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在室外溫度多少的情況下感覺舒適
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是18℃~25℃
『貳』 人體最舒適溫度是多少度
一般來說,人體在室內感覺最舒適的溫度是15—18℃為宜,如果室內空氣不流通或者相對濕度小於35%,且室內氣溫超過25℃以上時,人體就開始從外界吸收熱量,你就會有熱的感覺。若氣溫超過35℃,這時人體的汗腺開始啟動,通過微微涔汗散發積蓄體溫,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速,就會感到頭昏腦脹,全身不適和疲勞,有昏昏欲睡的感覺,而且酷熱難熬。相反,當氣溫低於4℃以下,你會感到寒冷。當室溫在8—18℃時,人體就會向外界散熱,加上室內微風吹拂流通,室內相對濕度在40%—60%之間,你會感到身體舒適健康。濕度對人體的影響,在室內舒適溫度范圍內不太明顯。但在28℃、相對濕度達90%時,你就會有氣溫達34℃的感覺。這是因為濕度大時,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高,蒸發量少,人體排泄的大量汗液難以蒸發,體內的熱量無法暢快地散發,因此,你就會感到悶熱。僅僅從相對濕度來講,人體最適宜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50%,因為在這個濕度范圍內空氣中的細菌壽命最短,人體皮膚會感到舒適,呼吸均勻正常。根據氣象專家統計,當相對濕度達30%時,中暑的氣溫是38℃,當相對濕度達80%和氣溫在31℃,體質較弱的人有時也會引起中暑,如果冬天遇到低溫高濕天氣,人們就會感到陰濕寒冷。
健康的濕度環境是45%~65%,在這樣的濕度條件下,人體感覺最舒適,各種病菌不易傳播。濕度高於65%會使人體呼吸系統和粘膜產生不適,免疫力下降。
『叄』 沖鋒衣+抓絨承受的舒適低溫度是多少
這個沒有絕對的溫度,個人認為跟體質和抗寒能力有關。
抓絨沖鋒衣其實也是軟殼沖鋒衣的一種,也被廣泛用做三合一沖鋒衣的內膽。抓絨沖鋒衣在設計上採用了雙層結構,避免了單層的抓絨衣防風性能較弱的缺陷。經過改良後的抓絨沖鋒衣在抓絨衣原有的透氣和排汗性能上增強了防風保暖性,內層結構還有吸汗透氣的作用。
(3)戶外舒適溫度擴展閱讀
衣服特色
所謂專業防水,是指無論您坐在潮濕的地方,還是行走在風雨交加的環境中,都能夠有效地阻擋雨水和霜雪的入侵,令水不能滲透入衣服內讓你感到潮濕和寒冷;所謂透氣,是指當你進行大運動量的戶外運動時身體自然流汗,皮膚呼出大量濕氣,如果不能迅速排出體外,必定導致汗氣困在身體和衣服之間,令人渾身濕透,在陰雨天氣下,就會令人感到更加潮濕、寒冷。
所謂防風,是指百分之百的防止風冷效應。在多變的自然環境下,當冷風穿透我們的衣服時,會吹走我們身體皮膚附近的一層暖空氣,這層暖空氣大約一厘米厚,溫度在34度-35度,濕度40%-60%之間。即使這層暖空氣發生一點點微小的變化,也會使我們感到發冷和不舒服。
『肆』 人體最舒適的溫度是多少度
人體最舒適的溫度是: 18 ~ 23度,濕度45 ~ 65% RH。
根據國內外的實驗,夏季,人們感到最舒適的內氣溫是容19—24℃,冬季是17—22℃。人體總要保持體溫恆定。當環境溫度超過舒適溫度的上限時,人們便感到熱,若超過 37℃時就感到酷熱,一般人們能夠忍受的溫度上限是52℃。
在夏季台風或暴雨到來之前,由於氣溫高於體溫,氣溫對人體起加熱的作用,人只能靠出汗耗熱來維持體溫平衡,如果這時空氣濕度大,汗又不易揮發,人體就會感到悶熱異常。如果這時清風徐來,加快了人體熱量的散發,人體馬上就感到涼快。這都說明談論冷、熱時不能忽略風和濕度的作用
『伍』 冬季戶外運動最適宜的溫度!
我是哈爾濱的.玩戶外有些年頭.關鍵是服裝和裝備,全的話沒有什麼適宜溫度.都行.至於扎營么,4季帳+低溫標羽絨睡袋,OK
『陸』 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環境溫度是多少
室內氣溫多少度人體感覺最舒適呢?專家通過實驗發現,冬天80%的人感到舒適的溫度范圍為內17℃到19.2℃。當室內空氣溫容度為18℃時,一半人坐著時會感到冷;溫度低於12℃時,80%的人坐著時感到冷,而且有人冷得難受,活動著的人也有20%以上感到冷。
專家說,如果室內溫度在18℃左右,相對濕度控制在30%到40%,人體感覺是最為舒適的。
首先要使人感覺舒適。就溫度而言,使人既不感到熱,又不覺得冷的溫度稱為"生理零度"。生理零度是人感覺最舒適的溫度。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生理零度。
對於一般身體健康的正常人來說,生理零度大約在28℃~29℃。因此,空調房間的溫度應盡量選定在這個溫度附近。
其次要有利於健康。室內與室外的溫差不能太大,一般在5℃~10℃為宜。 如果溫差過大,使人進出時經受氣溫驟變,容易患感冒等病 。
第三要考慮省電,製冷時溫度調得過低或制熱時溫度調得過高,都比較耗能。所以從省電考慮,夏天不能把室溫調得太低,冬天不能把溫度調得太高 。
所以,綜合起來看,空調房間合理的溫度是夏天應在28℃~29℃。冬天應在18℃~20℃
『柒』 秋天室外溫度多少舒服
18度的話你怕不是要凍死,一般來說24到27比較適宜
『捌』 室外最適合人的溫度
人都有一個最適合環境溫度,醫學上稱為中性溫度,在這個環境溫度中,人專們皮膚的蒸屬發、散熱量是最低的,整個新陳代謝率也是處於最低狀態。這時人體有消耗最少,自己也感到最舒適。適合於成人中性溫度為25~28℃。新生兒的中性環境溫度則是隨著體重及年齡大小而異,在出生頭24小進內,新生兒的中性溫度為32~33℃,早產的未成熟兒則為33~36℃。當長到四至七天時,足月兒的中性溫度至31~32℃,未成熟兒降至32~34℃,可見,胎齡越小,體重越小的嬰兒所需要的中性溫度也越高。所以,人們必須用柔軟及保暖力好的衣,被對新生作進行保暖。有人研究過新生兒在加強了保暖隔熱以後,環境溫度最低限度也不應低於25℃。如果新生兒的環境溫度低於中性溫度,則孩子的代謝率增加,向周圍的環境消耗熱能也增加。那麼人們給孩子喂的牛奶、糖等營養物質就不能充分地被利用來使孩子成長,而白白地浪費在周圍的環境之中了。因此,做父母的要注意使新生兒的環境溫度保持在最適合的中性溫度。
『玖』 夏天室外運動濕度多少舒適
相對濕度一來般在源60%--70%,人感覺最舒適。 偏大,太潮濕;偏小,太乾燥。
濕度過大時,人體中的松果激素量也較大,使得體內甲狀腺素及腎上腺素的濃度相對降低,細胞就會「偷懶」,人就會感到無精打采,萎靡不振。長時間在濕度較大的地方(如高山、海島)工作、生活,還容易患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濕痹症。
濕度過小時,蒸發加快,乾燥的空氣易奪走人體的水分,使人皮膚乾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現口渴、乾咳、聲啞、喉痛等症狀,所以在秋冬季乾冷空氣侵入時,極易誘發咽炎、氣管炎、肺炎等病症。
現代醫學還證實,空氣過於乾燥或潮濕,有利於一些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科學家測定,當空氣濕度高於65%或低於38%時,微生物繁殖滋生最快;當相對濕度在45%~55%時,病菌的死亡率較高。
『拾』 適合戶外運動的氣溫、適度在怎樣的范圍內
溫度17℃到25℃之間
濕度45%RH-75%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