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戶外夜景 > 戶外江城子

戶外江城子

發布時間:2021-03-22 04:26:39

① 請問誰知道秦觀的一首詩

生平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太虛,別號邗溝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少有才名,研習經史,喜讀兵書。熙寧十年(1077),往謁蘇軾於徐州,次年作《黃樓賦》,蘇軾以為「有屈、宋姿」。元豐八年進士及第,授定海主簿,調蔡州教授。元佑三年(1088),應制科,進策論,除宣教郎、太學博士,校正秘書省書籍。六年,遷秘書省正字。預修《神宗實錄》。時黃庭堅、晁補之、張耒亦京師,觀與同游蘇軾之門,人稱「蘇門四學士」。紹聖元年(094),坐元佑黨籍,出為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今浙江麗水)酒稅。三年又因寫佛書削秩徙郴州(今屬湖南)。明年,編管橫州(今廣西橫縣)。元符元年(1098)再貶雷州(今廣東海康)。徽宗即位,復宣德郎,允北歸,途中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年五十二。《宋史》、《東都事略》有傳。存《淮海集》四十卷,另有《淮海詞》單刻本。其詩、詞、文皆工,而以詞著稱。詞屬婉約派,內容多寫男女情愛,頗多傷感之作。

●水龍吟

秦觀

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綉轂雕鞍驟。

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

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甃.玉佩丁東別後。

悵佳期、參差難又。

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秦觀詞作鑒賞

此詞寫一位婦女一整天的相思之情。

上片起首句,寫女子登上挨著園林橫空而起的小樓,看見戀人身騎駿馬賓士而去。此二句按景綴情,景物描寫中綴入女主人公的別情。「朱簾」三句,承首句「小樓」而言,謂此時樓上佳人正身穿春衣,捲起朱簾,出神地凝望著遠去的情郎。「破暖」三句,表面上是寫微雨欲無還有,似逗弄晴天,實際上則綴入女子的思想感情,說它也象當前的天氣一樣陰晴不定。以下四句便寫這位女子一個人樓上一直等待到紅日西斜的過程以及當時的情緒。輕風送來的賣花聲清脆悅耳,充滿著生活的誘惑力,也容易引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女主人公想去買上一枝插鬢邊;可是縱有鮮花,誰適為容?故此她沒有心思買花,只好讓賣花聲過去,直到它過盡。「過盡」二字用得極妙,從中可以想像得到女主人公諦聽的神態、想買又不願買的惋惜之情。更為巧妙的是,詞人將聲音的過去同時光的流逝結合一起寫,狀畫出女主人公綿綿不盡的感情。歇拍二句,則是以景結情。落紅成陣,飛遍鴛甃,景象是美麗的,感情卻是悲傷的。花辭故枝,象徵著行人離去,也象徵著紅顏憔悴,最易使人傷懷。不言愁而愁自其中,因而蘊藉含蓄,帶有悠悠不盡的情味。

下片從男方著筆,寫別後情懷。「玉佩丁東別後」,雖嵌入「東玉」二字,然無人工痕跡,且比起首二句凝煉准確,讀後頗有「環佩人歸」之感。「悵佳期、參差難又」,是說再見不易。參差猶差池,即蹉跎、失誤。剛剛言別,馬上又擔心重逢難再,可見人雖遠去,而留戀之情猶縈回腦際。至「名韁利鎖」三句,始點出不得不與情人分別的原因。為了功名富貴,不得不拋下情人,詞人思想上是矛盾的、痛苦的,因此發出了詛咒。「和天也瘦」句從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來。但以瘦易老,卻別有情味,明王世貞對此極為贊賞,因為它概括了人物的思想矛盾,突出了相思之苦。「花下」三句,照應首句,回憶別前歡聚之地。此時他雖策馬遠去,途中猶頻頻回首,瞻望女子所住的「花下重門,柳邊深巷」。著以「不堪」二字,更加刻劃出難耐的心情,難言的痛苦。煞尾三句,頗饒餘韻,寫對月懷人情景,頗有「見月而不見人之憾」(《草堂詩余雋》卷二)。

此詞以景起,以景結,而其中一以貫之的則是作者執著的情愫。對一個淪落風塵的薄命女子,作者竟鍾情若此,這決非為征管逐弦而出入青樓的薄倖子弟所能望其項背。

生平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後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五,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

高宗朝,贈太師,謚文忠。《宋史》、《東都事略》有傳。詩、詞、文、書、畫均卓然大家,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東坡樂府》三卷。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詞學上,為北宋詞壇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詞作鑒賞

題記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其時蘇東坡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年已四十。

正月二十日這天夜裡,他夢見愛妻王弗,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陳師道語)的悼亡詞。

蘇東坡的這首詞是「記夢」,而且明確寫了做夢的日子。但實際上,詞中記夢境的只有下片的五句,其他都是真摯樸素,沉痛感人的抒情文字。「十年生死兩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對人世是茫然無知了,而活著的人對逝者呢,不也同樣嗎?恩愛夫妻,一朝永訣,轉瞬十年了。「不思量,自難忘」人雖雲亡,而過去美好的情景「自難忘」呵!王弗逝世十年了,想當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給了十九歲的蘇東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說,更難得她蕙質蘭心,明事理。

這十年間,東坡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頗受壓制,心境悲憤;到密州後,又忙於處理政務,生活困苦,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聰慧明理的賢內助呢。作者將「不思量」與「自難忘」並舉,利用這兩組看似矛盾的心態之間的張力,真實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內心的情感。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雖然不是經常懸念,但也時刻未曾忘卻!或許正是出於對愛妻王弗的深切思念,東坡續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潤之,據說此女頗有其堂姐風韻。十年忌辰,觸動人心的日子裡,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的情感潛流,忽如閘門大開,奔騰澎湃難以遏止。「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想到愛妻華年早逝,遠隔千里,無處可以話凄涼,說沉痛。其實即便墳墓近身邊,隔著生死,就能話凄涼了嗎?這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痴語,情語,格外感人。「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這三個長短句,又把現實與夢幻混同了起來,把死別後的個人憂憤,包括蒼老衰敗之中,這時他才四十歲,已經「鬢如霜」了。她辭別人世已經十年了,「縱使相逢」恐怕也認「我」不出了。這個不可能的假設,感情深沉悲痛,表現了對愛侶的深切懷念,也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感。

如夢如幻,似真非真,其間真情恐怕不是僅僅依從父命,感於身世吧。蘇東坡曾《亡妻王氏墓士銘》記述了「婦從汝於艱難,不可忘也」的父訓。作者索於心,托於夢的實是一份「不思量,自難忘」的患難深情啊。

下片的頭五句,才入了題開始「記夢」。「夜來幽夢忽還鄉」,是記敘,寫自己夢中忽然回到了時念中的故鄉,那個兩人曾共度甜蜜歲月的地方。「小軒窗,正梳妝」那小室,親切而又熟悉,她情態容貌,依稀當年,正梳妝打扮。夫妻相見,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昵,而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無言」,包括了千言萬語,表現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沉痛,別後種種從何說起?一個夢,把過去拉了回來,把現實的感受溶入夢中,使這個夢令人感到無限凄涼。「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作者料想長眠地下的愛侶,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為了眷戀人世、難舍親人,該是柔腸寸斷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設想此時亡妻一個人凄冷幽獨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謂用心良苦。這番痴情苦心實可感天動地.

李煜其人:李煜(937-978),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亦為五代時出色的詞人。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徐州(今屬江蘇)人,一說湖州(今屬浙江)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後主。開寶八年,國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雖庸駑無能,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李煜工書法,善繪畫,精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現存約32首,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的,主要為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後,李煜因亡國的深痛,對往事的追憶,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當中的傑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皆成於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都哀婉凄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李煜在中國詞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影響亦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由是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及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在位時間(961-975)。
【南唐】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②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③
相留醉,
幾時重,④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②謝:凋謝。
③胭脂淚:指女子的眼淚。女子臉上搽有胭脂淚水流經臉頰時沾上胭脂的紅色,故雲。
④幾時重:何時再度相會。

【簡析】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起句「 林花謝了春紅 」,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林花凋謝之速而發,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嘆,包蘊了作者對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一句點出林花匆匆謝去的原因是風雨侵龔,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為過多地櫛風沐雨?所以,此句同樣既是嘆花,亦是自嘆。「無奈」雲雲,充滿不甘聽憑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環境的感愴。換頭「胭脂淚」三句,轉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里,一邊是生逢末世,運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解語花,二者恍然相對,不勝繾綣。「胭脂淚」,遙按上片「林花謝了春紅」句,是從杜甫《曲江對雨》詩「林花著雨胭脂濕」變化而來。林花為風侵欺,紅^叟鮫肖(左應加魚旁),狀如胭脂。「胭脂淚」者,此之謂也。但花本無淚,實際上是慣於「以我觀物」的作者移情於彼,使之人格化 —— 作者身歷世變,泣血無淚,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憐人,人亦惜花;淚眼相向之際,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難分。著一「醉」字,寫出彼此如醉如痴、眷變難舍的情態,極為傳神,而「幾時重」則吁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現的悵惘與迷茫。 結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一氣呵成益見悲慨。「人生長恨」似乎不僅僅是抒寫一已的失意情懷,而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② 宋詞 蘇軾 賞析

蘇軾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

煙雨凄迷,一轉眼又到了春節前的掃墓時節。本應再過幾天才去,不知是誰又創造了一個立春之後不掃墓的新「條款」。因明天就是立春,所以,在春節前准備掃墓的人,便把時間都擠在了立春前的今天。雖然是瑞雪紛飛,卻沒有攔截住前來寄託哀思的人們。本來異常寂靜的公墓,今天卻人聲鼎沸。

還算晴朗的藍色天空下,有臘月的凜風,有薄雲籠罩的懶陽,有飄飛的柔雪。我來了,我怕你孤寂的魂靈被寒冷的冰雪浸蝕,我怕你游盪的魂魄還在四處飄盪,我更怕你找不到歸來之路,於是我踏雪而來。我的身後,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深淺不一的腳印。我來了,帶來你喜歡的黃菊、百合與勿忘我三種鮮花組成的花束,還有一份為你傾情寫下的祭文,另加一顆在歲月的磨損中還依舊無法忘記往日的一切歡樂與苦痛的寂心。用這簡單的方式,在又一個春天到來的時候,祭奠你寂寞的魂靈!

人將去,冥冥之中有天意。十年前的那個凌晨,是我生命中的一個永遠的定格,是我記憶中的一個終結。因此,我把那些曾經充滿著愛和溫暖的點滴片斷,悄然收藏起來。因為,你永遠地去了。如煙的往昔歲月,你的生命在瞬間中猝然枯萎,留給我的是你生命終止時那掙扎過後的眼神和漸漸沒有了溫度的雙手……

從那時起,你成了一座荒冢,孤居於此地,音容難再!潔白的瑞雪映照著你的墓碑,冰冷的墓碑下,掩埋著你倔強的靈魂,漆黑的大理石上面刻畫著你永恆的名字。你的一生,是那樣短暫,卻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永遠清晰的印痕。

春秋彈指,梅雪掛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十年,跨越時空的是怎樣的距離?無盡的思念又是怎樣的刻骨銘心?「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縱是相逢,卻也是陰陽相隔,夢里徘徊。曾經熟悉的音容笑貌,早已被時間的齒輪剝離得支離破碎。你走後的我,不敢再輕啟記憶的閘門,深怕觸起心底最深處的隱痛。多少次夢醒時分,我欲忘卻的音符,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的耳畔回盪,不疾不徐,婉轉清越。我欲忘卻的,卻怎麼也忘卻不了。

十載春秋,彈指而逝。我的兩鬢尚未如霜,你卻在這千里孤冢中靜躺。嗚呼!吾不見君久矣,猶能彷彿子之平生。曾經軒昂磊落,突兀崢嶸,均埋藏於地下。然音容猶在眼前,話語仍繞耳際。人言生而為英,死而為靈。今斯人已去,荊棘縱橫,風凄露下。感念疇昔,悲涼凄愴!

十年生死,十載死生。對於逝去的人來說,可能已經沒有了任何記憶。可對於活在世上空留滿腹思念的人來說,真的感受到了一種相思的凄悲。今天又一次面對你的時候,我滿目凄淚,吟出的只是蘇軾的這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寒光懶陽,有凄冷的清風陪伴著你。遠方是一片蒼茫,偶爾有孤鳥哀鴻掠過。我清楚地知道,人生的盡頭是死亡的故鄉。「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清明時你的墳頭枯草淺泣,讓我於「相思情長綿」的苦思中情魂盡斷;七月半你的墳頭芳草凄凄,遮掩了我「夜半無人私語時」的綿綿長恨;春天來臨前你的墳頭厚雪堆積,覆蓋了我「山迴路轉不見君」的孤寂之心!你寂靜無語的孤冢啊!可知道這一年四季的思念盡在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的無盡歲月里,更在無處話凄涼的悲戚中……

歲月如歌,時光泣血。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已然過去十年。三千多個充滿思念的日子裡,多少次想提筆寫下些什麼,為你。卻不知為何總有太多的東西哽在喉際,讓我無從下筆。十年來,獨對孤冢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讓我在過往與現時的紛亂迷離中,看到一滴可以保存千年的情淚。有著死亡段落的愛情,被「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哀怨感嘆,一言道盡於於輕輕淡淡情感描繪中。

又是一個月圓夜,夜深無底。我從冥門飄了出來,飄過凄涼的荒野,飄過蕭蕭的江河,飄過萬水千山,回到了塵世的現實喧囂中來。戶外的寒風將思念擰成繩索,抽打我破碎的靈魂。我無盡的思緒,被塗鴉成許許多多沒有平仄的無盡思念……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霄?

③ 關於蘇軾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蘇軾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

煙雨凄迷,一轉眼又到了春節前的掃墓時節。本應再過幾天才去,不知是誰又創造了一個立春之後不掃墓的新「條款」。因明天就是立春,所以,在春節前准備掃墓的人,便把時間都擠在了立春前的今天。雖然是瑞雪紛飛,卻沒有攔截住前來寄託哀思的人們。本來異常寂靜的公墓,今天卻人聲鼎沸。

還算晴朗的藍色天空下,有臘月的凜風,有薄雲籠罩的懶陽,有飄飛的柔雪。我來了,我怕你孤寂的魂靈被寒冷的冰雪浸蝕,我怕你游盪的魂魄還在四處飄盪,我更怕你找不到歸來之路,於是我踏雪而來。我的身後,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深淺不一的腳印。我來了,帶來你喜歡的黃菊、百合與勿忘我三種鮮花組成的花束,還有一份為你傾情寫下的祭文,另加一顆在歲月的磨損中還依舊無法忘記往日的一切歡樂與苦痛的寂心。用這簡單的方式,在又一個春天到來的時候,祭奠你寂寞的魂靈!

人將去,冥冥之中有天意。十年前的那個凌晨,是我生命中的一個永遠的定格,是我記憶中的一個終結。因此,我把那些曾經充滿著愛和溫暖的點滴片斷,悄然收藏起來。因為,你永遠地去了。如煙的往昔歲月,你的生命在瞬間中猝然枯萎,留給我的是你生命終止時那掙扎過後的眼神和漸漸沒有了溫度的雙手……

從那時起,你成了一座荒冢,孤居於此地,音容難再!潔白的瑞雪映照著你的墓碑,冰冷的墓碑下,掩埋著你倔強的靈魂,漆黑的大理石上面刻畫著你永恆的名字。你的一生,是那樣短暫,卻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永遠清晰的印痕。

春秋彈指,梅雪掛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十年,跨越時空的是怎樣的距離?無盡的思念又是怎樣的刻骨銘心?「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縱是相逢,卻也是陰陽相隔,夢里徘徊。曾經熟悉的音容笑貌,早已被時間的齒輪剝離得支離破碎。你走後的我,不敢再輕啟記憶的閘門,深怕觸起心底最深處的隱痛。多少次夢醒時分,我欲忘卻的音符,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的耳畔回盪,不疾不徐,婉轉清越。我欲忘卻的,卻怎麼也忘卻不了。

十載春秋,彈指而逝。我的兩鬢尚未如霜,你卻在這千里孤冢中靜躺。嗚呼!吾不見君久矣,猶能彷彿子之平生。曾經軒昂磊落,突兀崢嶸,均埋藏於地下。然音容猶在眼前,話語仍繞耳際。人言生而為英,死而為靈。今斯人已去,荊棘縱橫,風凄露下。感念疇昔,悲涼凄愴!

十年生死,十載死生。對於逝去的人來說,可能已經沒有了任何記憶。可對於活在世上空留滿腹思念的人來說,真的感受到了一種相思的凄悲。今天又一次面對你的時候,我滿目凄淚,吟出的只是蘇軾的這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寒光懶陽,有凄冷的清風陪伴著你。遠方是一片蒼茫,偶爾有孤鳥哀鴻掠過。我清楚地知道,人生的盡頭是死亡的故鄉。「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清明時你的墳頭枯草淺泣,讓我於「相思情長綿」的苦思中情魂盡斷;七月半你的墳頭芳草凄凄,遮掩了我「夜半無人私語時」的綿綿長恨;春天來臨前你的墳頭厚雪堆積,覆蓋了我「山迴路轉不見君」的孤寂之心!你寂靜無語的孤冢啊!可知道這一年四季的思念盡在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的無盡歲月里,更在無處話凄涼的悲戚中……

歲月如歌,時光泣血。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已然過去十年。三千多個充滿思念的日子裡,多少次想提筆寫下些什麼,為你。卻不知為何總有太多的東西哽在喉際,讓我無從下筆。十年來,獨對孤冢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讓我在過往與現時的紛亂迷離中,看到一滴可以保存千年的情淚。有著死亡段落的愛情,被「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哀怨感嘆,一言道盡於於輕輕淡淡情感描繪中。

又是一個月圓夜,夜深無底。我從冥門飄了出來,飄過凄涼的荒野,飄過蕭蕭的江河,飄過萬水千山,回到了塵世的現實喧囂中來。戶外的寒風將思念擰成繩索,抽打我破碎的靈魂。我無盡的思緒,被塗鴉成許許多多沒有平仄的無盡思念……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霄?

④ 求江城子的解析與全文

你的問題不完整,只有詞牌,沒有詞名,同樣的詞牌立清照有很多作品的,就選最有名的吧.

《如夢令》1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此時會留戀自己喜愛的即將消逝的春日美景,惋惜美好時光的短暫,這閨中寂寞愁緒的背後,隱然飄盪著一絲少女「思春」的情懷.

昨夜一場「雨疏風驟」,摧殘海棠,催送春天歸去,敏感的詞人不用到戶外觀察,用細膩的心靈去感覺,就能知道肯定是一幅「綠肥紅瘦」的狼藉景象。以淡淡的愁懷去體察自然景緻的細微變化,也是由詞人的特定心境決定的。昨夜的飲酒入睡,是否有什麼寬慰不了的私人情懷呢?結合下文對春日景色漸漸離去的著急,不難體會出少女對自己虛度閨中光陰的焦慮。「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採,將隨秋草萎。」(《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這一份對青春美好年華的珍惜,是古往今來的感情敏銳細膩的女子所共有的。古代女子的唯一好出路就是尋覓到一位如意郎君,嫁一位好丈夫。所以,少女珍惜青春年華之時,就抑制不住內心的絲絲縷縷的「思春」情懷,李清照也不例外。日後,李清照對自己的婚姻有如此深沉的一份情感投入,在早期這些傷春傷懷的作品裡已經可以看出端倪來了。這首詞的構思也十分巧妙,詞人用對話構成情感的遞進深入,用粗心的「卷簾人」來反襯自己的敏感細膩,將少女幽隱不可明說的情懷含蓄展示在讀者的面前。

詞中所表達的意境,前人、今人詩詞中也屢屢涉及。盛唐孟浩然《春曉》說:「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眠是舒適的,酣恬沉睡的詩人不知拂曉已到,是處處啼鳥聲驚醒了詩人。春天清晨的勃勃生機透過「啼鳥聲」顯露出來。醒來後,詩人立即想起昨夜的風雨,於是便關心有多少花瓣被催落。詩人聽聞啼鳥聲的欣喜,對落花的關心,都表現了對大自然的熱愛。這首五言絕句著重表現的是抒情主人公春曉之際的舒適甜暢,語意緩緩,對「花落」的擔憂也是淡淡而來,漸見深情的。晚唐韓偓將這一番詩意改用問句表達,《懶起》說:「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卧卷簾看。」對落花投以更多的關注,但「側卧」的從容姿勢說明詩人的心情並不那麼緊張迫切。與李清照同時的大詞人周邦彥也有過類似的藝術構思,其《六丑》說:「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吐辭典雅的詞人,將落花比擬作「楚宮傾國」般的美人,語意又婉轉一層。李清照的詞顯然直接從韓偓作品中變化而來。這種被他人反復表述過的詩意,李清照出之以全新的構思。對話的雙方身份明確了,反襯的作用更加明顯。「綠肥紅瘦」的比擬,令人耳目一新。小詞用語淺近平白,語意卻深沉含蓄,表現了花季少女的朦朧淡約愁思。宋人對這首詞就非常賞識,《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六十說:「近時婦人能文詞如李易安,頗多佳句。小詞雲:(詞略),『綠肥紅瘦』,此語甚新。」《藏一話腴》甲集卷一則說:「李易安工造語,如《如夢令》『綠肥紅瘦』之句,天下稱之。」

《如夢令》2

李清照有《如夢令》詞,描述自己少女時代的生活,是最好的文獻資料。詞雲: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里的「溪亭」、「藕花」、「鷗鷺」都是泛指,是李清照某次出遊時的所見所聞。這時,李清照應該已經來到汴京父親的身邊,歌詞所寫的是汴京周圍某處的景色。這首詞記載了李清照自在浪漫的閨中少女生活。詞寫自己由於醉酒貪玩而高興忘歸,最後誤入「藕花深處」。由於不期而來的劃船趕路少女,卻把已經棲息下來的「一灘鷗鷺」嚇得四下飛起。小詞的筆調極其輕松、歡快、活躍,語言樸素、自然、流暢。令人詫異的是一位大家閨秀,居然可以外出盡興遊玩到天色昏黑,而且喝得酩酊大醉,以致「不辨歸路」,「誤入藕花深處」。迷路之後,沒有迷途的驚慌,沒有歸家惟恐父母責怪的懼怕,反而又興致勃勃地發現了「鷗鷺」驚起後的另一幅色彩鮮明、生機昂然的畫面,歡樂的氣氛洋溢始終。這樣自由放縱的生活對少女李清照來說顯然並不陌生,也是充分地獲得父母家長許可的。否則,只要一次嚴厲的責罵,美好的經歷就可能化作痛苦的記憶。這首詞顯示出少女李清照的任性、真率、大膽和對自然風光的喜愛,這樣的作為及個性與李格非自由的家教、家庭環境的寬松密切相關。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元代伊世珍的《琅嬛記》卷中對這首詞的創作背景有過一段記載:「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今人王仲聞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則指出:「清照適趙明誠時,兩傢俱在東京,明誠正為太學生,無負笈遠游事。此則所雲,顯非事實。」(第25頁)王說甚是。這首詞肯定不會寫於新婚後不久。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後的前六年時間,兩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後來近十年時間又一起屏居山東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歲左右,趙明誠起復再次出來做官,兩人才有了分手離別的時候,這首詞應該作於這一段時間。

婚後,李清照與趙明誠志趣相投,相互愛慕,多年的婚姻生活使他們之間建立起深厚的夫妻感情。丈夫外出做官,分離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李清照還是無法忍受離別所帶來的相思痛苦折磨,她將這種情感淋漓盡至地傾吐到這首作品之中。起句「紅藕香殘玉簟秋」,就為相思懷人設置了一個凄艷哀婉的場景:色彩鮮艷、氣味芳香的紅色荷花已經凋零殆盡,坐在精美的竹席上可以感覺到秋的涼意。秋的蕭瑟枯萎,叫離人更難以抵禦相思愁緒的侵襲,這秋涼,甚至一直穿透離人的心扉。「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曹丕《燕歌行》),自古以來,冷落的秋天就是一個典型的悲傷懷人的環境。在這樣的季節里,丈夫隻身赴任,將自己留在家中,離別的愁苦意緒就時時湧上心頭。「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暗含對輕易別離、獨自登程的怨苦之意。為生計、前程奔波,離家為官,這在普通夫妻之間都是十分平常的事情,而且還是一件為家庭帶來光明前景的令人高興的事情。對丈夫一腔深情的李清照卻並不注重光宗耀祖或丈夫的前程,在乎的只是夫妻的恩愛。所以,她才會埋怨丈夫的輕易離別,將自己獨自留在家中。這種埋怨是沒有道理的,正是詞人這無理的埋怨,才透露出夫妻之間的深厚情感。既然離別已經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李清照只能盼望著早日重聚。「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三句,充滿著熱切的期待之情。自從夫妻分手之後,李清照經常翹首遙望「雲中」。其間,或許也有「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之類的誤會,有滿懷的希望和時時的失望,但是,李清照堅信丈夫對自己的愛情,堅信丈夫牽掛自己如同自己對他的思念。當「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時候,大雁會捎來丈夫的書信,夫妻團圓的日子便指日可待。這種期待與自信,是對丈夫的深情眷戀,是對美滿婚姻的最好回味,是對未來生活的無限希望。李清照在古代社會里是幸運的,她有了一位心愛的丈夫,有了一段美滿的婚姻。甚至是分手之後牽腸掛肚的思戀,也令人羨慕不已。

下片寫別後的相思,脫口而出,自然感人。「花自飄零水自流」,寫別離已成事實,令人深感無奈,就象春花不由自主地飄零、隨著流水消逝而去一樣。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詞人感覺到一種「長恨此身非我有」的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悲苦。況且,舜華轉眼即逝,人生又有多少如春花一般的美好時光呢?詞人不禁為此長長嘆息。李清照深深懂得丈夫對自己的思念也是相同的,所謂「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對丈夫的理解,更增添了思念之情。於是,這種戀情別思就再也沒有辦法排解了。「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說明詞人不堪相思的折磨,也曾做過多種努力,想把自己從痛苦中擺脫出來。然而,所有的努力都歸之失敗,表面上眉頭雖然舒展開來了,但心頭的愁結依然如故。相思之情從外在的「眉頭」深入到內心的深處,無論如何也是無法解脫了。李清照註定要在相思愁苦中煎熬下去,一直等到丈夫歸來的那一天。

這首詞集中抒發了作者對丈夫的深摯情感,吐露了不忍離別之情以及別後的相思之苦,將一位沉湎於夫妻恩愛中獨守空閨備受相思折磨的妻子的心理刻畫得細膩入微。作品的語言自然流暢,清麗俊爽,明白的敘述中包孕了無盡的情思。

《醉花陰》

多情多才的李清照,於是經常將這些充滿深摯情誼的詞篇寄給丈夫,鴻雁傳情,以寄託自己的相思情懷,同時也是在婉言勸說丈夫早早歸來,或早日接自己前去團聚。這些作品中,以《醉花陰》最為著名,詞說: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伊世珍的《琅嬛記》卷中也記載了這首詞的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陽《醉花陰》詞函致明誠。明誠嘆賞,自愧弗逮,務欲勝之。一切謝客,忘食忘寢者三日夜,得五十闋,雜易安作,以示友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絕佳。』明誠詰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政易安作也。」 不論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單從這一故事的流傳,就足以說明,李清照的生活體驗不是一般文人所能有的。這一故事所傳達的李清照對趙明誠的相思之情,以及兩人之間的才華差異,也都是非常真實的。

這首詞同樣是早期李清照與丈夫分別之後所寫,也是通過悲秋的環境設置來抒寫自己的寂寞愁苦。然而,詞人選定了一個特定的日期來寫自己銘心刻骨的相思情懷。「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以往的重陽佳節,一定是夫妻共同登高賦詩,或者是把酒賞菊。所以,離別以後,再逢重陽,千萬種思緒湧上心頭,詞人就難以自我把持了。詞的上片先寫重陽秋日凄涼冷落的情景。雖然說是節日,但今天的氣候實在惡劣,「薄霧濃雲」布滿了整個天宇,整整延續了一天,始終沒有見到晴朗的陽光。在這種暗淡陰冷的日子裡,愁雲布滿心頭的詞人,只能枯坐閨中,點燃「瑞腦」,凄苦地消磨時光。她不敢跨出房門,怕經受不住室外的寒冷,經受不住「物是人非」的刺激。開篇,詞人就藉助氣候、景物的描寫,傳達出離人濃濃的愁苦意緒。「瑞腦消金獸」一句,寫出時間的漫長無聊,同時又烘托出環境的凄寂。這是在寫白天,以下轉寫夜晚。詞人以一句「佳節又重陽」作為過渡,點明節令,也點明佳節思親的愁苦。接著,就從「玉枕紗廚」這樣一些具有特徵性的事物與詞人的特殊的感受中寫出了透人肌膚的秋寒,暗示詞中女主人公寂苦的心境。詞人完全可以通過加厚被鋪之類的措施抵禦秋寒,之所以沒有如此做,根本原因在於這種寒冷實際上是從內心冒出的,無法排除,無法抵擋。詞人故意借外界的秋夜凄寒來掩飾自己的真實心境,抒情婉轉曲折。上片依照時間的順序,一一說來,貫穿於「永晝」與「半夜」的,是「愁」與「涼」二字。在這個重陽節日,無論是白晝還是黑夜,李清照都深深地糾纏在愁苦意緒之中。上片已經陸續寫出深秋的節候、物態、人情,這是構成「人比黃花瘦」的原因。

下片補敘白天的其它活動。到了黃昏時候,詞人覺得不能讓節日如此輕易過去,何況自己也需要轉移注意力,從愁苦中解脫出來。於是,便步入花園,賞菊飲酒。這舉動是隨眾隨俗的,也是特意安排以轉移視線的。這次「東籬把酒」,一直飲到「黃昏後」,詞人想擺脫愁苦的心情比較迫切。「東籬把酒」的舉動,還令人聯想起「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瀟灑自在的陶淵明。屏居青州時期,一定是夫妻兩人共同的行為。李清照是在極力模仿古人,希望自己能夠灑脫一點。重陽日菊花的幽香盛滿了詞人的衣袖,環境還是與陶淵明時代相仿,也與當年丈夫陪伴在自己身旁的時候相仿,然而詞人卻哪裡還有往日的情懷:「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前後對比,物是人非,今昔異趣。相思離情,油然而生。作為閨閣婦女,由於封建社會的種種束縛,她們的活動范圍有限,生活閱歷也受到種種約束,即使象李清照這樣上層知識婦女,也毫無例外。因此,相對說來,她們對愛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高些,體驗也更細膩一些。所以,當作者與丈夫分別之後,面對孤寂單調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春恨秋愁來抒寫自己的相思情懷了。從字面上看,這首詞並未直接寫獨居的痛苦與相思之情,但這種感情卻滲透在詞的字里行間,無處而不在。

值得指出的是,比喻的巧妙也是這首詞廣泛傳誦的重要原因。古詩詞中以他物喻人瘦的作品屢見不鮮,如無名氏之《如夢令》「人與綠楊俱瘦」、程垓之《攤破江城子》「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秦觀之《水龍吟》「天還知道,和天也瘦」等等,但卻不及李清照「人比黃花瘦」生動感人。原因是,這個比喻與詞的整體形象結合得十分緊密,切合女主人的身份和情致,讀之使人感到親切。詞中還適當地運用了烘雲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韻味。例如,下片寫菊,並以菊喻人,卻始終不見一「菊」字。詞人用「東籬把酒」這樣的典故與「暗香盈袖」的描寫,突出詠菊的話題,「菊」的色、香、形態,俱現筆端。清代陳廷焯《雲韶集》評價說:「無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調,元人詞曲往往宗之。」

----摘自<北宋詞史>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這首詞作於李清照寓居金華時。久經飄零,獨在異鄉,盡管春日雙溪風光綺麗,但在她眼中,卻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觸景生情,越發地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這一類詞中,雖然沒有正面描寫民族災難的場景,也沒有直接呼喚英雄主義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個人遭遇,在她心靈深處銘刻下抹不去的傷痕。

----摘自章培恆<中國古代文學史>

抱歉,<聲聲慢>找不到.

⑤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東坡 翻譯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淋漓熱淚灑下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中國文學史上,從《詩經》開始,就已經出現「悼亡詩」。從悼亡詩出現一直到北宋的蘇軾這期間,悼亡詩寫得最有名的有西晉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

晚唐的李商隱亦曾有悼亡之作。他們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寫愛侶去後,處孤室而凄愴,睹遺物而傷神;或寫作者既富且貴,追憶往昔,慨嘆世事乖舛、天命無常。

⑥ 《江城子》 蘇軾

1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譯文
讓老夫也暫且抒發一回少年狂,左手牽扯著黃犬,右臂托著蒼鷹。頭上戴著錦緞做的帽子,身上穿著貂皮做的大衣,帶領千餘膘馬席捲過小山岡,威武雄壯。為了酬報太守,人們傾城出動,緊隨身後。我要親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當年的孫權,英姿勃發,意氣豪放。
酒意正濃時,胸懷更開闊,膽氣更豪壯。兩鬢已生出白發,這又算得了什麼!遙想當年,馮唐手持文帝的符節去解救戰將魏尚,使其免罪復職,什麼時候朝廷能派遣馮唐式的義士來為我請命,讓我像魏尚一樣受到重用,戍邊衛國呢?我也能拉開雕弓圓如滿月,隨時警惕地注視著西北方,勇敢地將利箭射向入侵之敵。

這首詞是蘇軾豪放詞中較早之作,作於熙寧八年(1075)冬,當時蘇軾知密州。蘇軾詞風於密州時期正式形成,這首詞即公認的第一首豪放詞。據《東坡紀年錄》:「乙卯冬,祭常山回,與同官習射放鷹作。」在作者生活的年代,宋朝的主要邊患是遼和西夏,雖訂立過屈辱的和約,可是軍事上的威脅還是很嚴重的。這首詞前段寫打獵的場面有聲有色。後段從打獵引申到「天狼」,表現出作者抗擊敵人的壯志和決心。全篇的氣概都很豪邁,大有「橫槊賦詩」的氣概,把詞中歷來香艷的吳儂軟語,變成可報國立功的黃鍾之音,拓展了詞的表現范圍,提高了詞的意境。

2 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鳴。北山傾,小溪橫。南望亭丘,孤秀聳曾城。都是斜川當日景,吾老矣,寄餘齡。

這首詞作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他以自己「躬耕於東坡,築雪堂居之」自比於晉代詩人陶淵明斜川之游,融說理、寫景和言志於一爐,在詞中表達了對淵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發了隨遇而安、樂而忘憂的曠達襟懷。作品平淡中見豪放,充滿恬靜閑適而又粗獷的田園趣味。

首句「夢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說只有醉中才清醒,夢中才瞭然,表達了憤世嫉俗的情懷。此句表明,蘇軾能理解淵明飲酒的心情,深知他在夢中或醉中實際上都是清醒的,這是他們的共同之處。「只淵明,是前生。走遍人間,依舊卻躬耕」,充滿了辛酸的情感,這種情況又與淵明偶合,兩人的命運何其相似。淵明因不滿現實政治而歸田,蘇軾卻是以罪人的身份在貶所躬耕,這又是兩人的不同之處。蘇軾帶著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東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昨夜東坡春雨足,烏鵲喜,報新晴」,於一番議論後融情入景,通過對春雨過後烏鵲報晴這一富有生機的情景的描寫,隱隱表達出詞人歡欣、怡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過片後四句以寫景為主,極富立體感。這幾句中,鳴泉、小溪、山亭、遠峰,日與耳目相接,表現出田園生活恬靜清幽的境界,給人以超世遺物之感。作者接著以「都是斜川當日景」作一小結,是因心慕淵明,嚮往其斜川當日之游,遂覺所見亦斜川當日之景,同時又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陶淵明四十一歲棄官歸田,後來未再出仕,五十歲時作斜川之游。蘇軾這時已經四十七歲,躬耕東坡,一切都好像淵明當日的境況,是否也會象淵明一樣就此以了餘生呢?那時政治黑暗,蘇軾東山再起的希望很小,因而產生遲暮之感,有於此終焉之意。結句「吾老矣,寄餘齡」的沉重悲嘆,說明蘇軾不是自我麻木,盲目樂觀,而是對餘生存在深深的憂慮,是「夢中了了」者。

這首詞的結構頗具匠心。首句突兀而起,議論中飽含感情。其後寫景,環環相扣,層次分明,緊扣首句的議論,景中寓情,情中見理。結拍與首句議論及過片後的寫景相呼應,總括全詞,以東坡雪堂今日春景似淵明當日斜川之景,引出對斜川當日之游的嚮往和在逆境中淡泊自守、怡然自足的心境。「都是斜川當日景」,這看似平淡的詞句,是作者面對遠去的歷史背影所吐露的心聲。

3 江城子 蘇軾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一首悼亡詞。作者結合自己十年來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憶念。
作者寫此詞時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於開封。到此時(熙寧八年)為止,前後已整整十年之久了。詞前小序明確指出本篇的題旨是「記夢」。然而,夢中的景象只在詞的下片短暫出現,在全篇中並未居主導地位。作者之所以能進入「幽夢」之鄉,並且能以詞來「記夢」。完全是作者對亡妻朝思暮念、長期不能忘懷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所以開篇使點出了「十 年生死兩茫茫」這一悲慘的現實。這里寫的是漫長歲月中的個人悲涼身世。生,指作者;死,指亡妻。這說明,生者與死者兩方面都在長期相互懷念,但卻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作者之所以將生死並提,除闡明題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還在於強調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現「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詞句。「不思量」,實際上是以退為進,恰好用它來表明生者「自難忘」這種感情的深度。「千 里孤墳,無處話凄涼」二句,馬上對此進行補充。闡明「自難忘」的實際內容。王氏死後葬於蘇軾故鄉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現「千里孤墳」,兩地睽隔的後果,作者連到墳前奠祭的時機也難以得到。死者「凄涼」,生者心傷。「十年」,是漫長的時間;「千 里」,是廣闊的空間。在這漫長廣闊的時間空間之中,又隔阻著難以逾越的生死之間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無處話凄涼」的感嘆呢?時、空、生死這種種界限難以跨越,那隻好乞諸於夢中相會了。以上四句為「記夢」作好了鋪墊。上片末三句筆鋒頓轉,以進為退,設想出縱使相逢卻不相識這一出人意外的後果。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進了作者十年來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際,揉進了對亡妻長期懷念的精神折磨,揉進十年的歲月與體態的衰老。設想;即使突破了時、空與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時恐怕對方也難以「相識」了。因為十年之後的作者已「塵滿面,鬢如霜」,形同老人了。這三句是從想像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來襯托作者十年來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對新法而乞求外調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內)和世事的巨大變化。
下片寫夢境的突然出現:「夜來幽夢忽還鄉」。就全詞來講。本篇的確是真情鬱勃,句句沉痛,而此句則悲中寓喜。「小軒窗,正梳妝」,以鮮明的形象對上句加以補充,從而使夢境更帶有真實感。彷彿新婚時,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對鏡理妝時的神情儀態,心裡滿是蜜意柔情。然而,緊接著詞筆由喜轉悲。「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兩句上應「千里 孤墳」兩句,如今得以「還鄉」,本該是盡情「話凄涼」之時,然而,心中的千言萬語卻一時不知從哪裡說起,只好「相顧無言」,一任淚水涌流。這五句是詞的主題:「記夢」。正由於夢境虛幻,所以詞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離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著去盡情描 述。這樣,反而可以給讀者留有想像的空間。結尾三句是夢後的感嘆,同時也是對死者的慰安。如果聯系開篇的「十年」,再加上無限期的「年年」,那麼,作者對亡妻的懷戀,不就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么?本篇在藝術上值得注意的特點之一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摯。由於作者對亡妻懷有極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對方去世十年之後,作者還幻想在夢中相逢。並且通過夢境(或與夢境相關的部分)來酣暢淋漓地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既無避忌,又不隱晦。「不 思量,自難忘」,「無處話凄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與吐屬自然這樣的特點。另一特點是想像豐富、構思精巧。作者從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之中來馳騁自己的想像,並把過去,眼前,夢境與未來融為統一的藝術整體,緊緊圍繞「思量」、「難忘」四 字展開描寫。全片語織嚴密,一氣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瀾起伏。上片八句寫夢前的憶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寫夢中的悲喜,末三句述夢後的喟嘆。情節,有起有伏;用筆,有進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極盡曲折變化之能事。再一特點是語言爽快,純系白描。由於這是一首抒寫真情實感的詞作,語言也極其樸素自然,真情實境.明白如話,毫無雕琢的痕跡。這樣質朴的語言又與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錯使用相結合,使這首詞既俊爽而又音響凄厲,恰當地表現出作者心潮激盪、勃鬱不平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種古詩和律詩所難以產生的內在的節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藝術魅力。
唐五代及北宋描寫婦女的詞篇,多數境界狹窄,詞語塵下。蘇軾此詞境界開闊,感情純真,品格高尚,讀來使人耳目一新。用詞來悼亡,是蘇軾首創。在擴大詞的題材,在豐富詞的表現力方面,本篇應佔有一定的地位。
本篇完全可以同潘岳的《悼亡詩》,元稹的《遣悲懷》以及南宋吳文英的《鶯啼序》前後輝映,相互媲美。

4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攜手佳人,和淚折殘紅。為問東風余幾許?春縱在,與誰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歸鴻,去吳中。回首彭城,清泗與淮通。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楚江東。

賞析:
此詞作於元豐二年(1079)三月蘇軾由徐調知湖州途中。詞中化用李商隱《無題》詩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句意,將積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發了作者對徐州風物人情無限留戀之情,並在離愁別緒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別恨是全詞主旨,上片寫別時情景,下片想像別後境況。
上片以感慨起調,言天涯流落,愁思茫茫,無窮無盡。「天涯流落」,深寓詞人的身世之感。蘇軾外任多年,類同飄萍,自視亦天涯流落之人。他在徐州僅兩年,又調往湖州,南北輾轉,這就更增加了他的天涯流落之感。這一句同時也飽含著詞人對猝然調離徐州的感慨。「既相逢,卻匆匆」兩句,轉寫自己與徐州人士的交往,對邂逅相逢的喜悅,對驟然分別的痛惜,得而復失的哀怨,溢於言表。「攜手」兩句,寫他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最後離開此地時依依惜別的動人一幕。「攜手佳人」,借與佳人乍逢又別的感觸言離愁。「和淚折殘紅」,寫作者面對落花,睹物傷懷,情思綿綿,輾轉不忍離去,同時也是寫離徐的時間,啟過拍「為問」三句。末三句由殘紅而想到殘春,因問東風尚余幾許,感嘆縱使春光仍在,而身離徐州,與誰同春!此三句通過寫離徐後的孤單,寫對徐州的依戀,且筆觸一波三折,婉轉抑鬱。
詞的下片即景抒情,繼續抒發上片未了之情。過片「隋堤三月水溶溶」,是寫詞人離徐途中的真景,將浩盪的悲思注入東去的三月隋堤那溶溶春水中。「背歸鴻,去吳中」,亦寫途中之景,而意極沉痛。春光明媚,鴻雁北歸故居,而詞人自己卻與雁行相反,離開徐州熱土,南去吳中湖州。蘇軾顯然是把徐州當成了他的故鄉,而自嘆不如歸鴻。「彭城」即徐州城。「清泗與淮通」暗寓作者不忍離徐,而現實偏偏無情,不得不背鴻而去,故於途中頻頻回顧,直至去程已遠,回顧之中,唯見清澈的泗水由西北而東南,向著淮水脈脈流去。看到泗水,觸景生情,自然會想到徐州(泗水流經徐州)。歇拍三句,即景抒情,於沉痛之中交織著悵惘的情緒。徐州既相逢難再,因而詞人慾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淚寄往徐州,怎奈楚江(指泗水)東流,相思難寄,怎不令詞人悵然若失!托淮泗以寄淚,情真意厚,且想像豐富,造語精警;而楚江東流,又大有「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感情沉痛、悵惘,讀之令人腸斷。
此詞寫別恨,採用了化虛為實的藝術手法。作者由分別之地彭城,想到去途中沿泗入淮,向吳中新任所的曲折水路;又由別時之「和淚」,想到別後的「寄淚」。這樣,離愁別緒更顯深沉、哀婉。結句「流不到,楚江東」,別淚千點因春水溶溶而愈見浩盪,猶如一聲綿長的浩嘆,久遠地回響在讀者的心頭。

5江城子
(孤山竹閣送述古)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紈,淚偷彈。且盡一尊,收淚唱陽關。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
畫堂新構近孤山。曲欄干,為誰安?飛絮落花,春色屬明年。欲棹小舟尋舊事,無處問,水連天。

〖賞析〗

這首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七年,是蘇軾早期送別詞中的佳作。詞中傳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氣,代她向即將由杭州調知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陳襄(字述古)表示惜別之意。此詞風格柔婉卻又哀而不傷,艷而不俗。作者對於歌妓的情態和心理描摹得細致入微,栩栩如生,讀來令人感嘆不已。

上片描述歌妓餞別時的情景,首句表現她送別陳襄時的悲傷情態。「翠蛾」即蛾眉,借指婦女。「黛」本是一種黑色顏料,古代女子用來畫眉,這里借指眉。「羞黛」為眉目含羞之態。「霜紈」指潔白如霜的紈扇。她因這次離別而傷心流淚,卻又似感羞愧,怕被人知道而取笑,於是用紈扇掩面而偷偷彈淚。她強制住眼淚,壓抑著情感,唱起《陽關曲》,殷勤勸陳襄且盡離尊。《陽關曲》即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譜入樂府後所稱,亦名《渭城曲》,用於送別場合。上闋的結三句是官妓為陳襄勸酒時的贈別之語:「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這次陳襄赴應天府任,其地為北宋之「南京」,亦可稱「帝城」。她曲折地表達自己留戀之情,認為帝城雖然有如天遠,但此後見天容易,再見賢太守卻不易了。

下片模寫歌妓的相思之情。「畫堂」當指孤山寺內與竹閣相連接的柏堂。蘇詩《孤山二詠並引》雲:「孤山有陳時柏二株,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時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於未枯者。僧志詮作堂於其側,名之曰柏堂。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屬。」蘇軾詠柏堂詩有「忽驚華構依岩出」句,詩作於熙寧六年六月以後,可見柏堂確為「新構」,建成始一年,而且可能由陳襄支持建造的(陳襄於五年五月到任)。在此宴別陳襄,自然有「樓觀甫成人已去」之感。官妓想像,如果這位風浪太守不離任,或許還可同她於畫堂之曲欄徘徊觀眺呢!由此免不了勾起一些往事的回憶。去年春天,蘇軾與陳襄等僚友曾數次游湖,吟詩作詞。蘇軾《有以官法酒見餉者因用前韻求述古為移廚飲湖上》詩有「游舫已妝吳榜穩,舞衫初試越羅新」;後作《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詩亦有「三月鶯花付與公」之句,清人紀昀以為「此應為官妓而發」。可見當時游湖都有官妓歌舞相伴。她回憶起去年暮春時節與太守游湖的一些難忘情景,嘆息「春色屬明年」,明年將不會歡聚一起了。結尾處含蘊空靈而情意無窮。想像明年春日,當她再駕著小船在西湖尋覓舊跡歡蹤,「無處問,水連天」,情事已經渺茫,唯有倍加想念與傷心而已。

此詞上片寫人,下片寫景,兩片之間看似無甚聯系,其實上片由人及情,下片借景寓情,人與景都服從於離愁、別情的抒發,語似脫而意實聯。從風格上看,此詞近於婉約,感情細膩,但「天易見,見君難」,「無處問,水連天」等句,於委婉中仍透粗獷。

⑦ 陌上花開,不負韶華什麼意思

希望你能珍惜最美的時間,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陌上:

注音:mòshàng

解釋:

東西走向小路即為「陌」,「陌上」則同於「在東西走向的路上」,簡言之,就是「路上」。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有「阡陌交通……」。

花開

讀音: huā kāi

意思:百花盛開

舉例造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讀音:fu

本意解析:負,其正體字為負,其上為一個刀字,意為持刀搶劫;其下為一個貝字,貝就是古代的錢,在此代表東西。

名詞解釋:

1、馱,背(bēi):~米。~疚。~重。如釋重~。~荊請罪。

2、擔任:擔~。~責。~累(lěi)。~罪。~荷。忍辱~重。身~重任。

3、仗恃,依靠:~隅頑抗。自~(自以為了不起)。

4、遭受:~傷。~屈。

5、具有,享有:久~盛譽。

6、欠(錢):~債。

7、小於零的(數),與「正」相對:~數。

8、指相對的兩方面中反的一面,與「正」相對:~電。~極。

9、違背,背棄:~心。~約。忘恩~義。

10、失敗,與「勝」相對:不分勝~。

11、不好的:~面影響。

不負韶華

拼音:bú fù sháo huá

解釋:不辜負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年華。

詳細解釋:指不辜負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年華。

韶華:指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美好的年華(指青年時期)。

「不負韶華」出自海子的《以夢為馬》「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陌上花開」出自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陌上花三首》,原詩如下: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

(7)戶外江城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陌上花三首》約作於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作者這時因公務在臨安做了短時問的逗留,作此三詩。

文學賞析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游女長歌緩緩歸。」首句由眼前景物寫起:春天時節,陌上鮮花盛開,蝴蝶在翩翩飛舞。這迷人的春色,跟「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時的景象並無不同。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吳越王朝早已滅亡,吳越王妃也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了令人凄然的故事傳說。

故次句緊承首句,轉出「江山猶是昔人非」,由眼前的景物聯想到已成過往的人事,兩相對照,發出了「江山依舊,人事已非」的感概。三四兩句著眼於吳人歌《陌上花》事。盡管吳越王朝!的遺民已漸漸地衰老,但游女們仍在長聲歌唱《陌上花》,以寄託對王妃的追憶與悼念。這說明《陌上花》流傳頗廣,在吳人中有很強的生命力。

參考鏈接:陌上花-網路以夢為馬-網路



⑧ 擴寫蘇軾的江城子。400字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仿寫

煙雨凄迷,一轉眼又到了春節前的掃墓時節。本應再過幾天才去,不知是誰又創造了一個立春之後不掃墓的新「條款」。因明天就是立春,所以,在春節前准備掃墓的人,便把時間都擠在了立春前的今天。雖然是瑞雪紛飛,卻沒有攔截住前來寄託哀思的人們。本來異常寂靜的公墓,今天卻人聲鼎沸。
還算晴朗的藍色天空下,有臘月的凜風,有薄雲籠罩的懶陽,有飄飛的柔雪。我來了,我怕你孤寂的魂靈被寒冷的冰雪浸蝕,我怕你游盪的魂魄還在四處飄盪,我更怕你找不到歸來之路,於是我踏雪而來。我的身後,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深淺不一的腳印。我來了,帶來你喜歡的黃菊、百合與勿忘我三種鮮花組成的花束,還有一份為你傾情寫下的祭文,另加一顆在歲月的磨損中還依舊無法忘記往日的一切歡樂與苦痛的寂心。用這簡單的方式,在又一個春天到來的時候,祭奠你寂寞的魂靈!
人將去,冥冥之中有天意。十年前的那個凌晨,是我生命中的一個永遠的定格,是我記憶中的一個終結。因此,我把那些曾經充滿著愛和溫暖的點滴片斷,悄然收藏起來。因為,你永遠地去了。如煙的往昔歲月,你的生命在瞬間中猝然枯萎,留給我的是你生命終止時那掙扎過後的眼神和漸漸沒有了溫度的雙手……
從那時起,你成了一座荒冢,孤居於此地,音容難再!潔白的瑞雪映照著你的墓碑,冰冷的墓碑下,掩埋著你倔強的靈魂,漆黑的大理石上面刻畫著你永恆的名字。你的一生,是那樣短暫,卻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永遠清晰的印痕。
春秋彈指,梅雪掛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十年,跨越時空的是怎樣的距離?無盡的思念又是怎樣的刻骨銘心?「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縱是相逢,卻也是陰陽相隔,夢里徘徊。曾經熟悉的音容笑貌,早已被時間的齒輪剝離得支離破碎。你走後的我,不敢再輕啟記憶的閘門,深怕觸起心底最深處的隱痛。多少次夢醒時分,我欲忘卻的音符,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的耳畔回盪,不疾不徐,婉轉清越。我欲忘卻的,卻怎麼也忘卻不了。
十載春秋,彈指而逝。我的兩鬢尚未如霜,你卻在這千里孤冢中靜躺。嗚呼!吾不見君久矣,猶能彷彿子之平生。曾經軒昂磊落,突兀崢嶸,均埋藏於地下。然音容猶在眼前,話語仍繞耳際。人言生而為英,死而為靈。今斯人已去,荊棘縱橫,風凄露下。感念疇昔,悲涼凄愴!
十年生死,十載死生。對於逝去的人來說,可能已經沒有了任何記憶。可對於活在世上空留滿腹思念的人來說,真的感受到了一種相思的凄悲。今天又一次面對你的時候,我滿目凄淚,吟出的只是蘇軾的這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寒光懶陽,有凄冷的清風陪伴著你。遠方是一片蒼茫,偶爾有孤鳥哀鴻掠過。我清楚地知道,人生的盡頭是死亡的故鄉。「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清明時你的墳頭枯草淺泣,讓我於「相思情長綿」的苦思中情魂盡斷;七月半你的墳頭芳草凄凄,遮掩了我「夜半無人私語時」的綿綿長恨;春天來臨前你的墳頭厚雪堆積,覆蓋了我「山迴路轉不見君」的孤寂之心!你寂靜無語的孤冢啊!可知道這一年四季的思念盡在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的無盡歲月里,更在無處話凄涼的悲戚中……
歲月如歌,時光泣血。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已然過去十年。三千多個充滿思念的日子裡,多少次想提筆寫下些什麼,為你。卻不知為何總有太多的東西哽在喉際,讓我無從下筆。十年來,獨對孤冢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讓我在過往與現時的紛亂迷離中,看到一滴可以保存千年的情淚。有著死亡段落的愛情,被「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哀怨感嘆,一言道盡於於輕輕淡淡情感描繪中。
又是一個月圓夜,夜深無底。我從冥門飄了出來,飄過凄涼的荒野,飄過蕭蕭的江河,飄過萬水千山,回到了塵世的現實喧囂中來。戶外的寒風將思念擰成繩索,抽打我破碎的靈魂。我無盡的思緒,被塗鴉成許許多多沒有平仄的無盡思念……

⑨ 蘇軾《江城子》的精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江城子》

煙雨凄迷,一轉眼又到了春節前的掃墓時節。本應再過幾天才去,不知是誰又創造了一個立春之後不掃墓的新「條款」。因明天就是立春,所以,在春節前准備掃墓的人,便把時間都擠在了立春前的今天。雖然是瑞雪紛飛,卻沒有攔截住前來寄託哀思的人們。本來異常寂靜的公墓,今天卻人聲鼎沸。

還算晴朗的藍色天空下,有臘月的凜風,有薄雲籠罩的懶陽,有飄飛的柔雪。我來了,我怕你孤寂的魂靈被寒冷的冰雪浸蝕,我怕你游盪的魂魄還在四處飄盪,我更怕你找不到歸來之路,於是我踏雪而來。我的身後,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見、深淺不一的腳印。我來了,帶來你喜歡的黃菊、百合與勿忘我三種鮮花組成的花束,還有一份為你傾情寫下的祭文,另加一顆在歲月的磨損中還依舊無法忘記往日的一切歡樂與苦痛的寂心。用這簡單的方式,在又一個春天到來的時候,祭奠你寂寞的魂靈!

人將去,冥冥之中有天意。十年前的那個凌晨,是我生命中的一個永遠的定格,是我記憶中的一個終結。因此,我把那些曾經充滿著愛和溫暖的點滴片斷,悄然收藏起來。因為,你永遠地去了。如煙的往昔歲月,你的生命在瞬間中猝然枯萎,留給我的是你生命終止時那掙扎過後的眼神和漸漸沒有了溫度的雙手……

從那時起,你成了一座荒冢,孤居於此地,音容難再!潔白的瑞雪映照著你的墓碑,冰冷的墓碑下,掩埋著你倔強的靈魂,漆黑的大理石上面刻畫著你永恆的名字。你的一生,是那樣短暫,卻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永遠清晰的印痕。

春秋彈指,梅雪掛霜。「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十年,跨越時空的是怎樣的距離?無盡的思念又是怎樣的刻骨銘心?「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縱是相逢,卻也是陰陽相隔,夢里徘徊。曾經熟悉的音容笑貌,早已被時間的齒輪剝離得支離破碎。你走後的我,不敢再輕啟記憶的閘門,深怕觸起心底最深處的隱痛。多少次夢醒時分,我欲忘卻的音符,一次又一次地在我的耳畔回盪,不疾不徐,婉轉清越。我欲忘卻的,卻怎麼也忘卻不了。

十載春秋,彈指而逝。我的兩鬢尚未如霜,你卻在這千里孤冢中靜躺。嗚呼!吾不見君久矣,猶能彷彿子之平生。曾經軒昂磊落,突兀崢嶸,均埋藏於地下。然音容猶在眼前,話語仍繞耳際。人言生而為英,死而為靈。今斯人已去,荊棘縱橫,風凄露下。感念疇昔,悲涼凄愴!

十年生死,十載死生。對於逝去的人來說,可能已經沒有了任何記憶。可對於活在世上空留滿腹思念的人來說,真的感受到了一種相思的凄悲。今天又一次面對你的時候,我滿目凄淚,吟出的只是蘇軾的這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寒光懶陽,有凄冷的清風陪伴著你。遠方是一片蒼茫,偶爾有孤鳥哀鴻掠過。我清楚地知道,人生的盡頭是死亡的故鄉。「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清明時你的墳頭枯草淺泣,讓我於「相思情長綿」的苦思中情魂盡斷;七月半你的墳頭芳草凄凄,遮掩了我「夜半無人私語時」的綿綿長恨;春天來臨前你的墳頭厚雪堆積,覆蓋了我「山迴路轉不見君」的孤寂之心!你寂靜無語的孤冢啊!可知道這一年四季的思念盡在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的無盡歲月里,更在無處話凄涼的悲戚中……

歲月如歌,時光泣血。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已然過去十年。三千多個充滿思念的日子裡,多少次想提筆寫下些什麼,為你。卻不知為何總有太多的東西哽在喉際,讓我無從下筆。十年來,獨對孤冢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讓我在過往與現時的紛亂迷離中,看到一滴可以保存千年的情淚。有著死亡段落的愛情,被「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哀怨感嘆,一言道盡於於輕輕淡淡情感描繪中。

又是一個月圓夜,夜深無底。我從冥門飄了出來,飄過凄涼的荒野,飄過蕭蕭的江河,飄過萬水千山,回到了塵世的現實喧囂中來。戶外的寒風將思念擰成繩索,抽打我破碎的靈魂。我無盡的思緒,被塗鴉成許許多多沒有平仄的無盡思念……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霄?

閱讀全文

與戶外江城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