚在工廠所在城市的發展帶,而且想要往其他地區滲透帶來的競爭異常激烈。特別是B級和C級,自主的市佔率進一步給壓縮在30%-40%左右,目前能站穩的主要是在A級和以下的車型。
圖5 2018-2020年合資和外資品牌逐步滲透
今年突出的特點是營運類車輛的需求並不多,主要以個人需求為主,這就使得4月典型的上牌量在各個領域出現分化,在限購城市和非限購城市要同時表現才能在今年的競爭中站住腳跟,這就使得在各個大城市的口碑和車型特色成為分水嶺。
圖6 4月份上牌數據按企業分細致分類
如下上牌數比較靠前的純電,我們熟悉的幾款A級車都是靠營運方向才能撐住量,而A00級別確實以個人為主,但是價格確實完全守不住的。新造車企業確實是面向個人消費者在做,但是這個市場有限,能夠維持的量是有限的,而且這是個完全紅海的市場,限購城市要佔到一半左右。在限購城市的有限市場裡面去搶這個市場確實對各家來說都是很辛苦的一個事。
圖7 按主要的純電動車型分類
小結:北京的2萬張新增新能源牌照,特別備注了無車家庭,一方面也是緩解人民群眾的需求,也能說明在補貼很少的條件下打開BEV的個人市場怎麼弄是個大的行業課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2020年5月汽車銷量排名快報,特斯拉Model3銷量再度過萬
6月日,乘聯會發布了2020年5月份最新綜合銷量統計數據:
5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160.9萬輛,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12.6%;
1-5月累計銷量605.1萬輛,同比下降26.0%。
轎車:全線飄紅,強者愈強
2020年5月份轎車銷量77.0萬輛,同比下降4.3%,環比增長11.1%;
2020年1-5月份轎車累計銷量290.6萬輛,同比下降28.7%。
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轎車市場依舊有4.3%的跌幅,但是在轎車銷量前15名中,僅有朗逸與凱美瑞微跌,其餘產品大多數實現了同比大幅增長,其中奧迪A6憑借過硬的實力,同比增長近200%。可以看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轎車產品越來越集中,正所謂強者愈強。
分車型來看,日產軒逸以45790的銷量一馬當先,大幅領先第二名的朗逸。全新英朗繼續延續了4月的優秀表現,同比增長56%,站穩腳跟。B級車方面,德系雙雄邁騰、帕薩特均未能入選前15名。自主品牌依舊僅帝豪一根獨苗。
SUV:自主強勢,合資下滑
2020年5月份SUV銷量75.5萬輛,同比增長13.1%,環比增長14.2%;
2020年1-5月SUV累計銷量280.1萬輛,同比下降20.5%。
5月份,SUV依舊是市場回暖的最大功臣,同比勁增13.1%,而自主SUV則是功臣中的功臣。長安CS75、博越、比亞迪宋、榮威RX5均實現了同比大幅度增長;而途觀、奇駿、XR-V、逍客等合資SUV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與轎車不同的是,SUV銷量前15名中,彼此銷量差距並不是很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落榜單,例如昔日銷量前三常客傳祺GS4已經在榜單上不見蹤影。另外,在長安CS75、博越、榮威Rx5同比大增的情況下,哈弗H6繼續走低,伴隨著6月10號榮威Rx5 Plus的上市,自主中級SUV將開啟全新2.0時代的競爭格局,三英戰呂布的好戲又將上演,到時候誰能成功把哈弗H6拉下馬取而代之,我們拭目以待。
MPV:跌跌不休
2020年5月份MPV銷量8.4萬輛,同比下降21.8%,環比增長12.3%;
2020年1-5月MPV累計銷量34.4萬輛,同比下降41.0%
5月份,MPV市場繼續持續一直以來的萎縮勢頭,同比跌21.8%。寶駿730在5月份僅僅賣出去了四千餘台,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在MPV產品升級的背景下,令人不解的是奧德賽竟然也出現了18.2%的跌幅。
伴隨著5月底大眾威然的上市,不知能否帶來MPV市場的新格局?但這並不是終點,據爆料,上市豪華MPV三劍客的最後一位榮威iM8也即將面世,將主打20萬級自主豪華MPV市場。
新能源:特斯拉Model 3一枝獨秀
2020年5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6.8萬輛,同比下降25.4%,環比增長22.2%;
2020年1-5月份新能源累計銷量23.0萬輛,同比下降45.6%;
在4月份的短暫低迷後,特斯拉Model 3在5月份又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位置,月銷再度破萬,占據了整個新能源市場份額的16.3%,預計這也將成為今後的常態。縱然在特斯拉的強勢帶動下,整個新能源市場依舊同比大跌25.4%,可想而知,如果沒有特斯拉Mode3,新能源市場將更慘不忍睹。
除了特斯拉Model 3表現出色外,蔚來ES6、理想ONE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造車新勢力逐漸在新能源市場成為一股重要的力量。
廠商排名:一汽大眾遙遙領先
5月份,在奧迪、大眾、捷達三個品牌的強勢表現下,一汽大眾以18.2萬輛的銷量領先第二名上汽大眾超過5萬輛,逐漸拉開了差距。自主方面,長安汽車在CS75 Plus以及一系列新車熱度的帶動下,實現了69.1%的漲幅,昔日的自主一哥似乎又回來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5月銷量環比增長19.5%,促銷政策下的新能源市場快速回暖
?日前,乘聯會公布了月份全國乘用車產銷數據。
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乘用車批發銷量為164.3萬輛,同比去年5月增長6.3%,環比增長9.4%,而這可是自18年7月以來22個月後的首次批發正增長,屬實比較難得。
銷量的增長得益於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種促消費政策的出台,大量的購車需求得到釋放,同時促進了市場的穩步回暖。
不過,相比於汽車市場整體的向好發展,新能源市場的表現依然比較掙扎。
5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7.02萬輛,同比下降25.8%,環比4月增長19.5%。其中插電混動銷量1.4萬輛,同比下降31%;純電動的批發銷量5.6萬輛,同比下降27%。
同比下降幅度較大,是因為去年1-6月份,新能源市場仍處於上升期,且受國六即將實施的影響,去年5、6月份的銷量基數較高的原因。
當然,新能源銷量環比依然延續了增長的態勢,且增長幅度略微提升,這不失為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同時也與我們分析4月份銷量時的推測一致。
那麼5月份新能源銷量還有怎樣的特點,6月份新能源銷量會如何變化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騎絕塵的特斯拉
盡管新能源市場的表現並不算出彩,但是特斯拉的表現卻是非常亮眼,5月特斯拉新能源銷量第一,達到11095輛,在新能源市場中位列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這不是它第一次月銷量破萬,3月份時,特斯拉便取得了10160輛的銷量,月銷破萬令人驚嘆。
只不過在4月份的時候,它的月銷量又迅速回落至3635輛,環比降幅64.2%,大起大落看得人瞠目結舌。
對於特斯拉月銷再度過萬,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這屬於正常的情況。因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訂單較為平穩,產品層面它也處於有序生產、銜接的狀態中,特斯拉憑借強大的產品力,贏得了中國消費者較高的認可。
特斯拉的銷量變動可能與其價格調整有關,5月1日,特斯拉中國宣布調整Model 3標准續航升級版的價格,其補貼前售價從32.38萬元降低至29.18萬元,降幅9.88%,加上現有的2.025萬元的補貼,到手價將降低至27.155萬元。
售價再創新低,銷量自然也隨之水漲船高,再加上Model 3後驅長續航版也於5月下旬開始交付,特斯拉5月份的銷量也再創新高。
再看國內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品牌5月份交付3436輛,自3月以來,連續三個月實現環比增長。理想汽車5月份銷量為2148輛,環比下降18%,似乎受到了「自燃起火」事件的影響。
在造車新勢力中,蔚來與理想的銷量已經屬於前列,但是與特斯拉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了。
我們知道,補貼新政新增設了「30萬元補貼門檻」,但是Model 3標准續航升級版通過降價,已經不受補貼門檻的影響,而蔚來因為「換電模式」的原因,也可以繼續正常享有補貼,只有理想汽車處境較為尷尬,如何調整售價來降低補貼新政的影響,或許是它該考慮的。
特斯拉國產被寄予厚望,人們認為它能夠發揮出「鯰魚效應」,帶動國內新能源市場更加快速的進步。
事實也確實如此,新能源相關產業鏈在不斷壯大完善,國內新能源車企為了能夠生產下來也在不斷進步。
但與此同時,國產特斯拉不僅刺激了「小魚」長大,同時也吞沒了很多「小魚」,很多新能源車企形勢較為嚴峻,大有被淘汰的風險。
對於國內新能源車企來說,只有不斷提升品牌力,推出更具實力的產品,才能夠在這個日益復雜的新能源市場中存活下來。
▍依舊可期的新能源
促銷費,特別是促進新能源市場的消費,已經成為刺激汽車市場的主要手段。
兩會過後,先是北京市表示將在8月份新增兩萬個新能源指標,供給無車家庭,隨後天津市對於購買新能源小客車的消費者,給予2000元汽車充電消費券。
直接的經濟補貼,無疑能夠更好的刺激新能源市場,促使消費者做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決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3-5月這三個月期間,此前被抑制的需求已經基本得到釋放,一直以來持續環比增長的態勢將有可能被打破,如何尋求增量是接下來車企需要考慮的。
並且,6月份氣溫較高,消費者看車熱情較低,這對於新能源市場提高增量是一個不利的影響。
另外不可忽視的是,此前頻發的自燃事件,也會影響消費者選擇純電動汽車的積極性。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理應將安全放在第一位,而純電動汽車由於其化學特性,自燃後危險性更高,也更加引人關注,因此更需要將其隱患扼殺在萌芽之中。
為此,工信部組織召開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監管的工作會議,強調了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命門,只有安全性得以保障,新能源汽車才能夠長久穩定的發展。
6月8日,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發布《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已售車輛、庫存車輛進行全方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並根據車輛實際情況,採取有效技術手段,降低車輛起火風險。
這足以見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重視,逐漸健全的安全標准規范也意味著新能源市場正在向著更成熟的方向發展,而這些則能夠讓消費者更加放心的選擇新能源汽車。
另外,鑒於補貼新政的過渡期會在7月22日結束,屆時將有很多車型的補貼減少或者被取消,也許不少消費者會趕在補貼過渡期結束前購車。
再考慮到各地市促消費政策的直接刺激,6月份的銷量保持穩定應該不是難事,隨著8月份北京2萬新增新能源指標的釋放,接下來一段時間內的新能源市場都相當值得我們期待。
值得警惕的是,去年補貼退坡後引起的新能源寒冬已經說明,新能源市場對於政策仍有很大的依賴性,眼下的促消費政策對新能源銷量的影響是非常有效的,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促消費政策結束後,新能源市場如何維持穩步的發展,或許也是相關部門接下來需要考慮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