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手戶外探險注意
近年來,更多的人們開始喜歡回歸自然的旅遊方式,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到各種帶有探版險性質的戶外運權動中,但這項運動帶來的風險卻讓我們不斷地付出沉重的代價。那在戶外探險前,要如何做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專家提醒探險隊員在探險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要注意天氣。了解所要去區域歷年(至少是10年內)此段時間內的天氣變化情況;
2、了解同行人是不是志同道合,是否有豐富的相關經驗;
3、要量力而行。沒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水平,最好不要輕易登上海拔6000米的高度;
4、對所要去地方的地域情況應該充分了解,並作好各種不測的准備。比方說,登山時要作好雪崩、滑墜等情況的緊急處理;
5、除了要帶足常用的葯品外,還要有相應的急救葯品,要掌握一定的急救方法;6、不能自發組織,一定要有相關資質單位帶隊,以保障安全性;
7、出發前一定要就近聯系好相關救援人員,以應出現不測。
㈡ 戶外探險最忌諱什麼
頭:厚帆布帽子1個
身:後布衣服2件,棉襖1件,毛衣1件,T恤2件(女性要再帶胸罩或緊身的內衣若干,以我的經驗,最好可以帶緊身內衣,胸罩爬山實在不舒服,而且也很不方便)
腿:厚布長褲2件,短褲2件,內褲若干
腳:厚布襪子若干,舒適的旅遊鞋或登山鞋2雙
手:厚布手套1雙
住:帳篷1-2人1個,薄被子1人1件(建議使用軍用被,或者其他防水防潮的也可以),廁紙若干,本人不建議帶睡袋,因為既不舒服也不安全。
行:砍刀平均2-3人1把,小刀1人1把(建議瑞士軍刀),感冒葯、發燒葯、中暑葯、拉肚子葯、消炎殺菌葯(外用內服都要有)、雲南白葯,各若干,通訊工具1人1個,小水壺1人1個。
食:自己決定,但要注意不要帶刺激性或容易吃壞肚子的食物,饅頭、麵包、肉乾類最好。
注意事項:先說飲食,進餐要小量多次,基本少是2小時1次,不論餓與不餓,但是每次一定不要吃多;飲水基本上是從自然界取,所以要注意水源的干凈與否;行進過程中最少也是最好2人1組,包括晚上一起休息,小隊與小隊之間最少保持20米的距離,越近自然越好,女孩子一定要和男孩子一起,因為是合衣睡覺,所以不用太避諱,男孩子要知道女孩子有些事情不方便,所以要懂得適當的時候避開下;全隊要有一個小隊長,每天休息之前和出發之前要組織大家開個短會,商量和確認下第2天的行進路線,萬一迷路,應保持全隊完整,有人生病要適當調整行進速度;每個人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不可以離隊,有不爽的事情應和隊長溝通,不論結果滿意不滿意都要聽從隊長安排;如果出現事物匱乏,大家應把食物集中起來,平均分配,為了保證食物有計劃的利用,隊長應劃分時段進行分配,管理食物的人不得偷吃;如果食物出現匱乏,隊長要提前組織大家有計劃的從自然界採集食物,注意不認識的菌類不要採集,大多都有毒,野果過於鮮艷和不認識的都不要採集,如果實在要采,應先找一個人試吃,量一定要少,如果出現心慌、出汗,說明有毒,讓中毒者卧床休息並想辦法讓他飲用大量水,最好還能使其發汗;如果被襲擊,應大聲呼救,小隊中如果有1人被襲擊,另外1人不得逃跑;其他人聽到呼救應迅速趕到被襲擊者附近,但不得急於上前救護,應先觀察,然後再做決定,大家要團隊作戰,男孩子應該保護女孩子,比如讓其站在身後,女孩子不得大喊大叫,應和男孩子一起沉著對付,如果可以,要上前幫忙;如被毒物襲擊,應有相應的解毒措施;每天要做筆記。
以上是我的經驗,可以參考專家進行補充,還有就要帶的東西凡是我沒說明幾人1件的均1人1件。
㈢ 戶外探險有哪些項目
何為「戶外」?「戶」是家的意思,所以「戶外」就是家的外邊,所以說戶外運動就是走出家門口在外邊活動。也就是說戶外運動的廣泛性是我們可以想像的,每天早晨去公園跑步晨練也是屬於戶外運動。而我們習慣上,把戶外運動涵蓋為貼近自然,尋找刺激,放鬆心情,挑戰極限的運動。這里就包含了多個戶外活動項目。而我們每次戶外旅行都是有選擇性的前往遊玩,根據個人喜好參加不同的戶外項目。
戶外登山項目:這個項目通常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根據不同的地形結構,劃分為相應難度的選擇,如果有初學愛好者,可以先登一些高度較低坡度較淺的山峰。體驗體驗然後培養興趣,慢慢往高難度挑戰。
戶外穿越項目:這個項目考驗的就是人的耐性程度,單單只靠行走去進行起點到終點的穿越。如果是新手,可以考慮初級的挑戰,選擇簡單且不負責的路段,來培養興趣,待日後慢慢進行高難度的挑戰。穿越者在行進途中,可能要跨越沙漠、山嶺、叢林、雪原、溪流、峽谷等不同地形,這就充分可以考驗一個人的毅力,是一個對自身能力很不錯的挑戰呢。
戶外徒步項目:也就是徒步旅行。參加者可以攜帶一些野餐的用品和一些野外遊玩的裝備,徒步到野外去體驗自然的美景,這個項目通常適合家庭成員結伴前往,是戶外運動的最基本項目。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長途步行。
戶外攀岩項目:所謂攀岩,我們所熟悉就是去參加攀岩俱樂部等人工場所,當然,戶外攀岩項目也是比較受到廣大驢友的認可的,喜歡挑戰的刺激,貼近自然,更加體驗攀岩的真實性。這真的是一向充滿挑戰的項目呢。
戶外交通項目:單車旅行,我想大家應該都熟悉吧,幾個愛好者結伴出行,繞著公路瘋狂穿行。越野類型有汽車越野、摩托越野、自行車越野。就是在野外去穿越。
戶外野營項目:這個項目最能貼切的去感受大自然的風采,在野外露營、野炊,學習各種野外生存技能。體驗沒有明亮的燈光,沒有先進的設備,在自然的環境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密、融洽。
戶外溯溪項目:這個項目我在前面進行過詳細的介紹,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去看看我前面的文章(溯溪活動的由來及發展),溯溪就是在峽谷溪流的上下游之間,克服地形上的各處障礙,沿途跋涉的一項探險運動。其特點與樂趣在於不斷克服一個接一個的急流、瀑布、旋渦、逆水前行。一些專門的器械和技術是必不可少的,更要隊友之間要相互協助,團隊的親和力特別重要。這是一項充滿挑戰而又刺激的游戲。
每一項戶外運動項目,都有其各自的樂趣。如果你喜歡挑戰,可以參加刺激的項目,如果你單單只是想要放鬆心情,體驗大自然的美好,那麼你可以選擇簡單的戶外項目。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一定會喜歡上戶外旅行的
。
㈣ 戶外運動都有什麼
戶外運動的種類很多。戶外運動,是一組在自然環境舉行的帶有探險或體驗探險的專運動項目群。其中包括登山、屬攀岩、懸崖速降、皮劃艇、潛水、帆船、定向運動、等項目,戶外運動中多數帶有探險性,屬於極限和亞極限運動,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刺激性,擁抱自然,挑戰自我。
㈤ 有哪些戶外探險運動比較好玩哈,給推薦一些
喜歡刺激就去戶外探險,去那些人不經常去的地方,或許會發現一些沒見過的東西
攀援,採集,登山,還可以去那些野外娛樂場所,很好玩
㈥ 戶外運動有哪些
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籃球,足球,太極拳,太極劍。。。
㈦ 外國戶外冒險刺激運動都有哪些
極限運動,是結合了一些難度較高,且挑戰性較大之組合運動項目的統稱,例如:直排輪、滑板、極限單車、攀岩、雪板、空中沖浪、街道疾降、跑酷、 極限越野、極限滑水等都是極限運動項目。
人類在與自然的融合過程中,藉助於現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自我身心潛能,向自身挑戰的娛樂體育運動。它除了追求競技體育超越自我身理極限「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外,更強調參與、娛樂和勇敢精神,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礙時所獲得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同時,它還體現了人類返璞歸真、回歸自然、保護環境的美好願望,因此已被世界各國譽為「未來體育運動」。
㈧ 參與帶有探險性的戶外運動應注意什麼
1、時刻要有危險意識。初入戶外運動者必須認真對待,從學會「害怕」開始,尊重內生命。容
2、要儲備個人體能。在戶外一旦遇到惡劣的環境,身體里的潛在病症可能會被激發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3、要具備基本、必要的救生和自救技能,具備一定的相關知識,學會使用地圖等定位工具。戶外運動,絕對不能僅憑一腔熱情。
4、選擇安全、專業的戶外裝備。戶外運動是一項對裝備有專業要求的運動,前期需投入一定經費。同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場地,如果不是專業的驢友,不要輕易嘗試高山、懸崖等專業運動場地。
5、建議新手盡量選擇正規戶外團體。專業戶外俱樂部一般會有活動預案,具備完善後勤保障和聯絡系統。相比之下,自發團體活動盲目性和隨意性就很大,出現問題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㈨ 野外探險爬山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詳細掌握身體情況
首先,要盡可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盡管從事和准備從事戶外運動的人以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輕人為主,但這些運動並不是適合於每個對它有興趣的人。
人與人之間的身體條件有著千差萬別,有些人有先天性的身體疾病,在從事劇烈或高強度的運動時有可能會突然發病而危及到生命,這樣的人不適合參加如旅遊探險這樣高強度的戶外運動。
身體十分強壯的人,也可能不能參加某些特定地區的戶外運動。比如在高海拔地區,是否會發生高原反應是與人的體力沒有關系的,在平原地區體力強勁的人在高原地區得了高原肺水腫而被緊急送到醫院的事情並不少見。
另外,有些人天生體質較弱,並不是沒有機會進行探險旅遊。這樣的人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體育鍛煉,根據體質的提高狀況,才能確定能否參加旅遊探險活動。這個過程視個人努力程度而需要不同長度的時間,但一般來說3個月以上是很必要的。如果你就是一個體質較弱的人,那麼現在對你來說,這個十一假期就進行一次大強度的探險旅遊時間太緊了,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你最好把計劃推遲到明年五一或十一來進行。而這個十一你可以選擇一條相對輕鬆些的線路,同樣能夠體驗到親近大自然的快樂。
◇充分進行身體准備
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之後,如果一切正常,接下來就要針對出遊計劃做身體上的准備。
常規的身體准備:體能的儲備。因為探險旅遊的路線通常都在高山、峽谷、大漠、雪山等這些人跡罕至、自然條件艱苦甚至惡劣的地區,一般都需要負重進行數日的行走,對體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進行體能的儲備是必須的。儲備體能比較容易實施的方法是跑步,每天進行一定長度或一定時間的跑步鍛煉,對增強體能有很好的幫助。再比如:負重徒步的拉練,目的是使身體能夠適應在負重狀態下徒步行走。在長假到來之前選擇兩三個周末進行背包負重的徒步運動是很好的適應性訓練。
針對性的身體准備:除了上面所說的常規的身體准備之外,還要根據線路情況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身體准備。例如:峽谷穿越經常要溯溪或攀岩,就需要加強四肢的力量和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體重過大者要謹慎考慮參加此類活動。
戶外運動負荷較大,膝蓋最容易受傷。用戴護膝和使用雙杖來保護膝蓋是治表的措施,加強腿部力量和膝蓋四周肌肉的負載能力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常識的准備
身體上做好准備的同時,也要盡可能多地了解戶外運動的一些常識。戶外運動需要了解或掌握的知識非常多,其中最基本的戶外運動知識主要有:如何在行走中分配體力、保持節奏,迷路後如何到達目的地,或如何找到大路、解脫困境,宿營地如何選擇及如何扎帳篷,如何填充背包,出現受傷時如何進行緊急治療,防蛇、防蜂以及防止各種動植物傷害的知識,防雷雨雷電知識,等高線圖、軍用地圖等專業地圖的閱讀,戶外運動的飲食,野外集水的方法等。
◇技巧的准備
普通的戶外運動對運動技巧的要求並不高,這也是這項運動非常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徒步行走技巧:徒步行走是戶外運動的最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徒步行走是全身運動,一般要掌握以下要領:通過擺臂來平衡身體、調整步伐。行走過程中要注意控制節奏,最好的行走速度是走而不喘,脈搏盡量不要超過120次/分鍾。背部肩沉背挺,用腹部深呼吸,全腳掌觸地,從腳跟到腳尖位移。什麼時候都要按自己的行走節奏去走,盡量保持勻速,不要時快時慢、時跑時停。
行走中的休息原則也要講究方法,一般是長短結合,短多長少。一般途中短暫休息40~50分鍾一次,休息時間不要超過5分鍾,不要卸下背包,不要躺下,主要目的是調整呼吸。長時間休息以每60~90 分鍾一次為好,休息時間為15~20分鍾,卸下背包,先站著調整呼吸,然後坐下或躺下,抬高腿部,讓充血的腿部血液盡量迴流心臟。
爬山技巧:在戶外運動中,爬山也是最普遍現象之一,因此,一些爬山的基本技巧必須掌握。
上山:上身前傾,膝蓋彎曲,全腳掌或前腳掌著地。
下山:上身正直或稍後仰,膝蓋微屈,腳跟先著地,重心放在後腳,前腳踩實後身體重心移到前腳。避免跳躍或奔跑下降。
坡度較陡時:上下山可沿「之」字形路線來降低坡度。
通過滑苔和冰雪山坡時:可使用鍬、鎬等工具挖掘坑、坎台階行進,或用手腳摳、蹬、三點支撐、一點移動的方法攀援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