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未來的新能源如何德國與法國為此也是下了血本
歐洲的藍圖: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目前新能源汽車也是不斷的占據現在汽車市場的份額,新能源汽車也成為了未來汽車市場的大勢所趨。而我國的新能源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國的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也在德國建造了電池工廠。而近日,有外媒報道,德國與法國已經制定了一套關於電池工廠的藍圖。 目前兩國也是計劃在歐洲共同的推動一項總投資高達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3億元)的新能源電池項目,總產能也約為48gwh。
寧德時代鋰電池的領頭羊:不僅如此德國的經濟與能源部也是發布了聲明,很大的程度上展現出了歐盟的各國計劃與亞洲競爭對手一較高下的決心。他們還認為特斯拉目前在電動車的領域已是占據北美地區的主導地位,遠遠的超過其他競爭對手。 不過在鋰電池方面來看的話,我國的鋰電池的「領頭羊」寧德時代已然已經占據了全球電池市場的主導地位。這個也是法國和德國作為汽車生產大國想要和我國在這方面一決高下的一個原因。
歐洲的壯志雄心:而且隨著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的問題,目前歐洲各國政府也都是打算收緊汽車尾氣排放標准,並且一定程度上去限制生產及再回收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對於這一個行動也是十分的有可能對這些來自亞洲的電池產品推廣造成一定的阻礙。 值得一提的是. 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也是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放出豪言:歐洲的電池電芯可不是中國產的便宜貨能夠媲美的。對於這個言論還是有著許多的網友表示不服氣的。
目前的情況:近日也有外媒報道稱,德國也在呼籲歐洲的電池製造商們和汽車製造商們成立一個企業的聯盟,以便於滿足電動汽車電池預期增長的需求,則也算是真正的與目前占據電池主導地位的亞洲電池生產商展開競爭。 . 還有外媒報道,根據目前的情況,到2025年的時候德國的電動車銷量或將達到700萬輛的程度,歐盟的電池電芯市場的市值也將高達25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萬億元)的高度,而對於這個報道,具體情況還得看之後歐洲方面的表現,不過按照現在的趨勢來看,亞洲的優勢還是更大的,畢竟領先的優勢還是十分的巨大。寧德時代不斷發展:而作為中國的最大的電池廠商之一,我們的寧德時代也是不斷的在發展進步中,在接下寶馬的高價電池大單後,也是在歐洲建立起了的第一家的海外電池工廠,地址也是選在了德國的圖林根州。 而寧德時代就目前的形式表示,他們也是正在就向巴斯夫公司提供更多原材料進行談判,而且該公司計劃投資4億歐元(4.57億美元)在歐洲建造電池的生產工廠。
大家認為這次歐洲推50億歐元電池的項目嗎,是否能夠在未來的歐洲占據主導地位呢?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德國能在兩年內完成170萬輛電動汽車的生產目標嗎
近日,商業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2020電動汽車指數》報告。報告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到2021年時,德國的電動汽車年產量或將超過17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地。
按照德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到2024年,電動汽車產量在全球佔比將從2019年的18%升至29%,平均每年將提升2個百分點。除此之外,德國電動汽車產量的提升,也表現在銷量數據變化中。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僅為221萬輛,其中,中國銷量為120萬輛,同比增長3%,而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則下降近10%,約33萬輛。對比之下,德國2019年的電動汽車注冊量大幅度增加,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注冊量都實現了75%以上的提升。
在此基礎上,德國如何在兩年的時間中將年產量增至170萬輛?作為德國的三大汽車巨頭,大眾、寶馬、賓士又將怎樣帶動德國電動汽車的產銷量?除此之外,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模式中,德國與中國又有何不同?
1
德國170萬輛電動汽車從哪兒來?
從全球范圍看,主流車企已經開啟轉型大勢,走在電動汽車發展的路上。在這個隊伍中,除中國外,德國車企的電動化策略發展最為積極。對此,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汽車專家斯特凡·迪比通托表示,德國汽車工業絕不會錯過電動汽車的發展契機。
目前,在德國市場中,包括大眾、寶馬、賓士等車企已經把未來的重點放在了電動汽車領域。畢竟,對於現代汽車的發祥地,德國是生產汽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而大眾、寶馬、賓士作為德國汽車的三大巨頭,它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該地區的整體產銷量。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9年中,德國共登記了10.9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61%。其中,寶馬銷量為2.2萬輛,特斯拉為1.1萬輛,梅賽德斯·賓士為9787輛,大眾為9701輛。從數量上,該四家車企2019年的電動汽車銷量佔了德國的一半左右。
與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同,德國電動汽車產量增長主要來自插電式混合動力。報告預測,到2021年時,德國生產的電動汽車中至少有一半將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資料顯示,為促進電動汽車消費,德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前,德國表示將為購買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提供高達6000歐元的補貼,同時還承諾大力擴展充電基礎設施。
除了德國政府對電動汽車的發展支持外,德國車企的電動化戰略也逐步走向成熟。按照相關規劃,2020年大眾德國Zwickau工廠將率先生產10萬輛基於MEB平台的電動汽車。同時,為了增加電動汽車產銷量,大眾汽車集團計劃在2022年前重組8家工廠,將電動汽車年產能將提升至100萬輛,到2023年時,大眾集團將向電動汽車製造領域投資300億歐元。
另外,賓士方面計劃到2020年底,推出5款純電動車型和20多種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2022年前將改換旗下全部車輛產品為混合動力或純電動汽車,並增加至少50個全新電動汽車車型。電動出行作為寶馬集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23年,寶馬將在全球推出25款新能源汽車,其中至少12款為純電動車型。
在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下,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和寶馬集團一致認為,未來屬於電動汽車,同時他們共同表示未來10年將把重心投放在電動車上,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並將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等方面展開協調一致的行動。這是行業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德國電動汽車產能提升的基礎。
2
德國電動汽車發展有何不同?
在麥肯錫發布《2020電動汽車指數》中,其指出明年德國電動汽車產量很可能超過中國,站在全球首位。但與中國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不同,德國在電動汽車發展中更加傾向於插電式混合動力。麥肯錫預測,在德國2021年的生產量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產能至少將佔到電動汽車的一半,這意味著在170萬的電動汽車中,有85萬輛是插電式混合動力。
面對德國85萬輛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產量,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相對較少,在整個2019年中,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銷量為22.6萬輛,同比下滑14.7%。但在純電動車方面,中國去年生產近102萬輛,同比增長3.4%。
隨著中國市場電動車補貼的退坡,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即便如此,其產銷量還保持在120萬輛以上。相比於德國10萬輛電動汽車的登記輛,中國已超出其10倍有餘。
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中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被認為是電動汽車的過渡車型,因為其不能完全享受相關補貼,普及率並不算高,在2019年中,該銷量也僅佔新能源汽車的17%左右。
3
誰推動了德國電動汽車?
如果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是在政府推動下走在了行業的前列,那德國車企當下的積極發展又是從何而來?
新能源汽車在歐洲不同國家處於不同的發展程度,尤其在2019年之前,包括寶馬、大眾在內的主流車企仍然以傳統燃油車作為自己未來發展的主要業務。但在2019年中,這一切有了新的變化,多數跨國車企開始迅速向電動化轉型。
德國車企的改革不是毫無徵兆的,在2019年第一季度中,車企陸續發布2018年財報。大眾、寶馬、賓士財報數據顯示,歐洲全球統一輕型汽車測試規程(WLTP)標准已經在影響他們的整體營業利潤。因排放不達標,車企將受到不同程度的罰款。
在此之前,因「排放門」事件的持續影響,大眾在2019年初相繼收到巴西、印度等多個國家的罰單,據統計,大眾僅因排放門損失超過了2300億。與此同時,寶馬也因銷售排放超標的柴油車被罰款965萬美元;而戴姆勒去年更是因尾氣排放違反監管要求被罰10億美元!
因尾氣排放罰款的事件還在繼續發生,假使車企不做出改變,這將導致企業未來支出成本增加,最終利潤有所下滑。為此,多數車企只能選擇加快產品車型向新能源轉換,從而減小在該方面的影響。在這期間,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無疑是短期內滿足這一標準的最佳選擇。
從這一層面上看,德國車企選擇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整體產量得到增加,這並不是德國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中進行技術轉換,更多的是為了應付尾氣排放方面的罰款。也正是因為此項因素,倒逼車企必須盡快將新能源汽車發展落地執行。
另外,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中國市場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甚至以雙積分政策進行強制性推動,直接影響跨國車企的產品車型必須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這也是汽車企業發展電動汽車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電動汽車發展將導致40萬德國人失業
?來自德國聯邦政府的相關預測,到2030年,將有41萬德國人可能會失去工作。
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德國相關公司積極開發「綠色」技術。然而,製造新能源汽車需要較少的人力。傳統汽車產業工人,面臨失業壓力。
當艾隆.馬斯克在勃蘭登堡州的格倫黑德為建設特斯拉工廠而砍伐深林時,巴伐利亞州的寶馬工廠已經宣布將減少用工。
據德國媒體報道,聯邦勞動和社會事務部新聞處稱正在審理「為未來工作」的法律。其目的是保護德國公民免遭潛在的失業。
美國特斯拉挺進德國汽車「心臟」
2月20日,德國法院允許特斯拉在格倫黑德市為建設工廠而繼續砍伐當地的深林。
幾天前,當地「環保組織」抗議,特斯拉在勃蘭登堡建設工廠將佔用91公頃深林。
根據該計劃,受經濟轉型影響的公民在找到新工作之前,可領取6至12個月的特別津貼。此外,政府還通過了「資格機會」法,鼓勵願意接受再培訓的雇員。
「目前,在聯邦政府正在舉行「未來工作」法律聽證會,未來將針對專業人員進行培訓,不論其年齡和教育水平如何。」
盡管政府採取了各種舉措,但仍不可能完全保障公民不受結構變革的影響。如果傳統汽車工業需要大約10名工作人員,那麼在電動車生產中只需要一人。
根據愛德曼信任度調查報告,73%的德國勞動人口可能因為技術革命失去工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德國對電動車的標準是什麼
國家自行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與德國萊茵TV公司共同簽訂的合作協議中確定,此後,企業可以直接將產品送至國家自行車質檢中心做測試,獲得合格的檢驗報告後,可將產品出口至歐盟成員國,而不必再尋找國外的實驗室。此項合作協議為中國自行車企業產品向歐洲出口提供了快捷途徑。德國萊茵TV集團是一所國際性的認證機構,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國家自行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首批經國家技術監督局審查認可的國家級質檢中心,為自行車進出口廠商或國外客戶提供大量的質量檢驗服務,是我國最具權威的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此次獲准授權進行檢測的標準是EN14764:2005 《城市和旅行用自行車-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EN14765:2005《兒童自行車-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EN14766:2005 《山地自行車-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EN14872:2006 《自行車-自行車部件-衣架》等標准。為方便自行車出口企業開展TV產品認證業務,現將與萊茵公司合作為出口企業服務的主要業務和歐盟認證的相關知識進行介紹:▲歐盟市場CE認證▲TV產品認證▲GS認證現將歐盟產品認證相關知識介紹如下,旨在為企業開展、推廣歐盟檢測業務時方便程序和步驟的操作。一、歐盟標准測試報告、TV標志、CE標志、GS標志之間的區別與相互關系。GS標志:GS標志代表此產品經過足夠信任的獨立機構,依據「德國產品安全法」進行測試,通過測試並證明其確實安全。GS標志發給通過測試的產品,標明其它機構已經測試此產品的安全性,並繼續維持其後續生產管制。GS標志表示已經符合德國的工業、進口商、配銷商、貿易公司、政府保險及消費者機構的規定,此標志證明科技產品符合「德國安全法」的安全性規定。GS標志不僅成為一項營銷標准,也廣受歐洲及其它國家許多客戶及廣大配銷商的支持。TV標志:TV標志是一項符合性標志,因此,所有測試結果都必須符合適用標准中所規定的限制。TV標志同時也是普遍認可的標志,是一種建立商業及消費者信心的有力工具。1、為獨立第三方認證機構所進行的測試2、普遍取得歐洲消費者認同3、為大部分歐洲國家及全世界許多國家接受4、可確保質量劃一與客戶對產品的信心5、代表廠商的生產工廠將會進行年度工廠檢查6、由德國萊茵TV進行定期市場檢查,確保標志不被濫用。做為全球性的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V在歐盟具有廣泛的公信力,許多國際采購商也會登錄TV電子商務平台 www.tuvdotcom.com進行認證產品查詢。CE標志:CE標志表明製造商的產品符合歐盟指令的要求,製造商承諾此產品是安全的,並對產品的安全性負責,只有這樣的產品才可以在歐盟市場流通。CE是技術壁壘,是進入歐盟市場的准入證;CE是製造商對客戶的承諾,是一種責任。CE是進入歐盟市場的基本要求,也是最低要求。▲針對自行車類產品均不在CE認證強制指令范圍內,但必須符合歐盟相關標准要求,才能在歐盟市場上銷售。▲按照:CE認證(含歐洲標准檢測報告) TV認證 GS認證的順序,取得資質的難度遞增、級別遞增。具體來說:(1)測試報告由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V公司)委託具有相關資質的實驗室(例如我中心)進行測試,合格後可以取得相關的測試報告(轉換為TV報告)。(2)TV認證:除了對產品進行測試以外,要對工廠進行質量體系和產品一致性的檢查,依據類似於 ISO9001:2000標准。(3)GS認證:德國和歐洲最具權威的安全認證標志、它已成為一個引導顧客購買行為的有效工具。除了測試報告、工廠檢查以外還要進行產品一致性檢查。GS認證是依據德國產品安全法(GPSG)產品安全性要求進行。從以上三個認證測試產品的要求來看,在歐盟國家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顯然是有區別的,貼有GS標記的產品安全性應該是最高的,並且其承擔的法律效應也是最高的。從市場零售價格來看,例如:貼有CE標識的剃須刀市場零售價為5歐元,而貼有TV標識的產品市場零售價為50歐元,而貼有GS標識的產品市場零售價格會更高。因此,企業做認證的益處顯而易見。舉例來說,一個企業年營業額為500萬元,如果取得歐盟認證,全部產品銷往歐洲,年營業額可能達到5000萬元。二、企業權益的保護為了保證企業的權益,萊茵公司每年都會購買幾千萬歐元的巨額保險,旨在賠付TV 、GS客戶產品出現安全性問題時的損失,但前提是必須對出現問題產品和取證產品進行一致性比對。三、認證產品的劃分認證產品按型號劃分而不是按照單元劃分,但可以對塗料不同、結構相近的產品進行差異性試驗,而不必對每個產品進行全項試驗。差異部件按照整車標准中規定的相應條款進行考核。四、認證流程1、客戶提交認證產品資料,如照片、說明書等2、認證機構報價並簽訂合同3、認證機構、測試機構的工程師與客戶召開技術會議4、產品測試,再整改再測試,直至產品合格5、完成測試原始記錄、並轉換為TV報告6、工廠檢查7、文件檢查,如圖紙、說明書、銘牌等8、頒發證書 五、認證周期簽約後,測試時間視整改周期而定,報告轉換需1—2周時間。六、證書有效期證書有效期為5年,每年進行工廠檢查和產品一致性檢查。
Ⅳ 中德合作10年,在電動汽車上取得了哪些豐碩的成果
兩國已經共同研發出了新能源的核心技術以及高端控制晶元,新型汽車以消耗安全無污染的新能源為主要動力,並且已經開發出了多種車型,電動出行不僅節省成本還減輕了對環境的壓力。
Ⅵ 去年德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了三倍,造成這樣的原因是什麼
2020年已經結束了,越來越多公司正在進行年終總結,而德國的一家電動汽車公司卻發現,去年的汽車銷量突破了20萬。是前年的3倍,我認為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電動汽車行業的越來越厲害,電動汽車也徹底進入了人類的視野。
而且現在國家也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購買電動汽車的人還會給一定的補貼,這就讓電動汽車更具有性價比,所以德國電動汽車的銷量增長了三倍,就是因為電動車已經成為了大勢所趨。
Ⅶ 德國計劃投資扶持電動汽車,德媒稱中國將成最大贏家
近日,德國聯邦政府在汽車峰會之後,計劃投入30億歐元的資金,以支持德國本土汽車製造商,然而,這一舉措卻遭到了德國《經濟周刊》的質疑,並認為這最終將使得電動汽車的電池製造商受益,而這些電池製造商大多來自中國。
根據彭博《能源儲能展望》的數據顯示,中國擁有全球80%的電池原材料精煉產能、77%的電池生產產能,以及60%的電池零部件製造產能,儲能需求將達到72千兆瓦時。盡管歐美競爭對手在努力追趕,但在短時間內中國在電池製造領域仍將保持主導地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Ⅷ 當下發展電動汽車的背景是什麼為什麼個個國家都在研究電動汽車
你好,新能源汽車中,電動汽車最簡單,相對成本低。所以都去研究。主要是全球的石油資源匱乏,要轉型
Ⅸ 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規劃
自2009年1月我國開始啟動新能源汽車「十城千輛」的推廣工程,計劃主要通過提供財政補貼形式,用3年左右的時間,每年發展10個城市,每個城市推出1000輛新能源汽車開展示範運行,力爭使全國新能源汽車的運營規模到2012年佔到汽車市場份額的10%。截至日前,覆蓋城市已經由北京、上海、重慶等13個城市擴大到25個。
截至目前,25個試點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超過1萬輛,其中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超過1000輛,建成充/換電站近100座,充電樁4500多個,示範運行總里程超過3.3億公里,對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發展的作用明顯。
時值「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25個試點城市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以各種形式、從不同渠道陸續出爐。為此,第一電動網搜集大量資料做了一次大盤點以饗讀者。
北京
根據北京汽車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5年,北京的純電動汽車在用車將達到10萬輛的規模,並將以乘用車為主。北京主要依託北汽和長安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其中長安新能源汽車基地30萬輛;北汽15萬輛,車型包括迷迪電動車,C70、C30等北京牌純電動轎車。中大燕京新建1萬輛新能源客車基地。
另外,規劃中有一系列電動汽車優惠政策,據了解,消費者在購買純電動車時,除將享受與深圳相同水平的優惠補貼外,還將享受不搖號、不限行、不納稅(國家代付)的特殊優惠。
按照國家電網北京公司的規劃,5年內將建成以256座充換電站為骨架,210座配送站為網點的分區分級智能充換電服務網路,滿足各類電動汽車的充換電需求。
天津
根據天津市濱海新區的規劃,「十二五」時期, 將加快發展商用車、專用車、特種車和中高檔大客車;以純電動汽車為主攻方向,提高新能源汽車整車集成開發水平,重點支持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
2015年新能源汽車規劃產能未知。一汽夏利至少投資3.5億元推進電動乘用車量產,車型以自主研發2011款威姿V1平台為基礎,並衍生出三廂車型。背靠仰融的天津正道與江淮汽車簽署了《關於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項目合資合作意向書》,項目總投資約300 億元,依然懸念重重。
上海
2015年新能源汽車規劃產能30萬輛,2012年先達到10萬輛。著力突破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核心技術,繼續開展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研發和標准制定,致力於成為我國技術領先、產業集聚、應用初具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基地。主要車型將在推出榮威750中混混合動力轎車後,在2012年投產能節油50%的榮威550強混混合動力轎車及純電動車。
珠海
根據「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建議」和珠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年)」等文件精神,依託珠海本地企業獲得的「新能源汽車產學研產業化基地」,以整車為龍頭,夯實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零部件研發並實現產業化,實現新能源汽車綜合生產能力達到20萬輛以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萬輛。初步建立適應電動汽車發展要求的配套設施網路、產業支撐體系和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