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動汽車會普及么總覺得不靠譜呢
暫時不會吧。 中國人接受新鮮事來物 能力差。 都是別人先源搞了。自己再跟跟風。而且目前只在五個城市開始進行補貼。電動汽車技術還很多不成熟。
就連普通汽車還沒普及呢~! 家家都有汽車的話,那就不得了了
現在的四車道,六車道,八車道。全部都要改造了。 小區全部都要拆了重建
寫字樓。工廠,酒店,超市,那停車位都放不下。中國石化等能源企業。那要擴
建多少倍。才能供應的上??中國就沒有農村了。全部是停車場!
2. 想買輛電動車,老公說都是「油改電」的不靠譜,長城歐拉靠譜嗎
電動汽車確實不靠來譜。主源要是電池的問題。經常看到路上堵,經過的時候發現是電動汽車被往拖車上裝呢。之前有同事美滋滋的買電動汽車,多少次在地庫里叫拖車。那電就夠跑一趟從西北四環順義的,到了就趴窩得充電。害得去辦事的另外的同事困在順義好幾個小時等充電。簡直是買了個祖宗。
3. 電動汽車不如傳統汽車可靠嗎
據報抄道,日前美國媒體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稱通過對64萬輛汽車的調查顯示:與傳統汽車相比,所有搭載新技術的汽車的發動機及變速器的穩定性更差,甚至很多高科技汽車完全是失敗的,電動汽車不如傳統汽車可靠。
網友紛紛表示,新能源汽車是趨勢,希望電動車續航能力達到400公里,而現有電池的功率密度僅能達到要求的一半左右。
4. 現在的電動汽車怎麼樣啊!!靠譜嗎
挺靠譜的吧,現在馬路上好多,北汽的,啟辰晨風的,比亞迪的,奇瑞的太多了,好點的還有內特斯拉。你要是打算買容,可以先去有友友用車平台上租一輛,他們家全是電動的,下個app就行,操作什麼的都方便。而且還不貴,試過了可以考慮買或是怎麼樣的。
5. 國產的電動汽車靠譜嗎
這幾年國產的電動是做的越來約好了,下面就推薦幾種可以參考下:
比亞迪:比亞迪近些年在新能源車領域取得的成績是顯而易見的,新能源私人乘用車銷量名列前茅,電動大巴等又遠銷歐美市場。
騰勢:是由中國比亞迪與德國戴姆勒共同設立的合資企業,於2010年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深圳。專注於電動汽車技術的研發,發展環保節能、安全舒適、品質卓越的電動汽車。
蔚來:蔚來是立足全球的初創品牌,已在聖何塞、慕尼黑、倫敦、上海等13地設立了研發、設計、生產和商務機構,匯聚了數千名世界頂級的汽車、軟體和用戶體驗的行業人才,有很多人認為蔚來將是「中國的特斯拉」
6. 汽油車搖號太難了,猶豫要不要買個電動汽車,不知道以後靠不靠譜
即使國家以後淘汰汽油車,汽油車至少還會使用幾十年,因為現在電動汽車各方面版配套還跟不上,權充電樁數量少,長途行駛電量不足,電池壽命等一系列問題。所以現在多數人喜歡買汽油車,買電動汽車的人出現的問題特別多。
7. 看網上有很多人說電動汽車不靠譜,那最近很火的理想汽車靠譜嗎
絕對靠譜。抄飆升的銷量已經證明了理想汽車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2020年一季度理想one累計上險數為2989輛,在新造車品牌中排第二名。理想one無論是從安全性的多氣囊,全鋁剛混合車身還是到舒適性的超大七座空間,四屏智能交互,幾乎從全車的可靠性,駕駛體驗,乘坐體驗都做到了極致。其採用的全球最領先的增程電動技術,800公里超長續航,更是讓你告別里程焦慮。
8. 電動汽車到底好不好
最近很多讀者朋友都提到新能源汽車的短板,那麼今天我們就聊聊新能源汽車的短板。
新能源汽車在咱們的國家地位很重要,不僅僅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地步,而且咱們國家還把電動汽車的研發作為十三五期間重點科研項目。咱們的國家和地方政府很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但是,重視歸重視,掩蓋不了它自身存在的缺點。從現在的市場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還是很低。那為什麼普及率低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電池,電池的技術不突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就不會突飛猛進。我們來看看電池技術難以突破的缺陷導致電動汽車出現哪些短板?
首先,行駛里程短。目前最先進的鋰離子電池,其能量比也只有汽油的1/50。50升的汽油可以驅動小轎車行駛600公里,二電動汽車要想跑600公里,恐怕需要一兩噸的電池。在當今市場,電動汽車充滿電行駛里程一般在200公里,最大也只有300公里,這與燃油車比較起來要差很多。正是因為行駛里程短給用戶帶來很糟糕的用車體驗,所以很多人不願意買電動汽車。
其次,充電時間長。給行駛里程300公里的電動汽車充滿電最快也要2小時左右,要是使用慢充估計在10個小時。而燃油車加滿一次油只需要三五分鍾。充電時間長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不方面,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購買的原因。
最後,動力電池維護費用高。電池的每一次充放電都會對自身有損耗,所以我們還需要對電池進行維護。電池還有使用壽命,用到一定期限需要更換電池。而且對電池維護和更換費用還不低。買一輛電動汽車無形的增加了很多成本,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購買的原因。
這三個缺點正是造成當前電動汽車市場上熱下冷的原因。政府熱情高漲,民眾情緒冷淡。尋找一條適合電動汽車自身特點發展的路已經變得尤為必要。電動汽車這個市場還需要一些高科技來沖擊,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