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疫情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2020年的車市難上加難
引言: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不斷擴散讓我們的春節假期一延再延。但是2月3號,也就是今天開始,很多企業選擇讓員工在家裡"線上復工"……
正文:
結合18年、19年汽車行業的整體銷量下降,多方專家在年前已經預測2020年的車市會更加艱難。
蔚來汽車上海區域的某店銷售也多次開通了直播間,介紹並宣傳蔚來的產品及品牌。
……
面對疫情,車企大佬們除了積極應對還紛紛慷慨解囊馳援疫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汽車行業針對"新冠"疫情的捐款捐物累計金額已經超過10億(車視君前期的稿件中也進行了部分羅列)。
寫在最後:
"新冠"疫情對於汽車行業的影響確實存在,但從終端銷量和產能方面來說只是短暫的,疫情過後也會逐漸得到恢復和彌補。
美國零部件供應商安波福首席財務官表示:整個產業鏈因疫情停工後我們第一季度的產量會減少15%,但是推出的生產會在第二季度得到補充,所以這並不會對整年度的產量造成太大影響。
零部件巨頭博世首席執行官也說:"新冠"疫情會影響到依賴中國生產的全球供應鏈,我們雖然擔憂,但是目前來說博世的業務和供應暫時未收到太大影響。
特斯拉首席財務官表示:停產可能會輕微影響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的盈利能力,但是不會造成太大的財務打擊。
……
"新冠"疫情是暫時的,寒冬也會過去,春天已經來了,夏天還會遠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疫情重創國內汽車工業也打斷零配件供應鏈,受影響最大的是大眾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曼延,造成50多個城市封城,重創汽車製造業的生產次序,包括工人無法順利復工,還有汽車零配件的供應鏈中斷,許多外資的車企已宣布暫時停工,而路透社引用金融機構標准與普爾(Standard?&Poor's)的分析,受到冠狀病毒疫情沖擊最大的車企,竟是大眾汽車集團。??主要因為大眾汽車集團有近40%的車子是在中國生產和銷售,雖然集團在中國主要的工廠在湖北省武漢以外的地區,根據標准普爾本周三發布的分析報告,但由於對抗病毒疫情,而實施限制人員外出,可能讓工廠長期關閉。?
先前已停工的車企下周起可望逐步復工,像是華晨寶馬,計劃2月17日重啟汽車生產。而?福特汽車計劃與合資方重慶??長安??汽車在重慶和杭州的工廠在2月10日恢復生產。本田武漢的三個工廠的關閉期延長至2月13日。日產則考慮在2月10日之後的某個時候,與??東風?汽車司重啟生產。??湖北??將工廠則計劃2月14日以後開始生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疫情之下,最慌的是新能源車企還是零件廠商
疫情肆虐下,對於生活生產等都帶來一定的影響,截止到2月13日已經有超過5萬多人確診感染了,可以顯而易見的是各行各業都受到了疫情的影響,在疫情之下,汽車產業不能倖免,首先便是全國范圍內的汽車工廠以及零件配套廠商延期復工,疫情之下,新能源車企和零件廠商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目前為止影響最大的是零部件廠商。理由有以下幾點。
同時零部件的供應需求是非常大的,要是配套廠商即使開工,對於零部件的產能也不能馬上全部恢復,開工後恢復正常生產也需要一定時間。而新能源汽車在開工後沒有零部件等還有多套供給備用的方案,綜合來看,疫情之下對於零件廠商而言,如果進一步延期開工,或是疫情出現反復,會使得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更大的挑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長春發北京汽車配件疫情能發嗎
這個應該是不可以發的話因為畢竟是首都長春的疫情現在特別的嚴重我感覺是發不出去的。
⑤ 汽車零部件價格不斷上漲,部分已超疫情前兩倍
截止到目前為止,全球疫情總確診數已經超過了360w+,累計死亡也在不斷逼近30w。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海外企業被迫停滯,一系列巨頭在歐美的工廠無限期推遲,唯獨國內的產業鏈相對保持了疫情前的穩定,但全球汽車行業的空前危機,依舊無法避免。
產量銳減、供應鏈中斷導致幾乎所有的生產商都加入了漲價的陣營,雖然在短時間內我們並沒有看到整車價格因此而漲價,但是從長遠來看,這次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半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屆時車企能否頂得住壓力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全面宕機?超150家工廠處於停工狀態
疫情在海外爆發之後,呈現出更加恐怖的蔓延速度,全球近30個國家在第一時間發布了禁令,有超過150家工廠相繼停工停產,世界頂尖的汽車強國,德國、日本、韓國和美國都遭受重創。3月初美國迫於全美汽車工人會的壓力,停止了福特、通用、FCA的生產工作,原本規劃於4月6日開啟復工,但是由於疫情在美國的持續惡化,復工計劃又一次被無限期推遲。
一輛整車所需要的零部件大概在3萬個左右,各個環節缺一不可。即便是已經完成復工的,也面臨著重大的資金問題,根據德國大陸集團的數據顯示,2300家供應商中,已經有數十個處於破產邊緣。再加上物流管控的因素的存在,成本和時間都大大增加,很多供應商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完成交貨,貨物的積壓和回款的速度,都直接摧毀著他們的資金鏈。
即便在情況相對穩定的國內,日子也同樣不好過,雖然自主品牌的自主化率已經非常的高,但是在諸如發動機、轉向裝置、汽車電控等還是非常依賴於海外進口,目前海外的停滯也極大的影響力國內市場的正常運轉。
漲價潮持續?漲幅不斷擴大
根據數據顯示,目前單單在進口部件運輸費方面,漲幅就已經達到了1%~3%,這對於依賴進口的品牌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另外在輪胎、電子元部件等領域,早在2月就已經開始漲價,從最初的5%、30%、50%到現在的翻倍,甚至翻兩倍,漲幅已經非常誇張。
以我們常見的輪胎為例,米其林3月開始在美國市場漲價7%、加拿大市場5%;固特異4月起在北美市場上調5%的售價,倍耐力也將轎車和輕型卡車的輪胎上調5%。
而在電子元領域漲價的幅度就更加明顯,由於核心生產商來自於日本和韓國,出口的難度和生產難度驟增,直接導致部件因此而大規模漲價。MCU價格上漲30%以上,而MICC、電阻、矽片、面板和LED晶元等等更是直接翻到了1~2倍。
我們更熟悉的防撞梁、行李箱、腳踏板、天窗導軌等等,也都存在著不同幅度的漲價,雖然生產本身早已實現了全部的國產化,但是原材料鋁錠等的瘋漲,還是將這些部件的價格拉升了3%~10%之多。
整車售價難上調?車企亞歷山大
汽車零部件都在漲,按照常理來說整車的價格也必然上調,但是目前來看想要把漲價體現到整車終端銷售難度非常之大。以至於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沒有看到任何一家車企進行漲價調整(Model 3等補貼政策調整除外),反而是接連的「降價促銷」。
對於絕大多數車企而言,這一切也實屬無奈,19年汽車市場步入下行行列,再加之疫情的雙重打擊,很多車企的同比銷量甚至達到了8成以上。雖然隨著疫情的逐步穩定,消費板塊被推上熱潮,「報復性消費」的爆發似乎也近在咫尺,但是對於汽車行業來說,這一切似乎都顯得太過於遙遠,整個4月有關部門共發布了14條刺激汽車消費/補貼的相關政策,銷量雖有所回升,但依舊相差甚遠,在這個時候唐突的漲價無疑是「自掘墳墓」。
零部件的漲價直接提高了整車的成本,新車的上市和未來車市的發展也必將受到影響,即便是整車價格保持不變,那麼在未來的售後埠價格必將大幅上升。雖然漲價的「角度」比較獨特,不是那麼的直截了當,但是對於本就敏感的消費者來說,還是一個不小的「沖擊」。
不過這樣的局面也並非全是弊端,一方面中小企業的加速競爭從行業角度而言,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過程,而存活下來的企業在疫情之後,可能會得到更加良性和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國產零部件也將從中受益,極大的刺激非核心技術零部件的國產化。
經過這次疫情之後,相信絕大多數汽車製造企業和零部件製造企業都會將本土化列入重要的戰略目標之內,而那些暫時還無法本土化的核心技術,也有望在「憂患之間」得以加快步伐,盡可能的提高零部件的集成度,從而提升汽車工業的整體水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⑥ 疫情對於汽配行業打擊大嗎,現在開個汽配連鎖店,還來得及嗎
疫情對於汽配行業沖擊很大,其實整個大市場環境都受到了沖擊,現在咱們國內應該是復甦最快的,現在你想開個汽配連鎖店,還是有可行性的,但是前提有幾點很重要需要注意。
第一點,選擇什麼車型的汽配銷售,還是做汽車精品,是否有市場發展趨勢。
第二點,投放資金是否充足,因為配件不全,很難留住客戶,還有就是能否跟得上車型更新換代。
第三點,配件商店位置非常重要,要不然不會有客戶來上門買件。
第四點,你盡量要懂汽配,例如車輛基礎知識,認識配件,因為僱人還得培訓,自己可以先應付可以節約資金。
第四點,如果順帶汽車基礎維修,那就更能為你配件添加更多銷售額的優勢,因為有很多客戶不懂得安裝,都會為了方便要求直接給更換。
第五點,供貨渠道一定選擇好,不要因為便宜而選擇次配件,保障信譽才更發展更好。
⑦ 疫情導致零部件供應中斷,現代汽車韓國工廠將被迫停產數日
隨著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蔓延,其對於全球汽車行業供應鏈的負面影響正逐步顯現。
2月4日,韓國現代汽車宣布,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導致零部件供應中斷,該公司將暫停在其最大製造基地韓國的生產,此舉將使得現代汽車成為全球首個受疫情影響供應鏈中斷而暫停在中國境外生產的大型汽車製造商。
據悉,此次停產的主要原因是現代汽車在中國大規模采購的汽車零部件線束出現短缺。線束為汽車電路的網路主體,是傳輸信號或電力的電纜或電線的組件。
上周末,由於來自中國的零部件短缺,現代汽車上已經停產了廣受歡迎的7座SUV車型Palisade。
一位工會管理人員向路透社透露,現代汽車在韓國的大部分工廠將從2月7日起全面停產,部分生產線預計將在2月11日或2月12日重新開工。鑒於此事的敏感性,該官員拒絕透露姓名。
截至目前,現代汽車在韓國總計有七家工廠,產品主要供應本土市場、美國、歐洲、中東和其他國家,現代汽車在韓國國內的產量約占其全球產量的接近四成。
現代汽車發言人稱,停產時間表將根據生產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現代汽車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公司正在評估各種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業務中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包括在其他地區尋找替代供應商。」
它同時表示:「現代汽車將密切關注中國的事態發展,並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其業務迅速正常化。」
據受影響的兩家供應商Kyungshin和YuraCorporation表示,他們正努力提高在韓國和東南亞的工廠產量,以彌補來自中國的供應中斷。他們還計劃在2月9日後恢復在中國工廠的生產。
「我們正處於緊急狀態。」Kyungshin的一位官員告訴路透社。
據韓國產業經濟與貿易研究所高級研究員LeeHang-koo表示,由於在不同的車款安裝不同的線束,廠商無法大量囤積該零部件庫存,因而導致現代汽車及其子公司起亞汽車關於該零部件的庫存告急。「現代和起亞將受到更大的影響,因為它們從中國進口的零部件往往比其他全球汽車製造商更多。」Lee表示。
他補充稱,近年來,隨著現代汽車在華業務的發展,其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也大幅上升,目前,現代在華在建立了龐大的產能供應體系,擁有五家整車生產工廠,包括位於北京的三家工廠、滄州工廠以及重慶工廠;東風悅達起亞工廠則主要在江蘇鹽城,年總產能可達到165萬輛。
「韓國零部件製造商緊隨其後,與現代汽車一起在華建造了自己的工廠。」Lee表示。
貿易數據顯示,韓國在2019年從中國進口了價值1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9.2億元)的汽車零部件,而2018年零部件進口額達到14.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億元)。
不僅是現代汽車,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包括特斯拉、福特、標致雪鐵龍(PSA)、日產和本田在內的多家跨國汽車製造商,已於本周暫停在華生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疫情下的汽車產業鏈,4位基層從業者的回答
不同於4S店的銷售,售後的維修技師不常與外來人員直接接觸,但是在與北京一別克4S店的維修技師溝通中,其表示道「目前我們還算不上正式復工,外地的師傅暫時都沒讓上班,本地的也就一個部門來一兩個人」。
於是我向他詢問「這樣的狀態能夠應對車輛的售後維修保養么」,維修技師表示道「足夠了,主要是現在來店維保的車很少,一天就三四台,我朋友在其他品牌的4S店基本上也是這樣的狀況」。
而在疫情防控方面,售後車間也很注重防護,除了維修技師也像他人一樣每天測量兩次體溫、必須佩戴口罩外,技師的休息室早中晚會進行三次消毒,並且工作交接時要保證人和人之間的接觸,業務流程從簡。
在維修保養車輛時,公司規定先用店內配備專用的殺毒殺菌無害消毒液對車輛進行噴霧,維保結束後再次進行一遍消毒。如果有客戶來到維修車間,要記錄下自己和哪位客戶在什麼時間有過接觸。
最後的問題:「你們覺得自己現在工作安全么」
在向四個被采訪者詢問了最後一個問題,我收到了4份不一樣的回答
北京賓士工廠技師:
「我其實覺得還好,北京的疫情不太嚴重,身邊的同事也比較熟悉,而且防護措施也比較嚴格了,再加上我每天都是自己開車上下班,應該問題不大,最起碼我還沒有聽說我們這工廠里的一萬多人有確診的」。
奧迪4S店銷售:
「雖然我們措施做的挺全面的,也給客戶提供了口罩,但有時候客戶還是會覺得悶,自己在店裡把口罩摘下。見到沒帶口罩的客戶,說實話真的是替自己擔心,只能和客戶解釋,希望他帶上摘下的口罩」。
雷克薩斯4S店銷售:
「我認為不太安全,雖然現在進店的客戶並不多,但是這種事誰能說的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保障自己的安全,也讓進店的客戶和身邊的同事安心」。
別克4S店維修技師:
「挺安全的,我們的店不在城裡,人口密度低,所在區縣確診的很少。只是偶爾接到外地牌照的車時,心裡多少也有點抵觸,不過就目前而言還不太擔心,自己也不會亂跑」。
寫在最後:
在疫情爆發的數十日後,能夠看出大家心中仍然有著對於病毒的恐慌。也許我們不是一線的醫療工作人員,但在這里也希望大家能夠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在生活和工作中保障好自己的防護,同時也給予他人人性的尊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跨越疫情節點 汽車零部件企業或迎新契機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汽車行業的正常運行節奏,原本趨於穩定的市場也因此受到波動。
紅點點評: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願看到的,將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汽車工業毫無例外受到了嚴重波及。具體到下一階段產業發展形勢初步研判,中汽協方面認為短期影響較大,全年市場不容樂觀。但其同時認為,疫情結束後,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另一方面,各項措施保障,促進復工復產。因此我們要以更樂觀、更長遠的眼光看待此次疫情,相信疫情之後,中國汽車行業將會出現新的一輪契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疫情之下汽車零部件待工 | 物流告急、出口或受挫
這或讓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出口遭受挫折,當訂單無法按時交付,客戶很有可能將目光轉向其他的供應商。事實上,現代汽車就表示,已經在韓國和中國其他地區尋找替代供應商。
中國已經是全球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和供應基地,外商投資汽車零部件企業超過10000家,全國年汽車零部件出口額超過700億美元,國內有不少零部件企業甚至主攻國外市場。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智庫君指出,疫情對中國的零部件出口影響很大,尤其是疫情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PHEIC(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後,可能會導致中國的零部件出口業務受阻。
「中國的零部件在世界上是很有競爭力,比如輪胎等領域,對美國等地出口量都特別大,是他們售後市場的主力支撐。如果他們不要我們的訂單,對我們的確是一個損失。」崔東樹說。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吳松泉也指出,疫情已經導致很多企業無法正常開工,特別是位於疫情嚴重的省份的工廠,如果疫情時間過長,勢必會影響零部件企業的全球生產布局。
吳松泉表示,武漢新冠疫情被定為PHEIC,世衛組織給出的表述是「沒有理由採取不必要的措施干涉國際旅行和貿易」、「不建議限制貿易和人員流動」,預計各國不會輕易進行貿易限制,但是,短期看,生產受阻、物流不暢和人員流動限制將直接影響出口,長期看,疫情蔓延也會進一步給汽車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從而影響整體出口規模。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