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長江夜景詩句贊美
游金山寺
(北宋)蘇軾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羈愁畏晚尋歸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風萬頃靴文細,斷霞半空魚尾赤。
是時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飛焰照山棲鳥驚。
悵然歸卧心莫識,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歸山,江神見怪驚我頑。
我謝江神豈得已,有田不歸如江水。
⑵ 描寫江邊夜景的詩詞
描寫江邊夜景的詩詞有: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清暉照小橋,誰將心事寄生簫。悠悠一曲江邊夜,無限相思萬里遙。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⑶ 關於長江的優美語句
1、長江也會唱歌,聽聽那豪放的歌聲,你一定會感到很有趣。那歌聲時而高,時而低,時而緩,時而急,還時不時地夾雜著浪濤,拍打在岸邊上,發出「啪啪」的節拍聲,這歌聲多麼動聽!
2、如今,我真想再次回到長江邊,看看江上的薄霧和灑在江面上的陽光,聽聽高昂奔放的歌聲,再欣賞欣賞那明月下寧靜美麗的江水夜景!
3、當純如甘露的江水親撫我的肌膚、滋潤我的心田,怎不叫人思緒萬千、浮想聯翩:千萬年來,這江水也曾日夜不停的滋潤著腳下這片土地,沖刷著我們民族粗壯的筋骨!她是那麼富有,那麼寬厚;那麼深邃、高遠,充滿活力,而又那麼年輕!才感到呵,家門口的這條長江,她歷史的厚重和對於我們民族的意義。
4、長江象徵著質朴的中國人民,長江象徵著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我贊美長江!
5、長江的水真猛啊,勢力不可擋,像千軍萬馬在沙場沖鋒陷陣;長江的水真奇啊,彷彿一條金鱗巨龍。
6、長江啊!長江!您是如此的廣闊,如此的寬闊,如此的滔滔不絕。讓我沉醉在您的包容下,無法自拔。長江啊!長江!每次想起您那洪濤洶涌,猶如生氣的獅子,威風八面。長江啊!長江!您是如此的魅力四射,讓我深深的陶醉。
7、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江水平靜下來,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霎時間江面上灑遍了銀光。
8、長江,她是那麼富有,那麼寬厚;那麼深邃、高遠,充滿活力,而又那麼年輕!才感到呵,家門口的這條長江,她歷史的厚重和對於我們民族的意義。她以自己的源遠流長、磅礴大氣和她的風光萬千,為我們構築了永恆的大江之美,啟發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激情與靈感,贏得了世人發自肺腑的贊美和感嘆而當之無愧。
9、長江,你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的象徵。你從世界最高處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奔騰而出,一瀉千里,直奔東海,注人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中,你是這樣的源遠流長,汪洋浩瀚,洶涌澎湃,一往無前,偉大而美麗。然而,你又是在艱難曲折中奮勇向前的。三峽,就是對你的磨練與考驗。多少懸崖絕壁!多少暗礁險灘!多少驚濤駭浪!多少急流猛灣!一切都阻擋不了你的前進。你是這樣的英勇頑強,奔騰不息,永遠向前,向前!
10、長江發源於雪峰奇山,它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它沖過萬千山巒,流過綿綿高原,淌過千里平川,匯入東海。
⑷ 求幾首詩
烏衣巷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題臨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七絕·和童顏蓮心《屈原祭》
楚恨千年嘆聖賢,
孤魂野鬼鑄宏篇。
九歌韶賦終成夢,
一曲離騷警世間。
附:童顏蓮心原玉:
競渡深悲千載冤,
忠魂一去不復還。
國亡人殞今何有?
只留離騷在人間。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題金陵渡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兩三星火是瓜州。
⑸ 描寫「城市江邊夜景」的詩有哪些
1、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儲光羲《釣魚灣》
譯文:直到日暮等回待知心人,繫上小船停答靠綠楊岸。
2、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譯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們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卻萬樹流鶯,鳴聲婉轉,春色依舊。把佳節清明的西湖,描繪得確如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3、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譯文:兩湖江浙緊接壤,河道縱橫水為鄉。您去正值春江滿,煙雲彌漫水茫茫。
4、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杜甫《春日憶李白》
譯文: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雲,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
5、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譯文: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
⑹ 描述夜景的唯美詩句
1、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2、星稀河影轉,霜重月華孤。——張孝祥《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
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4、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佚名《孟冬寒氣至》
5、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元好問《倪庄中秋》
6、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7、相思只在夢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樓東。——何大圭《小重山·綠樹鶯啼春正濃》
8、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9、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王建《七夕曲》
10、夢入藍橋,幾點疏星映朱戶。——吳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11、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2、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李白《太原早秋》
13、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
14、草木搖殺氣,星辰無光彩。——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15、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16、雲拼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7、池塘過雨急鳴蛙。酒醒明月照窗紗。——夏言《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18、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佚名《月兒彎彎照九州》
19、雄州霧列,俊采星馳。——王勃《滕王閣序》
20、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21、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戴叔倫《客夜與故人偶集/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22、星點點,月團團。倒流河漢入杯盤。——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3、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杜甫《閣夜》
24、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25、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歐陽修《秋聲賦》
26、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27、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28、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王勃《滕王閣序》
⑺ 描寫夜景江景的詩句有哪些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⑻ 描寫夜景江景的詩句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盪,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一點微小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作者介紹:
張若虛(生卒年不詳,但有些典籍推算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漢族,揚州(今屬江蘇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型大小均不詳。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⑼ 描寫長江及三峽中的景色的古詩有不少能默寫一首嗎試試看
上三峽
作者: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下江陵》。)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渡荊門送別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游覽。)
旅夜書懷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大歷三年(768年),遲暮之年的詩人終於乘舟出了三峽,來到湖北荊門,心境不免孤寂。 此詩開頭四句寫「旅夜」:岸上有細草微風,江上只有一葉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遙望原野,遠處天與地似乎相接了,天邊的星宿也彷彿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盪盪東流,一輪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隨著江水的流動而浮盪著。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來描寫原野的廣闊,用「月涌」來形容大江的東流,形象而細致地描繪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廣闊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見出原野的廣闊。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動;也只因江水的流動,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細膩稱闊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個宏闊非凡寧靜孤寂的江邊夜境。)
⑽ 形容男人在海邊夜景的詩詞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出處】: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譯文】: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台。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10)長江夜景詩擴展閱讀
【賞析】:
「白雲」四句總寫在月夜中思婦與遊子的兩地思念之情。「白雲」「青楓浦」托物寓情。白雲飄忽,象徵「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因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由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盪漾,曲折有致。
接下「可憐」八句承「何處」句,寫思婦對離人的懷念。用「月」來烘托她的懷念之情,悲淚自出。詩中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一是浮雲游動,故光影明滅不定;二是月光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在樓上徘徊不忍去。
它要和思婦作伴,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輝灑在妝鏡台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
這里「卷」和「拂」兩個痴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共望月光而無法相知,只好依託明月遙寄相思之情。「鴻雁長飛光不度」,也暗含魚雁不能傳信之意。
【創作背景】:
關於此詩的具體創作年份已經很難去考證,而對此詩的創作地點則有三種說法: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認為,詩人是站在揚州南郊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描繪的是唐代曲江一帶的景色。
長期從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認為,此詩作於瓜洲,描繪的是千年古鎮瓜洲江畔清幽如詩的意境之美。長期從事大橋文史研究的學者顧仁認為,此詩作於揚子江畔(今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