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戶外夜景 > 露營山洞

露營山洞

發布時間:2021-02-02 09:11:30

露營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帳篷
帳篷是露營必備的物品,由於帳篷直接影響睡眠質量,可以根據戶外的地點、季節的變化去選擇合適的帳篷,有條件的朋友,建議選擇質量好,防風防雨,透氣的帳篷。
葯品
由於在野外露營會有很多蟲蟻的出現,所以葯品是必備的物品,在出發前,先預測有可能發生的狀況,以備無患。
防潮墊或氣墊
在野外露營,地面都會比較潮濕,在市面上,有物理防潮墊或充氣睡墊購買,可以有效隔離地面潮氣,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驅蚊劑
山間、樹林、海邊這些露營常用地,平常都是人跡罕至,所以蚊子會很多,過夜需要驅蚊劑。
背包
根據露營的天數可以自行選擇合適規格的背包,背包往往是最適合野外露營地包類,不僅方便而且容量大。建議選擇分隔的背包,可以將所需品分類放置。
頭燈
在晚上露營的時候,到了一個陌生環境,可能會缺乏安全感。出發前准備好燈具,用於夜間活動,走夜路或營地活動,解放雙手。
炊具餐具
野外炊具一般指爐頭和燃料(氣罐)用於野外煮食燒水,攜帶非常方便。爐頭分油爐和氣爐,氣爐搭配氣罐較為常用。油爐又稱萬用爐,配合煤油、白汽油等使用,但價格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維護。餐具包括適用不同人數的套鍋、碗、刀叉筷子。
這個是戶外必備的,能量的來源,吃飽了才有力氣,戶外專用戶外專用鍋爐、鍋炊具使用便捷,收納簡單,而且很容易清洗。
比帳篷寬的地布
地布主要的功能是墊帳篷底下的,也有防止帳篷底下透水上來,另一個就是防止帳篷底下臟,回來後要整個帳篷清洗,這樣也會直接影響帳篷壽命,如果墊了地巾就只用清理地布就可以了。
其他物品
常見戶外裝備還有水袋水杯、望遠鏡、防水袋、登山杖、各種刀具(瑞士軍刀)、指南針、功能手錶、GPS等等,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做好充分的物料准備。
野外露營注意事項
天氣
當野外露營第一個首先要考慮是天氣問題,在出發前必須先查看當地的天氣,盡量避免選擇雨天或者反復不定的季節。
准備用品
由於是野外露營,不像在家裡樣樣具備,在露營前必須預料未知情況,做好充分的物料准備,一定要帶上葯品以及常用的止血及治療跌打損傷的葯物,已備有意外發生的時侯備用。
選擇營地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安全。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發生。在低海拔地區,危險性要小得多,但仍必須遵循營地選擇的基本原則。
1、在搭帳篷之前,必須仔細勘察地勢,營地上方不要有滾石、滾木以及那些風化的岩石,一旦發現附近有岩石散落的跡象,絕對不可以再搭帳篷了,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盡量要避免在凹狀的地方扎營。萬一發現滾石,應立即大聲喊叫,通知同行夥伴。
2、不要在泥石流多發地建營。許多石塊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跡,這是識別發生泥石流的主要標志。營地不要選在離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
3、雷雨天不要在山頂或空曠地上安營,以免遭到雷擊。
4、雷雨天不要在河灘、河床、溪邊及川穀地帶建立營地,以防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沖走。
許多時候,營地都會選擇在山脊上或河的兩岸,以便於欣賞風景。較為理想的露營場所,不外乎河岸的台地或寬大的河岸。沙地平坦又乾燥,而溪谷邊有清澈的水流,也有可作為薪材的流木,氣候良好時,這里是很不錯的宿營地。 但是,如果下起傾盆大雨,山谷里的水很可能會突然暴漲,使河岸沒入水中,沖走登山鞋、食品等,甚至連人一起被水流沖走。
5、雨季在野外宿營前一定要關注宿營地當地及河流上游地區的氣候、水文情況,宿營時要注意在離水面幾公尺高的高地上搭帳篷,不要選擇雨水通道,要選排水良好的地方,還要選擇危險時可逃生的路徑。當一切都安頓好,還需時常注意水源流水量及渾濁情況以及流水聲。一旦感覺異常,就要趕快逃。深夜或疲憊時都是導致災難的主要原因,千萬不要粗心或觀察不仔細。
搭帳篷
1、應盡量在堅硬、平坦的地上搭帳篷,不要在河岸和乾涸的河床上扎營。
2、帳篷的入口要背風,帳篷要遠離有滾石的山坡。
3、為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應在蓬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
4、帳篷四角要用大石頭壓住。
5、帳篷內應保持空氣流通,在帳篷內做飯要防止著火。
6、晚間臨睡前要檢查是否熄滅了所有火苗,帳篷是否固定結實了。
7、為防止蟲子進入,可在帳篷周圍撒一圈煤油。
8、帳篷面最好朝南或東南面能夠看到清晨的陽光,營地盡量不要在棱脊或山頂上。
9、至少要有凹槽地,不要搭於溪旁,如此晚上不會太冷。
10、營地選於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營地。
近水
營地要選擇離水源近的地方,這樣既能保證做飯飲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遠離水源則會給營地帶來很多不便,甚至是危險的。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會遇到野生動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背風
風會迅速帶走人體的熱量,給人製造寒冷,甚至引發疾病,同時大風會捲走帳篷,至少會攪得人員無法休息,點燃篝火就更困難了,做飯取暖也難以保證,所以營地一定要避風。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風處、林間或林邊空地、山洞、山脊的側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防獸
建營地時要仔細觀察營地周圍是否有野獸的足跡、糞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帶,以防傷人或損壞裝備設施。要有驅蚊、蟲、蠍葯品和防護措施。在營地周圍遍撒些草木灰,會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蠍、毒蟲的侵擾。
驅蟲
由於在野外,難以避免蛇蟲的出沒,可以在扎營地的附近生一堆火,然後把柴灰掃在帳篷的周圍,生火堆,可以起到保暖,而且驅蟲驅蚊的作用,而火光可以嚇走蛇,老鼠及野獸,所以生火堆會讓在野外扎營的朋友有安全感。

❷ 野外露營都需要准備什麼

露營裝備:

1、帳篷:選擇結構穩定、重量輕、抗風、防雨性能較強的雙層帳篷為佳

2、睡袋:羽絨或鵝絨睡袋輕便,保暖效果好,但前提是必須保持乾燥,環境條件比較潮濕時,人造真空綿睡袋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3、背包:背包構架應符合自己的身體結構,並有舒適的背負系統(如肩帶、腰帶、背板)

4、生火用具:打火機、火柴、蠟燭、放大鏡。其中蠟燭既可用作光源,又是極好的助燃劑

5、照明用具:營燈(分電營燈和氣營燈兩種)、頭燈、手電筒

6、野炊用具:水壺、多功能野炊鍋、鋒利的多功能折刀、餐具

7、專用工具:指南針、地圖、繩索、折疊鍬、針線、魚鉤魚線、砍刀、照相機

8、水和食品:熱量大的肉類、糖類、脂類、鹽

9、救生箱:解毒劑、消粉、感冒葯、腹瀉葯、雲南白葯、鎮痛葯、紗布、膠帶、綳帶。

(2)露營山洞擴展閱讀:

露營休息離不開水,近是選擇營地的第一要素。因此,在選擇營地時應選擇靠近溪流、湖潭、河流邊,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有些河流上游有發電廠,在蓄水期間河灘寬、水流小,一旦放水時將漲滿河灘,包括一些溪流,平時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發大水或山洪暴發,一定要注意防範這種問題,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發區。

搭帳篷時應盡量選擇在平坦、堅硬的地上搭帳篷。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都是理想的營地。入口要背風,盡量遠離有滾石的山坡。不要在河岸和乾涸的河床上扎營。帳篷四角要用大石頭等重物壓住。帳篷內要保持空氣流通。

如果要在帳篷內做飯的話,要防止著火。為了防止飛蟲進入帳篷,可在帳篷周圍撒一圈煤油。帳篷搭建時,最好朝南或東南面,能夠看到清晨陽光的地方。為了晚上不會太冷,可以選擇在有凹槽的地方搭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露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野外露營

❸ 露營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麼啊

帳篷露營是野外旅行、登山探險等各種戶外活動的主要宿營方式,也是值得積極提倡的宿營方式。

它的特點:

首先是最貼近自然,沒有什麼方式比睡帳篷更加貼近大自然了,想想你身下就是大地而不是什麼席夢思、鋼絲床及水泥地,打開帳門就是自然界的一切,沒有任何混凝土建築遮擋你的視線,這才是真正的回歸自然;

其二、它是隨遇而安的家,只要腳下有三平方米的平地,就可以紮下一頂足夠二人而居的「家」, 而一頂最輕的帳篷僅1公斤左右,只要有它在身旁,就有了遮陽、避風避雨的屋了,還可以幫躲避風雪、寒流等,它是我們野外旅行的親密伴侶,有了它我們就可以安心的旅行;

其三是經濟的宿營方式,在外旅行,最節省住宿費用的就是住宿帳篷,可以算一下:一頂好的帳篷應當在450元左右一頂(可住3人),愛惜的使用至少可用50次(晚)以上,那麼一次的人均成本僅為3元左右,3元一晚的房費了不是很便宜嗎,因而住宿帳篷既劃算又衛生。

當然,這些好處的代價就是要預先投資和花力氣背帶。

露營營地的選擇

宿營營地的選擇及其建設是關繫到全部人員休息的大問題,在營地的選擇很講究,以下是注意事項:

近水:露營休息離不開水,近是選擇營地的第一要素。

因此,在選擇營地時應選擇靠近溪流、湖潭、河流邊,以便取水。但也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有些河流上游有發電廠,在蓄水期間河灘寬、水流小,一旦放水時將漲滿河灘,包括一些溪流,平時小,一旦下暴雨,都有可能發大水或山洪暴發,一定要注意防範這種問題,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發區。

背風:在野外扎營,不能不考慮背風問題,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灘上,應要選擇一處背風的地方扎營。還有注意帳篷門的朝向不要迎著風。背風同時也是考慮用火安全與方便。

遠崖:扎營時不能將營地扎在懸崖下面,這樣很危險,一旦山上刮大風時,有可能將石頭等物刮下,造成傷亡事故。

近村:營地靠近村莊有什麼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沒有柴禾、蔬菜、糧食等情況時就更為重要。近村的同時也是近路,即接近道路,方便隊伍的行動和轉移。

背陰:如果是一個需要居住兩天以上的營地,在好天氣情況下應當選擇一處背陰的地方扎營,如在大樹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陽,而不是夕照太陽。這樣,如果在白天休息,帳篷里就不會太悶熱。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電區,營地絕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樹下或比較孤立的平地上。那樣很容易招至雷擊。

建設營地

營地選擇好後即要建設營地。尤其是有一定規模的野外露營地,整個營地的建設就尤為重要,分以下一些步驟:

平整場地:將已經選擇好的帳篷區打掃干凈,清除石塊,矮灌木等各種不平整、帶刺、帶尖物的任何東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如果是一塊坡地,只有坡度不要大於10度一般都是可以作為露營地。

場地分區:一個齊備的營地應分帳篷宿營區,用火區,就餐區,娛樂區,用水區(盥洗),衛生區等區域。第一個先落實宿營地。用火區應諳路緔Γ?嗬胝逝袂?υ?0~15米以上,以防火星燒破帳篷。就餐區應就近用火區,以便燒飯做菜及就餐。活動及娛樂區應就餐區的下風處,以防活動的灰塵污染餐具等物,並距離帳篷區應在15~20米,以減少對早睡同伴的影響。衛生區應在宿營區的下風處,與就餐區、活動區保持一定的距離。用水區應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別上下兩段,上段為食用飲水區,下段為生活用水區。

建設帳篷露營區:如有數頂帳篷組成的帳篷營地區,在布置帳篷時,應注意:第一,所有帳篷應是一個朝向,即帳篷門都向一個方向開、並排布置。二,帳篷之間應保持不少於1米的間距,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盡量不系帳篷的抗風繩,以免絆倒人。三,必要時應設警戒線(溝),在山野露宿有可能會遇到威脅性的動物或者壞人的攻擊,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可以在帳篷區外用石灰、焦油等刺激性物質圍帳篷區畫一道圈,這樣可以防蛇等爬行動物的侵入。或者用電子報警系統等辦法。

建設用火就餐區: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塊兒或是相近的地方,這個區域要與帳篷區有一定的距離,以防火星燒著帳篷。燒飯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拾來的柴禾應當堆放在區外或上風處。就餐區最好有一塊大家圍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塊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餐椅」同樣用石塊最好,或者席地而坐,由於地氣對人體有害,故可以用各自的睡墊或氣枕頭代用一下,不要怕麻煩,至少要用雨衣或塑料布。多數就餐時間已經是天黑的時候了,應當考慮照明的位置,不論是用汽燈還是其他方式照明,燈具應當放在可以照射較大范圍的位置,如將燈具吊在樹上、放在石台上或者做一個燈架將其吊起來。

建設取水用水區:用水、取水一般都在水源處,盥洗用水與食用水應分開,如是流水,食用水應在上游處,盥洗生活用水在下游處。如是湖水即同樣要分開地方,兩種用水處應當距離10米以上。這種劃分是出於衛生的需要。另外,取水要經過的河灘地帶亂石灌木等物較多,沒有小路可尋,故應當在白天的時候注意清理一下,不然晚上取水時就不方便了。

建設衛生區:衛生區即是隊員們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專門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處即可。如果隊員人數多或者住宿天數在兩天以上,即應當挖建茅坑,臨時廁所應建在樹木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圍簾了。更要注意不能建在行人常經過的地方。如果附近的溪流多,可以將廁所建在溪流上,在小溪上塔兩根大木頭,要建平穩並有安全感,大家即可在上面大小便,並將大小便直接排入溪流中,不用耽心會污染河流,小量的糞便會被河流中的生物分解或被自然凈化。如果已建了衛生區,大家的大小便就應該在修建的衛生區里進行,而不應滿山排泄,而大煞風景。

建設娛樂區:娛樂區可以在就餐區,待就餐以後打掃出來即可,如果場地大,也可以單獨劃出一塊地,只要場地平整即可,同時場地里絆腳、碰頭(矮樹)的東西要少,因而要進行一般性的清理,在玩一些游戲時應在一個劃定的圈子裡拉上保護繩,以免不注意發生意外事故。

野外氣象小知識:

在戶外旅行應當知道些氣象的基本知識,本書在第七章中有些介紹,這里是針對野外露營進行介紹。一旦到了戶外,就只有聽天由命,我們只能認識自然,而不能左右自然。旅行中除了遇到雷雨、大風雪等情況應當停止、休息外,其他情況均可以繼續行動。而在野外露營就需用多考慮一些氣象問題:

防雨:

防雨是露營氣象考慮的重要問題,如果判斷當晚有可能下雨,應當對營地及帳篷進行必要的防雨處理,除選擇好營地外,需要挖泄洪溝,加固帳篷並增強防雨性能,如可以在帳篷外加蓋防雨塑料布、雨衣等,將各種旅行用品放置在帳篷中等。防雨應在扎營前觀察天氣變化情況,經常外出旅行多觀察多積累經驗就會掌握是個大慨。

防風:

風向對應扎營比較重要,關繫到帳篷門、爐灶口開向及營地各區域的整體布置問題。這須要了解一些地形氣候知識,在大湖泊邊扎營,其風向是早晚相反變化,白天,地面溫度上升快,風向是向陸地刮;夜晚,地面溫度下降快,風向向湖區刮。故應當將帳篷門背風開,而爐灶口應向風開。在炎熱乾燥的山區同樣有相似的情況,白天,由於山谷(谷地)氣溫上升慢於山坡(山頂),呈上升氣流,即谷地向上刮風,而夜晚則呈下降氣流,風向谷地刮。故在山谷中扎營時應當事前考慮這種情況。研究風向及風力,對應戶外運動比較重要,有條件的可以帶上一個風向風力表,或根據下表查知風力,在記日記時不妨記錄一天最大的風速。

附表(6-1) 風力等級簡表 風速單位:米/秒

風力等級 風速 外 界 表 象

0級靜風 0.0-0.2 煙柱直上,水面無波,樹葉不動。

1級軟風 0.3-1.5 弱而無力,煙隨風去,樹葉微動。

2級輕風 1.6-3.3 人有感覺,樹有微響,旌旗始動。

3級微風 3.4-5.4 細枝搖動,旌旗風展,稻穀搖動。

4級和風 5.5-7.9 樹枝彎動,灰塵四起,紙飄空中。

5級勁風 8.0-10.7 小樹搖動,湖塘起波,莊稼起伏。

6級強風 10.8-13.8 電線有聲,撐傘難行,大樹搖動。

7級疾風 13.9-17.1 迎風難行,全樹搖動,大樹彎枝。

8級大風 17.2-20.7 阻力甚大,小枝折斷,江河浪猛。

9級烈風 20.8-24.4 吹壞煙囪,小屋受損,瓦片移動。

10級狂風 24.5-28.4 行人吹跑,逆風難行,樹木颳倒。

11級暴風 28.5-32.6 破壞嚴重

12級颶風 32.7以上 摧毀極大

氣溫:

氣溫對應戶外旅行同樣重要,我們應當學會氣溫管理,即掌握在什麼季節、什麼地區的氣溫變化及規律,並在此基礎上的裝備、服裝配置。學會對氣溫及變化有一個較為准確的直覺判斷,這就要經常攜帶一個氣溫表,經常性的對照觀察、體驗。一日之中,一般在下午2點為當日最高氣溫,為其峰值;而夜裡2點~3點是最低點。這一日之間的溫差叫日較差,日較差的大小與地理緯度、地形、季節、天氣狀況等因素相關,一般說來,低緯度比高緯度地區、內陸比沿海地區、晴天比陰天、盆地比平原、荒漠比林地的日較差大。在森林中,由於森林的儲存功能,日較差小,林中要比無林地氣溫低0.7~2.3℃,夏季低8~10℃,冬季低4~5℃,同時森林中的濕度也較大,故在森林中露營應當注意這一問題。

住宿溶洞

在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野外,常可見到各種形式的山洞,旱洞、水洞、穿山洞、復合洞等,住宿溶洞是野外旅行最為常見的方式之一。我們的祖先就是從住宿溶洞開始了新的地面生活。可見住宿溶洞是安全、方便、溫暖、避風避雨的好地方。住宿溶洞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通風:首先要察明該洞是否是通風的溶洞,而不是一個死洞。保持空氣的流通很重要的,可以點一支香煙察該洞是否通風,只要煙向洞中或洞外單向的飄動即說明此洞是通風的。

淺住:洞多是比較深的,從安全的角度出發最好將營地安排在距離洞口較近的地方,以方便撤營及轉移。

水情:在確定一個溶洞可否住宿時,應先弄清此洞的水情,多數的溶洞都有流動的地下水在活動,有個別的地下水水情復雜,尤其在雨季就更應當注意,選擇的住宿地應當乾燥,上無滴水。

其他在溶洞住宿應當注意:不少的溶洞多有蝙蝠、燕子等動物棲息,因而入洞住宿最好少驚動它們,或者換一個洞。如果對洞穴探險沒有經驗應當在洞中少活動,單人活動應當禁止;在洞中住宿可以不用支搭帳篷,只需鋪上各種睡具即可,如果有蚊蟲可以燒煙驅趕。

露天宿營:

露宿是對我們野外生活的一種鍛煉和考驗,同時也是一種難得地生活體驗。在沒有雨水、大風、風雪及霜的天氣,完全可以試試在露天下露宿的方式,不用支搭帳篷等任何遮擋物。露宿可以選擇一塊大樹下,鋪上塑料布、防潮墊,再放上睡袋,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塊塑料布,或者在睡具的上方簡單的掛一張防雨布,露宿主要的問題就是防露水及蚊蟲的侵襲,可以在睡袋的頭套處罩一層紗網,以防蚊蟲,或連夜的燒煙火,燃煙可以防止霜降,減少露水,在一些農村可以看到農民這樣做為減少霜降。當然,雨季、冬天就不要露宿。另外,注意不要在水邊、草木密集的地方露宿,那些地方蚊蟲多,也不安全,同時,在露天露宿一般氣溫比帳篷里低5度左右,故要多加衣物,以防著涼。

另一種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吊床的優點是不會被地上的動物襲擾(如蛇等爬行動物),並在一些潮濕的地帶很適合,用吊床要在睡袋下墊防潮墊,並在吊床上方掛一張防雨布。有一種吊床式帳篷即有防雨蓬,同時還有防蚊蟲的紗帳,很適合叢林宿營。

雪屋:

在大雪紛飛的雪天,如果雪地的雪比較厚實,就可以用雪做一個簡單的雪屋,這在東北地區的農村,獵人們就熟悉這種辦法。建蓋雪屋必須要有比較壓實的雪,再用鐵鏟等物切割建蓋,由於篇幅所限,本書不過多的研究特殊條件下的露營方法。

野外作息:

合理的戶外作息安排是保障身體良好狀態的重要途徑,常常會由於激動、興奮等原因,大家在篝火旁一聊就沒完,或者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從而影響正常的休息。這要特別注意,因為大家活動了一天,身心都比較疲勞。這時隊長應當規定統一的作息時間,如不超過夜間12點休息,早上不超過7~8點起床,尤其要強調要統一,不能因個別人而影響整體。

❹ 有一部美劇,是電影,好像三部吧。講得是幾個女的去野外激流還是野營的,誤進入一個三洞,山洞裡有好多吃

《黑暗侵襲》系列電影
簡介:
莎拉本來平靜幸福的生活被一次車禍意外打破,內丈夫和女兒在事故容中喪生,她雖然活了下來卻從此一蹶不振,為了讓莎拉重新振作起來,她的五個女性朋友為她安排了一次探險旅行,地點是在一個叢林中荒僻而古老洞穴。正當女孩們對山洞中景色驚嘆不已時,卻在不知不覺中驚擾了洞中另外一種生物,他們沒有視覺,依靠聲音的來源殘忍的捕殺她們...

❺ 木蘭圍場露營需要注意什麼

一,選擇營地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安全。在野外,很多意外都可能發生。在低海拔地區,危險性要小得多,但仍必須遵循營地選擇的基本原則。
1、在搭帳篷之前,必須仔細勘察地勢,營地上方不要有
、滾木以及那些風化的岩石,一旦發現附近有岩石散落的跡象,絕對不可以再搭帳篷了,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盡量要避免在凹狀的地方扎營。萬一發現
,應立即大聲喊叫,通知同行夥伴。
2、不要在泥石流多發地建營。許多石塊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跡,這是識別發生泥石流的主要標志。營地不要選在離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
3、雷雨天不要在山頂或空曠地上安營,以免遭到雷擊。
4、雷雨天不要在河灘、河床、溪邊
谷地帶建立營地,以防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沖走。
許多時候,營地都會選擇在山脊上或河的兩岸,以便於欣賞風景。較為理想的露營場所,不外乎河岸的台地或寬大的河岸。沙地平坦又乾燥,而溪谷邊有清澈的水流,也有可作為薪材的流木,氣候良好時,這里是很不錯的宿營地。 但是,如果下起傾盆大雨,山谷里的水很可能會突然暴漲,使河岸沒入水中,沖走登山鞋、食品等,甚至連人一起被水流沖走。
5、雨季在野外宿營前一定要關注宿營地當地及河流上游地區的氣候、水文情況,宿營時要注意在離水面幾公尺高的高地上搭帳篷,不要選擇雨水通道,要選排水良好的地方,還要選擇危險時可逃生的路徑。當一切都安頓好,還需時常注意水源流水量及渾濁情況以及流水聲。一旦感覺異常,就要趕快逃。深夜或疲憊時都是導致災難的主要原因,千萬不要粗心或觀察不仔細。
二,搭帳篷
1、應盡量在堅硬、平坦的地上搭帳篷,不要在河岸和乾涸的河床上扎營。
2、帳篷的入口要背風,帳篷要遠離有
的山坡。
3、為避免下雨時帳篷被淹,應在蓬頂邊線正下方挖一條排水溝。
4、帳篷四角要用大石頭壓住。
5、帳篷內應保持空氣流通,在帳篷內做飯要防止著火。
6、晚間臨睡前要檢查是否熄滅了所有火苗,帳篷是否固定結實了。
7.為防止蟲子進入,可在帳篷周圍撒一圈煤油。
8.帳篷面最好朝南或東南面能夠看到清晨的陽光,營地盡量不要在棱脊或山頂上。
9.至少要有凹槽地,不要搭於溪旁,如此晚上不會太冷。
10.營地選於沙地,草地,或岩屑地等排水佳的營地。
三,近水
營地要選擇離水源近的地方,這樣既能保證做飯飲用的用水,又能提供洗漱用水,如果遠離水源則會給營地帶來很多不便,甚至是危險的。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會遇到
,要格外小心注意。背風
風會迅速帶走人體的熱量,給人製造寒冷,甚至引發疾病,同時大風會捲走帳篷,至少會攪得人員無法休息,點燃篝火就更困難了,做飯取暖也難以保證,所以營地一定要避風。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風處、林間或林邊空地、山洞、山脊的側面和岩石下面等等。防獸
建營地時要仔細觀察營地周圍是否有野獸的足跡、糞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帶,以防傷人或損壞裝備設施。要有驅蚊、蟲、蠍葯品和防護措施。在營地周圍遍撒些草木灰,會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蠍、毒蟲的侵擾。日照
營地要盡可能選在
較長的地方,這樣會使營地比較溫暖、乾燥、清潔,便於晾曬衣服、物品和裝備。平整
營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樹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這樣會損壞裝備或刺傷人員,同時也會影響人員的休息質量。
四,最後請大家注意:在野外要保護自然環境,不傷害
,不亂砍亂伐,不破壞自然植被,不污染水源,撤營時必須將燃火徹底熄滅,垃圾廢物要盡可能帶出,丟放在指定的地方,特殊情況無法帶走時可將垃圾挖坑掩埋。無炊具如何煮食
在遇險條件下,最好每天能吃一頓熱食。熟食具有調理腸胃、消毒殺菌、營養易吸收的特點。但在許多情況下,求生者往往沒有做食物的炊具,所以,他不得不改變一下做飯的習慣。下面的方法簡便、有效,不妨一試。
⑴.炭火烤食
植物的塊根,魚、鳥、淡水貽貝和其它許多食物,可以直接在炭火上烤。在烤之前,可先裹上一層粘土或包上一層樹葉,用這種方法絕不會燒壞食物。 採用此方法既不用拔毛,不必去內臟,也不用刮魚類的鱗,到食物完全熟透後,只要剝去包在外面的泥巴,毛、鱗即可泥巴脫去。
⑵.篝火烤食
把野獸、小魚、鳥、植物根莖小塊,穿在濕木棍或小樹枝上,直接放在篝火上烤制。
⑶.熱石蒸食
這是古老的「蛤蚌烘蒸法」,效果不錯。方法是把帶貝殼的食物直接放在燒熱的石塊上或石塊中間烤(某些肉料要用樹葉或草包起來),再在上面蓋一層沙子或泥土。等食物熟透後,一扒開泥土,蛤蚌、牡蠣等物便張開了嘴,即可食用。
⑷.土坑烤食
先在泥地上挖一個30~40厘米深的坑,將肉塊、鳥蛋、塊根及貝類食物放在坑底,在坑內放上綠色植物的葉子、青草或能保持食清潔的布。然後在小坑上蓋一層2厘米厚的沙子或泥土,把火堆設在上面。但是不可把肉塊放在樹葉堆里燒,這樣會產生煙熏味。
⑸.瓦罐煮食
用泥土做一個土製瓦罐煮食物,內部襯一層箔,然後往裡放干凈水和要煮的食物,再加入燒熱的石塊,直到水開了。用大綠葉蓋上至少1小時,直到食物完全煮熟。

❻ 露營山洞准備些什麼

首先要看你准備露營的山洞大小 深淺 如果山洞周邊需要攀爬的話帶好安全繩索版(必須有專業人員帶領)需要權雙層帳篷 (防水 ) 充氣床(保證你睡眠的必備物品) 防潮墊(洞內濕滑陰暗,有效隔絕潮濕陰冷) 睡袋(這個不說了 保暖!) 頭燈(必要時照明) 蚊帳(山裡面的蚊子特別厲害 小心叮咬) 如果洞內空間大的話 可以在洞里生火 注意 山裡晚上特別冷 要比城市低10度甚至更冷 帶好保暖衣物 帶足飲用水 吃的最好是帶一套戶外炊具 可以生火煮麵 還能燒熱水喝!!

❼ 第一次野外露營需要准備什麼,注意哪些

野外旅行基本裝備一覽表

個人穿著用品:

一、 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 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 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 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 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 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 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 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靠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 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靠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 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 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 其他篇

1、 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❽ 在野外露營時遇到大風是否可以躲進山洞

1.如果條件允許,最好躲進牢固的建築物內,千萬不要在高樓等建築物下面避風,以免樓上的雜專物被風屬吹下,在住了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如果室內房屋陳舊,有時瓦房,風勢迅猛,房屋上的瓦被風吹動,這時最好躲在桌椅下面,以防被砸傷。

3.在野外首先要護住自己的眼睛,千萬不要被風吹進了沙塵,那樣就為自己的逃避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最好順風逃避。

4.由於風的破壞率極大,千萬不要在電線下避風,以防電線掉下來,發生觸電事故。

5.如果在野外,也不要在大樹下避風,樹大招風,樹越大越容易被風吹到,要在沒有樹木的地方避風或者逃躲。

6.如果在高空作業,要立即停止,並且要迅速轉移到地面的安全地帶。

7.如果正在開車,應該小心的把車開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❾ 第一次去露營,如何找到合適露營地點

尋找露營地點,應該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近水
營地要選擇離水源近的地方,這樣既專能保證做飯飲用的用水,屬又能提供洗漱用水。但在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會遇到野生動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2、背風
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風處,林間或林邊空地、山洞、山脊的側面和岩石下面等等。
3、避險
營地上方不要有滾石、滾木,不要在泥石流多發地建營,雷雨天不要在山頂或空曠地上安營,以免遭到雷擊。
4、防獸
建營地時要仔細觀察營地周圍是否有野獸的足跡、糞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帶,以防傷人或損壞裝備設施。要有驅蚊、蟲、蠍葯品和防護措施。在營地周圍遍撒些草木灰,會非常有效地防止蛇、蠍、毒蟲的侵擾。
5、日照
營地要盡可能選在日照時間較長的地方,這樣會使營地比較溫暖、乾燥、清潔。便於晾曬衣服、物品和裝備。
6、平整
營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樹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這樣會損壞裝備或刺傷人員,同時也會影響人員的休息質量。

❿ 露營扎帳篷的要點有哪些啊

露營要點

宿營營地的選擇及其建設是關繫到全部人員休息的大問題,必須注意以下事項:
▲近水:扎營休息必須選擇*近水源地,如選擇*近溪流、湖潭、河流邊。但也不能將營地扎在河灘上或是溪流邊,一旦下暴雨或上游水庫放水、山洪暴發等,就有生命危險。尤其在雨季及山洪多發區。
▲背風:在野外扎營應當考慮背風問題,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灘上,應要選擇一處背風的地方扎營。還有注意帳篷門的朝向不要迎著風向。背風不僅是考慮露營,更適用於用火。
▲遠崖:扎營時不能將營地扎在懸崖下面,一旦山上刮大風時,有可能將石頭等物刮下,造成危險。
▲近村:營地*近村莊有什麼急事可以向村民求救,在沒有柴禾、蔬菜、糧食等情況時就更為重要。近村也是近路,方便隊伍的行動、轉移。
▲背陰:如果是一個需要居住兩天以上的營地,在好天氣情況下是應該選擇一處背陰的地方扎營,如在大樹下面及山的北面,最好是朝照太陽,而不是夕照太陽。這樣,如果在白天休息,帳篷里就不會太熱太悶。
▲防雷:在雨季或多雷電區,營地絕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樹下或比較孤立的平地上。那樣是很容易招至雷擊。
▲建設營地:營地選擇好後即要建設營地。尤其是有一定規模的野外露營地,整個營地的建設就尤為重要,分以下一些步驟:
▲平整場地:將已經選擇好的帳篷區打掃干凈,清除石塊,矮灌木等各種易刺穿帳篷的任何東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
▲場地分區:一個齊備的營地應分帳篷宿營區,用火區,就餐區,娛樂區,用水區(盥洗),衛生區等區域。用火區應在下風處,以防火星燒破帳篷。就餐區應就近用火區,以便燒飯做菜及就餐。活動及其娛樂區應就餐區的下風處,以防活動的灰塵污染餐具等物。衛生區同樣應在活動區的下風處。用水區應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別上下兩段,上段為食用飲水區,下段為生活用水區。
▲建設帳篷露營區:如有數個帳篷組成的帳篷營地區,在布置帳篷時,應注意:帳篷門都向一個方向開、並排布置。帳篷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距。
▲建設用火就餐區: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塊兒,燒飯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大家拾來的柴禾應當堆放在區外或上風處。就餐區最好有一塊大家圍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塊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了。
▲建設衛生區:衛生區即是解手方便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專門挖建茅坑,可以指定一下男女方便處即可。如果住宿天數在兩天以上,即應當挖建,臨時廁所應建在樹木較密的地方,就不用拉圍簾了。大家的大小便就應該在修建的衛生區里進行,而不應滿山解,而大煞風景。
▲建設娛樂區:娛樂區只要是場地平整即可,並清理場地里絆腳、碰頭的東西,有時在玩一些游戲時應在一個劃定的圈子裡拉上保護繩,以免不注意發生意外事故。
▲住宿農家及旅店:農家及一些鄉村小鎮的旅店,這種住宿農家及小旅店蠻有趣味,特別在一些偏僻的小地方,點油燈,睡竹板床,窗戶是紙糊的,樓板的木頭做的,走在上面,「嘎吱、嘎吱」的響。人生應當各種滋味都體驗一下。住宿農家比住宿小店更有意思,不僅是最直接了解農村的方式,同時也是體驗農村生活的重要方式。但要注意不要影響農家的正常生活,並且要主動做事。
▲住宿溶洞:在我們雲南各地常可見到各種形式山洞,旱洞、水洞、穿山洞等等,住宿溶洞是野外旅行最為常見的方式之一。住宿溶洞是既安全,又方便,是溫暖、避風避雨的好地方。應當注意通風、水情及不要住得太深,並且小心動物的襲擾。
▲露天露宿:露宿是野外生活的一種鍛煉和考驗,是一種更為接近自然的體驗。在沒有雨水、大風、風雪及霜的天氣,應當試試露宿的方式,不用支搭帳篷等任何遮擋物。露宿地選擇一塊大樹下的平地,鋪上塑料布、防潮墊,再放上睡袋,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塊塑料布,或者在其上方掛一張防雨布,露宿主要問題就是防露水及蚊蟲對人的侵襲,因而可以在睡袋的頭套處罩一層紗網,可防蚊蟲,再連夜的燒煙火,燃煙可以減少霜降和露水。另一種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優點就是不會被地上的動物襲擾(如蛇等爬行動物),在一些潮濕地帶很適合,用吊床同樣要在睡袋下墊防潮墊,並在吊床上方掛一張防雨布。有一種吊床式帳篷即有防雨蓬,同時還有防蚊蟲的紗帳,很適合叢林宿營。

閱讀全文

與露營山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