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跑車電影,像保時捷,蘭博基尼,法拉利之類的
No.1:《速度與激情5》
定位:最汽車的汽車電影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福特GT40(被盜傳奇神車)
Gurkha LAPV(強森重裝座駕)
Dodge Charger SRT(最終戰雙子座駕)
柯尼塞格CCX/CCXR Special Edition
將《速度與激情》排到第一位是必然的一件事兒,因為論系列電影長度、出場車型數量、陣容卡司級別、取景地區廣度以及賺人眼淚程度,相較同類電影而言它都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其也是好萊塢最賺錢的汽車動作電影系列。而此次榜單筆者決議將系列電影的第五部作品放在第一的時候,腦中也沒有半點遲疑,因為在第七部沒上映之前,它就是最強的汽車電影,沒有之一!
故事的情節銜接上一部,浪盪入獄的多米克在妹妹和妹夫的幫助下逃脫控制,為了過上好生活三人決定最後在干一票,沒想到卻被巴西腐敗政府及警方盯上。三人將前四部電影中的重點人物全部召回,三方勢力在里約的貧民窟里上演了一場驚人的重裝金庫搶奪戰……
本片陣容部分異常強大,除了老三樣范迪塞爾、保羅茠克、喬丹娜布魯斯特等三人外,泰瑞斯吉布森(《死亡飛車》《速度與激情2》)、盧達克里斯(《撞車》、《速度與激情2》)、馬特斯查爾茲(《玩命速遞》、《速度與激情1》)、姜成鎬(《速度與激情3、4》)、蓋爾加朵(《速度與激情4》)等一眾前作人物全數回歸,同時道恩強森也正是加盟,成為亦敵亦友的警方勢力代表,如此龐大且個性鮮明的一盤菜沒有不可口的理由。
車輛陣容方面,《速度與激情5》也帶來了非常豐富且兇狠的配置,其中以測試躲過攝像頭情節為例,保時捷911 GT3RS、日產370Z 、斯巴魯翼豹WRX STi等車款輪番上陣。車多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驚艷,貨車偷車一場戲中,福特GT40雖是驚鴻一瞥卻足以傾倒眾生,這位福特為了對收購法拉利失敗而設計的復仇使者也是每一位車迷心中的神作。1966-1969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均沒有讓冠軍落在法拉利手上。優雅的身形,強勁的動力表現以及光輝的歷史功績,都讓它成為收藏家爭相競買的首選。2012年該車以1460萬人民幣的預估價揚錘起拍。
除此之外,與岩石強森配搭的裝甲車也是一款極為少見的大塊頭,Gurkha LAPV輕型裝甲運兵車使用福特F-550皮卡底盤,搭載6.4L V8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身披重甲和64mm防彈玻璃,可謂是所向無敵。最終戰中,兩輛Dodge Charger SRT非常不合理的拖著金庫街面狂奔的場景最為印象深刻,不過某網站曾用物理公式推算過,即便是輪胎不磨爆,能拉動也是天方夜譚。不過片方還是給了觀者有一些慰藉,最後一夜暴富的倆黑人小伙各消費了一輛柯尼塞格的情節真是讓人心癢癢恨不能自己也去搶回銀行……嘿嘿嘿!回歸現實,明天咱還得接著上班!
2、《汽車總動員1》
定位:可愛正能量席捲全球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道奇蝰蛇(閃電麥昆)
1957 GMC100(板牙)
保時捷996(莎莉)
1951年的Hudson Hornet(哈德森霍內特)
動畫片一直是老少咸宜的熱門題材,作為好萊塢最強的動畫電影製作公司之一,皮克斯在2006年為動畫電影迷和車迷們帶來了一部可愛至極的全新原創動畫大熒幕作品——《汽車總動員1》,成為當年的票房黑馬,也是皮克斯公司最人性化的動畫長片之一。
雖說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故事,但本片還是被寄予了很多意義。影片原名不是《汽車總動員》,而是叫《66號公路線》。因為故事其起源是導演拉塞特2001年與家人的一次公路旅行,長年忙於工作讓他忽略了與親人們的互動,甚至錯過了孩子的畢業典禮,錯過了生命中最該珍惜的東西。主角閃電麥昆也一樣,在賽場上風馳電掣,在鏡頭前風光無限,而一個機會讓它放慢了腳步,原來生活的真實感才是最珍貴的感受。
配音陣容的部分,片方特意請來知名賽車(Nascar)手理查德槧艏、達雷爾茠奇普和小戴爾萠楓哈特為影片獻聲,這對於賽車迷們絕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更值得一提的是,片中1951年大黃蜂(Hudson Hornet)的配音由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男影星保羅紐曼完成,動畫形象與本人氣質非常吻合,磁性的嗓音令人彷彿回到了80年代,實際上《汽車總動員》是保羅紐曼獻聲的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動畫電影。
片中贏得Pisten Cup 冠軍的新晉偶像「閃電麥昆」原型車是一輛美國傳奇座駕——道奇蝰蛇。車型是克萊斯勒收購道奇後在1989年推出的全新系列跑車,片中出現的這款車型搭載750馬力的V8引擎,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4.5秒,是速度而生的運動健將。好基友「板牙」對麥昆言聽計從,相較於與莎莉忽遠忽近的戀人關系,這兩位忘年交可是要歡樂太多,時不時的幽默打趣讓觀者在不經意間便能笑到流淚。
當「直截了當」愛上了「優雅理智」,溫柔的莎莉是麥昆在小鎮上最大的牽掛。莎莉的原型車並不簡單,保時捷卡雷拉經典的996車型,為車迷們所追求的大燈設計讓它的辨識度高得驚人。最後再來說說「保羅紐曼」的「大黃蜂」,美國哈德森汽車公司1910年建立,Hudson Hornet是1951年推出的兩門豪華跑車,其也是NASCAR賽事的常勝將軍,如今依然有很多老爺車愛好車奉其為傳世神車,有古典跑車界的巨星之稱。
3、《的士速遞1》
定位:法式出租顛覆三觀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標致407 Sedan(主角座駕)
賓士第一代C-class W202(反派劫運車)
其實《玩命速遞1》在某種意義上只能說是呂克貝松在好萊塢復制了他自己締造的經典,而這經典的源頭便是此次榜單的第三名作品——《的士速遞1》,我們也可以情切的稱其為《瘋狂計程車1》。
作為一部純粹法國風格的動作喜劇,《的士速遞1》的成功是世界性的,它既將法式風趣帶到了全世界觀眾面前,改變了外界對法國電影一貫文藝的風格定位,其還讓全球人民都意識到不止好萊塢可以拍出精彩的追車戲,法國人同樣可以,而且還能在緊張刺激的情節中博您一笑。
演員陣容部分本片非常有趣,扮演男主角的薩米納塞利作為極少數非裔移民法國人經過在電影圈執著的努力終於被「貝導」看中,從龍套小角色華麗轉身成為一線男主角。但也因為《的士速遞》系列電影太過成功,限制了戲路的寬度,其之後的作品光芒全部被淹沒在光暈背後。扮演主角女友的瑪麗昂歌迪亞是好萊塢炙手可熱的法國女星,憑借《玫瑰人生》贏得第80屆奧斯卡影後桂冠,在本片中其幾乎全裸的鏡頭表現出年少輕狂的無畏勇氣,也成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劇情很簡單,一個從速遞員剛晉升為計程車司機卻幫助曾共事的朋友,車速太快被交警抄了牌照的平民車神遇到了一個考駕照8次都過不了、辦案總在狀況外的笨警察,兩者互幫互助糾結在一起。丹尼爾用誇張的改裝車和高超的駕車技巧幫助艾米里安擒獲銀行劫匪,拿回駕照的同時兩人也成為了患難死黨。
本片的贏面在於法國影壇很少有將飆車、動作、犯罪和喜劇融合新類型電影出現,主角草根的定位和鬼馬烏龍的表現手法在現在看確實有些司空見慣,但在當時確實十分新鮮的嘗試,看慣了「假大空」和偉岸英雄,換個口味便獲得了奇效。時至今日,只要一談到汽車動作電影,《瘋狂計程車》依舊是常常被影迷們掛在嘴邊的經典,好萊塢也在2004年翻拍了本片,足以看出其對細分類型片市場的影響重要性。
4、《玩命快遞1》(非常人販)
定位:「傑叔」巨星初露鋒芒VS舒淇好萊塢首秀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750i E38(主角座駕)
第七代賓士S級 W140系列(1991-1998)(反派座駕)
雷諾 Magnum DXI系列重卡(偷渡押運車)
如果算上《死亡飛車1》和《偷天換日》的話,傑森斯坦森這已經是第三次出現在此次之中了,足可見其對汽車類型動作片的情有獨鍾。《玩命快遞1》是傑叔的成名力作,其憑借在本片中的出色動作表現聲名鵲起,也為他在好萊塢日後的一線之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一部,《玩命速遞1》的故事脈絡簡單,非常「專業」的快遞服務是影片核心的構思立意,圍繞著馬丁與人蛇集團展開了一場激情浪漫的速度大戲。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也是筆者選擇這部影片登榜的另一大原因便是素有台灣性感女生之稱的舒淇傾力助陣,賣萌露肉流眼淚,無所不用其極,與傑叔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卻又感人至深的患難生死戀。這也是舒淇首部好萊塢電影,邁出了其在美國電影市場的第一步。
影片另一的看點在於共由兩位導演和法籍著名影人監制,多年與好萊塢影人合作,中國香港導演元奎主要負責電影中的動作場面;法籍導演路易斯萊特里爾所指導的影片部部佳作,《狼犬丹尼》、《無敵浩克》、《諸神之戰》以及剛剛在國內上映不久的《驚天魔盜團》都是出於他的手下。本片的監制是全球影壇響當當的一線影人——呂克貝松,他的介入讓影片在濃重的好萊塢氛圍中混雜著法式的羅曼蒂克,男女主角槍林彈雨中依舊浪漫滿溢。
片中主角的座駕是一台750i E38,比較難得的是該款車型搭載一款少見的6速手動變速箱,它也是世界上第一輛裝配氙氣大燈的汽車。在片中它承載著前半部分的引入工作,開場時接送銀行劫匪的橋段充分體現了車型出眾的運動性能,在與標致607的對決中完美勝出。不過由於人蛇集團頭領太過較滑,最終寶駒被約一公斤的炸葯轟個粉碎。
走跳江湖多年的馬丁自然不能善罷甘休,大鬧敵方老巢的同時還將舒淇搶回,也正因如此招惹來了殺身之禍,同樣劫持回來的賓士S級也被扎了個魂飛魄散。簡單的商業片故事結局當然是正義戰勝邪惡,本片也不例外,不過「美國的拍攝模式+歐式風情+中國臉孔及打鬥場面」混搭的風格確實讓人眼前一亮。
5、《極速60秒》(2000)
定位:「古叔」少有的高質量飆車犯罪電影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保時捷996(第一場追車戲)
福特野馬ShelbyGT 500
寶馬540i(警方用車)
其實《極速60秒》本沒有計劃出現在此次的榜單之中,但由於「汽車電影TOP(上)」推出後大家強烈的反饋聲浪(如此反饋並非純的粉絲效應),筆者又重新溫習的一遍,影片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作為好萊塢一線影星的尼古拉斯凱奇,參演的汽車動作電影不算少,細數精品卻遠遠小於其出演的其他類型片,《極速60秒》是一個特例,精彩緊張,且充滿人性光輝。
好萊塢編劇們黔驢技窮的狀況已經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缺乏好的原創劇本便拿老片、小說回爐再做文章,本片也正是這樣一部重拍片。同名原作放映於1974年,影片以40分鍾的超長追車戲驚艷影壇,雖說沒那麼經典,但也同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作中最出彩的是「一夜之間盜取50輛頂級座駕」大膽構想,2000年的重拍版完整的保留了這一核心亮點,並以更具時代感的方式重新解讀了血濃於水的兄弟情義。
本片的陣容部分以「古叔」與朱莉的配搭為最大看點,當時「勞拉」還只能算是一個個性鮮明的女演員而已,與現在可是不能同日而語。兩人在影片里既是盜車拍檔,又是情人,但由於出場人物眾多和為汽車情節讓路的關系,劇情並沒有讓兩位的感情情感升華,僅止於萌芽狀態。針對本片兩人都接受了有關駕駛技巧的專項訓練,古叔由此愛上了飆車這項運動。
出現在本片中的名車多得驚人,是《速度與激情》系列也無法比擬的那種多。粗略統計車型包括有:阿斯頓氠丁DB5和DB1;賓利Arnage、Azure和Continental;凱迪拉克El Dorado、El Dorado Brougham、Escalade和El Dorado ETC;雪弗蘭Bel Air Convertible、Camaro Z28、Corvette和Corvette Stingray Big Block;福特F350皮卡;德托瑪索Pantera(義大利小眾跑車品牌);道奇Daytona和Viper Coupe GTS;法拉利355 B、355 F1、275 GTB4、550 Maranello和Testarosa;福特T-Bird;GMCYukon;悍馬雙門皮卡;英菲尼迪Q45;捷豹XJ220和XK8 Coupe;蘭博基尼Diablo;雷克薩斯LS 400;林肯Navigator;梅賽德斯-賓士300 SL/Gullwing、CL 500、S 600和SL 600;水星Custom;普利茅斯Hemi Cuda和Roadrunner;龐亞蒂克GTO;保時捷996、Boxster、Speedster、959和911 Twin Turbo;勞斯萊斯Stretch Limousine;福特野馬ShelbyGT 500;豐田Landcruiser和Supra Turbo;沃爾沃Turbo Wagon R等等。
美國電影當然還是會著重表現自家品牌的經典車型,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片中主角的座駕又是一款野馬車,與之前看到的款式有所不同,它是一款線條性感的經典車款——ShelbyGT 500。用原版不論成本還是找車難度都非常高,真實狀況是:影片中出現的所有福特野馬ShelbyGT 500均為技術人員用1967年標准版野馬(ShelbyGT 350)改裝得來。共12輛,影片拍攝完成後仍有7輛倖存,其中一輛被尼古拉斯凱奇個人收藏,如果你十分有幸看到一輛ShelbyGT 500出街,那沒准真就是古叔在開哦。
6、《亡命駕駛》
定位:北歐黑色文藝悲劇
經典程度:★★★★
出場車型:雪佛蘭Impala(開場搶劫接應車)
克萊斯勒300C (黑幫分子追逐用車)
雪佛蘭Malibu(1973年出廠 主角平日座駕)
如果說王家衛是藝術的哀嘆,吳宇森是唯美的暴力,那《亡命駕駛》則是將美國文化與文藝、暴力美學最巧妙的結合,它作為筆者最推崇的一部片子,《亡命駕駛》集合了太多令人震撼的元素。氣質陰郁,全篇基本上沒有大篇幅的對白,一切的語言和情感都用氛圍的營造來突出。動作戲犀利大膽血濺熒幕,飆車部分雖不多,但設計感及整體水準卻完全不輸傳統汽車動作電影。
與其說是好萊塢當紅小生瑞恩高斯林塑造了《亡命駕駛》,倒不如說是他的推薦成全了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將北歐式的文藝動作電影在全世界范圍內發揚光大,在主角冷靜的視角,激烈的速度、淡淡的情感中電影散發著令人迷醉的殘酷低氣壓。巧妙的逃脫橋段,黑幫分子們慘無人道的報復說短以及簡單卻足夠悲壯的感情線,極冷與極熱的碰撞交匯火花四濺,但這一切卻又是那麼的平緩、真實、充滿力量。
配樂和汽車是本片最重要的兩個亮點,開場部分主角(片中沒有交代他姓名,演員表中的對應稱謂是:Driver)駕駛一輛再普通不過的雪佛蘭Impala接應搶劫者,用電波全程監聽警方對講頻率,在夜幕和在建築物的粉飾下,上演了一場十足經典的逃脫戲碼。低頻段的襯樂隱隱的節奏電子樂表現著緊張情節駕駛者應有的心裡活動,而主角的臉上卻全程無表情。直至車最終駛入體育場地庫,隱入車流和人流之中……字幕起,後現代地下電子樂明確的重低音混搭效果人聲開始「控訴」社會,電影才正式開場……
不僅是開場,影片中主角在90%的時間中都是面無表情的,唯有他在於艾琳在一起的時候才能看到笑容和幸福感。1973年產的雪佛蘭Malibu老爺車上,他們乘著夕陽在乾涸的橋堤飛馳,盡頭是面積不大的樹林和溪水,這就是他們僅僅需要的那麼一點點美好而已。舊舊的車和舊舊黃色的陽光映襯下,時間短暫且珍貴,是唯屬於他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為了成全她,主角答應幫助其丈夫完成黑老大交給的交易任務,殊不知一腳剛踏出罪惡,身上就已經連中數槍前去問候天公。他,奪路而逃,粗狂的野馬和貴氣的克萊斯勒300C上演一場美式大馬力後驅較量。專職駕駛的主角贏得並不輕松,但也算是逃過一劫,不過黑幫不可能停止滅口行動,最終Driver選擇主動迎擊,完爆罪惡的反派,不過他們的愛卻已走遠,在電梯里艾琳的表情讓他絕望,悄悄的離開始無盡漂泊。
7、《變形金剛1》
定位:經典動畫電影版回歸首部曲
經典程度:★★★★
出場車型:雪佛蘭科邁羅(1976/2008兩代)
Peterbilt 379(擎天柱)
GMC TopKick 6500(鐵皮)
悍馬 H2(救護車)
龐蒂亞克Solstice GXP 敞篷跑車(爵士)
經典的力量是不能忽視的,人氣動畫更是如此。每個男生心中的神作《變形金剛》在2007年被導演邁克爾貝第一次以真人加CG動畫的方式搬上銀幕,開啟系列電影篇章的同時,過硬的質量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此次入選十大不外乎是因為汽車人陣營的兄弟們在影片中的賣力演出,打鬥搞笑使勁渾身解數。
作為系列電影的開篇之作,《變1》主要的功能是交代整體故事的來龍去脈,引起觀眾對兒時經典的回憶及感動。有漫畫和動畫的超強人氣作支撐,電影版在擁有先天優勢的同時卻也倍感壓力。導演邁克爾貝《珍珠港》、《逃出克隆島》連續兩部大片皆遭遇票房口碑雙重滑鐵盧,在《變1》的創作中變得非常小度,擅長的大場面爆破戲依舊精彩,而對於人物型格、整體劇情走向也給與了更多重視。不過接下來的後續兩部該系列作品明顯就有點「耍」開了的感覺,回歸到「貝導」一貫的空虛動作片路線,所以唯有此部作品有資格上榜。
不論汽車人陣營裡面有多少強大的戰友給人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看過本片的人還是會被大黃蜂活潑的性格所征服。片中最能喚起人們勇氣和回憶的是大黃蜂(1976年雪佛蘭 Camaro跑車)幹掉路障(野馬Saleen S2)後風趣邀請邀請男女主角上車的情節,Sam的那句:「50年後等你老了,你會後悔當初沒上車嗎?」青年人勇敢無畏的氣勢用短短幾個字便表現的淋漓盡致,配著充滿希望的搖滾樂,寫作的當下筆者耳邊仍然能回響起當時在電影院中觀眾們自覺發出的掌聲和歡呼聲……
《變1》博派隊伍中出場的全部都是美系車型中的代表力作,擎天柱是Peterbilt 379大型半掛長鼻車,搭載C15發動機和18速手動變速箱,是美國家喻戶曉的肌肉卡車大明星;武器專家鐵皮和救護車分別為通用旗下品牌GMC的TopKick 6500大型皮卡以及悍馬H2軍用越野車,兩位重量級選手一攻一守分工明確;如果說悲壯,決戰剛開場不久變被威震天掰成兩半的爵士絕對是最慘的一位,即便驚鴻一瞥,龐蒂亞克Solstice GXP 敞篷跑車優雅的造型還是讓人一見傾心。
如此人氣爆棚的電影全部採用新人演員,男女主角希亞拉博夫和梅根輠克斯憑藉此片晉升好萊塢一線,默默無聞隨即一夜成名。不過再性感的女神在一眾變形金剛面前也只能淪為配角。最後筆者在這里還要抱怨一句,CG動畫能不能讓變形過程再慢一點、清晰一些,呼嚕一頓變亂七八糟就完成了,著實有糊弄消費者的嫌疑。
8、《偷天換日》(又名《義大利任務》)
定位:亂眼大咖組團構建驚天復仇騙局
經典程度:★★★★
出場車型:Mini Cooper
《偷天換日》的上榜可能很多人會給予質疑聲,但筆者要說,它的重點不是在於電影中出現的車數量多少、汽車元素有多重要,本片是一部體現汽車作為廣告元素與電影結合最經典的代表。當然我們依舊不能忽視大牌演員的光芒,要知道那時的傑森斯坦森還只是一個小有名氣且四處串戲的小配角,這里他又出現了,而如今……
作為對1969年英國電影《大淘金》致敬的好萊塢版本作品,《偷天換日》在劇情整體架構上秉承了舊作的韻味,而對黑色幽默以及結尾部分又有自己的演繹跟闡述。曾經被戲弄的美國觀眾顯然更能接受這一版本的風格與理念。而作為隨後的效仿者,《偷天換日》也算是給出了一個較高及格的門檻,《十一羅漢》系列也擁有類似的劇情設定,不過可惜的是車的戲份並不吃重……
由於追車鏡頭太經典,一些言辭比較犀利直接的影評人甚至用「利用快進鍵,直接看追車戲就好了」來斷言它。其實整片在劇情設置、盜寶情節都擁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如果說弱點,可能就是略顯好萊塢程式化的正義、貪婪、復仇以及與美人互動等等環節令人太過熟悉,但從一部商業片來講,一些重復性的元素出現也是在所難免。
片中唯一的汽車主角便是擁有較小身材和過人操控性能的Mini Cooper。由於盜竊任務的特殊需求,小Mini微型的體積達到了在地下鐵空間內通行的苛刻標准,趨近於卡丁車一樣的精準操控以及出眾的性能表現都讓它在與摩托、直升機的正面交鋒中輕松得勝。
由於地下橋段拍攝地所在的洛杉磯,地鐵系統無法允許搭載汽油機的汽車進入,製片方特意定製了兩輛電動Mini Cooper,這也可能是最早的Mini E的雛形吧。片中共出現紅、白、藍三輛Mini Cooper,但實際在拍攝的當下,劇組共使用了32輛Mini,炫目勁爆的飛車特技鏡頭總是要付出更多代價,耍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練成。
9、《死亡飛車1》
定位:血腥無底線飛車秀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第五代福特野馬(主角)
道奇拉姆(反派一號)
保時捷911(醬油車)
別克 Riviera GS(醬油車)
捷豹XJS(醬油車)
提起《死亡飛車》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對於鍾愛傑森斯坦森的影迷來說,這確實他不可多得的B級賽車電影力作。憑借在《玩命速度》中的出色表現,2008年的傑硬漢事業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同年先後上映包括《玩命速度3》、《銀行大劫案》及《死亡飛車》都延續了其動作片慣有的風格,在本片當中,他更多的表現卻在需要在車內完成。
追溯《死亡飛車》的歷史淵源,1975年史泰龍參演的《奪命狂奔2000》是本片的原始版本。原版劇情將時間設定在未來的2012年,經濟崩裂的美國犯罪率飆升,「死亡飛車」是典獄長為求財發明的血腥賽車節目,人們可以通過付費方式點播收看,而參與的罪犯贏得勝利的獎品則是獲得自由,無數死刑就此犯踏上了亡命不歸路……2008版劇情保留了原作的大部分設定,時間換成2020年,由於技術的進步場面火爆血腥程度全面升級幾近失控。影片整體質量上乘,動作場面逼真凶殘,成為少數擁有眾多粉絲的B級(限制級)賽車電影。
除了傑森斯坦森的加盟外,在《速度與激情》系列中巧舌如簧的Roman(泰瑞斯吉布森)扮演最能對主角造成威脅的黑人反派,一改臭貧的嘴上功夫,開車風格蠻橫無理可講,置人於死地就是最終目標。但山外有山,辦事冷血只認錢的監獄長才是最令人厭惡的幕後黑手,那人命當游戲當生財的籌碼,可惡嘴臉招人唾棄。高質量的翻拍讓影片擁有成為經典系列的潛力,不過一眾主演以及導演保羅褠德森的退出讓後兩部續集完全失准,最終淪為狗尾續貂的敗筆讓粉絲們失望至極。
車迷們看這部片子可能會有些茫然,在各種武器和防護裝甲的改裝之下,車輛的造型改變了太多,不過好在片中設定有一定篇幅的介紹環節。主角的戰車如此經典的第五代野馬前臉設計並沒有被裝點的太過,比較容易識別。動力部分片中是這樣描述的:搭載5.4升V8引擎加裝福特競賽級超強增壓器, 625kW最大功率和700磅扭力,擁有連續多缸噴油系統,並配有183kW液氮加速器,尾部配有六英寸的實心護甲,命名為「墓碑」。聽上去很猛,其實對手的裝備則更是誇張。
機關槍喬(泰瑞斯吉布森飾演)是「弗蘭克」的老對手,上一代的「弗蘭克」歸西便是他親手所謂,順理成章他也成為傑森的最強對手。其駕駛的是一款經過特殊改裝的道奇拉姆(Dodge Ram)重型皮卡,標准版車型搭載排量為5.7升的V8引擎,291kW和552N.m在電影中得到一定強化,同時強化的還有1個排障器,4挺勃朗寧 M1919機槍,車身兩側火神炮和車頂的俄羅斯 RPG-7火箭筒等武器系統。作為負責任的觀影者,小編還是可以微微劇透一下,最終的結局充滿正能量,點到為止……
10、《頭文字D》
定位:港產熱血汽車電影代表
經典程度:★★★
出場重點車型:豐田AE86 Trueno
日產 Skyline GT-R V-specⅡ(BNR32)
馬自達RX-7(FC3S)
三菱Lancer Evolution III GSR
首先上榜一部華語地區的電影並不是編輯偏心,它並不只是因為楦頭夠響亮才入選榜單,作為近年來少有的高質量港產青春題材賽車電影,《頭文字D》完全代表了一個時代年輕人對於車以及人生態度的觀察視角。汽車電影通常都很商業,但《頭文字D》卻是從商業中找尋到了觀者的共鳴點。
原著漫畫版本在日本的經典程度完全可以與中國的「四大名著」相提並論,從1995年在講談社的《周刊Young Magazine》連載開始,直至電影上映的2005年,單行本漫畫出版物共銷售超過4000萬本,成為日本國寶級漫畫。由於作品的高影響力,汽車文化再一次點燃青年人群體的熱血與激情,包括AE86在內的各路神車也成為了紅極一時的飆風座駕。
作為第一部真人版電影作品,《頭文字D》由因指導《無間道》系列揚名的劉偉強/麥兆輝梁聯手掌舵含金量十足。演員陣容更為強大,包括周傑倫、陳冠希、余文樂、鈴木杏、杜汶澤、陳小春、鍾鎮濤、黃秋生等一線老中青演員悉數加盟。如此這等超強卡司陣容引發了粉絲們超強的觀影熱潮,贏得票房口碑雙豐收。
Ⅱ 你所不知道的美國納什牌汽車,這樣的設計現在同樣非常出彩
提及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基諾沙你可能不大了解,這座城市擁有著悠久的汽車工業歷史,可追溯到1902年,直到2010年,克萊斯勒關閉了納什汽車品牌,雖然至今有相距10年,但基諾沙歷史中心(KenoshaHistoryCenter)依然會每年都慶祝這座小城的汽車歷史遺產。
納什汽車品牌歷史上另一重要節點在於皮卡車型。隨著二戰結束,卡車在當時的美國越來越受歡迎。在基諾沙歷史中心展示有1948年生產的NashAmbassador皮卡。這款車來源於NashAmbassador納什大使牌轎車,只不過後排變成了卡車的後斗。在《賽車總動員3》里,還有NashAmbassador轎車出鏡,可以說是50年代美國車市中的豪華品牌。
角師傅點評:
要說全球汽車文化最濃的國家,當屬美國。雖然美國歷史不長,但汽車工業歷史絕對硬核。其實還有很多具有傳奇色彩的汽車被歷史長河所掩埋,你還知道有哪些現在消失了的汽車品牌嗎?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賽車總動員韓大夫的原型
哈德森·大黃蜂(Hudson Hornet)是美國哈德森汽車公司紀念1910年建立,而於1951年推出的雙門豪華轎車,當年該車以速度見長,在1951年的美國賽車協會賽事 (NASCAR)中憑借一台直列六缸引擎,被美國車迷冠以「陸地火箭」的美稱,在1955年前一直是NASCAR的主宰車。哈德森汽車廠總共生產了30萬 輛「大黃蜂」,時至今日仍很受一些懷舊車迷的歡迎。
Ⅳ HUDSON是什麼車的標志
真車型號:1951年制哈德森·大黃蜂
真車檔案:哈德森·大黃蜂(Hudson Hornet)是美國哈德森汽車公司紀念,1910年創業於1951年推出的雙門豪華轎車,當年該車以速度見長,在1951年的美國賽車協會賽事(NASCAR)中憑借一台直列六缸引擎,被美國車迷冠以「陸地火箭」美稱,在1955年前一直是NASCAR的主宰車。哈德森汽車廠總共生產了300962輛「大黃蜂」,時至今日仍很受一些懷舊車迷的歡迎。
Ⅳ 有個顏色鮮艷的車的卡通動畫片,叫什麼名字
中文片名:汽車總動員
原片名:Cars
更多中文片名:賽車總動員 小汽車的故事 反斗車王 .....香港譯名
更多外文片名:Route 66 .....(USA) (working title)
影片類型:動畫 / 奇幻 / 家庭 / 喜劇
片長:116 分鍾
國家/地區:美國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混音:SDDS Dolby Digital EX DTS-ES
級別:Malta:U Argentina:Atp Portugal:M/6 Australia:G Canada:G Sweden:Btl UK:PG Iceland:L Germany:o.Al. Hong Kong:I Ireland:G Singapore:G USA:G Brazil:Livre Netherlands:AL Norway:A Switzerland:7 Philippines:G Malaysia:U India:U Finland:K-3 South Africa:PG
版權所有 :(Disney Enterprises, Inc./Pixar Animation Studios)
拍攝日期:2003年4月14日
全球首映日期:2006-06-09
北美票房成績:2億4408萬美元(2006年第2名)
劇情簡介:
時髦拉風的賽車「閃電」麥克奎恩,一直夢想在賽車大賽中脫穎而出,成為車壇新偶像,勝利、名聲、獎品、地位,「閃電」連做夢都想著在賽車狂飆。為了參加賽車界盛事--皮斯頓杯冠軍賽,「閃電」輕裝上路,准備穿越美國到達加利福尼亞,贏得閃亮的獎牌。
一路飈車的「閃電」卻在途中意外迷路,闖入了66號公路旁一個貌不驚人的陌生小鎮,橫沖直撞的他毀了鎮民不少財產,為了盡快上路,「閃電」不得不答應做義工,和小鎮居民打成一片。於是,他結識了很多不按規則辦事的新朋友:直爽漂亮、2002年產的時髦保時捷「莎莉」,有著神秘歷史的1951年產老爺車「哈德森博士」,滿身鐵銹但值得信任的拖車「梅特爾」以及鎮上形形色色的汽車們。
最初不以為然的「閃電」卻發現小鎮上實際卧虎藏龍,在這個奇幻的汽車世界裡,他們共同經歷了一段超乎想像的神奇旅程。「閃電」最終發現生命真正可貴的是旅程,而不是沖過終點線的瞬間,勝利、榮譽和名聲遠遠不是生活的真諦...
影片評介:
王者皮克斯的老闆約翰·拉塞特親自打點的票房巨制,即便從維護Boss的地位和尊嚴的角度出發,亦絕不允許影片的銷路有半點差池。將故事的主人公選為孩子們痴迷的汽車,創意階段便已成功了一半。當然,皮克斯的動畫從來是老少咸宜的,青年影迷對皮克斯作品的票房貢獻,較之兒童層,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言以蔽之,《飛車總動員》的發行前景一片光明、萬無一失。
2005年8月,迪斯尼在CG盛會「SIGGRAPH 2005」上打出3D重拳,即將推出的四部動畫大片集體亮相,讓人先睹為快、大呼過癮。其中最被關注的,便是《飛車總動員》。本片發生在一個奇特的汽車世界裡,這些汽車會說話、能思考、款式多樣、品牌齊全。影片主角是一部時髦拉風的賽車,夢想成為66號公路賽的冠軍,卻在比賽中誤入歧途,一番奇遇後意外領悟到人生真諦。
回顧歷史,皮克斯與迪斯尼聯手推出的六部CG動畫,片片大賣:《玩具總動員》、《蟲蟲危機》、《玩具總動員2》、《怪物公司》、《海底總動員》、《超人總動員》,平均北美票房高達2.43億美元,且有口皆碑。因此,原班人馬傾情奉獻的本作,票房高枕無憂的同時,品質亦毋庸置疑。本片一度被認為是迪斯尼與皮克斯合唱的絕響,但曾經的動畫界泰斗與當今的CG業大牛在分道揚鑣後,各自反思,發現誰也離不開誰。因此,作為復婚後的首胞胎,這部豪氣干雲、志存高遠的愛情結晶,勢必火得一發不可收拾。
觀看地址: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346767/
Ⅵ 遼籃外援哈德森:曬出什麼,讓球迷直呼憑本事掙的
哈德森是上賽季遼寧奪冠的首功之臣,總決賽第二場憑借著最後時刻的神級表現帶隊艱難取勝。這個賽季遼寧高歌猛進,常規賽連勝紀錄被刷新到20場,但更重要的是,哈德森也迎來了CBA歷史總得分突破10000分的里程碑!早在2010-11賽季,哈德森就幫助廣東男籃站在了總冠軍領獎台上,來到CBA的第一個賽季就拿到了總冠軍。從2014-15賽季開始,哈德森連續4年擔任遼寧男籃核心,幫助球隊向總冠軍發起沖擊,其中三次站在總決賽賽場上,終於在2017-18賽季如願以償。
有人說,哈德森,馬布里,積臣,是中國最好的外援,我認為應該還有羅德,當年羅德一句,只要孫軍還打,我就繼續打!雖然沒拿過冠軍,但也是吉林隊的頂峰了!
Ⅶ 賽車總動員韓大夫的原型是什麼
是雪佛蘭的一種,名字也大黃蜂,哈德森·大黃蜂(Hudson Hornet)。
Ⅷ 上春晚+豪車接送!哈德森重回遼寧待遇真好,他為何如此受遼寧球迷喜愛
因為哈德森是非常優秀的一個人,在很多球迷的心中他的人品也是非常不錯的。
Ⅸ 肌肉車的歷史
時期:1949-1950s初
至於肌肉車起源於何時眾說紛紜,但其中比較可信的一種認為,1949年推出的奧茲莫比爾火箭88(1949 Oldsmobile Rocket 88)可以稱作是後來所有肌肉車的鼻祖。它首次將具有強大動力、創新的發動機——美國第一台高壓縮比頂置氣門V8發動機裝備到了輕盈的車體上。這款車滿足了美國民眾對於性能和速度的渴求。
美國《肌肉車》雜志評論說:「將龐大的V8發動機塞到一輛中級轎車的發動機蓋下的天才想法無疑只有奧茲莫比爾想得出來……全新的頂置氣門(OHV)V8發動機與輕盈的老款」76型「車體完美結合……於是,在1949年2月,全新的」火箭88「系列宣告誕生了。」
評論說:「《汽車趨勢(Motor Trend)》雜志著名記者華爾特 沃倫對這輛」擁有源源不絕的馬力「的汽車非常滿意,他說:『加速度將你一直壓在駕駛座上,直到你松開油門。』奧茲莫比爾88在1950年立下了性能的里程碑,它奪下了NASCAR全國賽的冠軍,戴托納速度周的冠軍,以及賽程長達2100英里以上的卡雷拉-泛美拉力賽的冠軍。在法國,一輛「火箭88」在斯帕-弗朗科冠軍賽中斬下桂冠。輕巧的車身搭載強大的V8引擎,1949年的奧茲莫比爾88的確稱得上是肌肉車鼻祖!」
傑克雷納德在《今日駕駛》中寫道:「『火箭V8』為今後至少30年內所有的美式V8引擎立下了標准。303立方英寸(合5L),帶雙筒汽化器的V8引擎可以在3,600轉時提供135馬力(100kW,137美製馬力),僅在1800轉時就能產生263Ibs的最大扭矩。當時除了哈德森大黃蜂(Hudson Hornet)之外沒有一輛中型汽車性能能夠比得上奧茲莫比爾火箭88。」
他還說,「火箭88」是NASCAR賽事1950年代的明星,在當時10場比賽中贏了8場。通過它那閃電般的成功,人們絕對可以認為裝備135馬力V8發動機的奧茲莫比爾火箭88就是最早的「肌肉車」。
《流行街頭改裝車》雜志的史蒂夫 德爾西科認為,在1949年推出,裝備頂置氣門V8發動機的奧茲莫比爾「火箭88」與當時的凱迪拉克共同將美國帶入了高性能V8引擎時代。 時期:1950s中後期-1960s中
當奧茲莫比爾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時,其他的品牌也漸漸為自己旗下增添性能車型。其中就有克萊斯勒1955年推出的「C-300」。這款車首次搭載了克萊斯勒引以為傲的第一代Hemi發動機(Hemi是Hemisphere的簡稱,因這款發動機的燃燒室為半球形,而不是傳統的平頂式而得名)。C-300很快就成為了NASCAR的新霸主。這款車在當時擁有不可思議的300匹強大馬力(合224kW),成為當時「美國馬力最強的汽車」。克萊斯勒C-300的百公里加速僅為9.8秒,極速209千米/時,同時易於操控,為它那個年代的性能車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按現代標准來看,C-300性能平平,但在百公里加速還停留在30秒以上的1950年代,它已經稱得上超級跑車了。其他的品牌如AMC(美國汽車公司)於1957年也推出了像「叛逆者」(Rambler Rebel)這樣膾炙人口的好車。
在20世紀60年代時真正意義上的「肌肉車」開始登上歷史的舞台。這個時候,美國汽車四巨頭GM通用、Ford福特、Mopar克萊斯勒集團、AMC美國汽車公司相繼加入到這新興的爭斗中來。那時直線加速賽(Drag Race)剛剛興起,福特和克萊斯勒在比賽中中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於是克萊斯勒方面亮出了排量413立方英寸(合6.8升)的1962款道奇達特(Dodge Dart)。這輛車不得了,在短短的四分之一英里直道盡頭加速到了超過161千米/時速度,這一過程僅用時13秒,震驚了當時的人們。
1964年,通用汽車公司分別在旗下三個品牌奧茲莫比爾(Oldsmobile)、雪佛蘭(Chevrolet)和龐蒂亞克(Pontiac)推出了大馬力車型,僅一年之後,別克(Buick)品牌也加入了肌肉車的開發熱潮。
1964到1965年間,福特將排量為427立方英寸(合7.0升)的發動機塞進了福特「雷霆」(Ford Thunderbolt)的發動機艙里。克萊斯勒則開發出第二代排量為426立方英寸(7.0升)的Hemi發動機迎戰。通用旗下的龐蒂亞克「風暴」GTO(Pontiac Tempest GTO)則裝備了擁有先進賽車技術的389立方英寸(6.4升)V8發動機。1966年,龐蒂亞克GTO從「風暴」車系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性能車系。龐蒂亞克分部總裁約翰德洛倫的此舉打破了通用內部「小型汽車排量不得超過330立方英寸(5.4升)」的規定,幾乎讓通用高層暴跳如雷。但是GTO後來的巨大市場成功讓通用公司的高層們閉上了嘴。GTO成為了通用公司與克萊斯勒的道奇Polara 500和普利茅斯復仇女神(Plymouth Sport Fury)抗衡的終極利器。在「大就是好」成為美國汽車用戶的主流思想之時,像GTO這樣的中大型跑車無疑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1964年秋,福特公司介紹了全新的小型跑車,也就是後來成為傳奇的」野馬「(Ford Mustang)。這款車被認為是小馬型肌肉車即小型肌肉車(Pony Muscle Car)的開端,它的推出恰好迎合了美國戰後嬰兒潮一代的汽車需求——個性、速度、便宜,野馬僅僅上市一天訂單竟已超過2.2萬份。買野馬的人擠破了經銷商的門檻,甚至有人買下車子後堅持睡在車里以免別人再把它買走。為了滿足消費者巨大的胃口,福特於次年為野馬追加了排量289立方英寸(4.0升)的V8發動機,隨後推出的野馬更是搭載302立方英寸(5.0升)發動機。1965年,賽車界傳奇人物卡羅爾謝爾比改裝了這款野馬,擁有290馬力的Shelby GT350橫空出世,橫掃Trans Am賽場。
美國汽車公司,雖然是最晚加入肌肉車軍團的,但它卻在短短的幾年裡造出了許多令人叫好的作品。1965年,AMC漫步者「馬爾林」斜背式跑車(AMC Rambler Marlin fastback)推出,直面強勢的福特野馬(Ford Mustang)和普利茅斯梭魚(Plymouth Barracuda)雖然「馬爾林」可以說是市場的失敗,因為它銷量慘淡,但這款車是AMC(及美國汽車公司)進軍肌肉車市場的第一聲號角。1967年,「馬爾林」與新推出的「叛逆者」(AMC Rebel)共同裝備了全新的280馬力343立方英寸(5.6升)V8「台風」發動機。1968年,AMC又推出了兩款小型肌肉車(Pony Muscle Car)「標槍」(Javelin)和「AMX」,大受歡迎。 時期:1960s末-1970
1967年開始,肌肉車間的馬力競賽已經處於白熱化狀態,排量在7.0升以上,馬力達350匹,甚至400匹以上已經不算什麼新鮮事了。
福特一口氣推出了351立方英寸(5.8升)」克利夫蘭「(Cleveland)、428立方英寸(7.0升)「眼鏡蛇噴射」(Cobra-jet)、429立方英寸(7.0升)「超級眼鏡蛇噴射」(Super Cobra-jet)等不同排量的發動機,裝備在旗下的福特野馬(Ford Mustang)、福特都靈(Ford Torino)、水星美洲獅(Mercury Cougar)等車型上,製造了一批馬力強悍的肌肉戰將,馳騁Trans Am、NASCAR賽場。1967年,卡羅爾 謝爾比再次操刀改裝野馬,推出肌肉車性能巔峰的代表Shelby GT500,搭載福特傳奇的428」眼鏡蛇噴射「發動機,雖然對外宣布只有335匹馬力,但有人實測動力竟然達到了400匹以上。
1966-1970年是克萊斯勒Hemi發動機的黃金年代,這款發動機經過改進此時已能輕松地壓榨出425匹馬力,裝備426Hemi發動機的道奇戰馬(Dodge Charger R/T)、道奇挑戰者(Dodge Challenger)、道奇超級蜂(Dodge Super Bee)、普利茅斯GTX、普利茅斯「赫姆」梭魚(Plymouth Hemi 『Cuda)、普利茅斯公路奔跑者(Plymouth Road Runner)都是肌肉車迷眼中的」神作「。
通用公司更是把大排量原則貫徹的淋漓精緻。1966年小型肌肉車雪佛蘭卡邁羅(Chevrolet Camaro)作為通用應對野馬的車型推出,自此以來通用就沒有停止過對卡邁羅停止過排量的增加,302立方英寸(5.0升)、396立方英寸(6.2升)、427立方英寸(7.0升)。1969年款卡邁羅SS427加裝COPO賽車套裝後馬力一度達到了650匹,百公里加速4秒以內,這是如何恐怖的數字!隨後,雪佛蘭還推出了1970款西維爾SS454(Chevrolet Chevelle SS454),搭載排量驚人的454立方英寸(7.2升)V8發動機,馬力高達450匹。
到1970年時,肌肉車的馬力競賽已經達到頂峰。 物極必反,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肌肉車身上。
事情開始於美國汽車安全議會游說團的領導人指責美國汽車巨頭們向民眾,尤其是年輕人銷售價格便宜的大馬力汽車的行為,他認為對於這些汽車過於強大的馬力來說,剎車系統簡直就是形同虛設,而且這類汽車難以操控、輪胎負荷過重,極易導致交通事故。作為回應,美國汽車保險產業大大提高了肌肉車的投保金額和投保條件,這一舉措使許多肌肉車的潛在買家不得不摸摸自己的口袋,三思而後行。與此同時,肌肉車的軟肋:巨大的排放和嚴重的污染問題終於在1973年給它帶來了致命的一擊。在這一年歐佩克產油國限制了石油的出口,石油危機正式爆發。底特律的汽車巨頭們不得不冷靜下來考慮日益嚴重的排放問題了。
全盛時期大部分的肌肉車引擎都採用了高壓縮比設定,有些車型的壓縮比甚至達到了11:1,使用標號100號辛烷值的汽油的車型比比皆是。但自從在1970年《美國空氣凈化法規》出台以來,由於有鉛汽油被全面禁止使用,而替代四乙基鉛的汽油抗爆震劑尚未得到推廣,所有的汽油辛烷值標號都降到了91號。為了適應新的油品,肌肉車們不得不削減輸出功率、降低壓縮比,於是自1971年開始,肌肉車的馬力一降再降。
在以上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肌肉車漸漸失去了它賴以生存的標志性特徵——強大的馬力。自1971年美國排放限製法規出台以來,肌肉車市場連年萎縮。許多高性能引擎,像克萊斯勒引以為傲的426Hemi發動機不得不停產,走進歷史。許多其他的性能車型也紛紛停產,或搖身一變成為動力柔弱的豪華轎車。以往象徵肌肉車身份的徽標,如雪佛蘭的「SS」(Super Sport超級運動)、道奇的「R/T」、和奧茲莫比爾的「442」,不再象徵著強大的馬力,而是降級成為代表加裝一般性能套裝(如選裝外觀、操控升級套件)的車型。
但還有少數肌肉車如1972年雪佛蘭的蒙特卡洛(Chevrolet Monte Carlo SS)仍然垂死掙扎著,搭載雪佛蘭425馬力的454立方英寸(7.2升)V8發動機,還想繼續賺那些肌肉車愛好者的錢。但可惜一上市便銷量慘淡,不久就灰著臉停產了。根據《汽車與駕駛者》(Car and Driver)雜志的描述,「最後一輛被迫屈服的肌肉車是1973-1974款的龐蒂亞克火鳥『泛美超級455』(1973-1974 Pontiac Firebird Trans Am SD455)。自1975年起,它的性能就被大大削弱了,雖然這款車一直生產到了2002年,其中經歷了兩次換代,並於1993年起小幅上調了馬力數據, 但這款車再也無法再現1967年到1974年間肌肉車全盛時期的輝煌。 時期:1970s末-1990s初
美式跑車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了它們從新復甦的歷程。但此時它們已經不再是當年的「肌肉車」,因為嚴格的排放法規和安全法規讓傳統的廉價的大馬力跑車無處生存。更加先進的燃油噴射系統和超速檔技術被使用在肌肉車中的倖存型號,現已降級為小型跑車的福特野馬(Ford Mustang)、雪佛蘭卡邁羅(Chevrolet Camaro)和龐蒂亞克火鳥(Pontiac Firebird)上。它們與更高級的豪華跑車,如1983到1988年間生產的別克君威T(Buick Regal T-type)、別克GN(Buick Grand National)、福特雷鳥渦輪增壓雙門跑車(Ford Thunderbird Turbo Coupe)和雪佛蘭蒙特卡洛SS(Chevrolet Monte Carlo SS)共同搭建起了美國跑車市場的新格局。只是遺憾的是,它們的動力都無法與它們的肌肉車前輩媲美。 時期:1993-今
提起肌肉車的復興就不得不提起上世紀90年代率先復興的美式超級跑車,它們雖然不能被稱作是真正的肌肉車「肌肉車」(因為它們售價過於昂貴,違背了肌肉車經濟廉價的原則,詳情參見上文「定義/介紹」一欄)但是同樣強大的大排量V8發動機、具有肌肉感的外形讓人們感覺到,肌肉車就要卷土重來了。1993年,克萊斯勒苦於沒有一款能作為公司的精神象徵的跑車,於是其旗下道奇品牌團隊日夜攻關,把本來裝在卡車上的8.2升(500立方英寸)V10發動機塞進了修長的超級跑車車身里。於是,擁有超過400匹馬力實力的道奇蝰蛇(Dodge Viper)宣告誕生。通用公司方面不甘示弱,1997年,雪佛蘭旗下發布全新第5代克爾維特(Chevrolet Corvette C5),它一掃前代克爾維特呆板的形象,在擁有優雅的外形的同時又不失傳統美國跑車的那種力量感,350立方英寸(合5.8升)發動機提供350匹強勁馬力,為美國跑車挽回不少面子。這些美式超跑重新勾起了美國人對於那個傳奇年代的回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於是,在進入21世紀後,為了順應強烈的懷舊風潮,美國汽車巨頭們開始醞釀肌肉車的復活計劃。
2004年,克萊斯勒發布當年300系列車型的後繼車型2005款300C(Chrysler 300C),它很大程度上借鑒了1957年C-300的設計風格。同時全新第三代5.7升Hemi發動機的使用讓新300C重煥老肌肉車時代的性能光芒。
2005年,福特,作為這場復興運動的先驅,發布全新第五代野馬(5th Generation Ford Mustang),人們欣喜若狂,因為從這部車中,它們彷彿看到到了1964年野馬剛剛推出時的樣子。當GT、Shelby GT500、Boss302等經典車款重出江湖時,福特告訴人們,當年的肌肉車之王野馬又回來了!
2008年,克萊斯勒又復活了消失了30多年的道奇挑戰者(Dodge Challenger),它的設計靈感正是來自於經典的1970款道奇挑戰者。同樣的腰線、同樣的四圓頭燈讓人們不得不記起它30年前的祖先來。
2009年,全新雪佛蘭卡邁羅(Chevrolet Camaro)正式投產,外形原汁原味地傳承1969款卡邁羅的設計理念。「SS」版甚至搭載6.2升V8發動機,輸出425匹馬力,成為野馬謝爾比GT500(Shelby GT500)的勁敵。在電影《變形金剛》中大出風頭的卡邁羅如今風光無限。
2010年,道奇又推出了2011款新戰馬(2011 Dodge Charger)。雖然戰馬作為一款肌肉車早在2006年就已經復活,但2011款戰馬融入了更多的1968到1969年間戰馬的設計元素,它要比2006到2010年間生產的戰馬看起來更加原汁原味。
而如今,肌肉車的神話仍將被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