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市2011年民心工程是什麼
一、改善住房條件
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200萬平方米、19萬套,其中公共租賃住房480萬平方米、10萬套,經濟適用住房290萬平方米、3.8萬套,限價商品房430萬平方米、5.2萬套。向8.5萬戶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租房補貼。拆遷危陋房屋200萬平方米。
維修直管公房340萬平方米,使7.5萬戶居民直接受益。完成大板樓居住建築隔熱保溫改造30萬平方米。
二、擴大就業規模
新增就業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援助機制,把幫扶困難群體就業向農村延伸,保持零就業家庭安置動態為零,其他困難群體安置率85%以上。培訓農民10萬人,實現轉移就業5萬人。
三、提高群眾收入
確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定期發布工資指導線,大力推行工資集體協商。新建種植業設施10萬畝,帶動5.5萬戶農民增收。建設高效農業1.2萬畝,扶持3000戶低收入農戶建立穩定收入來源。
四、發展公共衛生
強化婦幼公共衛生和保健服務職能,實施全市婦幼保健機構標准化建設。將全市居民公共衛生服務補助金由人均每年20元提高到25元。加快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基礎設施建設,改擴建一批村衛生室。實現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和天津醫院等醫院現場自助掛號、遠程掛號、預約就診、快捷結算,方便市民看病就醫。
五、促進教育事業
新建、改擴建50所公辦幼兒園,提升改造60%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和村辦標准化幼兒園。改造加固58所中小學校舍21.4萬平方米,全面完成我市中小學校舍改造加固任務。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准工程,完成400所學校評估驗收工作。
六、完善社會保障
提高城鄉居民醫保住院醫療費報銷比例,降低門(急)診起附標准;建立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意外傷害附加保險制度。實施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允許符合條件的中斷繳費人員補繳養老保險費;推動保安、物業管理等行業全員參加養老保險。按照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比例,提高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使3.5萬人受益。
七、緩解出行難
完成市區里巷道路整修,鋪裝路面156片。拓寬改造成林道,建成市區通往機場的第二通道。改造斷頭路3條、打通道路卡口8個。緩解快速路東南半環和津漢路交通擁堵狀況。新增600點交通電子監控設施,實現對市區40%的路口實時管控。在繁華商業區、重要路口、快速交通等人流密集路段建設20座人行天橋,在城市中心區主幹道繁華路口增設交通安全島45處。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新增泊位1000個。規范中心城區占路停車泊位3.5萬個。
八、加快公交發展
建成天津客運中心綜合樞紐站和天津西站綜合客運站,並投入使用。地鐵2、3、9號線開通運營。增加、調整、延長公共汽車線路20條。更新公交客運車輛2000部,其中公共汽車500部,計程車1000部,長途客運汽車500部。
九、完善養老服務
新增養老機構床位3200張,其中市級國辦養老機構800張,區縣國辦養老機構800張,農村敬老院600張,社會辦養老機構1000張。在80個街道(鄉鎮)建設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在100個社區建設老年日間照料服務站。
十、加快社區建設
整治社區350個,整修建築4809棟,社區基礎設施配套達到80%。新建標准化菜市場20個。建設公廁75個、垃圾轉運站31個。推廣和應用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實現全市100%城市社區和20%農村社區聯網。
十一、提升市容環境
基本完成中心城區主幹道路整修,綜合整治道路72條,整修建築1162棟,平改坡174棟。補充提升159棟建築夜景燈光,完善路燈3746基。繼續開展對占路經營、運輸灑漏、非法廣告設置等專項治理,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長效化水平。
十二、打造綠色天津
新建改造綠化2423萬平方米,其中道路綠化1920萬平方米,公園綠化262萬平方米,社區綠化190萬平方米,組團綠地41萬平方米,區縣綠化10萬平方米。新建10個公園,提升改造16個公園,推進梅江二期風景區建設,市、區兩級公園全部改造完畢。
十三、改善環境質量
改善城市環境,實施第一熱電廠關停。建設清水工程,綜合治理河道33條160公里,修建截污管道200公里;新建污水處理廠13座,新增處理能力45萬噸/日,配套建設管網397公里,消除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河道黑臭現象。
十四、改造供水管網
改造6萬戶居民戶內自來水舊管網。加快新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實現向王穩庄、團泊地區、子牙環保園供水,新建供水管道30公里。新增供水服務網點10個。
十五、延伸燃氣管網
改造燃氣舊管網200公里,其中外網100公里,戶內改造5萬戶。新建寶坻-靜海-大港、黃港、津沽等天然氣干線100公里。支持新農村建設,鋪設燃氣管網100公里。
十六、方便市民健身
建設體育公園30個,配建、改建籃球場、羽毛球場、健身路徑等全民健身設施。更新、配建健身園1500個。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務網,提供公益性全民健身信息服務。
十七、建設村鎮設施
新建、改造小城鎮鎮區道路400公里、排水管道400公里。創建文明生態村70個,修建村內街道280公里、排水設施180公里,安裝改造路燈4600盞、太陽能熱水器8000個,新建、完善村級垃圾收集設施70套。
十八、實施文化惠農
新建農家書屋1081個,實現我市行政村農家書屋全覆蓋。實施農村免費電影放映,確保一村一月一場。培訓農村文藝骨幹1200人,活躍農民文化生活。
十九、關愛殘疾人生活
將運動療法等9種殘疾人康復醫療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開展「陽光家園 (論壇 新聞)」殘疾人托養服務,全年托養服務2000人。為享受低保或特困殘疾人按季度發放生活救助金,使4.8萬名殘疾人受益。
二十、建設和諧天津
健全完善全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整治重點地區及突出治安問題,維護校園安全。建成覆蓋全市的法律援助信息服務平台,聯通全市20個法律援助機構和242個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24小時提供網上法律咨詢服務、受理法律援助申請。嚴厲打擊盜竊機動車犯罪行為,在全市重點部位和易發案地區安裝視頻監控點位1500個,推進電子卡口建設。
⑵ 2011年天津市20項民心工程有哪些
一、改善住房條件 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1200萬平方米、19萬套,其中公共租賃住房480萬平方米、10萬套,經濟適用住房290萬平方米、3.8萬套,限價商品房430萬平方米、5.2萬套。向8.5萬戶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租房補貼。拆遷危陋房屋200萬平方米。 維修直管公房340萬平方米,使7.5萬戶居民直接受益。完成大板樓居住建築隔熱保溫改造30萬平方米。 二、擴大就業規模 新增就業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援助機制,把幫扶困難群體就業向農村延伸,保持零就業家庭安置動態為零,其他困難群體安置率85%以上。培訓農民10萬人,實現轉移就業5萬人。 三、提高群眾收入 確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水平。調整最低工資標准,定期發布工資指導線,大力推行工資集體協商。新建種植業設施10萬畝,帶動5.5萬戶農民增收。建設高效農業1.2萬畝,扶持3000戶低收入農戶建立穩定收入來源。 四、發展公共衛生 強化婦幼公共衛生和保健服務職能,實施全市婦幼保健機構標准化建設。將全市居民公共衛生服務補助金由人均每年20元提高到25元。加快區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基礎設施建設,改擴建一批村衛生室。實現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和天津醫院等醫院現場自助掛號、遠程掛號、預約就診、快捷結算,方便市民看病就醫。 五、促進教育事業 新建、改擴建50所公辦幼兒園,提升改造60%農村鄉鎮中心幼兒園和村辦標准化幼兒園。改造加固58所中小學校舍21.4萬平方米,全面完成我市中小學校舍改造加固任務。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建設標准工程,完成400所學校評估驗收工作。 六、完善社會保障 提高城鄉居民醫保住院醫療費報銷比例,降低門(急)診起附標准;建立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意外傷害附加保險制度。實施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允許符合條件的中斷繳費人員補繳養老保險費;推動保安、物業管理等行業全員參加養老保險。按照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比例,提高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使3.5萬人受益。 七、緩解出行難 完成市區里巷道路整修,鋪裝路面156片。拓寬改造成林道,建成市區通往機場的第二通道。改造斷頭路3條、打通道路卡口8個。緩解快速路東南半環和津漢路交通擁堵狀況。新增600點交通電子監控設施,實現對市區40%的路口實時管控。在繁華商業區、重要路口、快速交通等人流密集路段建設20座人行天橋,在城市中心區主幹道繁華路口增設交通安全島45處。推進停車設施建設,新增泊位1000個。規范中心城區占路停車泊位3.5萬個。 八、加快公交發展 建成天津客運中心綜合樞紐站和天津西站綜合客運站,並投入使用。地鐵2、3、9號線開通運營。增加、調整、延長公共汽車線路20條。更新公交客運車輛2000部,其中公共汽車500部,計程車1000部,長途客運汽車500部。 九、完善養老服務 新增養老機構床位3200張,其中市級國辦養老機構800張,區縣國辦養老機構800張,農村敬老院600張,社會辦養老機構1000張。在80個街道(鄉鎮)建設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在100個社區建設老年日間照料服務站。 十、加快社區建設 整治社區350個,整修建築4809棟,社區基礎設施配套達到80%。新建標准化菜市場20個。建設公廁75個、垃圾轉運站31個。推廣和應用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實現全市100%城市社區和20%農村社區聯網。十一、提升市容環境 基本完成中心城區主幹道路整修,綜合整治道路72條,整修建築1162棟,平改坡174棟。補充提升159棟建築夜景燈光,完善路燈3746基。繼續開展對占路經營、運輸灑漏、非法廣告設置等專項治理,進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長效化水平。 十二、打造綠色天津 新建改造綠化2423萬平方米,其中道路綠化1920萬平方米,公園綠化262萬平方米,社區綠化190萬平方米,組團綠地41萬平方米,區縣綠化10萬平方米。新建10個公園,提升改造16個公園,推進梅江二期風景區建設,市、區兩級公園全部改造完畢。 十三、改善環境質量 改善城市環境,實施第一熱電廠關停。建設清水工程,綜合治理河道33條160公里,修建截污管道200公里;新建污水處理廠13座,新增處理能力45萬噸/日,配套建設管網397公里,消除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河道黑臭現象。 十四、改造供水管網 改造6萬戶居民戶內自來水舊管網。加快新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實現向王穩庄、團泊地區、子牙環保園供水,新建供水管道30公里。新增供水服務網點10個。 十五、延伸燃氣管網 改造燃氣舊管網200公里,其中外網100公里,戶內改造5萬戶。新建寶坻-靜海-大港、黃港、津沽等天然氣干線100公里。支持新農村建設,鋪設燃氣管網100公里。 十六、方便市民健身 建設體育公園30個,配建、改建籃球場、羽毛球場、健身路徑等全民健身設施。更新、配建健身園1500個。建立全民健身信息服務網,提供公益性全民健身信息服務。 十七、建設村鎮設施 新建、改造小城鎮鎮區道路400公里、排水管道400公里。創建文明生態村70個,修建村內街道280公里、排水設施180公里,安裝改造路燈4600盞、太陽能熱水器8000個,新建、完善村級垃圾收集設施70套。 十八、實施文化惠農 新建農家書屋1081個,實現我市行政村農家書屋全覆蓋。實施農村免費電影放映,確保一村一月一場。培訓農村文藝骨幹1200人,活躍農民文化生活。 十九、關愛殘疾人生活 將運動療法等9種殘疾人康復醫療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開展「陽光家園 (論壇 新聞)」殘疾人托養服務,全年托養服務2000人。為享受低保或特困殘疾人按季度發放生活救助金,使4.8萬名殘疾人受益。 二十、建設和諧天津 健全完善全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整治重點地區及突出治安問題,維護校園安全。建成覆蓋全市的法律援助信息服務平台,聯通全市20個法律援助機構和242個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24小時提供網上法律咨詢服務、受理法律援助申請。嚴厲打擊盜竊機動車犯罪行為,在全市重點部位和易發案地區安裝視頻監控點位1500個,推進電子卡口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