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董明珠要開始造車了嗎
繼入股珠海銀隆之後,董明珠在實現造車夢的道路上又有了新動作。9月17日,關於格力團隊入股天津一汽的傳聞,北京商報記者在一汽夏利處得到了證實。一位
不願具名的一汽夏利內部人士透露,本應在9月15日發布的消息,最終被終止。鑒於此前格力入股珠海銀隆未成、董明珠自己出錢投資珠海銀隆的背景,有業內人
士分析認為,這次恐怕也是董明珠個人的投資。因為9月8日起,一汽夏利就宣布因重大事項而停牌,而格力電器截至發稿之前都未停牌,也未發布相關公告。
汽車市場專家顏景輝表示,一汽夏利近年表現不盡人意,但是一汽夏利從產品和品牌力來說基礎比較雄厚的。董明珠入股天津一汽,資金充足,管理先進,目標市場明確,對一汽夏利不乏是一條出路。
入股一汽夏利讓董明珠的造車大計向前邁進一大步。與此同時,董明珠也對外表示過,收購珠海銀隆股份是因為看中這家公司先進的鈦酸鋰電池技術。不
過從實際情況看,珠海銀隆在整車製造經驗上非常薄弱,汽車生產線也不夠完善。而一汽夏利造車多年,有成熟技術和人員,能夠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早日量產,這將
使董明珠在汽車行業的布局大大加快。因此有業內人士評價,董明珠收購一汽夏利股份的真正意圖,就是想藉助一汽夏利已有的整車生產線,布局產業上下游,早日
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量產。
只要質量好,出自誰手上誰會在乎呢。
㈡ 董明珠造車項目擴張導致欠債多少
近日,珠海銀隆被媒體曝出拖欠供應商貨款至少12億元,並遭到起訴。而這一起訴狀,不但揭開了珠海銀隆的財務一角,同時,讓銀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得不在鎂光燈下炙烤。
1月17日,珠海思齊內部人士表示,目前珠海銀隆共拖欠其貨款7600萬元,其中有1700多萬元在走法律程序。
2017年12月15日,該案一審判決下達,判決要求銀隆在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原告珠海思齊支付貨款1775.2萬元及違約金,珠海銀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束磊表示,目前拖欠的7600萬元貨款僅有1700多萬元在走訴訟流程,剩餘的5000多萬元是雙方沒有爭議的,是有驗收報告的。「目前銀隆不是爭議的1700萬元不支付,是連沒有爭議的5000多萬元也不還,並以質量問題為名混為一談,令人氣憤。」
「拖欠的5000多萬元最短有八個多月,最長的有一年零四個月」。束磊表示,「目前工廠生產也停了,去年12月份的工人工資,如今也只能欠著不發。」
對此,珠海銀隆相關負責人稱,是由於珠海思齊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公司才沒有支付他們的貨款。「目前此事已經在司法程序當中,一審之後我們提起了二審,需要等到二審之後,才能有一個結果去執行。」
供應商稱欠款或超12億元
據了解,珠海銀隆生產的電動車主要採用鈦酸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由於銀隆自己並不生產磷酸鐵鋰電池,所以電池部分均為外購。目前,北京國能、廣州鵬輝、深圳沃特瑪是其主要的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商,而上述幾家公司也存在被拖欠貨款的情況,欠款金額從數千萬元至數億元不等。
此外,如珠海思齊一樣的電池產業上下游供應商中,亦有多家公司表示存在欠款,金額不等。據此,有不願具名的供應商對記者表示「銀隆逾期拖欠的款項遠不止12億元,可能會達到數十億元。」
對此,珠海銀隆相關負責人稱,12億元的應付款項對於珠海銀隆這樣體量的企業來說屬於正常,銀隆的所有應付款項都在有序安排,同時也完全有能力去應對。
銀隆新能源主管財務的副總裁李志亦表示,由於目前多個產業園同時在建,並且國補資金未到賬,銀隆2017年確實入不敷出,總的資金差額約達40多億元左右。但李志同時表示,銀隆的銀行存款還有數十億元,其中能隨時使用的自有資金有十幾億元,公司資金鏈不存在問題。
快速擴張致成本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自董明珠大舉投資銀隆一年多來,銀隆的規模快速擴張。據統計,自2016年12月份以來,銀隆先後與成都、蘭州、天津、南京、攀枝花、珠海、洛陽等多地開工建設新能源產業基地和產業園,總計投資高達700億元左右。
有接近銀隆人士向記者透露,2017年初,銀隆內部干勁很足,企業處於快速擴張階段,整個上半年忙於備貨。然而到了下半年,卻遭遇到鮮有訂單的窘境,以至於後來直接停掉了生產。
事實上,受補貼政策影響,電動客車銷量在2017年初確實經歷了斷崖式下跌。然而在市場增速大幅度放緩的背景下,銀隆仍提出2017年銷售超過3萬輛的目標。數據顯示,2017年銀隆銷售訂單僅為6000多輛,與訂立的目標相去甚遠。
此外,記者注意到,2014年末、2015年末和2016年6月末,珠海銀隆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快速上漲,分別為3億元、31.8億元和47.7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60%、82.35%和192.10%。
對此,公司解釋稱,應收賬款余額快速增長一是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撥付清算方式導致回款存在一定賬期,且2016年國家補貼發放進度延緩影響回款進度;二是下遊客戶主要為當地國資背景和地方財政支持的公交公司,信譽度較好,但是審批和賬期較長。
每一個成功的背後總是有風險。
㈢ 獲得王健林5億投資的董明珠汽車,發展的如何了
董明珠汽車現在正在有條不紊的持續發展著,而且會越來越好,會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一個輝煌。
車是董明珠的心結,有一種節奏是不能一直放下的。董建華「汽車夢」計劃的第一步,是從收購珠海銀龍新能源汽車開始。然而,這一切似乎都不順利。不得不說,理想和現實之間還有很大的差別。自8月宣布銀龍收購計劃以來,11月的收購計劃被格力內部股東大會否決,11月底,新修改的收購計劃被銀龍股東否決後,董明珠的收購計劃正式宣告失敗。董明珠是那種執著、更難、更堅強的人。
我不得不佩服董明珠新的全球戰略眼光,以及超人的智慧和膽識。我相信董明珠小姐的新能源汽車能夠像格力一樣響徹全球。
㈣ 董明珠的汽車已上市,被稱「國產埃爾法」,能大火嗎
難說,董明珠的汽車叫銀隆艾菲整體看起來是比較中庸的,但是售價方面卻非常高,加上補貼和優惠落地價格也得30多接近40萬,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比較難以接受的,起價確實高了。是否會火,還是得看民眾對於這款車型的售價能否接受了。
外觀中庸售價高,消費者購買欲不強
現如今的消費者都喜歡空間比較大的車輛,所以SUV和mpv的銷量向來都比較高,董明珠無疑是抓住了消費者的需求,所造出的車也是mpv車型,到目前許多的國內消費者都不看好新能源車,有些人總認為商家的廣告就是在吹牛,所以這輛董明珠的新能源汽車的前路還是比較坎坷的,因為這輛車的外觀設計比較普通,性能方面更是有待考究,所以目前從網友的評價上來看,大家的購買慾望並不強。
除了外觀比較中庸之外,它的售價也是比較高,既然要30多萬元,如果沒有補貼優惠的話,還高達43萬元,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樣的車子和價格,明顯性價比就不太高,所以大部分網友都對這台車沒有太大的購買慾望,要說火起來應該還是比較困難的。
㈤ 董明珠為什麼認為發展新能源要有不計成本的投入
12月22日,「2017CCTV中國創業榜樣」頒獎典禮在京召開,商業領袖董明珠、曹德旺、宗慶版後、尹同躍、袁仁國、權劉永好、王建宙、宋志平、馬蔚華、王小川、白雲峰等,頂級投資人閻焱、靳海濤、汪潮湧、徐井宏、孫東升、施安平、毛大慶、鄭剛、李竹等將為2017年CCTV中國創業榜樣現場頒獎,鳳凰網財經全程報道。
董明珠表示,格力收購新能源企業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收購成功,但是她仍然看好這個產業,所以她以個人名義投資了新能源產業,我相信未來新能源會越來越好,這主要來源於幾個方面:一個要有建設自己的研發隊伍,一定要用心的去投入,不惜成本的投入,而不是想到回報;第二一定要打造出我們中國製造的品牌來。
董明珠還表示,2017是一個格力快速發展的一個時期,不僅把空調做好,最重要的是進入了智能裝備的領域。現在已經很自豪的說格力已經有自己的數控機床,培養了一支自己的研發隊伍。
她還表示,永遠以格力為自豪。
㈥ 董明珠投資銀隆失敗,但她真的不後悔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嗎
12月12日,在2018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對於銀隆變窟窿這個說法,董明珠說,「真的就是窟窿」。她認為,一個企業要想做好,企業家想的應該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獲得,不僅要對投資者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她說,「加入銀隆過去一年很辛苦,但是覺得值得,因為通過這個歷練,這個挑戰,未來會更好。」
這場更多玩笑性質的賭約被看做是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經濟較量的縮影。五年間身為賭約主角的兩家企業也變化頗多。宣稱五年內不上市的小米已在港股上市。而格力則從空調產業一舉布局到手機、智能裝備、晶元等多個領域。其間董明珠還以個人身份成為新能源企業銀隆新能源的二股東。變化背後,格力更大的目標是要在2023年實現6000億的營收目標。
㈦ 董明珠的造車計劃,到底進展到哪一步了
不過董明珠並沒有放棄,同時她還拉著萬達老總王健林一同加入了新能源汽車的造車計劃當中來,可結果卻並不理想,迫於無奈,董明珠只好暫時放棄發展新能源汽車。後來董明珠發現生產出來的新能源汽車由於沒有虛標續航里程,以至於國家對此並不進行貼補,這對於董明珠的打擊可是很大的。
但不到10天時間,海立股份上述股權轉讓事項又因故終止,上海電氣總公司認為「前述協議轉讓公司股份的條件尚不成熟」。
終止轉讓控制權之後,海立股份8月28日召開了投資者說明會,並在8月29日復牌,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海立股份在8月28日的投資者說明會上表示,「截至電氣總公司公告終止前,公司未收到受讓意向方意向文件。」
巧合的是,復牌當日起,格力電器就開始從二級市場連續「買買買」,海立股份稱未收到受讓意向方意向文件,格力電器卻快速買股
㈧ 董明珠的十億造車夢怎麼樣了
據最新資料顯示,銀隆新能源所面臨的問題還包括廠區大面積停工,欠薪員工出走、擴張過快等。如今,關於新能源車企不被看好的新聞此起彼伏。而自帶流量IP的董明珠女士因為頻頻提出「中國製造」,卻沒有在自家企業得到任何建樹,更是被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現已成為網紅的「董小姐」面對這些質疑,好像並沒有做出正面回應。
不僅在尋求補貼方面沒有優勢,因鈦酸鋰電池儲能續航不足,導致銀隆新能源生產的廣通汽車銷量受阻。
精明強乾的董明珠可能沒有想到,自己沒有被市場擊敗,卻被國家政策給了一個下馬威。而且國家政策是目前所有新能源車企的風向標,車企不跟著走,只能被淘汰。在這個時候,董明珠沒有把握住機會,了解好政策動向,可能想再創一個類似的「格力奇跡」已經落後了一步。
㈨ 董明珠造車叫什麼牌子
董明珠造車實際上是投資了新能源汽車,品牌是銀隆,
董明珠和好友王健林、內燕趙匯一起投資珠海容銀隆新能源集團獲得五分之一多點的股權,因為格力沒有在電池方面有涉獵而珠海銀隆是新能源電池的領導者,投資他也是為了更好的的創造新的品牌。
董明珠個人第一輛車叫特斯拉新能源汽車,一眼看去是五環的圖案但仔細看是一朵梅花形狀,特殊的標記讓人覺的跟這個女強人有點不符,有點小家碧玉的感覺,但確實與眾不同、個性整體感覺也不比大品牌差,最主要的就是環保。
(9)董明珠投資新能源汽車擴展閱讀
關於銀隆新能源:
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集鈦酸鋰核心材料、電池、電機電控、充電設備、智能儲能系統、純電動整車研發、生產、銷售以及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為一體的全球綜合性新能源產業公司。
銀隆公司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打造新能源閉合式循環產業鏈,旗下擁有廣通汽車、奧鈦儲能兩大品牌,總部位於珠海,擁有邯鄲、石家莊、成都、天津、南京、洛陽、蘭州等產業園。
㈩ 銀隆新能源客車銷量斷崖式下滑,董明珠的造車夢何去何從
我覺得只能默默等待了,等待春暖花開,新能源客車需要時間,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如果國家強烈讓現在的汽油客車下線,大力推廣新能源車,那銀隆新能源客車就能翻身了,畢竟現在這種新能源客車還是很少的,銀隆有技術,董明珠有資源,有錢,造車夢只需要等待,總有一天會實現的。
銷量下滑也是短暫的,只要東西好就不愁銷路,畢竟我們整個國家都在進步,曾經的汽油客車早晚都會被淘汰,董明珠看好的市場准沒錯,希望早日迎來春天,把車造好了,跟空調一個質量,銷量上去就是早晚的事,畢竟很多城市都在更新,下一批公交車希望看到銀隆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