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2011新能源汽車產量

2011新能源汽車產量

發布時間:2021-02-11 05:47:57

⑴ 1、概述美國、日本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 2、簡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戰略和政策

能源和環境正在成為影響世界汽車產業發展的兩大決定性因素.新能源汽車被視作當今汽車工業新時代的發展方向.本文首先對代表著世界汽車發展風向標的美國,歐洲和日本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和其產業政策進行深入分析,然後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並結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現狀提出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最新對策,以促進該產業快速和健康發展.
從如下三個方向提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新對策:
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研發促進政策的建議.這一對策的實現需要發揮政府在推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中的主導作用和加大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研發領域的財政投入,以及加大政府對關鍵零部件的支持力度和採取稅收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2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財稅金融政策建議這一對策的實現應加大補貼力度,降低轉換成本並完善新能源汽車的政府采購制度.
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保障性政策建議.這一對策的實現需要完善標准體系和准入管理制度並成立專門的能源發展管理機構同時明確動力電池的回收與再利用模式.

⑵ 求汽車行業分析~

用「理想很豐滿,顯示很骨感」來形容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再確切不過了,按內照政府部門的規劃,容到2015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要達到50萬台,占汽車銷量的5%左右,而地方政府的相關規劃則更加宏大,根據各個省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進行加總,2015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達到800萬輛左右,與國家相關部門的差距極大。

規劃畢竟是理想,這也說明了各級政府的意願(但意願不代表決心與現實)。根據《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前瞻》數據顯示:201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55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12411輛。即使以今後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長,到2012年的銷量也不過是10萬輛左右,與國家規劃相差40萬輛左右,與各個地方規劃之和的差距就更大了。

新能源汽車的規劃銷量與實際銷量的巨大差距充分說明,相關部門都希望發展新能源汽車行業,都希望把它做好做大,都知道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好處:節能減排。這也符合我國經濟長遠發展需要,但現實確實如此慘不忍睹。其實消費者也知道新能源汽車節能,能省下不少油錢,能節能省錢。但是為什麼消費者始終沒有實際購買的沖動呢?

⑶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產業規模現狀如何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中央和地方政府開始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使得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產銷量逐漸增加,到了2014年,更是成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史上的"元年",新能源汽車的產出量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占整個汽車產業的比重也隨之上升。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量8368輛,同比增長16.5%。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一萬輛,為12552輛,同比增長50%。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75萬輛,與12年相比增長了39.7%。2014年新能源汽車生產78499輛,比上年增長約3.5倍。

⑷ 新能源汽車熱銷排行榜

基於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數據,對2019年全球市場電動汽車(乘用車,包含純電動車EV和插電式混動動力車PHEV)銷量進行統計,結果如下:

5、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

上海五菱寶駿/E系列主要為寶駿E100。寶駿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寶駿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車。寶駿E100車身長寬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軸距1600mm,轉彎半徑僅為3.7m,整備質量為840kg。

⑸ 怎麼查找2012年中國的汽車產量

2013年1月汽車工業經濟運行信息發布會通稿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2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汽車行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積極應對下行壓力加大的局面,實現了全行業穩定增長。汽車產銷雙雙超過1900萬輛,創全球歷史新高,再次蟬聯世界第一。2012年我國汽車工業主要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運行特點:
一、產銷再創新高,增速穩中有進
2012年我國汽車工業再次取得良好成績:全國汽車產銷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6%和4.3%,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3.8和1.9個百分點,增速穩中有進。產銷突破1900萬輛創歷史新高,再次刷新全球記錄,連續四年蟬聯世界第一。
我國汽車產量已連續三年超過1800萬輛,我國汽車工業已進入總量較高的平穩發展階段。
從全年汽車銷量分月完成情況情況看,月度銷量最高點為3月份,銷量達到183.86萬輛;最低點為7月份,銷量為137.94萬輛。全年除1月、9月外,其餘10個月份銷量均高於上年同期,其中1月受春節因素影響,9月受釣魚島局勢影響。總體看,今年汽車月度產銷符合歷史規律。
從全年汽車產銷累計增長速度來看,汽車累計產銷增速呈現前低後高逐月提高的走勢。今年前四個月汽車產銷總體表現較差,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從5月份開始累計產銷呈現增長,並於7月份開始增速超過上年同期水平。
二、乘用車產銷增長明顯,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下降
2012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552.37萬輛和1549.5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2%和7.1%,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2.9和1.9個百分點。乘用車產銷量首次超過1500萬輛大關,創歷史新高。
2012年乘用車增長主要受轎車和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拉動,其中轎車銷量完成1074.4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6.2%,對乘用車增長貢獻度為60.8%;SUV銷量完成200.04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5.5%,對乘用車增長貢獻度為39.7%。多功能乘用車(MPV)產銷均低於上年同期水平,交叉型乘用車產量略高於上年同期,而銷量下降0.1%。
2012年1.6升及以下乘用車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的67.15%,比上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其中1.6升及以下轎車占轎車總量的比重為70.98%,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1.6升及以下乘用車佔比的下降與排量較高的SUV車型快速增長有關,而1.6升及以下轎車佔比的提高與行業加快對低排量轎車產品的市場推廣速度有關。
2012年中國品牌(自主品牌,下同)乘用車共銷售648.50萬輛,同比增長6.1%,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9%,佔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2012年中國品牌出口增長較快,拉動了中國品牌總體增長,如扣除出口,中國品牌乘用車國內銷量增速僅為3.9%。國外品牌中,日系、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6.4%、18.4%、11.7%、8.7%和2.8%,與上年同期比較,德系增長明顯,日系下降明顯,其餘各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三、商用車產銷低於上年同期
2012年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374.81萬輛和381.1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71%和5.49%,降幅比上年同期分別縮小5.2和0.8個百分點。商用車在2010年達到歷史最高點後,已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
商用車產銷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特徵,2012年商用車分月完成情況基本符合歷史變動情況。3月份達到全年最高點,之後逐月下降,7月為最低點,從8月開始開始逐步回升,10-12月銷量高於上年同期水平。
商用車分車型完成情況看,客車(含客車非完整車輛)產銷分別完成50.64萬輛和50.7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9%和4%;貨車(含貨車非完整車輛)產銷分別完成305.72萬輛和311.3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4.7%和5.3%;半掛牽引車產銷分別完成18.45萬輛和19.0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4.5%和26%。
貨車市場的低迷主要受中、重型貨車的影響,2012年中、重型貨車銷量(含半掛牽引車)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63萬輛,輕型貨車下降了3.74萬輛,而微型貨車增加了4.26萬輛。
四、汽車出口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據中汽協會統計的汽車整車企業出口數據,2012年汽車整車出口增長明顯,突破100萬輛,達到105.61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9.7%(2011年增速為49.5%)。出口的主要車型為轎車和貨車,所佔比重分別為45.3%和27.9%。出口企業前五名分別為奇瑞、吉利、長城、上汽和力帆,其中奇瑞和吉利均超過10萬輛。
根據中汽協會整理的海關數據,1-11月,汽車商品進出口總額為1400.75億美元,同比增長8%。其中進口金額722.56億美元,同比增長7.4%,出口金額678.19億美元,同比增長8.6%,貿易逆差44.37億美元。
1-11月,累計進口各類汽車105.43萬輛,同比增長13.1%;累計進口金額442.64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其中:轎車進口41.96萬輛,同比增長12.3%;越野車進口41.86萬輛,同比增長8.4%;小型客車進口16.47萬輛,同比增長15.2%。1-11月,上述三大類汽車品種共進口100.29萬輛,占汽車進口總量的95.1%。
1-11月,汽車累計出口93.17萬輛,同比增長19.2%,出口金額125.25億美元,同比增長26.4%。其中:轎車出口45.46萬輛,同比增長33.8%;載貨車出口29.41萬輛,同比增長9.8%;客車出口11.58萬輛,同比增長21.1%。1-11月,上述三大類汽車品種共出口86.45萬輛,占汽車出口總量的92.8%。
五、重點企業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
2012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1686.28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2%;高於全行業增速0.9個百分點。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7.3%,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2012年上汽集團繼續蟬聯銷量第一,年銷量超過400萬輛,達到446.14萬輛。
六、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較快
據中汽協會不完全統計,201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2552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1241輛、插電式混合動力1311輛。銷售新能源汽車12791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1375輛、插電式混合動力1416輛。按照可比口徑比較,2012年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分別比上年增長98.8%和103.9%。
七、行業經濟效益保持增長,增速放緩
2012年我國汽車工業產銷低速增長,行業經濟效益也呈現一定幅度的增長,但增速低於上年同期水平。據中汽協會統計1-11月汽車工業重點企業(集團)主要經濟指標快報顯示,17家重點企業(集團)工業總產值、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4%和3.5%,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回落1個百分點和6.1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5.8%,比上年同期回落7個百分點。
根據我會整理的國家統計局1-11月全行業規模以上汽車工業企業數據,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速為11.8%,增速比前10個月降低了0.3個百分點。
按照企業經濟類型劃分,外商投資企業(含中外合資企業)汽車工業總產值增速為12.4%,增速比前10個月有所降低;內資企業增速為11.6%,與前10月持平。
按照地區劃分,1-11月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汽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為:53%、17.1%、15%和14.9%。
按照企業規模劃分,大型、中型、小型企業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為:60%、19%和21%。
八、摩托車產銷低位運行,全年產銷量為2007年以來新低
2012年,由於國內外摩托車市場比較低迷,摩托車行業產銷低位運行,月平均銷售量不足200萬輛,比上年明顯下降。全年產銷摩托車2362.98萬輛和2365.07萬輛,比上年下降12.5%和12.2%,產銷量為2007年以來新低。
九、摩托車出口下降明顯
2012年,摩托車出口形勢比較嚴峻,月平均出口量不足75萬輛,低於上年月平均89萬輛的出口量水平。全年出口摩托車893.59萬輛,比上年下降16.8%,比金融危機發生時的2008年下降8.6%。

⑹ 新能源汽車2020年產銷量大約能實現多少

「十一五」以來,我國提出「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戰略,政府高度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在國家政策的倡導與支持下,我國各地有關節能與新能源車的產品研發及示範推廣可謂風起雲涌。截至2012年底,北京、上海、深圳等25個試點城市共示範推廣各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2.74萬輛。
觀研天下行業分析師指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1.75萬輛,其中純電動14243輛,插電式混合動力3290輛;新能源汽車銷售1.76萬輛,其中純電動銷售1460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銷售3038輛。
2014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31137輛,同比增長328%。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16276輛,同比增長近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6621輛,同比增長近12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3079輛,同比增長55%,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5161輛,同比增長91%。
2014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685輛,同比增長近24倍。列入《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前兩批的新能源汽車生產4748輛,佔10月產量的84%。
2014年7月,發布《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部署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指導意見》從總體要求、充電設施建設、積極引導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推動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應用、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堅決破除地方保護、加快創新能力建設、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等八個方面提出三十條具體政策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觀研天下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深度研究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能源和環保的壓力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成為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2012年7月,由工信部牽頭制訂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2011-2020年)》正式發布。規劃提出,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

⑺ 2011年中國汽車保有量是多少!

2010年5月28日,來國家信息自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在參加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峰論壇時發表演講表示,我國是汽車大國,銷量增長速度驚人,最晚明年就能實現7500萬輛的汽車保有量,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

⑻ 北汽新能源年產能大幅提升38.8% 將生產EU系列

網上車市日前獲悉,北汽新能源投資4.6976億元對黃驊生產基地產能進行擴充,該項目預計將於今年10月份投入運行。此次產能擴充項目完成後,將具備15萬輛的新能源車生產能力,這也使得北汽新能源現有年產能從18萬輛提升到25萬輛,整體提升38.8%。

該基地目前具備12萬輛卡車以及8萬輛乘用車生產能力,乘用車主要生產EU換電版,該車售價12.9萬元,採用的是租用電池模式,續航300公里,2分46秒可完成電池換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⑼ 一腳急剎,連續十年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為何戛然而止

文/十一

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汽車生產、銷售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較2018年分別下滑7.5%和8.2%。其中,乘用車產銷?2136.0萬輛和2144.4萬輛,同比下滑9.2%和9.6%。雖然中國汽車產銷量依舊蟬聯全球第一,但是國內車市繼2018年出現28年來的首次下滑之後,國內汽車產銷量連續2年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受到宏觀經濟壓力、補貼大幅退坡等因素影響,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滑2.3%和4.0%。這是我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這10餘年來,年產銷首次出現負增長。未來形勢更加嚴峻。

就在2019年底,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在12月3日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文件中明確提到了一點——到2025年時,國內新能源車的銷量要達到車市總體銷量的25%,智能網聯汽車銷量佔比達30%。

誠然,連續十年增長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首次下滑,對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在【汽車維基】看來並不算一樁壞事。

首先,與德國市場相比,我國的新能源汽車規模早已邁入「百萬級」,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是大勢所趨,符合發展規律,也是產業共識。其次,伴隨著補貼的退坡,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的優化製造更多有利的氛圍。車企如果想要做到穩定市場預期,扭轉2019年新能源汽車下滑的局面,便需要加快對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發投入,快速降低成本和售價,提高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的競爭力,以這樣才能實現新能源汽車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轉變,最終呈現出穩定且快速的發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產業發展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汽車行業中的後起之秀,其短短十餘年的發展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產品體系、標准體系和管理體系,被確定為我國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主導方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下述特點非常值得摩托車行業借鑒,即:正確的行業規劃布局;扎實的基礎工作;高效的產業結構;完善的標准體系建設;良好的政策支持環境。
第一,通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行業規劃布局,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確立了切實可行的技術路線和階段目標。通過一系列目標明確的規劃方案,確立了以「純電動汽車」作為產業轉型戰略方向,以「三縱三橫」作為技術創新主戰略,依據行業實際和全球發展動態制定了不同階段的產品發展目標和技術發展目標。
第二,通過扎實的基礎工作,在基礎理論、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從把發展新能源汽車列入「863計劃」重大專項至今,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共獲得3000餘項專利,建立了30多個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平台,取得了包括雙CAN匯流排控制網路系統、交流感應電機和永磁電機的全數字四象限矢量控制技術、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及燃料電池汽車的整車集成技術,特別是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鋰電池技術和獨創的換電技術等在內的多項重大技術突破,構成了新能源汽車綜合技術的基本體系,為今後產業發展奠定了較為扎實的技術基礎。
第三,開展包括產學研合作等多種形式的戰略合作,構建新型高效的產業結構。按照「積極引領,聯合行動,突出重點,創新發展」的原則,集中優勢資源實現技術與產品突破,推動技術成果在聯盟內部的迅速推廣應用,實現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和研究機構間的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提高。這其中既有國家級的「中央企業電動車產業聯盟」,也有行業級的「汽車行業電動汽車產業聯盟」,還有北京、重慶、吉林、江蘇、安徽等地的地方性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新型產業結構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有利於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的支持。
第四,在產業開創之初即著眼於標准體系建設。至今已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的專項標准(包括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約60項,還有部分專項標准正在編制與評審中。這些新能源汽車專項標準的技術起點較高,結合了國內外行業發展特點和要求,符合國際發展趨勢,並與原有的汽車標准體系形成高度互補。基本健全的標准體系成為助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第五,國家行政和行業管理部門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良好的政策環境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得以快速良好發展的重要原因。
自新能源汽車列為「863計劃」重大專項以來,國家陸續發布實施了多項政策,形成了以《汽車產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方向(2010年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等為主體的行業管理與指導性政策體系,和以《關於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於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船車船稅政策的通知》等為主體的產業扶持與市場激勵政策體系。上述十餘項已發布實施的專項管理政策構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良好發展的政策支持環境。

閱讀全文

與2011新能源汽車產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