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戶外夜景 > 監利市夜景

監利市夜景

發布時間:2021-02-02 06:13:15

A. 從荊州市監利縣出發一天去哪裡玩好

夏天去洪湖玩,那裡有蓮花產業,有荷葉荷花可以看,也有蓮藕蓮子可以吃。

一天開車的話到黃陂木蘭天池風景區或者木蘭草原,雲霧山(現在杜鵑花開的正好),任選一個景點一天都可以玩下來。

B. 湖北荊州市監利縣的西門堤和春風街怎麼走有沒有什麼標志性建築

春風街在伍子胥像旁邊.

西門堤在人民醫院旁邊

C. 監利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約在今監利縣汴河鄉至毛市鎮一帶。在古道入口處汴河鄉太平橋旁立有一石碑,上刻「華容古道」四字。赤壁之戰後,曹操率殘兵自烏林退歸南郡(郡治在今荊州市荊州區),途經華容(今屬監利縣)小徑,這條路徑史稱華容古道。監利古屬雲夢澤,地多泥濘沼澤,曹操使士兵負草填泥,騎兵乃得通過,老弱病殘或陷泥澤中,或為孫權、劉備追兵所殺,死者無數。至今沿途尚有子龍崗、葫蘆口、救曹田、曹鞭港、雞冠溝、放曹坡等遺跡。子龍崗,又名楊林山,相傳是趙雲伏兵偷襲曹軍的地方。
2,程集古鎮
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境內。是荊州市近郊著名文物旅遊景區。史稱「程家集」,2000多年前春秋時期,楚王在此修建了豪華的離宮——荊台;南宋嘉定年間,程家集就因其交通便利、商業發達而成遠近聞名的商埠;明清時期,「程家集」更成了江漢平原一個商賈雲集、商業和手工業十分繁榮的大集鎮。在這里遺存了大量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在江漢平原乃至湖北都是獨一無二的。
3,離湖
吳克計 監利湖多。湖北是於湖之省,監利乃百湖之縣。縣域所轄盡皆湖鄉水村。 「被陸地圍著的大片積水」叫湖。監利縣境地處的江漢平原,為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所在地。雲夢澤是涵蓋今江漢平原和湖南北部的大水澤。後來因淤積而被分割,便形成了許多河間窪地湖,洞庭湖就是雲夢澤殘存的部分。
4,周老嘴鎮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城北30公里處,隨岳高速公路從其東鄰穿過,監漢、監仙、監潛公共汽車在此經過。是集古建築文物游覽與紅色旅遊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

D. 監利規劃怎樣寫

雖然監利的城市發展在向江城區那邊的新城區發展 ,但感覺並沒有什麼亮點,也就是一個主體的道路框架出現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本人覺得應該看它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其中硬環境就是這個城市的基礎設施,至於軟環境就是這個城市的政府的行政效率,影響力等等,今天主要是談談監利的硬環境也就是城市規劃的個人看法
監利是個林業和水土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的平原,現在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打造低碳園林城市的風,本人覺得監利豐富的林業資源和水資源使得監利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豐富的林業資源使得監利的園林綠化不必花大量的資金來引進外來樹種,用我們自己的鄉土樹種就可以進行綠化了。外來樹種一個是成本高,二是因為氣候的特點養護的成本高,難以成活。其實只要把植物搭配得好,同樣可以設計出比較優秀的景觀。
對於具體的思路,本人有如下幾點建議:
一,做好舊城區的改造問題。這個問題也是中國所有城市的問題,主要是舊城區一般住的人口多,規劃不合理,臟亂差。改造的話主要是拆遷和補償是個大難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已目前監利自身的能力來解決不太現實,可以對要拆遷的土地進行拍賣轉讓,對所涉及到的家庭進行協商,讓面積進行房子補貼。也許會有人這樣做會擔心監利的房價飆升,但我覺得像監利這樣中部的三級城市甚至算是四級城市,房價再怎麼升也升不到那裡去,畢竟民眾的購買力就擺在那裡。對於舊城區的道路改造我得特別的說一下,我就得舊城區的道路規劃特別不合理,一是太窄了,二是相應的一些配套設施沒跟上,。改寬道路後我建議把眼光放遠點,最好城區所有的主路都是三板四帶式,利用兩條分車綠帶把車行道分成三塊,中間為機動車道,兩側為非機動車道,連同車行道兩側的行道樹共為四條綠帶,故稱三板四帶式。此種形式佔地面積大,卻是城市道路綠化較理想的形式,其綠化量大,夏季庇蔭效果較好,組織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決了各種車輛混合行駛互相干擾的矛盾,尤其在非機動車輛多的情況下更為適宜,監利的非機動車比較多,覺得對監利比較合適。再就是舊城區的電線網比較雜亂,像蜘蛛網似地,本人建議進行舊城道路改造時可以考慮將電線就地掩埋,現在很多城市都開始採取這種技術了,這種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了。同時像排污管道這些都要合理的規劃好。在道路命名方面本人建議東西走向的以XX街來命名,南北走向的以XX路來命名,這樣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記住路
二,對城市的區域進行功能劃分
本人覺得監利比較適合規劃為居民住宅區,休閑購物區,市民休閑活動健身區,工業區這四塊。
1.居民居住區我覺得應以舊城區為主,因為那邊的居民相對來說是比較集中的。
2.休閑購物區以長安步行街為中心來進行輻射
3.市民休閑活動健身區可以搞幾個大型的休閑廣場,諸如市政廣場,烈士紀念廣場之類的,方便市民,這也是政府的民生
4.工業區現在政府規劃的比較好了,工業園那邊已經日趨完善
三,找准城市定位
監利一直對外宣傳的是紅色革命旅遊地,我覺得宣傳的力度並不夠大,知名度並不是很高,旅遊這塊蛋糕其實是很大的,監利其實有很多牌可以打的,比如說江南水鄉這張牌,還有農家樂旅遊,監利的特色小吃也不少,這些都是發展旅遊的賣點。對於紅色革命旅遊地,本人覺得完全可以和洪湖聯手,一曲《洪湖水 浪打浪》還是讓洪湖很出名的,而洪湖因為是湖區,所以監利有很多東西是洪湖沒有的,監利和洪湖完全可以聯手搞紅色旅遊,進行優勢互補

四,搞好城市綠化,提升城市品位
現在監利縣城綠化總體來說還是不行的,首先不說別的,有的街道連行道樹都沒有,有的就是有,也是那種小樹苗,比碗口粗不了多少。我覺得這可能與政府的財政有關,其實完全可以選擇那種養護難度不大,比較經濟的行道樹種的,比如說國槐這個鄉土樹種,速生性較強,材質堅硬,有彈性,紋理直,易加工,耐腐蝕,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葯,種子可作飼料等。又是防風固沙,用材及經濟林兼用的樹種,是城鄉良好的遮蔭樹和行道樹種。
再就是做好做好城市的「亮化」工作。政府可以對城區街道兩邊的店鋪和商場的招牌和廣告牌,還有廣場的照明設施進行集中整治,統一規劃設計,使監利的夜景上升一個檔次。
打造貫穿全城的風景河。這條河不用很大,可以是小溪那種規模,也可以是把城區里的污水溝打造成一條風景河。資金問題還是可以參照老城區改造的方法的,相信這條風景河建成後一定後拉升河兩邊的地價,相信給開發商和附近居民一定的好處這個項目還是比較現實的。

後記:
以上就是本人對建立做好這幾點雖然說有一定的難度,但如果政府下定決心乾的話還是可以的,而且這不是一個十年二十年的規劃,相信三五年就會出現成效的,這無論是對監利人民還是想做出一番政績的有些領導來說,是雙贏的。相信隨著高速公路的通車,沿海的密集型產業的轉移以及監利的環境逐漸變好,監利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希望監利的明天會更好

絕對是本人原創的 是本人以前在東湖論壇上發表的一篇帖子

E. 我在監利要自駕游三天,求助哪裡好玩

監利縣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南披長江玉帶,與湖南嶽陽市專一橋屬相連;北枕東荊河水,與仙桃、潛江兩市接壤;東銜洪湖明珠,與洪湖市共享天然湖區;西望荊州古城,接江陵、石首,距荊州90公里。

景點指南
軒轅井
柳關、福田大溪文化遺址
獅子山龍山文化遺址
章華台、荊台、伍子胥故里
華容古道歷史名勝
賀龍、周逸群開創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遺址
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軍事學校第二分校遺址
湘鄂西省第三次工農兵貧農代表大會會場遺址
湘鄂西省農民銀行遺址
柳直荀烈士紀念亭

美食和特色產品
貢豬:監利豬,史稱「貢豬」。
荊半夏:聞名全國的重要出口葯材。
福娃:精緻米品系列。
淡水產品銀魚:江漢平原,地富魚稻。
愛荷食品:芙蓉之國,湖泊之糧。
監利糧酒:魚米之鄉,稻米加工。
屈原餅:正宗楚文化愛國餅。
荊江麻鴨:鴨脖古鄉古醇。

F. 監利在湖北的什麼地方

在湖北省的西南部

資料來源:監利縣政府網站.
http://www.jianli.net/

芙蓉之國——監利,猶如鑲嵌在江漢平原南端的一顆明珠。東沿洪湖,有水面50餘萬畝,為監利、洪湖兩縣(市)共有,西望荊沙,長江水迂迴於南,東荊河靜卧在北。監利境內河網密布,湖泊星羅,土壤肥沃,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這里地利形勝,物華天寶,人才輩出,古籍浩瀚,可謂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有史以來,勤勞勇敢的監利人民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豐腴的土地上。正是這些不避艱辛,不畏強暴,不懼邪惡,可歌可敬的人民創造了極其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譜寫了絢麗多彩的歷史篇章。
有一位哲人曾經這樣說過:埃及人所獲得的土地,是由於尼羅河的恩賜。那麼,監利人所獲得的土地,則完全是由於長江和東荊河的饋贈。

龍 舟 竟 渡
遼闊富繞的江漢平原,原是一望無際的雲夢古澤,後經長江的多次泛濫和漢江三角洲不斷延伸和擴大而逐漸形成了沖擊平原。監利縣就是鑲嵌在江漢平原上的一顆明珠。它位於湖北省的南部,洞庭湖的北面,東帶洪湖,南瀕長江,漢江支流東荊河繞北部邊界蜿蜓東去。全縣南北長74公里,東西寬60公里,總面積為3237.67 平方公里,跨東經112.35-113.19,北緯29.26-30.12,西與江陵,石首傍江接壤、北與潛江、仙桃(沔陽縣)夾河相鄰,東與洪湖連壤交界,南與湖南的華容、臨湘、岳陽隔江相望。
監利縣地勢平坦,是典型的平原地形。地面海拔高度在23.5-30.5米之間,高差僅 7米。放眼遠望,大地似錦,一馬平川,打破這種平原單調景觀的是位於東部長江之濱的兩個小山丘——楊林山和獅子山,它們是江南丘陵的余脈,由於地殼運動,發生了斷裂和錯動,在長江南移過程中,河床沿斷裂層發育成長,這兩個山丘即遺留在江北。楊林山海拔78.8米,為全縣制高點;獅子山海拔58米,兩山共佔地約4平方公里。它們宛如兩個威嚴的武士,守護著監利的東大門,閱盡了人間滄桑,在監利的發展史上,寫下了不同凡響的篇章。解放後在楊林山修建的楊林山泵站,泄洪引水,氣勢螃薄,既保證了縣內20多萬畝農田旱澇保收,又為楊林山增添了新的景點;近年修復的天妃廟(娘娘廟)高踞於山巔,腑視著長江。登山游廟,極目楚天,遠山如游龍起伏,翠疊蒼莽;洪湖浮光掠影,雪亮如鏡;大江滾滾東去,驚濤拍岸,充滿生機活力。如詩如畫的江山,盡收眼底。
監利的地形大勢是:南部長江沿岸,北部東荊河沿岸和西部較高,中間和東部屬於湖窪地帶,低於西面和南北兩側地區,高低相差6米左右,自然形成撮箕型,宜排灌和水利。之所以這樣,是由於長江、東荊河的多次泛濫,大量泥沙溢出河床,當流速減後,便很快沉積下來,形成天然大堤,天然堤隨洪水上漲不斷增高,兩岸地勢變得高亢,江河之間就形成地勢相對低下的窪地。

獅子山頭,看夕陽西下,其樂融融。

監利縣是中國內地的普通一縣。它的發展與中國的整個歷史息息相關,隨著國家的強盛而興旺發達,也因國家的動亂而傷痕遍體。
夏商時期,監利縣屬於古南蠻國。這是一個剛剛步入文明時代的小國,它的都城大約在今天余埠(監利)古井口南面約1里的地方。西周時期,監利稱為州國,是周天子下面的一個小諸候國。春秋時,楚文王將都城遷到江漢平原的西陲紀南城,楚國開始強大起來,並吞並了周圍的許多小國,州國也為楚文王所滅,監利全境便成了楚國的屬地。
公元前576年,河南的許國遭到鄭國的侵略,請求楚國保護,得到了楚王的允許,後經過很多周折,終於在公元前586年在監利境內建立了容城國,成為楚王的附庸。
秦始皇並吞六國,統一天下,廢除分封地,建立郡縣制,這里為州陵縣,隸屬南郡(今江陵)。漢初,古容城地域出現了州陵縣和華容縣(湖南的華容縣是在隋朝開皇18年才改稱華容的,可能是襲用了這個芳名)。漢獻帝建安13年(公元 208年),曹操軍敗赤壁,華容歸屬東吳。由於此地「士卑沃、廣陂澤」,「地富魚稻」,西北境內曾產鹽。於是東吳便「令官督辦」以監鹽漁之利。公元 222年,孫權稱帝,從華容縣劃出一小塊地方設立監利縣。從此,監利作為一個縣名正式出現於歷史舞台,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了。
南北朝時期,華容縣屬荊州,監利改屬巴陵郡。梁朝在巴陵郡設立巴州,劃監利為監利郡。於是監利就成為郡府所在地了,但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隋唐五代時,監利縣的建制沒有多大變化。後周時,曾一度將監利改為復州,宋朝時屬江陵府。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 965年)以白沙垸分設玉沙縣。熙寧六年(1078年),又撤銷玉沙縣並入監利。
南宋度宗咸淳年間,因蒙古人加緊進攻中國的南方,兵荒馬亂,南宋政府自顧不暇而廢置監利縣。直到元朝末年,順帝整飭南宋州郡時才又設立。明代監利屬荊州府,清朝一直沿襲未變。中華民國廢府設道,監利屬荊宜道,民國二十一年,監利屬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後又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監利縣是紅軍、新四軍和解放軍的根據地,1928年就建立有蘇維埃政權,屬鄂西聯縣政府。1930年9月,在監利成立了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1931年12月,在監利縣周老嘴成立了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1943年至1946年間,在監利西北地區設立監利縣人民政府,縣東北地區設立監沔行委會,均屬襄南政務委員會領導1947年至1949年縣北已成為解放區,屬監沔縣民主政府管轄。1949年4月全縣解放,屬沔陽專區,1951年改屬荊州專區,現屬荊州市。

監利的人口數字,在明朝以前無據可考。明朝始有戶口記載。如明英宗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為 5957戶,28185 口。以後於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明武宗正德七年(公元1512),明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其戶口稍有增減。由於當時賦役的輕重系於人口的多寡,所以隱瞞人口的情況比較嚴重,這些統計數據也很不精確。
明朝末年,由於長期的戰爭動亂,災荒和瘟疫,使監利縣的人口損失過半。現在的監利居民,如果翻閱他們的家譜,就會知道,很多是在清朝初年由江西一帶遷移到監利定居的。清朝統治時期,由於社會相對安定和清政府「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使監利人口增長非常之快。同治兩年(公元1865年),編審全縣男女老少人口共為882609口,國民黨統治時期,由於瘟疫災荒和反動勢力的大屠殺,到1934年全縣人口減少到468777人;1949年,全縣有人口56萬;1999年,監利人口已達到 141萬。現在,控制人口增長已成為全社會十分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
監利的居民,漢族佔99% 以上,少數民族有回族、壯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等13個民族,共700多人,以回族居多。
回族居多是由河南省唐縣遷入的三戶做馬、牛、羊生意的商人發展起來的。其中姓王的一戶,姓武的一戶。一百多年來,已發展到了幾百人。其於的少數民族均系近百餘年來,先後從外地流入監利定居的。
各種宗教於不同的時代傳入監利,佛教和道教最早,其餘的至多不過百餘年的歷史。回民帶進了伊斯蘭教,天主教於1900年傳到了監利,基督教是1906年由兩個瑞典人傳入的。但這些宗教並沒有在監利廣泛傳播。更沒有給監利居民的生活帶來大的影響。由於少數民族人口很少,又長期與漢族人聚居在一起,他們的特徵自然地逐漸消失。現在監利境內的少數民族人外表到他們的生活習俗,與漢族人並無二樣。
給監利居民以很大影響的是儒教,此外還有一些原始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如果你走入監利農民的住宅,就會看到堂屋的神龕上供奉著「天地國親師」的牌位。儒教崇拜的是「天地君親師」,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沒有君主敬奉了,神龕上的「君」也就變成了「國」。
解放以前,封建的宗法制度普及全縣。很多村落都是根據同姓聚居的姓氏來命名的。各姓都有戶長、族長、房長。所謂戶長,就是一姓之長,他的職權是代表祖先執行家法。解放以後,隨著社會制度的變更和生產力的發展。宗法制度已經不復存在。不過它的殘余仍然象幽靈一要,不時在社會上和人們的心中游盪,有的地方甚至還有死灰復燃之患。

監利居民的方言土語較多,而且監南與監北的口音很不一樣,這可能與清初大批移民來監利定居有關。監南人在外地很多會被人們誤認為是湖南人,監北人則被認為在沔陽人。
監利縣的風俗習慣與鄰縣大致相同。農歷正月初一這天,先拜祖神、後拜父母、出外叫出行。初二拜丈母,初三家家戶戶互相團拜,稱為「拜年」。正月初九為「上九日」,正月十五晚上舉行圓霄燈會;清明前後,家家踏青掃墓,祭奠去世的親人;五月初五,賀端陽,門前掛艾葉,吃粽子,劃龍船;六月六日,嬌陽似火,家家曬衣物,稱為「曬龍袍」,七月前半月,到處燒化紙線,告慰祖神;八月十五叫「中秋」,晚上吃月餅茶點,叫「中秋賞月」;十二月初八叫做「臘八日」;家家挑臘水泡糍耙;二十四日過小年敬灶神;三十晚上叫「除夕」,這一天,全家團聚,置辦豐盛的酒菜,開懷暢飲,稱「團年」,也叫「吃年飯」;子弟向父兄拜揖喊「辭年」,到了晚上,家家一團火,家人圍火而坐,敘舊迎新,俗稱「三十夜裡火,十五夜裡燈」。除夕之夜,通宵不睡稱為「守歲」。
監利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和我國文化的特定氛圍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俗習慣。隨著現代社會的開放與進步,社會結構和人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現在監利的婚喪禮儀,節日風俗正在接受現代社會的廣泛熏陶。

G. 監利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古華容道
約在今監利縣汴河鄉至毛市鎮一帶。在古道入口處汴河鄉太平橋旁立有一石碑,上刻「華容古道」四字。赤壁之戰後,曹操率殘兵自烏林退歸南郡(郡治在今荊州市荊州區),途經華容(今屬監利縣)小徑,這條路徑史稱華容古道。監利古屬雲夢澤,地多泥濘沼澤,曹操使士兵負草填泥,騎兵乃得通過,老弱病殘或陷泥澤中,或為孫權、劉備追兵所殺,死者無數。至今沿途尚有子龍崗、葫蘆口、救曹田、曹鞭港、雞冠溝、放曹坡等遺跡。子龍崗,又名楊林山,相傳是趙雲伏兵偷襲曹軍的地方。
2,程集古鎮
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境內。是荊州市近郊著名文物旅遊景區。史稱「程家集」,2000多年前春秋時期,楚王在此修建了豪華的離宮——荊台;南宋嘉定年間,程家集就因其交通便利、商業發達而成遠近聞名的商埠;明清時期,「程家集」更成了江漢平原一個商賈雲集、商業和手工業十分繁榮的大集鎮。在這里遺存了大量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在江漢平原乃至湖北都是獨一無二的。
3,離湖
吳克計 監利湖多。湖北是於湖之省,監利乃百湖之縣。縣域所轄盡皆湖鄉水村。 「被陸地圍著的大片積水」叫湖。監利縣境地處的江漢平原,為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所在地。雲夢澤是涵蓋今江漢平原和湖南北部的大水澤。後來因淤積而被分割,便形成了許多河間窪地湖,洞庭湖就是雲夢澤殘存的部分。
4,周老嘴鎮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城北30公里處,隨岳高速公路從其東鄰穿過,監漢、監仙、監潛公共汽車在此經過。是集古建築文物游覽與紅色旅遊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

H. 現在監利縣是縣級市還是地級市

現在監利是縣級市,不是地級市。

監利市,湖北省轄縣級市,由荊州市代管,位於回湖答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南臨長江,北襟襄水,東鄰洪湖, 西接江陵、石首,與湖南嶽陽市隔江相望,全市國土面積3460平方公里。

監利境內有大溪文化和龍山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跡,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周老嘴鎮、程集鎮兩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有《啰啰咚》、《裴倫傳說》等一批國家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處於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交叉輻射區域,隨岳高速公路貫穿南北,荊岳長江大橋連通湘鄂兩省,江北高速公路橫亘東西;擁有洪湖西岸、東港子濕地、長江故道紫雲英花海、大垸萬畝桃林荷海、楊林山宗教文化等眾多旅遊資源。

I. 監利有哪些旅遊景點

  1. 古華容道

約在今監利縣汴河鄉至毛市鎮一帶。在古道入口處汴河鄉太平橋旁立有一石碑,上刻「華容古道」四字。赤壁之戰後,曹操率殘兵自烏林退歸南郡(郡治在今荊州市荊州區),途經華容(今屬監利縣)小徑,這條路徑史稱華容古道。監利古屬雲夢澤,地多泥濘沼澤,曹操使士兵負草填泥,騎兵乃得通過,老弱病殘或陷泥澤中,或為孫權、劉備追兵所殺,死者無數。至今沿途尚有子龍崗、葫蘆口、救曹田、曹鞭港、雞冠溝、放曹坡等遺跡。子龍崗,又名楊林山,相傳是趙雲伏兵偷襲曹軍的地方。

2,程集古鎮

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境內。是荊州市近郊著名文物旅遊景區。史稱「程家集」,2000多年前春秋時期,楚王在此修建了豪華的離宮——荊台;南宋嘉定年間,程家集就因其交通便利、商業發達而成遠近聞名的商埠;明清時期,「程家集」更成了江漢平原一個商賈雲集、商業和手工業十分繁榮的大集鎮。在這里遺存了大量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在江漢平原乃至湖北都是獨一無二的。

3,離湖

吳克計 監利湖多。湖北是於湖之省,監利乃百湖之縣。縣域所轄盡皆湖鄉水村。 「被陸地圍著的大片積水」叫湖。監利縣境地處的江漢平原,為歷史上著名的雲夢澤所在地。雲夢澤是涵蓋今江漢平原和湖南北部的大水澤。後來因淤積而被分割,便形成了許多河間窪地湖,洞庭湖就是雲夢澤殘存的部分。

4,周老嘴鎮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城北30公里處,隨岳高速公路從其東鄰穿過,監漢、監仙、監潛公共汽車在此經過。是集古建築文物游覽與紅色旅遊為一體的旅遊風景區。

J. 湖北省荊州市監利縣有什麼好玩的嗎

作為監利人呀來,我覺得監利好玩的自地方多了,當然不包括紅燈區之類滴咯

不曉得你是男的還是女的,不過是公是母都一樣,想找異型朋友,來監利絕對是來對地方了,帥哥美女,走在街上一大把.看看都眼紅,哎,沒辦法,誰腳我們監利人的基因好呢!

硬要是我說出什麼好玩的話,也不怎麼好說,該有的都有了,等哪天你來了,我帶你向導,當然如果你要是女的更好了,是男的也沒關系,我叫上幾個美女陪你也一樣

閱讀全文

與監利市夜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