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能源汽車用驅動電機控制系統的標定,具體試驗流程是怎樣的
我做過,但這內容也太多了。這樣幾句話講不完。
比方最大電流,起步時的電流,堵轉電流以及保護時間。
在運行中掛錯檔位如何保護?
撞車後的保護
短路後的保護
涉水
過熱
振動
欠壓保護
能量回收
絕緣安全
② 誰做過新能源汽車用驅動電機控制系統的標定,具體試驗流程是怎樣的,能給簡單介紹一下嗎
新能源汽車論文模板
一、技術概述
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各項要求的車輛。它使用存儲在電池中的電來發動。在驅動汽車時有時使用12或24塊電池,有時則需要更多。
1、電動車技術特點
●無污染,雜訊低
電動汽車無內燃機汽車工作時產生的廢氣,不產生排氣污染,對環境保護和空氣的潔凈是十分有益的,幾乎是「零污染」。眾所周知,內燃機汽車廢氣中的CO、HC及NOX、微粒、臭氣等污染物形成酸雨酸霧及光化學煙霧。電動汽車無內燃機產生的雜訊,電動機的雜訊也較內燃機小。雜訊對人的聽覺、神經、心血管、消化、內分泌、免疫系統也是有危害的。
●能源效率高,多樣化
電動汽車的研究表明,其能源效率已超過汽油機汽車。特別是在城市運行,汽車走走停停,行駛速度不高,電動汽車更加適宜。電動汽車停止時不消耗電量,在制動過程中,電動機可自動轉化為發電機,實現制動減速時能量的再利用。有些研究表明,同樣的原油經過粗煉,送至電廠發電,經充入電池,再由電池驅動汽車,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經過精煉變為汽油,再經汽油機驅動汽車高,因此有利於節約能源和減少二氧化碳的排量。
另一方面,電動汽車的應用可有效地減少對石油資源的依賴,可將有限的石油用於更重要的方面。向蓄電池充電的電力可以由煤炭、天然氣、水力、核能、太陽能、風力、潮汐等能源轉化。除此之外,如果夜間向蓄電池充電,還可以避開用電高峰,有利於電網均衡負荷,減少費用。
●結構簡單,使用維修方便
電動汽車較內燃機汽車結構簡單,運轉、傳動部件少,維修保養工作量小。當採用交流感應電動機時,電機無需保養維護,更重要的是電動汽車易操縱。
●動力電源使用成本高,續駛里程短
目前電動汽車尚不如內燃機汽車技術完善,尤其是動力電源(電池)的壽命短,使用成本高。電池的儲能量小,一次充電後行駛里程不理想,電動車的價格較貴。但從發展的角度看,隨著科技的進步,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電動汽車的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揚長避短,電動汽車會逐漸普及,其價格和使用成本必然會降低。
2、電動車基本結構
電動汽車的組成包括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驅動力傳動等機械繫統、完成既定任務的工作裝置等。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是電動汽車的核心,也是區別於內燃機汽車的最大不同點。電力驅動及控制系統由驅動電動機、電源和電動機的調速控制裝置等組成。電動汽車的其他裝置基本與內燃機汽車相同。
2.1. 電源
電源為電動汽車的驅動電動機提供電能,電動機將電源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傳動裝置或直接驅動車輪和工作裝置。目前,電動汽車上應用最廣泛的電源是鉛酸蓄電池,但隨著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許多新型電池也在發展中。這些電源(電池)主要有鈉硫電池、鎳鉻電池、鋰電池、燃料電池、飛輪電池等,新型電源的應用,為電動汽車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2.2. 驅動電動機
驅動電動機的作用是將電源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傳動裝置或直接驅動車輪和工作裝置。目前電動汽車上廣泛採用直流串激電動機,這種電機具有"軟"的機械特性,與汽車的行駛特性非常相符。但直流電動機由於存在換向火花,比功率較小、效率較低,維護保養工作量大,隨著電機技術和電機控制技術的發展,勢必逐漸被直流無刷電動機(BCDM)、開關磁阻電動機(SRM)和交流非同步電動機所取代。
2.3. 電動機調速控制裝置
電動機調速控制裝置是為電動汽車的變速和方向變換等設置的,其作用是控制電動機的電壓或電流,完成電動機的驅動轉矩和旋轉方向的控制。
早期的電動汽車上,直流電動機的調速採用串接電阻或改變電動機磁場線圈的匝數來實現。因其調速是有級的,且會產生附加的能量消耗或使用電動機的結構復雜,現在已很少採用。目前電動汽車上應用較廣泛的是晶閘管斬波調速,通過均勻地改變電動機的端電壓,控制電動機的電流,來實現電動機的無級調速。在電子電力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它也逐漸被其他電力晶體管(入GTO、MOSFET、BTR及IGBT等)斬波調速裝置所取代。從技術的發展來看,伴隨著新型驅動電機的應用,電動汽車的調速控制轉變為直流逆變技術的應用,將成為必然的趨勢。
在驅動電動機的旋向變換控制中,直流電動機依靠接觸器改變電樞或磁場的電流方向,實現電動機的旋向變換,這使得電路復雜、可靠性降低。當採用交流非同步電動機驅動時,電動機轉向的改變只需變換磁場三相電流的相序即可,可使控制電路簡化。此外,採用交流電動機及其變頻調速控制技術,使電動汽車的制動能量回收控制更加方便,控制電路更加簡單。
2.4. 傳動裝置
電動汽車傳動裝置的作用是將電動機的驅動轉矩傳給汽車的驅動軸,當採用電動輪驅動時,傳動裝置的多數部件常常可以忽略。因為電動機可以帶負載啟動,所以電動汽車上無需傳統內燃機汽車的離合器。因為驅動電機的旋向可以通過電路控制實現變換,所以電動汽車無需內燃機汽車變速器中的倒檔。當採用電動機無級調速控制時,電動汽車可以忽略傳統汽車的變速器。在採用電動輪驅動時,電動汽車也可以省略傳統內燃機汽車傳動系統的差速器。
2.5. 行駛裝置
行駛裝置的作用是將電動機的驅動力矩通過車輪變成對地面的作用力,驅動車輪行走。它同其他汽車的構成是相同的,由車輪、輪胎和懸架等組成。
2.6. 轉向裝置
專項裝置是為實現汽車的轉彎而設置的,由轉向機、方向盤、轉向機構和轉向輪等組成。作用在方向盤上的控制力,通過轉向機和轉向機構使轉向輪偏轉一定的角度,實現汽車的轉向。多數電動汽車為前輪轉向,工業中用的電動叉車常常採用後輪轉向。電動汽車的轉向裝置有機械轉向、液壓轉向和液壓助力轉向等類型。
2.7. 制動裝置
電動汽車的制動裝置同其他汽車一樣,是為汽車減速或停車而設置的,通常由制動器及其操縱裝置組成。在電動汽車上,一般還有電磁製動裝置,它可以利用驅動電動機的控制電路實現電動機的發電運行,使減速制動時的能量轉換成對蓄電池充電的電流,從而得到再生利用。
2.8. 工作裝置
工作裝置是工業用電動汽車為完成作業要求而專門設置的,如電動叉車的起升裝置、門架、貨叉等。貨叉的起升和門架的傾斜通常由電動機驅動的液壓系統完成。
3、電動汽車的技術內容包括:
●驅動電池技術:鎳氫電池,鎳鎘電池,鉛酸電池,鈉硫電池,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等,應具有比功率和比能量高,能滿足動力性和續駛里程的要求:充電時間短、充電動循環多,以方便使用和保證壽命。
●電機技術:主要有四種電機:直流電機、永磁電機、開關磁阻電機、交流感應電機。要求重量輕、效率高、可靠性好。
●驅動系統控制與集成技術:多採用單片機和功率器件配合作為控制系統,功率器件主要使用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
●電池監視與管理系統技術
●充電系統技術
●電動汽車整車布置及匹配技術
二、現狀及國內外發展趨勢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國外將電動汽車技術的重點放在關鍵的電池技術研究上,美國三大汽車公司投資26億美元,進行合作研究,美國電池製造商聯合進行的USABC項目也把目標指向電動汽車用的電池。 目前電池技術的現狀與電動汽車的實用要求還有相當距離,使電動汽車在動力性能、續駛里程、製造成本和可靠性等方面無法和常規汽車相比。電動汽車的前景基本上取決於電池技術的突破。近年來鎳氫、鋰、燃料等類電池被相對看好,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究,鉛酸、鎳鎘等傳統電池的改進工作也在進行。
國家科委、計委在"八五" 、"九五"期間組織了電動汽車的攻關課題,最近又把電動汽車項目列入"十五"規劃,國內大型汽車企業、高等院校、研究單位對電動汽車的研究也持積極的態度,通過改裝電動汽車,進行了多輪試制,力爭在"十五"結束時達到電動汽車的產業化。
三、"十五"目標及主要研究內容
①目標:解決關鍵技術,完成可實用的電動汽車的開發,並實現產業化。
②主要研究內容:電動汽車的總體設計;先進的電池技術;電動機及控制驅動系統;整車監控與管理系統、使用環境與配套技術等。
這個是從網上摘抄的,你可以試著組合一下你的文章.
③ 怎麼查到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裝機信息
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系統作為傳統發動機(變速箱)功能的替代,其性能內直接決定了電容動汽車的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標,電機電控系統其技術、製造水平直接影響整車的性能和成本。電控和電機佔比約為20%至30%,整車製造及其他零部件佔到30%以上。通常一輛新能源汽車搭載電機與電控各一個,高達96%的純電動汽車電機與電控為配套供應,電機與電控的配套能夠盡可能的實現零部件集成化,未來「三電」配套是行業共識。市場測算2020年我國電驅動系統310億元需求規模,預計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200萬輛水平,其中新能源乘用車佔比達到73%、新能源專用車佔比14%、新能源客車佔比12%。
④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系統測試有國家標准嗎
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如火如荼,但是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卻不盡如人意。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受市場規模、成本控制所限,缺乏系統性的研發設計生產和測試評價體系,導致產品質量一致性、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未達到市場及消費者的實際要求,如何在市場大規模化啟動的重要時期,優化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部件測試評價體系,成為了行業和企業的關注焦點。
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汽中心)主辦、常州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協辦的第四屆「國際電動汽車及關鍵部件測評研討會」在江蘇常州召開。本屆會議以「測試評價助推產品技術升級」為主題,圍繞整車、動力電池系統、驅動系統、充電系統四大技術領域,從新能源汽車檢測測試工況、企業及產品准入政策法規、整車主客觀實證測評、新能源車輛安全運行監控等話題展開深度研討。
一、中國認監委官員王昆就國內綠色汽車產品自願性認證與合格評定體系建設的必要性發表了講話。
中國認監委官員王昆
從促進產業升級、消費引領、公共服務的角度,目前都需要建立一種權威的產品測評制度。根據近幾年開展的各種測試評價的制度來看,總體上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也存在著缺乏統一的規范監管、沒有有效保證測評公正性和有效性等問題。另外,有一些測評制度技術水平不高,同時,互認程度不足,還面臨著地方性、人為性的行業壁壘,缺乏開放的透明度,給社會公眾的認知帶來混亂。
調動和發揮第三方技術機構和企業的主觀能動性,採用第三方認證評價和企業自我評價的方式,則可以建立靈活、多元、合格的評定管理制度。
對於像電動汽車這樣的新興戰略產業而言,需要第三方技術機構的協同監管,因為這類產品技術性非常復雜,從全要素的角度開展電動汽車等級評價制度非常必要,但是單從政府的行政監管方面可能無法實現這種有效的監管,未來會出現更多第三方技術機構,從技術和管理上協同監管。
二、在「整車級測試評價技術」方面,中汽中心資深首席專家李孟良介紹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監測工況研究與開發中的中國工況實際行使數據採集監控與分析平台的研究。
中汽中心專家李孟良
中國工況信息系統的整體框架包括兩部分,即基於資料庫的架構部分和分布式文件系統部分,前者用於即時的計算和查詢,後者用於大數據存儲、分析等復雜的運算。通過中國工況信息化系統的監控情況,可以直觀的監控到受監控地區的車輛整體信息、定位信息、車輛運行軌跡和參數的動態回放等,由此可以研究車輛運行中關於車速、電壓、電流等關鍵數據的實時狀態。
在工況平台開發的過程中,有的新能源汽車示範城市提出了對新能源汽車實現安全監控的想法,以及對關鍵零部件運行特徵進行分析的需求,事實上我們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專屬功能,也實施了電動汽車的動力系統監控,通過該平台實時監控新能源汽車電池狀態,判斷電池安全,評估電池級別,分析充電行為,評價充電設施布局等。以此保障新能源汽車安全運營,推進電池梯次利用。
三、在「動力電池系統測試評價技術」方面,部分專家以動力電池不同產品層級切入,結合實際案例和研發性測評產品介紹了動力電池系統,並重點分析國內動力電池系統熱安全管理技術發展現狀與存在的不足,以及關鍵核心技術分析。從可靠性、日歷壽命評價和耦合特性三個特性介紹企業技術路線、研究成果,分析發展不足之處並提出發展趨勢。
中汽中心新能源試驗室主任王芳
充電安全與很多因素相關,包括充電設施、車量監控平台、電動汽車本身、BMS等,同時中間充電介面以及通訊協議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每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嚴重的事故。
因此必須充分了解電芯的基本情況,附加設計科學的電池管理系統,最後加上對系統的保護,這樣就能在一個電芯發生失控的時候,起到減緩系統發生熱失控的速度。我們不能要求電池不發生熱失控,只是希望在發生安全事故之前,車上的人員可以有足夠的逃生時間,這是我們所要求的安全理念。
四、在「充電系統測試評價技術」方面,部分企業代表結合充電基礎設施和充電系統關鍵產品,介紹了企業未來發展布局、相關測試評價體系方法以及實際產品案例分析,探討充電系統技術瓶頸及未來發展趨勢。
蘇州智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家彤介紹了當前充電連接應用方面出現的問題,他認為由於參與多方的責任與配合不明朗,由此出現了爭執不休的責任推諉與互相抱怨。
設備企業認為是車輛端插座的問題,插拔力太緊降低了用戶體驗,插拔力太松又使介面容易燒蝕,因此車輛端應承擔主要責任;介面企業又認為設備企業要求的線太長,安裝不當,同時車輛設計及介面安裝位置也有問題,運營企業在操作上也有不當之處;另外整車企業和運營用戶也將出現的問題推向其他三方。
針對出現的問題,參與各方應該從自身尋找原因,通力合作,才能實現安全及互聯互通。設備企業應該選用有應用經驗、質量可靠的供應商,設計線束及連接器保護結構,及時隔離問題部件,定期維護保養;整車企業應做到在車輛插座方面注意安裝角度、位置,合理固定布線等;運營用戶應該讓設備的線長盡量縮短,因為線越長隱患越大,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方便操作;最後,介面單位要嚴格遵從各項介面標准要求,嚴格把控充電介面和產品質量,做好產品應用監管及售後服務。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僅依靠政府的支持,根源還在於產品。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部件產品須經過科學系統的設計研發和測試驗證,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⑤ 驅動電機測試設備的重要性
驅動電機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相較於傳統電機,新能源驅動電機有專著更高的技術要求,自然屬,驅動電機測試設備也很重要。作為專為驅動電機提供測試的設備,驅動電機測試設備也有很高的技術要求,高品自動化的驅動電機測試設備做的很好。
⑥ 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是指哪些
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有:電驅動,電池,電控。目前,新能源汽車所使用的控制系專統大多是在傳統屬汽車控制器基礎上,再進行一些適應性的更改,形成適應於新能源汽車工作的控制軟體。
國內在電機、電控領域的自主化程度仍遠落後於電池,部分電機電控核心組件如IGBT 晶元等仍不具備完全自主生產能力,具備系統完整知識產權的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仍是少數。隨著國內電機電控系統產業鏈的逐步完善,電機電控系統的國產化率逐步提高,電機電控市場具有的增速有望超過新能源汽車整車市場的增速。
電驅由三部分構成:傳動機構、電機、逆變器。
目前國內外電動車的傳動機構都是單機減速,即沒有離合、沒有變速。未來各電動車企業將會在傳動機構上增加復雜性,同時降低對電機、電機變阻器的需求,即提高性能,降低成本。
電機由三部分組成:定子、轉子、殼體,電機技術的關鍵點在定子、轉子。
希望能幫到你!
⑦ 新能源汽車電機檢測報告 哪些檢測機構
您要檢測電機,科標可以檢測,你方便留下您的聯系方式嗎?
⑧ 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系統測試有國家標准嗎
GB/T18488.1-2006《電動汽車用電機及控制器 第1部分 技術條件》
GB/T18488.2-2006《電動汽車用電機及控制器 第2部分 試驗方法》
⑨ 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如何測試
目前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一般都是變頻電機驅動系統,由動力電池、變頻器、電機組成。對回此系統進行模擬測答試,需要額外用負載給電機載入,模擬汽車實際運行中的狀態。
整個動力系統主要分為兩部分做測試:控制部分和傳動部分。控制部分需要對整個動力系統中連接各設備的CAN匯流排網路進行監控、報文解碼和分析,一般使用CAN匯流排分析儀來進行匯流排網路報文分析。傳動部分需要對其的電力情況進行測量分析,一般使用功率分析儀來對電池輸出、變頻器輸出和電機輸出進行同步測量,了解汽車動力部分在實際運行時動力設備的運行情況和工作效率,以下是致遠電子給的示例圖,進攻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