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能源汽車有哪些環保方面
可有效解決城市污染問題
以電動汽車為例,電動汽車的特點是都可以使用電力行駛,因此電回動汽車在答行駛過程中產生的HC、NOx和CO等污染物。盡管電動汽車使用的電力在生產過程中有污染物的排放,但由於可以有效解決城市空氣污染問題,因此電動汽車可廣泛用於城市公交、公共場所以及對排放控制有特殊要求的地方。
2 雜訊低
在汽車加速行駛時,發動機是汽車的主要雜訊源。對於電動汽車而言,沒有發動機的排氣系統、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和燃料等雜訊源;對混合動力汽車而言,其發動機排量通常小於同級別的內燃機汽車。燃料電池汽車中的燃料電池按化學原理工作,運動部件很少,無內燃機的燃燒雜訊和進排氣門、活塞與曲軸等運動部件的機械雜訊。所以,燃料電池汽車的雜訊小於內燃機汽車。
3 綜合能量轉換效率高
在比較採用不同能源轉換系統汽車的能源轉換效率時,通常使用綜合效率這一概念。綜合效率為燃料效率和車輛效率二者的乘積。與傳統汽車相比,燃料電池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在能量轉換效率上具有明顯優勢,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綜合效率均達到了汽油車的2倍多。
② 新能源電池廠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與輻射
1塊20克重的手機電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那麼,1塊重以噸計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會造成怎樣的污染?可想而知這個問題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盡管新能源汽車在我國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但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短板」卻進展相對緩慢,甚至有些滯後。這在一定程度上構成了 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隱憂。而這一問題的解決帶有一定緊迫性,因為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淘汰高峰期即將到來,大約在5年以後就將出現大量換電需求,屆時我 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到17萬噸。
未來巨量廢舊電池處置成隱憂
在新能源汽車電池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士擔心:廢棄的電池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新的污染,從而抹殺了新能源汽車的環保初衷呢?教授吳鋒就曾公開表示,1塊20克重的手機電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可以想見,如果是幾噸重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廢棄在自然環境中,將會對環境造成更大的污染。記者調研發現,目前大多數車企對消費者承諾電池使用壽命和質保大都在10年以內。例如,比亞迪與戴姆勒合資生產的第一款純電動車騰勢續航里程達到 300公里,騰勢所用電池是磷酸鐵鋰電池,官方保證在充放電4000次以後保存80%的電池容量,電池保修期為6年或15萬公里;Model S驅動裝置和電池組的保修條款為8年不限里程,只要用戶所購買的該汽車尚未超過8年時間,在驅動裝置和電池組出現問題後,都可以享受免費保修服務.不過,隨著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售的火熱,大約在5年以後就將出現大量換電需求,尤其是使用頻率較高的電池組,如計程車、公交車,需求產生可能將更快。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到17萬噸。在廢舊電池處置上,再利用是一條重要渠道。業內普遍認為,動力電池報廢後除了化學活性下降外,電池內部的化學成分並沒有改變,只是充放電性能已不能滿足車輛的動力需求,但完全可以用於比汽車的電能要求低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國外一些廢舊動力電池處置技術越來越成熟,有的技術或設計思路本身值得借鑒。本田和日本重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就共同開發了鎳氫電池回收量產工藝,從失效產品裡面提取混合稀土氧化物,進一步熔鹽電解為可直接用於制備鎳氫電池負極材料的混合稀土金屬。這一方式相比從礦山開採的稀土更具有成本和組分優勢。此外,通過熔鹽電解獲得混合稀土進行直接應用,也避免了進行復雜的稀土分離提純,縮短了傳統回收工藝流程。這種循環再利用的處理模式可能會成為今後處理電子電器廢棄物的主要回收方式。
③ 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是否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污染
電動汽車表面上抄看用電是零排放,但是電從何來?光伏?風能?水能?核能?還是火能?如用火能產生電能供給電動汽車,那麼火力發電產生的污染比燒油汽車產生的污染可能還大,新加坡將特斯拉汽車劃定為高污染汽車就是這個原因。
另外電池的生產過程與報廢回收所產生的污染也是電動汽車不能迴避的。
④ 純電動汽車是否真的能做到零污染
一直以來電動汽車在大家的心中都是零排量的,它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在此過程中沒有化石燃料的燃燒,自然也就不會排出廢氣,因此得到了各國政府的鼓勵和支持,尤其在中國,更是獲得了各級財政的巨額補貼。
但是最近,海外媒體發表多篇評論,質疑電動汽車尤其是中國電動車的環保性,其中外媒的報道具有代表性,指出:「以燃煤為主要發電模式的中國,如果電動汽車激劇增加,可能不是減少霧霾,而是加重霧霾,惡化大氣環境。」而日本馬自達「創馳藍天」之父--人見光夫更是直接指出「電動汽車環保」就是個偽命題,因為即使在煤電比例極低的日本,發電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比內燃機汽車的排放嚴重得多。
事實真是如此嗎?孰是孰非,筆者試圖通過電動車和汽油車的排放對比,探其究竟。
本文摘編自《車聯網》,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電動汽車的廢氣排放
我們先來看一看電動汽車的基本工作原理:蓄電池--電流--電力調節器--電動機--動力傳動系統--驅動汽車行駛。
我們可以看見,電動汽車的行駛依然是個化學能轉化為動能的過程。不過它用一個蓄電池代替了整個發動機來為汽車提供驅動能源而已。那麼問題也就來了,汽車的能源來自於汽油等化石燃料,所以有了廢氣的排放,那電動汽車的能源電是怎麼來的呢?
電當然是發電廠發的。那發電廠又是用什麼來發電的呢?我們來看一看中國的電力結構。
2015年全年全國絕對發電量56184億千瓦時。其中,火電絕對發電量42102億千瓦時,我們使用的電力大部分都來自於火力發電。佔比第二的水電其每年的裝機容量是固定的,無法生產更多電力。其他的發電裝機容量基本上也是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增加發電量,就只能用火力發電。電動汽車所用的電,就是火力發的電。
在中國,火力發電的燃料絕大部分是煤炭。這也就意味著路透社的報道沒錯,電動汽車是在變相的燒著煤炭。在中國,平均供電煤耗320克/度,發一度電需要煤炭320克。燃燒一千克標准煤,2.493千克二氧化碳,0.68千克碳,0.68千克粉塵,0.075千克二氧化硫,0.0375千克氮氧化物。
如果你開電動車跑了十五公里,用了三度電,那你基本上就用了一千克煤,排放量就達到了燃燒1千克煤產生的廢氣。
2 電動車和汽油車的對比
「三度電,一升油」。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個說法是怎麼來的。一度電的能量是1000w的功率做功一小時及3.6MJ,三度電10.8MJ。汽油的熱值46MJ/kg,汽油密度0.75kg/L,一升汽油的熱量34.5MJ。電動機效率90%以上,汽油機30%左右,一升汽油有用功10.35MJ,基本和三度電的有用功相等。
發三度電,平均耗煤0.96千克,我們近似地看做一千克煤。燃燒一千克煤,排放2.493千克二氧化碳。燃燒一千克汽油,排放2.25千克二氧化碳,燃燒一升汽油排放1.69千克二氧化碳。毫不誇張地說,用電的排放要高於汽油。加上燃燒煤炭的其他污染物如粉塵、二氧化硫等要高於汽油,用電比用油更破壞環境。
然後,我們來進行能量轉化效率的對比。能量轉化效率簡單說就是有用功除以總功,就是拿來推動汽車運動的能量除以你總的消耗的能量。目前,汽油機的能量轉化效率只有30%左右,而高效電機的能量轉化效率能達到90%以上。
但是電力傳輸的過程中也有不可避免的損耗,在我國,現有的電網傳輸系統在傳輸過程損耗約8%-10%,在充電的時候也有能量的損耗,而煤炭發電的能量轉化效率在40%左右。
同時汽油也是需要提煉的,筆者實在沒找到提煉石油需要多少能量,但也是用煤炭來提供能量的。姑且算作提煉需要損耗10%的能量吧。
綜合來看,汽油車的總的能量利用率在25%-30%之間,電動車的能量總利用率在30%-35%之間,電動車的總效率要比汽油車的總效率高。考慮到煤炭對環境的污染更大,電動車對環境的污染不見得比汽油車小。
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主流的電動汽車和汽油車的碳排放:
雷克薩斯es 200,工信部油耗6.9L/100Km。20KWh電耗煤6.4Kg,二氧化碳排放量15.96Kg。6.9L汽油,二氧化碳排放量11.66Kg。
就算加上提煉汽油的能耗,在排放上汽油車仍有優勢。雖然兩車重量有差距,但二者用途基本相同,較大的車重,是目前電動車必須承受的代價。更高的車重,就意味著更大的能耗,更大的排放。
所以,在實際使用中,電動汽車的排放也是高於汽油車的。
3 電動車普及之路任重而道遠
雖然近年來電動汽車發展得很快,但很明顯,電動汽車仍處於發育期,從其尚不完全成熟的技術和較低的市場銷量就能看出。電動汽車優點突出,缺點也非常明顯。
對比汽油機車,電動車的行駛成本太低了,我們就以三度電一升油來計算,汽油價格5.51元/升(比起前幾年動輒8塊的油價,已經很低了)。三度電1.71元,對比油價,依然優勢巨大。
其一,由於其技術並不太成熟,導致成本居高不下,大量的成本被用在了電池上。比如特斯拉model s的電池,就是由超過7000顆18650電池組成,市售的10000毫安時移動電源就是由4-5節18650電池提供電源。在中國,一顆松下18650電池的售價在30元左右,照這個價格,該電池的電芯成本就超過27萬元。
當然特斯拉的成本不會這么多,但其電池的成本價至少也是 5-10萬元。而這高昂的電池成本換來的不過是數百次的充放電,當電池的使用壽命到頭後,車主還得花錢更換電池。電動車高昂的成本讓它無法和同價位的汽油車競爭,即使有國家和政府的補貼。
其二,電池帶來的重量增加。這一點不用贅述,7000節電池帶來的直接結果是電池總重高達900公斤,國產比亞迪e6的電池也接近一噸種。重量的增加也許會增加駕駛的穩定,但同時也會帶來能耗的增加。
其三,充電的問題,中國的充電樁仍快速地建設,但遠未達到普及的地步。開著一輛隨時都可能熄火的車在街上亂逛,兩眼發綠地尋找著空的充電樁,這也許就是電動車主的真實寫照,所以,電動車普及之路任重而道遠。
4 總結
到目前為止,電動汽車遠沒有對內燃機車形成優勢。在我國,電動汽車的「排放」與汽油車基本持平,不過,在粉塵、硫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方面甚至超過了汽油車。
那麼,國家對電動車的補助政策實際上不就是在變相地鼓勵大家破壞環境嗎?其實國家在戰略上怎麼會如此短視。隨著我國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核電的發展,會為電力的供應提供更環保的解決方案。到時,隨著技術的成熟,新能源汽車將會引領一股新的潮流。如果到那個時候再去發展電動汽車,未免晚了吧。
⑤ 電動汽車也會污染環境嗎是怎麼污染的
電動汽車不會污染環境,因為是使用的電,不會排放尾氣。
⑥ 電動汽車真沒有污染嗎
新能復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經制常被視作是清潔、綠色的產業。殊不知,新能源產品用起來是綠色的,但其製造的過程卻常常是另外一番情景。 沒有綠色的電能就沒有綠色的電動車! 科技常識告訴我們,電動汽車是否真正「節能減排」,主要取決於所用電之來源。說(純)電動汽車是新能源汽車就顯得牽強附會,至少是不嚴謹的。目前,我國的電力約80%來自煤炭,若大規模使用(純)電動汽車,則無疑是以煤代油,既沒有真正節能,也未減排,反而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同時,如果要發展低速電動車,電池回收等也是不可迴避的大問題,畢竟一旦批量生產後,帶來的環境壓力就很大。
⑦ 純電動汽車真的是零污染嗎
是的,電動車本身環保「零污染」,但發電過程不環保 。
目前的電動汽車所版謂的「零排放」僅僅許可權於其使用階段,電動車行駛過程中沒有排放,但它所耗電力是二次能源,現階段主要來自火力發電,大量燃煤消耗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另外污染物排放則主要集中在能源的生產、傳輸和儲運階段,其全生命周期環保性甚至不如天然氣汽車。
⑧ 純電動汽車沒有污染嗎如有,有哪些污染
電動車本身環保『零污染』但發電過程不環保,目前的電動車汽車所謂的『零排放』僅僅限於使用階段,
⑨ 新能源電動汽車,是否能真正的減少環境污染
未必,首先電是怎麼來的,中國制定政策的人沒鬧明白,其次電池壞了怎麼處理,他們也沒弄明白,手機電池怎麼處理你看他們弄明白了嗎?
⑩ 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換了個地方污染嗎
一、什麼能源、何謂新能源?
古人是吃生東西的,與其他動物是一樣。人進化的第一個特徵是,學會用火、特別是用火來制備食物。什麼東西能生「火」呢?通常是要有木(柴),木的特性是能燃燒,木燒起來,就有熱能。可以產生熱能的木,就是能的來源。
1)能源概念:是指煤炭、原油、自然氣、電力、焦炭、煤氣、熱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氣、生物質能、水力、風力、潮汐、太陽輻射能和其他直接或通過加工、轉換得到的有用能的各種資源。
2)新能源概念: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能量資源稱為新能源,相對於常規能源而言,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科技水平情況下,新能源有不同的內容。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等。
(註:新能源是站在人類能不能利用的角度來理解的,已經被人們普遍利起來的能源,叫常規能源;新近才被人類開發利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發展的,叫新能源。如果站在自然角度來說,能源沒有新舊一說。)
二、傳統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的關系
按照上面新能源的定義,傳統汽車使用是常規能源,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是新能源。傳統汽車使用常規能源是汽油、柴油;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新能源是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等。
站在汽車工程角度上,目前還沒有技術能夠讓汽車直接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我們目前說的,新能源汽車實際是電動汽車。為什麼電動汽車可以叫新能源汽車呢?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目前還沒有車載技術供汽車直接用,但是通過可以發電,通過車載電池,電能可以驅動車載電機,電機可以驅動汽車。所以電動汽車就被人們視同為新能源汽車。
傳統汽車驅動形式是,通過發動機(見圖1)燃燒汽油(柴油)發熱做功,轉換成機械能做功,驅動汽車運動。
圖1 汽車發動機結構
電動汽車驅動形式是,電機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做功,驅動汽車運動。
(註:汽車是機械,驅動運動只能是機械能,無論汽油(柴油)化學能、還是電能必須轉換成機械能。)
發動機與電機相同點,都屬於能量轉換裝置,不同是:
1)發動機輸入端的是汽油(柴油),輸出端的是機械能。發動機的缺點有:燃燒不徹底、有污染、轉換效率低。發動機的優點有:能直接燒汽油(柴油),汽油(柴油)是液體,加註簡便。
2)電機輸入端的是電,輸出端的是機械能。電機的優點有:轉換效率高、沒有污染。電機的缺點:要有車載電源,事先車載電池把電網的電儲蓄到位。但是充電過程比汽油(柴油)加註時間要長得多。
三、發動機汽車與電機汽車相比,都有不足,為什麼要發展電動汽車呢?
1)發動機汽車發展已經130多年,發展到頂了,再向前發展基本沒有空間了。主要是指,其轉換效率基本定在40%左右的水平,即無法徹底燃燒汽油(柴油),60%是廢氣。汽車越多,其尾氣排放量已經超過自然消化的能力了,嚴重影響了人類的健康。
2)電動汽車本身沒有尾氣排放,也基本上沒有雜訊。目前光伏電、風力電浪費十分嚴重,發展電動汽車,能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3)電動汽車越多,發動機汽車就會越少,新能源被利用空間也越大。新能源用得越多,傳統能源就被節約了。
四、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是有保障的
許多專家擔心,發展新能源汽車,如果還用煤發的電,電動汽車要用煤越多,就是把污染源搬一個家而已,沒有意義。國家《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有關內容介紹如下:
1)在青海、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地,各規劃建設1個以外送清潔能源為主的大型光伏發電基地,單個基地規劃外送規模達到200萬千瓦以上。
2)重點建設山西太同(300萬千瓦)、山西陽泉(220萬千瓦)、山東濟寧(100萬千瓦)、內蒙包頭(200萬千瓦)採煤沉陷區光伏發電綜合治理工程。
3)積極推進安徽兩淮、遼寧、山西、內蒙古等采空區和備采區光伏發電綜合治理工程開發建設,規劃總規模1540萬千瓦,2020年建成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
4)到2020年,太陽能年利用總規模達到1.5億噸標煤,其中太陽能發電年節約5000萬噸標煤。
一句話,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供應端是有保障。中國電動汽車用電,源於新能源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