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戶外登山有哪些注意事項
http://..com/question/4227663.html
樓上的,恐怕是抄這份的吧,這是網路最早這樣回答的
參考資料是
自己回??
請尊重他人的答答案!~
⑵ 戶外徒步登山,應該有哪些基礎裝備
戶外徒步或者登山應該攜帶上哪些基礎裝備?
導航設備非專業人士還是推薦GPS。指南針需要版和地圖結合使權用,要學會看等高線,學會矯正指南針。最好帶上備用電池或者充電寶。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識辨地形,了解常識。
⑶ 托班體育小烏龜爬山洞教案
活動准備
音樂、小城堡,墊子,烏龜。
活動目標
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學習手腳著地屈膝後退爬行,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敏銳性。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教師帶領幼兒蹲下做睡覺狀。
師:太陽公公出來啦!照在我們身上暖暖的,小烏龜和媽媽都醒了,把眼睛睜開,把頭伸出來探了探,前腿慢慢伸出來,後腿也慢慢伸了出來,變得可有精神啦!
2.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操。
師:寶寶們,來和媽媽做做運動吧!(播放音樂《早上空氣真正好》)
二、練習跟著節奏向前爬行
1.師:做完了運動,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哎,想想我們小烏龜是怎麼走路的呀?對,我們最大的本領就是爬了,跟著媽媽一起來爬一爬吧!剛剛媽媽發現有的寶寶姿勢不太對。應該怎麼爬呢?(糾正個別幼兒的姿勢,請幼兒嘗試總結爬時手腳的注意點)
重點指出:爬的時候呀,我們的小手和膝蓋都要放在地板上,膝蓋要彎曲,頭要抬起來,小眼睛要看好。
2.邊念兒歌邊爬:小烏龜,爬爬爬,手膝著地往前爬,抬頭看清方向爬。寶寶們,你們要聽仔細了,聽好媽媽的口令哦!慢慢爬,慢慢爬。快快爬,快快爬,寶寶們,你們可要注意安全哦,不要撞到其他夥伴!
三、學習後退爬行並練習
1.師:看!我們已經爬了好遠了,媽媽想帶你們後退爬回去,你有什麼好辦法?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好不好?
2.個別幼兒示範。
師:剛才媽媽呀,看到有一隻小烏龜爬的可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爬的。原來後退爬行也是要手膝著地,膝蓋彎曲的。
3.集體練習。
師:我們一起來練一練這個新本領吧。小烏龜,爬爬爬,手膝著地後退爬,抬頭看清方向爬,快快爬,快快爬。慢慢爬,快快爬,慢慢爬。(繞活動室多練習幾個,創造情景:碰到一定的障礙物:小河,水溝等。)
四、游戲:尋找城堡
1.帶領小烏龜們一起休息會會。
2.師:寶寶們,你們真棒,都學會了新本領「後退爬行」,給自己一個大拇指「我們真棒!」
你們爬了這么久也餓了吧!我們坐下來先吃點東西吧!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吃東西:小烏龜,不挑食,樣樣東西都愛吃,啊嗚啊嗚,大口吃,吃些什麼呢?(幼兒回答)吃吃吃吃飽,才有力氣玩游戲。
3.師:寶寶們,你們都吃飽了嗎?媽媽要帶你們另一個地方玩,大家看!前面有一座城堡,媽媽帶你們去城堡玩一玩,准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4播放音樂《小兔和狼》),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4.師:一步一步爬,跟著媽媽慢慢爬,注意安全哦!一步一步爬,跟著媽媽快快爬!聽什麼聲音!大灰狼來了,寶寶們我們應該怎麼辦啊這里安全一點了。我們把頭縮進去,把四條腿也藏起來,變成小石頭,大灰狼就看不到我們了。大灰狼走了,我們把頭和四條腿都伸出來,繼續前進吧!一步一步爬,跟著媽媽快快爬,一步一步爬,跟著媽媽慢慢爬。呀!大灰狼又來了,快快快,後退爬!轉個彎,小心點別離開媽媽身邊哦,我們可以躲到哪裡去呢?(幼兒動腦筋想一想)大灰狼又走了,我們寶寶真聰明,一下就躲過了可怕的大灰狼,看!前面有一座小橋,寶寶們,我們一個跟著一個爬,不要急,爬過小橋啊,就到達了城堡。
五、放鬆運動,結束活動,播放伴奏音樂《知足》。
1.師:媽媽有點累了,寶寶們累不累啊?我們一起休息一下吧。放鬆放鬆前腿,伸伸我們的後腿,捏一捏,和好朋友背靠背,搖一搖。想想小烏龜在休息時還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呢?
2.師:天黑了,寶寶們,跟媽媽一起回家吧,我們明天再來玩!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⑷ 中間有個洞的那種護膝為什麼在戶外登山的時候可以防止膝蓋酸疼
護膝的原理,就是讓你行動不便
當膝關節因為過度磨損或組織修復能力退化而發炎、疼痛時,醫生就會建議你要讓膝關節多休息。
而護膝的原理就是利用彈性綳帶的束縛,在需要大量使用膝蓋時,限制關節活動,你動的少,關節軟骨耗損的機會也就少。
膝關節受傷時,戴上護膝也可以維持關節的穩定度,避免組織因為不當拉扯而延誤癒合。像是林書豪就是因為去年左膝受傷,需要在復健後戴上護膝保護關節。
健康的人戴護膝,反而影響肌力
很多人看到明星選手常戴護膝、護腕上場,常會有種「戴護具比較專業」的錯覺,也跟著跑去購買這些配備。
不過,專家並不建議大家在沒問題的時候戴護膝。因為戴護膝也有壞處,當護膝提供膝關節支撐的力量時,腿部的肌群相對就不必花太多力氣來維持膝蓋的穩定,長期下來,便會因為缺乏訓練而退化。
因此,沒有膝蓋軟骨磨損與修復問題的人,即使從事慢跑、跳舞等大量使用膝蓋的運動時,也不需要為了預防膝關節磨損而穿戴護膝。就好比一般人,沒事不會拿著拐杖走路一樣。
運動時戴護膝,也無法完全避免運動傷害。因為引起膝蓋受傷的原因通常是因外力撞擊或過度施力造成,一般護膝不足以抵抗這些沖擊。
除非像是排球、直排輪、街舞等運動,因為容易發生膝蓋撞擊的意外,才需要使用護膝來防護,但就必須至運動用品專門店選擇硬式材質或有加厚軟墊的運動專用護具。
至於林書豪小腿上綁的是什麼?其實是能增加運動表現的機能衣,能在大量運動中減輕肌肉的負擔,較不容易疲勞。
膝蓋酸痛戴護膝,小心讓情況更嚴重
當發現膝蓋酸痛時,很多人會自行去買護膝來戴,但其實引起膝蓋酸痛的原因很多,有些只是需要休息或熱敷,有些則可能需要搭配短期的物理治療。膝蓋不舒服時,應該先請醫師檢查出問題,再決定該不該使用護膝。
有時候運動後膝蓋酸痛是因為動作超過肌力所能負荷的量,造成膝蓋周圍的韌帶、肌腱組織受傷。這時候應該要先調整運動強度,並加強膝蓋周邊的肌力訓練,而不是買護膝來戴。
像是王太太最近加入健身房會員,上了一周的有氧舞蹈後,覺得膝蓋有些酸痛,便去買了一雙護膝來穿。結果穿上之後,膝蓋酸痛的感覺並沒有減少,跳舞時也覺得雙腳有「卡卡」的緊綳感。檢查之後,才知道疼痛的感覺原來是肌肉過度使用而拉傷。
確定膝蓋問題,再選擇護膝款式
市售護膝依照款式約可分為三種,保護部位與功能也不太一樣。
1.一體成型護膝
最傳統的護膝,完全包覆膝蓋,可固定並支撐整個膝關節。
關節問題較輕微,且只需要從事一般日常活動的人,便可使用這種護膝。也可以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保暖膝蓋。
有些款式則會在兩側加上金屬條或松緊帶加強固定度,當膝蓋內外側韌帶受傷時,便可以提供較大的支撐,避免膝關節產生過度移動或脫位。
2.開洞式護膝
有基本護膝的功能,但在髕骨(膝蓋前方突出的骨頭)的位置設計開口,能夠減少護膝對髕骨的壓力,並加強髕骨的固定,減少因移動而產生的摩擦。
這類膝特別適合髕骨有問題的患者,例如髕骨軟化症、髕骨移位等。
此外,若要從事膝關節活動度大的運動,像是慢跑、爬山的運動時,也可以使用這類護膝。
3.束帶型護膝(又稱髕骨加壓帶)
呈束帶狀,固定在膝蓋骨下方處的肌腱上。能減少運動時肌腱被拉扯,使肌腱獲得適度休息,但對於膝關節其他部位則沒有保護效果。
這類護膝適合肌腱受傷的患者,例如俗稱「跳躍膝」的「髕骨肌腱炎」,多半發生在頻繁跑、跳的運動員,如籃球、田徑選手或過度騎腳踏車的人。
支撐力強,不一定就越好
選擇護膝時,支撐力越強、包覆面積越多不代表就是最好的護膝,因為支撐力越好,代表關節的受限度越大,越容易造成肌力減退。
最好先請骨科或復健科醫師幫你檢查膝關節的狀況,評估適合的護膝類型,以及是否需要加強局部的支撐。
購買前最好也能親自試穿、並穿著走動一下。護膝的尺寸與松緊只要穿起來覺得舒適就好,但還是要有膝蓋受到限制的感覺,以免失去護膝的意義。
穿戴後腿部有壓痕其實不算太緊,但若小腿有腫脹的感覺,或者有腳麻、冰冷、膚色變白、變紫,就表示護膝已經妨礙到下肢血液循環,應該更換尺寸。
此外,因為每個人的膝蓋、大、小腿的粗細不同,有些布制護膝會因為上、下松緊不均而往內捲起。若不想一直為了調整而妨礙運動,或者常從事籃球、網球等膝關節多橫向移動的運動時,可以選擇有魔鬼粘設計的可調式護膝,也比較耐用。
若是因為受傷暫時使用護膝,只要完全復原後,就一不定需要再戴。但若是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因為膝關節已經無法復原,所以只要有上下樓梯、跪坐、或跑跳時,最好就戴上做保護,休息時就立刻拿下。
至於運動前的暖身是否需要使用,應該因暖身動作而異。因為伸展關節是暖身的目的之一,戴上護膝反而會阻礙關節活動,所以可先拿下護膝,但盡量減緩伸展的速度,且不要太用力。
如果暖身中就摻雜跳躍、蹲、或膝蓋負重的動作,或者有感覺到膝蓋不舒服,就可戴上護膝。
⑸ 戶外爬山如何做標記
在家裡找些舊衣服來,顏色要自鮮艷,然後剪成20~30CM長,2~3CM寬的布條.
如果沒有的話就去小商品市場買顏色鮮艷的小細繩,直徑1CM左右,截成20~30CM長.
准備好後,爬山或徒步穿越時,遇見岔路或密林等無法明確標示的地方,在顯眼的高處(基本與眼平,1.2~1.5M)捆綁,並做前進方向標志.
再藉助周邊環境的物品,如石頭可以擺出箭頭或三角形,樹枝可以中間折斷成V形等等.
⑹ 附近有個山洞,幾個喜歡戶外的朋友想探險,做探洞前得准備點什麼設備
1頭盔:由電池燈、 乙炔燈和頭盔構成,小型洞穴可用登山頭盔及頭燈代替,大型洞穴探險必須使用探洞專用頭盔燈。
2. 探洞專用下降器:PETZL 的PZD09 STOP
3. 胸式安全帶:使用PETZL或其它公司產品
4. 胸式上升器:使用PETZL的PZB16專用產品
5. 絲扣鐵鎖:任何經檢驗認定為安全的絲扣鐵鎖
6. MAILLON RAPID:必須使用,用於連接探洞安全帶,不可用任何種類的鐵鎖代替
7. 探洞安全帶:必須用探洞專用安全帶,其他登山及攀岩安全帶禁用
8. 鐵鎖:任何經檢驗認定為安全的鐵鎖
9. 牛尾繩:最好用PETZL的PZL56,也可用直徑大於9毫米的動力繩自製,但切記只可使用動力繩。
10.電石罐 :放入電石塊與水,產生乙炔氣體的裝置
11.探洞包 :多用PVC材料製成,耐磨且外表光滑
12. 手柄式上升器: 使用PETZL的PZB17專用產品
13. 腳踏帶 :最好用PETZL的PZC47,也可用5.5毫米Kevlar或Spectra特種靜力繩自製,但切記不可使用有彈力的動力繩。使用其他各種直徑的CORD繩上升效果也不好。
14.另外還需要自備3副左右的快掛,如有條件最好還帶上長扁帶。
⑺ 戶外登山安全必備——登山繩的知識的介紹用途
1.選擇什麼樣的繩子
A.半靜力繩(Semi-static rope)
為探洞(caving)和探谷(canyoning)設計,它們彈性中等,能夠吸收制止一些有限墜落的能量。
B.動力繩(Dynamic rope)
*其技術特徵和動力貯備(dynamic raservers),它能減緩沖擊力,吸收墜落能量。在攀岩(climbing)和登山(mountainerring)中使用。
C.單繩(Single rope)
正象其名字所說的那樣,是單根使用的。為攀岩面設計,它最適用於近於垂直角度和不從繩索下降的路線。
D.雙繩(Double rope)
雙繩主要用於登山和必須*繩索下降的長路線攀岩。(溫註:雙繩比單繩細,一般同時用兩根,墜落危險較小時也可單根使用)。它在保護的質量並不是十分可*時,比如冰雪環境中,表現同樣是很好的。
E.孿生繩(Twin rope)
由於總是必須兩股一起使用,所以實際用途十分有限,最好停止這種繩子的生產。我們已經有了一種雙繩IceLine和孿生繩同樣輕。
F.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繩子(Rope by activity)
登山、攀岩、探洞或是旅遊用繩,從技術上說是分別針對不同的活動的,所以最好選擇最適於你的范圍和水平的繩索。
G.繩頭上的標志
在繩頭一般標有:
H. 繩長
I. 繩類型標志: ① 單繩 ; (1/2) 雙繩 ;(00)孿生繩 ; C 探谷繩 ;O 旅遊繩
J. 遵循的標准:CE 歐洲標准UIAA國際登聯標准
2. 基本指標
A.沖擊力(Impact force)
對單繩來說,標准規定製止一個80KG重的物體發生的墜落系數是2(溫註:墜落系數見後文)的墜落過程中最大不能超過12千牛。對雙繩來說是在制止55KG系數為2的墜落中不超過8千牛。在經受了多次沖擊和使用後,繩子的沖擊力會增大。你所選用繩子的沖擊力越小,就能使用得更長久。
B.打結能力(Knotability)
一個承受10KG拉力的單結的內徑必須小於繩徑的1.1倍,這個數越小,繩子越柔韌。
C.下墜次數(Number of falls)
為滿足標准,繩子必須能連續承受5次系數為2 的墜落。可用的墜落次數隨繩子使用時間而減少,所以墜落次數越大的繩子就能用得更久。注意:雙繩和單繩的墜落次數沒有可比性,因為它們測試時墜落體重量不同。
D.錠數(Number of bobbins)
護套包裹在繩芯的外面,它是繩子的可見部分。它由很多股單絲編成,每股單繞在一個錠子上,對相同的直徑來說,錠數越多護套的動力性(dynamic)越好,錠數越少,越耐磨。所以一個人為動力性更好而選擇48錠的單繩(Top Gun)或為更耐磨而選擇32錠的單繩(Wall Master III).
E.延展性(Extension)
在80KG的拉力下,單繩不能超過8%,雙繩不能超過10%。正是這彈性使繩子能吸收墜落能量。延展不能太大,否則它將變成一條蹦極繩。
F.直徑和重量(Diameter and weight)
直徑越大的繩子一般有更長的可用期,但它們也更重更不好使。在重量和易用性重要的線路上,最好選細些的繩子。繩子的總體性能應做為重量和動力性能的平衡來考慮。建議:對尺寸的測量不象重量那麼精確,故最好比較繩子的重量而不是尺寸。
G.護套滑動 (Sheath slippage)
護套和線芯是兩個獨立的部分,若它們的結構匹配不好的話,將會有相對滑動的趨勢,護套開始變形,在下降器的不斷摩擦下,在繩芯周圍形成鬆散地段和鼓包,發生了管套效應。這種現象導致更快的磨損,特別是在上方保護或用得厲害時,它還會導致繩子阻塞在下降器或保護裝置上的危險。注釋:這是唯一一項歐洲標准(EuroNorm)與國際登聯(UIAA)要求不同的指標。歐洲標准規定把2米繩子在特定裝置上拉過以後,護套滑動小於40mm或2%,而UIAA更嚴格,要求小於20mm或1%
3. 墜落系數
墜落系數由墜落的嚴重程度決定。系數越大墜落越嚴重。在攀岩中,這個什是從0到2,它由下墜距離除以起作用的繩子長度計算出。墜落的嚴重程度不是墜落距離的函數,而是這個比率,因為繩子越長,它可作更長的延伸來吸收墜落能量。例如下墜5米,繩長2.5米,下墜系數是2。
4.沖擊力
A.沖擊力是:
墜落被制止住時傳給攀登者的力量。它也延著繩子傳到保護點(anchor points)、鐵鎖(carabiners)和保護人(belayer)。繩子的作用是吸收墜落能量,減小沖擊力和它的作用。繩子的選擇是基本因素。在這方面,繩子的質量是根據它導致低沖擊力的能力和經受一次又一次沖擊後保存謗種能力的本領來判斷的。
B.最大沖擊力
這是依標准所要求測量的,也就是最嚴重的情況:第一次墜落,系數是2。這就是在繩子的性能指標中給出的數字。
C.沖擊力的變化在連續的墜落中,繩子的動力性能減弱,沖擊力加強,一條新繩的沖擊力若接近標準的上限,那它就不能象另一條有更好動力性能的繩子一樣用得長久。
D.沖擊力太大會怎麼樣?
E.在受力保護點(running belay anchor)的危險
在墜落中,保護點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攀登者的和保護者的,這兩者合成一股拉力。若繩子不能吸收足夠的能量,保護點的受力會很大,增加了保護點失效的危險。低沖擊力的繩子是減小保護點受力的關鍵。
F.保護困難
如果傳給保護人的力量太大,制止墜落會更困難,繩子在保護裝備里會跑得太快。
G.攀登人的危險
如果下墜沒有很好地控制住,攀登人就要嘗受直接後果。
攀登主繩的性能
首先,攀登繩索必須有UIAA認證。 UIAA對合格的攀登繩索有嚴格的要求,在此不再多說。對單繩來講,最重要的兩條:首次沖擊力不得大於12kN(墜落物重80kg),間隔五分鍾(墜落系數為2)的連續墜落五次以內繩不斷。但大家不要以為同樣標有UIAA的繩索性能相同。性能差別很大,使用壽命差別也很大。怎樣去判斷繩索性能的差別,主要還是從以上兩方面去看:最小的首次沖擊力(impact force)意味著對攀登者墜落的更好的保護(及對保護者和固定點更小的拉力),UIAA falls越高意味繩索更長的使用壽命(繩索在一次又一次墜落後保持延展性的能力)。
⑻ 戶外爬山活動中經常說到埡口,請教下什麼是埡口
埡口是高原上常見的一個詞,常為高山大嶺的交通孔道。埡口在地理意義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馬鞍狀的明顯下凹處。當地人不是為了登山而登山,他們只是要翻過埡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進山和出山。埡口的風會特別大。
⑼ 戶外登山徒步有什麼好技巧,能夠更好地保護膝蓋
山上注意節奏,避免膝蓋受損,下山更要控制節奏,不要太快,施加太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