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衡水市裡有安平這個縣么這個縣,怎麼樣呢
位置區劃
安平縣隸屬河北省衡水市,地理坐標為東徑115°19′至115°40′,北緯38°14′至38°21′。東接饒陽、西鄰深澤、南交深州、北連安國與博野。安平縣人民政府駐地安平鎮,南距衡水市70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莊91.2公里,北距北京、天津約250公里。土地面積505平方公里。轄安平鎮、南王莊鎮、馬店鎮、黃城鄉、兩窪鄉、子文鄉、大何庄鄉、程油子鄉共3鎮5鄉,230個行政村。2001年總人口32萬,主要為漢族,另有回、壯、滿、土家、俄羅斯、蒙古、達翰爾、瑤族等17個少數民族近400人。
歷 史 沿 革
春秋時,境域屬鮮虞國。
戰國時,縣境初屬中山國,後歸趙國。
秦時屬巨鹿郡。
西漢始置安平縣,並於縣治西南25里處角邱置谷邱縣,均屬涿郡。
新莽時,安平稱廣望亭。
東漢初,復安平縣原名,並廢谷邱縣。建初四年(79年)隸樂成國。延熹元年(158年),安平初屬安平國,後隸博陵郡,郡治安平城。統安平、安國、南深澤、饒陽四縣。
三國魏時,安平仍屬博陵郡。
晉時,於安平置博陵國。統安平、饒陽、安國、南深澤四縣。
北魏、北齊、北周時,安平皆屬博陵郡。郡治仍在安平縣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罷郡設州。安平改屬定州,十六年(596年)更屬深州。大業二年(606年)還隸定州。三年(607年)廢州置郡,定州改為博陵郡。大業九年(613年)改博陵郡為高陽郡,安平仍屬之。
唐武德四年(621年),安平改屬深州,州治初為安平,尋徙饒陽。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深州,安平還屬定州。先天二年(713年)復屬深州。
北宋、金時,安平屬深州。
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廢深州,安平改隸南平州,並為州治,領饒陽。太宗七年(1235年),南平州廢,安平復隸深州。中統二年(1261年)改隸真定路晉州。
明時,安平縣屬真定府晉州。
清初,縣仍隸晉州。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改屬深州。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制,縣屬直隸省范陽道,次年范陽道改為保定道,安平仍屬之。民國17年(1928年)7月,直隸省改河北省,直領安平縣。民國26年(1937年),縣劃歸河北省第十督察區。民國27年(1938年),安平縣抗日政府建立,屬晉察冀邊區冀中區。同年9月屬冀中區二專區。民國29年(1940年)秋,屬冀中區八專區。民國33年(1944年)6月,改屬冀中七專區。民國35年(1946年)7月,又改屬冀中區九專區。民國37年(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安平屬華北行政區冀中區九專區。民國38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縣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4月24日,定縣專區撤消,安平縣劃歸石家莊專區。1958年11月5日,安平並入深縣,1961年4月底復設安平縣(含原饒陽轄區),仍屬石家莊專區。1962年1月,饒陽從安平析出,縣恢復原建制。同年6月17日,安平改屬衡水專區。1970年,衡水專區改稱衡水地區,仍屬之。
安平縣歷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衡水市建置最早的縣。安平縣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河北省第一個中共縣委在安平建立,全國農村第一個黨支部在安平台城村建立;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冀中區黨委、冀中行署、冀中區支部均在此創建;合作化時期,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全國五億農民的方向」的初級合作社典型就出自安平縣南王莊。
經 濟 概 況
改革開放以來,安平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經濟建設總攬全局,大力實施開放興縣、特色興縣、科教興縣三大戰略,全縣經濟和各項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連續幾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工作實績突出縣。2001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6.3億元,比上年增長10.5%;財政收入完成128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747元。
安平縣經濟基礎雄厚。現擁有不同類型工業企業近6000家,縣鄉企業集團9家。絲網產業是安平縣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其生產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遍及全縣230個行政村,從業人員8萬多人,擁有各種拔絲織網機械3萬套,年織網能力1.8億平方米,年拔絲能力60萬噸,產量和出口量均佔全國總量的85%以上。另外,化工、建材、鬃尾、機械配件、煙花等行業也具有一定規模,構成了布局合理的工業體系。安平縣還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面向京津市場,大搞農業產業化經營,特別是瘦肉型豬生產規模不斷壯大,現擁有國內最大的現代化規模養豬場——京安豬場,建成了京隆、京武、宗庄等16個年出欄萬頭以上的豬場,30個千頭以上豬場,80個重點養豬村。全縣年出欄瘦肉型豬60萬頭,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安平縣的絲網產業和生豬產業均被列入河北省十五條龍型經濟。
基礎設施 安平縣基礎設施完善。近年來,投資3億多元加強城鎮建設,拓寬、美化縣城18條街道,縣城面積達12.8平方公里;安平縣交通便利,東距京九鐵路10公里,北距京深高速公路40公里,南距石黃高速公路10公里,保衡、正饒兩條省級公路貫穿縣境,城鄉公路四通八達;郵電通訊設施先進,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51000門,電話普及率為9.3部/百人,行動電話用戶近萬人;電力供應充裕,建有220千伏、110千伏變電站各1座,35千伏變電站10座,2001年,躉電3.9億千瓦時,售電3.6億千瓦時,躉售電量及增幅連續六年居全市第一;二星級迎賓館、准三星級網都大廈、大型購物超市、便捷的貨物轉運站等基礎設施齊全。
城 市 建 設
近年來,根據《安平縣縣城總體規劃》,以縣城的綠化、亮化、美化、凈化為突破口,以「建設新工程,整治主幹道、美化全縣城」為重點,累計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大力進行了城市建設,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環境日益優化,城市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000年圍繞「奮戰三年,把縣城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省級文明衛生城」的總目標和「城市建設管理年」這一中心,重點實施了「3136」工程,即全面整治為民街、中心路、西環路三條主要街道,建設一個中心文化廣場,實施排水渠清淤、紅旗街貫通、環境衛生整治三項工程;建設六個專業市場,即服裝鞋帽市場、糧油批發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建材市場、蔬菜水果小商品批零市場、農機經銷市場。全年共計完成拆遷面積5597.56平米,新鋪道路20600平米,整修便道7180平米,疏通下水道9160米,道路噴油罩面89800平米,排水渠清淤3740米,全社會完成城建投資5600萬元。
2001年,在「3136」工程的基礎上,繼續實施了「3336」工程,即以綠化 、美化、亮化為重點,全面提升為民街、中心路、西環路三條主要街道的品位,以硬化、凈化、整齊化為重點,綜合整新盈街、紅旗街、網都街三條主幹道,以完善功能,拓展街道為重點,完成縣城排水工程、東馬路北段延伸工程、陵園街東西兩段延伸工程三項重點工程,繼續完善規范建設建材市場、糧油批發市場、農機經銷市場、謀劃籌建絲網工業園區。全年共修補路面3760平方米,整修便道88000平方米,噴油罩面119800平方米,路面硬化23800平米,增加綠地3100平方米,全社會城建投資6200萬元。
2002年,在完善「3336」工程的基礎上,又實施了「3210」工程。即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群眾居住條件為重點,完成三項新工程。以綠化、美化、凈化縣城環境,建設優美、潔凈、文明的現代化小城市為重點,完成縣城衛生綜合整治及單位庭院綠化兩項工程,以抓好縣城配套設施建設,塑造安平形象為重點,完成十項市政重點工程。一年來,對縣城為民街、中心路、紅旗街等主幹道的樹木、花卉進行補植,新種植黃楊、女貞、法桐、青桐等樹種2.3萬株,特別是對中心路中段的樣板街的種植模式重新進行了規劃、設計、種植。通過綠化建設,全縣人均綠地面積達到3.1平方米,綠地率達2.4%。同時,下大力狠抓了縣城的亮化工程。投資93萬元對中心路、為民街、西環路等街道的路燈全部進行了維修、更換,並新添置了過街彩虹橋、霓虹燈、繞桿彩燈以及各種大型景觀燈,對臨街各單位進行了統一規劃,合理安裝了色彩艷麗、新穎別致的閃爍霓虹燈、射燈、建築輪廓燈等種種燈飾,為縣城的夜景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通過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安平縣城已初步構成了一個現代化小城市框架。城區內樓房林立,各街道布局合理,干凈整潔,一點一景均展示著安平的新形象。目前,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0.92萬平方米,城區有八街十路,道路長度82公里,道路面積101萬平方米。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135公頃,城市公共綠地面積16.8公頃,綠化覆蓋率為16.3%。
自然資源
主要有土地、河流、地下水等。土壤母質類型的河流沖積物為主,土層深厚。土壤分潮土、風沙土兩個土類,富含有機質、氮素、速效磷、速效鉀和微量元素等。滹沱河、瀦瀧河兩條河流流經縣境,均屬時令性行洪河道。滹沱河境內流程32.5公里,瀦瀧河境內流程18公里。地下水質良好,礦化度小於2克/升的淡水面積為463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93.5%。
安 平 縣 金 水 灣 簡 介
安平縣金水灣組建於1999年,投資3500萬元,總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現有職工36人,下設金水灣天然礦泉水、金水灣水上樂園。
近年來,隨著我縣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飲用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為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然而城市工業的發展,給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工廠的廢水、廢渣、廢氣都對水資源的可飲用水造成污染,人們渴盼著能喝到健康的飲用水。來自地球2500米深處的天然過濾金水灣礦泉水,為我縣人的飲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金水灣天然礦泉水,是經中國地質部有關專家鑒定的含鋰、鍶、偏硅酸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物質水。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金水灣投資3500萬元,引進了自動化礦泉水生產線,把從地下提取的87.5℃的高溫水,通過換熱器換熱、降溫,到達30℃以下,再經過一系列的生產流程,最終進入千家萬戶。目前,金水灣礦泉水在安平縣已成壟斷趨勢,並在周邊三市七縣等大中城市,鋪設了百餘個銷售網點。
金水灣水上樂園是我縣最大的游樂場所,裡面除有大型的游樂場外,還開設了游泳館。游泳館四季開放,水質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鋰、鍶、偏硅酸等,有理想的醫學理療作用。溫泉洗浴是當前中國旅遊業十分重視的產業,金水灣水上樂園作為安平縣唯一一家溫泉游泳館,它很好的把游泳、溫泉洗浴和理療緊密結合在一起,是公眾休閑娛樂的最佳場所。
為合理開發地下熱能資源,金水灣計劃大規模實施熱帶魚類養殖業,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合資合作。
『貳』 吳印濤(個人簡介)
他是邢台市的一名教師,有關他的相關資料以及個人工作總結介紹如下:
一、個人資料:
姓名:吳印濤
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小學一級教師
工作單位:河北省邢台市小天才學校
2010年9月創辦 :吳老師作文工作室
學歷:河北師大小學教育專業
出生年月日:1969.2.12
二、其個人工作總結:
有一位智者說:「如果我們從80歲往1歲活,那麼80%的人都會成為成功者。」何也?因為這樣的話,他就會拋棄很多阻礙自己成功的不利因素,找到成功的捷徑。那麼什麼才是他們成功的捷徑呢?
我認為: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名成功者,首先要把自己的名字當作一個品牌來做,要把自己的名字變成名牌。然後要有主動工作的態度,有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的學習精神。最後還要有踏踏實實干工作的實際行動,少說空話多干實事。
比如我今年的作文特色班教學。有人說:我創造了一個英華神話,一個奇跡。確實,自我校百草園文學社正式運行以來,一年之間在國家、省、市各級報刊、雜志、書籍上共發表學生習作56篇。而這神話又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
其一:厚積薄發、虛心學習。多看報紙、刊物、雜志、書籍等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學養,不斷從別人的文章中汲取豐富的「營養」。
其二:苦練內功、鑽研業務。為了能使學生的作文變成鉛字,我總是不斷地去想:什麼樣的作文最受編輯們的喜愛?什麼樣的作文才是好作文?怎樣引導學生寫出好作文?等等。經過和編輯們溝通、上網搜索、自我反思總結、翻看學生作文選等途徑,我逐漸找到了答案。並將其整理成一篇論文發表在我的博客上,並得到同行網友的較高評價。
其三,巧導妙引,寫出好文。引導學生寫有真情實感、有童真童趣、有中心、有內容、有新意的好作文,寫出自己的個性、寫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寫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其四,不斷修改、改出精品。在學生初稿完成後,要用最短的時間把本次學生習作全部瀏覽一遍,找出學生習作中有個性特點的地方在全體同學面前給以表揚,找出本次習作中共同的毛病毫不留情地「揪」出來,引導學生共同商討解決辦法,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意見,把作文本再次發給學生重新自己修改,小組互改。經過幾次修改後,再把作文交上來,老師再次重新修改、定稿。
其五,社班聯姻,增加稿源。為了增加稿源,在校長牽頭下,百草園文學社與各班「聯姻」,各班向文學社推薦好稿子,文學社通過《吳印濤教育博客》把好的習作發表在博客上供全校學生瀏覽、學習。通過「聯姻」學生的習作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其六,想像引路、真情流淌。很多學生談到作文都感到頭大,視其為窮途末路,如上刀山火海。怎麼辦呢?一方面,從學生喜愛的想像作文入手,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寫出好文章來。
三,獲獎情況:
受過何種獎勵:
1.2003年所任三年級語文獲全縣統測第一。
2.2004年獲巨鹿縣「五個百」工程優秀教案獎和作業批改優秀獎。
3.2005年獲校青年教師擂台賽語文組二等獎。
4.2006年上半年獲校首屆課件大賽二等獎。
5.2006年4月獲第八屆「語文報」杯「全國作文大賽」優秀指導獎。
6.200602、200603、200604、200702、200703賽季「語文報杯」網路習作大賽優秀指導獎。
7.2006年11月在縣教委組織的「速派奇」杯作文競賽中獲優秀指導獎。
8.2006年11月在縣教委組織的全縣教師素質大賽中獲三筆字二等獎。
9.2006年12月在縣教委組織的「工會杯」「琴、棋、書、畫」大賽中獲書法二等獎。
10.2006年冬季全縣六年級統測考試中,所教語文獲全縣第一名。
11. 《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成績八法》(在中央教科所、《教育文摘周報》社、和北京三面向教育科學研究所舉辦的「求是杯」全國優秀論文與教案評選中榮獲一等獎。作品入選編號94635獲獎通知見《人民教師》雜志月刊2005年第12期封2)
12. 《教師提問、導答策略》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培訓中心舉辦的「新時期、新理念、新課改」師德徵文大賽優秀作品一等獎。(作品編號:L10305)。第二屆中國教育教學創新成果一等獎。
13.《問到學生的「心坎」上》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研究所舉辦的「中國新時期人文科學優秀成果」評選中榮獲一等獎(獲獎成果編號:NO.60-95-31)
14.在「中華小作家」全國小學生作文大賽中授予優秀教師「伯樂獎」。
15.在「迎奧運全國小學生金牌作文大賽」中榮獲作文輔導金獎,授予「全國作文教學能手」稱號。
16.在第四屆「語文世界盃」全國師生同台作文大賽中榮獲教師組一等獎。
17.在第二屆「世紀華文杯」全國青少年文學藝術評選活動中授予「全國校園文學社百優指導教師」稱號。
18.在紀念改革開放30年·中華之星全國小學生特色作文大賽中榮獲國家級輔導獎「全國小學作文教學成果大獎」一等獎。
19.論文《天道酬勤也酬痴》在2008-2009年度全國基礎教育教學學術論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20.論文《什麼樣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在2008-2009年度全國基礎教育教學學術論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21. 論文《給學生的想像力插上翅膀》在2008-2009年度全國基礎教育教學學術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
22.在河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河北教育報刊社、《小學生必讀》編輯部舉辦的河北省第十八屆小學生「雛鳳杯」作文競賽中,榮獲「優秀輔導教師」獎。所輔導的王宇作文《俺娘的手》榮獲此次競賽的一等獎。
23.在《班主任之友》創刊二十五周年之際,榮獲「《班主任之友》優秀作者」稱號。
24.散文《戀秋》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社會青年組銀獎。
25.在第十二屆「語文報杯」全國小學生作文大賽中獲得優秀指導獎。
26.在第六屆全國青少年中華情寫作大賽中榮獲年度輔導銀獎。
四、發表作品(部分):
1.《扣分≠教育》發表在《教師報》2007.7.15第1版上。還發表在《草堰鎮中小學數學之家》上。
2. 《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一文發表於《教師報》2006年10月1日第一版上。本文發表於《紅蜻蜓素質教育網》上,本文還發表在《校本教研》2007.1——2期72頁上。本文還發表在《基礎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50頁上。同時還發表在《河北師生網》邢台教育頻道上。還收錄在《中國重要報紙全文資料庫》上。
3. 《教師提問、導答策略》發表在《四川教育》2006年第9期第31頁上,題目變為《問到學生的「心坎」上》。本文還發表在2006年《中國教師》第11期上。《小談課堂提問藝術》發表在《基礎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本文還發表在《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07年第三期上。本文同時發表在《成長論壇》2006年第9期教學專題「課堂提問」上。還發表在2006.6.10出版的《少年智力開發報》小學語文教師版上。還發表在《中國特級教師網-班級管理》上。還發表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網》上。
4. 《「放下」與「上升」》發表於《中小學語文教育案例》2007年第7-8期79頁,《教育案例》2007年第7-8期101頁本文還發表在《河北師生網》邢台教育頻道。《新課程(初中版)》2006年10期。
5. 《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成績八法》發表在《中小學心理健康導航》2007年1——2期第32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