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桂林山水象鼻山的資料
象鼻山又稱象山,山形酷似一頭臨江吸水的巨象。從濱江路步行下江岸回,能一覽象山全景,答 「象汲長波,洞生明月」 ,象山公園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 。象鼻與象身之間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月明之夜,它的倒映則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 奇觀, 而使歷代詩人吟詠不止。 有詩贊曰: 「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 」與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樹蔥蔥,竹籬茅舍掩映其間。若是雨季,雲蒸霧騰,村舍與綠樹皆似披上一襲輕紗,古人稱之為訾洲煙雨,將其列為桂林八大勝景之一。此時的巨象彷彿被賦予了生命,在煙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視為桂林的象徵,是中外遊客最為神往的風景點。[1] 清代工部郎中舒書在《象山記》中說:「粵西之奇以山,粵西之山之奇
以石,而省城相對之象山,則又其奇之甚焉者。」象山的神奇,首先是形神畢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
B. 簡單介紹一下桂林的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於廣西區桂林市內桃花江與灕江匯流處,山因酷似一隻站在江邊伸鼻豪飲灕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徵。
象鼻山以神奇著稱。其神奇,首先是形神畢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明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遊的標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形似一頭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間是面積約一百五十平米的圓洞,江水穿洞而過,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與灕江東岸的穿月岩相對,一掛於天,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象鼻山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賢塔、宏峰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附近還有隋唐開元寺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緊靠江邊, 灕水流貫其間,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如象鼻飲水灕江, 景緻極佳, 唐宋以來即為游覽勝地。
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詩:「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還流。」形象地描繪了這一景緻。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桂林市濱江路,桃花江與灕江的交匯處。佔地11.88萬平方米,屬於喀斯特地貌自然風景區,因山形酷似一匹豪飲江水的巨象而得名。早在唐宋就成為著名游覽勝地,有1000多年的游覽史 。
2017年與兩江四湖景區共同升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象鼻山夜景圖片擴展閱讀
桂林象鼻山最佳旅遊時間:
四季皆宜。桂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象鼻山開放時間:淡季:7:00—21:30(12月- 3月為淡季),旺季6:30—21:30(4月-11月旺季);
最佳出行時間:清晨、夜晚
清晨——煙雨象鼻山
煙雨灕江可說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性景象,要充分體現灕江煙雨。此時的象鼻山在春季的煙雨中飄渺出現,同時寬闊的江面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夜晚——「象山水月」
象山水月的夜景非常棒,酷愛攝影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可以在坐船游灕江時取攝影角度,游覽時間通常一個半小時。
C. 桂林象鼻山
簡介 象鼻山又稱儀山、沉水山,簡稱象山[1],位於灕江與桃花江匯流處,海拔200米,高出江面50象鼻山夜景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佔地1.3萬平方米。由3.6億年前海底沉積的純石灰岩構成,山形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臨江汲水,因而得名。清代工部郎中舒書在《象山記》中說:「粵西之奇以山,粵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對之象山,則又其奇之甚焉者。」象山的神奇,首先是形神畢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間造就一輪臨水皓月,構成「象山水月」奇景。象鼻山素以粵西奇山著稱,山水岩洞而外,題刻多且珍貴,還是古來兵家戰略要塞。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有一洞名曰「水月洞」。距今約1.2萬年前,地殼抬升,灕江縮小,江水在山體東麓沖刷溶蝕出一個長17米,寬9.5米,高12米,位干象鼻與象眼之間東西通透的圓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陽洞。江水穿洞而過,山洞如明月浮水。宋代薊北處士《水月洞》有詩贊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還流。」與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樹蔥籠,竹籬茅舍掩映其間。若是雨季,雲蒸霧騰,村舍與綠樹皆似披上一襲輕紗,古人稱之為「訾洲煙雨」,將其列為桂林八大勝景之一。此時的巨象彷彿被賦予了生命,在煙雨中惟妙惟肖。《象山記》載,「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形圓而長,其半人於灕水中,水時高時下,故其穴亦時有大小」。象山的水月與隔江的穿山月岩相對,一懸於天,一浮於水,形成「灕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宋代在洞中建朝陽亭,清代改稱得月樓,已廢。但遠在800多年前,圍繞水月洞的命名,兩位桂州前後任的地方長官之間展開的一場背靠背的筆墨官司,一直成為到此游覽的人們永恆的話題。原來,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張孝祥游水月洞留連至晚不歸,不久再度重遊,一高興題詩作序,因洞口東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統統已為「朝陽」,並把記述其事的《朝陽亭詩序》該在水月洞北壁。其後,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見,恢復了原名,寫下《復水月洞銘》,並鐫在洞的南壁。洞內有張孝祥《朝陽亭詩並序》、范成大《復水月洞銘》、陸游詩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餘件。 象眼岩 象山山腰有一岩洞名曰「象眼岩」,是一個南北兩側互相貫通的山洞,高約2米,寬5米~10米,長52.8米,原是一段古地下河道,因位置恰巧在象眼處而得名。象眼岩南北兩洞,是眺望風景的絕妙窗口。巨象也正因為有了這一對象服而顯得更加神采奕奕。 普賢塔 出象眼岩曲折而上,至象山之巔。山勢孤拔陡峭,山岩鱗峋,崖間藤蔓纏繞,山榕依依,山頂樹木成蔭,小道迂迴;綠樹叢中,一座喇嘛式實心傳塔聳立平岩石之上,即為普賢塔,遠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劍柄,又像一隻古雅的寶瓶,因此稱「劍柄塔」,或「寶瓶塔」。該塔建於明代,塔高13.6米,塔基為雙層八角須彌座,在第二層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淺刻的南天普賢菩薩像。普賢塔位於象山之顛,不僅與桂林山水的傳說相吻合,又印證了普賢菩薩乘大象之說,而大象馱寶瓶,在亞洲各國的許多傳說中,也象徵著和平、美好和幸福。 雲峰寺 在象山西南麓有一寺名曰「雲峰寺」,相傳此處原為唐代溫靈廟舊址。為了祀奉方信儒和范成大,明代建成「范方祠」。這兩位宋代的詩人學者曾先後在桂林做官。范成大於1173年出任靜江(桂林)知府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史,任職兩年,其間他游遍桂林的山、水、洞,寫下了廣西第一部風物志《桂梅虞衡志》,並感嘆:「余嘗評往山之奇,當為天下第一。」方信德於宋嘉定七年(121年)曾在此定居,並建一書齋「雲崖軒」,成為當時桂林文人重要聚會場所。如今的寺宇為1979年改建的鋼筋水泥結構的仿古建築,兩層.三進、五開門,弧形山牆,朱紅包住梁和窗欞,碧綠色琉璃瓦。 「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汲水應波。青山自是繞奇景,白日相看不厭多」。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被視為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徵,令世人嘆為觀止。 桂林象鼻山歷史 宋代在洞中建朝陽亭,清代改稱得月樓,已廢。但遠在800多年前,圍繞水月洞的命名,兩位桂州前後任的地方長官之間展開的一場背靠背的筆墨官司,一直成為到此游覽的人們永恆的話題。原來,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張孝祥游水月洞留連至晚不歸,不久再度重遊,一高興題詩作序,因洞口東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統統已為「朝陽」,並把記述其事的《朝陽亭詩序》該在水月洞北壁。其後,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見,恢復了原名,寫下《復水月洞銘》,並鐫在洞的南壁。洞內有張孝祥《朝陽亭詩並序》、范成大《復水月洞銘》、陸游詩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餘件。 象山山腰有一岩洞名曰「象眼岩」,是一個南北兩側互相貫通的山洞,高約2米,寬5米~10米,長52.8米,原是一段古地下河道,因位置恰巧在象眼處而得名。象眼岩南北兩洞,是眺望風景的絕妙窗口。巨象也正因為有了這一對象服而顯得更加神采奕奕。 出象眼岩曲折而上,至象山之巔。山勢孤拔陡峭,山岩鱗峋,崖間藤蔓纏繞,山榕依依,山頂樹木成蔭,小道迂迴;綠樹叢中,一座喇嘛式實心傳塔聳立平岩石之上,即為普賢塔,遠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劍柄,又像一隻古雅的寶瓶,因此稱「劍柄塔」,或「寶瓶塔」。該塔建於明代,塔高13.6米,塔基為雙層八角須彌座,在第二層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淺刻的南天普賢菩薩像。普賢塔位於象山之顛,不僅與桂林山水的傳說相吻合,又印證了普賢菩薩乘大象之說,而大象馱寶瓶,在亞洲各國的許多傳說中,也象徵著和平、美好和幸福。 在象山西南麓有一寺名曰「雲峰寺」,相傳此處原為唐代溫靈廟舊址。為了祀奉方信儒和范成大,明代建成「范方祠」。這兩位宋代的詩人學者曾先後在桂林做官。范成大於1173年出任靜江(桂林)知府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史,任職兩年,其間他游遍桂林的山、水、洞,寫下了廣西第一部風物志《桂梅虞衡志》,並感嘆:「余嘗評往山之奇,當為天下第一。」方信德於宋嘉定七年(121年)曾在此定居,並建一書齋「雲崖軒」,成為當時桂林文人重要聚會場所。如今的寺宇為1979年改建的鋼筋水泥結構的仿古建築,兩層.三進、五開門,弧形山牆,朱紅包住梁和窗欞,碧綠色琉璃瓦。 「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一汲水應波。青山自是繞奇景,白日相看不厭多」。象山以其栩栩如生的形象,被視為桂林山水的代表,桂林城的象徵,令世人嘆為觀止。
D. 桂林象鼻山每天晚上都有表演嗎
桂林市象山公園內,每天晚上都有「象山傳奇」表演。說是表演,其實更多的是依託象版山水月,通過聲權、光、電等視聽表現手段及影像技術,復活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象山神話與當地的人文風情。「象山傳奇」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游覽過程中的全新視聽項目,一部分是以江水和象山為背景的魔幻影像。「象山傳奇」其實就是一個象山的夜間亮化工程,是一個燈光音樂秀,是景區傳統夜間亮化工程的升級版。沒有座位,不用坐著。
E. 求此圖高清圖片(oppo屏保象鼻山)
F. 現在桂林象鼻山早上7點之前進去免費么
http://web.toutiao.com/a3270955903/?id=3272336857&tt_from=qzone&app=news_article&iid=264276600
象山景區終於從5月日起向桂林市民免費開放了,免費條件為:
1.桂林區縣的所有公民憑本人身份證入園;
2.各高校外地學生憑學生證入園;
3.兒童1.2米以下免費入園;
4.常住桂林的外來人員憑居住證免費入園;
象鼻山開放時間:
淡季:7:00—21:30(12月- 3月),
旺季:6:30—21:30(4月-11月)
最佳出行時間:清晨、夜晚
清晨——煙雨象鼻山
煙雨灕江可說是桂林山水的代表性景象,要充分體現灕江煙雨。此時的象鼻山在春季的煙雨中飄渺出現,同時寬闊的江面給你不一樣的體驗。
夜晚——「象山水月」
象山水月的夜景非常棒,酷愛攝影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可以在坐船游灕江時取攝影角度,游覽時間通常一個半小時。
象鼻山交通:
公交:乘車直達:可選擇乘坐免費公益車(57、58路),公交車乘2路公交車在【象山公園】下車後,即到象山公園1號大門,景區穿梭巴士或自駕車直達景區。
自駕:位於桂林市東南灕江右岸,開車不是很好找,建議你做公交車,還免費,多好啊!
G. 求象鼻山高清大圖
H. 請問,知道桂林雙塔,兩江四湖,象鼻山風夜裡的景觀燈夏季是通宵嗎如果不是幾點關閉
桂林夜景一般7點半左右開始,兩江四湖最後一般遊船結束後就燈光就關閉了,十一點左右關閉,遊客很多的情況可延遲到12點。桂林遊玩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詢我,桂林本地人開客棧的,應該可以幫到你
I. 桂林象鼻山有多高
象山海拔220米,高出水面55米,長108米,寬100米,山體面積1.3公頃。
J. 桂林山水甲天下,為何說桂林的夜景也要體驗一下呢
作為旅遊城市永遠都不會缺少知名度,也不會缺少熱度。桂林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她的美世界聞名,山水一體的桂林簡直就是自然界的仙境。是我們國內外遊客最想去的地方之一,也是我們中國美景代表之一。
由於篇幅有限,桂林的美景、夜景不能一一道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到桂林駐足幾日,多領略一下桂林的夜景。祝大家旅遊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