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趨勢

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趨勢

發布時間:2021-02-17 08:20:48

『壹』 新能源汽車是發展趨勢嗎

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於電子或氫燃料,在使用過程中沒有化石燃料的燃燒,不會污染環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車未來十大發展趨勢,一起來看看吧!

趨勢預測1:產銷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全球領先,過去三年連續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第一大國,累計產銷量已超過180萬輛。

其中,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市場佔比為2.7%,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雖然質疑聲難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車大勢已定,只會繼續向前。從數據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萬輛、2018年80萬輛,而2019年預計達100萬輛以上,2020年規劃為200萬輛。

100萬的產銷量小目標對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著標志性意義,如果實現則代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開始可以支撐起百萬量級的規模。

趨勢預測2:新能源汽車行業風雲變幻

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正在形成。廣汽、北汽、比亞迪、吉利等傳統車企強勢領跑,同時,以蔚來、威馬、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更是裹挾資本與技術果斷進入,走著完全不同的路。

傳統車企加速轉型布局

2019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全球覆蓋城市將由200個擴大到400個,主推10萬元以下微型電動車。此外,明年比亞迪將增加3萬個充電配套設施。

北汽新能源發布 「擎天柱計劃」,計劃2019年~2022年,以北京、廈門、廣州等城市輻射展開,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運營平台和梯次儲能運維平台,建成換電站1000座,運營車輛10萬台。

吉利將開發多款電動車型、混動車型和插電式混動車型,2019年計劃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車型。

造車新勢力融資建廠

蔚來汽車融資達到140億元,正籌建上海生產基地。蔚來汽車已聘請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內的八家銀行為其年內赴美上市做准備,據悉此次IPO規模大約在10億至20億美元。工廠方面,目前蔚來汽車已經開始籌建位於上海市嘉定區的生產基地,規劃土地800畝左右。

威馬汽車計劃從2019年起,以每年超過一款新車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場。威馬汽車首批量產車於今年年中上市,新車將搭載網路Apollo系統,定價在20萬元左右,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達450公里。

新能源汽車行業風雲變幻,無論是傳統車企加速轉型布局,還是造車新勢力融資建廠,都將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走向新的繁榮。

趨勢預測3:共享汽車前景光明,隱患暗藏

經歷過共享單車的繁榮與寒冬,共享的優勢與隱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時租賃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雖然隨借隨還、自由支配吸引著用戶,但充電樁的數量與共享汽車數量不匹配,以及還車點的缺乏,導致行業運營效率低,共享汽車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團等互聯網巨頭,北汽集團、上汽集團、首汽集團、吉利汽車等傳統汽車生產商依舊紛紛進入新能源共享汽車行業。可以說,依賴資本的獨立運營派和依託整車企業的出行服務探路派是目前兩大主要力量。

隨著共享汽車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張和運營區域的擴大,共享汽車的經營難度和經營壓力不斷增大,行業規范運營有待加強,例如保險的完善,為企業制定個性化方案或強制購買運營級商業保險,只有讓用戶無後顧之憂,未來前景才能長期看好。

趨勢預測4:商用車率先上路

人類運輸有兩種形式:生活流動和商品流動。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商用車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電動化已經進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車的有效市場目前已經接近飽和,計程車和物流車作為政府采購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領域,有望迎來新一輪的電動化熱潮。

眾所周知,大城市在解決個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認的方式是減少私家車,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系統。同理,最有效的解決貨物的出行,同樣是打造「貨物公交系統」。

解決諸如續航、充電、一次裝載量等固有短板,「貨交」系統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車輛就不再是必須,貨物們定時定點定路線上車,分站到達,形成一個高效、有序、減少閑置和浪費的城市貨物運力系統,從而形成新一輪新能源熱潮。

趨勢預測5:配套產業逐步完善

兩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公開指出:「充電基礎設施仍然是我們發展的短板」。

雖然新能源汽車產業初具規模,產業鏈條相對完整,但是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持續增長,充電基礎設施供給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劇,整體建設規模已經嚴重滯後。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各類充電樁達到45萬個,車樁比約為3.8∶1,距國家規劃的1∶1還有很大差距。充電技術是電動車發展的關鍵,未來電動汽車的充電趨勢將是「私人交流充電樁日常慢充」與「公共快充補電」兩種方式相結合。

預計下一步是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無線充電、智能充電、大功率充電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支持加氫站建設運營。

趨勢預測6:與人工智慧結合,向著無人駕駛前進

在《速度與激情8》中被黑客攻擊導致交通癱瘓的場景已經不是科幻。人工智慧+新能源=未來汽車。車聯網+新能源將徹底改變出行方式,一邊吃著火鍋一邊開著車不再遙遠。

為此,業內人士建議,加快研究並出台運營政策,從國家層面為加快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化奠定法律基礎;加強防範汽車被黑客攻擊、關鍵數據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風險;加快部署自動駕駛車輛運營,推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速改造面向自動駕駛汽車的新型城市交通環境。

可以想像,未來一輛由電力或太陽能或其他清潔燃料為動力,由人工智慧操控的無人駕駛汽車,不僅擁有「朋友」屬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種情感;還是你的專屬僕人,替你「跑腿」購買咖啡、機場接人。

趨勢預測7:中國特色新能源技術路線

新能源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HEV)、純電動汽車(BEV)、燃料電池汽車(FCEV)、氫發動機汽車以及燃氣汽車、醇醚汽車、太陽能汽車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車。

目前,純電動戰略初見成效,但弊端也開始顯現。因此,燃料電池、插電式、增程式作為技術補充方案等在某些應用領域的技術優勢將得到更多的政策關注和支持。

著眼未來,將重點突破動力電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電池電堆等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將成為發電主體能源,充電智能化將引發能源結構的巨大變革。

趨勢預測8:動力電池回收體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存在諸多問題:1.回收利用法律法規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體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術和工藝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難。

但同時,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完成,這將對動力蓄電池結構設計、連接方式、工藝技術、集成安裝的標准化做系統梳理和規定,同時強化對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運輸、儲存等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進一步落實動力蓄電池編碼制度及可追溯體系。

同時以補貼的方式規范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將逐漸規范,為新能源汽車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趨勢預測9:低速電動車卷土重來

此前,依靠補貼政策支持,純電動A0、A00級市場攜低價、牌照優勢對低速車市場形成一定的沖擊,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車用戶,但由於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對續航里程進行強制升級,車輛成本預計大幅提高,部分過於依賴補貼的車型將黯然退出。

與此同時,低速電動車憑借不依賴補貼、暫時還不需上牌的優勢有望卷土重來,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對寬松的三四線城市迎來新一輪的高速增長期,佔領半壁江山。

低速電動車具備替代同級別燃油車的實力,但缺乏技術標准和規范管理,續航虛標、電池衰減、中小企業產品無售後服務等也是突出問題,雖然占據了三四線城市,但低速電動車若想真正贏得消費群體的認可,有更廣闊的發展,仍需在售後服務加大投入。

趨勢預測10:渠道模式創新

新能源汽車各種銷售推廣模式層出不窮,包括直營、分銷、運營等等,隨著汽車渠道和服務的線上線下融合,以電商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為了新的風口。

但是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渠道模式有所差異。有分析指出,一二線市場的用戶較為集中、普遍有購車用車經驗,採取直營體驗店的模式更被認可;而三四線城市用戶相對分散,且很多首次購車,傳統4S店模式信賴度更高。

此外,有些車輛和充電設施運營商通過向潛在用戶提供用車或充電服務,順便銷售車輛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個產業鏈的串聯。

『貳』 目前世界各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和趨勢是怎樣的

等二十年再說

『叄』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趨勢嗎

新時期,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背景下,生態文明觀念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認同,這也使得汽車領域的環保探索力度不斷加大。發展新能源汽車在當今十分必要,也是新時期我國汽車行業實現快速發展、趕超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的「捷徑」。因此,必須合理分析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並基於汽車行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對於其未來前景進行展望。

綜上,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也是適應資源優化應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必然要求,是世界范圍內汽車行業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在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應當把握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內在邏輯,針對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的現實問題,開展針對性的探索與變革,讓新能源汽車發展成為我國汽車行業搶占競爭先機的重要陣地。

『肆』 中汽協:2019年全國汽車銷量下降8.2%,新能源汽車銷量下降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官方網站周一(1月13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汽車產銷量在2019年的降幅進一步擴大。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產銷量繼續蟬聯全球第一。但從同比情況來看,去年的產銷量分別下降7.5%和8.2%。相較2018年,上述降幅分別擴大4.2和5.4個百分點。

中汽協認為,汽車行業轉型升級、中美經貿摩擦、環保標准切換及新能源補貼退坡等因素令行業承受了較大壓力,是造成產銷量降幅擴大的主因。在上述考察期間,中國汽車產銷量與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均呈現負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車同期產銷量降幅大於汽車總體情況。2019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36萬輛和2144.4萬輛,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9.2%和9.6%。占汽車產銷比重分別達到83%和83.2%,分別低於上年產銷量比重的3.4和1.2個百分點。

其中,轎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0.9%和10.7%;SUV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6%和6.3%;MPV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4.3%和11.7%。

與此同時,商用車產銷表現則優於乘用車。2019年,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36萬輛和432.4萬輛,產量同比增長1.9%,銷量下降1.1%。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銷也繼2018年之後持續下降。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4.2萬輛和12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3%和4.0%。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完成102萬輛,同比增長3.4%;銷售完成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0萬輛和23.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2.5%和14.5%;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833輛和2737輛,同比分別增長85.5%和79.2%。

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稱,2019補貼大幅退坡,對生產企業影響很大,整個行業處於虧損狀況,很難通過新能源汽車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呈現大幅下降態勢。

陳士華表示,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車發展,但不可能繼續大幅財政補貼,而是通過稅收、使用環節等政策予以引導。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認可度沒得到確認,對2020年新能源汽車謹慎樂觀。

去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在市場所佔份額同樣經歷了同比下滑,SUV車型依然是自主品牌用以與國際競爭對手抗衡的主要產品類型。

中期協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840.7萬輛,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9.2%,比上年同期下降2.9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品牌轎車銷售204.6萬輛,同比下降15.2%,占轎車銷售總量的19.9%,比上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中國品牌SUV銷售492萬輛,同比下降15%,佔SUV銷售總量的52.6%,比上年同期下降5.4個百分點;中國品牌MPV銷售104.1萬輛,同比下降21.6%,佔MPV銷售總量的75.3%,比上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

然而,中國重點企業集團在銷量方面的集中度得到了提高。2019年1-12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為2329.4萬輛,同比下降6.7%,高於行業增速1.5個百分點。占汽車銷售總量的90.4%,高於上年同期1.5個百分點。

此外,中國汽車出口量較2018年同比1.6%,至102.4萬輛。其中乘用車出口72.5萬輛,同比下降4.3%;商用車出口29.9萬輛,同比增長5.7%。

中汽協總結認為,中國汽車工業在過去一年間所經歷的調整產生了積極效應,下半年表現出較強的自我恢復能力,行業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同時,汽車行業的發展質量也得到了提高。

從2019年月度產銷情況變動趨勢看,中國汽車產銷狀況正逐步趨於好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伍』 2019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爐,特斯拉制霸,中國車企表現強勢

2019年對於中國新能源車市來講,最終成績單並不好看。受國內車市寒冬影響,首次出現了下跌。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共計120.6萬輛,同比下滑4.0%。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97.2萬輛,同比下降1.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23.2萬輛,同比下降14.5%;燃料電池汽車銷量2737輛,同比增長79.2%。

小結

縱觀2019年全球新能源車市,大盤增長10%、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市場份額上升、特斯拉銷量市值雙飆升,充分說明了未來新能汽車領域的幾個趨勢。

首先是新能源汽車未來整體走向還是健康向上的,超過200萬輛的銷量體量還能有一成的增長量,充分說明其發展潛力。其次是作為過渡產品的插電混動車型還將持續存在很長時間,未來各國禁售燃油車後的主要替代品將會是它們。最後,純電動汽車板塊未來幾年內還是很難有車企能超越特斯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陸』 2019年新能源車銷量全球排名,前十都有哪些品牌

稱2019年為自改革開放以來最不樂觀的車市寒冬也不為過,數據不撒謊,2019年我國汽車累計產銷量同比分別下滑7.5%、8.2%,前所未見。

2020年將是落後車企被淘汰的關鍵一年,群眾基礎並不豐沛的新能源車企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綜合上述三點,要想握住為數不多的求生船票,高端電動SUV或許是破局之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柒』 7月全球新能源車市:中國銷量逼近十萬排第一,德國同比暴漲302%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44%至33.5萬輛,而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2%,為40.33萬輛。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歐洲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過了中國。要知道,在此之前,無論是銷量還是保有量,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都是穩居全球第一。

寫到最後:隨著全球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各個國家的新能源汽車銷量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中國雖然還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但隨著歐洲各國的重視程度升級,伴隨著鼓勵政策和巨額罰款,今年的增長率尤為恐怖。

動力電池大佬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前段時間就公開表達擔憂:"我自己預測,今年整個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將超過中國,而中國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市場的地位將被歐洲搶走。"根據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預計,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全年銷量將達到110萬輛。中國能不能守住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冠軍位,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捌』 我國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佔全球一半以上,產銷量五年第一,這代表了什麼

關於近些年來,中國對於環保事業一直在不斷的重視,這些年國家對於環保事業的一個發展,所投入的資金也越來越多,還有我們也在大面積的宣傳環保該如何做垃圾分類,該如何去整治,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中國國內能擁有一個較好的自然環境,讓人民感受到中國國內是非常的良好的一個生活。關於近些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一半以上,那麼關於新能源汽車如此高的保有量,這代表了什麼情況?

三、這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一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最後就是這也改變著整個世界的一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因為中國大面積的在進行製造這樣的新能源汽車,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整個世界的新能源汽車能夠更快的普及,減少地球內的污染,讓我們擁有更美好的天空。

『玖』 中汽協: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 產銷均呈現負增長

1月13日,中汽協發布2019年12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數據。12月整體汽車市場銷量依舊呈現出下滑趨勢,但產銷狀況正逐步趨於好轉。2019年全年產銷量與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均呈現負增長。

從細分市場來看,2019年12月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依舊呈現下降趨勢,但商用車市場以及出口市場保持著增長態勢。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連續6個月呈現下滑趨勢,但降幅呈現收窄趨勢,銷量呈現年尾上揚趨勢,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降幅為27.4%。

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9萬輛和16.3萬輛,與上個月相比分別增長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車主要品類方面,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動乘用車、純電動商用車銷量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對於202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指出,希望國家下一步繼續支持新能源車發展,但不可能繼續大幅財政補貼,而是通過稅收、使用環節等政策予以引導。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認可度沒得到確認,對2020年新能源汽車謹慎樂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拾』 新能源目前發展趨勢

歐洲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最大銷售地區

根據EV Sales數據,2019年全年全球一共售出了約221萬輛新能源汽內車,同比增長近10%。據EV
Sales初步容估算,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324萬輛,其中歐洲取代中國,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歐洲以外地區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速度較慢,但仍然保持顯著增長趨勢。



註:內圈為2020年區域競爭格局,外圈為2019年區域競爭格局。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趨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