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b站創始人真的是龍遊人嗎
是真的,⑨bishi徐逸確實是浙江龍遊人
Ⅱ 浙江衢州的車牌和龍游的怎麼區別
一般浙H U開頭的都是龍游牌照,如果是自選的就分不出
Ⅲ 浙江龍游是個市嗎還是屬於哪個市的.....
龍游縣,隸屬於浙江省衢州市,位於浙江省西部,金衢盆地中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8°44′—°17′,東經119°02′—119°20′之間。北靠建德,東臨金華市區、蘭溪,南接遂昌,西連衢江區,轄2街道、6鎮、7鄉,總面積1143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36.24萬人,少數民族23個,少數民族人口10700人,是浙江省歷史上最早建縣的13個縣之一,是浙江東、中部地區連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樞紐,是傳統農業縣。
2016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209.9億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長8.7%。實現財政總收入20.1億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2.5%和14.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1.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5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4.8億美元,年均分別增長11.7%、12.3%和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3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21元,年均分別增長10.9%和10.6%。
2012年,龍游縣開展農村住房改造建設試點,晨東小區一期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公示安置下山脫貧農戶895戶。投資3500萬元,全面完成48個整治村、19個提升村的建設工作;著力改善9.67萬人飲用水條件,投資6282萬元,建成11個分散式農民飲用水工程,完成橫山自來水廠主體工程建設。
龍游縣有多種地方戲劇流行,名伶輩出,是婺劇重要發源地。民間舞蹈盛行龍舞、獅舞、採茶燈、馬燈等。20世紀50年代初,下庫泥望見陳龍曾與奉化布龍組合,上京演出,『名噪一時。民風淳樸,以艱苦創業著稱。農民勤於耕作,治無隙地。行商不辭艱辛,「挾資以出守為恆業,即秦晉滇蜀萬里視若比舍」。
(3)龍游的豪車擴展閱讀
龍游縣境內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多處,出土二級文物18件、三級文物百餘件。古建築尤明清時代民居保存完整為江南罕見,宋明兩代的磚塔原有9座,今存8座。紹衣堂、舍利塔、橫山塔列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游縣先後榮獲省級文明縣城、省級衛生縣城、省級教育強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中國十大商幫投資推薦城市、全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中小城市等稱號。
Ⅳ 開化有沒有到龍游的汽車
有的···在計程車集中的地方。有到的。他們會喊「龍游,龍游」
Ⅳ 浙江衢州龍游的經濟好嗎
還行,龍游目前在衢州排第二,比江山稍差一些
Ⅵ 龍遊河的傳說
,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龍遊河的傳說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東海的龍宮里,住著龍王爺和他的一家人。有一天,老龍王發起威風,大擺龍尾,大海的潮水就一下子湧上了堤岸,淹沒了許多莊稼和無數的老百姓。一時間,兒啼母哭,子嚎父泣,實在悲慘。玉皇大帝大怒,令龍王將功贖罪,速將潮水退盡,讓出沿海灘地二百里,並派龍後娘娘到海岸一行,待退潮將盡之際,從海岸灘頭游向長江,迂迴入海,形成入江大河,以利百姓耕種。龍後娘娘奉旨乘潮水來到海岸,她的大龍子也悄悄跟了出來。當潮水在海岸沙灘上向下落得差不多了,龍後娘娘便順著潮水,領著大龍子從海岸游向長江。龍後娘娘在前呼喊,大龍子在後面跟著,他們從嘴裡噴出水來,沖開泥沙往南行。果然,在它們游過的地方就成了一條大河。可是,游不多遠,貪玩的大龍子就漸漸落在媽媽後面了。龍後娘娘只好游游停停,停停等等,每游一段就回頭喊兒子趕快跟上,凡是龍後娘娘回頭喊龍子的地方,河道就拐了一個大彎。就這樣一直游到現在的如城,龍子畢竟年幼,直喊累,無奈,龍後娘娘便圈了一個直徑三里的圓圈,將龍子圈在裡面,准備歇一下再繼續游。 恰好此時,托塔李天王受玉帝派遣看看進展,行到此處,從雲端往下一看,只見龍後游出來的河道竟是彎彎曲曲的,將來船隻來往航行,不但要拐許多彎子,還要多行很多路,禁不住大罵:「大膽孽畜,如此下去,等你們游到長江,這條河不是到處都是彎子么?」於是他落下雲端,抽出鞭子,對准龍後母子,狠抽兩鞭。 龍後娘娘挨了一鞭疼痛難忍,直竄向東南方去了,但游到丁堰鎮大橋那邊時,她還是停下來歇了一下,等候自己的兒子,這一歇可就把那裡團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水潭。她回首翹望,怎麼也等不到兒子,潮水又將退盡,這才傷心地從節制閘那裡游進了長江。而大龍子被這一鞭抽得渾身抽搐,他拚命扭動身子,一共扭了九十九個彎子,最後才從如皋南門竄向楊花橋,經磨頭、吳窯、桑木橋那裡游出長江,回東海去了。 龍後母子從長江游回龍宮,東海龍王贖罪的二百里地方也撤出來了,如皋就在其內。後來,老百姓在這里精耕細作,終於把滄海變成了桑田。人們為圖吉利,便把海岸叫海安;把龍後娘娘從海安經如皋至南通節制閘入長江的那一段通揚河叫大龍遊河;把龍後娘娘團在丁堰鎮等候大龍子形成的深潭叫龍潭;把大龍子單獨游過的地方叫做小龍遊河,又叫通江河,這也就是現在我們所叫的龍遊河;龍後母子扭成的那些灣子,也就是後來的蝦子灣、梅家灣、柴灣等地方。據說,如城內的外城河和內城河,是龍後娘娘母子倆休息時形成的。 如今,龍遊河已成為如皋的代稱,出外闖盪的如皋人,都自豪地稱自己是龍遊河的兒女。 龍遊河的傳說從側面反映了如皋地區由滄海變成桑田的歷史事實。大約6000年前,古長江口移到揚州、鎮江以下。長江三角洲北岸逐漸形成了揚州到李堡(李堡,原屬如皋,1943年後劃歸海安縣。)附近的揚泰沙咀,由於地勢較高,通稱揚泰岡地。岡地上分布著一列列東北、西南走向的條狀沙脊。如皋西部自高明鎮盧庄到海安東部李堡間的一條沙脊,為揚泰岡地的最後一條沙脊。如城鎮就位於揚泰岡地的東南緣。這一帶「土高色赤」,人們習慣地稱它為赤岸。今天如城至東陳鎮一帶,古代就叫赤岸村。這是如皋最早成陸的地方。揚泰岡地成陸後不久,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勞動了。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海安青墩遺址,為我們提供了今天海安、如皋、如東一帶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生動圖景。 當時,這一帶氣候溫濕,人們在窪地的土墩上建造了低矮簡陋的木屋,過著定居的生活。他們使用磨製的石斧、石鋤、石錛等工具開墾荒地,種植莊稼,飼養了豬、狗、牛等牲畜,已經掌握了原始的種麻、紡線、織布的技能,燒制出了造型美觀的陶器。在發現的墓穴里,挖掘出了稀有的璧、環、墜等精製玉器。隨葬品的多少,反映了當時氏族公社內部已出現了貧富差別。 如皋南境成陸較遲,今江安、石庄之間,有一條東西長約20公里的老岸,就是魏晉南北朝時的江岸線。據清嘉慶《如皋縣志》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劃分沙田,即以此老岸為界,老岸以北為老岸區,以南為圩田區。老岸地區實際是古揚泰岡地的南緣,圩田地區是以後經墾殖形成的。唐時,從古石庄經白蒲到今通州市的石港有一條名為「橫江」的長江支流,出海口在今掘港(掘港,現屬如東)附近。唐朝末年,古橫江淤塞加快,逐漸成為陸地。此後,古如皋南境成陸面積增大,直至摩訶山(今張家港市段山)。《太平寰宇記》載:「宋初,如皋南境在摩訶山南。」明永樂年間,如皋南境大部坍沒,摩訶山和古石庄均沒入長江。直至民國初年始漲成永安沙,1943年漲連北岸。1965年後又陸續圍墾長青沙、又來沙、躍進沙,這是如皋成陸最晚的地區。</SPAN>
Ⅶ 浙江衢州龍游縣生活水平怎麼樣發展潛力如何
我是龍游的。怎麼說呢,如果你喜歡大都市,大商場什麼的,龍游絕對會讓你失望。內但是龍游很適合生活,環容境好,生活節奏比較慢,小城市吧,都這樣。龍遊人很好,也有很多好吃的。這幾年發展還蠻快的。不過房價現在也還是蠻高的。反正我還是挺喜歡龍游的。
Ⅷ 浙江龍游有哪些小吃,是比較著名的
浙江省龍游特色小吃有龍游小辣椒,外觀呢,色澤鮮亮,口感酥脆,咸甜合適,助消化開胃,始於清朝咸豐元年,也是被封為貢品的食物,文名遠揚。還有標志性的食物有發糕,它始於明代,距今有6000年的文化歷史了,製作手法獨特,成品潔白如玉,孔細似針,也是江南一絕。老人和兒童食用都可以,也可以送給親友家人的佳品。還有金棠的黃花梨,在全省精品水果展示會上獲得了一等獎,被檢測中心認定為優質產品。龍游小吃還有龍游芋頭粽 、龍游米糊 、龍游北鄉湯團 、龍游豆腐丸子、龍游烏豬肉包子 、龍游雞子粿 、龍游山粉餃 、龍游肉沉蛋 、龍游麻糍 、游豬腸 、龍游豆豉 、龍游特色鹵豬蹄 、牛腳筋等。但是相對於有名的就是辣椒、肉圓、蔥花饅頭、麻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