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的采訪日記,注:寫采訪日記時,要把采訪的對象、方法、過程寫清楚
難忘的歷史畫卷--采訪日記摘選 來源: 作者:陳麗霞 7月23日 重慶 小雨轉多雲
下午,11位校友參加了重慶校友座談會.84歲的藍士傑先生以及91歲高齡的許天乙先生來了,闊別多年的老先生們一見面就非常激動地擁抱在了一起,讓在場的我們無不動容.
重慶校友會會長周萬鈞老師說,在校五年,不光是學習知識,關鍵是學到了學習方法和自學能力,在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夠不斷提升自己,工作起來得心應手,能戰勝各種困難.許天乙先生說,那個時候武大就是「社會大學」,師生遍布樂山全城,師資力量強大,當時的名師大多聚集武大;學生學風淳正,勤學苦練,基礎打得很好,考試嚴格認真;學術氛圍濃厚,當時的文廟有各學生社團辦的牆報,很多進步組織如「燎原」、「普羅文學」、「抗研會」等;校園活動豐富,那時武漢大學的學生是學出來的.許先生聲情並茂地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沁園春》.
7月25日 樂山 晴
迎著清晨的陽光,我們來到了心念無數次的地方——樂山文廟,熱心的樂山校友李玉賢老師欣然陪同.這就是那個烽火歲月武大師生頑強樂觀、艱難治學的「聖地」.文廟牆壁油漆已經剝落,變得陳舊,王星拱校長辦公室——崇聖祠,整個建築群依稀還能透露出當年的雄壯和輝煌.
整個上午,我們把文廟的前前後後研究了個遍.文廟後面老宵頂上的茶館當年也是武大學子的學習之處,站在山頂上,大半個樂山城盡收眼底,涼風習習,確實是個學習的好地方.
下午,我們順著武大學子舊時的上學道路,走過一公里長的古老城牆來到原第二學生宿舍——龍神祠,它像個大的四合院.樂山「8.19」大轟炸,其中的一棟樓房幾乎完全被摧毀,殘破不堪的院落和時間蒼老的印痕,成了保留最完整的武大學生宿舍.70年變遷,只剩下發黑破舊的青瓦木樑似乎還在訴說著當年的熱鬧和生氣.位於大渡河畔的樂山師范學院,是在工學院舊址上蓋起來的,學院大門面朝大渡河,東邊是三江匯合處的樂山大佛,西邊與佛教名山峨眉遙遙相望.據說天氣晴朗時可遠眺峨眉山金頂.
師院不愧是與武大血脈相連的大學,處處都能感受到武大的氣息.師院校訓是「弘毅自強,篤學踐行」,校內有珞嘉路,甚至還有武大樂山期間保存至今的建築「琢玉亭」.
沫若圖書館,我們是奔著藏身於館內的武大紀念堂而來的.整個紀念堂以紅色為主基調,門口掛著校友伍修權將軍親筆題詞的「武漢大學樂山紀念堂」牌匾,下方屏風鑲嵌著王星拱校長與周鯁生校長的照片和當年的校徽、校訓.走進紀念堂,我們驚呆了,這里有保存完好的老照片、學生筆記和試卷以及各種珍貴資料、圖片和實物.最吸引我的是櫥窗里原始的中科院俞大光先生的一本隨堂筆記,一絲不苟的清秀的中英文,配上精緻的解說圖,是武大嚴謹學風的極好的實物,這也正是當代大學生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7月26日 樂山 晴
今天我們采訪了兩位校友,分別是90歲高齡的機械繫校友盧秉彝老太太和87歲高齡的土木工程系校友胡承寬老先生.胡承寬老先生的國文老師即是被稱為「珞珈三女傑」之一的才女蘇雪林.胡老先生回憶了當年上課的情景.給我印象較深的是盧秉彝老太太,她是我們采訪的第一位女校友,那個時候能上大學的女生可謂鳳毛麟角,而盧老師和她的同胞姐姐盧祥麟相繼上了武大,成為當時樂山鼎鼎有名的「盧氏二姐妹」,傳奇式的兩姐妹當年一定是十分聰慧和優秀的.
90高齡的盧老師思維敏捷,談吐清晰有條理,讓我感到驚訝.武大樂山紀念堂正是在盧氏姐妹及其他校友倡導下才建立起來的,她幾乎每天都要柱著拐杖到紀念堂里走走看看,像愛護自己的孩子般愛護紀念堂里的每一件展物.這該是一種怎樣厚重的情感啊!這正如盧老自己的一句話所詮釋的:「武大雖然已經遷走70年了,但在我心裡它從未離開過.」
7月27日 樂山 晴
整整跑了一天,總算是拍攝完了幾乎所有武大在樂山時期的舊址和外景.
「8?19」空難紀念碑廣場,為了紀念1939年8月19日日軍對樂山市慘無人道的大轟炸而建成.紀念碑頂上「8?19」幾個鍍金數字異常奪目,四根石柱分開聳立,上面雕刻著飛機等圖樣,石柱環抱一塊深色大石碑,中間突兀出一個彷彿炸開的空洞.紀念碑仍保持著一種沉靜的「震撼」.在樂山7000餘死難者中,有武大學生5人、教職工2人、教員家屬7人.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永遠牢記的血債.
原武大第五宿舍舊址附近,有一個基督教教堂.接受我們采訪的李運寬校友說,那個時候老師經常用全英文教課,她的聽力不好,卻苦於課下沒有更多的機會練習聽力.無奈之下,她想到了教堂,於是經常跑到教堂聽佈道來練習聽力.在那個年代,聰明的武大學生可謂是想盡一切辦法創造各種學習環境.
前往武大公墓即「第八宿舍」舊址途中,發現將三腳架遺忘在計程車上,正當大家焦急萬分時,那輛計程車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好心的司機給我們送回原物,大家連聲道謝.拿著失而復得的三腳架,我們對樂山人民無形中又增添了一份好感.
下午陸續拍攝了第六宿舍、第四宿舍、理學院、實習工廠和「白宮」(女生宿舍)等舊址.這些天樂山的幾個關鍵詞——「八寶飯」、火巴病、文廟、「白宮」等等已經在我們的腦海里深深紮根,將往事一件件串起,形成一幅幅歷史畫卷,久久不會忘懷.
『貳』 求一篇簡短的采訪日記
難忘的歷史畫卷--采訪日記摘選 來源: 作者:陳麗霞 7月23日 重慶 小雨轉多內雲
下午,11位校友容參加了重慶校友座談會。84歲的藍士傑先生以及91歲高齡的許天乙先生來了,闊別多年的老先生們一見面就非常激動地擁抱在了一起,讓在場的我們無不動容。
重慶校友會會長周萬鈞老師說,在校五年,不光是學習知識,關鍵是學到了學習方法和自學能力,在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夠不斷提升自己,工作起來得心應手,能戰勝各種困難。許天乙先生說,那個時候武大就是「社會大學」,師生遍布樂山全城,師資力量強大,當時的名師大多聚集武大;學生學風淳正,勤學苦練,基礎打得很好,考試嚴格認真;學術氛圍濃厚,當時的文廟有各學生社團辦的牆報,很多進步組織如「燎原」、「普羅文學」、「抗研會」等;校園活動豐富,那時武漢大學的學生是學出來的。許先生聲情並茂地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沁園春》。
『叄』 怎麼寫采訪日記
先把你的采訪計劃簡略的寫出來。再把采訪過程寫出來,然後寫你這次采訪的感想,就OK了。很簡單的。
『肆』 采訪日記的格式
應該是采訪手記吧
1、先確定采訪選題。例如:某一殘疾人士自強不息,回終有所成。
2、再確定采訪范答圍。例如:該殘疾人士、他的父母、他的朋友等。
3、再確定采訪問題。例如:生病緣由、求學經歷、遇到困難、感人事跡、驕人成績。
4、再確定采訪時間。例如:先打電話或寫信給他們,約好采訪時間、地點等。
5、最後的准備工作。例如:學生證、小記者證、介紹信等等。
6、如多人采訪,還要確定分工:某某提問,某某記錄,某某攝影等等。
7、采訪完畢,整理材料,寫出新聞稿件。
『伍』 寫一篇400字的采訪日記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晴轉雷陣雨 被采訪者:王蘭玲 采訪者:姜春陽
因為在勤工助學,直到昨天我才真正空閑,所以今天我去了06級王蘭玲學姐的家。
其實在之前我已經做好詳細的准備了。雖然我和她家在一個市,距離也不遠,我還是提前找了一張電子地圖,規劃好我的前進路線。
所以今天一大早我就騎上自行車朝著目的地前進了。或許是因為前幾天剛下過雨吧,今天的道路有很多積水,騎自行車時要小心翼翼,這不禁使我內心感到一絲忐忑不安。昨天下午給她家裡打電話,電話是通了,可就是沒有人接,不知道學姐的家是否還在原地,不知道學姐的父母是否還健在,不知道學姐和他爸媽知道我的意圖後是否有抵觸情緒,總之一路上我都懸著心。經過半個多小時,我到達了嶧山鎮東庄村,在村口停了下來,問出了具體地點。
一路上我都琢磨著該怎麼說話才能不惹他們家人的反感,是叫「阿姨」呢,還是叫「大娘」呢……
正在修建的樓房高大寬敞,正巧王爸爸站在房前抽煙,未說明來意王爸爸就熱情的把我招待進屋了,是我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之前的所有擔心都放下來了。雖然准備好了台詞,但當說的時候我還是有點緊張,結結巴巴的說明來意,王爸爸的臉上一臉輕松,他吸了一口煙說小孩的貸款已經還上了,就是不知道有利息沒有還上。這時王媽媽也回家了,知道我的來意後,王媽媽給我倒了一杯水,還拿來了一把扇子。王爸爸很健談,和我扯起了家常。從談論中我了解到,她學的是英語專業,工作不好找,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幫她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後來因為還有更好的單位,就換了工作。開始的時候,工資很低,大概只有不到一千五。除去生活開銷,所剩無幾,最近的四五個月,漲到了快三千,好多了。
我了解到,大叔的小兒子今年開學上大二了,在煙台上的,每年的開支也要一萬多,女兒的收支平衡,不用家裡操心,負擔輕了一些。
我不禁釋懷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也是沒有辦法了,我告訴他們,我只是來走訪,問問情況並不是來要錢的。然後我又問了王爸爸學姐現在的一些情況,就走出了他家的大門,臨走前我要求照相,王爸爸和我合照了一張。
路上都思考著,我的心情很沉重,「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知道如果王爸爸有能力的話絕不會去使用助學貸款的。這次的「誠信回歸行」不僅讓我學會了許多說話的技巧,更讓我體會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和關懷,我想我是幸運的。
『陸』 訪談日記怎麼寫
怎麼寫采訪提綱 ?
一般記者在去采訪之前會准備一份采訪提綱。如果要回答采訪提綱怎麼寫的問題?我想還是先要回答什麼是采訪提綱。采訪提綱,就是你要采訪對象要回答的一些問題的羅列。這些問題又不簡單是乾巴巴的羅列,需要的是你對他本身的認識。
一、確定采訪主題
一般記者進行采訪之前實際上已經確定好了采訪主題,而記者需要做的就是圍繞主題進行相關背景調查,快速翻閱資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始終認為,記者要采訪首先要比被采訪者在這方面還懂得要多,雖然你不可能是專家,但你可以借著快速充電成為半個專家,不然去采訪,可能人就丟大了。
二、熟悉被采訪人資料
舉例來說,你采訪的是某個事件的某個人,那麼你需要了解圍繞這個人曾經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情做個一個全面調查,比如有著他的經歷、讀過什麼樣的學校、有著怎樣的性格、辦事風格是什麼?最近他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需要說明的是,也許有些資料對記者來說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覺得這很難說,其實采訪的過程就跟上戰場一樣,也講究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訪背景
如果采訪的是一個事件,那麼你同樣需要對事件先做一番調查。如何調查?你需要調閱大量的資料,同時,你要將各個媒體不同角度進行的采訪和報道做個總結。把這個事件做到爛熟於心,而且需要將事件里的這些人物之間的關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後站近了看站遠了看,是不是還缺少一些東西?你是不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而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訪時要提問的地方。
四、整理線索
通過對被采訪人和采訪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經成型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以及還未成型的觀點,尋找本次采訪線索,也即突破口。
五、設計問題
通過對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對線索的整理,進行問題的設計。需要說明的是,問題的設計是需要環環緊扣的,它們之間並不是分散的關系,采訪就是一條流水線,記者需要做的是沿著這條流水線向下走。什麼稱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質,盡力想辦法讓事件的參與人告訴人們事件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他本來想收到什麼樣的效果。讓讀者讀完之後也覺得還是有所收獲的,如果你的讀者看完之後覺得不知所雲,好的證明你本次的采訪是失敗的,其實從源頭上已經失敗了,在於你的問題設計不合理。
『柒』 采訪日記怎麼寫
為你自己高興
劉心武
朋友小凌自幼雙腿萎癱,在一家印製包裝紙的福利工廠工作,業余愛看文學書,常到我家來借。我有一天就對他說:「你怎麼不立個大志向,發憤寫作,也成個作家?」我自然舉出了中外古今一些例子,又借給他《三月風》,激勵他登上「維納斯星座」。當時他沒說什麼,過些天來還書,他告訴我:「我沒有寫作的天份,我就這樣當個讀者挺好。」臨告別時更笑著說:「我活得挺自在。我為自己高興。」
上個星期天我在大街上看見了他,他騎著電動三輪車,後座上是也有殘疾的妻子,摟著他們完全健康的小女兒,三個人臉頰都紅噴噴的,說是剛從北京游樂園玩完回來。真的,他們全家都為自己高興,那是人生中最扎實最醇厚的快樂!
為自己高興吧!我為什麼不完美?——別鑽那牛角尖。要是別人問:你為什麼不如何如何,那麼,讓我們都像小凌那樣,坦然無愧地看待自己,珍愛、享受平凡而實在的人生!
一個作家朋友得了個獎,卻很不高興。為什麼?因為有人問:為什麼只是個地區獎,而不是全國獎?如果他得了全國獎,那麼又可以問:為什麼不是最高獎?如果是最高獎,那麼又可以問:為什麼國際上沒得獎?如果國際上得了獎,那麼還可以問:為什麼不是諾貝爾文學獎呢?倘真地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也仍然可以極為好心地、激勵他向上地、不問白不問地問他:怎麼你得獎後反倒寫得不那麼多,而且,怎麼寫出的作品倒不如以前的好,怎麼就沒有新的突破了呢?……這樣一路問下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也許會有正面的例子,但我舉不出來,我只知道美國海明威和日本川端康成都是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不久後身殺身亡,也許那自殺的心理因素非常復雜,但一些評論家譏諷海明威的「江郎才盡」,社會輿論對川端康成達到至美至豐境界的高於富士山的期盼壓力,很可能是那諸多因素中相當重要的一種。
不要為自己樹立高不可及的標桿,更不要被別人往往確實是出於好心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責自苦的泥潭!
開電梯的小倪有一天剛從發廊理完發來上班,樓里乘電梯的人們都說她這下更像電視里出現過的某位歌星了;說一次也罷,後來有的人確實出於好心,出於善意,往往也是出於無聊,出於沒話找話,更有出於起鬨的,便不斷地用這類話來激小倪,比如你為什麼就不去試試,也當個歌星,也上上電視呀;你為什麼就甘心窩在這小籠子里呀;你這么好的相貌這么活潑的性格,為什麼不起碼去當個廣告摸特兒呀……有一天,眾人正在電梯里哄著,小倪就高聲宣布說:「你們說的那位,頂多算個三流歌星,我可是個一流的電梯工」!不是我像她,是她長得像我!」說完哈哈大笑起來。小倪在為自己高興。她高興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平凡,自己的不必上電視,自己的適得其所,自己的不為他人左右……
是的,要為你自己高興,你的個子最適合於你,你的相貌為你所獨有,你的身體狀況即使不佳,即使有殘那也無礙你內心的自尊與自愛,因為你在誠實地生活,在認真地工作,在掙得你應得的一份,在享受社會應為你提供的那一份快樂。在每天晚上問心無愧地安睡,你每天清晨興致勃勃地迎接又一個平凡而充實的日子……是的,你不一定要成為維納斯,不一定升為星座,但你可以盡情欣賞「維納斯星座」;你不一定要出現在電視上,但你在生活中完全可以擁有比那更多的樂趣……
爭取不凡誠然可敬可佩,然而甘於結結實實的平凡,如小凌,如小倪,則更可愛可羨……這個世界很大,機會確實很多,然而這個世界也很小,機遇又極為難得。我們應在奮力進取與適可而止之間取得一種平衡。我們要懂得這個世界不單是為不平凡的人而存在的,恰恰相反,這個世界主要是為平凡的人而存活。
為你自己高興,因為你的努力奮進已取得了一些成果;為你自己高興,因為你能夠如現在這樣也真是挺不錯;為你自己高興,因為你不為自己設置徒添煩惱的標桿,更不受他人那出於好意而設置的縹緲標桿而蠱惑,為你自己高興,為你那平凡而充實的、問心無愧的存在而高興!
『捌』 四年級400字左右采訪日記怎麼寫
因為在勤工助學,直到昨天我才真正空閑,所以今天我去了06級王蘭玲學姐的家。
其實在之前我已經做好詳細的准備了。雖然我和她家在一個市,距離也不遠,我還是提前找了一張電子地圖,規劃好我的前進路線。
所以今天一大早我就騎上自行車朝著目的地前進了。或許是因為前幾天剛下過雨吧,今天的道路有很多積水,騎自行車時要小心翼翼,這不禁使我內心感到一絲忐忑不安。昨天下午給她家裡打電話,電話是通了,可就是沒有人接,不知道學姐的家是否還在原地,不知道學姐的父母是否還健在,不知道學姐和他爸媽知道我的意圖後是否有抵觸情緒,總之一路上我都懸著心。經過半個多小時,我到達了嶧山鎮東庄村,在村口停了下來,問出了具體地點。
一路上我都琢磨著該怎麼說話才能不惹他們家人的反感,是叫「阿姨」呢,還是叫「大娘」呢……
正在修建的樓房高大寬敞,正巧王爸爸站在房前抽煙,未說明來意王爸爸就熱情的把我招待進屋了,是我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之前的所有擔心都放下來了。雖然准備好了台詞,但當說的時候我還是有點緊張,結結巴巴的說明來意,王爸爸的臉上一臉輕松,他吸了一口煙說小孩的貸款已經還上了,就是不知道有利息沒有還上。這時王媽媽也回家了,知道我的來意後,王媽媽給我倒了一杯水,還拿來了一把扇子。王爸爸很健談,和我扯起了家常。從談論中我了解到,她學的是英語專業,工作不好找,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幫她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後來因為還有更好的單位,就換了工作。開始的時候,工資很低,大概只有不到一千五。除去生活開銷,所剩無幾,最近的四五個月,漲到了快三千,好多了。
我了解到,大叔的小兒子今年開學上大二了,在煙台上的,每年的開支也要一萬多,女兒的收支平衡,不用家裡操心,負擔輕了一些。
我不禁釋懷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這也是沒有辦法了,我告訴他們,我只是來走訪,問問情況並不是來要錢的。然後我又問了王爸爸學姐現在的一些情況,就走出了他家的大門,臨走前我要求照相,王爸爸和我合照了一張。
路上都思考著,我的心情很沉重,「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知道如果王爸爸有能力的話絕不會去使用助學貸款的。這次的「誠信回歸行」不僅讓我學會了許多說話的技巧,更讓我體會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和關懷,我想我是幸運的。
2.
星期六天氣晴朗,我們《小主人報》的小記者們興高采烈地來到泉城公園,一起進行社會大采訪活動。
在公園大門口集合,我們異口同聲的喊出了口號:「關心他人,關愛健康,關注未來。」分好組後,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出發了,我們四人小組奮力向前尋找著合適的采訪對象。
這時迎面走來一位散步的阿姨,我們連忙過去圍在阿姨身邊,「阿姨您好,我們是濟南小主人報的實習記者,我能請問您幾個關於食品安全的問題嗎?」我說。阿姨笑著對我們說:「你們問吧。」「請問您知道什麼是綠色食品嗎?」阿姨說:「我認為綠色食品就是無公害、純天然食品。」「您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怎樣才能做到食品安全呢?」「我認為應該去大型的商場購買食品,這樣比較安全」……我們四個人七嘴八舌的問了阿姨設定好的采訪提綱,阿姨笑著一一答復了我們,我們也迅速的進行了記錄。
耶!初戰告捷,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緊張而忐忑的心情平靜下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滿懷信心的向著自己的目標前行……我們四個人齊心合力,成功地完成了這次社會大采訪任務。
通過這幾次的采訪,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樣的采訪活動。每次活動,不僅能感受到戶外陽光的撫摸,還能學到許多課堂外的知識,更能豐富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膽識,鍛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我期待著下次采訪活動的到來!
『玖』 以采訪稿的形式寫一篇日記(300-500字)
怎樣寫好采訪稿
一、學會對采訪的材料進行剪裁。
我們采訪後,做了記錄,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並不等於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還得對布料進行剪裁,加工。同樣我們要想將采訪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訪稿,也得學會對材料進行剪裁,加工。
怎樣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據你的采訪目的,確定哪些內容應放在前面?哪些內容應放在後面?確定哪些是采訪稿的重點?重點內容應詳寫,次要內容可省去,或略寫。當然即便是重點內容,也未必要將被采訪者的語言全部寫進去,可以適當地摘其主要的寫出來,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斷章取義,斷章取義會曲解被采訪者的意圖的。
二、學會將采訪現場的環境寫入文章中。
采訪稿如果只寫采訪的過程,文章可能會顯得有些單調,我們在采訪時,應學會觀察:觀察被采訪者的環境布置,觀察被采訪者的外貌,觀察被采訪者的神態變化……這一切可以適當地在采訪稿中寫出來,這樣文章會更加豐富有趣。
三、采訪稿中可將直接引接引用與間接引用相結合。
采訪稿如果都是一問一答式的對話,文章讀了會讓讀者覺得厭倦。我們在寫文章時,可以將直接引用與間接引用相結合。如介紹人物的經歷時,可用間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時,若用直接引用,文章會顯得更加真實感人。
『拾』 寫一篇采訪日記
難忘的歷史畫卷--采訪日記摘選 來源: 作者:陳麗霞 7月23日 重慶 小雨轉多雲
下午,11位校友參加了重慶校友座談會。84歲的藍士傑先生以及91歲高齡的許天乙先生來了,闊別多年的老先生們一見面就非常激動地擁抱在了一起,讓在場的我們無不動容。
重慶校友會會長周萬鈞老師說,在校五年,不光是學習知識,關鍵是學到了學習方法和自學能力,在走上工作崗位後能夠不斷提升自己,工作起來得心應手,能戰勝各種困難。許天乙先生說,那個時候武大就是「社會大學」,師生遍布樂山全城,師資力量強大,當時的名師大多聚集武大;學生學風淳正,勤學苦練,基礎打得很好,考試嚴格認真;學術氛圍濃厚,當時的文廟有各學生社團辦的牆報,很多進步組織如「燎原」、「普羅文學」、「抗研會」等;校園活動豐富,那時武漢大學的學生是學出來的。許先生聲情並茂地朗誦了自己創作的《沁園春》。
7月25日 樂山 晴
迎著清晨的陽光,我們來到了心念無數次的地方--樂山文廟,熱心的樂山校友李玉賢老師欣然陪同。這就是那個烽火歲月武大師生頑強樂觀、艱難治學的「聖地」。文廟牆壁油漆已經剝落,變得陳舊,王星拱校長辦公室--崇聖祠,整個建築群依稀還能透露出當年的雄壯和輝煌。
整個上午,我們把文廟的前前後後研究了個遍。文廟後面老宵頂上的茶館當年也是武大學子的學習之處,站在山頂上,大半個樂山城盡收眼底,涼風習習,確實是個學習的好地方。
下午,我們順著武大學子舊時的上學道路,走過一公里長的古老城牆來到原第二學生宿舍--龍神祠,它像個大的四合院。樂山「8.19」大轟炸,其中的一棟樓房幾乎完全被摧毀,殘破不堪的院落和時間蒼老的印痕,成了保留最完整的武大學生宿舍。70年變遷,只剩下發黑破舊的青瓦木樑似乎還在訴說著當年的熱鬧和生氣。位於大渡河畔的樂山師范學院,是在工學院舊址上蓋起來的,學院大門面朝大渡河,東邊是三江匯合處的樂山大佛,西邊與佛教名山峨眉遙遙相望。據說天氣晴朗時可遠眺峨眉山金頂。
師院不愧是與武大血脈相連的大學,處處都能感受到武大的氣息。師院校訓是「弘毅自強,篤學踐行」,校內有珞嘉路,甚至還有武大樂山期間保存至今的建築「琢玉亭」。
沫若圖書館,我們是奔著藏身於館內的武大紀念堂而來的。整個紀念堂以紅色為主基調,門口掛著校友伍修權將軍親筆題詞的「武漢大學樂山紀念堂」牌匾,下方屏風鑲嵌著王星拱校長與周鯁生校長的照片和當年的校徽、校訓。走進紀念堂,我們驚呆了,這里有保存完好的老照片、學生筆記和試卷以及各種珍貴資料、圖片和實物。最吸引我的是櫥窗里原始的中科院俞大光先生的一本隨堂筆記,一絲不苟的清秀的中英文,配上精緻的解說圖,是武大嚴謹學風的極好的實物,這也正是當代大學生最應該學習的地方。
7月26日 樂山 晴
今天我們采訪了兩位校友,分別是90歲高齡的機械繫校友盧秉彝老太太和87歲高齡的土木工程系校友胡承寬老先生。胡承寬老先生的國文老師即是被稱為「珞珈三女傑」之一的才女蘇雪林。胡老先生回憶了當年上課的情景。給我印象較深的是盧秉彝老太太,她是我們采訪的第一位女校友,那個時候能上大學的女生可謂鳳毛麟角,而盧老師和她的同胞姐姐盧祥麟相繼上了武大,成為當時樂山鼎鼎有名的「盧氏二姐妹」,傳奇式的兩姐妹當年一定是十分聰慧和優秀的。
90高齡的盧老師思維敏捷,談吐清晰有條理,讓我感到驚訝。武大樂山紀念堂正是在盧氏姐妹及其他校友倡導下才建立起來的,她幾乎每天都要柱著拐杖到紀念堂里走走看看,像愛護自己的孩子般愛護紀念堂里的每一件展物。這該是一種怎樣厚重的情感啊!這正如盧老自己的一句話所詮釋的:「武大雖然已經遷走70年了,但在我心裡它從未離開過。」
7月27日 樂山 晴
整整跑了一天,總算是拍攝完了幾乎所有武大在樂山時期的舊址和外景。
「8??19」空難紀念碑廣場,為了紀念1939年8月19日日軍對樂山市慘無人道的大轟炸而建成。紀念碑頂上「8??19」幾個鍍金數字異常奪目,四根石柱分開聳立,上面雕刻著飛機等圖樣,石柱環抱一塊深色大石碑,中間突兀出一個彷彿炸開的空洞。紀念碑仍保持著一種沉靜的「震撼」。在樂山7000餘死難者中,有武大學生5人、教職工2人、教員家屬7人。這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永遠牢記的血債。
原武大第五宿舍舊址附近,有一個基督教教堂。接受我們采訪的李運寬校友說,那個時候老師經常用全英文教課,她的聽力不好,卻苦於課下沒有更多的機會練習聽力。無奈之下,她想到了教堂,於是經常跑到教堂聽佈道來練習聽力。在那個年代,聰明的武大學生可謂是想盡一切辦法創造各種學習環境。
前往武大公墓即「第八宿舍」舊址途中,發現將三腳架遺忘在計程車上,正當大家焦急萬分時,那輛計程車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好心的司機給我們送回原物,大家連聲道謝。拿著失而復得的三腳架,我們對樂山人民無形中又增添了一份好感。
下午陸續拍攝了第六宿舍、第四宿舍、理學院、實習工廠和「白宮」(女生宿舍)等舊址。這些天樂山的幾個關鍵詞--「八寶飯」、火巴病、文廟、「白宮」等等已經在我們的腦海里深深紮根,將往事一件件串起,形成一幅幅歷史畫卷,久久不會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