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汽車大全 > 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拓計劃

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拓計劃

發布時間:2021-03-04 12:06:26

1. 大眾汽車提高新能源車銷量預期:2025年銷售150萬輛電動車

根據大眾汽車的最新計劃,預計到2023年底,電動車銷量將達到其最初的戰略目標:100萬輛。這比之前的預期提前了兩年。現在,大眾汽車計劃到2025年生產150萬輛電動汽車

自e-up問世以來,大眾汽車品牌逐步推出電動汽車。12月中旬交付了第250,000輛電動汽車。該品牌的電動車型範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不斷擴大:2014年推出e-Golf和GolfGTE,2015年推出PassatGTE和PassatVariantGTE。

明年,大眾汽車將繼續並加強其點擊行動。ID.3將於2020年夏季上市。ID.家族的其他車型也將陸續加入進來。第一款純電動SUV車型——ID.CROZZ將在年內完成全球首發,茲維考電動車工廠將在2020年開始生產該車。大眾汽車的全球第二大工廠——安亭工廠也將開始生產基於MEB平台打造的電動汽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五年百款車型 王曉秋談上汽新能源戰略

[汽車之家行業]?「上汽將堅持在純電動、插電混動、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上持續投入,計劃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產品,其中包括近60款自主新能源車型。在百款車型中,插電混動產品不少於20款,氫燃料電池產品也有10款。」9月28日,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談到這一內容。

『別克微藍6』

當前,上汽正在開發全新一代輕量化、模塊化、平台化、高安全等級的「三電」核心技術和純電動產品專屬架構,並通過「軟體定義汽車」,加快電動化與智能網聯化技術的深度融合開發。

在此過程中,上汽將進一步加強跨界技術合作,完善「三電」及智能網聯產業鏈布局,共同分攤成本、加快創新突破,解決新能源車用戶在里程、充電、安全等方面的焦慮,提升新能源產品的智能網聯體驗。

與此同時,針對ToB和ToC不同用戶場景,上汽還將進一步開拓業務思路、創新服務模式,加快車電分離、充電體系等的業務合作模式探索。(編譯/汽車之家肖瑩)

3. 蔚來汽車與小鵬汽車的合作可以為新能源車企提供新的發展思路嗎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漸向智能化和科技化邁進,各大車企所面臨的競爭形勢也變得越來越嚴峻了。為了提高市場影響力,很多車企都選擇了抱團合作,例如造車新勢力蔚來和小鵬就已經在充電網路方面達成了合作,雙方未來將會共享充電樁和超級充電服務。那麼這次兩家車企的合作對於各大造車新勢力有怎樣的影響,是否會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風向標呢?

綜上來看,此次蔚來和小鵬的合作能夠給新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一些新的思路,各大車企合作聯手解決充電上的難題,不僅能夠擴大用戶群體,而且還能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贏得更多的消費者。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博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2020年二手車城新車的業務拓展有哪些難點

一、2019年二手車市場發展分析

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高,汽車消費越來越普及。以盡可能少的費用便能夠享受出行的便利,使得購買二手車成為不少人的第一選擇。同時,在利好政策、消費升級與市場需求驅動下,我國二手車行業快速發展,但也仍存在不少問題。

二手車行業屬於相對粗放型產業,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在早期高利潤的誘惑下,大量人員湧入行業。一方面促進整體行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帶來大量的負面問題;同時,行業監管缺失導致市場上車商魚龍混雜,影響行業公信力;行業整體規模的增長相對低於從業人員的增長及投入,也導致行業惡性競爭現象普遍存在,行業盈利水平下降,盈利壓力增大。

比於歐美發達國家市場,中國二手車行業整體發展史相對短暫,發展歷程也較為有限,從最早時期的互聯網早期的二手車信息網站,經歷過快速發展及激烈發展時期,二手車電商模式在不斷的調整與發展,經歷高潮與低谷,當前處於目前模式拓展及趨同階段;伴隨著行業整體二手車銷量增長,二手車電商當前處在看似穩定的階段將逐步被打破,二手車電商行業在不斷調整與嘗試新的的業務模式中逐漸摸索出符合自身發展的模式,在此模式之下,二手車電商終將迎來更快速、更高效的發展階段。

二手車電商行業發展階段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二手車市場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形成,起步雖晚,但伴隨著汽車產業的發展和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二手車市場發展速度驚人、前景明朗,尤其是近兩年二手車市場已經步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

2019年,汽車行業經歷了非常艱難的一年,市場連續下滑,經營效益下降,企業承受著巨大壓力。為了促進汽車市場消費,從國家到地方紛紛出台措施以刺激汽車、新能源汽車、二手車等消費。

回顧2019年中國二手車行業,雖然年底有一波沖高,但全年同比增長只有7.96%,較2018年下滑3.5個百分點。除了新政推動出口算得上是一大進步,其他並無太多亮點,幾年前如火如荼的二手車電商也已不復往日風光。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汽車行業市場消費調查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1492.28萬輛,同比增長7.96%,增速回落。分月度來看,12月全國二手車交易量為全年單月交易量最高,且創單月交易量歷史新高,達到168.64萬輛。

2019年1-12月中國二手車月度交易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歷史新車銷量觀察,由於新車銷量下滑是從2018年才開始的,而3年以內的低齡車在二手車車輛佔比中僅占約25%,而作為供給主力的3-10年車齡中,還有2010年、2013年和2016年的快速增長作為支撐,綜合來看,2020年二手車的總供給量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2010-2019年中國二手車車齡分布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2019年中國新車銷量及增速走勢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銷售數據上看,10年以上車輛的佔比近年來有較大提升,一方面是因為打破限遷,推動老舊車交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客觀而言,10年前正是中國新車銷售旺盛增長之際。不過,由於數據統計是按照交易次數口徑,老舊車輛在跨城流轉的過程中更有可能被多次過戶,虛增交易次數。隨著國家進一步推進老舊車出口,以及國六標准推進,總體而言,未來老舊車交易量將逐漸平穩,接近美國約15%的比例。

2019年同比交易金額增長比銷量增長更快,因此,從均價來看,2019年整體均價較2018年有所提升。

2010-2019年中國二手車交易均價走勢(萬元)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9年1-12月數據,可以看出,雖然低價車仍然佔有絕對主力,但15萬以上的中高檔價位仍然在上升。

2018-2019年二手車休息區間分布情況(里2019、外2018)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近年來新車市場下沉已成為共識,而二手車市場也不例外,甚至比新車市場下沉條件更豐富。

2018-2019年中國二手車分城市銷量佔比情況(里2019、外2018)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2020年二手車市場交易規模預測

近年來,我國二手車市場保持增長,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受疫情影響,短期之內線下交易無法進行,需求被動延後,但不影響長期趨勢,並且經歷過公共交通停滯,以及對私人空間安全性更加渴求,一部分二手車購車需求將被激發。隨著更多競爭者入場,二手車賣方市場優勢也將在未來逐漸消弭。

2020年,國家、地方將加大力度促進汽車消費,利好舉措同時帶動二手車消費。預計2020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將近1600萬輛;交易金額有望突破10000億元。

2015-2020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量走勢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2020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金額走勢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中國二手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二手車交易總量增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巨大

盡管近幾年中國二手車交易開始興旺,但目前中國二手車的年銷量目前還不到新車年銷量的1/3。根據發達國家汽車市場中二手車與新車銷量比例來看,中國二手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及新車技術的不斷進步,車主換車的頻率將會相應增大,這將給中國二手車市場帶來發展機遇。

2、二手車地域性發展突出

在中國,二手車市場凸顯出地域性發展的特點,經濟越發達地區,二手車交易量越大;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二手車的成交量遠不如經濟發達地區。

3、二手車經營模式正在發生轉變

當前中國二手車市場經營模式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最顯著的就是二手車經營主體出現了由單一模式向多元化的轉變。在已形成的二手車交易市場、二手車經營公司、二手車品牌經營公司和二手車經紀公司等多元化經營主體的同時,出現了二手車拍賣、置換、連鎖經營等新型營銷模式,二手車市場交易模式呈現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的局面。

5. 新能源汽車難以發展國內眾多車企已有應對措施

近兩年國內的汽車市場下滑確實讓很多人「戰戰兢兢」,原本以為傳統汽車市場經濟的下滑,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同樣不理想。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中國汽車市場在2019度的總銷量為2576.9,同比下滑8.2%,而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120.6萬,同比負增長4%。

最後

據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稱:「目前,新能源汽車整體的行業利潤率還比較低,行業盈利是很難。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將使得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處於虧損狀況,這也說明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是需要國家給予支持的,還不能完全走上市場化。」雖然上述的車企中都已經有了應對2020年的方法,不過歸根到底也只是提升銷量的手段,對於如何盈利,新能源車企如何「過冬」,仍然要看2020年的表現,特斯拉國產下線雖然發揮出了「鯰魚效應」,但是同樣在漁網內的「沙丁魚」,又真的能堅持到上岸的時刻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新能源行業路在何方電動車百人會論壇(2020)給出了方向!

自從2009年「十城千輛」工程以來,國家一直注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與推廣。經過連續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了規模最大、最有活力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電動汽車產業進入結構調整期,市場出現了較大變化。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2019年全年銷量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銷量120.6萬輛,同比下滑4%,這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產業以來出現的首次年度下降。

與此同時,已經來到的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從全局看,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我們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第二個百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從汽車產業看,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收官之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徐有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出台後,亮點在哪

2015年2月26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下稱《重點專項方案》)徵求意見結束,《重點專項方案》成型後,將逐步進入實施階段。參照此前的科技部項目經驗,為了支持此重點專項,科技部也將撥出資金支持,從而給參與專項研究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送來又一波「紅包雨」。
2012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說,中央財政將安排資金,對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給予適當支持,引導企業在技術開發、工程化、標准制定、市場應用等環節加大投入力度,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隨後,2012年10月三部委就聯合發布了《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關於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的通知》(下稱《創新工程》),准備好專項資金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項目。之後不久便有了2012年度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25個擬支持項目名單,比如江淮第五代純電動轎車平台技術開發項目、比亞迪新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秦)技術開發項目等。這25個新能源汽車項目本是車企產業升級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題中應有之義,三部委則額外對企業申報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劃出專項資金補貼。
最終,江淮第五代純電動轎車平台技術開發項目獲得財政部2億元創新獎勵資金,比亞迪新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秦)技術開發項目獲得2.5億元獎勵資金。在25個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項目獲得了數額巨大的資金獎勵後,2015年春節期間,科技部再次為新能源汽車准備好新年大禮,等待車企來搶「紅包」。
那麼面對科技部又一輪的《重點專項方案》「紅包」,怎麼才能搶到手呢?讓我們逐條找找《重點專項方案》的「搶」點。
《重點專項方案》提出目標,完善電動汽車「三縱三橫」技術體系和新能源汽車研發體系,升級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台;抓住動力電氣化、結構輕量化、車輛智能化三大科技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大變革機遇,超前研發下一代技術。
「三縱」動力系統技術不變,依然是純電動力系統、插電/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和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三橫」則擴展為三大共性核心技術,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電子控制與智能技術;在「三橫三縱」之前還有三大科學基礎問題,面向電動化的能源科學、面向輕量化的材料科學和面向智能化的信息科學;在「三橫三縱」之後還有三大支撐平台,基礎設施平台、集成示範平台、國際合作平台。
隨著「三橫三縱」內容的擴展和新能源汽車上下游范圍的擴大,能夠參與領取政策「紅包」的企業將會大量增加,「紅包」的爭搶將會更加激烈,八大「搶點」如下:
動力電池與電池管理項目
《重點專項方案》具體計劃為,轎車動力電池的單體比能量2015年底達到200瓦時/公斤,比2010年提高一倍;2020年達到300瓦時/公斤,總體水平保持在國際前三名以內;2012年《創新工程》申報的動力電池項目計劃是單體比能量2015年底達到180瓦時/公斤,隨著近期動力電池的技術的不斷進化,此次方案再次將2015年底的目標提高了20瓦時/公斤,電池技術的發展將會超出預期。
科技部新能源汽車研發專項或帶來「紅包」雨八大搶點
2012年《創新工程》對申報企業的要求是,電池企業對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投資規模不低於5億元人民幣,電池單體年生產能力不低於1億安時,這個門檻還是比較容易達到,新一輪《重點專項方案》的申請企業標准可能還會提高。比克、萬向、中航鋰電、國軒高科、天津力神、比亞迪、波士頓、沃特瑪等電池企業都是搶「紅包」的好手。
純電動乘用車項目
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是技術提升後的集中體現平台,獎勵也會集中體現在這一領域。不過由於《重點專項方案》具體實施年限為2015-2020年,時間跨度較大,僅作為未來指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所以對於具體整車要達到的指標沒有明確說明。不過按照2012年《創新工程》申報項目要求,到2015年,全新平台的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車速不低於100公里/小時,這個標准現在部分低速電動車都能夠達到這一標准,《重點專項方案》的申報條件預計會將最高車速提升至110-120公里/小時以上,續航里程將會在150公里以上。
《重點專項方案》指出,面對我國2020年以後乘用車百公里平均油耗降低到5升以下的嚴格油耗法規,開發新能源汽車技術是汽車能源動力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途徑。各大車廠預計未來都會有純電動乘用車推出,這里將會是爭搶最為激烈的一個版塊,北汽、江淮、比亞迪、奇瑞、長安、上汽、吉利等都已經排好隊在等待了。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項目
《重點專項方案》披露,2014年,我國的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秦」成為世界第四暢銷的插電式車型,歐洲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熱潮迅速興起,大眾、寶馬、賓士、沃爾沃紛紛推出各自的量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預計2015年歐洲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將進度快速增長期。
《重點專項方案》明確提出,要形成中國特色插電式電動汽車主流技術路線、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著名品牌和主打車型,所以這也可能是另一個「紅包」密集區。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推廣初期暴露出一些問題曾經被過度放大,讓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動的技術路線之爭一度進入白熱化。但其實出現的問題並不在於技術路線,而在於基礎設施的配套,未來政府將會減少對技術路線的干預,而主要營造一個統一、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最終由市場來選擇具體技術路線。
根據2012年的《規劃》,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要求,純電續航里程在50公里以上應該是未來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的基本配置,否則連補貼免購置稅等優惠也享受不了。2012年的《創新工程》項目申報要求,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在混合動力驅動模式下的汽車燃料消耗量優於乘用車第三階段燃料消耗量目標值不少於30%,可能這一次還會有類似的要求,插電式混動車企業應該早做准備。目前插電式混動乘用車中,上汽和比亞迪都有成熟車型推向市場,未來也應該會有新車型推出,兩個企業應該都是大熱門。
純電動商用車項目
純電動商用車方面,可能不會像乘用車設定最大續航里程,將根據不同的用途和使用環境選擇合適的電池技術和商業模式,從國家最新的純電動客車補貼辦法來看,單位載質量能耗或將在下批次項目審核中提出要求。據第一電動研究院2014年新能源客車產業研究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單位載質量能耗較低的客車企業,廈門金龍、東風、宇通、北汽福田、一汽、比亞迪和中通客車等企業都已經做好熱身運動。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項目
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領域,尤其是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領域,市場已經有了一定規模,驅動模式漸漸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過度。《重點專項方案》中對於這一塊的要求也比較少,預計這一領域新一輪的「紅包」數量會比較少。
燃料電池車項目
燃料電池車領域目前主要就是上汽在領跑,第二梯隊也是相差很遠,整體水平距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是有不小差距,《重點專項方案》提出目標,要在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取得突破,達到產業化要求,實現千輛級市場規模。新一輪重點項目可能會增加燃料電池車的數量,讓第二梯隊的企業能夠再堅定一點決心。目前已經披露出燃料電池車的上汽、宇通、陸地方舟等或許都將從中受益。
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項目
2012年的《創新工程》中沒有單獨設立電機驅動方面的項目,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水平的提升,作為核心技術的電機驅動與電力電子被放上議事日程。《重點專項方案》提出,驅動電機技術水平保持國際先進,電機驅動控制器比功率2020年比2014年提高一倍,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會執行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介紹,我國電機控制器的功率密度比國外差一倍,國外是12—14,我們是7—8,主要是我們的基礎元器件沒法在底層封裝,都是買的模塊。此次《重點專項方案》可能會在電機驅動控制器方向單獨設立扶持項目,之前必須與車廠捆綁立項的電機企業終於不用再跟在後面蹭「紅包」了。
電動汽車電氣化、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項目
《重點專項方案》還提出,全面提升純電動汽車電氣化、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水平,小型電動轎車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市場化推廣達到國際領先。由於電動車電池重量和頻繁充電的問題,電動汽車對輕量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要求要高於傳統汽車,如果能夠像寶馬i3那樣對電動汽車採用全輕量化車身設計來減重等設計,都可以在這一輪搶到更多的機會。
除了以上的8個紅包「搶」點之外,十二個模塊還有很多可以想像的空間,但是本著「集中投入、重點突破」的原則,此次《重點專項方案》可能也不會把網撒得太大。
另外,此次《重點專項方案》特別強調,2014年,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先後發布多項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出現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成為新能源汽車進入家庭的元年。這是各部委首次在官方的文件中認可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元年,如果說「北京奧運」、「十城千輛」等示範推廣都是對新能源汽車投石問路的話,那麼現在國家已經基本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為2020年實現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提供技術支撐。
我國新能源轎車技術產業化水平居世界第二位,並且有望在2015年躍居第一位。中國與美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銷售仍然落後美國市場4萬輛,但是,由於新能源汽車市場本身具有的政策依賴性,加上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政策支持,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在最近一兩年超越美國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種種跡象表明,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但明確,而且不遺餘力,未來給出的優惠政策將會越來越多,獎勵「紅包」沒有最大、只有更大,比的就是看誰速度更快。

8. 「新能源」和「二手車」——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破局關鍵

文/十八

根據中汽協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乘用車累計銷量2144.4萬輛,同比下降9.6%;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是新能源發展十年來首次下降。

也有人說「2019年是前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後十年最好的一年」。但是在中國工業化信息部部長苗圩看來,未來行業的發展或許會很艱難,但並不需要悲觀。

1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介紹2019年工業及通信業發展情況。提及中國汽車行業所面臨的的困境,苗圩的態度是「今明兩年是汽車業企穩築底關鍵期」。

這意味著,只要汽車企業能夠正確領悟政策支持,走過兩年的低谷,中國汽車行業才能真正在市場站穩腳跟。而這個前提在於,正確領悟政策支持。

而目前,工信部強調的兩個方向的政策指導,一個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個是二手車行業的規范。

補貼政策仍在完善

新能源市場仍然充滿信心

按照工信部原本的計劃,在2020年7月,新能源補貼將面臨全面退坡。而在今年1月13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苗圩表示,「2020年7月1日以後,新能源汽車補貼不再進一步退坡」。媒體曾經用「首次自發的掌聲」來形容參會人員對這個消息的態度,開心和振奮是顯而易見的。

但很快,工信部相關工作人員對苗圩的發言作出了進一步解釋:「今年補貼退坡政策還沒最後確定,為確保市場穩定,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也就是說,可能退可能不退,但是肯定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而如何在存量時代尋找突破口,除了消費升級督促車企實現產品升級之外,加大對農村市場的開拓力度,促進和規范二手車市場流通、交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環。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肖政三表示,二手車在整個汽車市場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亦是振興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應該通過政策引導和結構調整,發展好二手車行業,真正形成激活市場的內生動力。

而目前,80%以上的二手車交易仍然是以線下交易為主。盡管二手車史上已經趨於平台化,不少車企以及經銷商都開始著手於品牌二手車市場的研究,一些二手車交易網站也慢慢占據了消費者的視野,但是市場上對於二手車的信任度仍然欠缺。

主要原因在於,目前政策對於二手車的征稅標准沒有統一透明的規定,對於二手車交易也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保護,導致消費者在選購二手車時沒有切實的參考依據。雖然全年全國結束二手車限遷政策後,二手車流通率顯著增長。

但按照目前的市場保有量,二手車市場仍然大有前景。而這前提在於,政府能不能拿出切實有效的政策來規范二手車行業的交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本田汽車計劃2025在歐洲實現完全電動化戰略的深層用意是什麼

據外媒報道,日本汽車製造商本田汽車於3月6日在日內瓦國際車展上宣布了一條重要消息,即本田汽車將致力於「到2025年在歐洲汽車市場全面實施電動化」的目標,這個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使得人們紛紛猜測,本田汽車的這一戰略目標意味著什麼?

首先,本田汽車的這一戰略目標可能意味著它將成為第一個從燃油車企完全過渡到新能源車企的汽車品牌。要知道,盡管歐洲在環保方面非常看重,並提出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的議案,但始終未通過。即使歐洲擁有眾多像BBA這樣的明星車企,但都未就此表態,只對外稱會加大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力度,由此可以看出,本田汽車推出這一戰略目標意在徹底轉型為新能源車企。

綜上所述,從本田汽車實施2025年在歐洲汽車市場實現完全電動化的戰略中,可以看出多層深意。但在筆者看來,更大的意義是又一次提醒了我們,新能源汽車或許才是終極目標。

10. 簡述:新能源開發和發展趨勢

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三要素

物質、能量與信息。

因此,能源的發展史直接影響人類的發展史。

我們人類生存與發展中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要素是三個:?? 物質、能量和信息。

組成我們的世界是物質;人類生存活動決定於對信息的認知和反應;而維持生命,從事發展的活動又地要通過消耗能量來進行。

一切能量來自能源,人類離不開能源。能源是人類生存、生活與發展的主要基礎。能源科學與技術,能源利用的發展在人類社會進步中一直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發展的里程碑 可以這么說,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發展,都伴隨著人類生存與社會進步的巨大飛躍。幾千年來,在人類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經歷了這樣四個里程碑式的發展階段:原始社會火的使用,先祖們在火的照耀下迎來了文明社會的曙光;18世紀蒸汽機的發明與利用,大大提高了生產力,導致了歐洲的工業革命;19世紀電能的使用,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的面貌;20世紀以核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類進入原子的微觀世界,開始利用原子內部的能量。

未來對能源的要求

有足夠滿足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儲量,並且不會造成影響人類生存的環境污染問題。

未來對能源的需求 未來的人類社會依然要依賴於能源,依賴於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須現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結構和儲量,發展必須開發的能源利用技術,才能使人類的生存得於永久維持。

而我們賴於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嗎?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實上,進入21世紀後,人類目前技術可開發的能源資源已將面臨嚴重不足的危機,當今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礦石燃料資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維持幾十年。因此,必須尋找可持續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紀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為新能源家屬中迄今為止能替代有限礦石燃料的唯一現實的大規模能源。而且,未來如能實現核能的徹底利用,人類的能源將是無窮的。

除了物質、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類對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會安全、健康安全和環境安全等。它們同能源的關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現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因此,未來對能源的要求將不僅是儲量充足,而且還必須是清潔的能源。相對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證明了核能是清潔的能源之一。

u 能源的定義與源頭
究竟什麼是「能源」呢?《科學技術網路全書》是這樣說的:「能源是可從其獲得熱、光和動力之類能量的資源」;《大英網路全書》說:「能源是一個包括著所有燃料、流水、陽光和風的術語,人類用適當的轉換手段便可讓它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可見,能源是呈多種形式的、可以相互轉換的能量的源泉。簡而言之,能源是自然界中能為人類提供能量的物質資源。

閱讀全文

與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