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比亞迪電動汽車技術參數
這個最好查查的就是工信部的網站里的新能源汽車目錄。
『貳』 在純電動車技術上,比亞迪和特斯拉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1、最大的差別就是電動機的輸出功率,或者說瞬時承載的最大電流。加速是特斯拉一直極為吹捧的一項指標。這項指標牛逼到可以讓一個suv,秒殺多數的跑車。這是電動機所獨有的特性,就是在1rpm就可以輸出最大扭矩並且不需要變速器換擋。
因為比亞迪汽油車本身就夠爛的。深圳的朋友你聽一下比亞迪e5的電動機和轉向助力噪音有多大,你就懂了。充電。特斯拉超充半小時充八成,比亞迪呢?續航。特斯拉70系列也有380公里續航,比亞迪呢?標400公里的比亞迪真實續航又有多少?
『叄』 純電動汽車結構圖和論文
基於UG的電動汽車底盤三維總布置設計系統
摘要】 在大型CAD系統軟體的基礎上,通過兩次版開發的手段建權立電動汽車三維總布置設計系統,包括動力系統設計、底盤布置、資料庫、性能分析計算等,使底盤的設計與性能分析在同一環境下進行,並且系統保持UG原有的界面風格,從而實現總布置設計、分析計算過程的集成與高度計算機化,提高電動汽車底盤總布置設計效率。
『肆』 為什麼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技術優勢
眾所周知,比亞迪也是做電池起家,做汽車是看到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巨大機會,收購秦川汽車回後答才做起來的。
比亞迪的王傳福出身技術,在技術上有著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任何技術壁壘都敢於去突破,任何專利都敢去繞開。不怕鬼,不信邪,什麼東西都去琢磨研究,不被華麗的表象所迷惑,直達本質。
在手段上,王傳福非常實用主義,什麼能多快好省的達到目的就用什麼,土法上馬。這種精神讓比亞迪能夠低成本的生產鋰電池,成為電池行業巨頭。
比亞迪的這些特質同樣體現在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上。比亞迪賣車,也賣電池,做插電混合動力和電動車,比亞迪有著超越競爭對手的優勢。OFweek新能源汽車網為您解答!
『伍』 比亞迪的電動汽車技術怎麼樣
比亞迪前身就是一家電子廠,專造電池出身,因此在電池製造上底子不差,目前在電動汽車製造領域是我國的行業標桿,比亞迪電動汽車在國內和國外都有一定的市場,在國外如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內普及電動計程車和電動大巴使用的都是比亞迪汽車,從2016年年底,太原市內的計程車都將換成比亞迪e6電動車。
比亞迪的技術革新已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成為國家品牌培養計劃之一,相信比亞迪一定可以再創佳績,為中國創造再增添一筆重彩,目前,比亞迪汽車在傳統汽車領域已建造成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領先世界,是國產品牌的一大驕傲。
『陸』 比亞迪純電動汽車並分析它的優缺點
1、環保:電動汽車採用動力電池組及電機驅動動力,它工作時不會產生的廢氣,不排尾氣污染,對環境保護和空氣的潔凈是十分有益的,可以說幾乎是「零污染」。
2、低噪音:電動汽車不會像傳動汽車那樣發出噪音,它所產生的噪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3、經濟: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低廉,只有汽油車的五分之一左右。而且能量轉換效率高,同時可回收制動、下坡時的能量,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在夜間利用電網的廉價「谷電」進行充電,起到平抑電網的峰谷差作用。
4、易保養:電動汽車採用電動機及電池驅動,無需傳統發動機哪些繁瑣的養護項目,比如:更換機油、濾芯、皮帶等。電動汽車只需定期檢查電機電池等組件即可。
5、政策優:搖號中簽率高,補貼高,免徵購置稅等政策上的優勢較為明顯。
缺點
1、如果車輛虧電,秦所採用雙離合的變速箱在低速下行使比較頓挫,也會出現動力不足的情況。
2、在經過坑窪路面時,底盤零碎震動比較多。
3、動力凌駕於底盤之上,急加速與急剎車抬頭和點頭現象較為嚴重。在轉彎時,由於秦的自重大(1.7噸),加上懸掛較軟,會出現明顯的側傾,如果想要激烈駕駛心有餘而力不足。
4、2015款秦的電池位於後排座椅之後,因此後尾箱空間變小,能放下的東西十分有限。在2017款,比亞迪將秦的電池移至底盤後,這個問題應該得到了解決
『柒』 純電動車的核心技術
發展電動汽車必須解決好4個方面的關鍵技術:電池技術、電機驅動及其控制技術、電動汽車整車技術以及能量管理技術。
電池技術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泉,也是一直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電動汽車用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比能量(E)、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環壽命(L)和成本(C)等。要使電動汽車能與燃油汽車相競爭,關鍵就是要開發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的高效電池。
電動汽車用電池經過了3代的發展,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第1代是鉛酸電池,主要是閥控鉛酸電池(VRLA),由於其比能量較高、價格低和能高倍率放電,因此是惟一能大批量生產的電動汽車用電池。第2代是鹼性電池,主要有鎳鎘(NJ-Cd)、鎳氫(Ni-MH)、鈉硫(Na/S)、鋰離子(Li-ion)和鋅空氣(Zn/Air)等多種電池,其比能量和比功率都比鉛酸電池高,因此大大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和續駛里程,但其價格卻比鉛酸電池高。第3代是以燃料電池為主的電池。燃料電池直接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能量轉變效率高,比能量和比功率都高,並且可以控制反應過程,能量轉化過程可以連續進行,因此是理想的汽車用電池,但還處於研製階段,一些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問。
電力驅動及其控制技術電動機與驅動系統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要使電動汽車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驅動電機應具有調速范圍寬、轉速高、啟動轉矩大、體積小、質量小、效率高且有動態制動強和能量回饋等特性。電動汽車用電動機主要有直流電動機(DCM)、感應電動機(IM)、永磁無刷電動機(PMBLM)和開關磁阻電動機(SRM)4類。
由感應電動機驅動的電動汽車幾乎都採用矢量控制和直接轉矩控制。由於直接轉矩的控制手段直接、結構簡單、控制性能優良和動態響應迅速,因此非常適合電動汽車的控制。美國以及歐洲研製的電動汽車多採用這種電動機。永磁無刷電動機可以分為由方波驅動的無刷直流電動機系統(BLDCM)和由正弦波驅動的無刷直流電動機系統(PMSM),它們都具有較高的功率密度,其控制方式與感應電動機基本相同,因此在電動汽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PMSM類電機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和效率,其體積小、慣性低、響應快,非常適應於電動汽車的驅動系統,有極好的應用前景。由日本研製的電動汽車主要採用這種電動機。
開關磁阻電動機(SRM)具有簡單可靠、可在較寬轉速和轉矩范圍內高效運行、控制靈活、可四象限運行、響應速度快和成本較低等優點。實際應用發現SRM存在轉矩波動大、雜訊大、需要位置檢測器等缺點,應用受到了限制。
隨著電動機及驅動系統的發展,控制系統趨於智能化和數字化。變結構控制、模糊控制、神經網路、自適應控制、專家控制、遺傳演算法等非線性智能控制技術,都將各自或結合應用於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控制系統。
電動汽車整車技術電動汽車是高科技綜合性產品,除電池、電動機外,車體本身也包含很多高新技術,有些節能措施比提高電池儲能能力還易於實現。採用輕質材料如鎂、鋁、優質鋼材及復合材料,優化結構,可使汽車自身質量減輕30%-50%;實現制動、下坡和怠速時的能量回收;採用高彈滯材料製成的高氣壓子午線輪胎,可使汽車的滾動阻力減少50%;汽車車身特別是汽車底部更加流線型化,可使汽車的空氣阻力減少50%。
能量管理技術蓄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儲能動力源。電動汽車要獲得非常好的動力特性,必須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壽命長、比功率大的蓄電池作為動力源。而要使電動汽車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就必須對蓄電池進行系統管理。
能量管理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智能核心。一輛設計優良的電動汽車,除了有良好的機械性能、電驅動性能、選擇適當的能量源(即電池)外,還應該有一套協調各個功能部分工作的能量管理系統,它的作用是檢測單個電池或電池組的荷電狀態,並根據各種感測信息,包括力、加減速命令、行駛路況、蓄電池工況、環境溫度等,合理地調配和使用有限的車載能量;它還能夠根據電池組的使用情況和充放電歷史選擇最佳充電方式,以盡可能延長電池的壽命。
世界各大汽車製造商的研究機構都在進行電動汽車車載電池能量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電動汽車電池當前存有多少電能,還能行駛多少公里,是電動汽車行駛中必須知道的重要參數,也是電動汽車能量管理系統應該完成的重要功能。應用電動汽車車載能量管理系統,可以更加准確地設計電動汽車的電能儲存系統,確定一個最佳的能量存儲及管理結構,並且可以提高電動汽車本身的性能。
在電動汽車上實現能量管理的難點,在於如何根據所採集的每塊電池的電壓、溫度和充放電電流的歷史數據,來建立一個確定每塊電池還剩餘多少能量的較精確的數學模型。
『捌』 請問比亞迪電動汽車的電池是採用什麼技術
比亞迪自主研發的鐵電池技術,其實就是磷酸鐵鋰電池,很少有電動車全是自製研專發的,像屬特斯拉純電動車電池也是用上千顆松下NCR 18650 3100mah電池。拼成的,其實就是松下筆記本里的電池而已。比亞迪是電池起家的,有這技術。
上海神力、萬向都生產的。
『玖』 [email protected]我想和你公司合作 有項技術 使你新能源電動汽車 續航里程更遠
你好,有這種技術建議直接到比亞迪公司或者與比亞迪公司客服聯系,這里很難建議到比亞迪事業部工作人員。
『拾』 純電動轎車的核心技術
發展電動汽車必須解決好4個方面的關鍵技術:電池技術、電機驅動及其控制技術、電動汽車整車技術以及能量管理技術。
電池技術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泉,也是一直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電動汽車用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是比能量(E)、能量密度(Ed)、比功率(P)、循環壽命(L)和成本(C)等。要使電動汽車能與燃油汽車相競爭,關鍵就是要開發出比能量高、比功率大、使用壽命長的高效電池。
到目前為止,電動汽車用電池經過了3代的發展,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第1代是鉛酸電池,目前主要是閥控鉛酸電池(VRLA),由於其比能量較高、價格低和能高倍率放電,因此是目前惟一能大批量生產的電動汽車用電池。第2代是鹼性電池,主要有鎳鎘(NJ-Cd)、鎳氫(Ni-MH)、鈉硫(Na/S)、鋰離子(Li-ion)和鋅空氣(Zn/Air)等多種電池,其比能量和比功率都比鉛酸電池高,因此大大提高了電動汽車的動力性能和續駛里程,但其價格卻比鉛酸電池高。第3代是以燃料電池為主的電池。燃料電池直接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為電能,能量轉變效率高,比能量和比功率都高,並且可以控制反應過程,能量轉化過程可以連續進行,因此是理想的汽車用電池,但目前還處於研製階段,一些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問。
電力驅動及其控制技術電動機與驅動系統是電動汽車的關鍵部件,要使電動汽車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驅動電機應具有調速范圍寬、轉速高、啟動轉矩大、體積小、質量小、效率高且有動態制動強和能量回饋等特性。目前,電動汽車用電動機主要有直流電動機(DCM)、感應電動機(IM)、永磁無刷電動機(PMBLM)和開關磁阻電動機(SRM)4類。
近幾年來,由感應電動機驅動的電動汽車幾乎都採用矢量控制和直接轉矩控制。由於直接轉矩的控制手段直接、結構簡單、控制性能優良和動態響應迅速,因此非常適合電動汽車的控制。美國以及歐洲研製的電動汽車多採用這種電動機。永磁無刷電動機可以分為由方波驅動的無刷直流電動機系統(BLDCM)和由正弦波驅動的無刷直流電動機系統(PMSM),它們都具有較高的功率密度,其控制方式與感應電動機基本相同,因此在電動汽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PMSM類電機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和效率,其體積小、慣性低、響應快,非常適應於電動汽車的驅動系統,有極好的應用前景。目前,由日本研製的電動汽車主要採用這種電動機。
開關磁阻電動機(SRM)具有簡單可靠、可在較寬轉速和轉矩范圍內高效運行、控制靈活、可四象限運行、響應速度快和成本較低等優點。實際應用發現SRM存在轉矩波動大、雜訊大、需要位置檢測器等缺點,應用受到了限制。
隨著電動機及驅動系統的發展,控制系統趨於智能化和數字化。變結構控制、模糊控制、神經網路、自適應控制、專家控制、遺傳演算法等非線性智能控制技術,都將各自或結合應用於電動汽車的電動機控制系統。
電動汽車整車技術電動汽車是高科技綜合性產品,除電池、電動機外,車體本身也包含很多高新技術,有些節能措施比提高電池儲能能力還易於實現。採用輕質材料如鎂、鋁、優質鋼材及復合材料,優化結構,可使汽車自身質量減輕30%-50%;實現制動、下坡和怠速時的能量回收;採用高彈滯材料製成的高氣壓子午線輪胎,可使汽車的滾動阻力減少50%;汽車車身特別是汽車底部更加流線型化,可使汽車的空氣阻力減少50%。
能量管理技術蓄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儲能動力源。電動汽車要獲得非常好的動力特性,必須具有比能量高、使用壽命長、比功率大的蓄電池作為動力源。而要使電動汽車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就必須對蓄電池進行系統管理。
能量管理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智能核心。一輛設計優良的電動汽車,除了有良好的機械性能、電驅動性能、選擇適當的能量源(即電池)外,還應該有一套協調各個功能部分工作的能量管理系統,它的作用是檢測單個電池或電池組的荷電狀態,並根據各種感測信息,包括力、加減速命令、行駛路況、蓄電池工況、環境溫度等,合理地調配和使用有限的車載能量;它還能夠根據電池組的使用情況和充放電歷史選擇最佳充電方式,以盡可能延長電池的壽命。
世界各大汽車製造商的研究機構都在進行電動汽車車載電池能量管理系統的研究與開發。電動汽車電池當前存有多少電能,還能行駛多少公里,是電動汽車行駛中必須知道的重要參數,也是電動汽車能量管理系統應該完成的重要功能。應用電動汽車車載能量管理系統,可以更加准確地設計電動汽車的電能儲存系統,確定一個最佳的能量存儲及管理結構,並且可以提高電動汽車本身的性能。
在電動汽車上實現能量管理的難點,在於如何根據所採集的每塊電池的電壓、溫度和充放電電流的歷史數據,來建立一個確定每塊電池還剩餘多少能量的較精確的數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