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景名勝的詩
將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黃河,你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古國文化,
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圍扮演……」。
《黃河頌》的歌詞,道出了黃河的悠久歷史,唱出了黃河的不朽功績。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也是世界聞名的巨川。
——摘自《黃河頌》
長江: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大江東去浪淘盡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君之意。
西湖:
詠西湖詩句:
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新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蘇東坡)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
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王瀛)
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王瀛)
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
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長憶西湖,盡日憑欄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潘閬)
平 湖 秋 月 (孫銳)
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歸舟。
白蘋紅蓼西風里,
一色湖光萬頃秋。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鍾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西湖柳枝詞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院 風 荷
[清] 許承祖
綠蓋紅妝錦綉鄉,
虛亭面面納湖光。
白雲一片忽釀雨,
瀉入波心水亦香。
和友人招游西湖
[明] 楊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一聲啼過蘇堤曉。
寄杭州友人
[明] 鍾禧
萬頃西湖水貼天,芙蓉楊柳亂秋煙。
湖邊為問山多少?每個峰頭住一年。
夜泛西湖
[明]史鑒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疊春山接郡城。
記得扁舟載春酒,滿身花影聽啼鶯。
西湖柳枝詞
[明] 董斯張
放棹西湖月滿衣,千山暈碧秋煙微。
二更水鳥不知宿,還向望湖亭上飛
湖心亭
[清] 田庶
短長條拂短長堤,上有黃鶯恰恰啼
翠幕煙綃藏不得,一聲聲在畫橋西。
飲龍井
[清] 許承祖
百遍清游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
停闌四面空明裡,一面城頭三面山。
詠西湖的詩句作者:
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六和塔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佳作更具神韻和特色。他寫道:「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這首七絕,「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山影送斜輝/波光迎素月」「市聲到海迷紅霧,花氣漲天成彩雲。一代繁華如昨日,御街燈火月紛紛。」元代詩人薩都刺描寫杭州清河坊的詩句,杭州樓外樓菜館「西湖醋魚何時美,獨數杭州樓外樓」。有詩人留下詩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饈里鮮,他日腰纏三萬貫,看舞越姬學醉仙。」孟浩然有 《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 》 一首詩: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南宋楊萬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紅凈,不遣潮頭過富春」的詩句。宋代曾在富陽石頭山(今鸛山)設觀濤所;而元代楊維楨「風送江聲萬里潮」正是在這一帶的記載;清代陳子瀾 《 恩波橋詩 》 又有「山水繞城春作漲,江濤入海夜通潮」之作。北宋劉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隨逐客到嚴州」;南宋謝翱又有「潮信到嚴灘」的詩句(這里所指的嚴灘即嚴子陵釣台一帶的急流險灘);元代仇遠有「直上嚴灘勢始平」;而清代黃仲則更有「海潮連日大,直過子陵灘」的詩句。飛來峰,是靈隱地區的主要風景點。蘇東坡曾有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峰的詩句。蘇東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古蛟龍潭」的詩句稱道龍井的山泉。廣東籍革命老前輩葉劍英元帥的一首詩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楊萬里的那首「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樣動人的詩句,真可謂西湖詠荷詩中的千古絕唱了!古時的白樂天守杭時有:「繞郭荷花三十里」之句。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稱之:「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句「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見其對西湖的眷戀之情。唐朝詩人張 á 的 《 孤山詩 》 ,由於詩中有「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等詩句宋鄭清之有詩句雲: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 正邪自古同冰炭;毀淮於今判偽真 ] ;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公元 825 年,大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滿後,離別杭州時在西湖邊寫下這樣的詩句。宋朝詩人楊萬里的詩句「三處西湖一色秋,錢塘穎水與羅浮詩人蘇東坡常品茗吟詩於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萬苦蛟龍潭」的詩句贊美。詩人白居易曾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的詩句。白居易的詩句是:「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浙大博士生論壇 博士之聲
西湖詩稿(選) 西湖詩稿(選)
1 、 遊船如梭煙里行,垂柳遠堤腳步輕。春未到來人先鬧,只等桃花放暖晴。
2 、 宋都往事可追憶,最堪感慨詩句里。而今忽然九百年,湖水仍似舊時平。
3 、 環湖笙燈不夜景,暮色西子更奢淫。自古英雄甘迷醉,帝王焉鼓向北心。
4、 蒼穹如海高樓低,華燈十里繞湖碧。湖中不見小瀛洲,寒風吹頸略凄迷。
5 、 車馬流光人匆忙,庄嚴保俶觀衰替。美景只是虛幻象,誰於苦海攢歡喜。
洞庭湖:
臨洞庭上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廬山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 梅州、潮州、汕頭有什麽地方值得去玩~~!!
潮州:□湘子橋
□開元鎮國禪寺
□韓文公祠 □筆架山宋窯遺址
□葫蘆山摩版崖石刻
□海陽縣儒學權宮
□西湖公園游覽區
梅州:山五指峰、鬆口元魁塔、泮坑瀑布、蕉嶺長潭一線天、興寧合水水庫、神光山、大埔豐溪自然保護區、平遠南台山、五指石、五華益塘水庫、豐順溫泉及千佛塔等景點
汕頭:·南澳島 ·汕頭大學 ·海門蓮花峰 ·中信度假村 ·礐石風景區 ·汕頭中山公園 ·海灣大橋 ·龍泉岩寺廟群 ·塔山風景區 ·北回歸線標志塔 ·萊蕪風景區 ·媽嶼島 ·天壇公園 ·桑浦山公園 ·青雲岩 ·北山灣 ·幽谷松濤 ·九天玄女寶塔 ·東里寨 ·老媽宮 ·飄亭 ·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陳慈黌故居 ·白花尖大廟
3. 描寫亭台樓閣的句子
孤亭突兀插飛流,氣壓元龍百尺樓.
萬里風濤接瀛海,千年豪傑壯山丘.
疏星澹月魚龍夜,老木清霜鴻雁秋.
倚劍長歌一杯酒,浮雲西北是神州。
——橫波亭[金]元好問
(第二首)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崔顥
(第三首)
層台飄渺壓城堙,倚杖來觀浩盪春.
放盡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塵.
縈回水抱中和氣,平遠山如蘊藉人.
更喜機心無復在,沙邊鷗鷺亦相親.
——登擬峴台[宋]陸游
(第四首)
雲間鐵瓮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 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洲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 春風秋月兩茫然.
——望海樓[宋]米芾
(第五首)
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登金陵鳳凰台》/李白
(第六首)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滕王閣[唐]王勃
(第七首)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登岳陽樓》/杜甫
(第八首)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
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台隍枕夷夏之交,
賓主盡東南之美。
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
十旬休假,勝友如雲;
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
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
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
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騑於上路,訪風景於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得天人之舊館。
層巒聳翠,上出重霄;
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NextPage]
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披綉闥,俯雕甍,
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
閭閻撲地,鍾鳴鼎食之家;
舸艦彌津,青雀黃龍之軸。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
4. 哈爾濱的旅遊景點都有哪些
如果你去過 上海的東方明珠 就不用再去龍塔 但是注意 龍塔可比東方明珠高哦
如果你去過大連的海洋世界 那就不必去極地館 還是要注意 極地館都是地球兩極的動物哦
太陽島就不要浪費錢買門票了裡面一點都沒有特色 就像個大花園 到處都是花草樹木 建築沒幾個漂亮的 更沒怎麼歷史可談 全人為景觀 沒文化底蘊 因很大走起來也累 做個破
電動20元一人 租個自駕電動要150 打劫的價位!! 遠遠不如就在外圍溜達溜達 我所說的外圍是指坐船或索道過江後就在太陽島與松花江之間的那段 即風景街 游園街 臨江街
平遠街附近溜達一下 這邊綠化也很到位 紅瓦綠樹 各色建築 古老與新建相結合 還是很爛漫的 樹蔭也不錯 弄快鋪地布 整點吃喝 還是很享受地
植物園不要去了 沒特色
游樂園不要去了 幾乎和其他大都市一樣
推薦 中央大街 個人認為 這是哈爾濱最美麗的地方 建築美 全國獨一無二 集合多國 多種建築風格的建築 路面特殊 美!夜景美 沒有很多高大建築 不壓抑 燈光絢麗 夏季
坐在街邊 聽演奏 看美女 小鳳一吹 美極! 此景點免費
聖索菲亞大教堂 必須去 老毛子的隨軍教堂 國內最美的教堂 傍晚 弄根秋林里道斯 整塊塞克 喝口格瓦斯 聽世界頂級音響從教堂樓頂傳來優美的世界名曲 美美美!~!!!
此景點美在外部 免費 內部要門票 前年去 20元裡面可以主要看建築結構 油畫。。。。
日軍侵華731細菌部隊遺址 此處世界獨一無二 不可仿 恐怖 陰森 看後恨死鬼子 周一閉館 我知道每天下午至開館2個小時 所以之前的文字 圖片可略過 重點看實物 後面還有遺址
此處免費 身份證換票即可
道外靖宇大街 及兩側小街道 頭道街--------二十道街 首選頭道街--------七道街 此處和中央大街一樣 建築特別 不同是 多數沒有修繕 破敗 殘缺 很真實 很古樸 相反3道街
附近和景陽街正在搞修繕 看起來並不好看 很假 沒有老建築的感覺 修舊如新 很失敗 免費
文廟 極樂寺 道台府可備選
文廟老廟基本關閉 新廟沒設么特色 全國都一樣 免費
極樂寺不大 但是香火很旺 寺院 基本都一樣 門票網上查吧 不貴
道台府 幾乎全新 沒有老建築 只有一根當年的房梁 還有些古董 沒啥看頭 20元
歐亞之窗 萬萬不要去 破破爛爛的新建築 很勉強仿造,本地人都很少有人去過
伏爾加庄園 這個是我最近去過的 這個季節應該更美 全俄羅斯及歐式建築 很美很迷人 建築物多數全木結構 還可以看到文革被毀的聖尼古拉大教堂 按照1比1原比例建造 依稀可
見當年的摸樣 名氣不亞於索菲亞教堂 個人更喜歡這里的別墅 太美了 就像童話世界一樣的感覺 就是住一宿太貴6萬8千8 殺人 我就納悶了 哈爾濱的旅遊業怎麼就不明白啥叫細
水長流 薄利多銷 去時一定要帶上相機 多多拍照 網上也可找到圖片地 缺點就是離市裡太遠 網路地圖可查公交車和大約打車費用 門票我去時50 現在是旺季 漲價之
5. 梅州賦 譯文
粵之東,嶺之南,萬木蔥蘢,莽莽群山,有邑梅州,民人居焉。
是邑也,東鄰閩西,北通贛南,西接河源,南連潮汕,控水陸之樞紐,掌交通之要關。境內民皆客家,乃大漢支屬,傳唐宋之古音,承華夏之遺俗,人文錦綉,播衍全球,號稱世界客都。
吾邑以梅為名,蓋盛產梅花之故;或雲此地有五峰攢立,若梅花之形;或謂漢將梅涓食邑於此,故稱。眾說紛紜,莫之能明。梅州自古為蠻荒之地,瘴癘之土。晉末五胡亂華,中原衣冠南渡,先民至梅者,與畲人雜處,歷經唐、宋、元、明,遂落地生根,變客為主。披荊斬棘,篳路藍縷;開荒造田,築壩修渠。播文明於僻壤,種繁榮於窮山,教化百代,融合千年,功莫大焉!
梅州境接三省,地當襟要,乃英雄爭戰之所,豪傑角力之處,古今渫血,綿綿不休。昔趙佗割據南越,目為興王之地;狄青平定廣西,用作滅賊之途[1]。易正大攻陷梅州,大戮士庶;文天祥克復程鄉,撫定故土[2]。謝上逵軍歿平遠,明鼎遷移;汪海洋兵敗嘉應,天國傾覆[3]。三河壩上,朱老總揮兵鏖戰;八鄉山下,古大存誘敵設伏[4]。
梅人崇尚氣節,世出忠義,代有英傑。羅孟郊上書抗金,義臣合朝稱贊,忠勇節烈;文天祥起兵反元,梅人舉州響應,拋頭灑血[5]。蔡蒙吉守城盡忠,志比霜潔;林丹九跳崖殉國,心如火烈[6]。洪秀全起兵反清,威震神州;丘逢甲保台抗日,義感世界。姚雨平北伐司令,黃琪翔鐵軍雄鷹,朱雲卿紅軍智囊,謝晉元抗日名將[7]。葉帥劍英,一代元戎;能參善謀,革命建功;力挽狂瀾,翦除四凶;智比諸葛,德侔呂公[8]!
梅州人文鼎盛,素稱文化之鄉。弦誦之聲,達於里巷;科舉之風,遍及山岡。崇文重教,書院林立;溫詩習禮,士子雲集。山花馥郁,花香與書香撲鼻;泉水叮咚,水聲共書聲入耳。自東晉以降,士人舉子,車載斗量,騷人學者,不可勝計。德望並重,程旼廣東先賢;詩書雙絕,宋湘嶺南才子[9]。一曲《夕陽》,溫伊初之絕唱;四首《落葉》,黃香鐵之名篇[10]。我手寫我口,黃遵憲詩界革命;東國師東夷,丘逢甲教育維新[11]。首開族譜之學,羅香林史學泰斗;打破中西之畛,林風眠畫壇宗師[12]。二膺魯迅獎,程賢章文學摘桂;一獲菲爾茲,丘成桐數學奪魁[13]。
梅州風景秀麗,山水可觀。龍歸瀑布,嶺南之黃果樹;蓮花銅鼓,粵東之小泰山[14]。陰那蒼蒼,綠龍蜿蜒。五指擎空,如拿雲之巨手;群峰聳峙,似沖天之烈焰。飛珠濺玉,泮坑瀑布;澡身浴德,湯坑溫泉。魁星樓,狀元橋;光祿第,人境廬。金碧輝煌千佛塔,煙波浩渺雁鳴湖。靈光古剎,枯榮雙柏,佛光普照,禪機暗蘊。神光山寺,孟郊廬中苦讀書;合水水庫,賀龍湖心閑釣魚[15]。五華山,長樂台,趙佗恭迎漢使[16];三河壩,古戰場,朱德勇斗白軍。雄獅踞地,卧佛枕山,青天削出金芙蓉;五指穿雲,利刃破空,鬼神磨得寶劍峰[17]。形似巫峽,景若灕江,蕉嶺長潭,名動四方。茶山綠海,茶香引得雁南飛;瓊樓玉宇,樓高招來鳳築巢。梅城夜景,華燈綻放,疑是繁星灑河漢;一江兩岸,長橋卧波,又驚彩虹落人間!
梅州民俗特異,絢麗多姿。圍龍祖屋,嶺南佳構,民居建築奇跡;客家方言,中原雅音,唐宋漢語化石。山歌悠揚,詩經遺韻,堪稱天簌絕響;漢劇典雅,中州流風,譽為南國牡丹。客家飲食,美名遠播。珠玉盈盤,梅縣金柚登桌;黃金滿山,平遠臍橙掛果。長樂燒、南台酒、客家娘酒,酒香四溢;釀豆腐、紅燜肉、梅菜扣肉,肉香遠飄!
梅州乃華僑之鄉,號稱世界客都。華人華僑,三百萬余,散居世界,遍布寰宇。大埔張弼士,名震九州;張裕葡萄酒,譽滿全球。姚公德勝,南洋巨商。救濟斯民,光緒賜聖匾牌坊;捐助革命,中山授嘉禾勛章[18]。現代以降,僑名更彰:田家炳、曾憲梓,商界巨擘,笑傲海外;李光耀、他信,政界奇才,執掌異邦[19]。
梅州足球普及,已愈百年,英才輩出,戰績輝煌。亞洲球王,李氏惠堂;進球兩千,頭銜五十;綠茵馳騁廿五載,足跡遍及亞澳歐:功勛赫赫,青史留芳。足球之鄉,周總理之稱譽;惠堂蘭芳,上海灘之贊揚[20]。現代足球,梅人亦彰:蔡錦標頭槌似鋼,池明華後防如牆,楊寧天才門將,郭億軍能攻能防,謝育新球場快馬,伍文兵右路悍將[21]。
嗟乎,梅州古邑,山川閉塞,田地貧薄,經濟落後。幸哉,改革開放,沐浴春風,卅載奮斗,發展蓬勃。資金輻輳,商賈雲集。高樓迭起,如雨後之春筍;工廠聳立,若夏夜之繁星。鐵路公路,紐帶城鄉,天涯若在咫尺;電信網路,連接世界,萬里如同比鄰。
噫,昔日窮鄉,今日樂土,四個梅州,大展雄圖!
———————————————
注釋:
[1] 出自《南越五主傳•先主傳》。北宋狄青征討儂智高叛軍時途經梅州。
[2] 1276年,元將易正大攻陷梅州,統督蔡蒙吉等6000義軍壯烈犧牲,元軍大戮民眾。翌年,文天祥率師收復梅州,梅人積極響應。
[3] 順治十六年,清軍集重兵圍剿南明謝上逵於五指石。1864年,太平天國都城陷落,康王汪海洋率余部轉戰梅州,與左宗棠軍激戰200餘日,全部犧牲。
[4] 1929年1月,國民黨軍進攻八鄉山,古大存率紅軍伏擊敵軍。
[5] 羅孟郊,北宋名臣,曾上書支持李綱抗金。
[6] 順治三年,林丹九在長潭築寨抗清,失敗後跳崖殉節。
[7] 姚雨平,辛亥革命廣東北伐軍總司令。黃琪翔,北伐名將。朱雲卿,紅一方面軍參謀長。謝晉元,淞滬抗戰浴血四行,聞名全國。
[8] 毛澤東曾引「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盛贊葉劍英。
[9] 程旼,因進諫觸怒劉宋皇帝,被貶梅州,成為廣東先賢。
[10] 溫訓字伊初,黃釗字香鐵,均為清朝詩人。
[11] 我手寫我口,改自黃遵憲詩。東國師東夷,丘逢甲主張向日本學習維新之道。
[12] 羅香林,著名史學家、客家學的開拓者。林風眠,二十世紀融會中西繪畫的藝術大家。
[13] 程賢章,著名作家。丘成桐,世界頂級數學家,祖籍蕉嶺。
[14] 龍歸寨瀑布,譽為「廣東黃果樹」。蓮花山銅鼓峰,略高於泰山,號稱「粵東屋脊」。
[15] 60年代,賀龍元帥來梅視察,在合水水庫垂釣。
[16] 漢高祖遣陸賈封趙佗為南越王,趙佗在五華山下築台受封。
[17] 指平遠名勝南台山和五指石。
[18] 姚德勝,著名實業家、慈善家。
[19] 李光耀,新加坡國父,祖籍大埔。他信,泰國前總理,祖籍豐順。
[20] 50年代,周恩來曾說「梅縣是『足球之鄉』,請外國友人去那裡參觀」。30年代上海灘流行「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一語。
[21] 6人均為建國後梅州籍足球名將。
6. 關於福州的詩句期待跟多回答
1、百疊青山江一縷。十里人家,路繞南台去。蝶戀花(福州橫山閣)宋代:李回彌遜
釋義:山巒重疊簇聚答,閩江之水,蜿蜒東流,猶如絲帶一縷,南山台十里長街,人煙輳集。山河美好,盪人心懷。
7. 求贊美福州的古詩詞
福州山川秀麗,萬千景象,贏得多少詩人騷客歌吟,自唐宋以來,著名詩人杜荀鶴、陸游、辛棄疾、張元干,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著名學者朱熹、蔡襄、楊時、趙汝愚等縱情放歌,留下跨越千年,詠頌福州的名篇佳作。當我們欣賞之餘,憑吊覓跡,攬勝抒懷,領略福州文化歷史,引發思古之幽情,眷戀鄉土之情思。
從年代來看,唐代詩人陳翊《登郡城樓》一首是較早描寫福州詩:
井邑白雲間,岩城遠帶山。 沙墟陰欲暮,郊色淡閑。 孤徑回榕岸,層巒破積關。 寥寥分遠望,暫得一開顏。
西晉太康三年,首任郡守嚴高見無諸的舊冶城規模狹小,請地理專家勘測設計,在越王山的南麓建子城作為郡城,面積比冶城大幾倍。對於子城的優美景色,從詩中「沙墟陰欲暮」、和「孤徑回榕岸」二句,可見子城之南,不但有大片沙墟之地,而且綠榕茂盛,初具「榕城」美稱。
晚唐詩人杜荀鶴(846-904年)《閩中秋思》是詠福州較早的一首絕句:雨勻菊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清。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圖畫不堪行。詩人旅途所見的閩中秋色,以「紫菊「 和「紅蕉」為地方特色,和北山南海的地理氛圍,展現一幅南國圖畫,不過,閩中多山,交通不便,詩人便有「 只堪圖畫不堪行」 的感嘆。
晚唐詩人徐夤(894-898年)目睹閩都的山川、寺院、橋浦、泉樹、舟釣等景觀,以別致的迴文詩,描繪當年福州城迷人風光:輕帆數點千峰碧,水接雲山四望遙。睛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翁承瓚(859-932年)莆田人,以右拾遺戶部外郎完成冊封閩王王審知使命後,在台江碼頭新豐市堤,出席閩王餞別宴會後賦詩一首,《甲子歲,銜命到家,至榕城冊封,次日閩王降旌旗於新豐市堤餞別》:登庸樓上方停樂,新市堤邊又舉杯。正是離情傷遠別,忽聞台旨許重來。此身替與交新好,今日還將簡冊回。爭得長房猶在世,縮教地近釣龍台。 在這首詩中將台江自然景觀入詩,所謂「 台江碼頭新豐市堤」 ,在現在台江的新街,此詩證明唐末大廟山新街一帶江水和沙渚交錯,船隻縱橫,成為近水埠頭,商市也在堤邊漸興。同時也說明福州別稱榕城始自唐末,並非-般人所述起於宋張伯玉編戶植樹之後。這具有史料價值。
謝泌(950-1012年),宋太平興國年間進士,於景德元年任福州知州,他《福州即景》是一首福州風物詩, 一別無諸歲月長,遙聞此景畫難能。湖田播種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裡三山千簇寺,夜間七塔萬枝燈。常年六月東山裡,地涌寒泉敕齒冰。這首詩反映出自五代王審知大力提倡佛教後直至宋代年間,福州佛塔之多、寺院規模之大冠於南方各省。「城裡三山千簇寺,夜間七塔萬枝燈」 是當時福州城內的一大奇觀。據載,王審知先後舍錢90萬貫,大蓋寺院,福州諸縣在五代時大大小小共擁有700多座寺廟,詩中說「千簇寺」,並沒有誇張,「七塔」也是事實。這七塔除了現在的白塔(定光塔)、烏塔(堅牢塔)外,還有壽山塔、神光塔、定慧塔、崇慶塔、育王塔。福州蔡奇巷,舊名尊儒坊,因出神童蔡伯唏,四歲能詩,舉神童,賜進士出身,官歷司農卿,居此而得名。宋真宗趙恆皇帝賜詩《賜蔡伯唏》贊揚伯唏,鼓勵他努力上進。七閩山水多靈秀, 四歲奇童出盛時。家世應傳清白訓, 嬰兒自有老成姿。才當學步來朝謁 方漸能言便賦詩。更勵孜孜圖進益, 青雲萬里有前期。在這首詩中不但贊揚蔡伯唏,更贊美了蔡的家鄉。首句「七閩山水多靈秀」,高度概括了福建山清水秀,人傑傑地靈,此句出自皇帝之手,更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
呂祖謙(1137-1187年),宋隆興進士,他與朱熹、張拭合稱「東南三賢」,他的《登郡城》雖名為登郡城,實寫宋時福州學風之盛: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舊弟兄。最憶市橋燈火靜,巷頭巷尾讀書聲。 郡城指福州,因晉為郡冶。「青衿」讀書人衣飾,指莘莘學子。福州被譽為「 海濱鄒魯」,唐開元年間就設有 「麗正書院」 ,五代設 「招賢院」 、 四門學 ,詩教益昌,文化水平可與京都長安媲美,宋代文化更發達,當時福州府舉進士者達2247人,書院、試院應運而生,淳熙年間,應試舉土多達2萬人,因此 「路逄十客九青衿 巷南巷北讀書聲 」就不足為奇了。
福州溫泉,相傳晉太康年間就己發現。宋有「內湯」 地名。福州知州程師孟(1015-1092年)有《福州溫泉》一詩: 曾看華清舊浴池,徘徊卻想開元事。此泉何日落天涯,不見蓮花見荔枝。詩中把福州溫泉與陝西華清池媲比,聯想歷史教訓,告誡當權者親賢臣,遠小人。
宋徽宗龍閣學士陳軒《冶城》更是把閩古都描繪得如人間仙境,一幅天然水墨圖畫:城裡三山古越都,樓台相望跨蓬壺。有時細雨微煙罩,便是天然水墨圖。
元代詩人雅琥,登南台大廟山鈞龍台《題詠登鈞龍台》是一首懷古之作:自古甌閩國富雄,南琛不與職方通。江流禹劃縱橫外,山人秦封蒼莽中。逐鹿兵還神器定,屠龍人去鈞台空。海門日落潮頭急,何處繁華是故宮。詩中概述了福州歷史沿革,從「禹劃」到「秦封」,直至漢代冊封閩越王,而今人去台空 ,究竟「何處繁華是故宮」呢?提出發人思索嚴峻的課題。
趙文昌,山東長清人。出任福建閩海道廉訪使,詩人雖是北方人,但《福州》一詩,對福州地區的氣候農作了解得十分透徹。城繞青山市繞河,市聲南北際山河。雲來雲去三晡雨,霜後霜前兩熟禾。東郭農人極豐年,西皋老子亦婆婆。肩輿到處皆名利,時與高人醉踏歌。「三晡雨」指的是福州地區,夏天午後多下雷陣雨,俗叫「哺梨雨」,而且要連下三晡才停止。「兩熟禾」 說的是福州多種雙季稻,即早稻、晚稻二季。
明代王恭,為閩中十才子之一,他《冶城歌》追憶福州建城歷史:七閩山水多奇勝,秦漢封疆古來盛。無諸建國何英雄,赤土分茅於此中。無諸為越王勾踐的後裔,越國解體後,無諸移居閩地,在福州北郊新店修築小土城,自立為閩越王。秦統一後,降為君長。楚漢分爭天下,無諸出兵輔佐漢王打敗項羽有功,復立他為閩越王,在福州築城建都,號「冶城」,這是福州建城的開始,無諸堪稱建國英雄。
謝肇制(1556-1616年),長樂人。明萬曆人,官工部待中,他《八聲甘州.登閩城樓懷古》一詞,從「望釣龍台」,到「憶無諸開土」,感慨斗轉星移,物是人非,江山依舊,讓人們追溯無諸開疆建城的史事。全詞充滿滄桑之嘆:倚危欄萬里卷西風,一片雁南飛。望釣龍台上,江空金鎖,露冷苔磯。目斷帆檣無數,來往送斜暉。年世須更換,斗轉星移。卻憶無諸開土,更黃龍白馬,況香城宮闕,綺閣與朱扉。只留得,江山依舊,聽閑人,把酒醉題詩。任茫茫,今來古往,何必沾衣。
龍昌期,宋大中祥符年間人,官至中丞。他應邀入福州講學,寫有《三山即事》一詩:蒼煙巷陌青榕老,白露園林紫蔗甜。百貨隨潮船入市,千家沽酒戶垂簾。詩中勾畫出當時福州的古榕、巷陌、園林風貌,以及物產豐富、商貿發達、社會安康的景象。特別是 「百貨隨潮船入市」,「萬家沾酒戶垂簾」,反映當時福州已成為繁榮的港口城市。福州很早以來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集散地之一。宋朝福州已有開往海外的航線,海外貿易發達。福州港進出海舶很多,宋代蔡襄《荔枝譜》說:「舟行新羅、日本、琉球、大食之屬」 。可見海外通商之廣。到了明代對外貿易進入鼎盛時期。明代初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對促進福州和海外的交往,繁榮福州地區的工商業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成化十年,市舶司從泉州移置福州,福州港便代替泉州港,被朝廷指定為對外貿易港,並成為中國政府與琉球(日本)往來惟一港口。明代嘉靖八年進士、布政司參議林恕的《平遠台》一詩也反映出當年福州港口萬國通航的繁榮景象:原是蓬萊頂上峰,六鱉移向粵城東。天連螺渚風濤壯,月照龍江島嶼空。萬國舟航通禹貢,九仙樓閣倚空同。憑欄縱目孤鴻外,遙見扶桑海日紅。詩人站在於山平遠台,憑欄遠眺台江白龍江,海面「萬國舟航通禹貢」 、 遙見扶桑(日本)海日紅景象,感慨萬千。清康熙年間,福州人,內閣學士謝道承的《南台竹枝詞》也多少反映當時福州對南洋(詩中暹羅今泰國)貿易發達、商業繁榮的面貌:暹羅一去夢魂遙,遠浦輕帆不可招。試向羅星塔前望,雙江春漲又平橋。福州內河縱橫交錯是福州一大景觀。清代張紳在《雜憶福州》中寫道:「城中到處小河溝,垂柳人家夾岸幽,每愛水邊涼意滿,日斜來上酒家樓」。 他在《福州竹枝詞》有: 月在梧桐風灑然,門前即有打魚船。大河水長小河滿,潮落趁潮沙岸邊。福州內河由緒山溪水匯成的,又與大江海潮相通,潮漲潮落,河岸垂柳、日斜酒樓、打魚船隻往來,使榕城盎然生趣。
沈鐵劉(1898-1993)《榕城竹枝》(四首) 這是一組反映40年代福州城社會面影和自然景觀的詩作,採用竹技調形式,抒詠出市井風俗畫和鄉土生活圖,通俗易懂,明白如話。中亭列炬耀如繩,橋北橋南最不勝。猶是春江花月夜,十年夢斷後街燈。 城邊春樹郁重關,城裡千家繞屋山。 呼酒客來宮巷外,買杉人向水流灣。 草木倉山百戰酣,龍潭高霧掩雙驂。 柳花飛過楊橋路,四月江城似水南。 才過西郊橄欖風,枇杷欲老荔枝紅。 小樓夜雨烹牛膾,花巷青簾賣肉絨。詩中描寫了台江中亭街耀眼的街燈;閩江萬壽橋的南北兩岸美景; 城內南後街花燈;水流灣木材製作傢具的集市;侖山古煙台,龍潭角,以及福州特產橄欖、荔枝、肉鬆和牛肉烹成風味小吃。 值得注意是,在豐富的福州詩吟中有不少描寫城外台江和郊區的詩篇。出現城內三山所沒有的沙洲、彩舟、秋雲、流水的景緻。如明代王恭《台江訪古》: 無諸古城外,潮滿合沙洲。 賓從留驄馬,壺觴度彩舟。 山回川月夜,猿哭海雲秋。 寂寞屠龍事,台江空自流。 曾鞏(1019-1083年),江西南豐縣人, 宋熙寧十年任知福州,春日出南台游覽,從水塘、堤壩、到一番桃李、青青草色,觸景生情,思歸故里。詠《福州城南》,這是一首較早反映台江詩篇: 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 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 水溢橫塘雨過時,一番紅影朵花飛。 送春無限情惘悵,身在天涯未得歸。明代永樂進士陳輝,福州人,《夜泊釣龍台》:煙村帶晚景,落日駐征撓。夜色海中月,秋聲江上潮。漁燈連水岸,霜月映楓橋。明發頻回首,鄉山別遠遙。詩中溶縮了大廟山釣龍台的煙村,晚景,落日,夜色,秋聲,漁燈 ,構成台江美麗景緻。明萬曆進士曹學佺(1573-1646年)(福州人)《台江觀競渡》二首,反映了台江每年端午節龍舟競賽,男女老幼紛紛觀渡的情景山河原屬越王台,台下江流去不回。只為白龍先人釣,紛紛鱗甲截江來。人看龍舟舟看人,人行少處少船行。有時泊在柳陰下,蕭鼓寂然聞水聲。清代光諸舉人何振岱(1867-1952年),福州人,他的《夜過萬壽橋》:百廛夾道矗蜂房,奔轂聲中萬影忙。彩蠲初橫新賈舶,卧雲已換舊輿梁。洪瀾不砥憑春漲,弦月孤明惜夜良。吹笛榕陰何許客,此中可有陸龜蒙。這是作者通過萬壽橋的印象,反映出台江木屋擁擠(矗蜂房),同時寫出橋車馬行人的「忙」 ,也寫江上商船(賈舶)的「集」 ;既有春潮泛浪,也有弦月映明,情景動人。而吹笛揚聲,惹人思緒。古時台江八景,「白馬觀潮」 便是其中之一。清乾隆進士樑上國的《白馬春潮》,是作者《南台十詠和韻》之一,描繪白馬橋春潮美景,可以與浙江錢塘江八月海潮的這奇觀相比。雷鼓匉訇白馬馳,觀濤舊有廣陵期。那知榕海三春景,賽得錢江八月奇。清代道光舉人魏秀仁(1819-1876年)《台江竹枝詞六首》歌唱台江風光,下面一首反映了白馬河邊夜景,極為別致:高燒紅燭唱瓏玲,白馬橋邊駐足聽。曲罷短筵人不見,滿江星火一天星。王允晰《好事近.台江晚渡》也是晚渡台江的即景詩:帆影人桃花,花外青山斜日。報與黃昏潮信,有過江殘笛。舟行同在畫中看,清景倩誰惜。准備一襟幽思,付夜蟾澄碧。從目睹帆影、青山、斜日、潮信、到聽聞殘笛,舟行同在畫中,看到台江夜景,令人神往。 盧賢生(參考李鄉瀏主編《福州詩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