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大眾新能源汽車規劃

大眾新能源汽車規劃

發布時間:2021-02-20 17:21:46

Ⅰ 車企大盤點 | 大眾中國銷量回顧及 2020 年新車產品規劃

2020年各品牌新能源車產品前瞻系列第五篇,這次我們來聊聊大眾品牌。雖然大眾集團旗下品牌眾多,有奧迪、捷達、大眾等不同品牌,但今天我們只聊大眾品牌中國在2019年的銷量和即將在2020年投放的新能源車。

銷量回顧

1097萬輛汽車,同比增長了1.3%,沒錯這正是大眾集團2019年全球銷售成績。中國依然是大眾最大的汽車市場,單單在中國市場大眾就銷售了628萬輛(含奧迪、捷達等不同品牌銷量),同比增長0.5%。

分開品牌及車企來看,一汽大眾2019年銷量為2129976輛,市場份額高達9.7%。不過,美中不足的是,一汽-大眾品牌2019年銷量為139.8萬輛,參考2018年一汽-大眾品牌141.6萬輛銷量,2019年同比增漲-1.31%。同時,一汽大眾品牌的2019目標銷量為144.5萬台,實際大眾品牌銷量為139.8萬輛。

2019年上汽大眾累計銷售2001777輛。其中,上汽-大眾品牌2019年全年銷量為172.3萬輛,2018年上汽-大眾品牌銷量為171.3萬輛,同比增長0.5%。另外,上汽大眾並沒有設立2019年銷量目標。

編輯總結?/

此前,大眾汽車宣布,公司將於2020年在全球范圍內推出34款新車型,其中包括12款SUV和8款純電動或混合動力車。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大眾品牌在2020年國內將會有ID.車、ID.3、ID.初見、朗逸純電動升級版以及探岳GTE五款車型了,期待。另外6月份大眾ID.4也將在底特律車展亮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預算超1000億!大眾明年將推8款新能源汽車,占總計劃4分之一

據外媒消息稱,大眾集團計劃2020年在全球范圍內推出34款新車,其中包含8款新能源車型。專此外,大眾集團屬計劃在2024年之前,在新技術研發上投入190億歐元,其中110億歐元將用於大眾的純電動技術和出行戰略的推進。

未來銷量方面,大眾計劃到2029年,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可以達到2600萬輛,其中2000萬輛來自於大眾的MEB平台,剩下的600萬輛將來自於大眾的PerformancePlatform(PPE)平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大眾助力一汽集團新能源布局,2025年新能源佔比40%恐成真

進入6月底,到了車企們准備遞交上半年銷量考試卷的時候。雖然現在銷量數字還沒有最終出爐,但是車企自己心中都有本帳,好與壞均已瞭然於胸。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導致眾車企不能復產,工人不能復工,運輸渠道封閉。人們不出門,4S店也被迫開始雲賣車,第一季度汽車整體銷量跌進近5年來的最低點,很多4S店銷量「掛零」,一大批4S店退出,甚至倒閉,汽車市場哀嚎一片。

這對於起了個大早,趕了個大晚的一汽集團新能源汽車布局來說,無疑是救命稻草,否則一汽集團2025年新能源產品占乘用車比例達40%將變成一句空話。畢竟就目前而言,一汽集團新能源車確實沒什麼拿得出檯面的產品。

寫在最後

毫無疑問,一汽集團的目標可謂是野心勃勃,在沒有受到特殊「戰疫」影響的時候,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但在影響尚不明確與很多不確定性因素下的當今市場下,一汽集團要完成既定的戰略與目標,可謂是挑戰大於機遇。可以肯定,一汽集團要走的路註定是任重道遠,挑戰重重。

未來,一汽集團將上演什麼的故事,我們也將繼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大眾汽車提高新能源車銷量預期:2025年銷售150萬輛電動車

根據大眾汽車的最新計劃,預計到2023年底,電動車銷量將達到其最初的戰略目標:100萬輛。這比之前的預期提前了兩年。現在,大眾汽車計劃到2025年生產150萬輛電動汽車。

自e-up問世以來,大眾汽車品牌逐步推出電動汽車。12月中旬交付了第250,000輛電動汽車。該品牌的電動車型範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不斷擴大:2014年推出e-Golf和GolfGTE,2015年推出PassatGTE和PassatVariantGTE。

明年,大眾汽車將繼續並加強其點擊行動。ID.3將於2020年夏季上市。ID.家族的其他車型也將陸續加入進來。第一款純電動SUV車型——ID.CROZZ將在年內完成全球首發,茲維考電動車工廠將在2020年開始生產該車。大眾汽車的全球第二大工廠——安亭工廠也將開始生產基於MEB平台打造的電動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到2025年大眾計劃在華推出30款新能源車

在今日舉辦的中德汽車產業峰會上,大眾中國之行副總裁劉雲峰表示,低碳化作為新一輪汽車行業的發展焦點,大眾汽車集團踐行「goTOzero」戰略,為集團設定更加長遠的減排目標和相應的規劃,持續推動在中國的電動化的投入。

根據規劃,到2025年集團旗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較2015年將降低30%,同時,我們計劃在2050年之前,在全球市場實現碳中和。

劉雲峰表示,為了實現碳中和這一艱巨目標,在全球范圍內,大眾汽車集團將繼續推進「Together2025+」戰略。從2020年開始至2024年,我們在電動化、數字化、混動化三個領域共投資600億歐元,其中330億歐元投入電動化,270億歐元投向數字化和混動化。

大眾汽車表示,330億歐元將用於電動化方面的投入,將在2029年之前為市場帶來共計75款純電動產品,累計銷量將達到2600萬輛,其中基於MEB平台的純電動銷量將達到2000萬輛,PPE平台的高端電動車車型將達到600萬輛。

劉雲峰表示,「回到中國市場,大眾汽車集團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僅在2020年就將與我們的合作夥伴在中國共同投資超過40億歐元。伴隨著2020年投資計劃的實施,以及大眾汽車集團兩個MEB工廠在國內的正式投產,到2025年我們計劃在華共推出30款新能源汽車,實現新能源汽車占整體產品組合至少35%的比例,並設定了在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50萬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計劃推出 8 款新能源車型 大眾將在 2020 年推出 34 款車型

據外媒報道,大眾准備在2020年推出34款車型,根據此前的消息稱,大眾將在2024年之前在新能源技術上專投資190億歐元。屬其中110億歐元將用於大眾的新能源車型研發。

而在明年(2020)大眾計劃推出34款車型中有8款將是新能源車型。大眾的長期目標計劃在下一個十年結束前推出75輛電動車型和60輛混合動力車型,而ID.3將是大眾的第一款純電車型,也是ID家族的首款車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快訊|兩年建成 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10月投產 未來將共線生產奧迪

80君獲悉,歷經兩年建設的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現已具備整車生產能力,計劃將於今年10月正式投產。首款車型預計為純電驅動緊湊級SUV車型ID4.X。據悉,上汽大眾ID.4X將於10月正式投產,其海外版本的發布時間為9月23日。此外另有消息顯示,在不遠的將來這家工廠還將共線生產上汽奧迪首款車型Q4e-tron。

正因如此,80君從相關渠道獲悉即將進入實施階段的上汽奧迪項目也將在此共線生產新車。據悉,首先投產在此工廠投產將是一款A級純電動SUV,極有可能為Q4e-tron。資料顯示,動力方面,奧迪Q4e-tron將搭載前後雙電動機,綜合最大功率為225kW,峰值扭矩達到460Nm。性能表現上,其0-100km/h加速時間為6.3s。續航方面,新車鋰電池容量為82kWh,WLTP工況下續航里程超過450km,NEDC續航里程將在500km以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怎樣打消目前大眾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顧慮

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的成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但是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尤其是純電動汽車仍有許多顧慮。如何打消目前大眾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顧慮還是需要從車輛的在使用的時候,如續航里程短、電池不耐用、充電不方便,電池安全等傳統短板和痛點上面去進行分析。

其次就是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也提出質疑,起火、自燃事故時有發生,安全這一項指標若是達不到,就更別談打消新能源汽車的顧慮了,綜合來說,除加速建立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外,對於電池的技術是否可靠、安全性,續航里程等各個層面。也就是說,能夠滿足這些消費需求的電動車,則能打消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顧慮。

Ⅸ 大眾掀起純電動車攻勢,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將變成紅海嗎

狼來了,這是筆者看到大眾三款純電動車之後的第一反應。時間回到2008年6月,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大眾緊湊車朗逸正式上市,雖然有人質疑它是中國專屬、基於淘汰PQ34平台打造,但它和兄弟車型新寶來隨後10年的市場表現證明,大眾對中國市場足夠了解,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按照產品定位來看,電動車的主要用途是城市通勤,在續航里程、製造成本、車輛自重方面找到平衡點是它的目標,盲目追求高續航里程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電池組增加會導致車輛自重、能耗提升,這與節能減排的初衷相違背。日常通勤車,這是純電動車在很多家庭中的定位,200~300公里的綜合續航里程已經可以很好滿足需求。除了寶來/朗逸/高爾夫純電之外,續航里程在270公里左右的還有2018款寶馬i3。不再過度追求續航里程的還有特斯拉,即將推出的Model Y綜合續航里程為390公里;面向全球市場銷售的名爵EZS,綜合續航里程335公里,最新上市的寶馬i3快充版,綜合續航里程也不過340公里。

國際巨頭發力或讓藍海變紅海

經過幾年的發展,中國消費者已逐漸接受純電動車,第一批車主將迎來換購,對於定位於中高端市場的合資品牌、豪華品牌而言,換購潮來臨之時是它們入市最佳實際,省去了給消費者普及知識的成本還可以依靠更強品牌號召力來獲得目標客戶青睞,於是從去年開始,不少合資車企、豪華品牌盯上了中國純電動車市場,如去年上市的東風日產軒逸純電,即將到來的大眾朗逸/寶來/高爾夫純電,豪華品牌陣營的賓士EQC、奧迪e-tron等。

因為缺乏必要競爭和高額補貼護航,讓自主品牌純電動車在過去幾年高價熱銷,但隨著補貼退坡和國際品牌車型入市,純電動車市場即將從藍海變紅海。面對進口e-GLOF低至24.68萬元的官方售價,筆者認為其國產之後的價格可以低至20萬元以內,寶來/朗逸純電更是有望下探至17萬元以內,與比亞迪秦Pro EV、北汽新能源EU5直接交鋒。

從產品特點來看,無論是大眾寶來/朗逸純電、日產軒逸純電還是寶馬i3,都不是過分追求高續航里程,更多是以夠用就好為目標。在筆者看來,這更像是外資品牌在試探中國電動車市場需求,看消費者更追求高續航里程還是以夠用就好為原則。在價格相當的情況下,是選擇合資品牌的更強號召力和更好品控,還是自主品牌的高續航里程,這是留給消費者的一道選擇題。

10年前,朗逸和新寶來拉低了主流一線品牌合資緊湊型車的價格門檻,讓轎車市場變紅海;10年後,大眾試圖用寶來/朗逸純電成為中國電動車市場的銷量領跑者,至於它能否成功,就要看大眾的品牌號召力是否可以彌補150公里左右續航里程的差距。需要指出的是,因為提升續航里程對於大眾這樣的巨頭是零難度,讓它留有後手,若消費者對其不足300公里的續航里程不滿意,可以迅速推出長續航里程來滿足消費者需求。隨著日產、大眾、豐田等巨頭相繼進入和補貼退坡,中國純電動車市場也將從藍海變紅海,自主品牌躺著賺大錢的日子即將終結。

Ⅹ 大眾汽車年內計劃建成255座充電站 助力2025年新能源汽車目標

財經網汽車訊大眾加快推進充電樁建設,助力其2025年在華交付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目標。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上,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對外透露大眾在中國充電樁領域的布局情況。他表示,「目前,開邁斯已在北京、成都和深圳三座城市布局了40座超級充電站。」

開邁斯計劃在年底前,在全國16座城市建立255座充電站,包括1800個雙槍直流充電樁。

公開資料顯示,開邁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開邁斯」),是大眾旗下充電合資公司。

去年7月,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電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開邁斯(CAMS),總投資40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開邁斯注冊資本為8.12億元。大眾中國、中國一汽和萬幫數字均持有開邁斯28.57%的股權,江淮汽車持有14.29%股權。

針對私人充電市場,開邁斯提供智能充電牆盒產品。公共充電領域,開邁斯規劃布局了快速充電站網路,可實現充電15分鍾,車輛續航達到400公里。開邁斯還在探索布局無線充電、智能機器人充電等技術產品。

今年9月,大眾汽車和開邁斯在北京打造了首個品牌超級充電站。

而且,大眾剛推出的電動車產品ID.4系列,也主要依託開邁斯充電網路進行充電。馮思翰表示,打開CAMSPLUSapp,可預約充電樁、導航、智能地鎖、即插即充等功能。

開邁斯是大眾汽車全球充電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眾集團目前正加速在華布局電氣化。

大眾9月提出,要聯合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和江淮大眾三家合資企業,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共同投資約150億歐元。

同時計劃到2025年,國產15款新能源車型,純電動車型在集團產品組合中佔比達35%。馮思翰表示,在此產品組合基礎上,大眾計劃每年在中國市場交付約150萬輛新能源車型。

資深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表示,大眾加速在華電動化,也是為了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以保持領先地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大眾新能源汽車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