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拍夜景
一張好的夜景,首先,要保證畫面的清晰。聚焦不準,或者晃動模糊的照片無論如何也不能稱為優秀了。由於晚間的光線要比白天弱很多,為了保證有足夠的光線通過CCD,達到正確的曝光。這時候如果使用P檔(自動檔)的話,相機會將快門速度降到很低。往往在1/10秒以下。在這種情況下手持拍攝幾乎不可能保證穩定。當然也有例外,網上最經典的說法是--「假肢」!嘿嘿,對於沒有假肢的色友如小編者,三角架就成了拍攝夜景的必備之物。利用安裝角架,我們可以隨意安排曝光時間(當然是相機允許的情況下),創造充滿個性的畫面。
TIP:三角架應盡量選擇高大結實的,越重越好!因為這樣的角架才能保證在拍攝時不會晃動。對於一般FANS來說,國產偉峰1.4米左右的塑料腿架子也就可以了。當然你不要指望著這樣的三角架可以陪你翻山越嶺。
如果沒有攜帶三角架,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提高ISO感光值的方法提高快門速度。但一般ISO值不可調到太高,過高的感光值會使畫面增加很多噪點,使畫面變得粗糙。個人經驗,ISO在200的時候畫面基本沒問題,400的情況下在RESIZE之後也基本可以接受。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ISO400以上,因為滿屏的噪點甚至比曝光不足更難在PS中進行後期調整。(當然這些也都是應機而異的,對於一些高檔的數碼單反,擁有極其優異的抑噪功能,ISO800以上的畫質都可以接受。當然這樣的機機價格就不是每個色友都能接受的了。)
TIP:數碼相機里有個詞叫「寧欠勿過」,意思就是說寧可欠暴一點,也不要過暴。因為如果使用快門優先,我們可以自由控制快門速度。在拍攝夜景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將其控制在手持穩定的速度下(小編個人是1/20S),但這個時候欠暴是必然的。但欠暴在PS里比較容易調整。而如果是過度曝光的話,高光部分一片死白,那就是誰也救不了了。切記切記!
其次,是要曝光准確。拋開為了表現特殊意境而製造的特殊效果,基本上以光圈優先模式,採用平均測光即可獲得正確的曝光量。如果這樣無法達到我們需要的效果,也可以通過快門優先模式,或者全手動(M檔)對快門速度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配合適當的光圈,快門速度在2-4秒之間,即可獲得類似"車流"「水絲」這樣的特殊效果。
TIP:同時也要注意,過長的曝光時間也會增加畫面噪點,尤其在沒有降噪功能的機器上尤甚。這點小編就很奇怪,小編的PRO90IS有8秒曝光,而在沒有降噪功能的O記2100身上卻有個16秒!小編看過8秒長曝的片子,那哪裡還是夜景么。到處都是「繁星點點」。
一般情況下拍攝夜景是不需要打閃光燈的。因為閃光燈的有效距離有限,無法將所要拍攝的全景照亮。但如果是拍攝夜景人像的話,則需要打開閃光燈,並選擇慢同步模式,以保證人物和背景都獲得足夠的曝光。除此以外,為了使拍攝的景物層次更加清晰,通常我們都使用最小光圈拍攝。對於某些相機而言,這樣還可以額外獲得燈光的星芒效果。註:由於相機的區別,產生的星芒強度和形狀有所不同。一些相機很難產生美麗的星芒。
這些只是拍攝夜景的一些基本技巧,對於具有全手動功能的相機來說,通過曝光時間的不同,可以獲得各種不同的效果。
請參考! !
⑵ 如何拍攝夜景
拍攝風景類夜景:
1、要固定機身(例如上三角架),將iso值降到最低(要盡量低),然後把光圈收小至F8~F16,快門盡量慢(2秒以上很正常),然後設定為自拍模式(倒計時自動快門)。這種方法是最傳統的拍攝夜景方法,畫質也是最好的。
2、不固定機身,用手握相機。iso盡量大,光圈也要大,那麼快門就可以快一點了。但是這樣,iso的提高,會使顏色不純;而光圈不收小,也不能營造燈光的星芒。總的來說,效果不如方法1,總算堪用。
拍攝人像或者近景:
1、固定機身,用閃光燈,開慢同步閃光模式。被攝對象也不能亂動。這樣就又能拍清人,又能拍清背景。
2、手持機身,不用慢同步閃光,就會照清主體,背景會變黑。
3、手持機身,高ISO大光圈,以確保快門。這樣畫質會差點。
拍攝夜景須知::
拍出光鮮的夜景必須要有一個三腳架,因為夜景要長時間曝光(通常3秒以上)用光圈優先(Av)模式,把光圈調節到10以上,但不要用20以上的最小光圈,成像會比較軟,小光圈的景深大,銳利,還會帶來星芒效果(就是光源向四周發出的星狀光束),快門速度由機器決定,如果覺得有過曝傾向就換M檔,提高快門速度。ISO用低的,100,200都行,再往上就不要用了,噪點會很多,畢竟不是全幅。
如果畫面中燈光面積比較大用評價測光最好,如果夜景集中在某一區域就用重點測光,把取景框中心對准燈光測光,鎖定曝光,再構圖,晚上的燈光比較復雜,所以相機的白平衡會不準,沒關系,我們用RAW格式拍攝,無所謂白平衡,回去後在電腦上慢慢調整。
或者直接用JPEG拍攝也行,先用相機拍攝一張自己手心的照片,一定要讓手心充滿取景框,不用對焦,目的是那手心代替18度灰卡,用自定義白平衡導入,就可以得到較准確的白平衡,可以帶上一根快門線,用反光板預升模式,把機震減到最小。
上面說的都是原則,參數的大和小,以及具體數值,都要根據個當時的光線環境來設置,一般在測光准確的前提下以曝光提示值0為最佳。希望能幫到你。
⑶ 怎樣拍攝夜景
夜景攝影, 主要是拍攝夜間戶外燈光或自然光景物.夜間攝影的特點是光線暗, 因此拍攝時曝光時間要長.夜間的光源, 如燈光、火光、月光等既是照明光源, 同時也是拍攝對象, 這是和白天拍攝所不同的.由於光線暗, 曝光時間長, 因此夜間拍攝的對象以靜止景物為主, 動作迅速的物體一般不宜拍攝.而且往往需要多次曝光.
拍攝夜間景物, 照相機要固定在三腳架上, 三腳架要放在牢固的地方.在拍攝中調節光圈, 按動快門, 觀察景物, 都不要碰動照相機, 特別是多次曝光時, 否則拍攝就會失敗.
拍攝夜景, 由於光線非常暗, 拍攝距離又無法精確測定, 因此常常使用小光圈, 增加景深范圍.常用光圈為F8, 如景物距離遠, 還可使用更小光圈, 但要延長曝光時間.一般說, 拍攝遠景和較大場面, 使用小光圈, 距離可放在無限遠.拍近景.中景照片, 就要進行對焦, 盡量把被攝主體的焦點對清楚.如果光線很暗, 無法測光時, 可根據經驗估計, 或借用被攝主體附近的光點來代測.一經測定, 在拍攝過程中就不能隨意變動.
夜景攝影, 曝光是拍攝能否成功的關鍵, 要根據不同景物, 不同光線來確定曝光時間, 可以採用一次曝光, 也可以採用多次曝光.
一次曝光比較容易掌握.拍攝前, 用三腳架把照相機架好, 確定拍攝對象的取景范圍, 用快門線控制快門開啟, 進行一次適當時間的曝光.無快門線時, 可用鏡頭蓋控制已開啟的快門, 拍攝前先是把鏡頭蓋好, 然後打開T門或B 門, 等一切准備好再取下鏡頭蓋, 進行曝光, 曝光完畢, 關上快門.
多次曝光, 是在一次曝光不能完成拍攝工作情況下, 在同一張底片上, 使用二次或多次曝光的方法, 如拍攝城市夜景, 為了表現夜間公路上來往頻繁的車輛, 天黑前, 可先把公路兩邊的建築物進行少量曝光, 拍出輪廓.天黑後, 燈光都已開亮時, 再進行第二次曝光, 使來往車輛的車燈和商店燈光及受燈光照射的景物在底片上感光.
多次曝光, 比較難於掌握.拍攝時要注意: 一是把光線強弱的景物分開, 暗的景物先曝光, 多曝光, 亮的影物後曝光, 少曝光.二是有些景物無法進行先曝光多曝光時, 可加用人造光適當加強景物的亮度, 使反差減弱.三是有些景物不能用曝光的方法控制時, 可在洗印時在底片上進行加厚或減薄處理, 進行補救.
無論一次曝光或多次曝光, 曝光時間的掌握都是較困難的, 要依拍攝者經驗來判斷.一般說, 夜間攝影曝光, 每次都要在一秒鍾以上.拍攝大場面城市夜景需曝光20 秒至30 秒, 拍攝路燈下的建築物, 則需2-4 分鍾.拍攝時, 可以先掌握嚴一些, 寧可感光不足, 不可感光過度, 否則照片會失去夜間特點.
⑷ 用單反拍夜景的方法
多拍多練習就是了。
夜景是長時間暴光,多用M檔,AV檔也行。
夜景,相機必需回上架子,而且架子要結實牢答固的。有必要時,可以使用快門線或搖控器。
為了照片的品質與細膩,ISO應當設到最低,手持拍攝例外,可以設到800或1000,但,照片不如設100時細膩。
⑸ 怎樣講夜景的美術方法
亮暗對比。水彩通常是留白表現燈光,
再在空白的基礎上染一些亮色,。
或者用其它如水粉這類覆蓋性強的顏料亮色覆蓋。。。
(這幅畫是在網上下載的。。。)多臨摹幾次這類作品就差不多了
⑹ 夜景照明比較常見的照明方式有哪些
泛光照明 floodlighting :通常用投光燈使場景或物體的亮度明顯高於周圍環境亮度的照明方式。
輪廓照明 contour lighting,outline lighting :利用燈光直接勾畫建築物和構築物等被照對象的輪廓的照明方式。
內透光照明 lighting from interior lights,interior floodlinghting :利用室內光線向外透射的照明方式。
重點照明 accent lighting :利用窄光束燈具照射局部表面,使之和周圍形成強烈的亮度對比,並通過有韻律的明暗變化,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的照明方式。
建築化夜景照明 architectural nightscape lighting :將夜景照明光源或燈具和建築立面的牆、柱、檐、窗、牆角或屋頂部分的建築結構連為一體,並和主體建築同步設計與施工的照明方式。
城市各類景觀照明採用的照明方式有:
泛光照明——通常用LED投光燈來照射某一情景或目標,且其照度比其周圍照度明顯高的照明方式。
輪廓照明——利用燈光直接勾畫建築物或構築物輪廓的照明方式。
內透光照明——利用室內光線向外透射形成的照明方式。
建築化夜景照明法——光源或燈具和建築立面的牆、柱、檐、窗、牆角或屋頂部分的建築結構聯為一體的照明。
多元空間立體照明法——從景點或景物的空間立體環境出發,綜合利用多元(或稱多種)照明方式或方法,對景點和景物賦予最佳的照明方向,適度的明暗變化,清晰的輪廓和陰影,充分展示其立體特徵和文化藝術內涵的照明。
剪影照明法——此法也稱背景照明法,利用燈光將被照景物和它的背景分開,使景物保持黑暗,並在背景上形成輪廓清晰的影像的照明。
層疊照明法——對室外一組景物,使用若干種燈光,只照亮那些最精彩和富有情趣的部分並有意讓其他 部分保持黑暗的照明。
「月光」照明法——此法也稱月光效果照明法,將月光等安裝在高大樹枝或建築構築物,或空中,好比朦朧的月光效果,並使樹的枝葉或其他景物在地面形成光影的照明。
功能光照明法——利用室內外功能照明燈光(含室內燈光、廣告標志燈光、櫥窗燈光、工地作業燈光、機動車道的路燈等)裝飾室外夜景的照明。
特種照明方法——利用光纖、導光管、硫燈、激光、發光二極體、太空燈球、投影燈和火焰光等特殊照明器材和技術來營造夜景的照明方法。
⑺ 怎麼樣才能拍好夜景
碼相機夜景拍攝,是許多DC Fans特別喜歡追求的一個領域,因為數碼相機的便捷性和直觀性極大地提高了夜景拍攝的成功率,不過在我們深入夜景拍攝這個主題之前,先來看看以下幾個問題,這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數碼相機夜景拍攝的核心技巧。
曝光的選擇
曝光對於夜景拍攝尤為重要,對於只具備夜景模式而沒有手動曝光控制的數碼相機而言,我們會有其他的方法來進行調節。
對於具備手動曝光控制的數碼相機,我們通常選擇A模式(光圈優先)或M模式(手動模式)來進行夜景拍攝,數碼相機的即拍即顯功能能夠讓玩家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曝光組合的效果進行判斷,調節起來也是相當方便的。
筆者在夜景拍攝時候,一般是將F值設置為最大,然後再對快門進行調整,可以直接從液晶顯示屏上看到畫面效果,對於曝光時間長短的選擇,一來從技術上受到數碼相機本身的參數限制,二來從創作上來講,這是因人而異的的問題。折中的辦法就是採用多種曝光組合來進行拍攝,然後後期再進行篩選。
長時間曝光的效果是相當吸引人的,特別是想展現流光異彩的繁華夜色就需要長時間曝光來完成,當然三腳架的輔助是必須的。要獲得車流產生的燈光拖曳效果,曝光時間最短不能夠低於15s,當然有經驗的玩家還可以用B門手動控制曝光時間的長短,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畫面富有流動
使用簡單的夜景模式遠遠無法適應攝影創作的需求,充分利用數碼相機的即有功能來獲得更多的拍攝樂趣是我們接下來的主題,其實涉及到的還是那些我們常常碰到的名詞-對焦、曝光、ISO、閃光燈等,我們還是先來看一個常見的問題: 在夜間拍攝人像,開啟了內置閃光燈輔助拍攝,然而人像拍攝清晰了,但是身後美麗的夜景卻無影無蹤,如何解決!
釋疑:在開啟了內置閃光燈輔助拍攝後,數碼相機就會自動把快門速度調到較高檔位上,使得曝光時間不足而造成光線較弱的背景無法在照片中很好地展現出來。 手動對焦的樂趣
我們先來談談在自動對焦下的技巧。由於普通數碼相機對低反差和低亮度的景物難以准確對焦,而拍攝的夜景往往都是處於這樣的環境下,所以在進行夜景拍攝時,先盡量將對焦點對准明亮的景物上,對准焦後再鎖定焦距進行構圖,特別是在人像夜景創作的時候可以提高拍攝成功率。
手動對焦在拍攝人像夜景的時候可以起到有效的作用,提高拍攝成功率
不過自動對焦在夜景拍攝的時候往往也顯出力不從心之態,因此採用具有手動對焦的數碼相機對於夜景拍攝是很有利的。常見的數碼相機手動對焦包括數字調節式和對焦環式。數字式手動對焦通過LCD顯示屏上的距離數值調節來達到准確對焦,對於拍攝夜景拍攝能發揮相當效用。
通過液晶顯示屏來查看對焦的效果,大概估計景物和相機之間的距離,然後通過顯示屏上的數值顯示,選擇合適的焦距。若是為了表現大場景或者遠處的景物,那麼可以直接將焦距調整到無窮遠處,這樣能夠很好地達到目的。
對於一般的夜景拍攝而言,對焦清晰是一張成功照片的重要保證,但是對於特色創作而言,在對焦上卻能夠演變出不同的效果而獲得更多的樂趣,在本文暫不做深入探討曝光的選擇
打破白平衡的定向思維
白平衡是數碼相機的一大特色,特別是在進行夜景攝影時,選擇不同的白平衡,將直接影響到照片的色調以及所表達的意境,因為夜晚中的建築物及景物的泛光燈所產生的光線,在數碼相機上可呈現比肉眼更為艷麗的色光。
因此在夜景拍攝的時候,要打破平時一直依賴的自動白平衡,這樣會影響到燈光固有的顏色,使之失去特有的色溫感覺。為了突出表現更加鮮艷的彩燈色彩,可將白平衡設置成「日光」或「戶外」模式,當然試著用不同的白平衡進行拍攝,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靈敏度的問題
數碼相機的靈敏度(ISO)在夜景拍攝中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而且總是伴隨著正反兩方面的結果。提高ISO數值可以提高快門速度,這樣有利於拍攝的穩定,降低拍攝難度,同時ISO的提升帶來的雜訊增加往往是明顯的。對於沒有手動曝光控制的數碼相機,調高ISO數值能夠在夜景拍攝中獲得穩定的成像效果,也不失為可用之法。
高檔數碼相機往往具有更廣泛的ISO選擇范圍,甚至可用採用ISO800、ISO1600的設置進行拍攝,為了降低雜訊,除了開啟數碼相機本身的「降噪」功能,還可用在高ISO設置下採用較低的照片解析度進行拍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雜訊干擾。
現在有方法來解決問題,建議方案如下:利用三腳架輔助拍攝,通過手動曝光控制將快門設定在1s或者2s檔,在足夠長的曝光時間下人物背景的夜色也會得到很好的展現,不過在拍攝過程中人物要保持姿態不變。另外還可以利用數碼相機的Slowsync(慢同步)閃光模式,即是在內置閃光燈拍攝完畢後,再繼續曝光一點時間,令背景的景色也能拍攝下來,這樣人物和背景夜色都有充分的曝光,當然最好也在配置三腳架的情況下拍攝。
以上的這些技巧都是數碼相機夜景拍攝中最基本的內容,在不斷深入和掌握這些技巧後,玩家還可以發揮創意拍攝出更多更好的照片.
⑻ 夜景怎麼拍
一、夜景攝影的特點
1 主體突出,主題鮮明 夜景攝影,由於天色黑暗,一些不必要甚至破壞畫面的景物被黑暗隱沒,而被攝主體或景物的主要部分,因為拍攝的需要,配以適當的燈光加以突出,給人們以鮮明的印象。譬如拍攝一個建築工地,其中的一些雜亂堆積物,或破舊的工棚,白天在畫面上委難避掉,但在夜間,這些東西大都隱沒在黑暗中,被攝主體卻可以利用燈光很容易地突出來。可見,夜景攝影具有主體突出、主題鮮明的特點。
2 誇張景物,渲染氣氛 夜景攝影,由於有獨特的拍攝方法和影調處理手法,使得它具有誇張景物、渲染氣氛的特長。它能利用燈光造成影調,把被攝景物誇張地表現出來,使它們比現實中的景物更突出,有強烈的感染力。另外,它還能採取特殊的拍攝技術,充分利用周圍環境的特點,加以合理的渲染,使拍攝現場的氣氛十分濃烈。
例如,拍攝一個火車站,如果在白天拍攝,畫面上並不熱鬧,火車不多,氣氛不濃。如在夜間拍攝,就可以用多次曝光的方法,每來一輛列車開一次快門,這樣畫面上就留下條條明亮的火車頭的車燈線,從而獲得火車賓士的繁忙效果。
3 光源繁多,作用雙重 夜景攝影往往會同時出現很多光源,和白天攝影的光源不同。象燈光、火光、月光、或落日余暉等。在夜景攝影里具有雙重作用:既是照明的光源,又是畫面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一張夜景攝影作品,畫面上沒有燈光、火光、月光照明的景物,那麼夜景攝影的氣氛就大大減弱。
4 拍攝對象,靜物為主 拍攝夜景,被攝對象以靜止的景物為主,一般不宜拍攝動作迅速的物體。因為夜間光線委弱,各種景物的照度很低,拍攝時需要較長的感光時間。另外,夜景光線反差很強,亮的地方與暗的地方相差十分懸殊,如果採取快速曝光,不公會使底片曝光不足,而且使畫面層次減少,照片缺乏魅力。
二 、夜景攝影的注意事項
1 防止照相機移動 拍攝夜景照片時 ,照相機要擰緊在三腳架上,或放在平穩牢固的地方。調節光圈,按動快門,觀察景物,都不要碰動機身,特別是進行多次曝光時,更要嚴格要求,否則,底片會出現重影,使拍攝失敗。
2 光圈的運用 拍攝夜景,要特別注意運用光圈。因為它影響景物的清晰度。有些夜景,由於光線十分暗淡,拍攝距離無法精確確定,因此,常常用縮小光圈、增加景深范圍的辦法來對付。拍攝夜景,常用的光圈為f5.6或f8。有些景物的位置比較固定,光線變化也不大,那麼光圈可以適當 小一些,但曝光時間要相應延長,這樣,景物的清晰范圍可以更大一些。進行多次曝光時,可根據現場光線的強弱,用光圈來調節感光量。
3 距離的測定 拍攝距離的測定要盡量准確,否則直接影響景物的清晰程度。一般地說,拍攝大場面夜景,距離可放在無限遠處。拍中景,近景,就要進行對焦,把焦點對得越清楚越好。焦點應定在被攝主體或景物的主要部分的位置上,用手電筒打亮後再測定。也可利用被攝主體附近的光亮點來代測。距離一旦確定,在拍攝過程中就不能任意變動。
4 曝光的掌握 夜景攝影的曝光比較復雜,無法依靠測光表,應該從實際出發摸索規律。其曝光方法有兩種:一次曝光和多次曝光。
(1)一次曝光:一次曝光比較容易掌握。拍攝前,拍攝前,將照相機架在三腳架上,然後確定拍攝對象和取景范圍。取景完畢,再檢查一下照相機的固定情況,並用快門線控制快門的開啟,進行一次時間的曝光。無快門線,可用鏡頭蓋來控制已開啟的快門。
(2)多次曝光:兩次以上的曝光稱為多次曝光。它是在一次曝光不能完成拍攝任務的情況下才使用的一種方法。利用多次曝光,可以分次攝取部分景物,使畫面內容豐富,形式活潑。
運用多次曝光,應該注意:一是要把光線強弱不同的景物分開,使最暗的景物先曝光、多曝光,最亮的景物後曝光、少曝光。二是有些景物無法進行先曝光、多曝光,可加用人造光適當加強暗處景物的亮度,以調整畫面的反差。三是對一些光線過強或過弱的景物,無法在現場調整時,可在拍成的底片上進行減薄或加厚處理,也可放大時進行補救。
夜景攝影的曝光,很難有一個確定的數字。曝光時間在一秒鍾以上,都要靠拍攝者憑經驗估計。一般說,進行一次曝光時,曝光量要掌握得更嚴格一些。多次曝光時,曝光時間的伸縮餘地較大,如果發現某些景物或景物 的某些部分感光不夠,可以再開一次快門進行補救。不管一次曝光還是多次曝光,開拍時的天空尚有落日余暉,那麼曝光時間要扣得緊一些,寧可感光不足,不可感光過度,一過度,照片就會失去夜間的特點了。
為掌握夜景攝影曝光時間,現提供夜景曝光時間表,以供參考。
三、夜景攝影實踐
1、工地夜景的拍攝 工地夜景包括正在施工的工廠、樓房、水電站、鐵路、礦山、車站、碼頭等。這類題材的拍攝角度,要根據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工地特點來選擇。拍攝時機最好是工地建設處於高潮階段,或者工程快要竣工時。為了烘托主體,交待環境,要注意利用周圍的自然條件,如山峰、河水、月亮、臨近的建築物等。如果傍晚或黎明前拍攝,不要使天空部分感光過度。曝光方法,可彩一次曝光,也可進行多次曝光。如工地燈光尚示完全開亮,而天空又示斷黑時可多次曝光,先對感光,並錄下景物輪廓,而後拍攝燈光燈光。工地夜景,要注意表現現場氣氛。
2、農村夜景的拍攝 一般在說,農村夜景的燈光不及城市、工地里的集中,但處理得好,也能拍出比較理想的環境,如收割機夜收、拖拉機夜耕、打穀場、小型水電站、露天電影、村頭演出等夜景。為了突出人物的活動,應該選擇周圍一自然景物,象糧垛、草垛、樹林、山巒、流水、雪地等來陪襯。
3、城市夜景的拍攝 城市由於人口密集,住宅密布,景物比較雜亂,因此,夜景拍攝者一定要明確創作意圖,從而選擇一定的角度和景物。拍攝角度的高低,要視景物的高度而定。另外,拍攝位置要選擇比較僻靜的地方,既不影響交通,又不容易被行人碰撞。如果拍攝夜間流行隊伍、街頭演出,最好使用快速感光片,不易造成影像虛糊。城市夜景攝影的曝光,一次、多次均可,要視景物的情況來定。
4、月夜的拍攝 拍攝月夜照片,可以先後拍攝兩張底片,然後在暗房疊放而成。方法是:先用長時間曝光,在一張底片上拍攝月光照射下的景物再用短時間曝光,在另一張底片上拍攝月亮。當然也可以在一張底片上拍攝月夜。曝光時,先用手把月亮遮住,在地面景物曝光結束前幾秒鍾,將手移開,使月亮在底片上曝光。如果拍攝時天空有雲,可在月亮鑽進雲層時,對地面景物曝光。等月亮從雲層中出來,再對月亮進行明曝光。
5、夜間訓練的拍攝 部隊和民兵夜間訓練、警戒、巡邏等活動,也能拍成較美的夜景照片。拍攝夜間射擊,使用發光的彈葯最為理想,可通過槍彈的火光拍攝戰士的行動。拍攝探照燈警戒夜空,可採用多次曝光的方法,一次拍攝探照燈的光柱,一次拍攝地面景物。拍攝軍艦夜航訓練,可以用慢速曝光,在底片上留下軍艦燈光的白線,使軍艦有動感。同時,要設法拍出般身的輪廓和燈光倒影,畫面又有靜感,靜結合,照片的表現力就強了。
拍攝戰士和民兵站崗、放哨的夜景,可用多次曝光,一次拍攝燈光或月光下的戰士,再一次拍攝警戒目標。
6、焰火的拍攝 拍攝焰火,事先了解焰火的發射方向,確定拍攝的角度和地點。如果拍攝焰火的全過程,在焰火將要上長升、開花、熄滅。如果拍攝焰火的局部,等焰火升騰後,快要開花時,將快門打開,把最有代表性、最精彩的一剎那記錄在感光片上。也可以用兩張底片分別拍攝,用其中一張底片的上半部攝影地面景物,然後進行迭放,合成一張漂亮的焰火照片。還可以用一張底片分兩次拍,一次用較短的時間仰攝焰火,加一次用較長的時間俯攝地面景物。必須注意的是,在拍第二次時,不要將地面景物 與空中焰火重疊。為此,拍攝之前,應該估計好兩部分景物在同一畫面上的分布。
⑼ 怎樣把夜景拍好
一張好的夜景,首先,要保證畫面的清晰一張模糊的照片無論如何也不能稱為好照片。由於晚間的光線要比白天弱很多,為了保證有足夠的光線通過CCD,達到正確的曝光。這時候如果使用P檔(自動檔)的話,相機會將快門速度降到很低。往往在1/10秒以下。在這種情況下手持拍攝幾乎不可能保證穩定。拍攝夜景三角架就成了必備之物。利用安裝角架,我們可以隨意安排曝光時間,創造充滿個性的畫面。
任何一款數碼相機都可以拍攝夜景,但是最好能具有手動對焦、曝光補償調節以及手動快門光圈設置等等這些手動設置功能,這樣能完全按照你的意願進行拍攝。如果相機有遮光罩就更完美了,夜晚由於四周都是各種燈光,使用遮光罩可以避免其他燈光的干擾。一個穩定的腳架是必不可少的,夜景拍攝中大部分時間都需要長時間曝光,手持拍攝基本上是不可能。如果有可能最好准備快門線,這樣能將相機的震動減到最小,若沒有,利用相機的自拍功能也可曝光組合的選擇從技術層面來講,合適的曝光組合是照片是否成功的基礎,對於夜景拍攝這個尤其重要。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選擇a擋(光圈優先)或m擋(手動模式)來進行夜景拍攝。將f值設置為最大,然後再去調整快門值。至於到底選擇多長曝光時間,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同樣的景色,有人認為明亮一點好,那麼曝光時間可以設長一些;如果認為暗一點好,那麼時間就相對短一些。最好的辦法是用多種曝光組合來進行拍攝,然後後期再進行選擇。
1.三角架應盡量選擇高大結實的,比較重的好些,因為這樣的角架才能保證在拍攝時不會晃動。一般愛好者國產偉峰1.4米左右的塑料腿架子也就可以了。當然你不要指望著這樣的三角架可以陪你翻山越嶺。
如果沒有攜帶三角架,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提高ISO感光值的方法提高快門速度。但一般ISO值不可調到太高,過高的感光值會使畫面增加很多噪點,使畫面變得粗糙。個,ISO在200的時候畫面基本沒問題,400的情況下在RESIZE之後也基本可以接受。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ISO400以上,因為滿屏的噪點甚至比曝光不足更難在PS中進行後期調整。:數碼相機里有個詞叫「寧欠勿過」,意思就是說寧可欠暴一點,也不要過暴。因為如果使用快門優先,我們可以自由控制快門速度。在拍攝夜景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將其控制在手持穩定的速度下(小編個人是1/20S),但這個時候欠暴是必然的。但欠暴在PS里比較容易調整。而如果是過度曝光的話,高光部分一片死白,那就是誰也救不了了。切記切記!
2.曝光准確。拋開為了表現特殊意境而製造的特殊效果,基本上以光圈優先模式,採用平均測光即可獲得正確的曝光量。如果這樣無法達到我們需要的效果,也可以通過快門優先模式,或者全手動(M檔)對快門速度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配合適當的光圈,快門速度在2-4秒之間,即可獲得類似"車流"「水絲」這樣的特殊效果。
同時也要注意,過長的曝光時間也會增加畫面噪點,尤其在沒有降噪功能的機器上尤甚。這點小編就很奇怪,小編的PRO90IS有8秒曝光,而在沒有降噪功能的O記2100身上卻有個16秒!小編看過8秒長曝的片子,那哪裡還是夜景么。到處都是「繁星點點」。
3.一般情況下拍攝夜景是不需要打閃光燈的。因為閃光燈的有效距離有限,無法將所要拍攝的全景照亮。但如果是拍攝夜景人像的話,則需要打開閃光燈,並選擇慢同步模式,以保證人物和背景都獲得足夠的曝光。除此以外,為了使拍攝的景物層次更加清晰,通常我們都使用最小光圈拍攝。對於某些相機而言,這樣還可以額外獲得燈光的星芒效果。註:由於相機的區別,產生的星芒強度和形狀有所不同。一些相機很難產生美麗的星芒。
這些只是拍攝夜景的一些基本技巧,對於具有全手動功能的相機來說,通過曝光時間的不同,可以獲得各種不同的效果。
望採納;
⑽ 怎樣拍攝夜晚場景,有什麼方法
黑夜模糊攝影,
實質是一種低調攝影,用黑色隱沒,省略細節,而呈現出一種模糊美。黑色自然而巧妙地掩隱了雜亂景物、破損建築、單調的電桿,取而代之的是璀璨的燈光、五光十色的車燈、閃爍的漁火、熊熊的火焰、落英繽紛的煙火、粼粼的波光……
下面是夜景曝光量的參考數。(ISO 100)
工地燈火(20一30米) 2一8秒 f/ 8
彩燈、霓虹燈(15-30米) 1一6秒 f/ 8
月亮 1一4秒 f/5.6
水的反光 5一10秒 f/5.6
焰花 B門 f/11
夜景拍攝應注意下列事項:
①用大型三腳架牢固照相機,用快門線防止手的抖動。可用鏡頭蓋的遮擋來控制曝光時間長短,曝光次數及局部曝光。
②宜選用ISO 100-400的感光片。感光度越大,寬容度也越大。
③可加用光芒鏡、虹鏡、星女座鏡來取得光芒四射,五彩繽紛的效果。用日光型彩色片拍夜景燈光,畫面呈黃、紅色調,氣氛更加濃郁。這是因為日光型彩色片要求的光源色溫為5400
K,而夜間燈光的色溫只有2700 K至3400K。
④拍攝大場景,可根據中景光亮來計算曝光量,對前景作局部遮擋。這祥既可防止前景燈光曝光過度,又可保證中景和後景得到充分曝光。拍攝雨天夜景和雪地夜景時要略小於乾燥氣候條件下的曝光量。
夜間攝影宜用小光圈,才能獲得較大的景深范圍。但光圈太小又會引致曝光時間太長。
⑤、夜景攝影要善於利用水面倒影,霧天的光環、光暈來豐富畫面。利用慢速快門將車燈、船燈拍成一條條綵線。
⑥拍攝星星及月亮,曝光時間太長,星星會變成一些弧線,月亮會拖一條暈光帶。用長焦鏡頭可誇張月亮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