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殖民青島
青島歷史
總述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三次登臨現位於青島膠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琅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漢武帝曾在現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小鎮,昔稱膠澳。
青島夜景
1891年6月14日(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是為青島建置的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強占青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9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便是以「收回青島」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德國傳教士在山東南部被殺事件授德國以把柄,德國藉此加緊與中國政府談判並對中國政府犯下的過錯提出最嚴厲的賠償要求。
1897年11月4日,著名海軍上將馮。蒂德里希下令攻佔膠州灣,並佔領了中國的防禦工事及港口城市---青島。從此開始了偉大的創業。青島從一個貧窮的小漁村建設成為一個擁有最好的最實用的城市設施,適合當地氣候特點的貿易城市。
大規模的城建工作已經結束,她擁有美麗的總督府大樓,大型倉儲貨棧,嶄新美麗的道路,良好的污水處理系統以及飲用水系統。
德國的商人在此建立基地以開辟同中國腹地的貿易。所有德國著名的公司及一些其它國家的公司在這個東亞海濱城市都設有機構。雖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已經非常卓有成效,但從外表上還沒有軍港和造船基地的雛形,港口還沒有進行改造。
雖然青島要規劃建設成為一個不可估量的貿易城市和自由港。當時青島的交通發展迅速,但是停泊在港口的貨船卻得不到及時裝卸。為了解決修船問題,在Sterllrecde正在建一個船塢並計劃於1903分拆運往青島安裝。
青島這個城市已經發展成具備相當規模。但這個城市的發展是嚴格按照其整體規劃進行的。城市的商業區位於老的中國人村落的西部,在其東南部,別墅區和浴場前面修建了美麗的海濱休閑步行道。再往東是位於原中國軍隊的兵營,但遺憾的是現在已經重新為歐洲人之用,這樣的防禦工事散落於海邊一線。在老青島的北部有中國人按照自己的概念建設的大鮑島已成為非常好的中國殖民地。眾多的中國人湧入青島,他們希望通過勞動特別是建鐵路或做生意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建設鐵路的需求由來已久,因為中國腹地的礦山資源尤其是煤礦生產的煤炭需要運到港口。在此期間小型煤窯廠、石火葯,一座發電廠及一些小工廠成立。人們期望將青島修建成一個春秋溫暖季節的游覽修養場所以吸引那些在南方港口居住的歐洲人。在制服全球性暴力革命之後,在氣候宜人的青島,這里有好房子、好的飲用水,甚至對日益增長的中國最底層階級移民的限制諸多因素應使青島成為對歐洲人而言是安全的居住地。人們希望青島能建立非常好的學校以提高其作為教學區的吸引力,為在東亞出生的德國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務。
在剛得到青島的時候,其貿易少得可憐。但現在它已發展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這種快速的、重大意義的變化難以詳細解釋。
青島發展也許是其貿易起飛的原因。從前在港口很少看到中國式船。現在不僅能看到幾十隻此類船隻,而且有相當數量的輪船。在德國的保護下,中國商人找到了安全感。這種安全促使他們更多地移居到青島,他們經常是攜帶較多資金來到青島從事貿易。那些德國貿易公司不斷擴大貿易。德國人的文化、勤奮和智力以及殖民地的智慧創造了青島城市的繁榮。
② 在線等,青島5星級酒店兩人消費會多少
下面是 電話你自己打過去
問下不就什麼都清楚了
這下面是聯系電話
你自己打電話過去問題下
不就清楚了嗎
酒店名稱 星級 地址 聯系人 電話
海天大酒店 5 青島香港西路48號 0532-83871888
匯泉王朝大飯店 5 青島市市南區南海路9號 0532-82886688
麗晶大酒店 5 青島香港中路110號 0532-85881818 暫
海景花園大酒店 5 青島市市南區彰化路2號 0532-85875777
香格里拉大飯店 5 青島市香港中路9號 0532-83883838
東方飯店 4 青島市南區大學路4號 0532-82865888
海情大酒店 4 中國青島市東海中路11號甲 0532-85969888
貴都大飯店 4 青島市市南區香港中路28號 0532-85721688
泛海名人酒店 4 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29號 0532-82886699
黃金海岸大酒店 3 青島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 0532-88897888
黃海飯店 4 青島延安路75號 0532-82870215
華僑國際飯店 3 青島市香港中路41號 0532-85725666
遠洋賓館 3 青島是香港中路61號 0532-85717888
琴暢大廈 3 青島市市南區華嚴路2號 0532-83866988
北海賓館 3 海門路8號 0532-83868888
櫸林園大酒店 3 青島市上清路6號 0532-83631888
工貿賓館 3 青島市市北
青島匯泉王朝大飯店
位於匯泉灣畔,面向第一海水浴場,交通便利
飯店位於風景秀麗的匯泉灣畔,背靠八大關風景區,面臨第一海水浴場,1979年開業,2005年部分客房重新裝修,共有客房400餘套,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便利快捷。五星級酒店
青島麒麟皇冠大酒店
位於石老人度假區,緊鄰啤酒廣場
酒店位於青島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中心,2000年8月26日正式開業,2002年重新裝修,樓高35層,共有客房總數400間套。五星級酒店
青島海景花園大酒店
酒店座落於青島東部海濱,1997年開業,2002年局部裝修,樓高4層,共有客房197套。五星級酒店
青島麗晶大酒店
位於新市區中心,濃郁的歐陸風格
酒店位於新市中心,靠近市府大樓,於1995年開業,山東省首家五星級酒店,2004年重新裝修,麗晶樓高23層,附樓高6層,共有客房及服務式公寓393間套。五星級酒店
青島香格里拉大飯店
香港中路上最豪華的酒店酒店位於市中心,1997年8月開業,2004年2月局部裝修,樓高18層,共有客房總數501間套。五星級酒店
青島頤中皇冠假日酒店
位於商務及商業中心的國際5星級標准酒店
酒店位於青島新城區商業和購物中心,開業時間2000年,樓高38層,共有客房總數388間套,標間面積26平米。五星級酒店
青島海天大酒店
五星級最佳海景綠色環保酒店
青島海天大酒店位於八大關旅遊度假區,靠近鄰海水浴場、新市府辦公大樓、五四廣場,於1988年開業,2003年局部年重新裝修,東樓高26層,西樓15層,共有客房608間套。五星級酒店
青島弄海園酒店
世界最豪華酒店組織成員,全球頂級的酒店之一
青島弄海園酒店位於青島石老人國際旅遊風景區內,1998年11月開業,樓高15層,共有客房總數48套。五星級酒店
青島世紀海豐大酒店
青島世紀海豐大酒店開業時間2003年10月27日,樓高12層,附樓高6層,共有客房總數218間套。五星級酒店
青島郵電賓館 3 青島市香港西路87號 0532-83888888
青島山孚大酒店 3 青島市香港中路97號 0532-85897888
青島建銀大酒店 3 青島市貴州路71號 0532-82651777
平度秀水苑貴賓村 3 青島平度市同和路66號 0532-87312208
海都大酒店 3 開發區金沙江路 0532-86896888
東暉國際大酒店 3 青島市市南區山東路39號 0532-85814688
環海凱萊商務酒店 3 青島市東海西路29號 0532-83878855
亞海大酒店 3 青島市市北區華陽路6號 0532-83826688 83810605
膠南國旅大酒店 3 山東省膠南市人民路211號 0532-88188968
即墨華洋大酒店 3 山東省即墨市鶴山路38號 0532-87551666
膠州東方樂園賓館 3 膠州市李哥庄鎮 0532-88280800
新地大酒店 3 青島市市南區汕頭路1號 0532-85966888
裕龍大酒店 3 青島市嶗山流清河風景區 0532-88821998
國新飯店 3 青島市市南區香港中路50號 0532-85770808
海林山莊 3 青島香港東路海安路24號 0532-88016688
維也納大酒店 3 青島市澳門路7號 0532-83896688
德寶花園大酒店 3 青島市香港中路122號
③ 急求黃島晚上有好地方玩嗎!
1、唐島灣公園南北岸都行,靜靜的欣賞夜景海景聽濤;適合發呆、內半步、單車運動。容
2、馬豪公園,百姓大舞台,適合看熱鬧。
3、政府廣場加丁家河公園在一起,適合運動,散步,有跳舞的。
4、電視台山,圍繞高爾夫球場,欣賞夜景,適合散步。
5、娛樂:海都酒店難免有酒吧,足療,K歌;佳士客一樓星巴克咖啡最好坐外面;紫金山山路品燒烤;佳佳源三樓有娛樂場,看電影、打游戲、檯球等。
④ 青島旅遊吃海鮮主要集中在哪些地方
青島本地美抄食以小海鮮和膠東菜為主,辣炒花蛤,拌海蜇,梭子蟹,蝦,海螺等是比較家常的海鮮。主要的特殊麵食是海鮮水餃,有黃花魚,墨魚,大蝦,鮁魚,海腸等等多重餡料,比較有代表的餐廳有青島印象飯店,開海,船歌漁等這是相對來說性價比高的餐廳。
如果要搓一頓海鮮大餐的話,建議到正宗的海鮮館子吃,巧克力漁家在青島吃海鮮知名度高,連鎖店,大廳很寬敞,各種鮮活的海鮮在窗前玻璃缸里擺放著。生意很火爆,去晚了得等位,我們就是看著客人都在等著,趕緊吃完讓位給下一桌客人。
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個特色蒸汽鍋,鮮活的海鮮放進蒸汽鍋里會蹦起來,趕緊把鍋蓋蓋住,還會聽見皮皮蝦和大蝦亂蹦起來,打在鍋蓋上啪啪的聲音,來旅遊的朋友們不要錯過了這道海鮮大餐。雖然主打海鮮,但別的菜也非常好吃。
⑤ 青島資料
基本信息:所屬地區 山東省 【名稱由來】 青島市(英語:Qing ,TsingTao。漢語拼音:Qīngdǎo) 青島夜景
「青島」這個名稱,原指小青島(也叫琴島),以島上「山岩聳秀,林木蓊鬱」而得名。「青島」之名的出現,就現在已發現的典籍文獻來看,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明代中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即墨縣令許鋌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鄉土,主持過《即墨縣志》,但坐落於青島灣畔的一座小島「青島」,亦被許鋌所提及。 在許鋌編撰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關青島之名有這樣一段記述:「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馬、曰香花、曰田橫、曰顏武。」這里說的「青」,即是指青島,也就是現在的小青島。在許鋌的眼裡,小小的一個青島,不僅可以設防,抵禦倭寇的侵擾,而且還是可供人居的地方。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小青島最初還是主要用於軍事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許鋌所此時所提及的「青島」,是浮山千戶所管轄的一個可以駐軍的小島。而在這個島的對面岸坡上,一座小小的天後宮,也已在這里存在了一百多年。如果再往前追溯,還可以追尋到天後宮附近山坡上居住的村民初來闢建青島村的時代。 據編修於1924年的《胡氏族譜》記載:「吾族相傳自明永樂初年由雲南遷居即墨,世居青島之『上庄』」,「聚族而居,五百餘載」。這就是說,在天後宮還沒修建的60多年前,胡氏族人就已經從山西的雲南(並不是雲南省)遷居在現迎賓館一帶建村居住。胡氏族人建的村落,初名就叫「青島村」。只是到了後來,村民繁衍愈眾,原來的村址已不能容納,故又分出一支來,搬遷到了現在的湖南路和廣西路一帶。這樣,原先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上青島村」,俗呼「上庄」;而新建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下青島村」,俗呼「下庄」。胡氏族人的祖居地即是「上庄」。 這就基本上給了我們一個清晰脈絡,即「先有青島,後有青島村,最後才有天後宮」。因為我們已知,青島附近的一些島嶼是在宋代以前就已經有了名稱。估計「青島」之名,最晚也不能晚於明初。後來,胡姓族人從雲南來了,他們除以青島灣里這座小島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村落外,還將附近東面的一座山嶺,命名為「青島山」。來青島之後,他們「可樵可漁」,在這里建了一座「媽祖廟」,這就是後來的天後宮。到了天後宮建成的1467年,青島灣一帶就成了整個青島地區最大的漁貨碼頭,被稱之為「青島口」。等有了這么多冠以「青島」之名的地名之後,原先的「青島」就被俗呼為「小青島」了。 青島標志性建築
而另一個被稱做「青島」的小島,位於今即墨市田橫島的東北方,又名「三平島」。 那麼,什麼時候才將「青島」作為青島地區的總稱呢?現在有資料記載的,就是天後宮內的一塊刻於清同治年間的《募建戲樓碑記》的石碑。此碑文記載:「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迄今旅客商人,雲集而至。」在這里,碑文中使用的「青島」一詞,已不是一個島、一個村、一座山和一個海口的概念,而是青島地區的總稱。
編輯本段地形
主城區三面環海,地勢東高西低,南北高、中部低,多丘陵。全市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70千米,其中大陸岸線730千米,佔山東省岸線的1/4。山地約占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5.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
編輯本段氣候特點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略有海洋性氣候特徵。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7月平均溫度23度,極端高溫37.4度;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但並無嚴寒,1月平均溫度-3度,極端低溫-16度。 揚帆青島
據1898年以來百餘年氣象資料查考,市區年平均氣溫12.7℃,極端高氣溫38.9℃(2002年7月15日),極端低氣溫-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5.3℃;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0.5℃。日最高氣溫高於30℃的日數,年平均為11.4天;日最低氣溫低於-5℃的日數,年平均為22天。降水量年平均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別佔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變率為62%。年平均降雪日數只有10天。年平均氣壓為1008.6毫帕。年平均風速為5.2米/秒,以南東風為主導風向。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7月份最高,為89%;12月份最低,為68%。
編輯本段歷史
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三次登臨現位於青島膠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琅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漢武帝曾在現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小鎮,昔稱膠澳。1891年6月14日(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是為青島建置的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強占青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9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便是以「收回青島」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法顯嶗山登岸
東晉名僧法顯去尼泊爾、印度、斯里蘭卡求取佛經,歷時13年。乘商船返國途中遇颶風,於東晉義熙八年(412)漂泊到嶗山南岸登陸,被長廣郡太守李嶷接至不其縣城。法顯居不其縣城期間,翻譯了不少佛經,對佛教在青島地區的傳播有一定影響。
宋金海戰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率兵4路進攻南宋,其中一路為水軍,由工部尚書蘇保衡任水軍都統制,益都尹完顏鄭家奴為副都統制,率戰船600餘艘、軍士7萬餘人,由膠西(今青島膠州市)海港出發。駛出膠州灣後,主帥駐泊在靈山衛附近的唐島,船隊則綿延海上數里。南宋朝廷命李保為浙西路副總管,率僅有的100餘艘戰船,於紹興三十一年八月從江陰出發,北上迎戰。
青即戰役
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山東軍區為配合解放軍向江南進軍,決定解放青島,並成立了青(島)即(墨)前線指揮部,許世友任總指揮。5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32軍和膠東軍區、濱海軍區及地方武裝部隊發起了青即圍攻戰,經過20多天的戰斗,連續突破了國民黨軍隊的三道防線,1949年 6月2日午12時青島全部解放。由於解放軍攻勢迅猛,加之青島地下黨發動護廠、護校等斗爭有力,使青島解放時水電未斷,電訊通暢,港口設備和工廠企業完存無損,生產和社會秩序很快得以恢復。青島解放的當天,為了「保障全市人民生命財產,維護社會治安,確立革命秩序」,青島市軍管會根據山東軍區的命令,正式掛牌成立,並發布第一號布告:在青島實行軍事管制。青島市人民政府也於當日成立,馬保三就任新青島第一任市長。晚上8點30分,青島人民廣播電台開始播音。青即戰役(5張)軍事地位
青島自德國佔領開港以來,就是重要的軍事港口,中華民國時期,曾將海軍官校設於青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為重要軍事要地,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北海艦隊司令部的所在地。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面積10903平方公里,人口838.67萬(2010年)。轄7區5市。市人民政府駐市南區。郵政編碼266000青島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區號0532。 市南區 面積 30平方公里,人口 43萬。郵政編碼266071。 市北區 面積 29平方公里,人口 47萬。郵政編碼266011。 四方區 面積 35平方公里,人口 36萬。郵政編碼266031。 李滄區 面積 98平方公里,人口 28萬。郵政編碼266041。 黃島區 面積 277平方公里,人口 26萬。郵政編碼266500。 嶗山區 面積 389平方公里,人口 19萬。郵政編碼266100。 城陽區面積 553平方公里,人口 43萬。郵政編碼266041。 膠州市 面積1210平方公里,人口 75萬。郵政編碼266300。 即墨市 面積1727平方公里,人口107萬。郵政編碼266200。 平度市 面積3166平方公里,人口133萬。郵政編碼266700。 膠南市 面積1846平方公里,人口 83萬。郵政編碼266400。 萊西市 面積1522平方公里,人口 72萬。郵政編碼266600。
編輯本段現任領導
市委書記
李群
市長
夏耕
編輯本段青島之最
中國最早的公路——台柳路(於1903年建成) 中國最早的現代天文台——青島觀象台(1898年) 亞洲最早的水族館——青島海產博物館(即青島水族館建成於1932年) 中國最早的礦泉水廠——嶗山礦泉水(1905年) 中國最早的可樂——嶗山可樂(1953年) 舊中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 亞洲第一灘——金沙灘 新中國最早的火車頭 中國最大的家電基地(海爾、海信等) 中國最大的啤酒生產企業——青島啤酒 中國最發達的城市排水設施(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德國所修建,建於當時的青島區,即現在的市南區,至今仍在正常使用,最寬處可通行小汽車) 北方最大的外貿口岸 北方最大的集裝箱港(相當與天津和大連之和) 中國最大的礦石碼頭 中國最大的原油碼頭 中國海岸線的最高點——嶗山1133米 北方海拔最高的海島——靈山島513米 中國石油科學的最高學府——中國石油大學 中國海洋科學的最高學府——中國海洋大學(原青島海洋大學) 中國橡膠行業的最高學府——青島科技大學(原青島化工學院) 擁有院士最多的計劃單列市——36位院士 擁有中國名牌和馳名商標最多的城市 中國利用海水最多的城市
編輯本段青島經濟
經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890.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0.25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449.80億元,增長12.7%;第三產業增加值2210.28億元,增長12.5%。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8元,比上年增長9.3%;農民人均純收入9249元,增長8.7%。全年累計完成國內稅收378億元,同比增長29% ;各商業銀行實現利潤109億元,同比增長8.35% ,完成地方營業稅及附加14.68億元;市內各區在年初確定的區辦實事也已基本完成 。 青島老城區
青島是中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山東省最大的工業城市,也是中國著名的「品牌之都」。工業有紡織、機車車輛、機械、化學、石油化工、鋼鐵、橡膠、家用電器、啤酒、卷煙等。有馳名中外的青島啤酒、海爾集團、海信集團等大企業集團。截至2007年度,青島市共有2個產品獲得了中國世界名牌產品稱號,中國名牌產品總數達到69個,佔山東省中國名牌總數的25.1%,是中國名牌產品擁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同時,青島涌現出一批企業與品牌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紀錄、中國紀錄,獲得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近幾年除了傳統的輕工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外,重化工產業也獲得了長足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更是突飛猛進,使得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 著名企業:海爾集團,南車青島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團,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瑪,雙星,頤中,新希望琴牌,迎春樂,白雪文具,青食食品等。
編輯本段交通
航運
青島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國沿黃流域和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有 集裝箱、礦石、原油和煤炭碼頭,有通往450多個港口的97條國際航線,每月有419個國際航班發往世界各地。2008年,青島港全年吞吐量突破3億噸大關,達到30029萬噸,同比增長13.31%。 集裝箱吞吐量達1037萬標箱,列世界集裝箱大港第10位。
航空
青島航空運輸保持快速增長。2008年航空旅客吞吐量820萬人次,增長4.2%;航空貨郵吞吐量13.1萬噸,增長12.8%。已開通直航東京、大阪、福岡、首爾、釜山、大邱、法蘭克福、巴黎(經上海)、歐洲7國(經北京)、新加坡、曼谷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20餘條國際(地區)客貨航線。開通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航線85條。
公路
青島公路交通十分發達,迄今為止,青島市已建成濟青、膠州灣、西流、夏雙、濰萊、同三、青新、308國道、206國道、前灣港疏港等9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702公里,佔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六十分之一,佔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島市高速公路數量、長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佔比重等指標均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一,並已初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青島火車站
濱海公路是青島交通體系的主骨架之一,該工程北起青島即墨市豐城栲栳大壩東端,經即墨市、嶗山區、市南區、黃島區、膠南市,穿越204國道連接日照市。濱海公路總里程約182公里,工程總投資約37億元,工期2年。目前,膠南段已全線貫通。
編輯本段通信建設
青島郵電通信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7.02 億元,增長 32.4 %。網路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和提高,2005年互聯網用戶累計達4.3 萬戶,增長27.7 %,使用時長達到75.6億分鍾。通訊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市話交換機總容量達20.16萬門,增長6.28 %;市話用戶達到 27.48 萬戶,行動電話發展到 83.64 萬戶。
⑥ 青島的歷史資料
青島地區歷史悠久,著名文化遺址有:岳石文化遺址(平度大澤山鎮東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遺址(即墨金口鎮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遺址(膠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琅琊台文化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李滄區古城頂遺址,距今也有3000年歷史。
西周時期,青島境內建立了夷國(今藍村)、莒國(都城計斤,今膠州)等諸侯國。東周時期,即墨(今平度古峴鎮)為齊國第二大都市,東部統治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北上遷都琅琊(今膠南琅琊鎮)。
秦朝,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膠東郡的郡治即墨均位於今青島境內。琅琊(膠南)還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臨琅琊(膠南琅琊台),命徐福率船隊從琅琊起航采仙葯。
西漢,設膠東國,定都即墨,漢武帝即位前被封為膠東王,即位後封其弟劉寄為膠東王,歷代膠東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王陵。漢武帝三臨不其城(今城陽區),「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女姑山設明堂祭海。西漢琅琊郡皋虞縣(今即墨溫泉鎮)人王吉任博士諫大夫,開創琅琊王氏顯貴的先河,王吉祖孫墓所在的即墨溫泉皋虞,被奉為琅琊王氏祖庭。東漢,鄭玄在不其縣創立康成書院。
西晉,不其城(今城陽區)成為長廣郡的郡治,法顯印度求經回國,於嶗山登陸,由長廣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譯佛經;南北朝時,不其城為東青州的州治。
唐朝,密州板橋鎮(膠州)成為著名貿易港口,設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關),宋朝更是與廣州、泉州、明州並稱為四大市舶司。
明朝設立鰲山衛、靈山衛(膠南靈山衛鎮),鰲山衛轄浮山所(今市南區東)、雄崖所(即墨豐城鎮),靈山衛轄夏河所(膠南琅琊鎮)、王徐寨所。許鋌奏請青島口、滄口、金口鎮等港通商獲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膠州為山東三大直隸州之一,平度州為散州,隸屬於萊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鎮總兵府(當時山東共設三鎮總兵)從蓬萊遷到青島,為青島建置的開始。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佔領青島。康有為藉此上書光緒,引發戊戌變法。
1898年3月,簽署《膠澳租界條約》。11月,宣布青島為自由港。
1899年,租借地命名為青島市,設青島、鮑島、李村等區。大港碼頭、膠濟鐵路相繼開工。
1911年,清朝二品以上大員七十多人以及恭親王等人移居青島。1913年發動癸丑復辟失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青島成為亞洲唯一戰場,11月,日英聯軍佔領青島。
1919年,巴黎和會將青島租界主權讓給日本,成為「五四運動」導火索。
1922年12月,中國收回青島,設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後改膠澳商埠局),下轄青島市,直屬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設青島特別市,直屬南京國民政府。
1931年,沈鴻烈以東北海軍司令兼任青島市長,1932年正式擔任青島市長,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學校、定規劃、興建設、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島發展的堅實基礎。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
1939年,即墨、膠州劃歸青島市管轄,統籌規劃建設。
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直屬民國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軍攻佔青島。青島改為山東省轄市,轄市南、市北、台東、台西、四滄、浮山、李村7市區和嶗山郊區。
1978年,膠縣、膠南縣、即墨縣劃歸青島,同時設立黃島區。
1983年10月,平度縣、萊西縣劃歸青島。
1984年5月4日,青島市成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同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
1987~1990年,青島市郊五縣先後改為縣級市;1988年,嶗山縣恢復為嶗山區。
1986年,青島市成為計劃單列市,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2年,設立國家級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青島保稅區。
1994年,青島市區劃調整為七區五市: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和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
2003年,設立國家級青島出口加工區。
2004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園區。
2006年,設立國家級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
2008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港區。
2011年1月,國家批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青島作為其核心城市、龍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