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屋脊指的是什麼地方
「世界屋脊」指的是青藏高原。
它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版界屋脊」、「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
青藏高原也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地之一和中華文明的發詳地之一,在華夏文明史上流傳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為主的高原文化體系。
(1)戶外招弟擴展閱讀:
青藏高原氣候總體特點: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氣溫隨高度和緯度的升高而降低,氣溫日較差大;干濕分明,多夜雨;冬季乾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
青藏高原年平均氣溫由東南的20℃,向西北遞減至-6℃以下。由於南部海洋暖濕氣流受多重高山阻留,年降水量也相應由2000毫米遞減至50毫米以下。
② 青藏高原簡介
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第三極」,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西部為帕米爾高原和喀喇昆侖山脈,東及東北部與秦嶺山脈西段和黃土高原相接,介於北緯26°00′~39°47′,東經73°19′~104°47′之間。
青藏高原東西長約2800千米,南北寬約300~1500千米,總面積約250萬平方千米,地形上可分為藏北高原、藏南谷地、柴達木盆地、祁連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峽谷區等6個部分,包括中國西藏全部和青海、新疆、甘肅、四川、雲南的部分以及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
(2)戶外招弟擴展閱讀:
青藏高原的地理環境:
1、地質構造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連-柴達木、昆侖、巴顏喀拉、岡底斯、喜馬拉雅、羌塘-昌都等6個構造帶,各構造帶之間為蛇綠混雜岩所代表的縫合帶隔開,大致以龍木錯-金沙江縫合帶為界。
2、地貌特徵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勢險峻多變,地形復雜,其平均海拔遠遠超過同緯度周邊地區。青藏高原各處高山參差不齊,落差極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占青海全省面積的60.93%,佔西藏全區面積的86.1%。區內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8844.43米),也有海拔僅1503米的金沙江。
3、氣候特徵
青藏高原氣候總體特點: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氣溫隨高度和緯度的升高而降低,氣溫日較差大;干濕分明,多夜雨;冬季乾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藏高原
③ 從前青藏高原的生活是怎麼樣
象雄文化是
古象雄文明發祥地
西藏的根基文化。提起充滿神秘色彩的古象雄王國,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甚至會感到陌生。古絲綢之路上的風沙穿越千年,將這段公元7世紀之前的歷史塵封於雪域高原之上。
然而,作為西藏文化和雲南納西文化的共同根基,融合了中原、西亞和南亞三大文明精華的古象雄文明,時至今日卻還依舊閃耀著光輝。
古象雄文化,要使其「活起來」,無法
象雄大藏經
繞過反映象雄文明的網路全書——《象雄大藏經》。
2013年7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丁真俄色開始組織人員整理、翻譯《象雄大藏經》。
一個
古象雄佛法大藏經漢譯工程在京啟動[16]
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的《象雄大藏經》漢譯工程就此展開。
據介紹,《象雄大藏經》內容原本篇幅浩大,歷經數千年歲月變遷,其中一些內容已軼失不存,現存178部,包括《律》74部,《經》70部,《續》26部,《庫》8部。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白庚勝先生認為,《象雄大藏經》漢譯工程不僅將解密雪域高原的古象雄文明,還將揭示古中國與古印度、古波斯,甚至與古希臘之間文明及文化互相影響、融合的歷史。[17]
作為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
象雄文化
痕跡貫穿於西藏的方方面面。[18] 從生產到生活,從民俗到信仰,處處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轉山等宗教活動儀式,都源自象雄文化。[19]
我們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喪嫁娶、天文歷算、醫學文學、歌舞繪畫、出行選宅、則選吉日、驅災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仍沿襲著本教的傳統。
藏族
象雄文化
同胞還有許多獨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轉神山、拜神湖、撒風馬旗、懸掛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本教傳統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薩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瑪盤、酥油花甚至使用轉經筒等等,這些都是本教的遺俗。[20]
在富饒燦爛的藏族文化遺產中,輝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以 「雍仲本教」的傳播為主線而得到發展,由於本教文明產生的年代久遠,傳播地域廣闊,對藏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有著極其深遠的重要影響。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世人根本不知道「古象雄文明」,甚至連許多西藏人自己都不了解。
他們只認為印度文化對西藏文化
象雄文字
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所有來自印度的文化」 都具有偉大的價值,並且錯誤地認定西藏本土宗教以及印度文明以外的東西對西藏文化的形成都沒什麼貢獻和價值。
就連很多藏人自己也都誤認為,在印度佛教傳入西藏之前,西藏根本沒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而且文化非常愚昧落後等等。
這種荒謬的說法被一些正統的狂熱者宣揚了數個世紀,正是由於這種狀況的長期延續,導致了西藏真實歷史和本土文化的遺失,同時也限制了學者們對古象雄文明和本教研究的興趣,但此狀況已經有所改變。[20]
據考古學家們的探索發現,藏族同胞族在青藏高原的發祥史非常悠久而古老,距今已經有13000年至17000年的歷史了。
那麼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思索這樣的一個問題:「久遠古老的藏族同胞族文化,它的源頭究意在何方?」
答案是:就在西藏古老的雍仲本教![20]
「雍仲本教
幸饒彌沃如來佛祖
」是幸饒彌沃如來佛祖(釋迦牟尼佛前世「白幢天子」之師)所傳的如來正法。雍仲本教的《甘珠爾》其實就是藏族一切歷史、宗教和文化的濫觴與源頭,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極其珍貴的資料,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無法繞過的一塊重要領域。「古象雄佛法」大藏經漢譯工程已經被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點科研課題。[21]
對於古象雄文化來說,要使其「活起來」,無法繞過一部全景式反映象雄文明的網路全書——《象雄大藏經》。
然而長期以來,因其缺乏漢譯版本,致使我國對象雄文化的研究基本處於停滯狀態。相比之下,國外對象雄文化的研究和重視程度已走在前面,催促著我們去挖掘和梳理這一寶藏。[18]
2013年7月2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重點課題「古象雄文明探源」暨古象雄佛法大藏經漢譯工程已經在北京啟動。[22] 。
藏族歌舞
傳
青藏高原上的野氂牛[2]
統民歌是藏族民間文學的結晶,運用比喻、聯想、擬人等手法,描寫藏民的生活、風俗、男女感情或歷史故事。藏民性情豪邁,歌唱至高潮往往手舞足蹈,因此形成有歌必舞、舞中有歌的藏族歌舞。「跳果諧」是最常見的藏族群體舞,男女老少手拉手圍成一圈,以頓地開始,踏足為節奏,邊唱邊跳,以往跳果諧有男女各聚一邊的習俗,則已混雜一塊。「跳弦子」也是群體舞,年輕男女在胡琴伴奏下共舞,內容多敘述男女的愛慕之情或農村的田間工作。「卓」和「熱巴」是屬於技巧性較高、動作奔放強烈的藏族歌舞,「卓」流行於藏南,舞者腰系大鼓,邊擊邊舞;「熱巴」流行與藏東和川、滇一帶,由一男一女共舞,男手執銅鈴,女一手抓圓鼓、一手拿槌,繞著圓圈婆娑起舞。[6]
藏戲
青藏高原-譚翃晶國畫作品(2張)
藏語稱藏戲為「阿吉拉姆」,是結合歌舞、道白、劇情的綜合藝術。藏戲相傳起源於十五世紀,而發展成熟則在十七世紀以後。傳統藏戲的演出並沒有特定的舞台、布景,一般多在城市、村子的廣場上便唱將起來,演員們在廣場上圍成一個半圈,輪到自己出場時便出列表演,其餘時間則在行列中擔任和音幫腔。由於是戶外表演,藏戲的唱腔多高亢嘹亮,且字音拉得很長,形成拖腔。一段唱腔之後表演一段舞蹈,是藏戲的基本結構。戴面具是傳統藏戲的一大特色,藏戲的面具造型別致、栩栩如生,面具主要有兩類:神、人等角色戴平面面具,氂牛、狗等動物戴立體面具。藏戲的演出一般分「溫巴頓」、「雄」、「扎西」三個部分,「溫巴頓」是序幕,「雄」是演出的主要內容,是正戲,「扎西」是正戲之後簡短的募款儀式。傳統藏戲的題材多具有宗教色彩,以佛經典故、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居多,「文成公主」、「卓瓦桑姆」、「諾桑王子」、「朗莎姑娘」、「蘇吉尼瑪」、「白馬文巴」、「頓月頓珠」、「赤美滾登」為著名的八大藏戲。藏歷六月底到七月初的雪頓節(藏戲節),是一年中藏戲演出的最高潮,藏民都聚在林卡,一邊吃酸乳酪,一邊觀賞藏戲。[6]
民族傳說
有個謠傳,說藏族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的時候洗第一次,結婚的時候洗第二次,去世的時候洗第三次。如今去過西藏的人都知道這顯然是無稽之談了,但由此可見,同內地的各族風俗一樣,生育、婚嫁、喪禮也是藏族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大事。[6]
生育
以
[2]
往藏族人認為婦女懷孕生子是一種污穢的事,所以孕婦經常被趕到牛棚、羊圈生產,這種風俗導致婦女分娩時衛生不佳,嬰兒經常夭折。藏族婦女的地位已較從前顯著提高,注意生產衛生的觀念也逐漸普及,所以孕婦已可以在家中或醫院生產。
嬰兒一出世便得到相當的重視,特別是男嬰孩,在藏族中也是值得慶賀的事,生下來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親友便紛紛帶著禮物前來祝賀。一進門,親友先向產婦和嬰兒獻上哈達,接著敬酒、倒茶、說些吉祥話,然後捏一點糍粑點在嬰兒的前額上,祝福小孩成長順利。這種儀式稱為「旁色」,是「清除污濁」之意,也就是將生產時的污穢清除,使小孩能健康地成長。
孩子滿月後要行出門儀式,到廟里進香,然後到親友家中串門子。藏人迷信小孩夭折是被魔鬼抓去,所以嬰兒第一次出門必須挑黃道吉日,而且為了避免被魔鬼發現,嬰兒的鼻頭需搽上一點鍋灰,使魔鬼看不到他。
取名字在藏族是一件重要的事,必須請廟里的活佛或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一般在出門儀式之後進行。小孩如果是請活佛命名的話,多為「拉姆」(仙女)、「丹巴」(佛教)、「扎西」(吉祥)、「平措」(圓滿)等帶有宗教色彩的名字;有的名字則表示父母的期望,如「普赤」(招弟)、「卻巴」(到此為止),有時父母為了孩子不過早夭折,故意給孩子起個不吉利的名字,如「其加」(狗屎),以把魔鬼嚇走。[6]
婚嫁
藏族的婚姻制度從前是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並行,則大多採用一夫一妻制,只有偏遠的游牧地區由於生活艱辛,少一房妻子可以減少開支,而保留有幾個兄弟共娶一房妻子的現象。
藏族年輕男女或自由戀愛,或相親認識,決定結婚之前必須先合八字,八字相合的話,男方向女方贈送哈達求婚,然後擇吉日正式舉行訂婚儀式,訂婚儀式之後便開始准備結婚典禮。
結婚典禮的前一天,男方須將新娘禮服與珠寶首飾先送到女方家,以備第二天使用。結婚當天,男方以一匹有孕的雌馬作為新娘坐騎,讓迎娶的代表牽去女方家,這匹馬的顏色須與新娘的八字相合。迎娶的代表還須帶一把裝飾明鏡、碧玉、珠寶的彩箭,一進女方家,便將彩箭往新娘背後一插,表示她已是新郎家的人,接著把箭上的碧玉取下別在新娘頭上,表示新郎的靈魂已附在新娘身上。
當新娘要離開娘家時,家人便爬上樓頂,一手抓著剛才插在新娘背上的那把彩箭,一手抓著一隻羊腿,反復地喊著:「不要把我們家的好運帶走啊!……」,直喊到新娘走遠。接新娘回到新郎家的途中,迎娶的隊伍由全身穿白袍、騎白馬、手舉八卦圖的人前導,若是路上遇到背水或挑柴的過路人,表示吉祥之兆,須下馬送哈達;若是撞見倒垃圾或是抬病人的,表示有災,婚後必須請喇嘛念經解除災厄。
男方在新娘尚未抵達之前,便已將裝有青稞或小麥的袋子鋪在門前布置妥當,新娘抵達後,踩著這些袋子進入新郎家,然後再獻「切瑪」、敬酒、掛哈達、長輩祝福等儀式之後,進入洞房。[6]
喪禮
天葬又稱「鳥葬」,是藏族最普通的葬法。一般人死後,先將屍體用白布裹好,放置在屋內一角的土坯上,然後請喇嘛來念經超度,使死者的靈魂能早日離開肉體,大致念個三、五天,便挑個吉日出殯。停屍至出殯的這段期間,死者的家人不得喧嘩、談笑和洗臉、梳頭,並且必須在家門口掛一個圍有白色哈達的紅色陶罐,罐內放有食物供死者的靈魂食用。
出殯當天,家人將屍體的衣物脫掉,用白色氆氌裹起來,然後背起屍體沿地上畫著的白線走到大門,交給天葬業者。家人為死者送行只能送到村口,不得跟到天葬台。在至天葬台的途中,背屍體的人不得回頭看。到達天葬場後,天葬師將屍體放到葬台上,然後燒起火堆,冒起濃煙,遠處的「神鷹」(鷲鷹)見到濃煙便立刻飛攏過來。黎明前進行肢解,天葬師以利刃將屍體切成一塊塊,接著將骨頭砸爛,和上糍粑喂鷲鷹,喂完骨頭喂肉塊。若有吃剩的屍體,必須燒成灰撒在山坡上,方能使死者「升天」。天葬的過程雖然殘酷,但藏人相信它合乎菩薩捨身布施蒼生的意義,能使死者的靈魂升天。
水葬是身份低下或孤寡者所採用的葬法,即用白布將屍體一裹,丟入水中隨波而去。藏南一帶因無鷲鷹,無法行天葬,所以也多採用水葬。
土葬是對強盜、殺人犯或是患染傳染病者(如天花、麻風)採用的葬法。在藏人的觀念里,土葬會使靈魂被土地吸收,不得升天而無法投胎轉世界,是一種對死者的懲罰,因而被視為最不名譽的葬法。
火葬是達官顯要或得道高僧採用的葬法,將屍體洗凈後焚燒,然後將骨灰拋灑在山頂或是江邊。
靈塔葬只有如達賴、班禪或活佛等身份特殊的人才能使用。屍體先用鹽水洗凈,風干後塗上名貴香料,放入裝飾珠寶的靈塔內保存,塔內一並放入一些死者身前使用的東西和名貴的物品。此外,也有將屍體火化,再把骨灰存放於靈塔之中。[6]
餐飲
特徵
食物比較單一,容易攜帶和製作簡便,一般高營養、高熱量。
食物
青藏高原風光[2]
青藏高原地處高海拔地區,一般的農作物基本在這里都無法生長,只有青稞等植物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農作物,因此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們的食物比較單一,通常他們的主食是麵食、肉食等,比如糌粑、肉腸、干牛肉坡羅等等;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們由於長期放牧等原因他們一般會選擇製作簡便並且容易攜帶的食物;而且他們一般也會選擇那些高營養、高熱量的食物,比如氂牛奶、酥油(氂牛奶製成的主要用油)、酥油茶、氂牛奶粉(氂牛奶製成的)等等。
④ 歌曲《青藏高原》表現什麼情感
青藏高原目錄[隱藏]
基本介紹
形成原因
地理位置
地理特徵
氣候特徵
文化
青藏鐵路概況
同名歌曲
青藏高原
Tsinghai-Tibet Plateau
亦作Ch'ing-Tsang Kao-Yuan或Qingzang Gaoyuan,亦稱西藏高原(Plateau of Tibet或Tibetan Highlands)。
[編輯本段]基本介紹
中國最大的高原。在中國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以及甘肅、雲南的一部分。面積240萬平方公里(93萬平方里),平均海拔4,000∼5,000公尺(13,123∼16,404呎),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高原周圍大山環繞,南有喜馬拉雅山,北有昆侖山和祁連山,西為喀喇昆侖山,東為橫斷山脈。高原內還有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這些山脈海拔大多超過6,000公尺(19,685呎),喜馬拉雅山不少山峰超過8,000公尺(26,247呎)。高原內部被山脈分隔成許多盆地、寬谷。湖泊眾多,青海湖、納木湖等都是內陸鹹水湖,盛產食鹽、硼砂、芒硝等。高原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長江、黃河、瀾滄江(下游為湄公河)、怒江(下游稱薩爾溫江)、森格藏布河(印度河)、雅魯藏布江(下游稱布拉馬普得拉河)以及塔里木河等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
青藏高原舊稱青康藏高原(北緯25°~40°,東經74°~104°)是亞洲中部的一個高原地區,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青藏高原實際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脈組成的高山「大本營」,地理學家稱它為「山原」。高原上的山脈主要是東西走向和西北—東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連山、昆侖山、唐古拉山、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這些大山海拔都在五六千米以上。所以說「高」是青藏高原地形上的一個最主要的特徵。 青藏高原在地形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湖泊眾多。高原上有兩組不同走向的山嶺相互交錯,把高原分割成許多盆地、寬谷和湖泊。這些湖泊主要靠周圍高山冰雪融水補給,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立門戶,獨成「一家」。著名的青海湖位於青海省境內,為斷層陷落湖,面積為4456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3175米,最大湖深達38米,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其次是西藏自治區境內的納木湖,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高出海平面4 6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這些湖泊大多是內陸鹹水湖,盛產食鹽、硼砂、芒硝等礦物,有不少湖還盛產魚類。在湖泊周圍、山間盆地和向陽緩坡地帶分布著大片翠綠的草地,所以這里是僅次於內蒙古、新疆的重要牧區。
由於地勢高,大部分地區熱量不足,高於4,500公尺(14,764呎)的地方最熱月平均溫度不足10℃(50℉),無絕對無霜期,穀物難以成熟,只宜放牧。牧畜以耐高寒的犛牛、藏綿羊、藏山羊為主。4,200公尺(13,780呎)以下的河谷可以種植作物,以青稞、小麥、豌豆、馬鈴薯、圓根、油菜等耐寒種類為主。雅魯藏布江河谷緯度低,冬季無嚴寒,小麥可安全越冬。加以光照條件好,春夏溫度偏低,延長了小麥生長期,拉薩冬小麥畝產有1,638斤的紀錄。高原上近年新建有不少水電站、煤礦、鋼鐵廠、化工廠、毛紡廠、造紙廠。隨著工業發展,新的工業城市如西寧、拉薩、格爾木、林芝、日喀則等不斷形成。目前有川藏、青藏、滇藏、新藏等4條公路。青藏鐵路也通車。民航班機通西寧、格爾木、拉薩、林芝地區、昌都地區。
它包括中國西藏自治區全部、和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四川省、雲南省的部分,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總面積250萬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形成原因
青藏高原有確切證據的地質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億年前的奧陶紀,其後青藏地區各部分曾有過不同資料的地殼升降,或為海水淹沒,或為陸地。到2.8億年前(地質年代的早二疊世),現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涌的遼闊海洋。這片海域橫貫現在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當時特提斯海地區的氣候溫暖,成為海洋動、植物發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兩側是已被分裂開的原始古陸(也稱泛大陸),南邊稱岡瓦納大陸,包括現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南亞次大陸;北邊的大陸稱為歐亞大陸,也稱勞亞大陸,包括現在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
2.4億年前,由於板塊運動,分離出來的印度板塊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擠壓,其北部發生了強烈的褶皺斷裂和抬升,促使昆侖山和可可西里地區隆生為陸地,隨著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插入古洋殼下,並推動著洋殼不斷發生斷裂,約在2.1億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進入構造活躍期,北羌塘地區、喀喇昆侖山、唐古拉山、橫斷山脈脫離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萬前,印度板塊繼續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強烈的構造運動。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區急劇上升,藏北地區和部分藏南地區也脫離海洋成為陸地。整個地勢寬展舒緩,河流縱橫,湖泊密布,其間有廣闊的平原,氣候濕潤,叢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質學上把這段高原崛起的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青藏高原的抬升過程不是勻速的運動,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經歷了幾個不同的上升階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進。
距今一萬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為當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一個高原,2.4億年前,印度板塊開始向北向亞洲板塊擠壓,由此引起昆侖山脈和可可西里地區的隆起。隨著印度板塊不斷向北推進,並不斷向亞洲板塊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對此上升階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並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幾度達到停止,但有時也非常迅速。一萬年前其上升速度曾達到每年7厘米。
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風化為主,而邊緣仍在不斷上升。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的周圍有許多山脈,它們大多數呈從西北向東南的走向,相對於高原外的地面他們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的許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別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時高原內部除平原外還有許多山峰,高度懸殊。高原上還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澤。青藏高原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都發源於這里.
[編輯本段]地理特徵
青藏高原的周圍有許多山脈,它們大多數呈從西北向東南的走向,相對於高原外的地面他們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的許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別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時高原內部除平原外還有許多山峰,高度懸殊。高原上還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澤。青藏高原是亞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都發源於這里。
山脈
昆侖山脈、 喀喇昆侖山脈、 唐古拉山脈 、橫斷山脈、 岡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 、喜馬拉雅山脈
冰川
地球上中低緯度地區的冰川主要集中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冰川覆蓋面積約4.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冰川總面積80%以上。 喜馬拉雅現代冰川 、念青唐古拉山現代冰川、 昆侖山現代冰川、 喀拉昆侖山現代冰川 、橫斷山現代冰川、 唐古山現代冰川、 岡底斯山現代冰川 、羌唐高原現代冰川 、祁連山現代冰川。
河流
有黃河、 長江(金沙江)、 瀾滄江(湄公河)、怒江(薩爾溫江)、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恆河 、印度河 。
湖泊
有班公錯、郭扎錯、 魯瑪江冬錯、 拉昂錯 、瑪旁雍錯、昂拉仁錯、 扎布耶茶錯、塔若錯、 扎日南木錯 、當惹雍錯、昂孜錯、 格仁錯 、錯鄂、 阿牙克庫木湖 、色林錯 、烏蘭烏拉湖、納木錯、普莫雍錯、 羊卓雍錯 。
[編輯本段]氣候特徵
青藏高原的衛星航照由於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氣比較乾燥,稀薄,太陽輻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由於其地形的復雜和多變,青藏高原上氣候本身也隨地區的不同而變化很大。總的來說高原上降雨比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響地球氣候的一個重要因素。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一個高大的阻風屏,它有效地將北方大陸的寒冷空氣阻擋住了,使它們不能進入南亞。同時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方溫暖潮濕的空氣北進,是造成南亞雨季的一個重要因素。
[編輯本段]文化
藏族歌舞
傳統民歌是藏族民間文學的結晶,運用比喻、聯想、擬人等手法,描寫藏民的生活、風俗、男女感情或歷史故事。藏民性情豪邁,歌唱至高潮往往手舞足蹈,因此形成有歌必舞、舞中有歌的藏族歌舞。「跳果諧」是最常見的藏族群體舞,男女老少手拉手圍成一圈,以頓地開始,踏足為節奏,邊唱邊跳,以往跳果諧有男女各聚一邊的習俗,但現在則已混雜一塊。「跳弦子」也是群體舞,年輕男女在胡琴伴奏下共舞,內容多敘述男女的愛慕之情或農村的田間工作。「卓」和「熱巴」是屬於技巧性較高、動作奔放強烈的藏族歌舞,「卓」流行於藏南,舞者腰系大鼓,邊擊邊舞;「熱巴」流行與藏東和川、滇一帶,由一男一女共舞,男手執銅鈴,女一手抓圓鼓、一手拿槌,繞著圓圈婆娑起舞。
藏戲
藏語稱藏戲為「阿吉拉姆」,是結合歌舞、道白、劇情的綜合藝術。藏戲相傳起源於十五世紀,而發展成熟則在十七世紀以後。傳統藏戲的演出並沒有特定的舞台、布景,一般多在城市、村子的廣場上便唱將起來,演員們在廣場上圍成一個半圈,輪到自己出場時便出列表演,其餘時間則在行列中擔任和音幫腔。由於是戶外表演,藏戲的唱腔多高亢嘹亮,且字音拉得很長,形成拖腔。一段唱腔之後表演一段舞 蹈,是藏戲的基本結構。戴面具是傳統藏戲的一大特色,藏戲的面具造型別致、栩栩 如生,面具主要有兩類:神、人等角色戴平面面具,氂牛、狗等動物戴立體面具。藏戲的演出一般分「溫巴頓」、「雄」、「扎西」三個部分,「溫巴頓」是序幕,「雄」是演出的主要內容,是正戲,「扎西」是正戲之後簡短的募款儀式。傳統藏戲的題材多具有宗教色彩,以佛經典故、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居多,「文成公主」、「卓瓦桑姆」、「諾桑王子」、「朗莎姑娘」、「蘇吉尼瑪」、「白馬文巴」、「頓月頓珠」、「赤美滾登」為著名的八大藏戲。藏歷六月底到七月初的雪頓節(藏戲節),是一年中藏戲演出的最高潮,藏民都聚在林卡,一邊吃酸乳酪,一邊觀賞藏戲。
傳統風俗
有個謠傳,說藏族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的時候洗第一次,結婚的時候洗第二次,去世的時候洗第三次。如今去過西藏的人都知道這顯然是無稽之談了,但由此可見,同內地的各族風俗一樣,生育、婚嫁、喪禮也是藏族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大事。
【生育】
以往藏族人認為婦女懷孕生子是一種污穢的事,所以孕婦經常被趕到牛棚、羊圈生產,這種風俗導致婦女分娩時衛生不佳,嬰兒經常夭折。現在藏族婦女的地位已較從前顯著提高,注意生產衛生的觀念也逐漸普及,所以孕婦已可以在家中或醫院生產。
嬰兒一出世便得到相當的重視,特別是男嬰孩,在藏族中也是值得慶賀的事,生下來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親友便紛紛帶著禮物前來祝賀。一進門,親友先向產婦和嬰兒獻上哈達,接著敬酒、倒茶、說些吉祥話,然後捏一點糍粑點在嬰兒的前額上,祝福小孩成長順利。這種儀式稱為「旁色」,是「清除污濁」之意,也就是將生產時的污穢清除,使小孩能健康地成長。
孩子滿月後要行出門儀式,到廟里進香,然後到親友家中串門子。藏人迷信小孩夭折是被魔鬼抓去,所以嬰兒第一次出門必須挑黃道吉日,而且為了避免被魔鬼發現,嬰兒的鼻頭需搽上一點鍋灰,使魔鬼看不到他。
取名字在藏族是一件重要的事,必須請廟里的活佛或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一般在出門儀式之後進行。小孩如果是請活佛命名的話,多為「拉姆」(仙女)、「丹巴」(佛教)、「扎西」(吉祥)、「平措」(圓滿)等帶有宗教色彩的名字;有的名字則表示父母的期望,如「普赤」(招弟)、「卻巴」(到此為止),有時父母為了孩子不過早夭折,故意給孩子起個不吉利的名字,如「其加」(狗屎),以把魔鬼嚇走。
【婚嫁】
藏族的婚姻制度從前是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並行,現在則大多採用一夫一妻制,只有偏遠的游牧地區由於生活艱辛,少一房妻子可以減少開支,而保留有幾個兄弟共娶一房妻子的現象。
藏族年輕男女或自由戀愛,或相親認識,決定結婚之前必須先合八字,八字相合的話,男方向女方贈送哈達求婚,然後擇吉日正式舉行訂婚儀式,訂婚儀式之後便開始准備結婚典禮。
結婚典禮的前一天,男方須將新娘禮服與珠寶首飾先送到女方家,以備第二天使用。結婚當天,男方以一匹有孕的雌馬作為新娘坐騎,讓迎娶的代表牽去女方家,這匹馬的顏色須與新娘的八字相合。迎娶的代表還須帶一把裝飾明鏡、碧玉、珠寶的彩箭,一進女方家,便將彩箭往新娘背後一插,表示她已是新郎家的人,接著把箭上的碧玉取下別在新娘頭上,表示新郎的靈魂已附在新娘身上。
當新娘要離開娘家時,家人便爬上樓頂,一手抓著剛才插在新娘背上的那把彩箭,一手抓著一隻羊腿,反復地喊著:「不要把我們家的好運帶走啊!……」, 直喊到新娘走遠。
接新娘回到新郎家的途中,迎娶的隊伍由全身穿白袍、騎白馬、手舉八卦圖的人前導,若是路上遇到背水或挑柴的過路人,表示吉祥之兆,須下馬送哈達;若是撞見倒垃圾或是抬病人的,表示有災,婚後必須請喇嘛念經解除災厄。
男方在新娘尚未抵達之前,便已將裝有青稞或小麥的袋子鋪在門前布置妥當,新娘抵達後,踩著這些袋子進入新郎家,然後再獻「切瑪」、敬酒、掛哈達、長輩祝福等儀式之後,進入洞房。
【喪禮】
天葬
天葬又稱「鳥葬」,是藏族最普通的葬法。一般人死後,先將屍體用白布裹好,
放置在屋內一角的土坯上,然後請喇嘛來念經超度,使死者的靈魂能早日離開肉體,大致念個三、五天,便挑個吉日出殯。停屍至出殯的這段期間,死者的家人不得喧嘩、談笑和洗臉、梳頭,並且必須在家門口掛一個圍有白色哈達的紅色陶罐,罐內放有食物供死者的靈魂食用。
出殯當天,家人將屍體的衣物脫掉,用白色氆氌裹起來,然後背起屍體沿地上畫著的白線走到大門,交給天葬業者。家人為死者送行只能送到村口,不得跟到天葬台。在至天葬台的途中,背屍體的人不得回頭看。到達天葬場後,天葬師將屍體放到葬台上,然後燒起火堆,冒起濃煙,遠處的「神鷹」(鷲鷹)見到濃煙便立刻飛攏過來。黎明前進行肢解,天葬師以利刃將屍體切成一塊塊,接著將骨頭砸爛,和上糍粑喂鷲鷹,喂完骨頭喂肉塊。若有吃剩的屍體,必須燒成灰撒在山坡上,方能使死者「升天」。天葬的過程雖然殘酷,但藏人相信它合乎菩薩捨身布施蒼生的意義,能使死者的靈魂升天。
水葬
水葬是身份低下或孤寡者所採用的葬法,即用白布將屍體一裹,丟入水中隨波而去。藏南一帶因無鷲鷹,無法行天葬,所以也多採用水葬。
土葬
土葬是對強盜、殺人犯或是患染傳染病者(如天花、麻風)採用的葬法。在藏人的觀念里,土葬會使靈魂被土地吸收,不得升天而無法投胎轉世界,是一種對死者的懲罰,因而被視為最不名譽的葬法。
火葬
火葬是達官顯要或得道高僧採用的葬法,將屍體洗凈後焚燒,然後將骨灰拋灑在山頂或是江邊。
靈塔葬
靈塔葬只有如達賴、班禪或活佛等身份特殊的人才能使用。屍體先用鹽水洗凈,風干後塗上名貴香料,放入裝飾珠寶的靈塔內保存,塔內一並放入一些死者身前使用的東西和名貴的物品。此外,也有將屍體火化,再把骨灰存放於靈塔之中。
[編輯本段]青藏鐵路概況
建設青藏鐵路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世紀之初做出的戰略決策,是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對加快青藏兩省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增進民族團結,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義。鐵路已於2006年7月1日9:00全線通車。
青藏鐵路由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長814公里,1979年建成鋪通,1984年投入運營。格爾木至拉薩段,自青海省格爾木市起,沿青藏鐵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全長1142公里,其中新建1110公里,格爾木至南山口既有線改造32公里。青藏鐵路建設面臨著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難題」的嚴峻挑戰,工程艱巨,要求很高,難度很大。
青藏鐵路於2001年6月29日開工,當年完成投資11.8億元,格爾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線改造完成,實現了首戰告捷。2002年完成投資53.2億元。6月29日開始鋪軌,年底順利到達昆侖山。青藏鐵路建設的全面攻堅年年度計劃完成投資56億元。青藏鐵路總投資逾三百三十億元人民幣;全線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萬立方米,橋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萬延長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萬七千六百六十二橫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長米。
與此同時,青藏鐵路在凍土攻關、衛生保障、環境保護、質量保證等方面也卓有成效,屢創佳績。
青藏鐵路七月一日投入試運行,屆時可望成為沿線基本實現「無人化」管理的世界一流高原鐵路。
經過青藏鐵路全體參建人員的共同努力,青藏鐵路全線所有站線、輔助線軌道已鋪設完畢。至此,青藏鐵路全線所有軌道鋪設全部完成。
[編輯本段]同名歌曲
【歌曲】:青藏高原
【歌手】:李娜 韓紅 譚維維 vitas
【專輯】:走進西藏
【詞曲】:張千一
長江黃河的發源地、聖潔的雪域高原、絲綢之路的延伸、神秘的宗教文化、燦爛的歷史、鮮活的風土人情、壯麗的山河…《青藏高原》贊美祖國大好河山,期盼世界和平,人類安康。也成就了後來人對西藏的嚮往。李娜憑藉此歌達到了事業巔峰,為160多部影視作品配唱了200多首歌曲,近年來所有當紅電視劇都有李娜演唱的歌曲!
呀啦索哎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
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
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
還是那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
哦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連
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
是誰日夜遙望著藍天
是誰渴望永久的夢幻
難道說還有贊美的歌
還是那彷彿不能改變的庄嚴
哦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一座座山川相連
呀啦索 那就是青藏高原
⑤ 青藏地區風土人情
由於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氣比較乾燥,稀薄,太陽輻射比較強,氣溫比較低。由於其地形的復雜和多變,青藏高原上氣候本身也隨地區的不同而變化很大。總的來說高原上降雨比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響地球氣候的一個重要因素。古生物學和地質學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氣候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一個高大的阻風屏,它有效地將北方大陸的寒冷空氣阻擋住了,使它們不能進入南亞。同時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方溫暖潮濕的空氣北進,是造成南亞雨季的一個重要因素。 藏族歌舞 傳統民歌是藏族民間文學的結晶,運用比喻、聯想、擬人等手法,描寫藏民的生活、風俗、男女感情或歷史故事。藏民性情豪邁,歌唱至高潮往往手舞足蹈,因此形成有歌必舞、舞中有歌的藏族歌舞。「跳果諧」是最常見的藏族群體舞,男女老少手拉手圍成一圈,以頓地開始,踏足為節奏,邊唱邊跳,以往跳果諧有男女各聚一邊的習俗,但現在則已混雜一塊。「跳弦子」也是群體舞,年輕男女在胡琴伴奏下共舞,內容多敘述男女的愛慕之情或農村的田間工作。「卓」和「熱巴」是屬於技巧性較高、動作奔放強烈的藏族歌舞,「卓」流行於藏南,舞者腰系大鼓,邊擊邊舞;「熱巴」流行與藏東和川、滇一帶,由一男一女共舞,男手執銅鈴,女一手抓圓鼓、一手拿槌,繞著圓圈婆娑起舞。 藏戲 藏語稱藏戲為「阿吉拉姆」,是結合歌舞、道白、劇情的綜合藝術。藏戲相傳起源於十五世紀,而發展成熟則在十七世紀以後。傳統藏戲的演出並沒有特定的舞台、布景,一般多在城市、村子的廣場上便唱將起來,演員們在廣場上圍成一個半圈,輪到自己出場時便出列表演,其餘時間則在行列中擔任和音幫腔。由於是戶外表演,藏戲的唱腔多高亢嘹亮,且字音拉得很長,形成拖腔。一段唱腔之後表演一段舞 蹈,是藏戲的基本結構。戴面具是傳統藏戲的一大特色,藏戲的面具造型別致、栩栩 如生,面具主要有兩類:神、人等角色戴平面面具,氂牛、狗等動物戴立體面具。藏戲的演出一般分「溫巴頓」、「雄」、「扎西」三個部分,「溫巴頓」是序幕,「雄」是演出的主要內容,是正戲,「扎西」是正戲之後簡短的募款儀式。傳統藏戲的題材多具有宗教色彩,以佛經典故、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居多,「文成公主」、「卓瓦桑姆」、「諾桑王子」、「朗莎姑娘」、「蘇吉尼瑪」、「白馬文巴」、「頓月頓珠」、「赤美滾登」為著名的八大藏戲。藏歷六月底到七月初的雪頓節(藏戲節),是一年中藏戲演出的最高潮,藏民都聚在林卡,一邊吃酸乳酪,一邊觀賞藏戲。 傳統風俗 有個謠傳,說藏族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的時候洗第一次,結婚的時候洗第二次,去世的時候洗第三次。如今去過西藏的人都知道這顯然是無稽之談了,但由此可見,同內地的各族風俗一樣,生育、婚嫁、喪禮也是藏族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大事。 【生育】 以往藏族人認為婦女懷孕生子是一種污穢的事,所以孕婦經常被趕到牛棚、羊圈生產,這種風俗導致婦女分娩時衛生不佳,嬰兒經常夭折。現在藏族婦女的地位已較從前顯著提高,注意生產衛生的觀念也逐漸普及,所以孕婦已可以在家中或醫院生產。 嬰兒一出世便得到相當的重視,特別是男嬰孩,在藏族中也是值得慶賀的事,生下來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親友便紛紛帶著禮物前來祝賀。一進門,親友先向產婦和嬰兒獻上哈達,接著敬酒、倒茶、說些吉祥話,然後捏一點糍粑點在嬰兒的前額上,祝福小孩成長順利。這種儀式稱為「旁色」,是「清除污濁」之意,也就是將生產時的污穢清除,使小孩能健康地成長。 孩子滿月後要行出門儀式,到廟里進香,然後到親友家中串門子。藏人迷信小孩夭折是被魔鬼抓去,所以嬰兒第一次出門必須挑黃道吉日,而且為了避免被魔鬼發現,嬰兒的鼻頭需搽上一點鍋灰,使魔鬼看不到他。 取名字在藏族是一件重要的事,必須請廟里的活佛或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一般在出門儀式之後進行。小孩如果是請活佛命名的話,多為「拉姆」(仙女)、「丹巴」(佛教)、「扎西」(吉祥)、「平措」(圓滿)等帶有宗教色彩的名字;有的名字則表示父母的期望,如「普赤」(招弟)、「卻巴」(到此為止),有時父母為了孩子不過早夭折,故意給孩子起個不吉利的名字,如「其加」(狗屎),以把魔鬼嚇走。 【婚嫁】 藏族的婚姻制度從前是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制並行,現在則大多採用一夫一妻制,只有偏遠的游牧地區由於生活艱辛,少一房妻子可以減少開支,而保留有幾個兄弟共娶一房妻子的現象。 藏族年輕男女或自由戀愛,或相親認識,決定結婚之前必須先合八字,八字相合的話,男方向女方贈送哈達求婚,然後擇吉日正式舉行訂婚儀式,訂婚儀式之後便開始准備結婚典禮。 結婚典禮的前一天,男方須將新娘禮服與珠寶首飾先送到女方家,以備第二天使用。結婚當天,男方以一匹有孕的雌馬作為新娘坐騎,讓迎娶的代表牽去女方家,這匹馬的顏色須與新娘的八字相
⑥ 哪裡有健身舞青藏高原的背景音樂下載,要MP3的
你找下他的主頁吧,會由介紹的~!o(∩_∩)o...
⑦ 青藏高原地區的人們有哪些生活習俗
祛斑不但要使用具備正規備案的祛斑產品,內外結合 同時使用。而且還需要配合改善日常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這樣科學的祛斑效果才是最好的。
除了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祛斑方式之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保證良好的作息時間,不要熬夜;
⑧ 青藏高原演變史
青藏高原的形成及演化與環境災害密切相關,地應力(地殼岩石受力情況)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地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測得8級左右強烈地震前、後的應力對比觀測數據,其成果刊登在美國《地球物理通訊》上。這是記者從21日在京舉行的青藏高原地質過程與環境災害效應學術研討會上獲悉的。
青藏高原是全球地殼運動最活躍的地域之一,它的形成機制、隆升過程與資源環境效應,已經成為國際地學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大陸板塊的會聚引發深層能量交換和深部動力學過程,形成現今仍在活動的喜馬拉雅山東構造結,成為大陸地震活動最頻繁、地質災害危害性最大的地區。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所在上世紀60年代初,就開始著手地應力的研究,成功地為部分礦山、水庫等工程提供了准確的地應力數據及其工程設計建議;在邢台、唐山等大地震後,迅速地捕捉到地應力等相關數據,試圖找出規律以進行地震預報。
2001年8月底至9月初,在為青藏鐵路沿線進行活動斷裂與隧道應力測量中,發現昆侖山隧道處地應力數值異常高,由於以前沒有當地地應力資料,其原因不明。地學家迅速向有關部門作了匯報。11月14日,昆侖山發生8.1級大地震。震後,地學家又進行了原地復測,發現:地應力數值只有原來的1/3,方向也發生了偏轉,這是全世界惟一的,在大地震前測得的地應力數據。為此,地學家們建議,應加強青藏應力狀態系統研究,建立平台,找出規律,以期在地震預報方面取得突破。
⑨ 幾個詞義
看看有沒有你要找版的權
http://www..com/s?wd=%C7%E0%B2%D8%B8%DF%D4%ADppt&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oq=%C7%E0%B2%D8%B8%DF%D4%AD%B5%C4%D7%CA%C1%CFPPT
⑩ 為什麼外國的搜索網站上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證明青藏高原比巴西高原更知名~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