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戶外夜景 > 戶外亞克西

戶外亞克西

發布時間:2021-03-01 02:39:04

1. 維吾爾族的結婚的作文

男子穿長袍,稱為"袷袢",右任斜領,無扣,腰系長帶。農村婦女多穿寬袖連衣裙,外套黑色對襟背心;城市多穿西式短上裝和裙子。男女喜戴綉花小帽,稱為"朵帕"。女子還喜愛耳環、手脫項鏈等作為裝飾品。男女均喜著皮靴。 花帽 新疆花帽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維吾爾語音譯為"朵帕"。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回等民族均喜戴花帽。一般都用黑白絲線或彩色單線綉出各種民族形式的花紋圖案,以綉花、挑花、絆金、絆銀、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綴紛而成。花帽的式樣,花色不僅因民族而異,且有地域差別。不過各種花帽均具有精巧美觀、絢麗多彩的特點,只看一眼也會使人得到一種美的享受。 禮節 維吾爾族的禮節與宗教也有著極為緊密的關系。人民之間的禮節表現了平等、友愛、敬老、愛幼的精神,勞動人民相見總是相互親切地握手、問候,對老人十分尊敬。婦女中還有長者親吻晚輩的禮節。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一些帶有等級性的、封建的禮節逐漸消失了,體現著平等友愛、互敬互讓的禮節則繼續保存下來,並且增加了新的意義。維吾爾族熱情好客,崇尚禮節,待人接物,講究禮貌。如對長者要尊敬,走路讓長者先行,談話讓長者先說,坐下時讓長者坐在上座;小輩在長者面前不準喝酒、抽煙;親友相見必須握手問候,互相致禮和問好,然後右臂撫胸,躬身後退步,再問對方家屬平安;婦女在問候之後,雙手扶膝,躬身道別。在屋內坐下時,要求跪坐,禁忌雙腿直伸,腳底朝人。接受物品或給客人上茶時要雙手,單手接受物品被視為缺乏禮貌的舉動。 洗潔 新疆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愛清潔。他們洗瞼用水壺澆洗,不用臉盆。喝茶、吃飯之前定要洗手。特別是吃"抓飯"時,飯前洗手顯得更為重要。洗後的手,必須雙手緊握,擠出殘留的水珠,然後再行擦拭。洗滌餐具、也是一件一件沖洗,然後擱置起來,讓其自行晾乾,不用揩拭。比如碗盆之類,洗後將口朝下擱置,使其自干。 禁忌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禁食豬肉、動物血和已死的畜禽。土葬而不火葬。在清真寺和麻扎(墓地)附近禁止喧嘩。吃飯時不能隨便撥弄盤中食,不能隨便到鍋灶前面,不能剩飯,不慎落地的飯屑,要拾起放在餐布上,不能將拾起的飯粒再放進共用的盤中;吃飯或與人交談時,禁忌擤鼻涕、吐痰等不文明的習慣。在飲食方面,禁吃豬肉、驢肉、狗肉、騾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土葬而不火葬。在清真寺和麻扎(墓地)附近禁止喧嘩;在衣著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過膝,褲腿達腳面。最忌戶外著短褲。屋內就坐時要跪坐,禁忌雙腿直伸,腳朝人。親友相見要握手互道問候。然後雙手摸須,躬身後退一步,右臂撫胸;婦女在問候之後要雙手扶膝躬身道別。接受物品或清茶要用雙手、忌用單。 文化 維吾爾族能歌善舞,「十二木卡姆」是傳世音樂作品。舞蹈有單人舞、雙人舞、集體舞等,女子舞姿輕盈優美,旋轉快速多變;男子動作熱烈奔放,強悍剛勁。傳統保留節目有賽乃姆、刀郎舞、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婚禮舞、麥斯舞等,當代創作的摘葡萄舞、種瓜舞、新疆好、我的熱瓦甫等舞蹈均為上乘之作。麥西萊甫是維吾爾族民間群眾娛樂形式之一,每逢節日、喜慶或休閑時刻,人們會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表演雜技、魔術等,盡情狂歡。

2. 中國56少個數民族禮儀

第一節 內蒙古一、 內蒙古概況我國的蒙古族共有480餘萬人,絕大多數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他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吉林、新疆、甘肅、青海、寧夏、河北、河南等省區。其中一部分生活在牧區,另一部分生活在農業區。蒙古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國北部的大草原上,大部分從事畜牧業,也有一些經營農業或半農半牧。蒙古語屬阿勒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3種方言。蒙語文字最初是在回鶻文字的基礎之上創制的。蒙古族人多信喇嘛教。二、 蒙古族禮俗(一)節慶 1、大年。蒙古族叫過春節為過大年,農區與漢族相仿,牧區另有自己的特色。大年前家家戶戶都要置辦送親友的禮物,清掃蒙古包,製作新的蒙古袍、蒙古靴,購置奶桶、氈子、鍋盆等用具。從年三十到初五是最歡樂的幾天。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小圍坐在擺滿香噴噴食物並供有祖先名字的矮桌旁「守歲」。午夜,開始飲酒進餐。首先,兒女們要給父母和長輩敬酒祝願,全家要多吃多喝,剩得越多越好,象徵新的一年裡吃穿不愁。唯有黃油、紅糖、白面混合烙出的大圓餅(新年餅)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離,永久團圓,永遠過著甜甜蜜蜜的幸福生活。蒙古族講究熬年。三十晚上,蒙古包燈火輝煌,馬頭琴聲和歌聲不斷,通宵達旦。蒙古族拜年一年拜一次,也有拜兩次的。初一,天還未亮,男女老少都換上新的服裝,晚輩給雙親和老年人叩頭、獻哈達、敬酒。老人們斟上滿滿一碗奶,祝願子女幸福。有些還要全家到寺廟向喇嘛叩頭,求活佛保佑。新春期間,男女青年跨上駿馬,帶上哈達、美酒等禮物,三五成群,挨個地給親友拜年。拜年途中,男女青年常常利用這個機會賽馬,互相追逐,氣氛熱烈歡樂。2、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蒙古族對火神十分崇敬,認為火神可以賜予人們幸福與財富,把3天叫「日火」,30天叫「月火」,360天叫「年火」。小年正是送火神爺的「年火」日子,因此特別熱鬧。這天,要在「灶神」龕前燒香,供獻牛羊肉、黃油、奶皮、糖果等食物,名為「灶祭」,全家團聚歡樂。晚上,把事先准備好的草或獸糞用火點著,再從各種供品中取一點,投進火堆,全家老少對著火焰向火神爺禱告,名為送灶神。3、敖包祭祀。敖包是蒙古語譯音,也叫「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積成的石堆、土堆,在圓壇之上堆積石頭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3層,重疊成圓錐體,周圍塗白土,高幾十米,形似烽火台,遠望又如塵塔。祭敖包的時間,多在水草豐茂的季節。屆時,敖包上插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旗上寫經文,並請喇嘛來焚香點火、誦經念咒。官民一起圍著敖包,從左向右走3圈,祈神降福。祭祀。祭祀禮儀大致有血祭——宰殺自己喂養的馬、牛、羊,供奉在敖包之前;酒祭——將鮮奶、奶油、奶酒一滴滴灑在敖包前;火祭——在敖包前點燃乾柴堆或動物糞便堆,各戶走近火堆念自家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馬哈」(羊肉丸子)投進火里,火越燒越旺;玉祭——以玉為供品,現在一般用硬幣或炒米等物替代玉。敖包禮儀結束後,要舉行傳統的騎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此後,參加娛樂活動的人開懷暢飲,男女青年往往藉此機會相見,登高遠游,互相追逐,訴說衷情腸。4、那達慕。每年6月至9月份的牧閑季節,蒙古人在草原上舉行盛大的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稱「那達慕」大會。屆時,周圍50公里~100公里的牧民都驅車乘馬趕來聯歡會。「那達慕」的主要項目為:騎馬——參賽者年齡不限,有少年兒童、青壯年,也有老年人。賽程通常為25公里~35公里,終點設在會場。參賽者身著華麗綵衣,頭系紅綠綢飄帶,馬不著鞍,人不穿靴襪。比賽開始,參賽者躍馬競馳,爭先恐後,沿途觀眾歡呼,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都為失敗。報名不分民族、地區,不限年齡,不限體重。比賽時,由裁判安排對手,實行單淘汰制,一跤定勝負。摔跤手的服裝上衣用牛皮製成,上邊釘滿銀釘或銅釘,後背中間有圓形眼鏡或吉祥之類的字,下身穿肥大白褲,外套秀有各種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腰間系有紅、藍、黃3色綢子做的圍裙,腳蹬蒙古靴或馬靴。比賽場地簡單,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軟空地,就可進行比賽。射箭——分靜射和騎射兩種。弓箭的式樣、重量、長度、拉力都不限,一般規定每人射9箭,分3輪射完,以中靶的多少評定名次;騎射跑道為4米寬、半米多深、85米長的一條溝。靶位設3個,第一靶在兩米高的木架上掛一個0.3立方米的白色布袋,第三靶是一個等邊三角形的白色布袋。第一、二靶位在射手左側,第三靶位在右側。射手身著緊身彩袍,背上弓箭,乘馬到起跑線。當裁判員發令後,便開始起跑,抽弓射箭。當射中某環時,環把便自動脫落,觀眾不斷喝彩助威。除上述活動之外,那達慕大會還是物資交流大會。夜幕降臨,草原上飄盪著悠揚動聽的馬頭琴聲,年輕人跳起歡快的舞蹈,老人們圍坐在帳篷前,品味著香甜的奶茶,談論著美好的生活。(二)禮儀蒙古族人性格豪爽,並很講究禮節。對長者很尊重,也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他們熱情好客,有客人到總是出帳篷迎接。客人進帳應從左邊走,入帳後席地而坐。他們往往用「艾拉克」(酸馬奶)招待客人,而且客人必須一飲而盡,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盡管有些食品客人吃不慣,也不能堅拒,應嘗一嘗,並點頭稱是以表示謝意。蒙古人很尊重長者,接受長者贈予的東西,必須屈身去接或跪下一條腿伸右手接。常見禮儀有:1、蒙古族傳統禮節主要有獻哈達、遞鼻煙壺、裝煙和請安等,現今又增加了鞠躬禮和握手禮。2、熱情好客,在請客人進入蒙古包時,總是立於門外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門,請客人先行。3、客人就座後主人按淺茶滿酒的禮俗熱情獻上奶茶和美酒,並用哈達托著獻給客人4、待客人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接待貴賓或喜慶時要擺全羊席,有烤、煮全羊兩種。5、送客時,主人要送客人至包外或本地邊界。如騎馬,主人還要扶客人上馬,並說「再見」或「祝一路平安」等語。當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後,主人才返回住處。6、送任何禮品,都要成雙成對。送接禮品、敬茶敬酒均要用雙手,以示尊重;不應用單手,更不能用左手。(三)習俗在居住習俗方面,蒙古族居住的房屋大體上分4類:喇嘛廟宇,一般選擇在風景優美的地方,磚瓦木石,結構類似清代宮殿;王爺府第,王公貴族居住的地方,和喇嘛廟一樣壯觀;蒙古包,磚塊木料構成,為草原牧民主要住房;漢式房屋,為牧區、半農半牧區人居住。蒙古包分為用於牧區的可移動式蒙古包和半農半牧區使用的固定式蒙古包。「勒勒車」是蒙古人主要的傳統交通工具,用以拉水、搬家、運送燃料及婚喪嫁娶。車輪直徑1.45米,軸輪多用樺木做成。蒙古族服飾大體分為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4個主要部分。首飾十分講究,逢年過節、探親訪友、喜慶宴會時穿著用珍珠、瑪瑙、寶石、金銀裝飾的首飾,平時牧區女子多用紅、綠等長綢帶把頭纏上。男女冬季多戴尖頂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進帽。蒙古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喜穿長袍。這種袍子寬大袖長,下端左右不分岔,領子較高,鈕扣在右側。領口、袖口、邊沿常用漂亮的花邊點綴。男子喜歡藍色、棕色;女子喜歡紅色、綠色、紫色。夏季穿顏色較淺的單夾袍;冬季老羊皮做的深色袍子。腰帶是穿蒙古袍時所必備的,通常用面料綢緞做成。靴子分布靴和皮靴兩種:布靴由厚布或帆布製成,柔軟輕便;皮靴用牛皮、馬皮或驢皮製成,便於防寒防水。牧民四季離不開蒙古靴。蒙古族在飲食方面,牧民以牛羊肉和乳酪為主食,城鄉居民以米面為主食。麵食喜歡做成包子、餃子、蒙古面餅等。一般每日三餐,早餐為奶茶、饃饃和酥油,午餐一般,晚餐多吃肉。喜歡飲用磚茶沏泡的濃茶,喜歡喝烈性酒。蒙古族的婚姻習俗為:一夫一妻,同一血緣男女不能成婚。舊時婚姻多由父母做主,通常由男家派媒人帶哈達、美酒等到女家說媒,如女方同意,即可訂婚。結婚時,由喇嘛選定良辰吉日。結婚那天,男家在所住蒙古包附另設一新包。清晨,拳郎媒人、伴郎陪同下,跨上駿馬前去迎親。來到女家,女方仍不開門,女方的蒙古包閉門里唱民歌發問,伴郎要用民歌對答如流,伴娘才請男方入門。新郎進門先向佛像叩頭,再向新娘的父母獻哈達、燒酒等禮品,向親友呈箅煙壺問安。然後,新娘在送親的祝酒歌聲乘馬圍蒙古包繞行3圈,向父母姐妹告別,在女家親友陪送下到新郎家。迎親路上,男女雙方要互相追逐嬉戲,搶先到家。迎親到家,先在蒙古包外環繞3圈,下馬後拿著馬鞭,雙雙通過兩堆旺火,表示對愛堅貞不渝,也表示對新人消災避邪、興旺發達的祝願。進入包內,新郎、新娘向佛像和新郎父母跪拜,接著新娘同新友一一相見,互獻哈達、贈品或交換鼻煙壺。禮畢後,緊接著舉行宴會款待新友。蒙古族葬禮極為簡單,一般不設靈堂,沒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燒紙錢,不給親友通訃聞。舊時一般請喇嘛念經。葬式大體有野葬——又稱天葬,即人死後,用白布裹身,放在荒野里,任狐狼鷹犬鳥獸啄食。野葬後,子孫在49天或百日內不剃發、不飲灑、不作樂,遇賓客不寒暄,以示哀悼;火葬——給死者全身纏上白布,塗上黃油,請喇嘛念經超度,然後將屍體投入烈火焚燒。焚燒後,往往揀拾骨灰,和以麥粉,製成人形,存於喇嘛廟的寶塔,或送五台山的靈域,以示成佛,土葬——亦稱棺葬,多是農區的葬法,牧區王公貴族也用此法埋葬。蒙古人也信奉藏傳佛教。蒙古牧區以肉食為主,主要是牛羊肉,也吃豬肉、鹿肉和羊肉等。自食和招待客人常用手扒肉(一種不加鹽和其他佐料,原汁煮熟的肉);招待貴客用整羊席,其中請客人吃羊和羊尾巴是最隆重的招待。飲料是用馬、牛、羊奶做成的奶茶,還有泡子酒(用小米釀成)和奶子酒等。農業區以糧食為主,主要以麵食類的饃、面條、餃子、炒麵等為食物。炒米是他們喜愛的食品,拌上酸奶和白糖,吃起來非常清香爽口。(四)禁忌1、路過蒙古包時,要輕騎慢行,以免驚動畜群。進蒙古包以前要將馬鞭子放在門外;如帶入包內,則被看作是對主人的不敬。進門要從左邊進,入包後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邊,離包時也要走原來的路線。2、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馬上車,要走一段路,待主人回去後,再上馬上車。3、主人要躬身端出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4、鍋灶不許用腳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腳,否則等於侮辱灶神。5、蒙古包里有了病人,在包前左側縛有一條繩子,繩子的一頭埋在地下,表明主任不能待客,來訪者就不應進門。6、不吃魚蝦等海味以及雞鴨的內臟和肥豬肉,也不愛吃青菜和糖、醋、過辣及帶湯汁的菜餚。第二節 回族一、回族概況回族共有860餘萬人,在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不僅人口多,而且分布廣。全國2000多個縣、市中、幾乎都散居著回族。比較集中的地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其他分布較多的是甘肅、河南、河北、青海、山東、雲南、安徽、遼寧、新疆,從而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世紀以來,少數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古代中亞細亞人久居中國,在與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長期相處過程中,經過融合、發展而形成了回族。回族語言逐漸習慣於以漢語作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深受阿拉伯、波斯等傳統文化的影響,又吸收漢族文化是回族文化的特色,但在共同心態、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回族仍表現自己的特色。二、回族禮俗(一)禮儀 回族人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穆斯林(伊斯蘭教教徒)的日常生活做了種種規定,伊斯蘭教的教規和民族習俗已經融合,不論是否信教,其禮節禮儀都明顯地表現出伊斯蘭的特點。有念經、禮拜、封齋等儀式,還要繳納「天課」(宗教稅)。在禮俗方面,有尊敬長者;禁止用食物開玩笑;不用禁忌的東西做比喻;禁止背後議論別人的短處;外出必須戴帽,不能露頂等等。最普通遵守的禮儀規范是(1)尊敬長者;(2)講究衛生,室內潔凈,飯前便後要洗手;(3)阿訇是清真寺主持教務的人,極受穆斯林及回族人的尊敬。當他們在祈禱時,千萬不要打擾他們。(二)節慶 中國回族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撒拉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保安等民族一樣,均信仰伊斯蘭教,其節日都與伊斯蘭教有關。1、開齋節。伊斯蘭教規定,教歷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為齋月。在齋月里,人們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食,整個白天不得吃飯、喝水,稱守齋。此外,還要清心寡慾。齋期滿之日,即伊斯蘭教歷的十月一日為開齋節。這天,所有虔誠的穆斯林要沐浴更衣,身著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做禮拜,走親訪友,互相祝賀,互相饋贈禮品。2、古爾邦節。俗稱「獻牲節」、「忠孝節」,是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共同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每年教歷十二月上旬,教徒需履行宗教功課,在最後一天(十二月十日)宰殺牛羊共餐慶賀。 在中國,每逢節日,穆斯林除參加沐浴會禮、前往清真寺聽教長宣喻教義外,人人身著盛裝,走親訪友,互相祝賀、饋贈禮物。3、聖紀節。聖紀節也稱「聖忌節」、「冒路德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相傳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都是在伊斯蘭教歷的三月十二日,廣大穆斯林為了紀念伊斯蘭教對穆罕默德創教的功績,在他誕辰和逝世的這一天舉行集會,以後便逐漸演變成為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節日活動多由清真寺主持。屆時,穆斯林們穿戴整齊,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禮拜。節日主要內容有頌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歷史等。有的地方還宰牛殺羊,舉行會餐活動。(三)習俗 回族人民非常講究衛生,飯前飯後都要洗手。回族的主食為蒸饃、包子、餃子、餛飩、湯面、牛羊肉泡饃和油炸食品等;副食中的肉類為牛肉、羊肉、雞鴨和有鱗的魚類;蔬菜大部分都愛食用。回民喜歡喝茶。華北地區回民喜歡喝茉莉花茶,西北地區回民喜歡喝磚茶,西南地區回民以飲用紅茶和花茶為主,東南地區回民多飲清茶。飲酒則一般不是他們的嗜好。在習俗方面,回民受漢民族文化強烈影響,衣著已與漢族相近,但仍保留自己的特色。婦女頭戴圓口帽,搭蓋頭,一般把頭發、耳朵、脖子都掩蓋起來。蓋頭有少女、媳婦、老婦之分:少女戴綠色的,媳婦戴黑色的,老婦戴白色的。服裝為右大襟短上衣,著長褲。年輕人喜歡在前襟,胸前綉花,在衣服上鑲色、滾邊。男人頭戴白色或黑色無沿小帽,又稱「禮拜帽」,上著對襟短上衣,穿白長褲、白襪子,喜歡在白襯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須的修飾。回民對肉食的選擇比較嚴格,只吃反芻類畜肉如牛、羊、駝肉和食谷類的雞、鴨、鵝肉及帶鱗的魚類,不食用自死的禽畜和畜血。回民喜食各種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小吃,如味美汁濃的清湯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夾饃、羊雜碎湯、釀皮、白水雞、切糕等,愛吃各種油煎食品,最常見的有油香和饊子。饊子條細心空,焦脆香酢,入口即碎。回民家裡蓋碗茶很有特色,種類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窩窩茶及「八寶茶」。「八寶茶」裡面放有花生、柿餅、紅棗、核桃仁、芝麻等脯佐料,揭開碗蓋,香氣四溢。回族人舉行婚禮前兩三天,男方要給女方家送去蒸饃、羊肉,叫「催妝禮」。結婚那天,男方要去接新娘,新娘全家人送親。新娘被送到男方家門時,新郎要圍著喜車轉一圈,然後將新娘及全家人迎進大門。從大門到新房門,新娘要由新娘的哥哥或舅舅抱著走進新房。兩家客人互道過「色拉日」後,舉行念「尼卡哈」儀式。儀式結束後,新娘、新郎進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紅蓋頭,互相交換禮物,並要用喜糖、核桃、喜棗撒向前來賀喜的客人,稱「撒喜」。晚飯後,客人開始鬧洞房由一人當即司儀,出點子,讓新郎、新娘表演節目。3天後,新郎陪著新娘「回門」(回娘家)。喪葬習俗方面,回族實行土葬。出葬前,要洗凈全身,叫「著水」然後用寫有經文的大小兩塊白布(叫「開凡」,女性多用一塊)裹身,口、耳、鼻、眼、額頭、手腳處要放冰塊、麝香。然後移入「塔布匣子「(清真寺內專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親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領送葬者舉行「站禮」儀式。儀式畢即抬往墓地。墳坑深兩米,直坑兩壁再挖一個偏洞(熱合提),上圓下方,高約1米。將亡人頭北腳南,面向西放入洞後,用磚封住洞口(熱合提門),然後填平深坑,地面堆成魚脊形墳堆。入葬時,阿訇誦經,葬後3天、7天(頭七)、月齋(1個月)、「四十」、「百日」、「周年」一般在家請阿訇誦經。主麻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親人要到墳上悼念亡人。(四)禁忌 1、回族人忌吃豬、驢、狗肉以及兇猛禽獸的肉和無鱗魚類。2、談話時忌諱「豬」字或同音字。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也都不養豬,禁止與豬肉有關的食品上桌。3、忌諱將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成員與其他民族成員混坐於餐桌前,端菜時不宜從其旁邊走過。4、回族人外出戴帽子,忌露頂 5、忌別人在背後議論其民族風俗。6、可食用的畜禽,不能隨隨便便拿來即食,必須經過阿訇宰殺,然後方可進食。反之,就是對真主的不恭,要受到嚴厲的懲罰。7、回族人在家宴客,還忌主人陪客,通常請族中男性長者或親朋好友作陪。這些禁忌在其他穆斯林民族的家庭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 8、嚴格禁止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忌諱的東西作比喻,如不能說某東西像血一樣紅。9、禁止在背後誹謗別人或議論他人短處。10、反對賭博、游手好閑等。11、忌用左手遞送物品。第三節 維吾爾族一、 維吾爾族概況「維吾爾」是民族自稱,系團結和聯合的意思。史書上曾有「袁紇」「回鶻」「畏兀兒」等不同稱謂。這個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國西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水稻、玉米和棉花。語言系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用阿拉伯字母的拼音文字,共和國成立後創制了拉丁化新文字,現在新舊文字都在使用。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從11世紀起,維吾爾族就有不少書面文學巨著流傳下來,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敘事長詩《福樂智慧》、穆罕默德·喀什葛爾的《突厥語詞典》等都是不朽之作;流傳廣泛的阿凡提的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代表;維吾爾族民族樂器有彈撥、吹奏、打擊樂等20種之多;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賽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間舞蹈形式。正在發掘整理的「十二木卡姆」則是民族音樂的不朽之作。二、 維吾爾族概況(一)節慶 1、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是維吾爾族的盛大節日。每逢節日,不分男女老少都盡情地跳起「賽乃姆」(一種群眾性的集體舞)。家家都吃著香甜的「普魯」,男女老幼都喜歡戴四楞小花帽,這是維吾爾族特有的標志之一。2、「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傳統的年節,於每年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舉行。「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顧名思義,是具有宰牲獻祭特色的節日。「古爾邦」節在阿拉伯語中稱為「爾德·古爾邦」。也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即「節日」,「古爾邦」含有「犧牲」、「獻身」之意。傳說古代阿拉伯人的始祖易卜拉欣,受伊斯蘭教真主安拉的啟示,要宰殺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勒以表示對安拉的虔誠。當易卜拉欣尊命執行而舉起刀的一瞬間,安拉派特使牽著一隻羊匆匆趕到,命令以宰羊代替獻子。從此,就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了每年宰牲獻祭的習俗。伊斯蘭教產生後,以先知易卜拉欣為聖祖,並把伊斯蘭教歷、太陽年十二月十日定為「古爾邦」節。「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重大的節日。節前家家戶戶打掃得乾乾凈凈,忙於宰殺牛羊,精製糕點。節日這天,穆斯林門便沐浴禮拜。凡經濟條件許可的穆斯林都要宰牲,接待賓客,饋贈親友。這些穆斯林在清真寺里集中,彼此握手、擁抱,互相祝福;然後由教長帶領,邊誦贊詞邊步入寺內大殿,舉行節日會禮,觀看宰牲儀式,聽阿訇朗誦《古蘭經》。有的成群結隊,到親友家中拜訪,主人按照傳統的禮節,擺出豐盛的筵席,大家同食羊肉、油食糕點和瓜果等,親密暢談。盛裝的青年男女盡情地在庭院、廣場上載歌載舞,從白天直到深夜,沉浸在無比的歡樂之中。(二)禮節 維吾爾族人很講禮貌,對長者很尊敬,走路、說話、就座、就餐等,都先禮讓長者。維吾爾族人在與親朋好友見面時,必須握手問候,互道「撒拉木」,意思是「你好」或「你們好」。城市中有一定身份者和知識分子多用右手扶胸,躬身後退一步說:「亞克西姆賽斯」。漢族人與維吾爾族人相見時,只要握手即可。維吾爾族人總是請客人坐在靠大牆的一邊,以表示尊敬。吃飯時,客人應跪坐,一表示對主人的尊敬。主人一般請客人動手先吃,出於禮貌,客人應回讓主人。維吾爾族人熱情好客,有時喜歡送一些吃食給服務員。如果服務員堅決拒絕,他們會不高興,因此婉言拒絕不行時,要用雙手接受,忌用單手接東西。1、維吾爾族人十分重視禮貌,在路上遇到尊長或朋友,或平時待人接物時,習慣將右手按在胸部中央,然後把身體向前傾30度,並連聲道「您好」。2、老人吃飯或到別人家做客,常用手摸臉做「都瓦」(一種祝福的 宗教儀式),有時握手後也做「都瓦」。3、家裡來了客人,全家都自覺地跑來歡迎,然後女主人用盤子把茶水端上來。人們端茶和接受物品都用雙手,以示尊敬。4、講究衛生,常喜歡在自來水龍頭下直接沖洗手臉。到維吾爾族家裡做客,進門前和用餐前女主人都要用水壺給客人沖洗雙手,一般洗3次。習慣一人專用茶杯,住宿期間也不要更換。當第一次給茶杯時,須當著本人面,將茶杯消毒後才便用。四、習俗:在習俗方面,維吾爾族人居住的房屋是方形的,開天窗,屋頂平坦,可涼曬瓜果和糧食。室內砌實心土炕,高約0.3米,供起居坐卧。牆上開壁龕,內置食物和用具,有的壁龕還精心構成各種幾何圖案,以石膏作裝飾。喜歡在牆上掛壁毯。冬季以火牆取暖,靠牆一邊是待客的上座。住房多成院落,方形,大門忌朝西開。庭院十分潔凈,多栽花木、葡萄、葫蘆及果樹。服飾方面一般都穿棉布衣。男子穿長袍,稱為「袷袢」,右衽斜領,無鈕扣,用腰帶式長方巾扎腰。城市婦女多穿西式短上衣和裙子,農 女多穿寬袖連衣裙,外套團體色對襟背心。不論男女老少,都喜愛戴四楞小花帽,稱為「尕巴」。婦女多喜歡耳環、手鐲、項鏈等裝飾品,喜歡眉染指甲。畫眉毛多把左右兩條連成一線。少女以長發為美,將頭發梳成十幾條長發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頭上別一新月形梳子作裝飾。也有把雙辮盤成發髻的。在飲食方面,麵粉、玉米和大米現已成為維吾爾族人民的日常主食。他們喜歡喝奶茶、吃饢,喜食拉麵和包子。最具民族風味的食品是烤羊肉串和「抓飯」。「抓飯」以羊肉、羊油、胡蘿卜、葡萄乾、洋蔥和大米做成,是節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除了烤饢和奶茶外,包子、抓飯、點心都離不開果肉、果仁。據說,維吾爾族人每年食用的干鮮瓜果平均達到50公斤—100公斤。按維吾爾族人的婚俗,男女相愛,先舉行訂婚禮,再舉辦結婚典禮。訂婚禮比較簡單,結婚典禮則十分隆重、熱鬧。結婚典禮中,先在女方家中舉行「迎娶儀式」,由神態庄嚴的主婚人大聲詢問男女雙方願不願意娶(嫁)對方,得到肯定答復後,主婚人則將兩小塊饢在碗里醮點鹽水,分別贈與二人。新郎、新娘雙手接過禮品,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同甘共苦、白頭偕老。在男方家最熱鬧的要數「揭蓋頭儀式「。儀式於晚完宴後在新房裡進行,此時年長的客人多已離去,新房內擠滿嘻嘻哈哈的姑娘和小夥子,以新婚夫婦為中心,告別是針對新娘,不停地逗笑、嬉戲,直到有人突然將新娘蓋頭的輕紗揭去。爾後,人們伴著輕快的舞曲翩翩起舞,以示祝福。新娘、新郎也在眾人邀請下跳起熱情奔放的維吾爾族雙人舞。人們歡歌漫舞,直至更深夜闌方盡興而歸。在喪葬習俗方面,維吾爾族實行土葬,不用棺材。人死後用白布裹屍,用移屍木匣抬到挖好的墓地入葬。人死後的7天、40天和1周年都要舉行悼念活動和散「乃孜爾」(請人吃飯、念經的活動)。維吾爾族人對墓地(麻扎)十分重視,不許從墓地上取土,不許在墓地內拉土做肥料,更不許牲畜在墓地內亂跑。維吾爾族的主食有饢(用玉米飯或在粉製成的圓形烤餅,有時還要加上肉、蛋和奶油),節日待客常用帕羅(用羊肉、清油、胡蘿卜、葡萄乾、蔥和大米做成的食品,即手抓飯),還有包子、餛飩、面條和玉米粥等。副食有羊、牛、雞肉以及各種蔬菜。炒菜必須加肉,做素菜者極少,有「無肉不算菜」的習慣。一般地說,每日三餐早吃饢、喝奶茶;午餐食各類主食,並以副食助餐;晚餐和早餐相似,有時也吃副食。飯前飯後必須洗手;吃抓飯時,預先還要剪指甲。飲料方面一般喜歡各種奶類和奶茶(磚茶熬開後加牛奶)或清茶,還愛喝葡萄酒,且酒量頗大。(三)禁忌(1)禁區食豬、驢、狗、騾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吃。(2)吃飯時不能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能隨便到鍋灶前,不要剩食物在碗中。飯畢有長者領做「都瓦」時,忌東張西望或立起。(3)衣忌短小,上衣一般過膝,褲腳達腳面,最忌戶外著短褲。(4)屋內就座時應跪坐,忌雙腿直伸、腳朝人。(5)忌睡覺時頭東腳西,故在安排客房、安放卧具與枕頭時宜特別注意。維吾爾族人睡覺忌頭東腳西,忌別人隨意挪動和翻看他們的東西,忌當面模仿和取笑他們獨特的習俗和衣飾。同維吾爾族 人在室內交談,禁忌葉痰、擤鼻涕、打哈欠,尤其是忌偉放屁。否則,便認為是對人的極大不敬。接拿維吾爾族人送的東西時,要有雙手,忌用單手,尤其是忌左手接拿。在維吾爾族人家做客,進餐時,忌諱隨便撥弄盤中的食物,不要隨意靠近鍋灶。如果吃抓飯,食前要洗手。一般是洗三下後,用手帕揩乾,禁止不擦手,否則,是對主人的不敬。與他人共吃一盤食物時,忌諱將掉落的食物再放入盤內。第四節 藏

3. 穆斯林在給老人過周年沒有靜身可以嗎

內蒙古一、 內蒙古概況我國的蒙古族共有480餘萬人,絕大多數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他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吉林、新疆、甘肅、青海、寧夏、河北、河南等省區。其中一部分生活在牧區,另一部分生活在農業區。蒙古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國北部的大草原上,大部分從事畜牧業,也有一些經營農業或半農半牧。蒙古語屬阿勒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3種方言。蒙語文字最初是在回鶻文字的基礎之上創制的。蒙古族人多信喇嘛教。二、 蒙古族禮俗(一)節慶 1、大年。蒙古族叫過春節為過大年,農區與漢族相仿,牧區另有自己的特色。大年前家家戶戶都要置辦送親友的禮物,清掃蒙古包,製作新的蒙古袍、蒙古靴,購置奶桶、氈子、鍋盆等用具。從年三十到初五是最歡樂的幾天。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小圍坐在擺滿香噴噴食物並供有祖先名字的矮桌旁「守歲」。午夜,開始飲酒進餐。首先,兒女們要給父母和長輩敬酒祝願,全家要多吃多喝,剩得越多越好,象徵新的一年裡吃穿不愁。唯有黃油、紅糖、白面混合烙出的大圓餅(新年餅)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離,永久團圓,永遠過著甜甜蜜蜜的幸福生活。蒙古族講究熬年。三十晚上,蒙古包燈火輝煌,馬頭琴聲和歌聲不斷,通宵達旦。蒙古族拜年一年拜一次,也有拜兩次的。初一,天還未亮,男女老少都換上新的服裝,晚輩給雙親和老年人叩頭、獻哈達、敬酒。老人們斟上滿滿一碗奶,祝願子女幸福。有些還要全家到寺廟向喇嘛叩頭,求活佛保佑。新春期間,男女青年跨上駿馬,帶上哈達、美酒等禮物,三五成群,挨個地給親友拜年。拜年途中,男女青年常常利用這個機會賽馬,互相追逐,氣氛熱烈歡樂。2、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蒙古族對火神十分崇敬,認為火神可以賜予人們幸福與財富,把3天叫「日火」,30天叫「月火」,360天叫「年火」。小年正是送火神爺的「年火」日子,因此特別熱鬧。這天,要在「灶神」龕前燒香,供獻牛羊肉、黃油、奶皮、糖果等食物,名為「灶祭」,全家團聚歡樂。晚上,把事先准備好的草或獸糞用火點著,再從各種供品中取一點,投進火堆,全家老少對著火焰向火神爺禱告,名為送灶神。3、敖包祭祀。敖包是蒙古語譯音,也叫「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積成的石堆、土堆,在圓壇之上堆積石頭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3層,重疊成圓錐體,周圍塗白土,高幾十米,形似烽火台,遠望又如塵塔。祭敖包的時間,多在水草豐茂的季節。屆時,敖包上插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旗上寫經文,並請喇嘛來焚香點火、誦經念咒。官民一起圍著敖包,從左向右走3圈,祈神降福。祭祀。祭祀禮儀大致有血祭——宰殺自己喂養的馬、牛、羊,供奉在敖包之前;酒祭——將鮮奶、奶油、奶酒一滴滴灑在敖包前;火祭——在敖包前點燃乾柴堆或動物糞便堆,各戶走近火堆念自家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馬哈」(羊肉丸子)投進火里,火越燒越旺;玉祭——以玉為供品,現在一般用硬幣或炒米等物替代玉。敖包禮儀結束後,要舉行傳統的騎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此後,參加娛樂活動的人開懷暢飲,男女青年往往藉此機會相見,登高遠游,互相追逐,訴說衷情腸。4、那達慕。每年6月至9月份的牧閑季節,蒙古人在草原上舉行盛大的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稱「那達慕」大會。屆時,周圍50公里~100公里的牧民都驅車乘馬趕來聯歡會。「那達慕」的主要項目為:騎馬——參賽者年齡不限,有少年兒童、青壯年,也有老年人。賽程通常為25公里~35公里,終點設在會場。參賽者身著華麗綵衣,頭系紅綠綢飄帶,馬不著鞍,人不穿靴襪。比賽開始,參賽者躍馬競馳,爭先恐後,沿途觀眾歡呼,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都為失敗。報名不分民族、地區,不限年齡,不限體重。比賽時,由裁判安排對手,實行單淘汰制,一跤定勝負。摔跤手的服裝上衣用牛皮製成,上邊釘滿銀釘或銅釘,後背中間有圓形眼鏡或吉祥之類的字,下身穿肥大白褲,外套秀有各種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腰間系有紅、藍、黃3色綢子做的圍裙,腳蹬蒙古靴或馬靴。比賽場地簡單,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軟空地,就可進行比賽。射箭——分靜射和騎射兩種。弓箭的式樣、重量、長度、拉力都不限,一般規定每人射9箭,分3輪射完,以中靶的多少評定名次;騎射跑道為4米寬、半米多深、85米長的一條溝。靶位設3個,第一靶在兩米高的木架上掛一個0.3立方米的白色布袋,第三靶是一個等邊三角形的白色布袋。第一、二靶位在射手左側,第三靶位在右側。射手身著緊身彩袍,背上弓箭,乘馬到起跑線。當裁判員發令後,便開始起跑,抽弓射箭。當射中某環時,環把便自動脫落,觀眾不斷喝彩助威。除上述活動之外,那達慕大會還是物資交流大會。夜幕降臨,草原上飄盪著悠揚動聽的馬頭琴聲,年輕人跳起歡快的舞蹈,老人們圍坐在帳篷前,品味著香甜的奶茶,談論著美好的生活。(二)禮儀蒙古族人性格豪爽,並很講究禮節。對長者很尊重,也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他們熱情好客,有客人到總是出帳篷迎接。客人進帳應從左邊走,入帳後席地而坐。他們往往用「艾拉克」(酸馬奶)招待客人,而且客人必須一飲而盡,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盡管有些食品客人吃不慣,也不能堅拒,應嘗一嘗,並點頭稱是以表示謝意。蒙古人很尊重長者,接受長者贈予的東西,必須屈身去接或跪下一條腿伸右手接。常見禮儀有:1、蒙古族傳統禮節主要有獻哈達、遞鼻煙壺、裝煙和請安等,現今又增加了鞠躬禮和握手禮。2、熱情好客,在請客人進入蒙古包時,總是立於門外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門,請客人先行。3、客人就座後主人按淺茶滿酒的禮俗熱情獻上奶茶和美酒,並用哈達托著獻給客人4、待客人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接待貴賓或喜慶時要擺全羊席,有烤、煮全羊兩種。5、送客時,主人要送客人至包外或本地邊界。如騎馬,主人還要扶客人上馬,並說「再見」或「祝一路平安」等語。當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後,主人才返回住處。6、送任何禮品,都要成雙成對。送接禮品、敬茶敬酒均要用雙手,以示尊重;不應用單手,更不能用左手。(三)習俗在居住習俗方面,蒙古族居住的房屋大體上分4類:喇嘛廟宇,一般選擇在風景優美的地方,磚瓦木石,結構類似清代宮殿;王爺府第,王公貴族居住的地方,和喇嘛廟一樣壯觀;蒙古包,磚塊木料構成,為草原牧民主要住房;漢式房屋,為牧區、半農半牧區人居住。蒙古包分為用於牧區的可移動式蒙古包和半農半牧區使用的固定式蒙古包。「勒勒車」是蒙古人主要的傳統交通工具,用以拉水、搬家、運送燃料及婚喪嫁娶。車輪直徑1.45米,軸輪多用樺木做成。蒙古族服飾大體分為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4個主要部分。首飾十分講究,逢年過節、探親訪友、喜慶宴會時穿著用珍珠、瑪瑙、寶石、金銀裝飾的首飾,平時牧區女子多用紅、綠等長綢帶把頭纏上。男女冬季多戴尖頂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進帽。蒙古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喜穿長袍。這種袍子寬大袖長,下端左右不分岔,領子較高,鈕扣在右側。領口、袖口、邊沿常用漂亮的花邊點綴。男子喜歡藍色、棕色;女子喜歡紅色、綠色、紫色。夏季穿顏色較淺的單夾袍;冬季老羊皮做的深色袍子。腰帶是穿蒙古袍時所必備的,通常用面料綢緞做成。靴子分布靴和皮靴兩種:布靴由厚布或帆布製成,柔軟輕便;皮靴用牛皮、馬皮或驢皮製成,便於防寒防水。牧民四季離不開蒙古靴。蒙古族在飲食方面,牧民以牛羊肉和乳酪為主食,城鄉居民以米面為主食。麵食喜歡做成包子、餃子、蒙古面餅等。一般每日三餐,早餐為奶茶、饃饃和酥油,午餐一般,晚餐多吃肉。喜歡飲用磚茶沏泡的濃茶,喜歡喝烈性酒。蒙古族的婚姻習俗為:一夫一妻,同一血緣男女不能成婚。舊時婚姻多由父母做主,通常由男家派媒人帶哈達、美酒等到女家說媒,如女方同意,即可訂婚。結婚時,由喇嘛選定良辰吉日。結婚那天,男家在所住蒙古包附另設一新包。清晨,拳郎媒人、伴郎陪同下,跨上駿馬前去迎親。來到女家,女方仍不開門,女方的蒙古包閉門里唱民歌發問,伴郎要用民歌對答如流,伴娘才請男方入門。新郎進門先向佛像叩頭,再向新娘的父母獻哈達、燒酒等禮品,向親友呈箅煙壺問安。然後,新娘在送親的祝酒歌聲乘馬圍蒙古包繞行3圈,向父母姐妹告別,在女家親友陪送下到新郎家。迎親路上,男女雙方要互相追逐嬉戲,搶先到家。迎親到家,先在蒙古包外環繞3圈,下馬後拿著馬鞭,雙雙通過兩堆旺火,表示對愛堅貞不渝,也表示對新人消災避邪、興旺發達的祝願。進入包內,新郎、新娘向佛像和新郎父母跪拜,接著新娘同新友一一相見,互獻哈達、贈品或交換鼻煙壺。禮畢後,緊接著舉行宴會款待新友。蒙古族葬禮極為簡單,一般不設靈堂,沒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燒紙錢,不給親友通訃聞。舊時一般請喇嘛念經。葬式大體有野葬——又稱天葬,即人後,用白布裹身,放在荒野里,任狐狼鷹犬鳥獸啄食。野葬後,子孫在49天或百日內不剃發、不飲灑、不作樂,遇賓客不寒暄,以示哀悼;火葬——給者全身纏上白布,塗上黃油,請喇嘛念經超度,然後將屍體投入烈火焚燒。焚燒後,往往揀拾骨灰,和以麥粉,製成人形,存於喇嘛廟的寶塔,或送五台山的靈域,以示成佛,土葬——亦稱棺葬,多是農區的葬法,牧區王公貴族也用此法埋葬。蒙古人也信奉藏傳佛教。蒙古牧區以肉食為主,主要是牛羊肉,也吃豬肉、鹿肉和羊肉等。自食和招待客人常用手扒肉(一種不加鹽和其他佐料,原汁煮熟的肉);招待貴客用整羊席,其中請客人吃羊和羊尾巴是最隆重的招待。飲料是用馬、牛、羊奶做成的奶茶,還有泡子酒(用小米釀成)和奶子酒等。農業區以糧食為主,主要以麵食類的饃、面條、餃子、炒麵等為食物。炒米是他們喜愛的食品,拌上酸奶和白糖,吃起來非常清香爽口。(四)禁忌1、路過蒙古包時,要輕騎慢行,以免驚動畜群。進蒙古包以前要將馬鞭子放在門外;如帶入包內,則被看作是對主人的不敬。進門要從左邊進,入包後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邊,離包時也要走原來的路線。2、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馬上車,要走一段路,待主人回去後,再上馬上車。3、主人要躬身端出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4、鍋灶不許用腳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腳,否則等於侮辱灶神。5、蒙古包里有了病人,在包前左側縛有一條繩子,繩子的一頭埋在地下,表明主任不能待客,來訪者就不應進門。6、不吃魚蝦等海味以及雞鴨的內臟和肥豬肉,也不愛吃青菜和糖、醋、過辣及帶湯汁的菜餚。第二節 回族一、回族概況回族共有860餘萬人,在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不僅人口多,而且分布廣。全國2000多個縣、市中、幾乎都散居著回族。比較集中的地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其他分布較多的是甘肅、河南、河北、青海、山東、雲南、安徽、遼寧、新疆,從而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世紀以來,少數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古代中亞細亞人久居中國,在與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長期相處過程中,經過融合、發展而形成了回族。回族語言逐漸習慣於以漢語作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深受阿拉伯、波斯等傳統文化的影響,又吸收漢族文化是回族文化的特色,但在共同心態、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回族仍表現自己的特色。二、回族禮俗(一)禮儀 回族人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穆斯林(伊斯蘭教教徒)的日常生活做了種種規定,伊斯蘭教的教規和民族習俗已經融合,不論是否信教,其禮節禮儀都明顯地表現出伊斯蘭的特點。有念經、禮拜、封齋等儀式,還要繳納「天課」(宗教稅)。在禮俗方面,有尊敬長者;禁止用食物開玩笑;不用禁忌的東西做比喻;禁止背後議論別人的短處;外出必須戴帽,不能露頂等等。最普通遵守的禮儀規范是(1)尊敬長者;(2)講究衛生,室內潔凈,飯前便後要洗手;(3)阿訇是清真寺主持教務的人,極受穆斯林及回族人的尊敬。當他們在祈禱時,千萬不要打擾他們。(二)節慶 中國回族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撒拉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保安等民族一樣,均信仰伊斯蘭教,其節日都與伊斯蘭教有關。1、開齋節。伊斯蘭教規定,教歷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為齋月。在齋月里,人們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食,整個白天不得吃飯、喝水,稱守齋。此外,還要清心寡慾。齋期滿之日,即伊斯蘭教歷的十月一日為開齋節。這天,所有虔誠的穆斯林要沐浴更衣,身著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做禮拜,走親訪友,互相祝賀,互相饋贈禮品。2、古爾邦節。俗稱「獻牲節」、「忠孝節」,是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共同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每年教歷十二月上旬,教徒需履行宗教功課,在最後一天(十二月十日)宰殺牛羊共餐慶賀。 在中國,每逢節日,穆斯林除參加沐浴會禮、前往清真寺聽教長宣喻教義外,人人身著盛裝,走親訪友,互相祝賀、饋贈禮物。3、聖紀節。聖紀節也稱「聖忌節」、「冒路德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相傳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都是在伊斯蘭教歷的三月十二日,廣大穆斯林為了紀念伊斯蘭教對穆罕默德創教的功績,在他誕辰和逝世的這一天舉行集會,以後便逐漸演變成為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節日活動多由清真寺主持。屆時,穆斯林們穿戴整齊,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禮拜。節日主要內容有頌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歷史等。有的地方還宰牛殺羊,舉行會餐活動。(三)習俗 回族人民非常講究衛生,飯前飯後都要洗手。回族的主食為蒸饃、包子、餃子、餛飩、湯面、牛羊肉泡饃和油炸食品等;副食中的肉類為牛肉、羊肉、雞鴨和有鱗的魚類;蔬菜大部分都愛食用。回民喜歡喝茶。華北地區回民喜歡喝茉莉花茶,西北地區回民喜歡喝磚茶,西南地區回民以飲用紅茶和花茶為主,東南地區回民多飲清茶。飲酒則一般不是他們的嗜好。在習俗方面,回民受漢民族文化強烈影響,衣著已與漢族相近,但仍保留自己的特色。婦女頭戴圓口帽,搭蓋頭,一般把頭發、耳朵、脖子都掩蓋起來。蓋頭有少女、媳婦、老婦之分:少女戴綠色的,媳婦戴黑色的,老婦戴白色的。服裝為右大襟短上衣,著長褲。年輕人喜歡在前襟,胸前綉花,在衣服上鑲色、滾邊。男人頭戴白色或黑色無沿小帽,又稱「禮拜帽」,上著對襟短上衣,穿白長褲、白襪子,喜歡在白襯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須的修飾。回民對肉食的選擇比較嚴格,只吃反芻類畜肉如牛、羊、駝肉和食谷類的雞、鴨、鵝肉及帶鱗的魚類,不食用自的禽畜和畜血。回民喜食各種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小吃,如味美汁濃的清湯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夾饃、羊雜碎湯、釀皮、白水雞、切糕等,愛吃各種油煎食品,最常見的有油香和饊子。饊子條細心空,焦脆香酢,入口即碎。回民家裡蓋碗茶很有特色,種類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窩窩茶及「八寶茶」。「八寶茶」裡面放有花生、柿餅、紅棗、核桃仁、芝麻等脯佐料,揭開碗蓋,香氣四溢。回族人舉行婚禮前兩三天,男方要給女方家送去蒸饃、羊肉,叫「催妝禮」。結婚那天,男方要去接新娘,新娘全家人送親。新娘被送到男方家門時,新郎要圍著喜車轉一圈,然後將新娘及全家人迎進大門。從大門到新房門,新娘要由新娘的哥哥或舅舅抱著走進新房。兩家客人互道過「色拉日」後,舉行念「尼卡哈」儀式。儀式結束後,新娘、新郎進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紅蓋頭,互相交換禮物,並要用喜糖、核桃、喜棗撒向前來賀喜的客人,稱「撒喜」。晚飯後,客人開始鬧洞房由一人當即司儀,出點子,讓新郎、新娘表演節目。3天後,新郎陪著新娘「回門」(回娘家)。喪葬習俗方面,回族實行土葬。出葬前,要洗凈全身,叫「著水」然後用寫有經文的大小兩塊白布(叫「開凡」,女性多用一塊)裹身,口、耳、鼻、眼、額頭、手腳處要放冰塊、麝香。然後移入「塔布匣子「(清真寺內專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親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領送葬者舉行「站禮」儀式。儀式畢即抬往墓地。墳坑深兩米,直坑兩壁再挖一個偏洞(熱合提),上圓下方,高約1米。將亡人頭北腳南,面向西放入洞後,用磚封住洞口(熱合提門),然後填平深坑,地面堆成魚脊形墳堆。入葬時,阿訇誦經,葬後3天、7天(頭七)、月齋(1個月)、「四十」、「百日」、「周年」一般在家請阿訇誦經。主麻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親人要到墳上悼念亡人。(四)禁忌 1、回族人忌吃豬、驢、狗肉以及兇猛禽獸的肉和無鱗魚類。2、談話時忌諱「豬」字或同音字。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也都不養豬,禁止與豬肉有關的食品上桌。3、忌諱將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成員與其他民族成員混坐於餐桌前,端菜時不宜從其旁邊走過。4、回族人外出戴帽子,忌露頂 5、忌別人在背後議論其民族風俗。6、可食用的畜禽,不能隨隨便便拿來即食,必須經過阿訇宰殺,然後方可進食。反之,就是對真主的不恭,要受到嚴厲的懲罰。7、回族人在家宴客,還忌主人陪客,通常請族中男性長者或親朋好友作陪。這些禁忌在其他穆斯林民族的家庭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 8、嚴格禁止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忌諱的東西作比喻,如不能說某東西像血一樣紅。9、禁止在背後誹謗別人或議論他人短處。10、反對賭博、游手好閑等。11、忌用左手遞送物品。第三節 維吾爾族一、 維吾爾族概況「維吾爾」是民族自稱,系團結和聯合的意思。史書上曾有「袁紇」「回鶻」「畏兀兒」等不同稱謂。這個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國西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水稻、玉米和棉花。語言系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用阿拉伯字母的拼音文字,共和國成立後創制了拉丁化新文字,現在新舊文字都在使用。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從11世紀起,維吾爾族就有不少書面文學巨著流傳下來,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敘事長詩《福樂智慧》、穆罕默德·喀什葛爾的《突厥語詞典》等都是不朽之作;流傳廣泛的阿凡提的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代表;維吾爾族民族樂器有彈撥、吹奏、打擊樂等20種之多;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賽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間舞蹈形式。正在發掘整理的「十二木卡姆」則是民族音樂的不朽之作。二、 維吾爾族概況(一)節慶 1、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是維吾爾族的盛大節日。每逢節日,不分男女老少都盡情地跳起「賽乃姆」(一種群眾性的集體舞)。家家都吃著香甜的「普魯」,男女老幼都喜歡戴四楞小花帽,這是維吾爾族特有的標志之一。2、「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傳統的年節,於每年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舉行。「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顧名思義,是具有宰牲獻祭特色的節日。「古爾邦」節在阿拉伯語中稱為「爾德·古爾邦」。也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即「節日」,「古爾邦」含有「犧牲」、「獻身」之意。傳說古代阿拉伯人的始祖易卜拉欣,受伊斯蘭教真主安拉的啟示,要宰殺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勒以表示對安拉的虔誠。當易卜拉欣尊命執行而舉起刀的一瞬間,安拉派特使牽著一隻羊匆匆趕到,命令以宰羊代替獻子。從此,就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了每年宰牲獻祭的習俗。伊斯蘭教產生後,以先知易卜拉欣為聖祖,並把伊斯蘭教歷、太陽年十二月十日定為「古爾邦」節。「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重大的節日。節前家家戶戶打掃得乾乾凈凈,忙於宰殺牛羊,精製糕點。節日這天,穆斯林門便沐浴禮拜。凡經濟條件許可的穆斯林都要宰牲,接待賓客,饋贈親友。這些穆斯林在清真寺里集中,彼此握手、擁抱,互相祝福;然後由教長帶領,邊誦贊詞邊步入寺內大殿,舉行節日會禮,觀看宰牲儀式,聽阿訇朗誦《古蘭經》。有的成群結隊,到親友家中拜訪,主人按照傳統的禮節,擺出豐盛的筵席,大家同食羊肉、油食糕點和瓜果等,親密暢談。盛裝的青年男女盡情地在庭院、廣場上載歌載舞,從白天直到深夜,沉浸在無比的歡樂之中。(二)禮節 維吾爾族人很講禮貌,對長者很尊敬,走路、說話、就座、就餐等,都先禮讓長者。維吾爾族人在與親朋好友見面時,必須握手問候,互道「撒拉木」,意思是「你好」或「你們好」。城市中有一定身份者和知識分子多用右手扶胸,躬身後退一步說:「亞克西姆賽斯」。漢族人與維吾爾族人相見時,只要握手即可。維吾爾族人總是請客人坐在靠大牆的一邊,以表示尊敬。吃飯時,客人應跪坐,一表示對主人的尊敬。主人一般請客人動手先吃,出於禮貌,客人應回讓主人。維吾爾族人熱情好客,有時喜歡送一些吃食給服務員。如果服務員堅決拒絕,他們會不高興,因此婉言拒絕不行時,要用雙手接受,忌用單手接東西。1、維吾爾族人十分重視禮貌,在路上遇到尊長或朋友,或平時待人接物時,習慣將右手按在胸部中央,然後把身體向前傾30度,並連聲道「您好」。2、老人吃飯或到別人家做客,常用手摸臉做「都瓦」(一種祝福的 宗教儀式),有時握手後也做「都瓦」。3、家裡來了客人,全家都自覺地跑來歡迎,然後女主人用盤子把茶水端上來。人們端茶和接受物品都用雙手,以示尊敬。4、講究衛生,常喜歡在自來水龍頭下直接沖洗手臉。到維吾爾族家裡做客,進門前和用餐前女主人都要用水壺給客人沖洗雙手,一般洗3次。習慣一人專用茶杯,住宿期間也不要更換。當第一次給茶杯時,須當著本人面,將茶杯消毒後才便用。四、習俗:在習俗方面,維吾爾族人居住的房屋是方形的,開天窗,屋頂平坦,可涼曬瓜果和糧食。室內砌實心土炕,高約0.3米,供起居坐卧。牆上開壁龕,內置食物和用具,有的壁龕還精心構成各種幾何圖案,以石膏作裝飾。喜歡在牆上掛壁毯。冬季以火牆取暖,靠牆一邊是待客的上座。住房多成院落,方形,大門忌朝西開。庭院十分潔凈,多栽花木、葡萄、葫蘆及果樹。服飾方面一般都穿棉布衣。男子穿長袍,稱為「袷袢」,右衽斜領,無鈕扣,用腰帶式長方巾扎腰。城市婦女多穿西式短上衣和裙子,農 女多穿寬袖連衣裙,外套團體色對襟背心。不論男女老少,都喜愛戴四楞小花帽,稱為「尕巴」。婦女多喜歡耳環、手鐲、項鏈等裝飾品,喜歡眉染指甲。畫眉毛多把左右兩條連成一線。少女以長發為美,將頭發梳成十幾條長發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頭上別一新月形梳子作裝飾。也有把雙辮盤成發髻的。在飲食方面,麵粉、玉米和大米現已成為維吾爾族人民的日常主食。他們喜歡喝奶茶、吃饢,喜食拉麵和包子。最具民族風味的食品是烤羊肉串和「抓飯」。「抓飯」以羊肉、羊油、胡蘿卜、葡萄乾、洋蔥和大米做成,是節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除了烤饢和奶茶外,包子、抓飯、點心都離不開果肉、果仁。據說,維吾爾族人每年食用的干鮮瓜果平均達到50公斤—100公斤。按維吾爾族人的婚俗,男女相愛,先舉行訂婚禮,再舉辦結婚典禮。訂婚禮比較簡單,結婚典禮則十分隆重、熱鬧。結婚典禮中,先在女方家中舉行「迎娶儀式」,由神態庄嚴的主婚人大聲詢問男女雙方願不願意娶(嫁)對方,得到肯定答復後,主婚人則將兩小塊饢在碗里醮點鹽水,分別贈與二人。新郎、新娘雙手接過禮品,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同甘共苦、白頭偕老。在男方家最熱鬧的要數「揭蓋頭儀式「。儀式於晚完宴後在新房裡進行,此時年長的客人多已離去,新房內擠滿嘻嘻哈哈的姑娘和小夥子,以新婚夫婦為中心,告別是針對新娘,不停地逗笑、嬉戲,直到有人突然將新娘蓋頭的輕紗揭去。爾後,人們伴著輕快的舞曲翩翩起舞,以示祝福。新娘、新郎也在眾人邀請下跳起熱情奔放的維吾爾族雙人舞。人們歡歌漫舞,直至更深夜闌方盡興而歸。在喪葬習俗方面,維吾爾族實行土葬,不用棺材。人後用白布裹屍,用移屍木匣抬到挖好的墓地入葬。人後的7天、40天和1周年都要舉行悼念活動和散「乃孜爾」(請人吃飯、念經的活動)。維吾爾族人對墓地(麻扎)十分重視,不許從墓地上取土,不許在墓地內拉土做肥料,更不許牲畜在墓地內亂跑。維吾爾族的主食有饢(用玉米飯或在粉製成的圓形烤餅,有時還要加上肉、蛋和奶油),節日待客常用帕羅(用羊肉、清油、胡蘿卜、葡萄乾、蔥和大米做成的食品,即手抓飯),還有包子、餛飩、面條和玉米粥等。副食有羊、牛、雞肉以及各種蔬菜。炒菜必須加肉,做素菜者極少,有「無肉不算菜」的習慣。一般地說,每日三餐早吃饢、喝奶茶;午餐食各類主食,並以副食助餐;晚餐和早餐相似,有時也吃副食。飯前飯後必須洗手;吃抓飯時,預先還要剪指甲。飲料方面一般喜歡各種奶類和奶茶(磚茶熬開後加牛奶)或清茶,還愛喝葡萄酒,且酒量頗大。(三)禁忌(1)禁區食豬、驢、狗、騾肉,自的牲畜一律不吃。(2)吃飯時不能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能隨便到鍋灶前,不要剩食物在碗中。飯畢有長者領做「都瓦」時,忌東張西望或立起。(3)衣忌短小,上衣一般過膝,褲腳達腳面,最忌戶外著短褲。(4)屋內就座時應跪坐,忌雙腿直伸、腳朝人。(5)忌睡覺時頭東腳西,故在安排客房、安放卧具與枕頭時宜特別注意。維吾爾族人睡覺忌頭東腳西,忌別人隨意挪動和翻看他們的東西,忌當面模仿和取笑他們獨特的習俗和衣飾。同維吾爾族 人在室內交談,禁忌葉痰、擤鼻涕、打哈欠,尤其是忌偉放屁。否則,便認為是對人的極大不敬。接拿維吾爾族人送的東西時,要有雙手,忌用單手,尤其是忌左手接拿。在維吾爾族人家做客,進餐時,忌諱隨便撥弄盤中的食物,不要隨意靠近鍋灶。如果吃抓飯,食前要洗手。一般是洗三下後,用手帕揩乾,禁止不擦手,否則,是對主人的不敬。與他人共吃一盤食物時,忌諱將掉落的食物再放入盤內。

4. 某種少數民族的風俗習作

春節習俗——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鍾聲敲響,整個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里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高興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志、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身上背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裡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南方人還在祭祖之後,查看歷書上所載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燈籠火把,提壺挈酒,奉香鳴爆竹,開門出行,迎接喜神,稱「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尋」,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為趨吉、祈求神靈保佑一年百事順遂。除夕守歲是整夜不睡、通宵達旦的。是夜,主婦們忙著掛燈結綵,張貼春聯,剪窗花,貼年畫,紅紅綠綠把房子裝飾得花團錦簇,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氣氛。孩子們最盼望的事也許就是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卧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

人們的傳統觀念,總是喜歡在過年時,多討些好彩頭,希望一切順利,這其中有許多舊習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掃帚之俗,以為新年使用掃帚將會把運氣掃走,掃去財運,新的一年會難交好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為使此俗流行,還定正月初一為「掃帚生日」。新年也不可罵孩子,說話必須特別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飯碗,大家也絕不罵他,反而說他「歲歲平安」,因「碎」「歲」諧音沖一沖不祥的氣氛。新年裡,大人最怕小孩子說溜了嘴,開年講些不太吉利的話,除了橫關照豎關照,有的地方還用塊紅布或草紙向孩子們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當作屁股,即使說出不吉利的話來,也等於放屁。還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於枕邊,叫做「壓歲果子」。橘子、荔枝諧音「吉利」,以求來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偷財神爺像,而且偷到後要把它藏在褲襠里,以取「財神入庫(褲)」這句成語的意思。在這些異想天開的趣俗之中,埋藏著歷代多少勞苦百姓獻媚命運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窗花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一一一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春節習俗——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節習俗——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凶惡的怪獸,人們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為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獸不再出來,才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古人把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在這「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團圓,歡聚一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茶點瓜果放滿一桌。大年擺供,蘋果一大盤是少不了的,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也有的俗戶人家推牌九,擲骰子,賭梭哈,打麻將,喧嘩笑鬧之聲匯成了除夕歡樂的高潮。

春節習俗——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盛放飛帖之用。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因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裡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這個節日就叫元宵節。

元宵節,中國人有賞燈和吃元宵的習俗。俗話說「正月十五鬧花燈」,因此,元宵節也叫燈節。

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熱鬧非常。夜晚一到,人們就成群結隊地去觀賞花燈。五光十色的宮燈、壁燈、人物燈、花卉燈、走馬燈、動物燈、玩具燈……匯成一片燈海。有的花燈上還寫有謎語,引得觀燈人爭先恐後地去猜。

元宵節吃元宵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這種食品了。元宵是一種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圓球,裡麵包著用糖和各種果仁做成的餡,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因為這種食品是在元宵節這天吃,後來人們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國人希望諸事圓滿,在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團圓、和睦、幸福、圓圓滿滿。

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在農歷三月(公歷4月5日左右),此時正是春光明媚,空氣潔凈的季節,因此,這個節日叫做「清明節」。

清明節人們有掃墓祭祖和踏青插柳的習俗。

中國人有敬老的傳統美德,對去世的先人更是緬懷和崇敬。因此,每到清明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到郊外去祭掃祖先的墳墓。人們為墳墓除去雜草,添加新土,在墳前點上香,擺上食物和紙錢,表示對祖先的思念和敬意。這叫上墳,也叫掃墓。

清明時節,山野小草發芽,河邊柳樹長葉,到處一片新綠,正是戶外遊玩的好時候。古人有到郊外散步的習俗,這叫「踏青」;還要折根柳枝戴在頭上,叫「插柳」。據說插柳可以驅除鬼怪和災難,所以,人們紛紛插戴柳枝,祈求平安幸福。

現在,殯葬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實行火葬,廢止土葬後,田野里的墳墓越來越少了。但是,清明節祭祖踏青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每到這一天,人們還是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懷念自己的祖先,也會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觀賞藍天、綠樹、小草和鮮花。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粽子,賽龍舟。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戰國時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中,秦國最強,總想吞並其他六國,稱霸天下。屈原是楚國的大夫,很有才能。他主張改革楚國政治,聯合各國,共同抵抗秦國。但是,屈原的主張遭到了壞人的反對。楚王聽信了這些壞人的話,不但不採納屈原的主張,還把他趕出了楚國的國都。屈原離開國都後,仍然關心祖國的命運。後來,他聽到楚國被秦國打敗的消息,非常悲痛,感到自己已經沒有力量拯救祖國,就跳進汨羅江自殺了。這一天正是公元前278年農歷的五月初五。

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劃著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喂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為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粽子仍進江里。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按照中國的歷法,農歷七八九三個月是秋季。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八月十五又是八月中間的一天,所以這個節日叫「中秋節」。中秋節這天,中國人有賞月和吃月餅的習俗。

秋季,天氣晴朗、涼爽,天上很少出現浮雲,夜空中的月亮也顯得特別明亮。八月十五的晚上,是月圓之夜,成了人們賞月的最好時光。人們把圓月看作團圓美滿的象徵,所以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按照傳統習慣,中國人在賞月時,還要擺出瓜果和月餅等食物,一邊賞月一邊吃。因為月餅是圓的,象徵著團圓,有的地方也叫它「團圓餅」。中國月餅的品種很多,各地的製法也不相同。月餅餡有甜的、鹹的、葷的、素的,月餅上面還各種花紋和字樣,真是又好看、又好吃。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這是一個很古老的節日,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在中國數字中,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二、四、六、八為陰數。因此,九月初九被稱作重陽或重九。中國古代,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要舉行各種活動,如:登高、賞菊、插茱萸、吃重陽糕等。

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習俗。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登高可以避禍免災。後來,重陽節登高爬山,逐漸演變成了人們放鬆心情、鍛煉身體的體育和旅遊活動。

插茱萸和賞菊也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茱萸是一種植物,果實可以吃,莖、葉都是葯材。菊花在九月盛開,有「長壽花」的美稱。為了避免瘟疫,驅除惡氣,重陽節這天,人們就把茱萸和菊花插戴在身上,還要觀賞菊花,飲菊花茶和菊花酒。

重陽糕是一種用面做的食品,可以加棗、銀杏、松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加肉做成鹹的,講究的還要做成九層,再在上面做兩只小羊,以諧「重陽(羊)」之音。

現在過重陽節,已經見不到插茱萸等風俗了,但是很多人仍然會在這一天登高賞菊,觀賞秋天的美景。近年來,這個古老的節日又增加了新的內容,成為一年一度的「敬老節」。每當佳節來臨,人們都要舉辦各種敬老活動,祝願老年人步步登高,健康長壽。

5. 有沒有民族禮儀資料

內蒙古一、 內蒙古概況我國的蒙古族共有480餘萬人,絕大多數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其他分布於黑龍江、遼寧、吉林、新疆、甘肅、青海、寧夏、河北、河南等省區。其中一部分生活在牧區,另一部分生活在農業區。蒙古族是一個勤勞勇敢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國北部的大草原上,大部分從事畜牧業,也有一些經營農業或半農半牧。蒙古語屬阿勒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3種方言。蒙語文字最初是在回鶻文字的基礎之上創制的。蒙古族人多信喇嘛教。二、 蒙古族禮俗(一)節慶 1、大年。蒙古族叫過春節為過大年,農區與漢族相仿,牧區另有自己的特色。大年前家家戶戶都要置辦送親友的禮物,清掃蒙古包,製作新的蒙古袍、蒙古靴,購置奶桶、氈子、鍋盆等用具。從年三十到初五是最歡樂的幾天。年三十晚上,全家老小圍坐在擺滿香噴噴食物並供有祖先名字的矮桌旁「守歲」。午夜,開始飲酒進餐。首先,兒女們要給父母和長輩敬酒祝願,全家要多吃多喝,剩得越多越好,象徵新的一年裡吃穿不愁。唯有黃油、紅糖、白面混合烙出的大圓餅(新年餅)每人只吃一口,意思是全家永不分離,永久團圓,永遠過著甜甜蜜蜜的幸福生活。蒙古族講究熬年。三十晚上,蒙古包燈火輝煌,馬頭琴聲和歌聲不斷,通宵達旦。蒙古族拜年一年拜一次,也有拜兩次的。初一,天還未亮,男女老少都換上新的服裝,晚輩給雙親和老年人叩頭、獻哈達、敬酒。老人們斟上滿滿一碗奶,祝願子女幸福。有些還要全家到寺廟向喇嘛叩頭,求活佛保佑。新春期間,男女青年跨上駿馬,帶上哈達、美酒等禮物,三五成群,挨個地給親友拜年。拜年途中,男女青年常常利用這個機會賽馬,互相追逐,氣氛熱烈歡樂。2、小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蒙古族對火神十分崇敬,認為火神可以賜予人們幸福與財富,把3天叫「日火」,30天叫「月火」,360天叫「年火」。小年正是送火神爺的「年火」日子,因此特別熱鬧。這天,要在「灶神」龕前燒香,供獻牛羊肉、黃油、奶皮、糖果等食物,名為「灶祭」,全家團聚歡樂。晚上,把事先准備好的草或獸糞用火點著,再從各種供品中取一點,投進火堆,全家老少對著火焰向火神爺禱告,名為送灶神。3、敖包祭祀。敖包是蒙古語譯音,也叫「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積成的石堆、土堆,在圓壇之上堆積石頭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3層,重疊成圓錐體,周圍塗白土,高幾十米,形似烽火台,遠望又如塵塔。祭敖包的時間,多在水草豐茂的季節。屆時,敖包上插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旗上寫經文,並請喇嘛來焚香點火、誦經念咒。官民一起圍著敖包,從左向右走3圈,祈神降福。祭祀。祭祀禮儀大致有血祭——宰殺自己喂養的馬、牛、羊,供奉在敖包之前;酒祭——將鮮奶、奶油、奶酒一滴滴灑在敖包前;火祭——在敖包前點燃乾柴堆或動物糞便堆,各戶走近火堆念自家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馬哈」(羊肉丸子)投進火里,火越燒越旺;玉祭——以玉為供品,現在一般用硬幣或炒米等物替代玉。敖包禮儀結束後,要舉行傳統的騎馬、摔跤、射箭、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此後,參加娛樂活動的人開懷暢飲,男女青年往往藉此機會相見,登高遠游,互相追逐,訴說衷情腸。4、那達慕。每年6月至9月份的牧閑季節,蒙古人在草原上舉行盛大的民間體育娛樂活動,稱「那達慕」大會。屆時,周圍50公里~100公里的牧民都驅車乘馬趕來聯歡會。「那達慕」的主要項目為:騎馬——參賽者年齡不限,有少年兒童、青壯年,也有老年人。賽程通常為25公里~35公里,終點設在會場。參賽者身著華麗綵衣,頭系紅綠綢飄帶,馬不著鞍,人不穿靴襪。比賽開始,參賽者躍馬競馳,爭先恐後,沿途觀眾歡呼,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都為失敗。報名不分民族、地區,不限年齡,不限體重。比賽時,由裁判安排對手,實行單淘汰制,一跤定勝負。摔跤手的服裝上衣用牛皮製成,上邊釘滿銀釘或銅釘,後背中間有圓形眼鏡或吉祥之類的字,下身穿肥大白褲,外套秀有各種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腰間系有紅、藍、黃3色綢子做的圍裙,腳蹬蒙古靴或馬靴。比賽場地簡單,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軟空地,就可進行比賽。射箭——分靜射和騎射兩種。弓箭的式樣、重量、長度、拉力都不限,一般規定每人射9箭,分3輪射完,以中靶的多少評定名次;騎射跑道為4米寬、半米多深、85米長的一條溝。靶位設3個,第一靶在兩米高的木架上掛一個0.3立方米的白色布袋,第三靶是一個等邊三角形的白色布袋。第一、二靶位在射手左側,第三靶位在右側。射手身著緊身彩袍,背上弓箭,乘馬到起跑線。當裁判員發令後,便開始起跑,抽弓射箭。當射中某環時,環把便自動脫落,觀眾不斷喝彩助威。除上述活動之外,那達慕大會還是物資交流大會。夜幕降臨,草原上飄盪著悠揚動聽的馬頭琴聲,年輕人跳起歡快的舞蹈,老人們圍坐在帳篷前,品味著香甜的奶茶,談論著美好的生活。(二)禮儀蒙古族人性格豪爽,並很講究禮節。對長者很尊重,也希望受到別人的尊重。他們熱情好客,有客人到總是出帳篷迎接。客人進帳應從左邊走,入帳後席地而坐。他們往往用「艾拉克」(酸馬奶)招待客人,而且客人必須一飲而盡,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盡管有些食品客人吃不慣,也不能堅拒,應嘗一嘗,並點頭稱是以表示謝意。蒙古人很尊重長者,接受長者贈予的東西,必須屈身去接或跪下一條腿伸右手接。常見禮儀有:1、蒙古族傳統禮節主要有獻哈達、遞鼻煙壺、裝煙和請安等,現今又增加了鞠躬禮和握手禮。2、熱情好客,在請客人進入蒙古包時,總是立於門外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門,請客人先行。3、客人就座後主人按淺茶滿酒的禮俗熱情獻上奶茶和美酒,並用哈達托著獻給客人4、待客人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接待貴賓或喜慶時要擺全羊席,有烤、煮全羊兩種。5、送客時,主人要送客人至包外或本地邊界。如騎馬,主人還要扶客人上馬,並說「再見」或「祝一路平安」等語。當目送客人走出一段後,主人才返回住處。6、送任何禮品,都要成雙成對。送接禮品、敬茶敬酒均要用雙手,以示尊重;不應用單手,更不能用左手。(三)習俗在居住習俗方面,蒙古族居住的房屋大體上分4類:喇嘛廟宇,一般選擇在風景優美的地方,磚瓦木石,結構類似清代宮殿;王爺府第,王公貴族居住的地方,和喇嘛廟一樣壯觀;蒙古包,磚塊木料構成,為草原牧民主要住房;漢式房屋,為牧區、半農半牧區人居住。蒙古包分為用於牧區的可移動式蒙古包和半農半牧區使用的固定式蒙古包。「勒勒車」是蒙古人主要的傳統交通工具,用以拉水、搬家、運送燃料及婚喪嫁娶。車輪直徑1.45米,軸輪多用樺木做成。蒙古族服飾大體分為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4個主要部分。首飾十分講究,逢年過節、探親訪友、喜慶宴會時穿著用珍珠、瑪瑙、寶石、金銀裝飾的首飾,平時牧區女子多用紅、綠等長綢帶把頭纏上。男女冬季多戴尖頂大耳的羊皮帽,夏日多戴前進帽。蒙古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喜穿長袍。這種袍子寬大袖長,下端左右不分岔,領子較高,鈕扣在右側。領口、袖口、邊沿常用漂亮的花邊點綴。男子喜歡藍色、棕色;女子喜歡紅色、綠色、紫色。夏季穿顏色較淺的單夾袍;冬季老羊皮做的深色袍子。腰帶是穿蒙古袍時所必備的,通常用面料綢緞做成。靴子分布靴和皮靴兩種:布靴由厚布或帆布製成,柔軟輕便;皮靴用牛皮、馬皮或驢皮製成,便於防寒防水。牧民四季離不開蒙古靴。蒙古族在飲食方面,牧民以牛羊肉和乳酪為主食,城鄉居民以米面為主食。麵食喜歡做成包子、餃子、蒙古面餅等。一般每日三餐,早餐為奶茶、饃饃和酥油,午餐一般,晚餐多吃肉。喜歡飲用磚茶沏泡的濃茶,喜歡喝烈性酒。蒙古族的婚姻習俗為:一夫一妻,同一血緣男女不能成婚。舊時婚姻多由父母做主,通常由男家派媒人帶哈達、美酒等到女家說媒,如女方同意,即可訂婚。結婚時,由喇嘛選定良辰吉日。結婚那天,男家在所住蒙古包附另設一新包。清晨,拳郎媒人、伴郎陪同下,跨上駿馬前去迎親。來到女家,女方仍不開門,女方的蒙古包閉門里唱民歌發問,伴郎要用民歌對答如流,伴娘才請男方入門。新郎進門先向佛像叩頭,再向新娘的父母獻哈達、燒酒等禮品,向親友呈箅煙壺問安。然後,新娘在送親的祝酒歌聲乘馬圍蒙古包繞行3圈,向父母姐妹告別,在女家親友陪送下到新郎家。迎親路上,男女雙方要互相追逐嬉戲,搶先到家。迎親到家,先在蒙古包外環繞3圈,下馬後拿著馬鞭,雙雙通過兩堆旺火,表示對愛堅貞不渝,也表示對新人消災避邪、興旺發達的祝願。進入包內,新郎、新娘向佛像和新郎父母跪拜,接著新娘同新友一一相見,互獻哈達、贈品或交換鼻煙壺。禮畢後,緊接著舉行宴會款待新友。蒙古族葬禮極為簡單,一般不設靈堂,沒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燒紙錢,不給親友通訃聞。舊時一般請喇嘛念經。葬式大體有野葬——又稱天葬,即人死後,用白布裹身,放在荒野里,任狐狼鷹犬鳥獸啄食。野葬後,子孫在49天或百日內不剃發、不飲灑、不作樂,遇賓客不寒暄,以示哀悼;火葬——給死者全身纏上白布,塗上黃油,請喇嘛念經超度,然後將屍體投入烈火焚燒。焚燒後,往往揀拾骨灰,和以麥粉,製成人形,存於喇嘛廟的寶塔,或送五台山的靈域,以示成佛,土葬——亦稱棺葬,多是農區的葬法,牧區王公貴族也用此法埋葬。蒙古人也信奉藏傳佛教。蒙古牧區以肉食為主,主要是牛羊肉,也吃豬肉、鹿肉和羊肉等。自食和招待客人常用手扒肉(一種不加鹽和其他佐料,原汁煮熟的肉);招待貴客用整羊席,其中請客人吃羊和羊尾巴是最隆重的招待。飲料是用馬、牛、羊奶做成的奶茶,還有泡子酒(用小米釀成)和奶子酒等。農業區以糧食為主,主要以麵食類的饃、面條、餃子、炒麵等為食物。炒米是他們喜愛的食品,拌上酸奶和白糖,吃起來非常清香爽口。(四)禁忌1、路過蒙古包時,要輕騎慢行,以免驚動畜群。進蒙古包以前要將馬鞭子放在門外;如帶入包內,則被看作是對主人的不敬。進門要從左邊進,入包後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邊,離包時也要走原來的路線。2、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馬上車,要走一段路,待主人回去後,再上馬上車。3、主人要躬身端出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4、鍋灶不許用腳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腳,否則等於侮辱灶神。5、蒙古包里有了病人,在包前左側縛有一條繩子,繩子的一頭埋在地下,表明主任不能待客,來訪者就不應進門。6、不吃魚蝦等海味以及雞鴨的內臟和肥豬肉,也不愛吃青菜和糖、醋、過辣及帶湯汁的菜餚。第二節 回族一、回族概況回族共有860餘萬人,在全國55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壯族。不僅人口多,而且分布廣。全國2000多個縣、市中、幾乎都散居著回族。比較集中的地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其他分布較多的是甘肅、河南、河北、青海、山東、雲南、安徽、遼寧、新疆,從而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世紀以來,少數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古代中亞細亞人久居中國,在與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長期相處過程中,經過融合、發展而形成了回族。回族語言逐漸習慣於以漢語作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深受阿拉伯、波斯等傳統文化的影響,又吸收漢族文化是回族文化的特色,但在共同心態、經濟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方面回族仍表現自己的特色。二、回族禮俗(一)禮儀 回族人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對穆斯林(伊斯蘭教教徒)的日常生活做了種種規定,伊斯蘭教的教規和民族習俗已經融合,不論是否信教,其禮節禮儀都明顯地表現出伊斯蘭的特點。有念經、禮拜、封齋等儀式,還要繳納「天課」(宗教稅)。在禮俗方面,有尊敬長者;禁止用食物開玩笑;不用禁忌的東西做比喻;禁止背後議論別人的短處;外出必須戴帽,不能露頂等等。最普通遵守的禮儀規范是(1)尊敬長者;(2)講究衛生,室內潔凈,飯前便後要洗手;(3)阿訇是清真寺主持教務的人,極受穆斯林及回族人的尊敬。當他們在祈禱時,千萬不要打擾他們。(二)節慶 中國回族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撒拉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保安等民族一樣,均信仰伊斯蘭教,其節日都與伊斯蘭教有關。1、開齋節。伊斯蘭教規定,教歷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為齋月。在齋月里,人們只能在每天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食,整個白天不得吃飯、喝水,稱守齋。此外,還要清心寡慾。齋期滿之日,即伊斯蘭教歷的十月一日為開齋節。這天,所有虔誠的穆斯林要沐浴更衣,身著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做禮拜,走親訪友,互相祝賀,互相饋贈禮品。2、古爾邦節。俗稱「獻牲節」、「忠孝節」,是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共同節日。按伊斯蘭教規定,每年教歷十二月上旬,教徒需履行宗教功課,在最後一天(十二月十日)宰殺牛羊共餐慶賀。 在中國,每逢節日,穆斯林除參加沐浴會禮、前往清真寺聽教長宣喻教義外,人人身著盛裝,走親訪友,互相祝賀、饋贈禮物。3、聖紀節。聖紀節也稱「聖忌節」、「冒路德節」是紀念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相傳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都是在伊斯蘭教歷的三月十二日,廣大穆斯林為了紀念伊斯蘭教對穆罕默德創教的功績,在他誕辰和逝世的這一天舉行集會,以後便逐漸演變成為伊斯蘭教的重要節日。節日活動多由清真寺主持。屆時,穆斯林們穿戴整齊,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禮拜。節日主要內容有頌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歷史等。有的地方還宰牛殺羊,舉行會餐活動。(三)習俗 回族人民非常講究衛生,飯前飯後都要洗手。回族的主食為蒸饃、包子、餃子、餛飩、湯面、牛羊肉泡饃和油炸食品等;副食中的肉類為牛肉、羊肉、雞鴨和有鱗的魚類;蔬菜大部分都愛食用。回民喜歡喝茶。華北地區回民喜歡喝茉莉花茶,西北地區回民喜歡喝磚茶,西南地區回民以飲用紅茶和花茶為主,東南地區回民多飲清茶。飲酒則一般不是他們的嗜好。在習俗方面,回民受漢民族文化強烈影響,衣著已與漢族相近,但仍保留自己的特色。婦女頭戴圓口帽,搭蓋頭,一般把頭發、耳朵、脖子都掩蓋起來。蓋頭有少女、媳婦、老婦之分:少女戴綠色的,媳婦戴黑色的,老婦戴白色的。服裝為右大襟短上衣,著長褲。年輕人喜歡在前襟,胸前綉花,在衣服上鑲色、滾邊。男人頭戴白色或黑色無沿小帽,又稱「禮拜帽」,上著對襟短上衣,穿白長褲、白襪子,喜歡在白襯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須的修飾。回民對肉食的選擇比較嚴格,只吃反芻類畜肉如牛、羊、駝肉和食谷類的雞、鴨、鵝肉及帶鱗的魚類,不食用自死的禽畜和畜血。回民喜食各種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小吃,如味美汁濃的清湯羊肉、羊羔肉、牛羊肉夾饃、羊雜碎湯、釀皮、白水雞、切糕等,愛吃各種油煎食品,最常見的有油香和饊子。饊子條細心空,焦脆香酢,入口即碎。回民家裡蓋碗茶很有特色,種類有紅糖磚茶、白糖清茶、冰糖窩窩茶及「八寶茶」。「八寶茶」裡面放有花生、柿餅、紅棗、核桃仁、芝麻等脯佐料,揭開碗蓋,香氣四溢。回族人舉行婚禮前兩三天,男方要給女方家送去蒸饃、羊肉,叫「催妝禮」。結婚那天,男方要去接新娘,新娘全家人送親。新娘被送到男方家門時,新郎要圍著喜車轉一圈,然後將新娘及全家人迎進大門。從大門到新房門,新娘要由新娘的哥哥或舅舅抱著走進新房。兩家客人互道過「色拉日」後,舉行念「尼卡哈」儀式。儀式結束後,新娘、新郎進入洞房,新郎揭去新娘紅蓋頭,互相交換禮物,並要用喜糖、核桃、喜棗撒向前來賀喜的客人,稱「撒喜」。晚飯後,客人開始鬧洞房由一人當即司儀,出點子,讓新郎、新娘表演節目。3天後,新郎陪著新娘「回門」(回娘家)。喪葬習俗方面,回族實行土葬。出葬前,要洗凈全身,叫「著水」然後用寫有經文的大小兩塊白布(叫「開凡」,女性多用一塊)裹身,口、耳、鼻、眼、額頭、手腳處要放冰塊、麝香。然後移入「塔布匣子「(清真寺內專送亡人的公用木匣),由親人抬到清真寺,再由阿訇率領送葬者舉行「站禮」儀式。儀式畢即抬往墓地。墳坑深兩米,直坑兩壁再挖一個偏洞(熱合提),上圓下方,高約1米。將亡人頭北腳南,面向西放入洞後,用磚封住洞口(熱合提門),然後填平深坑,地面堆成魚脊形墳堆。入葬時,阿訇誦經,葬後3天、7天(頭七)、月齋(1個月)、「四十」、「百日」、「周年」一般在家請阿訇誦經。主麻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親人要到墳上悼念亡人。(四)禁忌 1、回族人忌吃豬、驢、狗肉以及兇猛禽獸的肉和無鱗魚類。2、談話時忌諱「豬」字或同音字。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孜別克族、塔吉克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東鄉族、保安族也都不養豬,禁止與豬肉有關的食品上桌。3、忌諱將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成員與其他民族成員混坐於餐桌前,端菜時不宜從其旁邊走過。4、回族人外出戴帽子,忌露頂 5、忌別人在背後議論其民族風俗。6、可食用的畜禽,不能隨隨便便拿來即食,必須經過阿訇宰殺,然後方可進食。反之,就是對真主的不恭,要受到嚴厲的懲罰。7、回族人在家宴客,還忌主人陪客,通常請族中男性長者或親朋好友作陪。這些禁忌在其他穆斯林民族的家庭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 8、嚴格禁止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忌諱的東西作比喻,如不能說某東西像血一樣紅。9、禁止在背後誹謗別人或議論他人短處。10、反對賭博、游手好閑等。11、忌用左手遞送物品。第三節 維吾爾族一、 維吾爾族概況「維吾爾」是民族自稱,系團結和聯合的意思。史書上曾有「袁紇」「回鶻」「畏兀兒」等不同稱謂。這個古老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我國西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以農業為主,主要種植小麥、水稻、玉米和棉花。語言系阿勒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用阿拉伯字母的拼音文字,共和國成立後創制了拉丁化新文字,現在新舊文字都在使用。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從11世紀起,維吾爾族就有不少書面文學巨著流傳下來,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的敘事長詩《福樂智慧》、穆罕默德·喀什葛爾的《突厥語詞典》等都是不朽之作;流傳廣泛的阿凡提的故事是民間文學的代表;維吾爾族民族樂器有彈撥、吹奏、打擊樂等20種之多;舞蹈輕巧優美,以旋轉快速和多變著稱。「賽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間舞蹈形式。正在發掘整理的「十二木卡姆」則是民族音樂的不朽之作。二、 維吾爾族概況(一)節慶 1、肉孜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是維吾爾族的盛大節日。每逢節日,不分男女老少都盡情地跳起「賽乃姆」(一種群眾性的集體舞)。家家都吃著香甜的「普魯」,男女老幼都喜歡戴四楞小花帽,這是維吾爾族特有的標志之一。2、「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傳統的年節,於每年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舉行。「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顧名思義,是具有宰牲獻祭特色的節日。「古爾邦」節在阿拉伯語中稱為「爾德·古爾邦」。也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即「節日」,「古爾邦」含有「犧牲」、「獻身」之意。傳說古代阿拉伯人的始祖易卜拉欣,受伊斯蘭教真主安拉的啟示,要宰殺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勒以表示對安拉的虔誠。當易卜拉欣尊命執行而舉起刀的一瞬間,安拉派特使牽著一隻羊匆匆趕到,命令以宰羊代替獻子。從此,就在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了每年宰牲獻祭的習俗。伊斯蘭教產生後,以先知易卜拉欣為聖祖,並把伊斯蘭教歷、太陽年十二月十日定為「古爾邦」節。「古爾邦」節是伊斯蘭教重大的節日。節前家家戶戶打掃得乾乾凈凈,忙於宰殺牛羊,精製糕點。節日這天,穆斯林門便沐浴禮拜。凡經濟條件許可的穆斯林都要宰牲,接待賓客,饋贈親友。這些穆斯林在清真寺里集中,彼此握手、擁抱,互相祝福;然後由教長帶領,邊誦贊詞邊步入寺內大殿,舉行節日會禮,觀看宰牲儀式,聽阿訇朗誦《古蘭經》。有的成群結隊,到親友家中拜訪,主人按照傳統的禮節,擺出豐盛的筵席,大家同食羊肉、油食糕點和瓜果等,親密暢談。盛裝的青年男女盡情地在庭院、廣場上載歌載舞,從白天直到深夜,沉浸在無比的歡樂之中。(二)禮節 維吾爾族人很講禮貌,對長者很尊敬,走路、說話、就座、就餐等,都先禮讓長者。維吾爾族人在與親朋好友見面時,必須握手問候,互道「撒拉木」,意思是「你好」或「你們好」。城市中有一定身份者和知識分子多用右手扶胸,躬身後退一步說:「亞克西姆賽斯」。漢族人與維吾爾族人相見時,只要握手即可。維吾爾族人總是請客人坐在靠大牆的一邊,以表示尊敬。吃飯時,客人應跪坐,一表示對主人的尊敬。主人一般請客人動手先吃,出於禮貌,客人應回讓主人。維吾爾族人熱情好客,有時喜歡送一些吃食給服務員。如果服務員堅決拒絕,他們會不高興,因此婉言拒絕不行時,要用雙手接受,忌用單手接東西。1、維吾爾族人十分重視禮貌,在路上遇到尊長或朋友,或平時待人接物時,習慣將右手按在胸部中央,然後把身體向前傾30度,並連聲道「您好」。2、老人吃飯或到別人家做客,常用手摸臉做「都瓦」(一種祝福的 宗教儀式),有時握手後也做「都瓦」。3、家裡來了客人,全家都自覺地跑來歡迎,然後女主人用盤子把茶水端上來。人們端茶和接受物品都用雙手,以示尊敬。4、講究衛生,常喜歡在自來水龍頭下直接沖洗手臉。到維吾爾族家裡做客,進門前和用餐前女主人都要用水壺給客人沖洗雙手,一般洗3次。習慣一人專用茶杯,住宿期間也不要更換。當第一次給茶杯時,須當著本人面,將茶杯消毒後才便用。四、習俗:在習俗方面,維吾爾族人居住的房屋是方形的,開天窗,屋頂平坦,可涼曬瓜果和糧食。室內砌實心土炕,高約0.3米,供起居坐卧。牆上開壁龕,內置食物和用具,有的壁龕還精心構成各種幾何圖案,以石膏作裝飾。喜歡在牆上掛壁毯。冬季以火牆取暖,靠牆一邊是待客的上座。住房多成院落,方形,大門忌朝西開。庭院十分潔凈,多栽花木、葡萄、葫蘆及果樹。服飾方面一般都穿棉布衣。男子穿長袍,稱為「袷袢」,右衽斜領,無鈕扣,用腰帶式長方巾扎腰。城市婦女多穿西式短上衣和裙子,農 女多穿寬袖連衣裙,外套團體色對襟背心。不論男女老少,都喜愛戴四楞小花帽,稱為「尕巴」。婦女多喜歡耳環、手鐲、項鏈等裝飾品,喜歡眉染指甲。畫眉毛多把左右兩條連成一線。少女以長發為美,將頭發梳成十幾條長發辮。婚後一般改梳兩條,頭上別一新月形梳子作裝飾。也有把雙辮盤成發髻的。在飲食方面,麵粉、玉米和大米現已成為維吾爾族人民的日常主食。他們喜歡喝奶茶、吃饢,喜食拉麵和包子。最具民族風味的食品是烤羊肉串和「抓飯」。「抓飯」以羊肉、羊油、胡蘿卜、葡萄乾、洋蔥和大米做成,是節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除了烤饢和奶茶外,包子、抓飯、點心都離不開果肉、果仁。據說,維吾爾族人每年食用的干鮮瓜果平均達到50公斤—100公斤。按維吾爾族人的婚俗,男女相愛,先舉行訂婚禮,再舉辦結婚典禮。訂婚禮比較簡單,結婚典禮則十分隆重、熱鬧。結婚典禮中,先在女方家中舉行「迎娶儀式」,由神態庄嚴的主婚人大聲詢問男女雙方願不願意娶(嫁)對方,得到肯定答復後,主婚人則將兩小塊饢在碗里醮點鹽水,分別贈與二人。新郎、新娘雙手接過禮品,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同甘共苦、白頭偕老。在男方家最熱鬧的要數「揭蓋頭儀式「。儀式於晚完宴後在新房裡進行,此時年長的客人多已離去,新房內擠滿嘻嘻哈哈的姑娘和小夥子,以新婚夫婦為中心,告別是針對新娘,不停地逗笑、嬉戲,直到有人突然將新娘蓋頭的輕紗揭去。爾後,人們伴著輕快的舞曲翩翩起舞,以示祝福。新娘、新郎也在眾人邀請下跳起熱情奔放的維吾爾族雙人舞。人們歡歌漫舞,直至更深夜闌方盡興而歸。在喪葬習俗方面,維吾爾族實行土葬,不用棺材。人死後用白布裹屍,用移屍木匣抬到挖好的墓地入葬。人死後的7天、40天和1周年都要舉行悼念活動和散「乃孜爾」(請人吃飯、念經的活動)。維吾爾族人對墓地(麻扎)十分重視,不許從墓地上取土,不許在墓地內拉土做肥料,更不許牲畜在墓地內亂跑。維吾爾族的主食有饢(用玉米飯或在粉製成的圓形烤餅,有時還要加上肉、蛋和奶油),節日待客常用帕羅(用羊肉、清油、胡蘿卜、葡萄乾、蔥和大米做成的食品,即手抓飯),還有包子、餛飩、面條和玉米粥等。副食有羊、牛、雞肉以及各種蔬菜。炒菜必須加肉,做素菜者極少,有「無肉不算菜」的習慣。一般地說,每日三餐早吃饢、喝奶茶;午餐食各類主食,並以副食助餐;晚餐和早餐相似,有時也吃副食。飯前飯後必須洗手;吃抓飯時,預先還要剪指甲。飲料方面一般喜歡各種奶類和奶茶(磚茶熬開後加牛奶)或清茶,還愛喝葡萄酒,且酒量頗大。(三)禁忌(1)禁區食豬、驢、狗、騾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吃。(2)吃飯時不能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能隨便到鍋灶前,不要剩食物在碗中。飯畢有長者領做「都瓦」時,忌東張西望或立起。(3)衣忌短小,上衣一般過膝,褲腳達腳面,最忌戶外著短褲。(4)屋內就座時應跪坐,忌雙腿直伸、腳朝人。(5)忌睡覺時頭東腳西,故在安排客房、安放卧具與枕頭時宜特別注意。維吾爾族人睡覺忌頭東腳西,忌別人隨意挪動和翻看他們的東西,忌當面模仿和取笑他們獨特的習俗和衣飾。同維吾爾族 人在室內交談,禁忌葉痰、擤鼻涕、打哈欠,尤其是忌偉放屁。否則,便認為是對人的極大不敬。接拿維吾爾族人送的東西時,要有雙手,忌用單手,尤其是忌左手接拿。在維吾爾族人家做客,進餐時,忌諱隨便撥弄盤中的食物,不要隨意靠近鍋灶。如果吃抓飯,食前要洗手。一般是洗三下後,用手帕揩乾,禁止不擦手,否則,是對主人的不敬。與他人共吃一盤食物時,忌諱將掉落的食物再放入盤內。

6. 在冬天沒有網路的境況下,一個人可以做些什麼事

在冬天沒有網路的情況,在室內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做室內運動,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撐等等鍛煉身體,也可以做做手工,比如木雕、紙雕等等。

7. 新疆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 包括(服裝、禮儀、特殊節日的習慣)

維吾爾族見面時,不施握手禮,而是把右手放在左邊的胸前,點頭、鞠躬,並說:「薩拉木里坤」(意思是「祝福」)。

如果一個人一次碰到十幾個熟人,對每個人都要點頭、鞠躬,把右手放在胸前,同時也要說:「薩拉木里坤」;如果遇到尊貴的客人或是長輩,則要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並點頭、鞠躬,表達對長者的尊重和禮貌。婦女見面時,就不施這種禮,而是要互相擁抱,右臉面要挨一下,並說:「薩拉木」(「祝福」的意思)。

長者見到晚輩時,晚輩要先施禮;老人見到小孩時,小孩要先叫老人的稱呼,老人則要吻小孩的臉蛋和額頭。現在許多老年人仍保持著這種傳統的禮節,不過年輕人見面時,大都行握手禮,並說:「亞克西木塞孜」(您好)。

閱讀全文

與戶外亞克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