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國內外汽車價格差那麼大
我國的汽車工業仍然處在發展階段,要保護民族工業,所以要增加關稅,像歐洲,美國等對反傾銷。
市場經濟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影響了汽車消費。在我國,很長一段時間里,汽車沒有被當成消費品,而是生產資料,消費者協會也不受理有關汽車方面的投訴。
現在雖然承認了汽車是消費品的性質,並出台了缺陷汽車召回制度,但是仍然存在著配套法規不完善、保障機制不健全、認定標准不明確,以及處罰力度不足等方面問題,難以有效地約束企業的行為,保護汽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1)國內外差價低的豪車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環境。宏觀經濟環境因素包括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區域經濟環境和業內競爭等方面。
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主要包括國家制定的政策、措施、法律、法規,其內容可能會促進或限制汽車消費。如當前對汽車消費稅的徵收,不分車型統一標准,對購買力較低的消費者有很大影響。如果能夠根據車型的不同,對於豪華型汽車徵收較高的消費稅。
而對於經濟適用型汽車徵收低消費稅或是免稅,將會大大促進汽車的消費。區域經濟環境對汽車消費的影響也很大。2004年我國人均收入達到1000美元,而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人均收入已達到4000美元左右,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直接影響了對汽車的消費。
⑵ 同樣的汽車為什麼國內外差價很大
1、眾多稅費推高進口車價。稅費高是拉升進口車價的重要推手。
目前國內進口車的稅費,主要由五部分構成,即:到岸價格(國外裸車價格)、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和經銷商費用(包括車輛運輸費用、報商檢的費用、集港倉儲費用、許可證費用、經銷商利潤等)。按照我國的稅率,排量超過4.0升的進口車,按稅額最高一檔徵收,完稅後價格增加一倍左右。
進口關稅約占車價的25%; 在計算最為復雜的消費稅部分,各個國家對於大排量車均施以重稅,我國對進口車也按排量不同分幾個檔次徵收:1.5L~2.0L稅率為3%,2.0L~2.5L稅率為9%,2.5%L~3.0L稅率為12%,3.0L~4.0L稅率為25%,4.0L以上為40%。增值稅按到岸價+關稅+消費稅後的價格乘以17%。僅以上這些稅費,按最低一檔排量計算,也要佔到終端車價的40%,如果以3.0L以上排量計算,車價則要翻倍。
2、進口車高價的主要原因除稅費外,還有廠家對市場的壟斷。
進口豪華轎車在國內外價格差距較大,就在於外國汽車廠商的壟斷。2001年底中國加入WTO之後,進口汽車大量湧入,為了規范國內汽車市場產銷,2005年我國相繼出台《汽車產業政策》和《汽車品牌銷售實施管理辦法》,進口汽車流通經銷服務領域,普遍實施以4S店為基礎的單一模式。
根據現行的品牌管理辦法,進口車廠家也就是總代理商有著太多權利,比如網路數量制定、制定價格和商務政策等等。這並不是說總代理制一定有問題,在歐美等成熟汽車市場,進口車也往往採用總代理制,但是在規定總代理商諸多權利的同時,有很多法規限制總代理商「濫權」,而在目前的中國汽車市場,進口車廠家們可以說是「一手遮天」。由於各種權益向國外車廠高度集中,對其制約極其有限,導致消費者利益受損。
⑶ 100萬豪車其實就值30萬 中美汽車差價為何如此巨大
對於中美汽車的售價差距之大,並非第一次談到這個問題,如中國售388萬的法拉利458Italia,美國147.5萬搞掂,售價差距263%,
奧迪R8
上述圖表中3.0升以上進口車進入中國,在經銷商還沒有銷售之前,其成本就已經是到岸價格的兩倍了。這些在中國成為財富和身份的象徵、動輒售價上百萬的豪華車在美國的價格僅為中國的三分之一左右,按照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換算,大部分價格僅為3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這在中國僅僅是一輛中級普通轎車的價格。進口汽車價格高,主要原因是高稅率。表面上看,中國關稅是25%,並不是很高,但是進口汽車還要交納17%的增值稅,最高為40%的消費稅,再加上關稅,汽車進口到岸綜合稅率(關稅+消費稅+增值稅)為47.7%143.7%,其中排氣量3.0升到4.0升區間的的綜合稅率為95.4%,排氣量4.0升以上的綜合稅率為143.7%。所以完稅價=到岸價格+關稅+消費稅+增值稅。完稅價雖已高的離譜,但是還是不能完全解釋進口車中國價格為美國價格的3倍左右這個事實,因為還有一倍左右的差價無法解釋。
這就必須用市場競爭和價格歧視來解釋了。盡管中國的汽車市場已經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市場,但是如果將市場參與者分為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的話,可以發現這個市場並非完全競爭的市場。
實際上這就是經濟學意義上的價格歧視的問題。所謂價格歧視,是指廠商向不同的消費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消費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准。
實施價格歧視一般要滿足三個條件:市場競爭不完善、各個市場需求彈性不同以及市場分割。
豪華車市場恰恰滿足這幾個條件,市場競爭不完善上面已經論述,市場分割更是不用多說,值得一提的是需求彈性。
簡單的說,需求彈性可以理解為商品需求是否對價格敏感。如果消費者需求對價格非常敏感,一旦價格略有變動,需求就大幅增加或減少,這種情況稱之為需求彈性較大;反之,對價格不敏感,則說明需求彈性較低。
當消費者對價格不敏感、需求彈性較低的時候,廠商提高價格,而銷量並不會減少或不會減少太多,因而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廠商一般會選擇更高的售價。分析一下中國豪華車市場的購買者就可以發現,中國恰恰滿足需求彈性較低、實施價格歧視的條件。
中國豪華車市場的購買者除了少數企業主和民營企業家之外,主要的購買群體為黨政軍機關和事業單位以及國企央企等公費消費群體,這些群體花的不是自己的錢,對價格並不敏感,這也給國外品牌的汽車廠商提供了實施高價格的條件。
⑷ 國內外車價差價最小的有哪些
關稅增抄值稅附加稅運輸襲費加在一起大概80%~95%以上,也就是說一輛國外100萬的車,按照100萬報關,那麼在國內起碼要180萬,為了避稅很多廠商報關價格會低很多。不過利益關系,經銷商一層一層下來價格可能會翻上三倍。比原價高80%~100%的進口車差價就很不錯了。
⑸ 最低價一百萬左右的豪車有哪些
1、保時捷Taycan 2、瑪莎拉蒂總裁尊貴藍限定版 3、寶馬740Li 、4、賓士S450L5、奧迪A8L6、雷克薩斯LS 7、保時捷帕拉梅拉,2017款 Panamera 3.0T
⑹ 同一款車為什麼國內和國外價格相差很大
關於您咨詢的問題,主要是受各種關稅的影響,很多高檔車的差距非常大,例如賓士和寶馬這些豪華車,國內外的差價都在十幾萬元甚至更多,但也有一些品牌車型的差距並不大,例如起亞這個品牌,韓國起亞的每款產品在發往全球不同市場時都保持相近的價格,這樣即使考慮到關稅因素的影響,消費者最後購買的價格都不會相差太多。
查看更多[夏利A]信息:http://www.webcars.com.cn/xiali-a/
⑺ 國內外車價對比:為何汽車在國內賣高價
其實,中外車價的差別也一向是晨報關心的重點,所以也藉此重新作一探討。 ······ 中外車價的可比性 中外車價可不可以進行比較,或者如何比較才更加客觀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擾著人們的難題。這里,不妨將各種影響車價的因素做一個簡單的羅列,以此為基礎展開車價的比對。首先,車型與基本配置必須相同。車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車型如敞篷跑車與普通轎車之間的可比性實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為一輛汽車,最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與變速箱,前者對車價的影響肯定要比後者大,如同樣是賓士的S車系,S600價格比S280要貴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與2.8升引擎的差別。 其次,內飾與附加配置。這是最難以比較的部分,由於內飾與附加配置往往根據各國的不同國情加以變化,所以不少廠家都十分願意強調車價在這方面的不可比性。實際上,與基本配置相比內飾與附加配置在車價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就以業內曾經認為價格檔次拉得非常大的豐田威馳為例:其1.5自動擋版從最基本的型號11.98萬元,到最昂貴的15.98萬元,其間的差別為運動版、高級音響版與電子導航版,它們與最基本的型號相比主要是多出了電子控制的運動模式、高級音響以及電子導航系統,而最大價格差別則為4萬元左右。應該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一款大型豪華的車,越是高檔豪華的轎車,3~5萬元的價格差與總價相比所佔比例就越小。如果發現國內外車僅僅因為內飾與附加配置不同就加價10萬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關方面的利潤究竟有多少。 再次,國內外的稅率差別。這在各國都無法迴避,其實由於目前國內的汽車製造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許多比較簡單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國內勞動力的成本總體來說也比海外低許多,所以許多廠家習慣於將國內車價相對比較高歸結於國內外的稅率差別,其實從生產與采購成本來看,國內車廠在某些領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優勢。 說明:1、價格僅供參考,具體車型情況請咨詢有關權威部門;2、美國購車需要交納6%左右的稅,日本購車要交3~5%的稅,這里均未加入。 國內車價總體來說比海外高。其中,國產小排量的轎車已經與海外車價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羅就是明顯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車系的車均比海外價格高,甚至連以高性價比著稱的韓國與日本車也同樣如此。越是高檔豪華的轎車國內外的差價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關未來的預測 從目前的形勢來判斷,國內車價其實還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間的,類似於波羅這樣價格比將來肯定會在所有檔次的車價上得到體現,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來的3~5年裡,國內車市尤其是中低檔車會在降價之中與海外車市逐漸地接軌,而高檔豪華轎車則難以一時與海外車價接近。但以什麼樣的方式接軌還是存在著一些變數的。根據目前消費者的需求,不少車廠很可能是在性價比上下功夫,而不會在價格上絕對地下降。此外,對於追求高技術的車迷來說,車價更可能一直高位運行,因為在新技術的投入上畢竟有較高的花費與較大的風險,許多廠家都會對此有意無意地採取迴避的態度。
⑻ 國內外車價對比:為何汽車在國內賣高價
其實,中外車價的差別也一向是晨報關心的重點,所以也藉此重新作一探討。
中外車價的可比性
中外車價可不可以進行比較,或者如何比較才更加客觀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擾著人們的難題。這里,不妨將各種影響車價的因素做一個簡單的羅列,以此為基礎展開車價的比對。首先,車型與基本配置必須相同。車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車型如敞篷跑車與普通轎車之間的可比性實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為一輛汽車,最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與變速箱,前者對車價的影響肯定要比後者大,如同樣是賓士的S車系,S600價格比S280要貴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與2.8升引擎的差別。
賓士S600其次,內飾與附加配置。這是最難以比較的部分,由於內飾與附加配置往往根據各國的不同國情加以變化,所以不少廠家都十分願意強調車價在這方面的不可比性。實際上,與基本配置相比內飾與附加配置在車價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就以業內曾經認為價格檔次拉得非常大的豐田威馳為例:其1.5自動擋版從最基本的型號11.98萬元,到最昂貴的15.98萬元,其間的差別為運動版、高級音響版與電子導航版,它們與最基本的型號相比主要是多出了電子控制的運動模式、高級音響以及電子導航系統,而最大價格差別則為4萬元左右。應該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一款大型豪華的車,越是高檔豪華的轎車,3~5萬元的價格差與總價相比所佔比例就越小。如果發現國內外車僅僅因為內飾與附加配置不同就加價10萬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關方面的利潤究竟有多少。
再次,國內外的稅率差別。這在各國都無法迴避,其實由於目前國內的汽車製造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許多比較簡單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國內勞動力的成本總體來說也比海外低許多,所以許多廠家習慣於將國內車價相對比較高歸結於國內外的稅率差別,其實從生產與采購成本來看,國內車廠在某些領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優勢。
說明:1、價格僅供參考,具體車型情況請咨詢有關權威部門;2、美國購車需要交納6%左右的稅,日本購車要交3~5%的稅,這里均未加入。
國內車價總體來說比海外高。其中,國產小排量的轎車已經與海外車價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波羅就是明顯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車系的車均比海外價格高,甚至連以高性價比著稱的韓國與日本車也同樣如此。越是高檔豪華的轎車國內外的差價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關未來的預測
從目前的形勢來判斷,國內車價其實還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間的,類似於波羅這樣價格比將來肯定會在所有檔次的車價上得到體現,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來的3~5年裡,國內車市尤其是中低檔車會在降價之中與海外車市逐漸地接軌,而高檔豪華轎車則難以一時與海外車價接近。但以什麼樣的方式接軌還是存在著一些變數的。根據目前消費者的需求,不少車廠很可能是在性價比上下功夫,而不會在價格上絕對地下降。此外,對於追求高技術的車迷來說,車價更可能一直高位運行,因為在新技術的投入上畢竟有較高的花費與較大的風險,許多廠家都會對此有意無意地採取迴避的態度。
⑼ 美國豪車價格那麼低,為啥美國幾乎不見豪車
說起美國,很多人都開玩笑地說過嚮往美利堅。很多人都覺得美國的生活好,人民的收入高。沒錯,美國人的收入比起中國人來說確實要高了很多,但是美國也並非人人開豪車,相反,在美國豪車的比例是非常小的,大街上最多出現的往往都是一些廉價的車型,比如說豐田,比如說福特的皮卡,或者雪佛蘭的一些中低端車型。高端車型反而銷量不佳,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此外,美國的物價不低,也就汽車價格低。即使收入很高,家裡幾個孩子的花費仍然很大。消費水平也相對較高,美國豪華汽車的平均價格在9萬美元左右,很少有家庭能負擔得起這9萬美元買車。美國人很多都不怎麼攢錢,雖然說幾萬美金看起來對他們來說不多,但是讓他們一下子拿出來,很多人都掏不出來。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導致美國的豪車銷量並不是很好。即使有,這些錢也會用在其他地方。只有真正的土豪才會選擇豪華車。你明白嗎?
⑽ 國內外車價對比 為何汽車在國內賣高價
其實,中外車價的差別也一向是晨報關心的重點,所以也藉此重新作一探討。
中外車價的可比性
中外車價可不可以進行比較,或者如何比較才更加客觀公正,更加合理一直是困擾著人們的難題。這里,不妨將各種影響車價的因素做一個簡單的羅列,以此為基礎展開車價的比對。首先,車型與基本配置必須相同。車型相同自不待言,即便是同一品牌,不同的車型如敞篷跑車與普通轎車之間的可比性實在是微乎其微。而基本配置更需要十分小心:作為一輛汽車,最為基本的配置就是引擎與變速箱,前者對車價的影響肯定要比後者大,如同樣是賓士的S車系,
S600價格比S280要貴出一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6升引擎與2.8升引擎的差別。
其次,內飾與附加配置。這是最難以比較的部分,由於內飾與附加配置往往根據各國的不同國情加以變化,所以不少廠家都十分願意強調車價在這方面的不可比性。實際上,與基本配置相比內飾與附加配置在車價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就以業內曾經認為價格檔次拉得非常大的豐田威馳為例:其1.5自動擋版從最基本的型號11.98萬元,到最昂貴的15.98萬元,其間的差別為運動版、高級音響版與電子導航版,它們與最基本的型號相比主要是多出了電子控制的運動模式、高級音響以及電子導航系統,而最大價格差別則為4萬元左右。應該注意的是這並不是一款大型豪華的車,越是高檔豪華的轎車,3~5萬元的價格差與總價相比所佔比例就越小。如果發現國內外車僅僅因為內飾與附加配置不同就加價10萬元以上的,很可以追究一下有關方面的利潤究竟有多少。
再次,國內外的稅率差別。這在各國都無法迴避,其實由於目前國內的汽車製造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許多比較簡單的零配件成本可能比海外低;而國內勞動力的成本總體來說也比海外低許多,所以許多廠家習慣於將國內車價相對比較高歸結於國內外的稅率差別,其實從生產與采購成本來看,國內車廠在某些領域也具有成本低廉的優勢。
說明:1、價格僅供參考,具體車型情況請咨詢有關權威部門;2、美國購車需要交納6%左右的稅,日本購車要交3~5%的稅,這里均未加入。
國內車價總體來說比海外高。其中,國產小排量的轎車已經與海外車價持平,甚至比海外略低,
波羅就是明顯的例子。由此往上,不同車系的車均比海外價格高,甚至連以高性價比著稱的韓國與日本車也同樣如此。越是高檔豪華的轎車國內外的差價就越大,甚至可以相差到一倍以上。
有關未來的預測
從目前的形勢來判斷,國內車價其實還是有很大的下降空間的,類似於波羅這樣價格比將來肯定會在所有檔次的車價上得到體現,只是下降的速度未必十分迅速。
在未來的3~5年裡,國內車市尤其是中低檔車會在降價之中與海外車市逐漸地接軌,而高檔豪華轎車則難以一時與海外車價接近。但以什麼樣的方式接軌還是存在著一些變數的。根據目前消費者的需求,不少車廠很可能是在性價比上下功夫,而不會在價格上絕對地下降。此外,對於追求高技術的車迷來說,車價更可能一直高位運行,因為在新技術的投入上畢竟有較高的花費與較大的風險,許多廠家都會對此有意無意地採取迴避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