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分懸賞:鼓山有哪些好的景點
18景不要去,騙錢的,都沒人進去
去鼓山最好是雨後去,最好不要周末去,因為人太多了!
上山有三條路,左邊那條沒什麼好玩的,中間是古道
上山的時候走最右邊的勇敢者之路,一來人少,路上也比較干凈,然後靠右走,有一段小溪,踏著溪水裡的石頭走過去,我認為是鼓山最漂亮的地方,然後穿過一個花圃,還會遇看到臨時瀑布,到山頂觀星台休息一會,繼續往上走到湧泉寺,門票50/張,以前才5塊錢,現在收的比較狠,但是很值得一去,裡面的景點要看齊了,大雄寶殿旁邊的屋子有舍利、血經,很多人都不知道
為什麼說雨後去,因為山上雲霧繚繞,隱約在雲中松樹很漂亮,而且雨後山上有泉水和小瀑布
下山的時候可以走中間的古道,快到山腳的時候還會遇到一個大瀑布,也是雨後才有的
坐纜車就沒意思了
其實鼓山附近有個白雲洞也不錯,很多登山的都知道
B. 誰能告訴我福州鼓山的各個景點怎麼走啊
1、下院——般若庵
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東線登山經楚雲庵、海會塔到舍利院(觀賞九龍聚會),繼續東行到般若庵(遺址上重新修建)。庵前小路下山,經龍門水庫到龍門村。
2、下院——情侶谷
鼓山下院站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線登山,半山向西進情侶谷,沿溪谷向上攀登,經緣潭、同心潭,向東小路上攀至觀景台。經千佛庵、達摩洞十八景下山。
3、下院——桃源洞
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線登山,途經達摩洞十八景、千佛庵。走一段上山公路、見桃源洞路標。下山到桃源洞(有寺廟和僧人),洞前小路下山返回下院。
4、下院——喝水岩
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線登山,沿古道登山,經半山亭、茶亭、更衣亭(欣賞摩崖題刻)。萬松灣下山,經過安樂橋,再上山經水晶山茶園到喝水岩,順石階經「石鼓名山坊」下山。
5、下院——絕頂峰
鼓山下院下車,經新登山道西線登山,經茶亭、更衣亭到「石鼓名山坊」後至山門、千年楓樹、松濤亭。從絕頂峰下面經過到鳳池,由老古山、白雲洞下山。
6、魁岐——舍利院
由魁岐村小學旁洞長壽路登山至1080米。走一段公路經楊樹庄墓到舍利院。小路下山,經觀音嶺,返回魁岐。
7、埠興——白雲洞
由埠興村(鼓山中學附近)登山,經凡聖寺,龍脊道到白雲洞(良心寺)觀風動石(烏龜石),向西行至仙人腳跡。下山經十八羅漢台(石刻羅漢)、積翠庵,返回埠興村。
8、埠興——古寺西來院
由埠興村登山,經凡聖寺、白雲洞、石棺頭岩到仙人腳跡,西行到古寺西來院遺址。沿石階古道下山,到樟林村、秀嶺自然村。
這些是網路里的,比較支持經新登山道西線登山,自己轉悠轉悠都可以看到蠻多景的
C. 描寫鼓山美景的作文
福州有句古話「左旗右鼓,全閩二絕」,今天,我們就游覽這其中的一絕——鼓山。鼓山位於福州東南部,是我省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也是省級十佳風景區之一。相傳峰頂有一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雨水拍打在石頭上就會發出「咚咚」像敲鼓一樣的聲音,因此而名鼓山。還記得昨天我們在廈門鼓浪嶼看到的鼓浪石嗎?也是因為海浪拍打岩石發出「咚咚」的鼓聲而得名的。它們還真是「天設一對,地造一雙啊!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在鼓山留下了「天風海濤」的文壇佳話,林則徐也留下了「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千古絕唱。自宋代以來歷代文人墨客在山上留下的摩崖石刻多達480多處,各種字體全有,琳琅滿目,猶如一座天然石刻書法寶庫,被譽為「東南碑林」。
朋友們,現在讓我們進入這滿壁生輝的書法藝術殿堂去一飽眼福吧!看!洞口的「靈源深處」4個字是清代住山僧元賢所題,表面文意指示地名,而內在深意卻是告訴後人,這一帶的題刻是前人心靈深處的感情抒發,是高雅的文化殿堂的展現。
沿著陡峭的石階而下,大家可以看到周圍山勢迥異,景色清幽,彷彿到了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來深吸一口氣,是不是有心曠神怡的感覺呢?
在靈源洞一帶最著名的摩崖題刻莫過於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蔡襄的手跡,看這「忘歸石」,這也是鼓山最早的石刻。蔡襄是福建仙遊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在他任福州知府時,十分喜歡遊玩鼓山,每每流連忘返。有一次,他流連山中美景忘了時間,待從一再催促,才知道天色已晚,於是寫了「忘歸石」,這3個字已表達自已依依不捨之情。如果待會兒哪位遊客留連忘返,也找塊石頭留下墨寶,那可不行哦!
好了,現在我們在這塊岩壁上看到刻有三個大字,誰來念念?這位小朋友說太簡單了,是喝水的地方,還問怎麼沒有水呢?其實啊,這個字不念喝水的喝,為什麼呢?聽我給你們講個小故事:相傳古時湧泉寺開山祖師神晏法師在此誦經,嫌澗下泉水喧嘩,影響誦經,便大喝一聲止住流水,從此澗水改道東流,這里的溪澗也就乾涸了。所以,這三個字念「喝水岩」。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其實這時的地形按地質學上說是岩層斷裂帶,由於地殼運動,形成斷裂面,地表水沿斷裂面滲漏到地下去,當然就沒水了,而不是一個人能喝水倒流的。這里到底是有水好還是無水妙呢?歷代文人墨客在這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宋代文人徐錫之在他的石刻詩上闡明了觀點,看這塊石碑上寫到:「重巒復嶺鎖松關,只欠泉聲入座間,我若當年待師側,不教喝水過他山。」他認為此處重巒疊嶂,不可無水,當年要是他在,就會勸法師不要讓溪水改道。近代文學家郁達夫到此曾大發感慨,他說「怪他活潑源頭來,一去千年竟不回。」我們今日到此,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呢?但是,為了彌補這一大遺憾,不知哪位古賢別出心裁,在此石旁題刻「無水亦佳」,真令遊客回眸一笑,意味無窮。
鼓山靈源洞一帶,石谷深邃,這是地貌上的谷中谷景觀。先賢們充分利用這里的石壁題詩刻字,使整個景觀得以完整地保留,為鼓山增色生輝!1982年春,劉海粟大師87歲高齡時游覽靈源洞,題了「勝於天竺」4個大字,贊美這里的風景和碑林。
朋友們,由於時間有限,還有很多景點沒看到。希望大家有機會再到鼓山來,聽那沒聽完的故事,看那沒看完的美景,再度分享快樂的一刻!
D. 求關於鼓山風景的典故
湧泉寺西有獅子峰,形如獅子,沿獅子峰西下行數里,即到達摩洞 洞內有一尊2米左右的達摩面壁坐像 洞外一巨石,石壁如斧削,上刻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說,整理編寫成的18景,這就是鼓山十八景:達摩面壁 南極升天 仙猿守峽 古鶴巢雲 仙人巨跡 福壽全圖 蟠桃滿塢 玉筍成林 蟻蜓渡潮 漁燈普照 獅子戲球 金蟾出洞 伏虎馱經 神龍聽法 鎧甲卸岩 慈航架壑 八仙岩洞 千佛梵宮 這18洞景經過風化瓦解 歲月淘洗現在有的景點已看不到了,但大部分景點仍然惟妙惟肖,連同那美妙的神話傳說,讓遊客感覺到大自然的無比神奇
鎮虎岩 相傳清朝時,方圓數十里的鼓山,常有幾只大虎,經常下山殘害生靈,山下百姓,追趕大虎 每追到此處,大虎都奇跡般地消失,大家認為這巨岩下可能是個虎穴,於是請來了湧泉寺的法師來此誦經降虎,在鎮虎岩邊刻上 南無增福壽佛 ,用佛法來鎮虎,還在十八景西面建了一個伏虎祠,從此鼓山再無虎患
仙人巨跡 一塊巨岩平展如台,岩上"羅漢台"三個大字特別醒目 相傳羅漢化身的靈嶠禪師,曾在此與八仙中的藍采和會面,請他傳授醫道 藍采和將自己精湛的醫術毫無保留地傳給了靈嶠禪師後,化成一陣清風飄走了,卻在羅漢台上留下了三個巨大的腳印,稱為"仙人巨跡" 羅漢台上往南這3塊巨岩,形狀如三艘船,盪漾在林海碧波之中
慈航駕壑 傳說觀世音聽了八仙們對鼓山的介紹後,親自光臨鼓山,也被這里的美景迷住了 真是 風光優美這般好,怎令慈航不掩留 觀世音在飽覽了鼓山的勝景之後,返回南海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蟠桃盛會又將來臨,觀音向王母提議放在鼓山舉行,王母喜極 於是,觀音撥了3艘船,滿載各路神仙,駕著祥雲,飛向鼓山 後來這3艘船就留在了鼓山, 慈航駕壑 由此而來的
佛窟 在羅漢台上方的 佛窟 ,為清代鼓山湧泉寺主持道霈 1614 1702年 所題的摩崖題刻,道霈大師曾於清康熙七年 1668年 著寫了一部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 ,共有120卷,分裝48冊,木刻雕版達二千多塊 1928年弘一法師來福建時,曾將它印了幾十套分別贈送給日本的各個寺院,日本人民稱道鼓山是 庋藏佛典古版之寶窟 在左邊這一塊岩壁上,刻著55個佛名,連同羅漢台下斷壁上刻著的33個佛名成為88個佛號,這些均為道霈法師的手跡 此處有一窟清泉如鏡,終年不涸不溢,潔凈不染
八仙岩洞 八仙岩洞的傳說始於元代,相傳鐵拐李首先得道成仙後,度漢鍾離,漢度呂洞賓,二人又共度韓湘子和曹國舅,而張果老 藍采和 何仙姑則是分別得道後共成八仙,經藍采和的大力推薦,八仙們曾來到這里歡聚,一起共渡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金蟾出洞 劉海台和金蟾洞,分別在石道的左右兩邊,右下方的金贍洞洞頂岩形如蟾蜍行將出洞,岩底平白一片,猶如蟾腹,伏在坡旁草叢中,躍躍欲出
蟠桃滿島 金蟾洞東南向,有數塊巨大的岩石,錯落而成,就好象幾個蟠桃堆放在一起,周圍也有很多岩石酷似蟠桃,因此,這里叫蟠桃林,旁邊還有一岩石洞,上刻有 曼倩岩 3個字 傳說:當年曼倩曾是王母娘娘蟠桃園里忠實的看守官 但他終究擋不住仙桃的誘惑,在離任時斗膽偷了幾個蟠桃,溜下人間,來到鼓山,被這里的景色迷住了,就把蟠桃種在了鼓山,曼倩怕王母娘娘知道後怪罪,也就留在了鼓山 經過多年的經心栽培,這里到處布滿了仙桃 後來,這事被天兵知道後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親臨鼓山,要把曼倩帶回天庭問罪,曼倩寧死不回 王母娘娘盛怒之下,把曼倩和這里的蟠桃都點化成石
古鶴巢雲 法華岩洞,它由兩個互通的岩洞組成,洞內刻有清代魏傑的題詞: 且憩 洞前的這一塊小平地,相傳過去常有白鶴盤旋,停棲,故名 古鶴巢雲
福壽全圖 法華岩洞右邊的亭子,叫法華亭 據傳,站在此亭俯瞰榕城,道路 農田 河流 湖泊縱橫交錯,天然勾勒出福壽全圖,點劃不誤,令人叫絕 現在,隨著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已經看不到這幅 福壽全圖 了
伏虎馱經 伏虎洞頂岩石伸出,酷似虎首,藏牙縮爪,遠看如一隻被降服歸依之虎,背上馱著一塊平石,如馱著佛法經書,故取名 伏虎馱經 伏虎祠祀奉伏虎禪師,並將每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定為伏虎禪師的誕日,在此前後三日都舉行祭祀活動,紀念伏虎禪師誕辰
岩壑俱飛 蓮花岩有巨岩如獨木沖天,摩崖題刻"岩壑俱飛"四個大字,形象地描繪了這里的景色
鎧甲壑岩 路旁有一奇岩怪石,其石表面有很多規則的小裂痕,形如古代將軍鎧甲上的鱗片,岩石上刻有"卸甲"二字,故稱"卸甲岩"
玉筍成林 站在 卸甲岩 上,向東仰望,可見到對面雲霧環繞,玉筍峰上露出了許多大小尖峰 岩石聳列,猶如雨後春筍,出土成竹,這是這里最為特別的景觀,古人譽為"玉筍成林"之景
E. 鼓山的特點是什麼
鼓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東郊、閩江北岸,是福州市最著名的風景區。鼓山山上勝跡眾多,林壑幽美,引人入勝。鼓山景區以古剎湧泉寺為中心,東有回龍閣、靈源洞等景;西有洞壑數十景,其中以十八景尤著;南有羅漢台、香爐峰等;北有大頂峰、白雲洞等。這些景點主要由花崗岩經長期剝蝕、風化、崩塌、堆積而成,千姿百態,構成蟠桃林、劉海釣蟾、玉筍峰、八仙岩和喝水岩等自然景觀。
登山古徑是古時登鼓山之道。從山麓下院登上2000多級台階,經過「七亭七里路」就可到達湧泉寺山門。第一亭是「東際亭」,過廨院即是東際橋,橋上過亭就開始登山。上99級石階至「仰止亭」。此後途中岩石上有諸多字刻可觀。第二亭是「石門亭」,由於此處溪水淙淙不絕於耳,故古名為「聽濤觀瀑亭」。第三亭「乘雲亭」,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第四亭叫「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台階,因亭在半嶺,因此得名。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半山亭」後有石刻「桃岩洞口」,往東可到桃岩洞,桃花精舍。
第五亭是「茶亭」,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據說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吁吁。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願。遂題字「欲罷不能」於亭旁大石上。
第六亭是「松關亭」,附近有石刻一筆「壽」、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
第七亭是「更衣亭」。過「松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說閩王當年上山入寺在此更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
摩崖題刻是鼓山的一大特點,比比皆是,其中不少是歷代名人的題刻。據統計,鼓山的摩崖題刻不下300餘處,宋代的題刻就達100得處,這說明早在宋代,鼓山就是文人達官賞覽勝景的所在。
現存題刻最早的是靈源洞東壁1046年蔡襄等人的題名,其文道:「邵去華、蘇才翁、郭世濟、蔡君謨慶歷丙孟秋八日游靈源洞。」
蔡君謨即蔡襄,時任福州知州。蔡襄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在一處壁上刻有「忘歸石」3個大字,筆力遒勁,也是蔡襄所書。蔡襄的這些題刻,被認為是書法藝術的珍品。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在鼓山留下了字跡,大頂峰磐石上的「天風海濤」4個大字即為朱熹所書。朱熹還寫了一巨大「壽」字刻在喝水岩石壁上,是福建摩崖石刻中少見的大字。
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說,整理編寫成《十八景》,刻於達摩洞外的一面岩壁上,它們分別是達摩面壁、南極升天、仙猿守峽、古鶴巢雲、仙人巨跡、福壽全圖、蟠桃滿塢、玉筍成林、蟻蜓渡潮、漁燈普照、獅子戲球、金蟾出洞、伏虎馱經、神龍聽法、鎧甲卸岩、慈航架壑、八仙岩洞、千佛梵宮。
倚靠木質欄桿極目遠眺,榕城夜景盡收眼底,陣陣涼風吹來,令人彷彿置身仙境,這是鼓山十八景新建的觀景台。觀景台建在鼓山上,與姐妹樓毗鄰,採用進口鐵杉經防腐處理搭建而成,古色古香,結實美觀。
湧泉寺山門東邊,有一石砌拱門,上書「靈源深處」。傍崖而下石階,中裂一澗,有似石洞,故名「靈源洞」。因為「喝水岩」石刻,這一帶又統稱「喝水岩」。
白雲洞位於鼓山西北風池山西側,因洞在海拔700多米處,常常是「白雲混入、咫尺莫辨」,故稱「白雲洞」。
磨溪景區位於福州市鼓山東側快安村。原名龍溪,發源於鼓山,因水源豐富,清道光年間全盛時沿溪處處磨坊,故名「磨溪」。
溪水時而曲折迂迴,時而直瀉而下。「人在石上走,水在石下流」。溪中大大小小岩石,被溪水沖刷得乾乾凈凈,不停的流水隨著不同落差,發出各種響聲,有琴聲、鑼聲、鼓聲等。尤其龍潭深邃,水色透明,泉水從高處落下,響聲更加清脆。
順溪進山,兩山對峙,東邊山上高山寨和茶園像是世外人家。對岸溪中一岩石宛如一頂紗帽,其上一棵榕樹,枝葉茂盛,叫「紗帽潭」。東邊另一條小溪,泉水不斷地從高山寨流下,經過重重疊疊岩層,構成優美的畫面。磨溪西側,路旁有一組岩石構成的山洞,上刻「龍溪古跡」。洞口上方刻有「無為而成」。
橫穿過磨溪,一條小路可上山坡,路旁一塊岩石像青衣學士拱手溪邊,岩石上刻著「南宮拜石」。溪旁還保留一塊磨盤石,這是從前放水輪車的地方。後來這里修起了攔水壩,成為一個小水庫。
如今,磨溪已成為福建省最成熟的戶外自然岩壁攀岩場,可以說,福州磨溪景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成熟天然攀岩場所。
湧泉寺位於鼓山之上,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著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巨柱聳立,飛檐凌空,雄偉輝煌。殿內釋迦牟尼三世佛不著梵服,只披漢裝,端坐其中;兩旁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法相庄嚴」。
在大殿後側,有尊「三聖像」。像前有一張桑絲木製成的長桌,據說歷經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稱為鎮寺之寶。
湧泉寺曾為我國寺院的一所重要經書出版機構,現在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種雕版20000多塊。寺內的藏經殿,存有古版印刷的各類佛經,手抄經書及用血書寫的《大乘般若波羅蜜多》經。
藏經殿正中有一座釋迦如來靈牙舍利寶塔,塔中僅存3顆舍利子與佛牙。在塔的背後安放著一尊緬甸送來的漢白玉卧佛像,佛身勻稱,體態安詳,作睡卧狀,據說這就是釋迦牟尼圓寂時的形態。現放生池內放養著上百隻烏龜和紅鯉魚,最大的龜有上千年龜齡了。放生池內還塑有一尊高大的滴水觀音菩薩像,觀音手中聖水瓶可流出聖水。
F. 鼓山哪裡有好玩的啊
福州鼓山
聳立於福州市東郊,離市區八公里處,主峰海拔919米。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鼓山湧泉寺列閩剎之冠,是福州的驕傲。故有"既來福州,必游鼓山"之說。
鼓山地處亞熱帶、四季常青、蒼松滴翠、奇葩流紅、岩秀谷幽、名勝古跡遍布全山。僅著名勝跡就達百處之多。相傳山顛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當風雨之際,山上傳來隆隆鼓聲,故名鼓山。山上湧泉寺位於山腰海拔445米處,始建於五代後梁開平二年(公元908年),據說因有一股泉水湧出地面而得名。這座千年古剎寺貌庄嚴、殿宇輝煌、佛像宏偉。寺中千年鐵樹、雞絲木供桌及血經書稱為鎮山"三寶",觀後令人叫絕。稀有的宋代干佛陶塔,合金澆鑄的刻有6372字的金剛般若鍾,供幹人飲用的已有九百多年歷史的銅鍋,三萬多冊佛學著作,一萬多塊佛經雕板等都是珍貴文物。湧泉寺南放生池、回龍閣;朱德委員長親筆題詞的"蘭花圃",幽雅古樸。湧泉寺東側,有靈源洞、蹴鰲橋、喝水岩、國師岩、忘歸石、將軍石、仙跡石、雞頭石、聽水齋、湧泉亭、龍頭泉、石門、水雲亭、白雲亭、松亭等勝景。龍頭泉清例甘純,類似杭州虎跑泉。湧泉寺西側約一公里,有葛仙居、蟠桃林;法華岩、劉海台、金贍洞、八仙岩;達摩洞等十八景。以達摩面壁故事為主線,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寓傳說故事與自然景觀為一體。景區蒼松疊翠景色宜人,古跡周圍岩壑清幽,樹木含情,山花綻開,百鳥爭鳴,恰似夢遊仙境令人樂而忘返。鼓山摩崖題刻到處可見,主要分布在靈源洞附近,達三百多處。其中有宋代蔡襄、李綱、趙汝愚、朱熹等人及現代詩人郭沫若手跡。這些自然"碑林",名人薈翠,集篆、隸、真、草各體,琳琅滿目,相映成趣,是國內罕見的書法藝術長廊。鼓山夏無酷暑,新辟松濤山莊是避暑好去處。夜宿鼓山十八景聽濤樓,西望福州,萬家燈火,疑是銀河倒掛。晨上鼓山最高峰--絕頂峰,觀東海日出,心曠神怡。還可乘車北上,到福州最著名的避暑勝地--鼓嶺避暑山莊避暑,雲霧山中,飄然若仙,妙不可言。
晚上從鼓山上的
眺望台
可以觀看福州市夜景
G. 描寫鼓山風景的作文有哪些
小時候,我愛清清的水,我愛藍藍的天空,還有我最愛的是鼓山。爸爸常常都會帶我們一家去鼓山,鼓山上人山人海,風景優美,美麗極了。
這里的階梯環環繞繞,逐漸向上,不向以前的山直沖雲霄,令人恐懼,石蹬一級接著一級扣著偶爾的亭台如仙境一般,鳥聲穿梭在密林中格外清脆,過往行人絡驛不絕,在繁忙之中擠出一點空閑受這青山綠樹的……不知不覺,就到了山頂。
兩千米的山上籠罩著密密的雲霧,繚繞左右,心情如放飛的鳥兒,十分雀躍!
鼓山景色秀人,我愛美麗動人的鼓山。
新的學期,新的生活。幾天繁重的課程令我猶為憔悴,為解愁思,特邀友人前往鼓山一游路程雖遙,而心卻如插翅,早已前往。今日天氣雖陰沉欲雨可上公交時卻不像往日一般擁擠,時下心情格外開朗,盼著早到鼓山,一覽名山風彩。
車在賓士,人群亦是。時間是這世上最偉大的東西,它把我瞬間的的願望轉眼實現。車到山腳下,雙足踏上這陌生的聖地卻有另一番說不出的感慨!吃完午餐買完東西後我們便出發了。從小到現在我已經爬過很多的山峰,家鄉有很多的名山風景秀麗,泉水叮咚。這次來鼓山除了放鬆心情,還有就是證明爺爺所說的鼓山險峻,來福州之前,爺爺曾對我說他們以前到鼓山玩的模樣,這次之行也好回去向他講述一番,順便帶些照片,好勾起爺爺珍藏多年美好的回憶。
這里的階梯環環繞繞,逐漸向上,不向以前的山直沖雲霄,令人恐懼,石蹬一級接著一級扣著偶爾的亭台如仙境一般,鳥聲穿梭在密林中格外清脆,過往行人絡驛不絕,在繁忙之中擠出一點空閑受這青山綠樹的陶冶…行走不久,友已叫酸,但見路人向上而未喊累,便咬牙前行,直逼山頂。老天終於憋不住寒顫下起了雨來,路上留戀了許多銘刻,心境坦然,字如人生人生如字!兩千米的山上籠罩著密密的雲霧,繚繞左右,是我從未見過的,心情如放飛的鳥兒,十分雀躍!
其實最後我們所到之處的並不是真正的山頂,而這里的風景卻比哪裡的都多。此時的大山早已敞開它無私的懷抱,讓我們盡情的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山裡的霧氣彌漫讓我們辨認不出哪裡是東哪裡是西,幾步之遙只有模糊的遊客稀疏的身影興奮之餘我們早已把帶來的東西一掃而盡,沿著山道的小路看著叢蔭寧靜的享受雨露的滋潤,內心頓時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每棵大樹像化過妝一樣靜靜的站立在路的兩旁,三角形的發型陪上苗條的身姿在微風的輕撫下,猶如仙女舞蹈一樣,飄飄然的令人感慨萬千…山裡的每一個石頭都是每一道亮麗的風景,各具特色。
我們停止了匆忙的步伐因為雨停了,這時的心靈如雨水洗過一般,十分清凈十分自然。山氣讓我浮想聯篇,腦子忽然一閃,其實人生也不是同上山一樣嗎?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夢想,都有自己的遠大目標。但是為什麼就要爬上頂峰呢?也許到了山頂你會發現什麼也沒有,回頭一想,風景卻早已丟失路途!
鼓山位於福州城的東南面。風景秀麗的鼓山,每天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鼓山可是有1800米的高度的。如果起霧的話,您還可以欣賞到別具風格的景象。
鼓山上有數不勝數的大榕樹,而且有的還是千年古樹。所以每當去鼓山您都可以看到鼓山被樹的層層包圍的場景。每年夏天,這些大榕樹下可熱鬧了。你瞧,有的下棋,有的乘涼,有的打牌,還有的小孩在樹陰下,講笑話,好不熱鬧。
在鼓山上,你如果在鼓山山頂的話,如果你往下看,你肯定會感覺自己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還有你如果登上鼓山山頂,全福州城裡盡收眼底,真不愧鼓山有四百多米啊!如果有霧的話,那你將感受到榕城的霧景,那將是最美景。我喜歡我家鄉的歌山,我喜歡它峰巒雄偉。
H. 福州市區內除鼓山有沒有什麼地方拍夜景比較漂亮的
您好!
福州的南北江濱公園拍夜景就不錯。
I. 福州鼓山晚上登山人多麼路況如何最近去過的人來說下。
福州晚上登鼓山的人不少,一路之上總可以不時地遇到登山者,路況很好,我們經常去,很安全,不用怕,除非天氣不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