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推薦適用於野外生存、蘋果手機用的 GPS軌跡記錄軟體 ,有離線能用的更好[腳印]
試用過的GPS軌跡記錄軟體,國外的有 My tracks(我的足跡),國內軟體有六隻腳、行者騎行等等,都回可以記錄下所走過的答路線,保存為KML、GPX等不同格式的軌跡文件,並在相應的網站或谷歌地圖中進行回放,或者用於導航。
目前上述軟體提供的軌跡功能都可以離線運行,無須消耗任何流量,要求只有一個,就是手機上有GPS硬體模塊。
② 我在網上看到荒野求生的貝爾格里爾斯死了是真的么
先說結論:沒有。
這是他的推特:
這是他本人運營的。前段時間和國內的博物君互動的。可以看出貝爺不僅僅是節目裡面的硬漢形象,同時也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總的來說,三觀很正了。建議博主去他微博看看。
以上
③ 大家知不知道一個叫「她社區」的app
2016 年 2 月 1 日,窮游網十二歲。 和大部分的中國互聯網公司比起來,它算是一個老資格成員了。十二年,創業公司和烏泱泱的股民一樣,不知道被收割了多少茬,創業風口更是來回切換了好幾個頻道,而窮游還在做著讓旅行更美好的事兒。當然,你也能夠嗅到它骨子裡的從容,從容得就像一場沒有期限的蜜月旅行。 2004 年,窮游網在一間德國漢堡的留學生宿舍誕生,歷經網路發展演進的諸多階段,從原始的 BBS 互助式社區論壇發展到現今桌面網頁、社交媒體、移動端全覆蓋,它的大本營也在 2015 年底搬到了北京東直門交通樞紐。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故事了,至今仍舊被資深窮游er 津津樂道。 窮游論壇版塊 作為物理社區的窮游 社區論壇起家的窮游網初始的名字叫窮游歐洲,一群留學生聚攏在上面聊旅行,分享行程游記,侃天侃地順便交朋友。一開始主要覆蓋歐洲各國,而論壇的維護工作就交給了生活在歐洲的網友。後來隨著窮游er 足跡遍布全球,窮游論壇陸續開放北美、非洲等板塊,還有海外自駕、潛水、攝影等興趣類板塊。 遷回國內發展的前幾年裡,窮游還始終是窮游總裁兼聯合創始人蔡景暉口中所說的物理上的社區。大家在這上面聊的做的還全是跟旅行相關的事。2014 年成立十周年之際,窮游對外的官方口徑還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出境游旅遊社區”,而今天這個稱呼變成了“國內最大出境游一站式平台”,這是社區自然演變的結果,不可避免地會被問到商業模式和變現的問題,尤其是在向投資人講故事,找投資的時候。天涯、虎撲、鐵血軍事遇到過,知乎、果殼、豆瓣同樣遇到過。 蔡景暉說,窮游 A 輪融資的時候是在幾個潛在投資者中選了一個“味道”最合適的,也是想維持窮游社區的氛圍。我們看慣了太多被資本驅使及至綁架的案例。這並非是苛責,資本逐利的天性在助力創業團隊快速擴張的時候確實也掐滅了很多燃燒的理想。 好在,盡管有了資本介入,窮游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前行。窮游發展的一個大的節點是 2011 年底的論壇大改版,添加許多板塊,各個板塊的定位和屬性更加清晰,社區內容結構化進程加快。截止到目前,窮游社區已聚集了 8000 萬用戶。這些用戶和十餘年來沉澱下的高質量內容是窮游之所以成為窮游的原因。 當越來越多的商業創新和資本騰挪發生於我們手捧的那塊屏幕時,窮游整個社區的重心也在朝著移動端偏移,集合了窮游諸多服務的窮游 App 也在順勢做著細微的轉變,為的是距離用戶和用戶的需求更近:它已經從一個典型的工具類產品逐漸變身為內容聚合類 App,換句話說,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旅遊界的今日頭條。 與此同時,窮游社區也在嘗試新的模式。首先是圖片輕社區。窮游給它的定位是在保持原來社區不變的情況下,做一個輕型衍生社區,通過一些興趣、目的地維度來激發分享和互動 ,與已有的社區平行,預計 8 月下旬上線 。 激活社區的常用手段是為這部分人群找尋新鮮的玩法,重新發掘固有項目則是另一條路徑。窮游選中的是社區問答。它是窮游社區的老闆塊,活躍度最高,目前也在進行多樣化的嘗試。2016 年 4 月,窮游做了一期海關出境相關的問答欄目,單是活動當天,訪問問答頁面的用戶就有數萬人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與一些權威機構合作共同提供可信度高、信息准確度高的實用信息 。 窮游論壇負責人對 PingWest 品玩表示,名義上問答活動是大家來提問,邊檢警官解答,但過程中有一些熱心網友會主動回答其他網友的問題。它作為一個社區溫情脈脈一面開始顯現。這也映射著窮游一開始確立的“大家幫助大家”的初衷。 “窮游以前的社區是一個物理上的社區,是一個論壇。”伴隨著窮游多年來發展的步伐,這個物理社區的邊界和形態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同時,它還在有節奏地把線上的用戶聚攏到線下,讓品牌和用戶在“窮游線下沙龍”有更深層次更多維度的接觸。沙龍也給了窮游做直播的契機,用時下流行的新玩法,讓線下的聚會以一種新的姿勢復歸線上觸達屏幕另一端的用戶。 而涉及到線下沙龍,窮游社區的精神文化屬性開始凸顯。 窮游,對世界上癮。 作為精神社區的窮游 JNE 是這種理念的產物之一,它把用戶精神上的認同固化,然後凝聚成一種物質形態返回去。 窮游在今年五月份正式發布旅行生活美學品牌 JNE,取自於窮游的英文 Slogan——Journey Never Ends。它的前身是窮游生活實驗室,運行了將近兩年的時間,售賣 T 恤、旅遊周邊產品。而如果再往前追溯的話,窮游生活實驗室又是來源於一次無心插柳的微博推廣活動。 起因是我們員工自己做窮游的 T 恤(窮游用戶和員工常把它稱為窮 Tee),上班自己穿著玩。我們發微博後,很多網友要。後來我們就說嘗試一下,放個鏈接,結果一天晚上就賣了 600 多件。這成了 JNE 的第一桶金。 窮游生活實驗室試運營前兩年的數據,也為後續的品牌升級提供了切實的依據。官方數據顯示,兩年時間里,窮游陸續推出過 120 餘款與旅行相關的原創服飾、箱包和裝備等產品,合作過的品牌包括了 The North Face、Moleskine、Oakley、Sea To Summit、Skullcandy 等。更具體一些的銷售額上,2015 年同比上一年凈增長 320%。2016 前 4 個月的銷售額,已接近 2015 年全年總額,預估凈增長將達 435%。 這是社區文化自然而然的延伸,與早前用戶逛窮游論壇尋找旅行攻略,繼而預定酒店機票是同樣的道理。進化路線類似於兜售散裝知識轉而賣書的羅輯思維,還有做手機稍欠火候卻陰差陽錯開始賣設計范兒箱包的一加。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故事。2011 年,幾位窮游用戶在發布攻略時貼上了 AGODA(全球酒店預訂網站,和 Booking 是競品)的預定鏈接,後者隨即跟蹤到了訂單信息,找到窮游說要談合作,還拿著支票用以結算之前自然跳轉訂單的分成。 蔡景暉告訴 PingWest 品玩,過去的一年,我們有意把窮游從一個物理上的社區,提煉成精神上的社區。 再延伸一點,窮游還在東直門交通樞紐三層的總部里,開辟出了一個 450 平米的開放空間,定名為 JNE Gallery,用以展示售賣 JNE 產品,未來還有計劃融合旅行圖書館、咖啡館、線下沙龍分享、美術展覽等功能。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窮游文化、窮游精神社區在現實世界的投射。歐洲杯期間,窮游還在此張羅了幾次觀球的沙龍活動。 窮 Tee 現在,JNE 由主理人帥常芸專門負責。2014 年加入窮游前,她就職於 North Face (北面)中國,在窮游,大家叫她帥姐。具體的操作層面,以 JNE 的服飾箱包為例,它的定位是輕戶外輕旅行,窮游現在力推的一泊二日箱包便是按照這種標准設計的升級版“旅行神器”。帥姐說,首先窮游有大量的深度旅行用戶,對用戶的需求有很好的把握,了解旅行時該穿什麼、用什麼。 其次,輕戶外蘊藏著商機。在北面做品牌宣傳時的經歷告訴帥常芸,專業極限的戶外跟中國用戶還有一定的距離,戶外在快速增長,但攀登雪山等極限運動,對大多數用戶來講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念想,在文化和日常情感參與度上比較低。 JNE 是窮游為它本身的社群屬性找到的實實在在的承載體,服飾、手機殼還有頭盔等周邊,用戶跟窮遊玩,跟 JNE 玩。用戶和窮游之間的距離在無形中消弭。帥姐說:“有用戶知道我們准備開咖啡館,就要寄咖啡豆過來。” 故事性十足的窮 Tee 被用戶穿在身上行走世界,比如 9288 西伯利亞鐵路 100 周年紀念款 T 恤,“對世界上癮”的手機殼被握在手裡與各地的標志性建築合影,與一澤信三郎合作的帆布包更是成了一款難求的絕版,而時下,JNE 剛剛上線了與 PBJ(Pure Blue Japan,正藍屋)合作的藍染 T 恤,天然、手工的理念也正好匹配 JNE 承襲自窮游的人文底蘊,再與“一條”這類的新媒體平台合作,不到 3 天,這款限量版 588 的 Tee 全部售罄,還有用戶一個人購買多件。 JNE & PBJ 藍染 T 恤 圖文並茂的游記,故事性紀念意義並重的窮 Tee,和用戶的高頻次互動,窮游在努力從一個具象化的品牌、產品升級成為開放的理念,乃至一種生活方式。這便是蔡景暉所設想的精神社區。它不再局限於論壇上,它存在於任何一個地方,線上線下,微信群組抑或是咖啡館,只要你認同窮游的精神理念,它都存在。 一系列的轉折背後,也是窮游隱秘但邏輯清晰的商業化探索:老社區是它的根基,成就了現在的創新項目,例如 JNE;而 JNE 這樣的新嘗試,也反哺回饋著窮游社區,為其注入新活力。
④ 誰知道「Nikko」這個品牌詳細介紹一下!謝謝了!
Nikko(日高)
NIKKO 自1981年起一直為熱愛運動、戶外露營及旅遊人仕提供最好的背囊、服飾及裝備。
NIKKO 由創立至今,擁有多元化的產品種類及系列。 當中的主導產品 — 背囊。 廿年來無論在銷量,知名度及受歡迎程度方面仍屹立不倒,占據NIKKO 產品的榜首多年,在機場出入境大堂, 羅湖離境處,郊野自然教育徑,日常逛街, 不難見到NIKKO 的背囊在你身邊擦身而過, 她已是你多年出外的好拍擋。
NIKKO 背囊的種類系列多,由大至90公升的露營背囊,旅遊背囊,日常用的輕便背囊,運動袋,單車背囊,公事包,腰包,相機袋等,其設計、用料及色彩在不斷改良進步之餘,亦緊隨潮流的步伐。
NIKKO 背囊的品質深深吸引大批NIKKO 忠實顧客,NIKKO 其他的產品系列亦沒有令他們失望。
1993 年 NIKKO 初嘗推出戶外休閑便服,其超卓的功能加上時尚的設計,瞬即受市場注目,被消費者接受。 經過多年的開拓及發展,便服系列已包括防風防水透氣的功能性風衣、由NIKKO 首先帶入香港、透氣保暖的抓毛外套,更有羽絨撊綿外套、排汗保暖運動內衣、運動套裝、T-恤、衛衣、獵裝等。
衣物鞋履,戶外裝備當然不少得登山鞋,防水的布料兼耐用且適合任何地形的鞋底,使登山鞋成為NIKKO 熱賣產品之一。
NIKKO 品牌下的其他露營產品系列,更有睡袋、帳幕、登山桿、地席、指南針等,超過五十多種類別,越千款的產品。
NIKKO 發展與時並進,於1995年推出泳裝及泳鏡系列,款式由平實至活潑均有,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更貼身的選擇。 泳裝及泳鏡被市場受落,為NIKKO 發展泳類產品打下強心針,至今泳類用品已包括拖鞋、毛巾、浮板、滑水衣等,可謂一應俱全。
永遠向前,永不停步是NIKKO 發展業務的精神,1997年推出的太陽眼鏡系列,首度推出即受消費者追捧及擁戴,新款系列一浪接一浪地推出。
作為世界級名牌,NIKKO 的足跡隨處可見, NIKKO 的分銷網由北歐的挪威、蘇聯、中歐的瑞士至南美的智利、阿根廷,太平洋區的澳洲、紐西蘭、中國。
在中國擁有超過120間的NIKKO 專櫃或專賣店,在香港更於超過250間零售店包括百貨公司及運動用品公司有售。 2000年NIKKO 更於香港彌敦道永安plus 3樓及沙田西田百貨開設2間專門店,方便NIKKO Fans 隨心所欲選購NIKKO產品。
步入千禧,代表NIKKO更上一層樓,NIKKO背囊成功考獲ISO 9002國際標准,足證NIKKO的專業,NIKKO的商譽,NIKKO產品的質素,均傲視同儕。
產地:中國香港
網址:http://www.nikkosports.com
⑤ 上海有哪些戶外俱樂部,各自擅長哪類具體位置哪裡
1、三夫戶外
老牌子了,主要做戶外裝備(售價比較高,不過品質應該可以保證的),專戶外活動不是主打
2、飛屬思拓
前身是驢屋戶外,現在主要面向公司團隊,公司客戶組織野外拓展培訓方面還是很有經驗的
3、趣游
散客報名常規旅遊線路為主,性質偏向旅行社
4、螞蟻戶外
前身是神出鬼沒戶外,算是新成立的俱樂部,不過發展速度很快,目前保留了原始的戶外活動形式,穿越、徒步、野營
地址:虹橋路422號
⑥ 廈門足跡戶外戶外運動有限公司怎麼樣
廈門足跡戶外抄戶外運動有限公司是2015-05-18在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廈門市海滄區新陽路698號二樓之三。
廈門足跡戶外戶外運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205303212967X,企業法人陳周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廈門足跡戶外戶外運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體育組織;其他體育(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項目);其他娛樂業(不含須經許可審批的項目);投資管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除外);資產管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除外);商務信息咨詢;企業管理咨詢;其他互聯網服務(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項目);廣告的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會議及展覽服務;提供企業營銷策劃服務;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其他未列明文化藝術業。在福建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475876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503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廈門足跡戶外戶外運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⑦ 成都足跡戶外旅遊怎麼樣
我也喜歡 、不過連入門都還不算 、我在德陽讀書現在,准備工作簽回成都。。以後或許可以一起丫~ 頂一個
2011-9-22 18:28:13
了解下這個導航還不錯。還是不錯的的。
qrfsivqd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