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戶外要准備哪些裝備
A、基本原則
1、 由近及遠:離身體距離近的先買,離身體距離遠的後買。
2、 先高後低:使用頻率高的先買,使用頻率低的後買。
B、 用途環境:2-3日,低海拔地區穿越、溯溪。
C、購買建議
根據以上的原則和用途環境總結的購買順序建議如下:
1、登山鞋+襪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定要親自去試穿。另外買鞋了別忘配速干襪子。要厚實,無接縫那種。
2、內衣褲:根據夏冬季選擇運動排汗型或保暖型。盡量不要棉的,否則濕了的話在蒸發過程會消耗你大量的熱量。尤其MM的文胸最好換無金屬拖的運動款。
3、快乾衣褲:這類衣服大部分款式平常也是可以穿的。所以有米的直接上TNF一類品牌的,買好的也不浪費。平常上下班也都一樣穿。
4、 護膝、手套:小東西有大作用。太多的驢子都廢在膝蓋上了。這東西通常租不到。不要糾結,馬上買一套。百把塊而已。換個膝蓋要幾十萬的,卧床或支拐也不好玩。手套建議防風抓絨的,不用太厚。冬天日常也用得上。
====入門線:玩了幾次,感覺不錯,已經打算深入戶外生活。那麼繼續吧。
5、 睡袋+防潮墊: 睡袋用自己的衛生。注意在溫標、款式(袋形)和重量間取得平衡。防潮墊通常不貴也搭配一個吧。偶爾家來客人了也一樣用的上。車上用的小頭枕也順帶弄一個。
6、 登山杖、頭燈:登山杖和頭燈也算是高科技和家用電器了,不要租用了吧,自備的可靠。登山杖用單用雙自己看著辦。(本人用雙,即便同時操作單反和對講機。還戴著抓絨手套。)
7、防水袋: 根據睡袋大小買一個。再根據衣服多少買一個(建議大容量的)。都套上!防水第一!!
8、沖鋒衣褲:仁者見仁,婆說婆有理。根據需要買吧,不穿的理由是江浙潮氣大,實際透氣效果很差。下雨時外面雨水,裡面汗水。買的理由就不說了,戶外嘛,沖鋒衣是標志。本人只帶過三次沖鋒衣,第一次穿新鮮,後面兩次都是借給小MM穿。沖鋒衣好的上千塊,想經濟就快乾搭配雨衣好了。提醒下!雨衣不要丟在山上,不可降解的!
升級線:如果現在你已經打算要讓戶外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准備成為一名真正的驢。准備大把的銀子吧。
9、背包(防雨罩)+快掛: 背包的負重指標比容量更重要!別光看多少升,先算算自己打算背多斤。(專業的背包官方網站會標注負重能力)關鍵字是透氣性、負重能力和背負尺寸。通常歐洲品牌(多特、迪卡儂等)背負是全尺寸可調。美國品牌(格利高里、鳥包、花崗岩等)根據背長和腰圍分S\M\L尺碼。不管歐洲包、美國包,都要試背(一聲)後在決定是不是要上。女生要選女款,這個生理結構不同的嘛。防雨罩和快掛也都配全吧。不要買便宜的!不要因小失大!防雨罩好的耐造,裡面的包就不會被刮壞和淋濕。快掛要結實的,栓的東西不丟。
10、水袋: 專業+酷的表現。要品牌的,便宜的一不小心會泛濫成災。
11、 帳篷:終於到帳篷了。有錢的買輕的,沒錢的只能背重的。怕擠的買大些,想混帳的買小些。
12、 溯溪鞋:通常新驢都是5,6月份初次驢行,如果玩到現在應該到7,8月份了。玩水還是來雙溯溪鞋吧。女生記得還要買溯溪鞋的黃金搭檔--比基尼!
13、爐頭+套鍋:驢友都會很爽快的把鍋具借給你。但怎麼也要等人家吃完的吧。不想餓肚子等的、嘴饞想吃好的、廚藝高的。弄一套吧。有錢的搞鈦的。
14、 電子裝備:戶外表、對講機、GPS 、衛星電話。玩到這地步了,武裝到牙齒吧。
15、技術裝備:冰爪、安全帶、頭盔、上升器、下降器、戶外兩寶 。(兩寶不知道?不知道你還混什麼戶外呀!!!)
16、耍酷裝備: 天幕、露營袋、折疊板凳、魚竿、皮劃艇
② 戶外需要准備什麼裝備
隨著戶外運動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登山、徒步、騎行、露營等戶外運動。可能剛開始只是想放鬆下心情,不想走景區;也可能是被親朋好友拉著出去一起玩;也可能是看到驢友隊伍很帥,想加入他們....
剛開始什麼都不懂,一身運動裝加運動鞋,學生包就是要比高跟鞋,皮鞋,西裝看來專業了,當然爬起山來也更舒服。有很多人玩一次會感覺太累,走不下來,但能走過幾次的就會愛上戶外這種運動。那麼就該考慮買裝備的問題了。
對於一個新人,沒有必要沖動一次購買很多裝備,推薦首選購買的裝備:
(1)一個背包;(2)一雙舒適的鞋子,最好是登山鞋;(3)兩根登山杖;(4)護膝一對;(5)其他雜物包括魔術頭巾、水杯、手套、帽子等。
接下來進階階段需要購買的包括:
(1)沖鋒衣褲、速乾衣褲;(2)帳篷、睡袋、防潮墊;(3)灶頭、套鍋;(4)雨衣,等等。
下面詳細介紹各階段購買裝備的順序:
A、基本原則 (推薦閱讀:戶外裝備網址大全隨你貨比三家)
1、由近及遠:離身體距離近的先買,離身體距離遠的後買。
2、先高後低:使用頻率高的先買,使用頻率低的後買。
B、用途環境:2-3日,低海拔地區穿越、溯溪。
C、購買建議
根據以上的原則和用途環境總結的購買順序建議如下
1、登山鞋+襪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另外買鞋了別忘配速干襪子。要厚實,無接縫那種。
2、內衣褲:根據夏冬季選擇運動排汗型或保暖型。盡量不要棉的,否則濕了的話在蒸發過程會消耗你大量的熱量。尤其MM的文胸最好換無金屬拖的運動款。
3、速乾衣褲:這類衣服大部分款式平常也是可以穿的。所以有米的直接上TNF一類品牌的,買好的也不浪費。平常上下班也都一樣穿。優點就是輕薄,穿著穿比較舒服。
4、護膝、手套:小東西有大作用。太多的驢子都廢在膝蓋上了。不要糾結,馬上買一套。百把塊而已。換個膝蓋要幾十萬的,卧床或支拐也不好玩。手套建議防風抓絨的,不用太厚。冬天日常也用得上。
====入門線:玩了幾次,感覺不錯,已經打算深入戶外生活。那麼繼續吧。
5、睡袋+防潮墊:睡袋用自己的衛生。注意在溫標、款式(袋形)和重量間取得平衡。防潮墊通常不貴也搭配一個吧。偶爾家來客人了也一樣用的上。車上用的小頭枕也順帶弄一個。
6、登山杖、頭燈:登山杖和頭燈也算是高科技和家用電器了,不要租用了吧,自備的可靠。登山杖盡量用雙杖。
7、防水袋: 根據睡袋大小買一個。再根據衣服多少買一個(建議大容量的)。都套上!防水第一!!
8、沖鋒衣褲:仁者見仁,婆說婆有理。根據需要買吧,下雨時外面雨水,裡面汗水。買的理由就不說了,戶外嘛,沖鋒衣是標志。沖鋒衣好的上千塊,想經濟就快乾搭配雨衣好了。提醒下!雨衣不要丟在山上,不可降解的!
====升級線:如果現在你已經打算要讓戶外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准備成為一名真正的驢。准備大把的銀子吧。
9、背包(防雨罩)+快掛:背包的負重指標比容量更重要!別光看多少升,先算算自己打算背多斤。(專業的背包官方網站會標注負重能力)關鍵字是透氣性、負重能力和背負尺寸。歐洲品牌(多特、迪卡儂等)背負是全尺寸可調。美國品牌(格利高里、鳥包、花崗岩等)根據背長和腰圍分S\M\L尺碼。不管歐洲包、美國包,都要試背(一聲)後在決定是不是要上。女生要選女款,這個生理結構不同的嘛。扎營用的重裝包一般超過20KG都會壓肩膀,20KG內國產的強氧是不錯的選擇,價格便宜,背負不比國外大牌的差,小細節也做的更好。防雨罩和快掛也都配全吧。不要買便宜的!不要因小失大!防雨罩好的耐造,裡面的包就不會被刮壞和淋濕。快掛要結實的,栓的東西不丟。
10、水袋: 專業+酷的表現。要品牌的,便宜的一不小心會泛濫成災。
11、帳篷:終於到帳篷了。有錢的買輕的,沒錢的只能背重的。怕擠的買大些,想混帳的買小些。
12、溯溪鞋:通常新驢都是5,6月份初次驢行,如果玩到現在應該到7,8月份了。玩水還是來雙溯溪鞋吧。女生記得還要買溯溪鞋的黃金搭檔--比基尼!
13、爐頭+套鍋:驢友都會很爽快的把鍋具借給你。但怎麼也要等人家吃完的吧。不想餓肚子等的、嘴饞想吃好的、廚藝高的。弄一套吧。有錢的搞鈦的。
14、電子裝備:戶外表、對講機、GPS 、衛星電話。玩到這地步了,武裝到牙齒吧。
15、技術裝備:冰爪、安全帶、頭盔、上升器、下降器 。
16、耍酷裝備: 天幕、露營袋、折疊板凳等等。
③ 戶外運動需要哪些裝備
您好!朋友!
如果是專業的騎行,或者你的家鄉距離您的學校如果都是在野內外,需要露營野外,那麼您可以容選擇一款建議的夏季帳篷、普通防潮墊、蚊蟲葯品、還有一件簡單的防身用品,還是建議能有車友陪同,還有幾瓶礦泉水、防風鏡、防雨用品。還有修車用的扳手、建議充氣裝置、簡易補胎用品、手套等。
如果您是回去途中住小旅館,那麼就是帶好身份證、所需錢財、修車簡易用品。
④ 戶外運動需要什麼裝備
1、帳篷
一般分三季帳、四季帳和高山帳。按使用人數可分單人、雙人、三人、多人帳。一般戶外店普遍銷售的是三季雙人帳,即春夏秋普通休閑露營活動常用,結構分雙層、單層帳。
雙層帳外賬防雨,內帳透氣,在夏季天晴可不加外賬,阿爾派妮因此雙層帳越來越普遍。帳桿分玻璃纖維桿和鋁合金桿以及碳纖維。
2、背包
根據容量分小型背包30升以下,中型背包30-45升、大型背包45-80或更高。根據目的地攜帶的裝備選擇背包。一般周末兩到三天的野外露營活動,45-60升的背包合適(帳篷、防潮墊可外掛置頂)。
戶外中大型背包一般都有良好設計的背負系統,使背負重量均勻分散到背上和腰上,並可調節。背負系統好壞是衡量背包好壞的重要因素。
3、睡袋
普通氣候條件可以用杜邦棉或其它棉的睡袋,根據溫標(睡袋保暖溫度的指標)選擇睡袋。在高山或高寒地區以高質量的羽絨製成的睡袋較好,一般1.5-2公斤的充填絨量即可。
羽絨睡袋因容易壓縮,體積、重量都小,越來越受歡迎,但價格也較貴。防潮墊或氣墊:物理防潮墊或充氣睡墊,用於與地面潮氣隔離,保持體溫及睡眠質量。
4、炊具與餐具
野外炊具一般指爐頭和燃料(氣罐)用於野外煮食燒水,攜帶非常方便。爐頭分油爐和氣爐,氣爐搭配氣罐較為常用。油爐又稱萬用爐,配合煤油、白汽油等使用,但價格貴,並且需要經常清理維護。餐具包括適用不同人數的套鍋、碗、刀叉筷子。
5、登山鞋
登山與野外行走,全方位對腳部提供良好的保護與緩沖,大大減緩疲勞。分登山鞋、徒步鞋,還有根據目的地型的其他功能鞋。
⑤ 戶外需要那些裝備啊
朋友,戶外的范圍太廣了,有登山,騎自行車,徒步等等,不一樣的運動,需要的裝備不一樣的啊,你還是自己去專業網站咨詢吧,你可以去萬水千山戶外看看,我在那裡買過,還不錯
⑥ 野外生存需要帶哪些必備物品
野外生存需要帶的必備物品有指南針和地圖、刀具、金屬容器(水凈化裝置)、急救包、生火工具、壓縮餅干、手電筒。
一、指南針和地圖
即使沒有地圖,也要有指南針,特別是在沙漠戈壁等難以生存的地方。沒有參照物,人很難走直線,結果就是繞圈。
二、刀具
刀具可以帶一個直柄生存刀和一個多功能瑞士軍刀。一把結實的刀是建造庇護所、准備食物、生火和其它無數任務所必需的基本工具。
三、金屬容器(水凈化裝置)
喝水比吃飯更加重要。有了金屬帽或金屬罐,就可以燒開水喝了,這樣可以殺菌,保證健康。飲用不純的水弊大於利。因此,通過適當地過濾和凈化,可以避免許多健康風險。
四、急救包
將三角包紮巾、雲南白葯、創可貼、風油精等常用急救葯品密封打包,裝在背包里的非常必要的。遇有骨折、扭傷、破損傷、中暑等情況時,可在等待救援的同時,進行相應的自救。
五、生火工具
鎂塊、打火機,火柴等,多多益善。平時的一次性打火機就不錯,但是要多帶幾個。在戶外遇險的夜晚,特別是在遭遇寒冷的時候,凍傷、失溫是引發傷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假如此你有一個打火機,在不引發火災的前提下,點燃一個火堆取暖,就是最有效的保溫措施。
六、壓縮餅干
由於飢餓、寒冷導致的人體失溫,是山難死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壓縮餅干作為一種備用食糧,不僅能解決飢餓的問題,更能防止身體失溫。
七、手電筒
夜晚中普通手電筒光的可視距離為1000~2000米,而目前的強光手電筒光源則傳播的更遠,為此也成為了夜間求生信號的主要工具。帶上一個手電筒,不僅可以在迷途中提供照明,更重要的是可以遠距離發出求救信號。
⑦ 參加戶外活動必須要帶哪些裝備
你好,根據戶外活動裝備及用途,整理了戶外驢友自助游裝備一覽表,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戶外活動項目進行購買。
個人穿著用品:
一、服裝篇
1、 沖鋒衣褲(戶外活動必備,防風、防水、透氣、耐磨……)
2、 抓絨衣(含WINDSTOPPER,主要是防風、保暖)
3、 排汗內衣(戶外運動後保持身體乾燥)
4、 快乾衣褲(夏天出行的必備,褲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脫卸的)
5、 羽絨衣褲(冬天出行或者去高原地帶的保暖必備)
6、 其他個人衣物(一次性內褲、汗衫T恤……)
二、鞋襪篇
1、 徒步登山鞋(適應性強、耐磨、防水、最好是中高幫的,可保護叫腳踝)
2、 輕便運動休閑鞋(適合一般的郊遊活動,或開車時穿)
3、 運動涼鞋(可當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4、 排汗襪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腳汗,冬天可防凍傷)
5、 普通運動襪(棉的、穿著舒服就行)
6、 雪套(在雪地或者泥濘路段很管用)
三、帽子、手套、眼鏡
1、 遮陽帽(圓邊的、棒球帽式的、隨便喜好,能擋太陽就行)
2、 抓絨帽(主要是保暖)
3、 薄手套(主要為了活動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處)
4、 厚手套(主要是保暖的功效)
5、 眼鏡(運動型的更好一點,主要功能是遮陽,也可以用來擺酷)
個人裝備用品:
一、背包篇
1、 大背包(短途露營或者長途旅行的必備,以背著舒適且能承重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長途備用,有一定的背負,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長途出行時放隨身小東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壺的那種)
4、 攝影包(根據個人需要,斜挎的比較方便取用鏡頭)
二、野營篇
1、 睡袋(長途宜帶體積小的羽絨睡袋,節省空間,還有就是根據季節的需要帶)
2、 睡袋內膽(長途旅行不露營的話,只要帶個防臟的抓絨或者棉的睡袋內膽就可以了)
3、 帳篷(普通露營的話,一般的防水抗風帳篷就可以了,長途遠行的話建議帶體積小的輕便的帳篷)
4、 帳篷地席(保護你的帳篷底面,免受磨損)
5、 防潮墊(普通的可以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坐下躺下,沖氣墊讓你更舒服,)
6、 鋁膜地席(攜帶輕巧方便,必要是時可以作為攝影的反光板)
三、照明篇
1、 頭燈(可以讓你雙手騰出來,很方便)
2、 手電筒(作為備用的照明,還是比較可*的)
3、 營燈(在營地用或者在帳篷內用,效果很好)
4、 熒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亂扔,不環保)
5、 防風打火機(用處不小,應急時做照明不錯)
6、 防水火柴(也是應急之用)
四、炊具篇
1、 爐頭(讓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熱的東西,小資用品之一)
2、 氣罐(配合爐頭使用,注意攜帶安全)
3、 套鍋(有灶台了,沒鍋可不行,燒飯、燒湯、煮麵、煎蛋都*他了)
4、 小鋼杯(環保用品,喝什麼都可以,早上還可作為洗漱杯)
5、 燒烤爐(自駕車活動可以攜帶的腐化用品)
五、水具篇
1、 戶外水壺(可以有效的防腐,顏色比較酷)
2、 軍用水壺(帶一個飯盒,這點比較實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時或自行車旅行時比較管用)
4、 保溫水壺(冬天出去,喝一口熱水是一種享受)
5、 凈水器(比較專業,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6、 凈水葯片(攜帶方便,凈水效果一般,但可滿足要求)
六、通訊篇
1、 手機(最常用的聯系方式、信號最關鍵、在野外經常沒用)
2、 對講機(團隊活動中很管用的裝備,前後呼應,在一定范圍內逛街也很實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統,專業的玩具,可以幫忙定位、定線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攜帶方便,也可作為團隊聯系方法之一)
七、其他篇
1、 登山帳(使用得好,可以節省20%左右的體力,還可做為獨腳架)
2、 洗漱包(用處不說了,井井有條而已)
3、 個人衛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紙,爽足粉,耳塞,防曬霜,唇膏,發熱貼,指甲鉗,凈水器葯品,個人葯品,)
4、 背包雨罩(不僅可以防水,長途的話,是防塵的理想工具)
5、 背包捆紮帶(可用於背包外掛物件的固定,必要時可連接做保護繩)
6、 地圖(無論是長途還是短途,都用得著的工具)
7、 小快掛(方便在背包上隨便掛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8、 指南針(野外辨別方向、或迷路後尋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9、 軍刀(覺得男人身上都應該帶一把,小到削蘋果,大到砍數,都可以用)
10、 戶外手錶(可以測海拔、氣溫、氣壓、帶電子羅盤、記時和鬧鍾等功能)
11、 頭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圍脖擺酷、禦寒)
12、 防水袋(保護你的衣物,用品不濕,方便背包內的整理)
13、 證件袋(貼身放重要的證件或錢財)
14、 小型望遠鏡(增加你的視力所及范圍)
15、 針線包(萬一衣物壞了,縫縫補補總是要的)
16、 筆記本(記錄你旅行的心情或帳務的需要)
17、 備用電池及充電器(很多東西用得到電池)
18、 充氣枕(長途坐車或飛機時的理想伴侶)
19、 葯品(感冒葯、消炎葯、防曬霜、好得快、黃連素、止血綳帶、創可貼、維生素葯片、眼葯水、紅花油……根據個人的不同需要攜帶)
20、 備用食品(壓縮餅干、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能量棒……)
⑧ 戶外活動需要些什麼裝備才好!
戶外分很多,徒步,穿越,騎行,登山等。
一般來說服裝至少有防風雨類和保暖內,比如gore的沖鋒衣褲,冬季高海拔地區羽絨類衣服不可以少。
還有保障設備(帳篷,睡袋等),廚房設備(爐頭,氣罐等),個人技術裝備(頭盔,安全帶,大鎬,小鎬,8字,上升,冰抓,踏雪板等),公用裝備(動力繩,靜力繩,冰錐,雪錐,岩錐,機械塞等)
根據你所從事的活動會需要不同的裝備
⑨ 玩戶外和徒步,都需要什麼裝備
看具體什麼用途,常用的有登山包,登山鞋或者徒步鞋,沖鋒衣,抓絨衣,速干內衣,帳篷,防潮墊容,睡袋,水壺,腰包,登山杖,水壺,戶外眼鏡,帽子,手套。這些都是一些比較基本的。
如果登山,滑雪,探洞,溯溪之類的戶外活動需要一些專門的裝備,建議先從基本的裝備了解起,其他的裝備等有經驗的時候在具體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