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戶外活動有哪些危險
應針對某一種類的戶外活動來區別對待。
一、水面運動及航海類:
二、陸地運動及單車運動:
三、山地運動及地下活動:
四、野營活動及獵捕飲食:
五、機動車船及航空運動:
2. 戶外爬山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1、不要跟隨沒有責任感及缺乏經驗的領隊。
2、不要參加新手超過1/3以上的登山隊伍去進行長距離或高難度的活動。
3、除非事先准備充分和經驗豐富,否則登山隊伍的成員不得少於4人。
4、行程、計劃須縝密完整,並讓每位隊員及留守人員徹底了解。
5、登山時應有充足的飲水和食物及完整的裝備,並有備份以應對意外情況。
6、平時多訓練體能及技能,定期健康檢查。
7、平時多閱讀專業書籍、資料,隨時吸收新知。
8、對於每一座山峰,都不可掉以輕心;不做能力不及或知識不及之事。
9、注意保持通訊工具暢通,隨時向留守人員或家人報告行蹤,儲備應急電量直至活動結束。
10、活動前和進入山區後,隨時注意氣象數據及變化。
11、隨身攜帶個人資料。
12、登山隊伍不可拉的太長,經常保持前後呼應;下撤至少2人同行,避免單獨行動,落單最容易發生意外。
13、行進中應隨時調整步伐及呼吸,不可忽快忽慢;喝水時不可狂飲,隨時將水壼裝滿。
14、登山時最好依循前人留下的路標辨別方向,或沿途標示記號;天黑後,切忌行走溪谷或陌生線路。
15、迷路時應折回原路,或尋找避難處靜待救援;除保持體力外,並安撫隊員平穩情緒。
16、登山期間,應重視身體的變化,適時休息;如不適或受傷,應及時告知同伴。
17、登山應發揚團隊精神,途中留意同伴情況,危險地段互相提醒或協助通過。
18、了解登山中潛在的危險及應對措施,如有意外發生,應保持冷靜,設法與警方或留守人員聯系。
19、小心用火,切勿亂丟煙蒂,避免引起山火。
3. 戶外活動有哪些危險
戶外運動危險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1、人為 2、環境 3、氣候 4、混合因素
人為因素造成的危機處理
一、脫離團隊
在野外,脫離團隊是非常危險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發前應再三強調紀律性;安排一個副領隊押後。
個別隊員因體能下降或別的原因(例如中途徑上廁所)暫時離開團隊時,應馬上通知前面隊伍停止前時,原地休息,並安排專人陪同離隊個別隊員,無論什麼情況,必須二人以上行動,嚴禁單獨行動。
同時,也要做好萬一脫離隊伍的准備:
1、 全體隊員必須明確每天的路程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不可以全部依賴領隊而盲目跟從。
2 、每個人都要帶地圖、指南針、水壺、糧食、燈具、救生盒等必需的個人裝備,絕不可出現多人共用某種裝備的情形。
3、萬一離隊時,如果確信自己可以繼續走到目的地,就要繼續前進,直到和隊友會合(編者:不建議採取);如果體能有限或過分恐慌,應先留在原地, 再想辦法回到團體行進的路線或上一次的宿營地尋找避難所,等待隊友救援。
4、領隊應隨時注意清點人數,一旦發現有人離隊未歸,應馬上安排整個團隊或在原地等待或派人搜尋。
二、迷失方向
在人跡罕至的野外環境中。尤其是在灌木從生的樹林里或是遍布大石頭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跡而在不知不覺中迷路。有時也可能在雨中、霧中或傍晚時分因視野不開闊而迷路。
迷路時,絕不可慌亂而到處亂走,這樣只會更加迷失方向。首先,必須安靜下來。休息一會兒。然後,盡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點。沿途要做好標記。並在本子上記錄這些標記的所在位置。
要避免再一次迷路,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點後,再一次先擇方向進行嘗試。在沿途做好標記,並注意觀察周圍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況,直到找到正確的方向,並在適當時候發出求救信號。
三、沒能按照計劃到達營地
進行野外活動時,如果比預定的時間晚,並且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天已變暗時,應採取以下措施:
(1) 如果路程很明顯,現在的位置也很確定,同時也已離目的地不遠的話,就可以點燈繼續前進。
(2) 但如果發生了其它的不利情況,例如下雨而氣溫下降,或迷路無法回到原地,或隊員中有人身體不適。或在黑暗中行動很危險的話,就要預防萬一而決定在當地露宿過夜。 此時,如果帶有帳篷且找著可以設營的地方,那就可以按照一般的方式來設營過夜。但如果沒有攜帶帳篷或地形處在斜坡上,無法設營時,就盡量多穿衣服,注意保暖。若是攜帶了食物和爐具的話,就可以調理用餐。
(3)為了預防萬一,平是就要養成帶好充足的水和應急食品的習慣。
四、遭遇毒蛇
在野外遭遇毒蛇時。經常是在以下的情況發生:無意中踩到蛇;抓樹枝觸到蛇;早晨收拾背包時發現蛇;等等。
這基本上是因為行人闖入了蛇的領地而引起的。在這些意外的接觸中會引起人極大的恐慌,一旦被毒蛇本能的自我防衛而咬傷則非常危險。 預防蛇咬的措施就是要准備一根手杖,邊行時邊打草驚蛇,因為蛇很少會主動襲擊人類,受到驚嚇會識趣地離開,如果發現了毒蛇,最好避而遠之,這是最好的避免咬傷的辦法。另外,進行野外活動時,特別是在經常有蛇出沒的地方。就戴好帽子,穿長袖外套,以及穿有強韌護腳的褲子和堅韌的靴子。並帶好蛇葯。 需要捕捉或殺死毒蛇時。應盡量用石頭或「丫」形樹枝打或控制住毒蛇的頭部,盡量不用手去接觸蛇,並將蛇放在布袋裡。因為毒蛇的毒牙向內彎曲,在布袋內不易傷人(注意:捕蛇非常危險,不要輕易嘗試)
五、遭遇猛獸
除了飢餓的肉食動物或受傷的猛獸以外。一般的動物很少主動襲擊人類。只要我們不侵犯它們,它們就不會發動攻擊。但是,在狹路相逢或者我們攜帶的食物吸引它們時,就相當危險了。 在行進過程中大聲地說話、吹哨子,都會驚坳一些野獸,它們會識趣地離開,如果與熊、野豬等猛獸不期而遇,也不要表現過分驚慌,慢慢地眼看著它保持微笑後退著遠離它們,有時野獸會自己走開。碰到狼、野狗時,千萬不要轉身逃跑,應蹲下身撿拾石頭、木棍。並背靠石壁或大樹,防止它們從後面襲擊,並伺機爬到樹上避難。
六、蚊叮蟲咬、螞蟥騷擾
會咬傷人的蚊蟲有兩種:
一種是蚊子、虻、蚋等吸血性昆蟲,咬後不僅痛癢難忍,還會傳播瘧疾、腦炎等嚴重疾病。預防的辦法時使用防蚊噴劑或蚊香,不過這樣會污染環境。相對環保的方法是用煙熏或使用夜來香、葯菊等天然防蟲植物。在蚊、虻較多的地方,每天至少應用肥皂徹底清洗全身皮膚,應攜帶驅風油或風油精等防蚊葯品。
另一種是蜜蜂、黃蜂、大胡蜂等。被蜜蜂、黃蜂或大胡蜂叮咬後,最初會感到疼痛,接著傷口會腫大並發炎,蜜蜂叮咬後通常在傷口內留有刺囊,應該用刀片將其它刮出,用香皂和水清洗傷口,容易過敏性休克的病從應該攜帶葯物,並告訴其它人如何在被叮咬後的緊急情況下給自己使用這些葯物。
七、高空落石
若遭遇嚴重落石處時,須趁停止落石的空檔,迅速逃離現場,事先應尋找能躲避落石的大岩石下或轉彎角落,以便通過。切實保護頭部,戴上一些保護器物(如頭盔、厚衣物、木板、鐵鍋等)較為妥當。
應該盡量避免人為所引起的落石,如果在多岩石的場所不小心碰落了石塊,應高喊「注意落石」,通知下面的人,避免因此造成大事故。隊伍行進中遭遇有可能引致落石的徒坡地段,應該保持一個安全合適的距離。
八、暴雨
遭遇暴雨時,領隊應根據行進的路段和雨勢的大小以及隊員的身體狀況迅速決定,繼續行進或避雨。
(1)繼續行進時,因暴雨影響能見度,應更加註意辨別方向。雨濕路滑,必要時使用安全繩,確保進行安全。
(2)避雨時,應注意保暖,防雷擊,防山洪。
(3)在宿營時遭遇暴雨時: A根據周圍地形和雨勢大小決定是否要作出營地轉移決定,將帳篷轉移到安全地點; B對帳篷進行加固,挖好排水溝; C將帳篷內多餘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准備隨時撤離; D必須輪班外出值班,一旦發現山洪暴發、泥石流等危險存在,馬上撤離帳篷。
九、雷擊
(1)、天空上塔狀積雲雨來臨容易形成雷電。
(2)、頭發豎起或者皮膚發山顫動容易遭到雷擊。
預防:
(1)、如果氣象預測有雷暴雨。
(2)、不要在狹窄的山谷或者溪谷中活動。
(3)、不要到高而空曠的地區活動。
(4)、注意觀測積雲雨是否增大增強。
躲避雷擊的方法:
(1)、觀測天象判斷天氣變化情況,必須在下雨之前,迅速找到避雨場所。野外有山洞的話可以到山洞裡躲避。嚴禁躲在鐵皮屋裡,岩石下比較較好。如果要躲在大樹或大岩石旁邊時,要避免躲在它的正下方。而要在稍微離開這些隱蔽物且半徑與這些隱蔽物同高的圓圈內蹲下來避險。根據研究,身高在這些樹木和岩石高度的五分之一及以下時,避雷效果最為顯著。
(2)、要避免走進被淋濕或已經有水的地方,最好踏在塑膠布上或背包及其他絕緣物上。同時要穿上雨衣以避免淋濕。如果是在空曠的山谷或者草原上,要尋找低窪地蹲下來,不要躺下。如果是在海岸線,很所小石頭,實在沒有地方可以躲避了,找低窪地蹲下來,切勿打手機,可以雙腳並攏,手放膝蓋上,身向前屈(不能坐地下或者小石頭上)。
(3)、身上不要有任何金屬物。把帶在身上的一切金屬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是帶有金屬的眼鏡框、皮帶扣頭、登山杖等一定要拿下來。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避免集體受災。
(4)、 打雷閃電的時候,切勿在任何避雷設備下躲避。
注意:在高山被子雷雲籠罩時,雷電也會從側面來襲。因而,要特別注意;山脊很危險,躲在山脊下方的平垣地區較安全,不可大夥兒擠在一起,要盡量採取低姿勢,所有的金屬類都要拿下來,放在背包里。在打雷時,海岸線穿越躲在有許多小石頭的地方半蹲下也是好辦法。如果有大石頭,可躲在與大石同高的距離內,但記得不要貼著大石頭了;如果是在森林,躲在與樹林高度同距離內的地方也可以,但是,大樹正下方不可以,切切!注意一點水是容易傳電,所以有積水的地方很危險,嚴禁站在水裡,站在墊板上或踏在背包上都比較安全。
危機處理:
(1)、及時急救,仍有生還機會,不能放棄。
(2)、患者平卧,寬衣,解帶。
(3)、人工呼吸,心肺復甦術。
(4)、用手指或者針,針刺人中穴、十宣(十指尖),湧泉、命門。
(5)、等有心跳、呼吸,再及時送醫院。
十、洪水
持續降雨容易引發洪水。原來清澈的水一下子變得混濁就是同山洪暴發的先兆。這時,應先擇高大的樹頂作為避難所,及時向高處轉移。如果不幸落入水中,應拚命抓住自己的背包(背包可充當救生圈),或者抓住隨山洪沖來的大樹木。 切勿低估山洪暴發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於上游降下大雨,雨水會集涌而下,於數分鍾內演變為巨大山洪,如遊人適在溪中,極易為洪水沖走,引致傷亡。
預防:
(1)、除非是有準備的溯溪活動,否則不要沿溪澗河道遠足。
(2)、夏天雨季,或暴雨後切勿涉足溪澗。
(3)、下雨的時候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
(4)、開始下雨時應迅速離開河道,往兩岸高地走。
(5)、切勿嘗試越過已被河水蓋過的橋梁,應迅速離開河道。
危機處理:
(1)、峽谷、溪谷活動中天氣惡劣變壞,下雨的時候要密切注意觀察下雨量的變化,
(2)、發現流水湍急,混濁及夾雜沙泥腐爛樹木的時候,是山洪暴發之先兆,應迅速遠離河道、溪谷。
(3)、如果不幸掉進湍急的河水裡,應抱或抓緊岸邊的石塊,樹干或藤蔓,設法爬回岸邊或等候同伴救援。
十一、沼澤
沼澤地形主要是淤積而成的, 山脊兩坡面順勢而下形成的合水線,把匯集的雨水經過比較長的距離後流進水庫,隨雨水沖下來泥土細沙,在進水庫時雨水流進水庫去了,但淤沉下來的泥巴卻留了下來,形成爛泥潭——沼澤。
友情提醒:在水庫或者河床邊上的沖溝渡河,一定要仔細觀察好地形,選擇好合適的堅固地段渡河,能繞即繞過去,不要冒險嘗試。渡河前要准備好繩索,按照野外集體渡河戰術去操作。
預防:
(1)、團體行進時,萬一遇到沼澤地和濕地,留心觀察,評估風險,不可冒進。
(2)、通過時每5個人用繩索進行結組連接,人與人之間保持2~3米的距離縱向行進。有隊員不幸落入沼澤,可獲得隊友的及時救助。
危機處理:
(1)、如果個人行時時落入沼澤,千萬不要亂動,用力掙扎只會越陷越陷深。
(2)、可以松開背包帶,把背包帶放在身後,仰卧在背包上抽出一條腿,再抽出一條。或者把背包放在胸前,仰卧在背包上,「游」出沼澤地。
十二、森林火災
除閃電和乾燥氣候引發的大火外,人為疏忽是山火的最大隱患。
應注意野外用火安全,嚴格野外用火制度,不亂丟煙頭、火種。
野炊時,准備一桶水或沙土放在營火旁邊,隨時備用,撤營時,必須將營火完全熄滅才能離開。
一旦發生山火,在燃燒初期應盡量滅火;火勢失控時,盡量頂風逃往山下或河邊等安全地帶,避免被火圍困。如已被火圍困。可採用砍伐或在主動放火,利用火燒後周圍的樹林、灌木形成空曠地帶的方法來保護自己。
十三、地震
地震發生時,馬上熄滅營火,盡快逃往空曠地或大樹底下,而在山的斜坡則非常危險,地震可有引發泥石流。絕對不可進入洞穴中。
十四、崩塌
崩塌廣泛出項在山坡、河湖岸、海岸上。
形成條件:
(1)、通常在50米以上急陡山坡或者河、湖、海岸上,坡度在30-60度上。
(2)、其次是岩溶裂縫發達,結構破碎。主要發生在暴雨、冰雪融化季節。
(3)、特別是岩層面與裂縫面與山坡方向一致時,更容易發生崩塌。
(4)、暴雨時或經連日豪雨,天然或人工斜坡經滲進大量雨水後,極易引致山泥傾瀉,引發山體崩塌。
預防:
(1)、暴雨時或連日豪雨後,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山坡附近。
(2)、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時,顯示斜坡內的水份已飽和,斜坡之中段或頂部有裂紋或有新形成的梯級狀,露出新鮮的泥土,都是山泥傾瀉崩塌的先兆,應盡快遠離這些斜坡。
(3)、如遇山泥傾瀉崩塌阻路,切勿嘗試踏上浮泥前進,應立刻後退,另尋安全小徑繼續行程或中止行程。
危機處理
(1)、隊友被山泥崩塌掩沒,切勿隨便嘗試自行拯救,避免更多人遇到傷亡
(2)、立刻通知有關部門准備適當工具進行救援。
十五、滑坡
根據速度分四類
高速滑坡——最危險,每秒形成數米至數十米的滑坡
滑坡的主要特點: 多出現在暴雨與冰雪融化的季節,且有大雨大滑、小雨小滑,無雨不滑特點。
十六、泥石流
泥石流發生的時段,通常是每年的七八月份的雷暴雨季節比較容易發生。
怎樣判定泥石流的發生?
(1)、正常的流水突然斷流或者洪水突然增大,並拌夾有較多的柴草,樹木。
(2)、深谷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者悶雷聲,就算是極其微聲,也應判定泥石流已經形成,要速離開。
(3)、河谷溪谷深處突變昏暗,並拌有塌方現象,要速離開,不是山洪就是泥石流
預防:
(1)、不要在大雨天或者連續陰雨幾天,當天還下雨的情況進入溪谷,謹防山洪、滑坡、泥石流。
(2)、泥石流常滯後於大雨暴雨而發山。
(3)、不可存僥幸心理。
危機處理:
(1)、不能沿溝向上或者向下跑,而應該向兩側山坡跑,快速離開河道、河谷、溪谷地帶。
(2)、不要在土質松軟,主土體不穩定的斜坡停留
(3)、要在基底穩固又較為平穩的地方躲避。
(4)、切勿上樹躲避。
十七、中暑
引發原因:高溫、衣著不當、缺水、疲勞過度、時間過長、睡眠不好。
分類型:先兆中暑,輕度中暑,深度中暑。
先兆中暑:頭暈、頭痛、口喝、多汗、惡心、四肢無力、脈搏加快。
輕度中暑:注意力不集中,意識精神迷糊,動作不協調。皮膚濕冷,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滾熱,四肢溫冷。
熱痙孿症:大量出汗,口喝,引發肌肉痙孿(俗稱抽筋)。
日射症:直接太陽底下曝曬,引起腦細胞受損。
熱衰竭症:脫水過多,缺失鹽分,年邁。
熱射症:高溫下體力消耗太多。
預防:
(1)、合理安排活動時間,早出晚歸,避開正午炎熱的時間。行前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帶著不好的心情或者工作壓力參加活動。
(2)、頭部降溫,短時散熱。參加活動,穿著能散熱的合適衣服。穿越途中,盡量用水把帽子浸濕,進行適當頭部降溫。在烈日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時,及時把帽子去掉短時散熱;
(3)、休息選點,避曬通風。穿越途中,長時間的休息,休息點要選擇能避開烈日曝曬及通風良好陰涼的地方休息。休息的時候要快速卸下背包,取下帽子,解開衣袖與領口紐扣,挽高腿褲,快速散熱。
(4)、注意行走節奏,避免過度疲勞。少量、多次、科學、合理,及時補充水分及含鹽食物,適當配搭一些含豐富電解質運動飲料。
危機處理
(1)、解衣、通風,脫離高溫環境。(帶少量冰鎮飲料與冰塊)
(2)、給予患者多次飲用清涼飲料或者電解質飲料,及時補充水分。
(3)、把患者的雙腳抬高,在頭部適當位置塗抹清涼油,風油精,口服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救急行軍散等防暑葯品。 (4)、患者清醒後,看恢復情況是否繼續行程,不適由專人陪同,及時送醫院。
十八、失溫
(什麼是風感溫度?什麼是高空風?什麼是中心體溫的部位?參考:人體的中心體溫是36.5-37度,手腳表面是35度)
導致失溫的原因: 衣物寒濕、體表風冷、飢餓、疲勞、年老體弱。
失溫的症狀:感覺寒冷,四肢冰冷,持續發抖,臉色蒼白,記憶減退,語言不清,肌肉不受意志控制,反應遲鈍,性情改變或者失去理智,脈搏減緩,失去意識。
參考溫度: 40度-推薦的重溫體溫
37度-正常
35度-有失溫症兆,發抖。
33度-嚴重,意識模糊。
30度-無針刺感覺意識
28度——死亡
危機處理:
[推薦記住兩個字即可避免失溫——「勤快」,熱了——脫!冷了——加!濕了——換!]
(1)、保持體力,停止活動或者緊急扎營,不斷進食高熱量食物。
(2)、脫離低溫惡劣環境,及時脫下寒濕衣物,更換保暖溫暖衣物。
(3)、防止繼續失溫,協助重獲體溫,進食熱糖水。
(4)、保持清醒,給予消化熱食,平卧往睡袋裡丟熱水瓶或者施救者體溫傳導。
(5)、意識迷糊,狀態嚴重者,採用40度溫水浸泡。
(6)、失去意識,人工呼吸,40度以下溫水從肛門大腸灌洗方式直接中心重溫。
(7)、切勿喝酒,切勿按摩四肢。
十九、高山反應
海平面的標准大氣壓為760毫米汞高,空氣中的氧含量約為21%。
通常海拔超過3000米即為高海拔地區,一般人到這個高度就開始有高山反應了。
高山反應是因為地勢增高,氣壓降低,空氣中的含氧量隨著氣壓降低而降低了,使氧氣不能充分進入人體血液,導致高山反應。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氣候環境,反應各有不同。關鍵是每個人的適應不同。以前上到6千米都沒有高山反應,並不能代表這次你上個4千米也沒有反應。
主要症狀:頭昏,耳鳴,嘔吐,口感差,不想進食,昏昏嗜睡,微發燒。嚴重者反應遲鈍,呼吸急速,情緒不安,精神亢奮,記憶力減退,出現幻覺。
預防:
(1)、控制每天上升高度,每天上升高度盡量控制約700米左右。
(2)、行程合理,勿過渡疲勞。(編者:有多名山友反應,控制負重問題很重要。)
(3)、大量喝水,飲食均衡。
(4)、勿早睡,勿動腦,輕微活動,主動適應。
(5)、睡眠充足,除非很需要,盡量不要服食葯品。
危機處理:
(1)、供吸氧,快速下撤,盡快下撤到海拔較低處,脫離高海拔地區。
(2)、患者休克,優先處理,注意失溫等並發症。
4. 戶外攀岩有哪些風險
要有專業的人帶你。不然自己胡來。做好保護,把風險降到最小
5. 戶外爬山活動哪些人不適宜
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哮喘等疾病的人,以及下肢不健全的人原則上不適宜戶外爬山活動。如果山不算太高,不妨試試,但活動節奏不宜太快。
6. 登山危險嗎
登山對人的身心健康大有好處,但也潛伏著一定危險。為了保證安全,應版該做到;
l.登山權時有老師或家長帶領,要集體行動。
2.登山的地點應該慎重選擇。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清楚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天氣變化的情況,選擇一條安全的登山路線,並做好標記,防止迷路。
3.備好運動鞋、繩索、干糧和水。在夏季,一定要帶足水,因為登山會出汗,如果不補充足夠的水分,容易發生虛脫、中暑。
4.最好隨身攜帶急救葯品,如雲南白葯、止血綳帶等,以便在發生摔傷、碰傷、扭傷時派上用場。
5.登山時間最好放在早晨或上午,午後應該下山返回駐地。不要擅自改變登山路線和時間。
6.背包不要手提,要背在雙肩,以便於雙手抓攀。還可以用結實的長棍作手杖,幫助攀登。
7.千萬不要在危險的崖邊照相,以防發生意外。
7. 爬山有什麼風險
雪崩,地震,踩踏,擁擠,失足掉落,恐高眩暈昏迷,高原反應缺氧,飛機墜落被砸中,高空拋物,交通事故,碰到別人被打,碰到機油被爆,中蛇毒而亡,吃得不幹凈腹瀉,食物中毒而死。爬山很麻煩的,還累。
8. 爬山前應注意什麼危險。。
以下指城市周邊簡單易行的爬山方式:
1、確認自己走的路線是熟悉的,不走小路版,岔路口分清楚方向,做到權心裡有數,爬山前一天查詢當地天氣情況,雨天不建議爬山。
2、帶爬山的必須品:1天行程帶(登山杖(登山的時候可以為你節省很大一部分體力)、水壺(裝1升以上的)、干糧(牛肉乾、巧克力能補充能量與熱量的食物)、運動鞋(一定要合腳,不然要打水泡)、擦汗毛巾、衣服要穿寬松、排汗的衣服,不易溝掛的衣服為佳、指南針,如果熟悉路線的話,可以不帶。)
3、不建議一個人爬山,最好找一搭檔,互相幫助,有事也好商量。
4、在上山如果有台階路,走Z字形路線比較省體力,下山時,腳與地面呈45度角,身體重心靠後,這樣即使摔倒也是屁股坐在地上,不會摔倒滾下山去。
5、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直接咨詢我。
9. 戶外登山有哪些注意事項
http://..com/question/4227663.html
樓上的,恐怕是抄這份的吧,這是網路最早這樣回答的
參考資料是
自己回??
請尊重他人的答答案!~
10. 新手戶外徒步有危險嗎
剛開始徒步的時候,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你是剛剛參與到戶外徒步的陣營中來,一定不要急於求成。下面的幾條原則對於剛開始徒步的戶外愛好者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一定要按照自己的速度來走:不要逞強埋頭猛走,這樣會大量消耗體力,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如果和好多人一起徒步,最好找一個和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伴同行。
2、科學地衡量自己的體能:頭幾次外出徒步的時候最好堅持走若干個小時,而不要計劃一定要走多遠,通過這樣的幾次摸底,對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之後,再適當增加徒步穿越的強度。
3、不要只顧低頭走路,而錯過了周圍的風景:在戶外徒步,強身健體只是其中一個目的,不要為了一些所謂「自虐」的目的來暴走,大強度的體力付出,有時候會得不償失。記住戶外徒步的時候,最恰當的速度是能夠維持自己走一整天的速度。
4、學會休息的步法:對於走路,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在徒步的時候,應該用一個自己比較舒適的方法走路,這樣的你的體力能夠得到科學有效的利用。
5、徒步的時候要「多吃多喝」:多吃多喝的定義不是暴飲暴食,如果吃的太多,估計路可能都走不了了。這里的多吃多喝是指吃喝的頻度,徒步的時候,人體的熱量損失大,為了補充體力,需要及時補充水和食物。在爬大坡之前可以適當地多喝一些水。如果天氣比較熱,流汗多,可以在飲用水中適當加點鹽。
6、在徒步的過程中要注意科學地休息:一般每走50分鍾需要休息10分鍾,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衡量加減。
登山杖
「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戶外活動中,適當地利用裝備,有時候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戶外愛好者來說,在徒步的時候如果能有兩根登山杖與你同行,能為你帶來不少便利。
1、最好有兩根可以自由伸縮、攜帶方便、有防震功能的專業登山杖。如果沒有,當然也可以就地取材地用樹枝、木棍代替。
2、當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進的時候,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體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絆絆的發生。
3、過河的時候,登山杖等於你的身體又增加了支點了,有利於在湍急、濕滑的河流中保持平衡。
4、上坡的時候,登山杖可以幫助你的腳助力,下坡時可以幫助減少膝部的震動,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5、走在有灌木叢的山路上時可能會有蛇,這時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
6、雖然不是丐幫,但是有了登山杖,就等於你也有了一根打狗棒,逢村過寨的時候,你可以用它來對付野狗。
7、休息時可以用登山杖把地席支起來做一個簡易的遮陽棚來遮避太陽。
8、冬天的時候,經過有雪的低矮樹木時,可以用登山杖把樹枝上的雪打下來,這樣雪就不會掉在身上了。
9、有的登山杖還可以作為照相機的獨角架使用,在徒步的同時,如果你還有攝影的愛好,這種登山杖是個不錯的選擇。
知道自己的位置與方向
安全第一是戶外輕松徒步的前提。在野外,如果不小心迷路了,可不是一件小事。為了避免迷路,除了跟經驗豐富的領隊、向導活動外。作為每一個參與者在徒步的時候,還需要多留心,清楚自己的位置與方向。如果隊伍中這樣細心的「識途老馬」有好多,一旦迷路也一般能回到來時的路上。
1、在前進的時候,隨時要注意所經過的明顯得自然標志,如河、湖、岩壁、形狀比較有特點的山頭等,這樣一旦迷路也可以根據這些明顯標識來找回來時路。
2、我們徒步的地區,大都有當地人活動,可以根據小路的大小或有無經常走動的痕跡來進行判斷。如果你徒步的路線曾經是熱點路線,可以留意路上是否有一些先行徒步愛好者留下的路標。
3、如果沒有攜帶指南針,在有太陽的時候,結合時間,可以通過看自己的影子,來知道自己大概的前進方向。
4、徒步的時候,最好帶只手錶,這樣對時間能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知道自己還有多少路程要走。
5、每個地區太陽下山的時間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可以向當地人咨詢一下當地太陽落山的時間,根據時間及時地尋找營地或准備休息,徒步的時候要盡量避免走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