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尼桑驪威車內飾說明
親,您好!尼桑驪威內飾車頂1000元左右!希望能幫到您,還請設為最佳答案!謝謝!
⑵ 2007款驪威怎麼樣
一、基本參數相同抄,如車身尺寸、襲軸距、發動機型號、變速器型號、排量、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最高車速、理論油耗……等等,也就是說性能上完全性同。 二、配置上有區別,GS比GE多出: 1、自動開閉鹵素前大燈 2、高穿透力前霧燈 3、185/65 R15輪胎鋁輪輞(GE為鋼輪輞) 4、全自動正負離子清新空調,帶過濾器,數字式(GE為手動清新空調,帶過濾器) 5、駕駛席電動六向調節座椅 6、木紋真皮方向盤(GE為真皮方向盤) 7、6喇叭單碟高保真劇院CD音響系統(GE為4喇叭) 8、智能鑰匙系統(GE為遙控鑰匙) 9、發動機防盜鎖止系統
⑶ 07的驪威和07的兩箱寶來哪個更好
07年的車目前已經接近13年,首先考慮價格問題以及車況如果車輛正常沒有出過大的事故,首先選擇車況好的其次價格,這個年限的車型大約在3000元左右。
⑷ 新款驪威內飾包真皮怎麼樣
是不是真皮,按以下方法判斷。
因為從品牌、標識、名稱上,很難說。內在這個山寨泛濫的年代,你買的容不一定是正品;名稱是亂寫的,標識是亂貼的。
鑒別方法如下:真皮鑒別知識
1:識別真皮
手摸:即用手觸摸皮革表面,如有滑爽、柔軟、豐滿、彈性的感覺就是真皮;而一般人造合成革面發澀、死板、柔軟性差。
眼看:真皮革面有較清晰的毛也、花紋,黃牛皮有較勻稱的細毛孔,氂牛皮有較粗而稀疏的毛孔,山羊皮有魚鱗狀的毛孔。
嗅味:凡是真皮都有皮革的氣味;而人造革都具有刺激性較強的塑料氣味。
點燃:從真皮革和人造革背面撕下一點纖維,點燃後,凡發出刺鼻的氣味,結成疙瘩的是人造革;凡是發出毛發氣味,不結硬疙瘩的是真皮。
2、識別人造革與合成革
有了上面四種基本的識別方法,以此來對比鑒別人造革、合成革就顯而易見了。另外,人造革與合成革還有以下特點:
1、用手指按壓革面,沒有明顯的毛孔皺紋,如按壓後有皺紋,也不會明顯自然消失。
2、革面無毛孔,這是鑒別皮革真假的重要特徵。
3、剪下邊角燃燒,有味,但非毛發的焦臭味。
⑸ 日產驪威07年還值多少錢
一般二手車市場二手驪威在三到四萬之間,收購的時候肯定價還要低一些
⑹ 為什麼07款驪威和13款驪威發動機型號相同,卻參數不同
驪威推出的全新改款車升級范圍較大。與市場現售的08款驪威車型相比,改款驪內威將會採用全新設計的前容保險杠,同時前臉的進氣格柵造型也有所改變。除了外觀變化外,改款驪威在配置上還將會增加倒車雷達、真皮座椅等舒適性配置,這是老款驪威車型所不具備的。 內飾則不會有大的變化,動力方面還是維持現款車型相同的HR16DE全鋁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77千瓦,最大扭矩為150N·m,分別搭載5擋手動和4擋自動變速箱。通過外觀的升級和增配,預計改款驪威仍會把性價比作為主要賣點。
⑺ 驪威外觀和內飾改裝方案
你喜歡什麼顏色呢
是喜歡桃木還是碳纖呢
你可以說說你想要的效果,說不定我可以幫你
如果你心裡沒有方案,我以可以幫你參考參考
⑻ 07年驪威1萬5千元值得入手嗎
不值,一萬二三還可以考慮,1.7w貴了,06的豐田威馳自動才賣一萬,日產驪威差一年不值這價。一萬二三可以考慮。
⑼ 07款尼桑驪威這款車怎麼樣我想最近提車!買了這輛車的朋友幫忙說下怎麼樣!謝謝!!!
驪威的優缺點
優點是空間超大,油耗較低
缺點是鐵皮薄的像紙,翼子板居然是塑料的!
這個車感覺很弱不經風,安全性就不要談了
本人還是建議不要買日本車...你開開就會感覺到...
1)為確保高速行駛的操控性、穩定性、安全性(車體剛性),德國車的底盤用料十足,特別結實(同排量德國車的最高速度大多比日本車要高,比如1.8升花冠的最高速度比1.8寶來/GOILF要低20公里/時,只與1.6升的寶來/GOLF相當),因此,重量增加了。看看XCAR俱樂部什麼車的用戶加裝平衡桿多就便知其中差異了。德國車幾乎沒有加裝平衡桿的,而日本車比比皆是!
2)德國車發動機底部大多裝有高強度防護板,而日本車除了中高檔車外基本沒有裝(光這一點重量就相差至少20-30斤);
3)德國車採用前後高強度加強型吸能保險杠(確保低速追尾碰撞變形盡可能小,盡可能不傷及發動機倉內部件,減小不必要的維修費用,這一方面GOLF便是典型代表)。而日本車所謂的碰撞吸能,是以犧牲保護汽車內部部件為代價來保護乘客,中低速碰撞就會導致碰撞部位嚴重變形,往往傷及內部部件,使得維修費用大增,這一點飛度便是典型代表);
4)同排量德國車的載重能力往往比日本車要高出30%!(同排量的寶來/高爾夫比花冠載重能力高出150斤!)。為此,德國車的避震彈簧更粗,避震裝置自然更重。
5)德國車(比如POLO、GOLF等)採用鋼板雙面鍍鋅防銹工藝,空腔注臘技術、多層噴漆工藝等確保車身12年不生銹,而日本車給省了。
6)同排量的車德國車的輪胎寬度往往比日本車大一號,由此也增加了重量。
稍有物理常識的人都知道,移動重量越重的靜止物體要克服更大的慣性,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樣,汽車自重越重就越耗油,尤其在城市擁堵路況開開停停行駛更加明顯。
日本車之所以輕(相對省油),說難聽點是「偷工減料」的結果,其所謂的省油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降低安全性與操控性為代價換來的。
從國際上汽車售價就可看出,日本車普遍處於中低檔次(凌志等少數高檔車除外),日本車是側重滿足用戶基本安全和代步要求而設計的,至於操控樂趣、品味等就免談了吧,買日本車是抬高不了自己的身份的。
關於汽車的概念,歐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橫貫歐洲不能有問題。美國人想的是我從美國的東海岸開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國人責問為什麼使兩年以後哪哪都是毛病時,是這么說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車上,一年也就跑一萬公里。誰能想到你一年就跑五萬公里!日本人開3年就換車了,你非得開15年,你怨誰?」
歐美人發明汽車是從人的需要出發,從無到有的想像、鑽研。日本人學做汽車是為了賺錢。所以他把別人有的拿過來琢磨怎麼做的更便宜!日本車打入美洲市場是能源緊張,油價上漲的70年代。――他最省油。
大家知道車怎麼能省油么?――車輕!(風阻系數並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為風阻系數的作用是與速度有關的。)為什麼在日本車迅速佔領市場的時候,歐美人(特別是德國人!)卻不生產同樣省油的廉價車與其競爭呢?是因為他們作汽車的目的不一樣!!!
德國人在想讓汽車輕的時候想的是把鋼板換成鋁合金,這一下成本高得嚇人!日本人在想讓汽車輕的時候直接把2個厚的鋼板換成0.8的。結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德國人真的沒想過這么做嗎?真個這么笨嗎?德國人真的沒想過這么做!但卻絕不是笨蛋!!!
建議考慮德國車,但是純家用的話,驪威還是很不錯的,驪威很實用,但他有日本車的"優良"傳統...我建議安全性應該放在第一位,不是嗎?什麼比生命更重要呢?
⑽ 驪威內飾怎麼樣
還可以,日系車內飾總體上還算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