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未來中國電動汽車的前景如何 (美國十年前就研發出來的這種東西,到現在還沒有全國銷售)
五年內私家車無法做到,但十年還是有希望的。從長遠角度來說,電動汽車是大的趨勢,內無論是容從能源角度還是環保角度,但現在無法大規模投入使用,一方面是由於技術原因,再就是成本原因,另外電動汽車配套的相關基礎設施也不到位,短期內也就是國家機關用車,公交用車,計程車可能是電動汽車。
㈡ 電動汽車 未來前景知多少
總的來看,今年在多政策利好以及禁售燃油車信號的多重刺激下,我國電動汽內車市場的發展迅猛。容
禁售燃油車將利好混合動力、乙醇汽油、燃料電池、氫動力電池、太陽能等多元化替代能源的發展。作為中國主力推行的新能源發展路線,純電動汽車發展勢頭迅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動汽車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1-8月,純電動汽車產銷28.4萬輛和26萬輛,同比增長45.4%和43.5%。
不過,電動汽車的盈利問題依然難以解決。同時,我國在充電設施建設方面還存在差距,建樁難、充電難、充電運營投資大、盈利難等問題都擺在面前。
㈢ 電動汽車的未來怎麼樣
加劇和汽車保有量的與日俱增,使傳統內燃機汽車面臨嚴峻挑戰。特別是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中的中國,石油消耗和進口量不斷攀升,給油耗大戶汽車工業的發展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此情況下,發展電動汽車的呼聲迅速升溫,不少知名的整車廠商都已宣布將很快推出自己的電動車產品,彷佛電動車的時代已經招之即來了。然而,電動汽車的技術現狀和產業化前景究竟如何,電動汽車距離廣大消費者到底還有多遠呢?現實的答案恐怕並不樂觀。
電動車的歷史與現狀
電動汽車的歷史其實早於內燃機汽車。當德國的戴姆勒和本茨於1883年發明汽油發動機汽車時,英國人羅伯特•戴維森已於10年前製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供實用的電動汽車。在1900年時,電動汽車與內燃機汽車相比還佔有壓倒性優勢。然而此後內燃機技術不斷取得突破,而電動車技術發展緩慢,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內燃機汽車後來居上,成為汽車行業的絕對主流。
目前,電動汽車技術也有了一定進步,在短途低速、城市公交及旅遊區交通等特定用途已經得到應用,但是,主要由於電池性能和成本的限制,電動汽車在轎車領域內才剛剛起步,距離質量穩定、符合標准地大批量生產,依然還是「長路漫漫」。人們普遍青睞的高功率高性能電動轎車,更是徘徊於理想與現實之間。
]針對純電動車續航里程嚴重不足的現狀,有汽車公司提出製造雙模電動車,即PHEV(可外充電式混合動力)。PHEV的概念最早產生於美國,並早已有了一些改裝車、試驗車問世。這種汽車是在混合動力汽車上增加了純電動行駛工況,並且加大了動力電池容量,使車輛在純電動工況下可行駛50~90km,超過這一里程,則啟動內燃機工作。這實際上是介於混合動力汽車與電動汽車之間的一種過渡性產品,採用「短途用電、長途用油」的工作模式,特別適合於日均行駛里程有限且基本固定的工薪族使用。然而這種同樣要採用內燃機的雙模電動車,首先離不開傳統發動機技術,因此和傳統發動機一樣要面對能源挑戰,同時迄今為止也並沒有產業化的成功實例。
電動車的發展瓶頸
近幾年,我國對純電動車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大,一些技術難點正逐步被克服,但是仍有很多業內專家對當前的電動車技術及其產業化前景存有質疑,歸納起來電動車的發展瓶頸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電動車電池
電動汽車對電池的要求極高,必須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電和深度放電的性能,而且要求成本盡量低、使用壽命盡量長。目前,鉛酸電池作為比較成熟的技術,因其成本較低,而且能夠高倍率放電,依然是唯一可供大批量生產的電動車用電池。但是鉛酸電池的比能量、比功率和能量密度都很低,以此為動力源的電動車不可能擁有良好的車速及續航里程。其它較成熟的電池,如鎳鎘電池和鎳氫電池,雖然性能好於鉛酸電池,但含有重金屬,價格較高,且用完遺棄後對環境會造成嚴重污染,都不適宜大批量生產。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考慮採用鋰離子電池作為電動車的動力電池。鋰離子電池具有以下優點:工作電壓高(是鎳鎘電池、氫鎳電池的3倍)、比能量大(可達165WH/㎏,是氫鎳電池的3倍)、體積小、質量輕、循環壽命長、自放電率低、無記憶效應、無污染等。在鋰離子電池中,磷酸鐵鋰電池較被看好,這種電池雖然比能量不及鈷酸鋰電池,但是其安全性高,單體電池的循環次數能達到2000次,放電穩定,價格相對便宜(相比於鈷酸鋰電池),可能成為未來電動車動力的新選擇。然而,即使是這種比較便宜的鐵鋰電池,其成本依然十分高昂。假如一款成熟的電動轎車按整備質量1.5噸、最高時速130Km/h,一次充電續駛里程200Km(60Km/h等速)來計算,所需的磷酸鐵鋰電池(76AH、工作電壓320V)將重達350Kg,僅僅電池的價格就大約在10萬RMB左右!即使在電池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汽車公司,對外也承認他們的雙模電動車要比現有的同級別車型價格高出7~8萬元。那麼有多少消費者願意花15萬去買一款相當於夏利的動力的緊湊型車呢?這正是全世界電動車無法形成氣候的根本原因之一。總之,目前尚無一種高性價比的電池能夠同時滿足電動車產業化的性能與成本需要。
]二、其它技術瓶頸
1、電池使用壽命短而更換成本高:現在國內多數鋰電池生產廠家提出免費質保期限只有一年,2008奧運會唯一指定鋰電池供應商中信國安的鋰電池,免費質保期限也只有二年。如前所述,即使是一輛性能相當普通的電動車,電池成本也要8~10萬RMB,如果一年或二年後消費者要自費更換電池,其費用將是多麼巨大!
㈣ 中國未來五年內,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前景如何呢
5年可以說是基本上不可能,首選電池瓶勁的突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現專在電池供電屬的發動機功率還是很低,我想你要是坐過電動公交車就會知道,還有我想誰也無法忍受長達幾個小時並且頻繁的充電,還有一點,電動汽車真的就環保嗎?不用說電是發電廠里來的,還有就是電池的製造也是要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的,而且一輛汽車需要很多電池,用幾年電池就不能用了,我們還要進行更換,我們只是在表面上看到了電動汽車不會拍放尾氣,可是電池的生產中的能耗和污染我們卻忽視了,再上廢舊電池在回收環節中不規范造成的污染,所以我想當我們人類造出終結者身上的電池後,電動汽車的普及就不會是什麼問題了,我想國家大力普及電動汽車的真正原因說的好聽點為國家戰略,減少我們國家對石油的依賴,因為我們國家的石的確不是很多,難聽點可能就LD們的政績工程。。。以上全是我個人的觀點,自己打的,望採納。。。
㈤ 未來會進口中國的純電動汽車有哪些
目前在電動汽來車,電動源汽車在上海,北京,估計有50萬,目前充電樁或不能滿足上海審判,但如何沖是最大的問題,大,中城市空間站的建設成本。最重要的需求12小時慢充,只有200公里,相對快速充電只要20-40分鍾,但國家電網的電流承載能力原線是不夠的。需要增加電源線的承載能力。最後,無線充電,中國可能還在研究中。有目前世界上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都有無線充電的審判,這取決於政府,開發商,公用事業部門的共同努力。畢竟,你不想被埋沒的無線充電裝置,就可以了車位的現實嗎? 2020年的國家計劃,預計到電動車在大城市已經把速度會變成10,這是約500萬吧。我知道,這么多的電動汽車已經在國家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這是一定的。
㈥ 電動汽車的未來如何
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不說純電動汽車,就算是混合能專源的電動汽車,在未來也屬是炙手可熱的,畢竟環境的改善已經引起足夠的重視,燃油車的改革是勢在必行的了,更詳細的可以看中國電動汽車交易網的那篇資訊分析,還是很到位的
㈦ 中國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
5年後油點混合保準的流行了差不多15.20年的吧電動的基本成型了
發展的應該很好
主要對環境又改善嘛
㈧ 國產電動車到底有沒有未來
續航到了瓶頸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國產電動車的續航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要說彎道超車,還是為時尚早。一個最明顯的例子,特斯拉Model S在剛推出時,理論續航里程已經超過500km,而5年後的今天,蔚來ES6才達到這個層次。
盡管如此,蔚來還是大力推進換電站的建設。前不久,蔚來完成了京港澳高速的換電站布局。這條全長2285km的高速公路布置有18個換電站,平均127公里就能換一次電,很好地解決了車主的續航焦慮。
目前電動車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而言,想取代燃油車無異於痴人說夢。然而,海南卻提出了要在2030年之前禁止燃油車上路,這無疑令很多海南人民深感無奈。如果電動車發展得足夠完善,消費者自然也會選擇它來出行。否則,就是強人所難。
㈨ 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嗎
純電動汽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嗎?你要說是五十年,一百年以後,燃油車被純電動汽車取代我覺得有可能,但是要說十年二十年,我們一兩個車輛壽命周期內就全面取代,我覺得是不現實的。
純電車是未來的趨勢嗎?是,燃油車肯定是會退出歷史舞台的,但是我們還不能操之過急。現在最為成熟的應該還是插電式混動。短途用電,享受經濟、舒適和純電車的高性能。而長途則用油,當燃油車用,畢竟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長途出行還是少數。說未來趨勢太遠了,咱還是立足當下吧。
㈩ 純電動汽車未來會大規模普及嗎,多久的未來。。。
純電動汽車未來會大規模普及
(1)純電動車目前在上海試行電動汽車,目前上海和北京電動車估計有50萬輛,就目前的充電樁還是不能滿足,而且如何沖電是最大的問題,建設代價大,站城市空間。最重要慢充需要12個小時,只能行駛200公里,快充相對只要20-40分鍾,但是對目前國家電網的原有線路承載力不夠。需要加大電網電纜的承載力。最後是無線充電,中國可能還在研究。
(2)目前世界上有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有試行無線充電,這要靠政府,開發商,公共設施部門的共同努力。
純電動汽車是指:
(1)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由於對環境影響相對傳統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
(2)完全由可充電電池(如鉛酸電池、鎳鎘電池、鎳氫電池或鋰離子電池)提供動力源的汽車。雖然它已有134年的悠久歷史,但一直僅限於某些特定范圍內應用,市場較小。
(3)主要原因是由於各種類別的蓄電池,普遍存在價格高、壽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電時間長等嚴重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