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兒童畫汽車,有創意的汽車
❷ 兒童畫的特點有哪些分類
兒童畫的分類及其特點:
兒童畫一般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美術家和民間藝人以兒童所熟悉,所喜愛的內容為題材創作或繪制的美術作品。它包括插圖,故事畫冊和單幅圖畫等。這些作品,不僅有優美、生動的造型,絢麗的色彩,而且有詩一般的意境,豐富、美妙的形象。它既可作為培養兒童美好的思想情操,氣質和品格的手段,又可作為兒童接觸人生的生動、形象的直觀教材。其主要特點表現為:
(1)圖畫的內容是兒童所熟悉的生活。畫中的形象同孩子比較接近,因此更能為孩子所感知和理解,如可愛的小動物,童話故事以及兒童自己的生活等。
(2)圖畫的色彩單純、明快、鮮艷。因為孩子對色彩明快,鮮艷的圖畫比較喜愛,而對色彩淡雅的圖畫表現冷漠。對色彩復雜、明暗對比強烈的繪畫不喜歡,甚至對人物面上畫出明暗冷暖關系,孩子會誤認為臉沒有洗干凈。
(3)圖畫中的形象簡單明了。形象鮮明、特徵突出、單純寫實,或在寫實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誇張變形,而這種誇張變形的形象,卻沒有脫離孩子的知識范圍和理解水平。特別是一些形象鮮明,特徵突出、生動有趣的人物,動物(包括擬人化的動物)更使孩子們感到親切,為他們理解和接受。
(4)在構思構圖方面,富於孩子的生活情趣,沒有含蓄、隱喻的構思和復雜的構圖,使孩子看了一目瞭然。
(5)圖畫中物象完整。因為兒童欣賞繪畫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求全性,特別喜歡看到所描繪的物象的全貌,所以在他們的作品中,無論是人,是樹,是房舍,還是交通工具等都描繪得很完整。
(6)線條簡潔、明快、輪廓清晰,這樣更有助於孩子確認形象的外部特徵。
(7)圖畫背景的運用。要考慮到孩子年齡特點,孩子越小越容易感知無背景的繪畫,因為無背景的干擾孩子看了一目瞭然,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無背景的繪畫會產生疑問,常會提出「這是什麼地方呀?」因此,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徵添加一些簡單明了、形象突出的背景。
第二類是由兒童自己描繪和製作的圖畫及手工作品。因此,我們稱它為「兒童的美術作品」。如「兒童的畫」,便是專指兒童自己的繪畫。這些作品,盡管在表現技能方面還十分粗糙,幼稚或不甚完整,但它充滿著天真爛漫、稚拙、單純的情趣。因為它是孩子認識生活的反映,單純質朴的情感的抒發。由於兒童是用好奇的眼光注意這陌生的世界,所以從自身現象到人類社會,從過去到未來,他們都想知道,這就決定了兒童美術的內容和形式的豐富多彩。其具有明顯的稚拙性,游戲性,求全性,摹仿性等特徵,這些特徵是由兒童的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過程所決定的。
(1)游戲性。從生理發育來看,因為兒童的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完善,大腦電圖質抑制能力差,小肌肉運動的暫時聯系雖日趨協調,但還不夠發達,手的動作還不夠靈活,手的運動不能服從他自己的意願,所以兒童的美術作品表現出明顯的稚拙性的特點,而又帶有游戲的性質。
(2)稚拙性。從心理發展來看,兒童畫所表現的對象首先是他自身感知過的事物以及自已感興趣的事物。如吃過的水果,玩過的玩具,用過的生活用品以及看過的動、植物及人物等,對動的、有聲音的、亮的、色彩鮮艷的事物優先反映,而它們又都是具體的(如我的小汽車、電燈、太陽、我的爸爸媽媽等)。這是因為兒童的注意常被新奇的事物所轉移,帶有明顯的「無意注意」的特點,即稚拙性。
(3)求全性。從構圖來看,只有平面的空間。由於兒童對外界事物的認識是粗略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能日益走向較深入的認識),這是因為兒童觀察事物的能力較差,次序較紊亂而他們又常常用自己對事物的認識來代替視覺,他們缺乏一定的空間知覺,對構圖和空間的處理,往往把畫面當成地面和立面,把近的事物畫在紙的下邊;而後再把其他東西一行一行地向上畫,而且每個形象都互不遮掩。因此,幼兒的繪畫又帶有明顯的求全性。
(4)模仿性。因為孩子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什麼都想知道,反映出他們盼望長大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他們常常模仿大人,愛穿大人的衣服,抱著布娃娃學著媽媽的聲調哄它睡覺。反映在美術活動中,孩子們總想像老師一樣能把事物表現出來,但又缺乏表現技能,所以在他們的美術作品中常常帶有模仿的性質,在手工(尤其是折紙)作品中表現得特別明顯。
❸ 兒童畫房子馬路汽車應該叫什麼名字
願望
❹ 兒童畫汽車(圖)
這里有兒童畫汽車專(圖屬)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6%F9%CD%AF%BB%AD%C6%FB%B3%B5&t=12
❺ 給我提供 兒童畫簡單卡通汽車 圖片
❻ 兒童畫汽車
應該鼓勵,因為兒童想向力豐富,富於創造力,人類科技的進步,有相當部分取決於豐富的想向力,應該鼓力
❼ 以「低碳環保」為主題點的兒童畫,應該畫什麼好
無非就是節約能源,畫風能發電站啊,水利發電。不要汽車出行,畫自行車出行,低碳環保畫些花草樹木,植樹造林,保護生態
❽ 兒童畫基礎教程的作品目錄
藝術是人類文明的基因。讓兒童自幼接受藝術教育,參與藝術活動專,意義不言而喻。屬繪畫是兒童普遍喜愛的藝術活動,當一個孩子經過認真描繪,畫成一幅作品時,便完成一次心靈體驗,而這種心靈體驗對其健康成長是十分有益的。
兒童繪畫,畫什麼不重要,怎麼畫也不重要,畫的像不像更不重要,重要在於畫畫本身,與藝術保持親密接觸。技巧固然也很重要,畫得像、畫得好,當然好,但技巧是硬功夫,非長期磨練才可能提高,須有一個相對漫長而寬松的時空來成就。
繪畫也是一種智力游戲,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人的能力,而要想畫得精彩,更在於畫者對繪畫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多學多畫,久而久之,效果必現。畫好畫不容易,繪畫中有艱苦,更有樂趣。艱苦來自對繪畫知識與技法的探求,樂趣來自對繪畫過程的傾心體驗,僅憑一種純粹的心態投入繪畫境界之中,忘卻凡思,一意抒情。
❾ 未來家園或新型城市的兒童畫(想像豐富)
暢想世博
海寶:你好!
你可知道,人類文明的旅程從今天跨上新的高度。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一個寄託億萬人美好憧憬的世紀夢想,一個激情體驗人類文明成果的科學盛會,一個追求交流、溝通、對話、合作的和諧大舞台,在和煦春風中呈現給世界。
第一次將承載著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使命的綜合性世博會帶到發展中國家,結束了它歷來是「發達國家專利」的歷史;第一次以城市為主題,探求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方向;第一次設立實踐區,開啟博覽之餘的實踐先河——在159年的世博歷史上,在人類追求科學發展的不歇征程上,上海世博會,正在樹立起新的坐標。
跨越國度、民族、文化的空前聚會
5月1日,隨著神奇的「磁懸浮」金鑰匙轉動,世博會歷史上參展成員最多的文明盛會,正式啟幕。在隨後的180多天里,浦江兩岸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內42個自建館、11個聯合館正式開門迎客。
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188場國家館日和29個國際組織榮譽日、預計7000萬人次以上的海內外參觀者……上海世博會將歷史性地成為一場跨越國度、民族、文化的空前聚會,一次人類對未來城市美好生活的集體暢想。
開園第一天,法國館外人頭攢動。熱情的參觀者為了一睹以「感性城市」為主題的法蘭西魅力,早早排隊等候。館內,印象派繪畫大師的傳世名作集體亮相——塞尚的《咖啡壺邊的婦女》、博納爾的《化妝間》、梵·高的《阿爾的舞廳》、米勒的《晚鍾》、馬奈的《陽台》、高更的《餐點》,還有羅丹享譽世界的雕塑作品《青銅時代》,靜候品鑒。
七件「國寶」同時出國展出,在法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其中有5件單品的保險金額都在1億歐元以上。上海世博會法國館館長弗蘭克·賽拉諾說,能與之相比的,只有近半個世紀前,戴高樂將軍曾特別批准將《蒙娜麗莎的微笑》送到美國展出。而法國《費加羅報》稱:「全法國都為世博會出動。」
正在世博園參觀的復旦大學英國留學生尚斐驚嘆:簡直不敢想像,還有什麼展會能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何止是法國,上海世博會上,很多國家都拿出國寶級珍品和凝聚文明結晶的案例示人。丹麥「小美人魚」、塞席爾國寶亞達伯拉象龜、紐西蘭銀厥、日本新概念車、俄羅斯月球車……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總策劃師、上海博物館館長陳燮君介紹,確定在本屆世博會博物館和城市足跡館展出的頂級珍寶就達330件,「這在世界現代歷史上稱得上絕無僅有」 。
外形宛如太空堡壘的「紫蠶島」——日本館一開館就遊人如織。這個覆有太陽能發電裝置膜結構「會呼吸」的展館,通過融合傳統與現代、傳承與創新、歷史與未來的精彩展示,來啟迪人們對可持續發展、對21世紀新型的城市生活形態的思索。
俄羅斯首次在世博會上設立自建館,德國建造了其參展博覽會以來最大的展館……「未來的種子」、「夢想的力量」、「文化的傳承」、「城鄉的互動」……美妙絕倫的未來畫卷在黃浦江畔打開,異彩紛呈的文明之旅從此啟程,心靈交融的暢想曲在此奏響——跨越鴻溝的全球文明,匯聚在世博園。
「無論是規模、資金,無論是資源、智慧,迄今為止,各國對其在上海世博會上的展館投入之多前所未有。」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周漢民說:「這是一次空前的文明大聚會。」
世博會從這里開啟新境界
159年前,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倫敦水晶宮舉辦,盛極一時。水晶宮內萬國彩旗飄揚,參觀人流摩肩接踵,20多個國家參展,600多萬人次參觀,展區面積達9.6萬平方米,展品逾1.4萬件。但進入21世紀後,世博的光華似有趨淡之勢,甚至出現了「世博過時論」。
今天,159歲的世博會在中國、在上海煥發出新的青春。上海世博會對世界的奉獻遠不止於一個盛典、一屆盛會,更在於從這里開啟了新的境界。
從傳統的產品展示拓展到創新理念和經驗的交流、從現實成果的陳列延伸到對未來的展望和暢想,是上海世博會的一大特色,也是世博會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在世博園浦西園區一個約15公頃的展區內,「宜居家園」、「可持續的城市化」、「歷史遺產保護和利用」、「建成環境的科技創新」四大領域的「活」案例,像磁鐵般吸引了一撥又一撥參觀者驚奇的目光。從別出心裁的大竹屋到「零碳社區」,從上海的「滬上生態家」到台灣的垃圾零掩埋,從建築新構造到新能源利用,一個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案例,探尋著未來城市可持續發展路徑的種種可能。
而上海世博會首創的「城市最佳實踐區」,更是開創了世博會「實踐未來」的先河。「城市最佳實踐區」集中展示各種「代表性城市」的生動現實和前景。「打開未來城市的大門,引領新的生活方式,促進人與城市、自然相和諧,推動建設平安、文明、幸福的城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泰斯對此大為贊賞,表示以後每一屆世博會都要展示「最佳實踐」,世博會的「實踐征程」將從上海起步。
誕生於蒸汽機轟鳴聲中的世博會首次進入中國,也第一次讓發展中國家與世博會結了緣。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吳建民說,上海世博會翻開了世博歷史的新篇章,讓世博會走進了發展中國家,真正讓世博會成為人類大團圓的盛會。
一個熱愛你的學生
2010年7月於世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