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房車大全 > 蒙皮房車

蒙皮房車

發布時間:2021-03-27 18:54:10

⑴ 請幫我找一篇介紹少數民族節日風俗的文章~要寫的好點的~給網址的人別進!

蒙古族簡介
分布在內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農村牧區,部分散居在城鎮。蒙古族發源於額爾古納河流域。「蒙古」的漢文譯寫始見於唐代文獻稱作「蒙兀」。元代文獻始譯成「蒙古」。歷史上畜牧業生產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形式。如今仍有相當數量的蒙古族從事畜牧業生產。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3種方言。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薩滿教。從十三世紀元朝開始,在蒙古族統治者的強制推行下蒙古族群眾逐漸接受並改信了喇嘛教。
蒙古族的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實行同姓不婚的習俗。蒙古族的喪葬一般為土葬、火葬和野葬。蒙古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勤勞勇敢的民族。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點,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區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傳統的風俗習慣,如男女都穿身寬袖長的長袍,束以腰帶,著高至膝蓋的長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禮帽,女子則以紅、藍色布纏頭,盛妝時還戴金銀頭飾點綴的冠。飲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為主,糧食、蔬菜為輔,多喜歡喝奶茶。解放後多數蒙古族告別了蒙古包,改住磚木或土木結構的房子。蒙古族除了過春節等節日外,每年7、8月間都要隆重舉行祭敖包和那達慕活動,即祭祀山神、路神和娛樂活動。現在這種活動已演變為草原上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舉行文體活動的各民族群眾性集會。
蒙古族
一、概況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於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勤勞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於南起長城、北抵大漠、東達興安嶺、西越賀蘭山的這片蒼茫大地上。每當提起她的名字,人們便會想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古歌謠,眼前便會呈現出藍天白雲、碧野紅花、羊群斑斑、肉乳飄香的廣闊無垠的草原,浮現出這個"馬背上的民族"曾經叱吒風雲、縱橫歐亞、英勇善戰、氣吞山河的偉岸雄姿!
蒙古族是中國人口較多、分布十分廣闊的少數民族之一。根據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現有人口480多萬人。主要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多分布在遼寧、吉林、河北、黑龍江、新疆、青海、河南、四川、貴州、北京、雲南等地。
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里亞特三種方言(按地區劃分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東北部方言)。蒙古文屬拼音文字類型,初創於成吉思汗時代。現行蒙古文有29個字母,其中表示母音的5個,表示輔音的24個。拼寫時以詞為單位上下連書,行款從左向右。
蒙古族起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據13世紀蒙古族的傳說,大約距今2700多年,蒙古部落被別的游牧部落擊敗,僅剩兩男兩女,遁入額爾古涅——昆,生息繁衍。後來人多地狹,意欲出山,於是做風箱化鐵溶山,開辟通道,全體遷徙出來。以後,每於除夕之夜,成吉思汗族人要把少許的鐵燒紅,放到砧子上錘打,以示不忘祖先故事。"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蒙古"也就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為民族名稱了。
蒙古族是一個勤勞、智慧而又思想開放、善於學習、勇於探索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不斷總結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實踐經驗,同時學習、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逐步了解、掌握、積累了大量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產生了許多發明創造和歷史、文學、藝術成果,涌現了眾多的科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為充實和豐富祖國光輝燦爛的科技文化寶庫,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多彩的服飾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飾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一件袍子,一雙靴子而已。其實,蒙古族的服飾是非常復雜而豐富多彩的。不僅各地形制有別,而且有年齡、婚否及盛裝與常服之別。
總的來看,蒙古族的服飾主要包括首飾、袍子、腰帶、靴子四個部分。
首飾大致可分為頭飾、項飾、胸飾、腰飾、手飾等五大類。頭飾主要有頭巾、帽子、頭帶、頭圈、辮鉗、辮套、頭釵、頭簪、耳環、耳墜等,是蒙古族首飾中最絢麗的部分。
婦女們平時一般多罩頭巾。頭巾大約丈余長,顏色多種多樣。質料有布、麻、綢、絹等。姑娘們喜歡將頭巾纏在頭上,然後在右側挽一個小結,把頭巾的穗頭垂下來。已婚婦女們則用頭巾包住頭頂後,纏一圈,不留穗頭。在莊重的場合還要戴上綉有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花紋圖案的帽子。帽頂上有紅色穗子和閃光明亮的帽頂寶石。傳說這種習俗始於成吉思汗時期。當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之後,下令每個人都要罩頭巾,以表示頭顱上飄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強大之精神常在。從結婚、告別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婦女們便要開始佩戴雍容華貴的盛裝首飾了。蒙古族的盛裝頭飾,以鄂爾多斯地區的最為典型。這種頭飾漢譯為"頭帶",主要由"連垂"和"發套"兩部分組成。不僅製作工藝精湛,而且多用數百顆珊瑚、數十條銀鏈、珍珠串和許多銀環、銀片以及瑪瑙、玉石等穿綴而成。裝扮起來可謂珠簾垂面、琳琅滿目。一付頭帶一般都重達三、四斤,有的可達十餘斤。據說一付高檔的頭帶,過去往往要用幾群好馬或數百峰好駝才能換取。
在內蒙古、新疆等地牧區,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俗稱"蒙古袍"。春秋穿夾袍,夏季穿單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較肥大,女袍則比較緊身,以顯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條和健美。其式樣和顏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異。一般蒙古袍的特點是寬大袖長、高領、右衽,多數地區下端不開衩。袍子的邊沿、袖口、領口多以綢緞花邊、"盤腸"、"雲卷"圖案或虎、豹、水獺、貂鼠等皮毛裝飾。既美觀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實用功能。冬天防寒護膝,夏天防蚊蟲叮咬、遮暴曬。行可當衣,卧可作被。鄂爾多斯等地的蒙古人還喜歡在袍外套穿長短不一的坎肩。
腰帶是蒙古族服飾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綢緞製成,長三四米不等。色彩多與袍子的顏色相協調。扎腰帶既能防風抗寒,騎馬持韁時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穩定垂直,而且還是一種漂亮的裝飾。男子扎腰帶時,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 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女子則相反,扎腰帶時要將袍子向下拉展,以顯示出嬌美的身段。鄂爾多斯等地區扎腰帶還有一定的講究和規矩,未婚女子扎腰帶,並在身後留出穗頭,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貴渾"(蒙古語,意為"不扎腰帶的人"),代替腰帶的是緊身的坎肩,以此來區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婦女。
蒙古人愛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兩種。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製成,穿起來柔軟、輕便。皮靴多用牛皮、馬皮或驢皮製成,結實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樣大體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種,分別適宜在沙漠、乾旱草原和濕潤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細考究,靴幫、靴靿上多綉制或剪貼有精美的花紋圖案。
三、移動的住房--蒙古包
蒙古人愛唱歌,衣食住行都有歌。東蒙草原上流傳著這樣一首描繪蒙古族傳統房屋——蒙古包的民歌:
因為仿造藍天的樣子,
才是圓圓的包頂;
因為仿造白雲的顏色,
才用羊毛氈製成。
這就是穹廬——
我們蒙古人的家庭。
因為模擬蒼天的形體,
天窗才是太陽的象徵;
因為模擬天體的星座,
吊燈才是月亮的圓形。
這就是穹廬——
我們蒙古人的家庭。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產物。這首歌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蒙古包形狀、顏色的由來。直到今天,牧區的夏營地上仍然傳唱著這首悠揚的古歌。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始於清代。"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在此之前的古代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包"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構造都是一樣的,由網狀編壁"哈那"、條木楞子"烏尼"、圓形天窗和門等構成,外面蒙上氈子,再用鬃毛繩子勒緊即可。蒙古包規格的大小,是由每頂包所用編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長2米多)的數量來決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編壁的。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先選好地形,鋪好地盤,然後豎立包門、支架編壁、系內圍帶、支撐木圓頂、安插椽子、鋪蓋內層氈、圍編壁氈、蒙包頂襯氈、覆蓋包頂套氈、系外圍腰帶、掛天窗簾、圍編壁底部圍氈,最後用毛繩勒緊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門一般朝向東南方向。包內中央為炊飲和取暖用的爐灶,煙筒從天窗伸出。爐灶的周圍鋪牛皮、毛氈或地毯。正面和西側為長輩的起居處,東面為晚輩的起居處。周圍擺設的傢具主要有木質的碗櫃、板櫃、板箱、方桌等,其特點是小、低,佔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損壞。蒙古包看起來外形很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除天窗外,編壁牆底部還有一層圍氈,夏天可掀開通風,冬天放下保暖),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搭建時將哈那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折卸時將哈那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勒勒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個小時就能搭蓋起來,非常適合於經常移場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近年來,蒙古包的結構、材料等又有新的發展。有些地區出現了鋼架結構的蒙古包,包的前後加開了窗戶,使採光和通風性能更好。室內還增加了床、電視機、收音機等各種現代生活用品。蒙古族古老的建築藝術又煥發出了新的青春。
四、白色食品
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以奶食、肉食為主,糧食為輔。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飲食結構也有了相應的變化,糧食、蔬菜的比例大為增加。牧區中奶食、肉食和糧食已近三分天下。半農半牧區以糧為主,肉乳為輔,農業區中肉乳所佔的比例更小。
奶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德",漢語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是用馬、牛、羊和駱駝的天然純奶製成的,品種繁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稱為"百食之長",無論居家餐飲、宴賓待客,還是敬奉祖先神靈,都是不可缺少的。因地區不同,其品種和製作方法也不盡相同。主要有奶皮子、奶油、乳酪、奶豆腐等。
奶皮子,蒙古語稱"烏日莫"。其製作方法是把鮮奶倒入鍋中用微火煮沸,然後用勺子反復揚灑,並不斷點入生奶。直到奶上有凝結物漂起,便可撤火冷卻,數小時後,蜂窩狀的奶皮子便凝結成形了,此時用筷子將其慢慢挑起,控干沾在上面的奶水,對折放好,干後即可食用。奶皮子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有葯用價值。元代《飲膳正要》說:"奶皮子屬性清涼,有健心清肺、止渴防咳、毛發增色、治癒吐血之能。"
奶油,製法及名稱較多。通常是將鮮奶裝入桶、罐等容器中發酵。待其變酸後用木棍上下反復攪動,直至奶和油分離,漂浮在上面的白色油脂,撇出來就是奶油。用它拌食炒米或炒麵鮮香可口。把這種奶油放入鍋中加熱並慢慢攪拌,還可熬煉分離出一種黃色的油脂,這就是黃油。黃油下面的沉澱物叫酥油渣。黃油是奶之精華,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經常食用可安心養神,潤肺通絡,明目增壽。
乳酪,也叫酸奶子。其製法是將鮮奶置於缸、罐、盆等容器中,令其自然發酵凝結,這種乳漿分離後的凝狀物即為乳酪。赤峰等地還有一種製作乳酪的方法,是將鮮奶放入鍋中加熱,一邊用勺揚灑,一邊將浮起的泡沫取出放入另一容器中,待這些泡沫冷卻凝結即成乳酪。乳酪可清飲,也可拌炒米或拌飯食用,清涼可口,消暑提神。
奶豆腐,其製法是將提取出奶油的酸奶子放入鍋里熬煮,使水分蒸發,奶液逐漸凝固,然後將其裝入各種形狀的奶豆腐模子中固定成型,陰晾風干即可。也有的是將酸奶加熱後冷卻,然後裝入粗布口袋中過濾擠壓,濃縮後再壓製成各種塊狀的奶豆腐。奶豆腐可酸可甜,製作時加糖即甜,不加糖則酸。曬乾的奶豆腐可以存放很長時間,日常可和以炒米奶茶食用,外出放牧或遠行又可以充當干糧。
五、民族特色小吃——馬奶酒與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們日常生活最喜歡的飲料和待客佳餚。
奶酒一般以馬、牛、羊、駱駝的鮮奶為原料釀制而成。尤以馬奶酒居多。傳統的釀制方法主要採用撞擊發酵法。這種方法,據說最早是由於牧民在遠行或遷徙時,為防飢渴,常把鮮奶裝在皮囊中隨身攜帶而產生。由於他們整日騎賓士顛簸,使皮囊中的奶顫動撞擊,變熱發酵,成為甜、酸、辣兼具,並有催眠作用的奶酒。由此,人們便逐步摸索出一套釀制奶酒的方法,即將鮮奶盛裝在皮囊或木桶等容器中,用特製的木棒反復攪動,使奶在劇烈的動盪撞擊中溫度不斷升高,最後發酵並產生分離,渣滓下沉,醇凈的乳清浮在上面,便成為清香誘人的奶酒。除這種發酵法外,還有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蒸餾法與釀制白酒的方法近似,一般是把發酵的奶倒入鍋中加熱,鍋上扣上一個無底的木桶或用紫皮柳條、榆樹枝條編成的筒狀罩子,上口放一個冷卻水盆或鍋,桶內懸掛一個小罐或在桶幫上做一個類似壺嘴的槽口。待鍋中的奶受熱蒸發,蒸氣上升遇冷凝結,滴入桶內的小罐或順槽口流出桶外,便成奶酒。用這種蒸餾法釀制的奶酒,要比直接發酵而成的奶酒度數高些。如果將這頭鍋奶酒再反復蒸餾幾次,度數還會逐次提高。馬奶酒的釀制和飲用,主要是在夏秋水草豐美、牛肥馬壯的季節。馬奶酒一般呈半透明狀,酒精含量比較低,"其色類白葡萄酒","味似融甘露,香疑釀醴泉"。不僅喝起來口感圓潤、滑膩、酸甜、奶味芬芳,而且性溫,具有驅寒、活血、舒筋、健胃等功效。自古以來就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愛,是他們日常生活及年節吉日款待賓朋的重要飲料。
"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肉方法之一。做法是將肥嫩的綿羊開膛破肚,剝皮去內臟洗凈,去頭蹄,再將整羊卸成若干大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滾肉熟即取出,置於大盤中上桌,大家各執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著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達對客人敬重和愛戴之情的傳統方式。當你踏上草原,走進蒙古包後,熱情好客的蒙古人便會將美酒斟在銀碗或金杯中,托在長長的哈達上,唱起動人的敬酒歌,款待遠方的貴客,以表達自己的誠摯之情。這時,客人理應隨即接住酒,然後能飲則飲,不能飲品嘗少許,便可將酒歸還主人。若是推推讓讓,拉拉扯扯,不喝酒,就會被認為是瞧不起主人,不願以誠相見等等。主人的滿腔熱情,常常使客人產生難別之情,眷戀之感。
六、民族傳統運輸工具——馬·駱駝·勒勒車
蒙古族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
蒙古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正如蒙古族諺語所說的那樣:歌是翅膀,馬是伴當。無論外出放牧、搬遷轉場、還是傳遞信息、探親訪友,甚至婚嫁等等,都要騎馬去完成。馬在他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佔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他們也因此與馬結下了特殊的感情,他們十分愛馬,甚至視馬為珍寶。在他們的心目中,馬是很神聖的動物。他們崇尚馬,以馬喻人,留下了許多贊美馬的詩詞名句、諺語等。給馬的命名也充滿了贊賞之辭,如追風馬、流雲馬、白龍馬、青龍馬、千里馬等。由於愛馬,草原上還形成了一些關於馬的節日,如馬奶節、打馬鬃節等。
駱駝,性情溫順,易馴服,耐飢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負重。既產乳、肉、絨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種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內蒙古西部地區駱駝很多,蒙古語稱它為"特莫",是牧民們不可缺少的交通運輸工具。可騎乘、可載貨。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長,邁一步可達一米多遠,能日行一二百華里。長途跋涉經久不衰,而且負重力相當大。能載二百公斤貨物,相當於一匹駿馬和兩頭犍牛的負重量。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譽,是沙漠地區的貨運主力。今天,雖然有了飛機、火車、汽車等現代化交通運輸工具,但駱駝仍不失它的特殊使命。在內蒙古西部的庫布其、毛烏素等沙漠地帶,一隊隊駱駝常常在這里負重遠行,陣陣駝鈴不時從沙漠中傳出。勘探隊考查沙漠,治沙隊綠化沙漠,旅遊隊遨遊沙漠,只有那傲視沙漠的駱駝才是他們忠貞不渝的夥伴。
勒勒車,古稱"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這種車車身小,但雙輪高大,直徑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樺木或榆木製成,不用鐵件,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整個車一般分下腳和上腳兩部分。下腳由車輪、車輻、車軸組成。車輪的製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車輞,將12付車輞連結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圓形車輪,支撐車輪的車輻條一般有36根左右。上腳由兩根車轅和10條車撐構成。車轅長約4米左右,中間用10條車撐固定即可。一輛勒勒自重約一百斤左右,可載貨五六百斤至千餘斤。
勒勒車輕便宜駕,適宜在草原、雪地、沼澤、沙灘上行走,可用來拉米、牛奶,搬運蒙古包和柴草等貨物。行駛時可一輛輛排成長長的車隊,首尾相連,如草原列車般行進在廣袤的草原上,一個婦女或兒童即可駕駛七八輛至數十輛,承擔全部家當的運輸任務。
除普通勒勒車外,蒙古族地區還有一些特製的、專用的勒勒車。如圍有車棚、供人乘坐的"轎車";安裝有木櫃,用以貯藏糧食、肉食的"庫房車";裝有木槽、牛皮袋或鐵桶等盛水工具的"水車"等等。
近些年來,逐漸富裕起來的廣大蒙古族人民,已不滿足於使用這些傳統的交通運輸工具,許多家庭都購買了摩托車、拖拉機、汽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生產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更加豐富多彩。
七、"那達慕"與"男兒三藝"
"那達慕",蒙古語音譯,意為"娛樂"、"游藝",是蒙古族傳統的節日性群眾集會,起源於十三世紀初。那時候,蒙古族的頭領們每當舉行大"忽力勒台"(大聚會)時,除了制定法規,任免官員,進行獎懲外,還要舉行規模較大的"那達慕"。當時,那達慕的主要內容就是進行摔跤、賽馬、射箭比賽。清代以後,那達慕一般以盟、旗或蘇木為單位,半年或一二年舉行一次,對三項競技的優勝者獎給馬、駱駝、羊和磚茶、綢緞等物。解放後,其內容和形式有了很大變化,除了進行被稱為"男兒三藝"的摔跤、賽馬、射箭等傳統體育比賽外,還增加了文藝演出、放映電影、物資交流等許多新內容,使這一傳統的民族盛會,更加喜慶、吉祥、歡樂而富於實效。現在的那達慕多在金風送爽、牛羊肥壯的夏秋季節舉行,一般進行3至7天。每逢此時,牧民們穿著嶄新的民族服裝,騎著馬,趕著勒勒車,帶著蒙古包、各種肉乳食品,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在綠茵草地上搭起氈帳,熬茶煮肉。整個草原炊煙裊裊,人歡馬叫,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之中。
"男兒三藝"的摔跤、賽馬、射箭,自古即是男子漢們必備的本領,也是衡量他們有無本事的標志。這些活動不需要專門的場地、特殊的器材和固定的人數,隨時隨地都可進行。因此,不僅是那達慕大會的主要內容,勞動之餘或婚禮、節日等喜慶時刻,民間也經常開展。
蒙古族摔跤既不同於中國式摔跤,也不同於日本的相朴,其規則、方法、服裝、場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比賽規則和方法是:不分等級(不分年齡、不分體重),沒有人數限制,只要是2、4、6、8、16、32、64、128等雙數即可。所有選手由德高望重的裁判員負責編排配對或抽簽配對後上場。比賽實行單淘汰制,一跤定勝負,失敗者不允許再上場。每輪淘汰半數。裁判員發令後,雙方握手致意,然後開始交鋒,不限時間,可以採取勾、拉、踢、絆、推、抱、舉等各種方法和技巧,但不能抱腿摔,也不準亂踢,更不能扯褲子,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即為失敗。摔跤手有專用服裝,上身為牛皮或帆布製成的緊身半袖坎肩"昭德格",下穿肥大的摔跤褲,腳蹬蒙古靴,頸上套五顏六色的布條項圈。比賽場地簡單,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軟空地,觀眾席地圍坐,摔跤手就可以在中間進行比賽了。比賽前,雙方都有人高唱挑戰歌,以助聲勢。摔跤手入場,退場時都要模仿雄鷹的動作,跳躍行進,威武雄壯。
蒙古族賽馬一般分為賽走馬和賽奔馬兩種。賽走馬是指讓馬跑對側步(即前後蹄一順交錯前進),比馬的速度、耐力、穩健和美觀。參賽的馬多用5歲以上的成年馬,騎手也以成年人為主。比賽時,要求騎手有高超的騎術,能夠駕馭好馬,使其既走得快、穩、美,又不能跑起來。賽奔馬是比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達終點者為勝。奔馬的步代與走馬不同,是4蹄分前後成雙交錯奔跑。參賽的選手大多為男子,尤以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居多,因為他們體形輕便敏捷。為了減輕馬的負荷和照顧騎手的安全,奔馬都不備鞍具或配備輕巧的鞍具。騎手們只穿華麗的綵衣,頭束紅綠飄帶,顯得英武、神氣。賽程一般長25至35公里。奔馬賽比走馬賽普遍,參賽的人數也多,少則幾十,多則逾百。比賽開始,選手們迅速躍馬,揚鞭飛奔,觀眾則雀躍歡呼,吶喊助威。按蒙古族的習俗,賽馬結束後還要贊馬。取得名次的馬依次排列在主席台前,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誦唱贊馬詞,然後還要朝獲得第一名的騎馬身上撒奶酒或鮮牛奶,以示祝福。除這種傳統的賽馬方式外,近些年還出現了障礙賽、花樣賽等新的賽馬形式,使這一馬上運動項目更加豐富,更加精彩。
蒙古族射箭也分靜射和騎射兩種。弓箭的式樣、重量、長度、拉力都不限,各取其便。一般規定每人射9箭,分三輪射擊,以中靶的箭數多少評定名次,靜射即指站立不動拉弓而射。人和靶位之間的距離可依具體情況而定,但同一次比賽賽程是固定不變的。騎射是指選手在特製的跑道上邊騎馬賓士邊拉弓而射。跑道通常為一條4米寬、85米長,半米多深的溝。跑道左側立有兩個靶位,右側立有一個靶位。比賽時,射手躍馬進入跑道,在疾馳的馬背上張弓搭箭,瞄準勁射。
蒙古族人民群眾性的摔跤、賽馬、射箭等體育運動,不僅鍛煉了體魄,豐富了業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近幾十年來,內蒙、新疆等地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運動員,蒙古族運動員在全國的各種比賽中屢屢獲獎,在國際比賽中也常登領獎台,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八、馬頭琴的故事
馬頭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傳統樂器。又名"胡兀兒"、"胡琴"、"馬尾胡琴"、"莫林胡兀兒"等。為擦弦類弦鳴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為飾而得名。它由共鳴箱、琴桿、琴頭、弦軸、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組成。共鳴箱多為梯形,也有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質木板製作,兩面蒙以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桿用色木、梨木或紅木等製作,上部左右各有一個弦軸,頂端為琴頭。拉弓多用藤條或木桿與馬尾作成,兩條琴弦分別用40根(裡弦)和60根(外弦)左右馬尾合成,兩端用絲弦結住,系於琴上。馬頭琴的演奏方法與其它拉弦樂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夾在琴的里外弦之間,而是在兩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獨奏或自拉自唱。其發音柔和、渾厚而低沉,音色悠揚、醇美,富有草原風味,因而有人形容說:"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近幾十年來,蒙古族民間樂器製作技師、演奏家們對傳統馬頭琴進行了改革,擴大了共鳴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彈性,用尼龍弦代替了馬尾弦,使音量顯著增大並將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馬頭琴原有的柔和、渾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點。
蒙古人愛馬,對馬頭琴也有一種特殊的感情。關於馬頭琴的來源,草原上至今還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在察哈爾草原上,有一個蒙古族青年叫蘇和。蘇和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靠放羊過活。一天,蘇和在牧歸的路上撿到了一匹小白馬,便將其抱回家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馬一天天長大。它渾身雪白,美麗健壯,深得蘇和祖孫倆的喜愛。它也整日與主人形影不離。一年春天,王爺舉行賽馬大會。並許諾誰取得冠軍便把女兒嫁給誰。在朋友們的勸說鼓勵下,蘇和也騎著自己心愛的小白馬去參加了比賽,而且獲得了冠軍。可王爺不但不兌現諾言,反而打傷了蘇和,搶走了他的小白馬。一天晚上,睡夢中的蘇和被外面的聲音驚醒,他走出蒙古包一看,原來是為擺脫王爺、回到主人身邊而身中數箭的的小白馬跑了回來。因傷勢過重,小白馬第二天便死去了,蘇和悲痛萬分,幾天幾夜茶飯不進。一天夜裡,蘇和夢見了小白馬,他撫摸著它,它也靠近主人,輕輕地說:"主人,你若想讓我永遠不離你,還能為你解除寂寞的話,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隻琴吧!"蘇和醒來以後,就按照小白馬的話,用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做成了一隻琴,在琴柱頂部按小白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每當他思念小白馬時,便拉起琴來。從此,馬頭琴便傳遍了草原。

⑵ 房車中的LV:致力於打造可持續性離網露營的能源解決方案

近期,來自加利福尼亞豪華旅行拖車公司LivingVehicle(LV)宣布了其全新的2020款車型,起訂價19.9萬美元。該款車型已於2019年年初售罄,預計2020年2月份可以全部交付使用。2020款車型只限量25台,如今有5名客戶已經交付。2020款LivingVehicle(LV)使用100%全鋁車身設計,戶外露台承載力達675kg。

LivingVehicle(LV)基本參數

長965cm寬259cm高363cm整備質量4455kg總質量6075kg舌重445kg睡眠人數6軸數2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搭載2.0T汽油+6AT的福特全順房車,駕駛很舒適,大通車主也羨慕!

Hello大家好,這里是房車情報。最近收到幾位車友後台留言,問題出奇的一致,想要尋找一款C型房車,要求是自動擋、國六排放、還要汽油版車型。縱觀國內房車底盤,大通、依維柯等底盤都是柴油車,難道這就能難道小編了嗎?今天就為挑剔的車友介紹一款滿足上述全部要求的華晨小福C型房車,看看它的設計是否足夠全面。

這款小福房車全車傢具均為E0級環保材料,提供5座5卧的舒適空間,如果有不同使用需求,還有前文提到的4座版與6座版可以選擇。整車38.8萬元起售,是不是非常適合家庭選擇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蒙族資料

蒙古族
【民族概況】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
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人口480.684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雲南有1.3萬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隨忽必烈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族後裔。通海蒙古族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歷史。700多年來,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憑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杞麓湖之濱、鳳凰山之麓建設成了魚米之鄉。
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現以農耕為主。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彝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善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成果之一。

【歷史】
蒙古族歷史悠久,蒙古的稱謂最早見於唐代,那時只是蒙古眾多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這個部落的發祥地在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以後逐漸西移。各部落之間競相掠奪人口、牲畜和財富,形成了無休止的部落戰爭。13世紀初,成吉斯汗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落,建立了統一的蒙古貴族政權。1219年西征,版圖擴大到中亞地區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中國。1368年元朝滅亡。自元代以來,蒙古族人民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天文歷算、文化藝術、醫學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了9個自治州、縣:
甘肅肅北蒙古族自治縣(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12月5日)
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1日)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7日)

【禁忌】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習俗】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是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薦骨、四肢、肋骨、胸椎、羊頭,有的地區還要加羊心、羊肝、直腸和羊肚。製法是將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鍋,水溫上升後,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開,並經常翻動。腸、肚、心、肝和燎好的羊頭另鍋煮爛。另配調料。開宴時將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盤子里,尾巴朝外,羊頭上要刻有象徵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時主人要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先動刀切割,然後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須煮羊胸脯肉給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別。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餚。

【宗教】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元代以後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仍與蒙古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為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婦女頭上的裝飾多月瑪瑙、珍珠、金銀製成。蒙古族有團結互助的風尚,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等。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眾人圍成一圈,一邊舞蹈,一邊擊掌高歌。近幾年與內蒙古的親戚來往增多,開始舉辦「那達慕」盛會,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參加。

【節慶】
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戲:打鬃節等。
蒙古族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乳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
那達慕大會:每年夏秋季牧閑時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有娛樂或游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里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贊。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歷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節日後,各村寨忙著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群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製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傳統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餚;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族民間傳統糕點;烘乾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製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塗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特別是在做手把羊肉時,忌煮得過老。但內蒙東部蒙漢雜居地區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時加佐料,並把肉煮成酥爛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區的蒙古族還喜將羊腰窩的肉切成大片,掛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間稱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燉、紅燒、做湯。還食用駱駝肉和馬肉,油炸駝峰片蘸白糖,視為上餚,有經驗的廚師還善於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製成各種食療菜餚。為便於保存,還常把牛、羊肉製成肉乾和臘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用炒米做「崩」時加羊油、紅棗、紅、白糖拌勻,捏成小塊,就茶當飯。未經蒸炒的糜子多用來與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餅;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面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西部阿拉善、鄂爾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麵粉做成饊子狀的「章汝」的習慣。東部的哲里木盟盛產蕎麥,用蕎麥粉烙制的煎餅是當地較有特色的一種食品。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凈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凈壺或鍋,慢火煮2—3分鍾,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蒙古族釀制奶酒時,即先把鮮奶入桶,然後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為引子,每日攪動,3—4日待奶全部變酸後,即可入鍋加溫,鍋上蓋一個無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內側掛上數個小罐,再在無底木桶上坐上一個裝滿冷水的鐵鍋,酸奶經加熱後蒸發遇冷鐵鍋凝成液體,滴入小罐內,即成為頭鍋奶酒,如度數不濃,還可再蒸二鍋。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婚俗】
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開始談婚論嫁。小夥子的父母委託信賴的說親人,擇個好日子帶上兒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說親。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夥子就收下獻上的哈達和一盤餅食,這事就此定了下來。冬天是舉辦婚禮的好日子,經雙方選定日子後,新郎家於傍晚時分到姑娘家接親,至此婚禮已經開始,民族風格濃厚、趣味橫生的各種婚禮節目連續上演,一直到東方發白;接親的隊伍才跨上駿馬,同送親的隊伍一道往新郎家進發。在離新郎家不遠時送親的隊伍停下,迎親的隊伍到家後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親人前來第二次迎接。在婆婆為兒媳婦掀開蓋頭後,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親戚們一一行磕頭禮並敬酒。眾人也會興奮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歡樂在草原上盪漾。

【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干薩日」。蒙古族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好漢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

⑸ 賓利雅緻的車型特點

加速雷霆萬鈞
出色的高速轎車最簡單的定義是:駕著這輛車,旅程越長,享受越多。雅緻r四門五座
轎車,v8汽缸排列,排氣量6.75公升,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最大輸出功率高達400bhp,最高扭力835牛頓.米,0-96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為6秒,最大速度249公里/小時。賓利雅緻帶來的雷霆萬鈞般的駕駛感受足以令喜歡在高速行駛中尋找駕駛樂趣的汽車玩家興奮不已。
駕駛悠閑輕松
然而,坐在雅緻人手精工製造的車廂內,卻絲毫感覺不到這份澎湃的動力。啟動發動機的時候非常柔和。發動機在運轉時非常安靜,也感覺不到任何震動,加速時的感覺非常自然、安靜、毫無停頓的感覺。所以無論車子在快跑還是慢走,始終平穩舒適。當你駕駛雅緻時,即使穿梭在鄉村小路上,依然悠閑輕松,讓駕駛者與乘客同樣享受旅程。
內飾手工製造
英國工匠賦予了雅緻r無與倫比的魅力,那是其它國家的生產商們無法模仿的。製作每一輛車的內飾都需要花費200個小時才能完成。所有的蒙皮都是由專業工匠手工縫制,這些工匠從學徒時起就一直從事這項工作。所有的製造工序都是用人工來完成的,所有的檢查都是由經過專門訓練的專家來負責,而不是由機器來操控。
賓利雅緻是賓利歷史上最強而有力和最快的跑房車。它成功的真正秘密在於重新設計的6.75升V8雙輪發動機的扭力輸出,所以,能在5.8秒內完成零到每小時100公里的加速,並達到極速每小時270公里。
外形優雅、跑力十足的賓利雅緻T的馬力高達451匹,是雅緻系列之冠,是熱愛追求速度、享受在公路上賓士的運動型人士之首選。它不單是世上跑得最快的四門轎跑車,其典雅的外形設計,亦為它在2002年舉行的義大利全球汽車選美活動中贏得「當今世上最華麗車型」的美譽。

閱讀全文

與蒙皮房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