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車能隨便改裝嗎有關法律好象不允許是不是
某媒體曾報道了《潮鳴苑內賽歐車異響起火,車中有一年輕男子,慘劇發生……》,小區里一個不算嚴重的碰撞為什麼車子會燒起來?年輕男子為啥逃不出來?新聞最後援引別克4S店浙江申通汽車有限公司定損部門的話:「如果車子改裝過,不重的撞擊可能導致起火。」那麼,慘劇真的是因為車輛改裝引起的嗎?杭城現在有多少改裝車輛?它們都正規、安全嗎?一年前杭州就有改裝車禁令記者從杭州市交警支隊了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法》第16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者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特徵。 不久前,杭州市公安局發布了《關於禁止機動車飆車等有關事項的通告》,在第二條中明確規定:禁止因飆車需要,擅自拆除、改裝機動車的排氣管、消音器或者改裝、變更機動車的發動機等;禁止擅自加裝機動車號牌以外的其他號牌;禁止擅自買賣經改裝的機動車。違反上述規定的,公安機關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交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根據這個規定,開著擅自改裝相關零配件的車輛,一旦被交警發現,就得為改裝接受相關處罰。汽車擅開天窗通不過年檢杭州市車管所檢驗科的工作人員特別強調,機動車是不能隨意改變車輛登記時的結構和參數。每次年檢的時候都會遭遇很多私開天窗、改裝成越野車、改裝引擎蓋的車子,這些改裝車都不在允許改裝的范圍內。車管所工作人員在車檢時都會對照行駛證上的資料,看看車主有沒有改裝車輛,如果發現車輛與出廠技術參數不符就無法通過年檢和日常交通檢測。「經常有車主帶著改裝過的車子送來年檢,我們要求他回去整改。還有車主在二手車交易市場買了車,卻沒法過戶,原因是原車主擅自給車子開了天窗,不符合車輛改裝規定。」這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有以下四種改裝後的車輛可以通過年檢:小型、微型客車前後防撞裝置,貨運機動車加裝防風裝置、備胎架改裝,車輛內裝飾以及工具箱的改裝。家用車改裝主要是提高安全性和穩定性開「玩車坊」的楊勇是本地資深的改車行家,來找他改裝的車輛有兩種,一種是賽車,一種是家用車,每年能有兩三百輛的業務。「後者的改裝主要是增強安全性、穩定性,比如換一個更高品質的剎車皮、增加減震器、加設防傾桿等,改排氣管這樣的事不做。」楊勇說,來他這里改裝的以三菱、寶馬、賓士等高級跑車居多,改裝費用也不菲。「有經濟實力的車主提高一下自己車子的功能也未嘗不可,就跟電腦高手給自己的電腦升級一樣。」在楊勇看來,有些車主提的改裝要求就很不靠譜,他立馬回絕不做。「比如一輛菱帥買來才七八萬,車主想花兩萬元在車的動力、外觀、穩定性、剎車性上都全面提高,這種車開出去能安全嗎?還有的車主想換個大動靜的引擎、大排氣管,要求速度快,價格低,用質量一般的零配件改裝車子,越改裝越容易出事故。開著雜訊大的改裝車在馬路上飆車我反對,要玩車就去賽車場玩!」汽車良性改裝需要借鑒引導汽車改裝文化源於賽車運動。最早的汽車改裝只針對提高賽車的性能,以便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但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賽車運動的深入人心,汽車改裝也成為普通車迷汽車生活中的組成部分,並漸漸成為一種時尚。形成對照的是,目前汽車改裝廠(店)沒有專門的改裝執照,幾乎所有汽車維修廠都能承接改裝業務,這也造成惡性改裝私下盛行。要安全還是要樂趣?這是我們必須探討的問題。「一紙禁令並不是好辦法,對於改裝車需要引導,我們應該學學國外的經驗。」一位汽車改裝高手說,除了法律規定不夠明晰,我國的車檢技術也不夠先進,一般都只是對照行駛證上的參數進行對照檢查,很難發現車主對剎車、輪胎上的改裝,這給很多改裝車通過年檢的機會。早在幾十年前,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地,改裝汽車就成了當時的流行。國外的法律對汽車改裝都有明確的細則標准和行業規范,怎樣的汽車可以改、怎樣的改裝零配件可以用等都有詳細說明。譬如只要具備改裝條件的技術人員就可以申請開辦汽車改裝工廠。有了營業執照,就可以按批准項目合法進行汽車改裝。追求個性化的愛車族設計改裝車草案後,再交給汽車改裝工廠進行嚴謹的技術設計和加工。車檢部門只要對該改裝車檢驗合格了,那麼就會發給改裝車牌照。這樣一來,既滿足了追求個性化的車主需求,也增加了道路安全性。
B. 開汽車改裝店需要多少錢
門面和執照還有裝修按照當地的要求你得自己問,每個地方不同的,而初期成本,就單單你搞個回可以答應付最最基本改裝的車間,設備,已經超過10萬了,還不包括人工哦。再加上你想包括外觀、性能、懸掛等所有的改裝,呵呵,我怕說了嚇到你,好幾百都不夠的啦祝你早日夢想成真!
C. 請問,開一家汽車改裝店需要多少錢
滿意答復案*月達數碼*17級2011-07-02我朋友制也是做汽車修理改裝的,首先場地你需要300平方米左右,200平方米是至少的。場地租金先計劃每年20萬,如果自己家有的話就可以不說了。三證辦理的費用基本上連同和部門打交道要5萬多。設備費用得20多萬,包括洗車和修車全套機械設備。員工招聘培訓及請維修師傅,每月薪水支付也需要幾萬。你開一家改裝廠,怎麼樣也要50萬以上的資金。追問:
我開一家改裝店賣配件及改裝
而不是汽車修理改裝廠回答:
你自己開改裝廠,需要工商執照、稅務登記證、公路部門發的特殊行業許可證,特別是特殊行業許可證沒點關系疏通很難辦下來。現在的高物價下,你沒個幾十萬投資,是很難開正規的改裝廠。我看到你補充了,賣配件的話,基本上場地100平方就可以,基本上20萬的資金准備就可以了。
D. 我想做一家車行,包括改裝,維修,美容及俱樂部一體的,想起車行的名字。高分!
銘尚會
筆畫和五行分別:14(金) 8(金) 13(水)
此公司名數理為 35 ,其暗示的信息:
中吉之數,處事嚴謹,進退保守,學智兼備,生意安穩,成就非凡 。(吉)
E. 濟南汽車改裝店
黃帽子~~二環東路上有一家~~還有京港改~~也在二環東路 百花公園附近~~
F. 想開一家汽車改裝店 ,需要多少資金
滿意答案*月達數碼*17級2011-07-02我朋友也是做汽車修理改裝的,首先場地你需專要300平方米左右,200平方米是至少的。屬場地租金先計劃每年20萬,如果自己家有的話就可以不說了。三證辦理的費用基本上連同和部門打交道要5萬多。設備費用得20多萬,包括洗車和修車全套機械設備。員工招聘培訓及請維修師傅,每月薪水支付也需要幾萬。你開一家改裝廠,怎麼樣也要50萬以上的資金。追問:
我開一家改裝店賣配件及改裝 而不是汽車修理改裝廠回答:
你自己開改裝廠,需要工商執照、稅務登記證、公路部門發的特殊行業許可證,特別是特殊行業許可證沒點關系疏通很難辦下來。現在的高物價下,你沒個幾十萬投資,是很難開正規的改裝廠。我看到你補充了,賣配件的話,基本上場地100平方就可以,基本上20萬的資金准備就可以了。
G. 貴陽市花溪區有多少家汽車改裝車行
這個沒人能回答你,在做花溪區汽車行業的一定不會告訴你,只有自己考察一下吧
H. 重慶市有哪些汽車改裝店
看你要改什麼 如果是裝飾 內飾的一些的九龍坡那邊有一條街是都是改裝飾的 。南坪也有幾家 渝北這邊魔卡汽車改裝不錯 ,那邊附近有一條街都是做美容 修車 還有改裝的也不止一家 到時候你去可以參考下!
I. 開汽車改裝店賺錢嗎 汽車改裝哪些是合法的
開汽車改裝店賺錢嗎?
汽車改裝這一敏感的詞彙,如今已經能夠達到開店創業版的根本需求,。他所改裝的部分,權復核了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也提供了安全加工的使用證明。而在市場領域里,對於汽車改裝來說,零部件的改造,功能的改造,都可以讓汽車使用,行駛的時候更加的便利,更加的舒適,滿足車主的使用需求,這些都帶來了廣泛的市場需求量。隨著業務量的全面提升,它的利潤也隨之得到提升。
汽車改裝哪些是合法的?
汽車改裝熱潮的到來,使不同的改裝方式,有著新型手法的改變。一般汽車在改裝的過程中,因為型號的不一樣,配置的不一樣,在檢修證明是改裝,有著明確的要求。注冊登記的機動車不允許改變登記的結構構造,或者是相關的特徵,車身的外觀,發動機的性能和渦輪等都是不允許改裝的,而在內飾改裝方面,在不影響安全行車的情況下是可以改裝的。車身顏色變更時,要到車管所進行變更登記。
J. 我喜歡汽車改裝想開一家比較專業的汽車改裝店!!
我國汽車改裝業的現狀與前景
一、改裝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然產物
汽車改裝源自汽車運動,賽場是各個汽車製造商體現自家技術實力的地方,為了把對手甩在後面,他們都拿出自家的最高技術,迫使廠商致力研究開發新技術。現時量產車中的很多技術都是來源自賽車,幾乎所有的改裝方式和改裝部件都在賽車運動中通過不斷的測試、改進,並經過長時間的試用,在解決了安全、穩定、合理、經濟等方面的問題後才向大眾推廣。當然,在這當中,最終真正能與廣大消費者見面的都是經歷住各種考驗的既實用又經濟、穩定的經典改裝件。民用汽車性能提升是建立在長年累月的賽車改裝基礎上發展、改進而形成的改裝的高級形式。
最早的汽車改裝只針對於提高賽車的性能,以便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賽車運動的深入人心,汽車改裝已揭開以往的神秘面紗,成為普通車迷汽車生活中的組成部分,並漸漸成為一種時尚。在歐洲大陸、美國乃至亞洲的日本、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汽車改裝早已蔚然成風。
二、我國汽車改裝業現狀概述
1、起步中的改裝業
改裝車,停留在實用階段。雖然現在願意改裝的車主已越來越多,但是大部分車所做的改裝項目都是比較初級、實用性的改裝。真正深層次上的改裝還很少。原因與現時人們對汽車改裝的認知度不夠,還有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是經濟能力的問題。改裝的花費也沒有一個具體的范圍,品牌不同,價位相差較大。花費數倍於車價的改裝也屬常事,汽車改裝的花費因其無限多的方案,可以說是「上不封頂」。例如在汽車工業大國日本,家住一個小房子,然後把一兩千萬日元放在一輛車上的大有人在。
現時內地以廣州、深圳、東莞、珠海為代表的廣東以及北京、上海等地的汽車改裝業發展相對較領先,這一定程度上與這些地方的經濟發達有很大的關系。我國香港的汽車改裝業要比我們內地要領先,主要因為她身份的特殊,是一個國際性的大都會,她的汽車改裝文化主要受到日本的影響,香港人特別崇拜日本汽車改裝,只因日本人敢做敢為,想到什麼便去做。將這套思想用於汽車改裝上,卻令消費者相當受落,更成為各地車迷的參考對象。
現在的改裝項目日漸繁多,類似大包圍、保險杠、尾翼、行李架和進排氣等簡單改裝,大部份的商家已經可以應付自如。其實與其說是改裝,倒不如直接說是更換或加裝,因為他們都是買現成的產品來替換原廠的部件。但如果要改動汽車重要組件,如引擎、變速箱和ECU等,這就不是一件每個改裝店都能應付得來的事了。從事這樣改裝的店不多,而且願意做並且經濟上能應付得起的人也不多,因為這方面對技術、經驗和理論的要求相當高,搞不好還會適得其反。現在大多數人對於個性的追求還僅僅局限於貼個另類的車身貼、加個尾翼等。所以,目前許多所謂的改裝店實際上充其量只不過是個美容裝飾店罷了。
2、誤解易致進入誤區
許多車主為了追求個性准備改裝愛車,但由於缺乏相關知識,容易走入誤區。
配件越貴越好。一些人在進行汽車改裝時一味求貴,認為「便宜無好貨」。其實,配件應根據車的實際來選擇。換上多功能音響就好。一些人認為汽車音響的輔助設施,如無線遙控、多碟轉換器等越多越好。其實不然,音響的主機才是決定音效質量的核心,而喇叭、分音放大器、音箱等是音效好的重要條件,對於其他的輔助設施對實際音效並無多大幫助。
一味追求感官享受。有的車主為了外觀的好看,而加裝大口徑排氣管、安裝尾翼等。這樣的安裝極其錯誤,尤其是對於小排量的車來說,不僅會影響性能,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汽車的失衡,從而影響行車安全。
盲目追求視覺享受。有的車主拆掉原來有氣囊的方向盤換上賽車方向盤,這樣我是非常不贊同的,畢竟家用車與賽車不同,賽車有其它的安全設備補救,公路與賽道更不同,賽道的環境更理想。有的人在車上安裝很多無關痛癢的裝飾品,一但發生事故時人和車都有可能受到嚴重傷害。
一味強調隔音效果。一些車主要求將隔音做到極致,甚至不希望聽到發動機的聲音。但如果駕駛者聽不到來自道路和動力系統的聲音,就會失去對路況和車況的相關信息,影響車行安全。
選擇適合自己實際使用需求和車身狀況的改裝項目很重要,切忌盲目,理性改裝,才能走出誤區。
三、我國汽車改裝業現存問題及解決的對策
1、改裝業面臨的瓶頸
改裝車,潛伏安全隱患由於改裝車多為車主憑自己的喜好或追求時尚而改裝,並沒有考慮到安全性和穩定性等方面的問題,加上一些改裝汽車的車行從業時間較短,改裝技術不是很成熟,而又一味地滿足車主的要求,缺少對車輛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設計,每一輛車改裝後也不能做全面測試甚至不做測試,改裝後性能是否提升,安全性是否下降都只能憑著車主對改裝前後的駕駛感覺來判斷,無法通過科學的測試得出客觀的結論。因此就有了反好好的新車改成「危車」的案例,甚至會造成人員傷害。
隨著經濟發展,私人用車數量快速上升,汽車改裝在我國有著非常大的市場,但改裝車無法順利通過年檢,《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六條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拼裝機動車或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特徵。車輛的結構包括車身顏色、長、寬、高四個硬性的標准以及發動機和相關的技術參數。
2、缺乏專業機構
改裝技術是否可靠、經改裝後的車是否安全,現在根本無從評定。汽車改裝對技術要求很高,如何改才安全,改完之後安全性是否受到影響等,需要有權威而專業的技術部門加以鑒定,才能保證改裝市場的規范。例如在日本就有一個叫《排汽管協會》的,生產者的產品只有通過他們相應標準的嚴格檢測才能銷售或使用。比如說一個在賽場上使用的產品,他們就會在上面標明「公路禁止」之類的字樣。又如日本已經將引擎列為消耗品,基本上就是只要引擎來源合法,而且施工的技師具有相應的認證資格,你愛裝什麼就裝什麼。不像我國,原車是什麼型號就只能安裝什麼型號。
在國外大部分國家,汽車改裝都有標准和法規,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每年都有汽車改裝展。在歐洲不少國家及日本等,具有規模的改裝廠,除了有專門的技術研發部門、測試部門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發動機改裝要通過認證與許可,其嚴謹態度不亞於一般正統的整車廠。正規的改裝車廠都要通過相關的資質審核,具有改裝資質的改裝廠才能進行相關的汽車改裝。國外汽車改裝廠家一般是和生產廠家結合在一起的,世界各大著名汽車廠商都相繼推出了它們的專業改裝廠和改裝品牌,如:賓士的AMG、寶馬的AcSchnitzer、三菱的RALLIART、富士的STI、日產的NISMO、本田的無限等。只有像這樣改裝技術、質量能夠達到原廠要求,才能保證改裝不會給車輛造成隱患。在我國由於大部分改裝廠家的水平和國外成熟的汽車改裝業還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店就是拿著自己改裝後的效果圖讓顧客挑,改裝件只要能裝上就裝,伴隨著極具專業性的「忽悠」,是否真正適用則不予關心,而專業技術人員匱乏、改裝件質量無法保證、安全因素矇混過關等問題則比比皆是。
3、保險安檢不成熟
據某保險公司理賠部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絕大多數的保險公司對於改裝車出險後的賠償,都限於原車部分,而對於改裝配件則不予賠付。如果車主在投保時,已與保險公司就改裝部分的投保事項進行了特別約定,那麼車輛改裝部分也是在保險公司理賠范圍之內的。車主如果想對車輛進行改動,需要在車管部門進行備案,雖然目前改裝的車不少,但真正去備案的車主卻很少,對此,理賠人員提醒,改裝車的車主最好是在車管部門進行備案,以免出現問題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四、改裝市場發展前景樂觀
盡管遭受到上面的種種尷尬,汽車改裝還是有必要進行,有必要發展的。
適當地進行改裝對汽車是沒有壞處的。比如汽車的制動力,在進行改裝以後能增加其效率,但不會影響安全,比如換火花塞、高壓線都是為了讓車更好地運行,可以提高動力性並降低油耗,而且沒有什麼負面影響。汽車廠家為了延長汽車的壽命,或是出於成本的考慮,一般對其各方面性能有所保留,追求的是中庸。而實際上,原裝車在很多方面都有可挖掘的潛力。如果改裝只是對汽車的性能進行提升,對安全性也沒影響的話,一味禁止沒有必要。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加入WTO,我國的汽車數量不斷上升,中國人民銀行提供的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汽車工業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汽車總產量達到615萬輛。預計未來5到10年裡,我國將有更多城市進入汽車社會,全國每年增加駕駛員超過580萬人。 汽車進入家庭業將進入高峰期。按照國際慣例,國民收入每增加1%,機動車擁有量就會增加1.02%到1.95%,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000至2000美元時,小汽車擁有量增長進入高峰期。
汽車消費現在主要集中在我國幾個發達的地區,而且購車者近年來有著年輕化的勢頭。我國近幾年與世界的距離漸漸拉近,人們更容易接觸到外國的文化,特別是這一群年輕人。他們尋找的是一種與眾不同,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一種自我與激情。加上賽車運動的推廣,消費者的汽車消費理念正從「代步」向「個性」、「時尚」轉變,「汽車改裝」這個詞正在逐步走進老百姓的視野。
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與迅速崛起的經濟,蘊藏了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汽車改裝及相關產業市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專家曾經預測,加入WTO後,中國汽車服務業將在售後服務等方面突現十大商機,其中第二大商機中就涵蓋了汽車改裝業,其很有可能成為2006年汽車業的一大朝陽產業。隨著汽車的普及,喜歡汽車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中國的汽車改裝需求正在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目前這個市場是一塊待開墾的沃土。
" 最近,國家發改委明令要求各地清理限制小排量汽車的政策,因此有媒體歡呼「小排量汽車的春天來了」。有消費者問,越來越多的汽車愛好者喜歡的汽車改裝,何時才能「解禁」呢?
去年一家權威網站通過問卷方式,對汽車改裝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40%以上的汽車愛好者都對汽車改裝感興趣,但苦於政策限制,無法按自己的喜好實施改裝計劃。記者就此對北京10餘家汽車俱樂部相關人士進行了采訪,他們紛紛感慨:為什麼我國對汽車改裝的管理不能早日與國際接軌呢?
據了解,汽車改裝文化源於賽車運動。最早的汽車改裝只針對於提高賽車的性能,以便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賽車運動的深入人心,汽車改裝也早已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成為普通車迷汽車生活中的組成部分,並漸漸成為一種時尚。在歐洲各國、美國乃至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中國的香港、台灣,汽車改裝早已蔚然成風,「無車不改」成為青年車迷的座右銘。世界各大著名汽車廠商,如賓士、寶馬、三菱、豐田、日產、本田等,都推出了專業的改裝品牌。
終極悍鯊汽車俱樂部王先生對記者說,中國上世紀90年代中期才開始有汽車改裝,但當時私人擁有汽車數量較低,收入水平不高,汽車改裝發展非常緩慢。1995年~2000年的6年間,全國汽車改裝數量超不過1.5萬輛。2001年~2003年,隨著汽車產銷量的迅猛增長,國內汽車改裝也得以快速發展,幾乎每年都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全國汽車改裝數量約在15萬輛左右。2004年,有關部門出台了對汽車外觀、動力提升等的限制政策,使剛剛升溫的汽車改裝市場彷彿被潑了一瓢冷水,全國汽車改裝點減少了50%,年汽車改裝量下降了20%。但就汽車改裝本身而言,它的發展速度還是比20世紀90年代有所增長,反映出了中國汽車改裝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
「汽車改裝突出的是個性化。這一市場未來有很大潛力,但目前尚屬於引導和培育階段。如果國家早日出台汽車改裝方面的法規和標准,這一市場可能會出現飛躍式發展。」王先生認為。
藍色極速俱樂部的馬經理說,他們曾多次到工商部門聯系汽車改裝增項問題,但工商部門回答是,目前國家還沒有汽車改裝方面的標准,所以他們無權對此增項。
據了解,國外的汽車改裝公司都要經過有關部門認證,認證通過後,改裝公司就可以進行合法改裝了。另外,國外還有依託整車廠的改裝公司,如國外的寶馬、賓士、本田、三菱等汽車公司都有專業的汽車改裝工廠,而我國目前還沒有依託汽車廠的改裝廠,所以在改裝技術上與國外有很大差距。去年,國外有一家汽車改裝公司項目調查組進入中國,想把國外汽車改裝標准和技術引入中國,但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認可。
汽車改裝在中國已經發展了10年,但直到今天,我國仍然沒有一個相應的管理部門也沒有相應的管理條例,眾多改裝商家的經營執照上幾乎全都是「汽車改裝配件公司」或「汽車改裝用品公司」的字樣。而據專家介紹,汽車改裝內容可細分多個方面,其中很多改裝涉及到車輛結構等關乎用戶生命財產安全的部分,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市場無序發展,其潛在風險之大不言而喻。
一些消費者還反映,有關規定要求,車主不能擅自改動車輛的結構,即車身顏色、長、寬、高等四個硬性的標准,對其他方面的改裝則沒有明確提及,如音響線路改裝、增加導流尾翼、車身裙邊包圍等。驗車時,同樣的改裝,有的能過關,有的不能過關。更有意思的是,通常情況下,大的改裝,如動力、操控、制動的「大手術」,因為在內部改裝,外觀沒有明顯變化,往往好過關;而表面改裝,如改天窗、加包圍等,因外觀改動明顯,反倒難過車檢關。
對汽車改裝,盡管有關部門年年都有禁令,但它仍然在發展,汽車改裝數量在增加,汽車改裝發燒友也在增加。所以,盡快出台相關標准,推出汽車改裝解禁措施,使其健康有序地發展,還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