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要關於羅曼羅蘭的內容。
羅曼羅蘭簡介
羅曼羅蘭(1866-1900)是法國思想家、文學家,也是一個人道主義者。 羅曼羅蘭除了在文學界享有不朽的地位外,也是研究貝多芬最認真的一位專家,以《貝多芬傳》為藍本所發表的《約翰·克利斯朵夫》更是世界文學經典中的經典。
一八八六年一月二十九日,羅曼羅蘭出生在法國中部的一個小鎮。因為其父母雙方的祖先三代都是律師,所以這是一個在當地頗受尊敬的家庭。而其愛父給兒子起名為羅曼和保羅 愛彌爾,也是希望他能像古羅馬作家普盧塔克筆下的羅馬英雄一樣具有強力的精神和超凡的天賦。
在這一點上日後的羅曼羅蘭並沒有讓父親的願望落空。但在羅曼羅蘭小的時候其身體卻並不健康,有一次還因為僕人的疏忽,將不到一歲的小羅曼羅蘭單獨放在寒冷的戶外,差點凍死。
少年的羅曼羅蘭一直是體弱多病的。而這對於一直溺愛他的雙親來講,最好保護他的方法就是把小羅曼羅蘭固禁在家裡。而這與小羅曼羅蘭嚮往自然的天性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在他回憶這段童年生活的時候,他用了「鼠籠」這個詞來形容當時的處境。
而這個「鼠籠」最大的弊端就是扼殺了小羅曼羅蘭的「精神自由」。他無法像其他的孩子那樣到田野間放牛牧羊,無法在廣袤的大自然中嬉戲玩耍。而這竟導致了幼小的羅曼羅蘭對生命和死亡的困惑和恐懼。
不幸的是在羅曼羅蘭五歲那年,比他小兩歲的妹妹突然因為白喉症被奪去了生命。而這個事件所引發的直接後果就是父母對羅曼羅蘭更加嚴厲的「保護」,而妹妹的死亡也讓幼小的羅曼羅蘭無形中增加了對死亡的恐懼和困惑。
由於小羅曼羅蘭的家庭在當時屬於體面的中產階級,而其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極為的重視。所以在羅曼羅蘭十四歲那年,為了讓他接受優良的教育,他們一家人遷往了巴黎這座藝術之都。
這次遷家的行為對於羅曼羅蘭的一生來說是一次重大的轉折。在巴黎在這座大都市裡,年少的羅曼羅蘭開始是極為不適應的,在他看來「大城市是龐然可畏的有機體,那裡靈智的微生物會像一切痼疾的黴菌那樣迅速的繁殖。假如新來者不能立即順從,那必須經過一段漫長而痛苦的時期,使他們的血能適應這些毒素」。而在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於內向而愛於幻想的羅曼羅蘭來說,他失去了信仰的家園,都市瘋狂的節奏和學校的混亂情形,讓年少的他充滿了矛盾和困惑。
就在這個時候,羅曼羅蘭開始接觸到了莎士比亞、伏爾泰等大師的作品,讓他那荒蕪的精神領地再次重新煥發了生機。而且令他十分幸運的是在一次拜訪朋友的途中,遇見了當時的大文豪雨果。而這次會面顯然給了羅曼羅蘭極為深刻的印象。
羅曼羅蘭的一生中對他影響重大的藝術大師有很多,光是他自己為這些偉人寫的傳記人們都可以如數家珍《貝多芬傳》《歌德與貝多芬》《托爾斯泰傳》《米開朗琪羅傳》……
我們先說一下羅曼羅蘭與音樂。
在羅曼羅蘭十六歲以前他所受到的音樂方面的熏陶主要來自海頓、莫扎特。而在他接觸到了瓦格納和貝多芬的音樂以後,那些優美的旋律就從此占據了他心靈中最美好的位置,也成為了他一生中重要的精神寄託和靈魂的避風港。
對於瓦格納,羅曼羅蘭曾這樣評價過「瓦格納是一個嚴峻的古典音樂家,對於他,所有一切都服從於一個最高的道理,這個道理主宰著戲劇,統帥著主題並且不懈的發展著構思。」
1887年,由於當時法國與德國當時的關系惡化,一些法國音樂家以民族自尊心為由阻止瓦格納在巴黎演出。而這個時候,一向標榜和諧的羅曼羅蘭為此作出了嚴厲的抨擊「一個強大的民族是不會害怕另一個民族的精神征服的」。(想想我們現在面對的全球化和一些所謂『韓流』『歐美化』沖擊我們自己文化的爭論)這與其說是羅曼羅蘭在捍衛瓦格納,不如說是他自己關於超國界的世界性藝術的宣言。
而貝多芬的音樂與羅曼羅蘭的一生都是緊密不可分的。
羅曼羅蘭是在羅馬上大學的時候深入研究貝多芬的。他認為貝多芬「具有一切音樂家中最偉大的靈性」。羅曼羅蘭在那時刻起一直到生命的終了,都在研究貝多芬。這足以證明貝多芬的音樂和精神對於羅曼羅蘭的啟示是多麼的重要!貝多芬的一生就是一個天才的藝術家與多舛的命運斗爭的過程。羅曼羅蘭顯然被貝多芬強大的精神體系所折服,他相信貝多芬是屬於那種從內心嚮往快樂的人。「貝多芬簡直就是大自然的力量,他拒絕妥協他不認同的一切,他的一生都在奮斗!」而羅曼羅蘭一生中最偉大的巨著《約翰 克利斯朵夫》所要表達的精神和原形也就是貝多芬一生的縮影。
羅曼羅蘭與文學大師們。
羅曼羅蘭一生中所接觸到大文豪數不勝數,雨果、歌德、甘地、里爾克、斯賓諾砂……而一直作為他精神導師,影響他一生的巨匠們也有很多。這里重點的說一下莎士比亞和托爾斯泰對他的影響。
上文提到了在巴黎羅曼羅蘭最苦惱的那段日子裡他接觸到了莎士比亞的作品。而那些觀點也就此影響了他的一生。
「行動、生產、創造……我明白這就是目的,就是生活的法則,我願意這樣做」。
可以說因為莎士比亞,羅曼羅蘭再次獲得了新生。而這也成為他日後展露給世界的最重要的特性:思考並且行動。
年少的羅曼羅蘭對莎士比亞那些膾炙人口的戲劇充滿了迷戀,他那時總是興趣無窮一次次的觀看〈〈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羅密歐與朱麗葉〉〉這些經典的戲劇。而這也為將來羅曼羅蘭的戲劇創作其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托爾斯泰是羅曼羅蘭最景仰的大師。他把托翁當成自己一生的精神導師,對他的作品更是達到瘋狂崇拜的態度。
「閱讀托爾斯泰,可以讓我們找到自己,這對於我們的人生是一個啟示,是開往廣大宇宙的一扇門」
而最令羅曼羅蘭感動的是在他們之間有過一次真誠的書信交流。
那是在托爾斯泰推出新書〈〈那麼我們該怎麼辦〉〉以後,面對書中托翁對莎士比亞和貝多芬及其現代藝術的成就的不屑一顧乃至唾棄,年輕的羅曼羅蘭有些糊塗了。他不知道托爾斯泰為什麼會對他當成生命的藝術進行如此強烈的抨擊,他無法理解他這位精神導師的意思。年輕的羅曼羅蘭控制不住心中的焦躁和沖動,提起筆來給他敬愛的導師,遠在俄羅斯的托爾斯泰寫了一封信,表達自己的不解和困惑……
而在半年以後的一天,本來已經忘記了此事的羅曼羅蘭萬分驚喜的收到了托爾斯泰這位大師的親筆信。並且是用法文寫的一封長信。托爾斯泰在信中詳細的講解了他關於現代藝術的理解,摘錄如下「在我們的社會中,人們所說的科學和藝術只不過是個彌天大謊。在我們一旦擺脫了傳統的迷信之後,往往陷入科學和藝術這種高級的迷信,為了看清楚我們要走的路,我們必須從頭做起……真正的科學和藝術成果來源於犧牲,而不是某些優越的物質條件」(想想當今人們對科學和藝術的廣泛理解及對於成功的評價,這句話乃是當頭一棒)托爾斯泰最後總結說「整個歷史不是別人的,而是全人類團結這一原則的孕育過程。這一思想已被歷史經驗和個人經驗所證明。人類最幸福最自由的時刻,正是發揚忘我精神和友愛精神的時候。理性在人身上找到了可能通往幸福的唯一道路,而感情則起了促進作用」。
這段話對於日後羅曼羅蘭嚮往的「和諧」精神有著無與倫比的指示和警醒。所以說托爾斯泰對於羅曼羅蘭一生的精神體系構成是極為關鍵的人物。也正是在與這樣的文學大師的交流中,使其精神生活充滿了愉悅,使整個靈魂得到了無比的充盈。
托爾斯泰的一生便是與苦難做斗爭的一生。出生在貴族環境的他,竟在五歲那一年就感悟到「人生不是一次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我們現在誰都會喊著要快樂)。幾乎是少年的托爾斯泰就想賣掉自己的車,送給窮人,而那僅僅是因為他覺得「他們是和我一樣的人」(這時的托爾斯泰絕不會認同什麼「慈善家」的贊譽)。
托爾斯泰出生在上流社會,卻無比蔑視那樣的奢侈糜爛的生活。他一生最苦惱的事情是不能那些窮苦的人一起生活。因為他還有許多的親屬,他不可能拋下他們。於是他整日矛盾的被強迫過著「奢侈」的生活。
終於有一天,托爾斯泰再也無法面對自己對自己的譴責,他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離開了家。年老體弱的他不幸病倒了。而當他被眾人擁護著照顧時,他卻哭泣著說「大地上有成千上萬的生靈在受苦,你們為什麼都在這里只照顧一個托爾斯泰?」
這樣的故事可以感染每一個純潔的靈魂。羅曼羅蘭一生也遵循著這樣的態度,為了全人類的幸福和平,畢生做著貢獻。
羅曼羅蘭的感情生活。
羅曼羅蘭在羅馬上大學的時候,曾認識了一對漂亮的義大利姐妹。年少的羅曼羅蘭對它們都充滿了愛慕,一時竟不知道到底喜歡他們兩人中的哪一個。在自己像猜拳一樣的獨角戲中,暗自的體味著戀愛的苦惱。而當他鼓起勇氣試圖表白的時候,他才發現兩姐妹對他根本沒有那方面的意思。於是這場自編自演的戲劇也到此劃上了句號。對這次初戀的回憶,羅曼羅蘭在回憶錄中寫到「我還不懂得獨立思考,卻自我陶醉在感情空虛的悲歌里」
而他的處女作也從此誕生了,一部名為〈〈羅馬的春天〉〉的小說。
羅曼羅蘭的第一任妻子是一位猶太姑娘。她的父親是語言學家,在巴黎的學術界有著很高的威望。
在他自己的回憶錄里曾這樣描述當時的婚姻生活「小小的喜悅、失望、好笑,或者奇異且有時悲傷的日子裡,我們象兄妹一樣互相傾訴。我們還以相同的眼光來批判這社會。我的妻子有觀察與剖析心理的天分,這一點與我一致,也與我互補……我的妻子是一位音樂家,和我差不多;音樂在我們的愛情中佔了很大的地位……」
看的出來,起初的婚姻生活是波瀾不經的。很和諧也很美滿。
但後來的情形就發生了變化。
羅曼羅蘭在這期間大量的創作。而這些劇本或是小說卻很難有上演和出版的機會。因為巴黎實在太大了,而羅曼羅蘭一個外省人在這里憑著自己微波的力量根本無法立足。而每一次卻都要妻子的幫忙,才能獲得一些表現的機會。妻子始終認為「只有被別人認可的,才是有用的東西,或者說任何創作的目的都應具有實際利益的出人頭地的追求(大概每一個女人都是這樣勸說自己的伴侶,然後名曰「這是有上進心的表現」)。而這一切使羅曼羅蘭越來越感到是在受別人的恩惠。他寧願為了尊嚴而放棄現實的利益。在幾次毫無價值的討論中羅曼羅蘭始終沒有和妻子達成共識。最終結束了他們長大八年的婚姻。
而在離婚以後的四處碰壁的生活,和那些艱辛的體驗卻恰恰成為了他為以後的創作帶來了真實的體驗和靈感。
後來的羅曼羅蘭便寫下了那世界聞名的巨著《約翰 克利斯朵夫》。並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刻,能凌駕與國家邊界,種族矛盾等問題之上,寫下了被眾多有時之士贊譽的〈〈超乎混亂之上〉〉。雖然當時的法國當局對他嗤之以鼻。但他仍然相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是正義的。
一九一六年瑞典文學院宣布這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羅曼羅蘭。這個已經被當時的法國拋棄的人,在得知自己獲獎以後,答復說「這個榮譽不是我個人的,他是屬於整個法蘭西人民的。如果這個榮譽有助於傳播使法國在全世界受到熱愛的各種思想,我感到幸福。」
這種博大的胸襟正如在《約翰 克利斯朵夫》中的描寫的那樣「他不知道自己滿腔的熱愛在四周發射出光芒,而便是在這個時候,他自以為永遠孤獨的時候,他所得到的愛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還要豐富。」
1944年8月24日,巴黎解放。
一個月以後,12月30日。羅曼羅蘭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