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風箏又有什麼別稱
一、風箏(fēng zhēng )又被稱為紙鳶(zhǐ yuān)、風鳶(fēng yuān
)、紙鷂(zhǐ yào)等。
二、實例
1、清代高鼎的《村居》:「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將風箏稱為紙鳶,意思是村裡的孩子們放學回家天色還早,趕緊趁著東風把風箏放上藍天。
2、宋代宋伯仁的《紙鷂》:「弄假如真舞碧空,吹噓全在一絲風。」將風箏稱為紙鷂,意思是紙風箏像真的鳥兒在天上飛,能不能飛的起來全在於風的大小。
三、簡介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1)戶外紙風箏擴展閱讀
中國的風箏文化
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傳遞信息,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
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休閑娛樂的玩具。中國的風箏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寓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
一、祈福
人們對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與「遍福」、「遍富」諧音,盡管它形象欠美,但經過充分美化,把它作為象徵「福」的吉祥圖案。以蝙蝠為圖案的風箏比比皆是,如在傳統的北京沙燕風箏中,以「福燕」為代表,在整個硬膀上,可以畫滿經過美化的蝙蝠。
二、長壽
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很多:有萬古長青的松柏,有據說能享幾千年壽命的仙鶴及色彩繽紛的綬帶鳥,有據說食之可以長命百歲的「仙草」靈芝和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達長壽的「壽」字有一萬多種字形,變化極為豐富。
三、喜慶
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囍」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喜鵲是喜事的「徵兆」,風箏中有「喜」字風箏,「喜喜」風箏碰等,與此有關的風箏和吉祥圖案有「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餘」「福祿壽喜」「雙喜福祥」。
四、吉祥
龍、鳳、麒麟是人們想像中的瑞禽仁獸。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徵,後來以龜背紋代替。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關於龍的話題,中國是個尚龍的國家,在我們國家裡龍是有著特別的意味,龍有著鹿的角,牛的頭,蟒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視為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徵。以瑞禽仁獸及其他物象構成的傳統吉祥圖案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彩鳳雙飛」「百鳥朝鳳」等。
『貳』 紙鳶是什麼意思
紙鳶就是風箏,俗稱鷂子。
造句:
1,紙鳶在天空中飛得很高。
2,美麗的紙鳶在晴朗的天空跳著曼妙的舞蹈。
3,童年是一支歌,它伴我長大;童年是一片海,它一望無際;童年是一隻船,它裝滿了故事;童年是一隻紙鳶,它帶著夢想遠走高飛!
4,我們有時多像紙鳶,老天給人逆境及諸多限制,有章可依,我們也籍以成長壯大。
5,我的紙鳶也毫不例外,依然是最高最穩的。它直入雲端,象小鳥一樣在跳著輕盈的舞蹈。
『叄』 紙鳶的意思是什麼
1、紙鳶一般指風箏(漢族傳統工藝)
2、風箏,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深受人們喜愛。
3、風箏是由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4、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傳到了歐洲。
『肆』 風箏的別稱有什麼
紙鳶、風鳶、紙鷂、鷂子等。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770-221BC)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古人以鳥為形,以木為料,製成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這是最早的「風箏」雛形。
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
民間傳說中最早的風箏是楚漢相爭時張良創造出來的,他坐在大鷂子上飛到項羽軍隊的上方,在鷂子里唱楚地思鄉的民歌,唱得項羽軍隊「四面楚歌」,所謂「徵人一夜盡望鄉」,軍無鬥志,於是項羽大敗。
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休閑娛樂的玩具。
(4)戶外紙風箏擴展閱讀:
風箏的分類:
1、軟翅風箏
即一般常見的禽鳥風箏。它的升力片(翅)是一根主翅條構成翅子的下布是軟性的,沒有主條依附,主體身架多數做成浮雕式。
它的造型多數是禽鳥或昆蟲。鷹、蝴蝶、蜜蜂、燕子、仙鶴、鳳凰、蜻蜓、寒蟬、螳螂等皆屬此類風箏。
為放還有一種可拆裝的軟翅風箏,把傳統的上下分開的蝴蝶翅膀,改為活翅膀,固定骨架,便於折疊,放飛效果逼真,或頂的翅膀一張一弛,保證了風箏的穩定性。
2、硬翅風箏
常見的元寶翅任務沙燕風箏即屬此類。
它的特點是升力片(翅)用上下兩根橫竹條做成翅的形狀,兩側邊緣高,中間凹,形成通風道。翅的端部向後傾,使風從兩翅端部逸出,平著看象元寶形。
如北京流行的米字風箏、花籃、鴛鴦、喜鵲、鸚鵡等,這種風箏的硬翅是固定的形式,而硬翅范圍以外的造型與骨架結構,則隨內容題材的不同而變化。
3、龍型風箏
主要以龍頭蜈蚣風箏為主,也是濰坊風箏的一大特色。
4、板子風箏
即人們傳說的平面形風箏。從結構和形狀上看,它的升力片就是主體,無凸起結構,風箏四邊有竹條支撐。
此類風箏較多見,扎制容易,飛升性能好,又適合表現多種題材,是少年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板子風箏,京津地區也叫拍子風箏,有八角菱形或者瓢蟲形,這類風箏一般都拖著個長長的尾巴,穗子,這對起飛有益處。
板子風箏中,最簡單的一種是「瓦爿」塊,方方的一片,南方農村叫它「二百五」,北方俗稱「箏子」,又叫「屁簾兒」。
5、立體風箏
一般採用折疊結構的骨架,由一個或多個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如宮燈、花瓶、火箭等。
6、運動風箏
運動風箏又叫特技風箏,又稱雙線風箏或復線風箏。一般為三角形、滑翔傘狀、眼鏡形。
運動風箏在我國是新近興起的運動項目,與傳統風箏不同,運動風箏不僅有單線的,還有雙線的、四線的,可在空中做一些動作。
如水平移動、俯沖、繞八字、轉圈等,即用兩條或多條拉線控制風箏,雙手操控,左旋、右旋、升降等各種特技動作全靠手腕和手臂的技巧來完成。運動風箏飛行時速最高可達150公里/小時,既可單人玩也可做團隊特技表演,放飛者有駕馭風的感受。
7、桶行形風箏
由一個或多個圓桶或其他形狀的桶組成的風箏,象宮燈、花瓶、火箭、酒瓶等皆屬此類。
8、自由類
自由類包括跨種類,運用新技術,吸取外國風箏之長的風箏。跨種類的如「鵲橋會」,把串式、立體、板子等幾種方法集於一體;運用新技術的如長120米的串式風箏「梁山一百單八將」「百鳥朝鳳」等,不僅能迎風轉動,還能敲鑼打鼓、噴煙冒火,「孫悟空」還能在放飛中七十二變。
『伍』 手工紙風箏始於哪個朝代
中國風箏到底起源於什麼時候?現有四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認為風箏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400年的歷史。研究者多以先秦古籍中所載墨子、公輸子制「木鳶」一事為依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
「公輸子削竹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引《朝野僉載》:
「公輸般亦為木鳶以窺宋城。」
這些資料記錄了中國最早的飛行器——木鳶。有些研究者將木鳶視為「紙鳶」的前身,而紙鳶已被確定為風箏的前身,因此認定木鳶即風箏的濫觴,並得出了風箏起源於墨子、公輸子所處時代——春秋戰國的結論。
近年來,國內刊物上介紹風箏的文章——李喬的《風箏小史》、樓飛甫的《清朝話風箏》、江漢生的《凌空彩鳶系人心》等文,也多持上說,都認為木鳶「多半是最早的風箏了。」「至遲在春秋時代我國就發明了風箏。」
但也有人對此提出異議。異議的焦點集中在下述3個方面:第一,對記載墨子、公輸子造木鳶的文獻本身提出了疑問,牽涉到《韓非子》的成書年代和成書過程以及文獻所反映客觀內容的真偽等問題,認為此說有待於研究。例如姜長英在《中國風箏簡史》中就指出:
「說最早的風箏是春秋時期的木鳶,此說把風箏的起源又向前推進了300多年,但其可信程度恐怕不如舊說。」
第二,對木鳶的飛行能力也有人提出疑問。最早發難的是漢代的王充,他在《論衡》中指出:「夫言其以木為鳶,飛之可也。言其三日不下,增之也。」王充的論斷在歷代研究者中有一定代表性。此說的前提是默認了木鳶會飛這一事實,然後斷定它不可能飛行3天。繼而人們要問:木鳶能飛多高呢?能飛多遠呢?直到目前,這一問題尚未解決。第三,針對飛行器類別劃分發生了分歧。有人認為:風箏與木鳶雖然都屬於飛行器,但二者的性質不同,木鳶屬於「撲翼飛行器」,即靠煽動翅膀,拍打空氣飛行;而風箏則屬於「定翼飛行器」,依靠自身與空氣相對運動所產生的升力飛升;這兩種飛行器有質地區別。因此不能把木鳶視為風箏的前身。
這樣,風箏始於春秋戰國時代的立論就顯得有些疑問了。
第二種觀點認為風箏起源於秦末漢初,已有2100年左右的歷史。這種觀點的依據是歷史上有關韓信製作風箏的傳說。最早記述這一傳說的古籍是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該書第八卷的風箏條目這樣寫道:
「俗謂之風箏,古今相傳雲是韓信所作。高祖之徵陳稀也,信謀從中起,故作紙鳶放之,以量未央宮遠近,俗以穿地隧入宮中也。蓋昔傳如此,理或然矣。」
雖然這里的「昔傳如此,理或然矣」,已表明作者是在做推測,但這種推測仍為後人多次引用,屢見於歷代文人筆記、雜談。這一傳說的影響之大又超過「木鳶說」。台灣省的中國文化學院編纂的《中文大辭典》在紙鳶條目中寫道:
「相傳為韓信所作。」
根據傳說而得出的結論難免軟弱無力,而韓信造風箏的傳說又難以證實。因此,早已有人覺得這種說法靠不住。清人魏崧在《壹是紀始》一書中例舉了《事物紀原》所載關於韓信造紙鳶的傳說之後指出:此事「俱不見史傳。」《七修類稿》中也說「俱不見史傳」、「且無理焉」。現代有些研究者則認為傳說的內容只能供參考,不可做實據。加之高承所處時代去漢較遠,難免有以訛傳訛之嫌。因此,風箏源於漢初的立論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第三種觀點認為風箏始於五代。這種觀點在清代較為流行。魏崧在《壹是紀始》中否定了韓信造風箏的傳說,與此同時,明確指出:「紙鳶始於五代。」《七修類稿》也確認:「其為李業所創無疑。」近人徐柯在《清稗類鈔》中也此特說:「風箏,紙鳶也,五代時,李業於宮中作紙鳶。」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觀點呢?原因是受了史書的影響。《五代史記》中的《李業傳》說:
「帝方與業及聶文進、後贊、郭允明等狎昵多為,瘦語相誚,戲放紙鳶於宮中,太後數以災異戒,帝不聽。」
這里指的是漢隱帝劉承佑(公元948~950)與李業等人在宮中猜謎語、放風箏的史實。這段史實被引作風箏的淵源,成為「紙鳶自五代始」的依據。其實,在五代之前的史書中也有關於紙鳶的記載,只是研究者未詳檢而已。清代翟灝在《通俗編》中修正了前人的偏頗,指責那些視前史而不見的觀點「謬矣」。現代研究者比較一致地認為風箏的起源年代不是五代。李業所造的紙鳶是用於娛樂的,標志著風箏的日趨普及和向玩具轉化的趨勢,因此,風箏的誕生必定在五代之前。
第四種觀點認為風箏起源於南北朝。這是迄今為止關於風箏起源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觀點。這種觀點所依據的文獻資料共有三項。文獻之一見於《南史·侯景傳》:
「平盪之事,期望援軍,既而中外斷絕,有羊車兒獻計,作紙鴉,系以長繩,藏敕於中。簡文出太極殿前,因西北風而放,冀得書達。群賊駭之,謂是壓勝之術,又射下之,其危急如此。
紙鴉即紙鳶;簡文,是梁朝簡文帝蕭綱。其時正值侯景叛亂攻打梁朝南京台城之際,時在梁武帝太清三年即公元549年。文獻之二見於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62:
「武帝太清三年,有羊車獻策作紙鴟。胡三省註:紙鴟即紙鳶也,今俗謂之紙鷂。」
這一記載與《南史》所載是一回事。
文獻之三見於《北史》列傳「彭城王勰」:
「世哲從弟黃頭,使與諸囚自金鳳台各乘紙鴟以飛,黃頭獨能至紫陌乃附。」
這里所記是北齊文宣帝濫殺元氏家族時諸元乘紙鴟逃命的情景,事在文宣帝天保十年即公元559年,距梁武帝太清三年事僅十年。從「諸囚」、「各乘」的詞義來看,可知當時不只是一兩具紙鴟,而飛行較遠的只有「黃頭」那一具。
這些文獻資料均見於正史,與墨子、公輸子造木鳶和韓信造風箏的傳說相比,可靠程度更高,深為研究者所重視,故成為風箏起源的重要依據。30年代金鐵庵著有《風箏譜》一書,書中寫道:
「此物在最先當名為紙鴟,其創制猶遠在梁武帝時。」
近年,葉又新在《風箏》一文中也引用《資治通鑒》與《北史》為證而斷言:
「這都說明距今1500年前,不僅已有風箏之存在,而且還作了載人的實驗。」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四說的依據僅為有限的古籍資料,尚未有遺留下來的實物發現,間接的形象資料如繪畫、陶瓷紋飾中的風箏形象均見於唐宋以後各代。新的發現與探討只好俟諸異日。
這四種觀點,雖瑕瑜互見,但不失為各家之言,相比之下還是第四種意見較為翔實可靠,其他三說難免有所據未詳之嫌。因此,擬定中國風箏起源於南北朝之前,或者說,關於風箏的最早的記載見於南北朝。
『陸』 風箏除了叫紙鳶還又名什麼
風鳶、紙鷂、鷂子。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2018中國國際風箏節舉辦
2018中國岱山島國際風箏節近日在浙江岱山舉辦。以「萬眾揚箏 活力岱山」為主題的本次活動,將風箏與文化、曲藝、舞蹈、音樂等多元素相結合,讓觀眾享受文化盛會。
風箏作為我國傳統的民族體育項目,集體育、文化,休閑、健身於一體,在國內有著較好的群眾基礎,也是世界各國廣泛開展的一項健身活動,並成為各地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徑。
參加本次室內特技風箏賽和選手來自國內及世界各地,法國選手理查德從小15歲開始接觸運動風箏至今,拿到世界級獎項數不勝數,他上演了精彩的「風箏芭蕾」。加拿大籍選手霍嘉霖,最近的一次還在法國貝爾克拿到了雙線風箏個人表演冠軍以及室內雙線、四線風箏冠軍。
此次活動還搭建風箏產品展銷會,吸引了國內外20多家風箏產業上下游企業前來參展。今後,活動將進一步豐富賽事內容,創新活動載體,為國內外風箏愛好者和風箏企業搭建更豐富更有效的溝通交流平台,吸引國內外知名風箏企業開拓市場,加快風箏產業化發展步伐。
據悉,「北有濰坊,南有岱山」,坐落在東海之濱的浙江岱山有著悠久的風箏文化基礎,千百年來一直保持著風箏製作、風箏放飛的民間傳統,每到春耕和秋收時節是放飛風箏的最佳時期,形成了海島特有的風箏文化。
近年來,岱山縣充分發揮風箏項目作為非物質文化名錄的作用,積極挖掘基層風箏製作、風箏愛好者,成立了風箏協會、風箏俱樂部;組建了夜光風箏放飛隊、運動風箏隊等涵蓋縣級、鄉鎮、社區的風箏放飛隊伍。
同時,積極推進風箏進校園,成立青少年風箏運動基地,以練代學、以點帶面的方式開展各類風箏活動。
『柒』 風箏最初是用來做什麼的
用於傳遞信息,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
風箏起源於中國,最早的風箏是由古代哲學家墨翟製造的,中國風箏問世後,很快被用於傳遞信息,飛躍險阻等軍事需要。唐宋時期,由於造紙業的出現,風箏改由紙糊,很快傳入民間,成為人們的娛樂的玩具。
宋朝風箏已在民間廣泛流行。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加,中國的風箏流傳到世界各地。先是傳到日本和朝鮮等近鄰國,後又漂洋過海,傳到了緬甸,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直到更遠的東方島嶼上。
山東濰坊是我國著名風箏產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扎制風箏的藝人。清代,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
(7)戶外紙風箏擴展閱讀: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在中國古代,木鳶一直是戰爭時通訊和偵探的重要工具,並能帶上火葯用作戰爭進攻的武器。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清末,濰坊已形成了固定的風箏市場,全國許多地方的商賈都來濰坊購買風箏,一時間「花樣翻新招主顧,雙雙蝴蝶鳶成行」,涌現出了一大批手藝高超的風箏藝人。
『捌』 紙鳶是什麼
紙鳶,即風箏。
風箏,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
歷史:
墨子(墨翟)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魯班(也稱公輸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響(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牆被包圍。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風箏是一種玩具,在竹篾等的骨架上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是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風箏源於春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墨子為木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當今,中國放風箏活動,在對外文化交流,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發展經濟和旅遊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風箏是世界上最早的重於空氣的飛行器。本質上風箏的飛行原理和現代飛機很相似,繩子的拉力,使其與空氣產生相對運動,從而獲得向上的升力。
『玖』 在中國風箏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初的風箏是用木頭做的叫木鳶後來改用紙做叫紙鳶
【風箏介紹】
風箏為中國人發明,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有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其學生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更而演進成為今日多線風箏。
風箏源於春秋時代,至今已2000餘年。相傳「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的。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的《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賜箏的生動景象。
當今,我國放風箏活動,在對外文化交流,加強與世界各國人民友誼,發展經濟和旅遊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風箏的歷史】
十三世紀時,義大利馬可·波羅自中國返歐後,始傳到世界各地。
據古書記載:「五代李鄭於宮中作紙鳶,引線乘風為戲,後於鳶首以竹為笛,使風入竹,聲如箏鳴,故名風箏。」故而不能發出聲音的叫「紙鳶」,能發出聲音的叫「風箏」。
古代風箏,曾被用於軍事上之偵察工具外,更進行測距,越險,載人的歷史記載。
南北朝-風箏曾是被作為通訊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時,侯景圍台城,簡文嘗作紙鳶,飛空告急於外,結果被射落而敗,台城淪陷,梁 武帝餓死留下這一風箏求救的故事。
北齊-文宣帝高洋,將人綁上翅膀,令人從高塔跳下摔死,名為「生」。
漢朝-楚漢相爭,韓信曾令人製作大型風箏,並裝置竹哨弓弦,於夜間漂浮楚營,使其發出奇怪聲音,以瓦解楚軍士氣。
唐代-將被用於軍事上的風箏,已漸轉化為娛樂用途,並於宮庭中出放風箏.
宋代-把放風箏做為鍛煉身體的功能,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
明代-以風箏載炸葯,依「風箏碰」的原理,引爆風箏上的引火線,以達成殺傷敵人之目的。
清乾隆-即有雙紙控制風箏詳圖尺寸與解說。
日據時代-因軍事的理由禁止放風箏,因為鮮艷的風箏可傳遞給敵方訊息,並提供飛機轟炸的目標。
二次世界大戰美軍曾用特技風箏做活動靶,訓練打靶。
1980年,風箏開始廣受喜愛,除原來雙線外,並演變成三線,四線的技術風箏或特技風箏。
【風箏的起源】
風箏真正的考起源,現在已無法證。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託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最早的風箏並不是玩具,而是用於軍事、通訊上。唐代晚期,因為有人在風箏上加入了琴弦,風一吹,就發出像古箏那樣的聲音,於是就有了 「風箏」的叫法。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早在信史之前,傳說中國人已會放風箏。相傳公元前四世紀,中國著名工匠魯班(即公輸班)做了一隻風箏,升空三日而不墜。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名將軍包圍了王宮,利用風箏測量宮牆與己方軍隊的距離。風箏可用於送磚上屋或在風箏尾部繫上魚鉤釣魚。公元1600年,東方的風箏(菱形)由荷蘭人傳到了歐洲。19世紀英國發明家克雷由風箏產生靈感而發明滑翔機。德克薩斯州演員科迪「上尉」,曾利用風箏拖動折疊式小艇,橫渡英倫海峽;1901年再接再厲,乘坐雙箱形風箏飛行,使英國陸軍部大感興趣。不久,飛機取代了軍用風箏,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駕駛他的新雙翼飛機時失事遇難。1970年,美國太空計劃設計了各種「飛行翼」,使風箏再次成為成年人的玩意兒,例如羅格樂樂折疊飛行翼,本是專為水星號太空船倉安全著陸而設計的,後來被降落傘取代了;但這種折疊翼,結果成為今日懸掛式滑翔機的機翼。風箏飛上天空為飛機飛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靈感。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制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只「木鷂」(或「木鳶」)就是中國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紀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歷史了。
墨子把制風箏的事業傳給了他的學生公輸班(也稱魯班),<墨子‧魯問篇>中說,魯班根據墨翟的理想和設計,用竹子做風箏。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鴻書>上說:「公輸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最初風箏常被利用為軍事工具,用於三角測量信號、天空風向測查和通訊的手段。就如春秋時期,魯班『制木鳶以窺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漢相爭,漢將韓信攻打未央宮,利用風箏測量未央宮下面的地道的距離。而垓下之戰,項羽的軍隊被劉邦的軍隊圍困,韓信派人用牛皮作風箏,上敷竹笛,迎風作向(一說張良用風箏系人吹簫)漢軍配合笛聲,唱起楚歌,渙散了楚軍士氣,這就是成語「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關於風箏的記載,時間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亂〕,梁武帝被侯景圍困,城牆被包圍。曾放風箏向外求援,據南史卷八十「侯景傳」中所述,在梁武帝蕭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時,侯景作亂,叛軍將武帝圍困於梁都建鄴(即今南京),內外斷絕,有人獻計製作紙鴉,把皇帝詔令系在其中,當時太子簡文在太極殿外,乘西北風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軍發覺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從此也衰微滅亡。這是簡文施放風箏向外求救不幸失敗的故事。
相傳在公元前五世紀時,希臘的阿爾克達斯就發明了風箏,可惜後來失傳。直到公元十三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從中國返回歐洲後,風箏才開始在西方傳播開來。
又從其它考據證實,約第十世紀傳至韓國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紀才傳至歐洲。
美國也有放風箏的故事,當時的人們以為雷電與閃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懼,富蘭格林則利用風箏,證明了雷電與閃光是空中放電的現象,而發明了避雷針。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