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攻略 > 三峽人家自助旅遊攻略

三峽人家自助旅遊攻略

發布時間:2021-02-16 08:40:13

⑴ 三峽人家有哪些景點

神農架、三峽人家、三峽大壩五日游

行程特色:

1、探秘華中屋脊,尋神農野人

2、感受中國最大最壯闊的大型水利工程 - - 長江三峽大壩

3、乘坐長江三峽系列豪華觀光游輪,欣賞原汁原味的西陵峽風光

4、船游詩畫清江

第一天:武漢-宜昌-三峽人家 不含餐 住:宜昌

早上漢口乘動車赴宜昌東站(參考車次:D5819(07:57-09:55)/D5973(08:18-10:25),到達後乘車赴【三峽人家】(車程約1.5小時)游覽:水上人家、溪邊人家、黃龍瀑、琴音瀑、天下第四泉——蛤蟆泉,觀賞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歌舞表演,接綉球對山歌。中午景區農家餐館自行用餐,下午游覽山上人家、燈影石、石令牌、邀月亭等。約17:30返回宜昌,晚入住酒店!

第二天:宜昌-神農架 不含餐 住:神農架

早上宜昌出發,經宜巴高速和神農架旅遊生態公路,前往華中屋脊——【神農架】(車程約3.5小時),

途中游覽【官門山】官門山景區集生態、動植物、人文、科考等於一體,是神農架的生態大觀園。官門山物種豐富,山險林奇,山水相映,環谷幽深,地質遺跡富集。最大的亮點是領略神農架「物種基因庫」。

下午酒壺坪遊客中心換乘景區換乘車——游覽【神農架自然保護區】又名神農頂風景區您可以置身森林中呼吸清新的空氣,無比暢快;觀小龍潭野生動物、徒步金猴嶺原始森林、神農谷觀奇特峽谷風光、瞭望塔遠眺華中第一峰、探秘奧秘之地板壁岩(因天氣原因,景區無法游覽完整,門票不減不退),行程結束後赴酒店入住。

第三天:神農架-宜昌 不含餐 住:神農架

酒店早餐後游覽【神農祭壇】整個景區分為主體祭祀區、古老植物園、千年古杉等。祭祀區主體建築為巨型牛首人身神農雕像;古老植物園內有數百種國家珍稀植物,如血皮槭、銀杏、香樟,珙桐,鵝掌楸...同時可以觀千年古樹--鐵堅杉,此樹距今已有1250多年樹齡。

游覽【天生橋風景區】天生橋景區內天生石橋、陰潭、老君聽濤、清澈的山澗、巴人的茅屋,欣賞古老的堂戲,品神農雲霧茶、喝地道包穀酒,共同構成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畫卷。

⑵ 武漢到三峽旅遊攻略

我清明才去的,自助游,很是不爽!多花了很多錢不說,還為乘車住宿吃飯等問題很是傷腦筋!如果你沒去過又沒人帶著你的話還是建議報個團吧!就算是豪華游輪系列的三天也就8百多一個人。而且玩完還會因為導游的解說記住幾個經典的故事呢
不過你如果還是想自己去玩的話我把我自己查的乘車路線給你參考下吧!對了,宜昌很小的,別把它想的跟武漢一樣大了!
D1 從武漢坐汽車到宜昌長途客運站下車,出來後向右走(不用過馬路)到長途車站坐101路、4長線到 「夜明珠三峽專用公路車站」, 再換乘「壩區8路」(10元)到 「遊客換乘中心」 下車,穿過馬路,右前方約150-200米有很大的牌子,走進去(路上拉客的很多,別上當)。進去會發現有三峽大壩售票處,改乘壩區游覽車進去看壇子嶺、截流園。還要經過安檢通道。票價是105。遊玩後回到原處乘「壩區8路」到「夜明珠三峽專用公路車站」,然後乘 21路、4路100路101路(1元)到「三峽大學北門站」,住宿三峽大學附近旅社。
D2 從三峽大學北門站乘16路在 「西陵後路站」 下車,然後沿來時的公交車路線返回至十字路口後向左轉一直走即可到夷陵廣場,或從三峽大學北門走到「黃河路口站」(然後乘100路到夷陵廣場—或乘10路到十六中站然後往回走即可到夷陵廣場—或乘101路到鐵路壩站下車,然後向前走再右轉即可到夷陵廣場—或乘4長線到移動通信廣場站下車,然後向前走再右轉即可到夷陵廣場),再坐10-1路公汽,坐到三峽人家(票價180)下車,從胡金灘碼頭坐船過去在索道碼頭下船,然後坐索道到石牌山頂,順著山勢玩下來直到龍進溪並遊玩,玩完差不多就下午了。玩完沿原路返回即可,住宿三峽大學附近旅社。
Day 3 乘車回武漢
汽車:首先步行至黃河路口站,然後【乘坐101路到長途車站下車,往回步行至客運站,或乘4長線(或34)到宜昌火車站下車,往回步行至客運站】。
三峽景點那幾乎沒什麼吃的,最好自備干糧,不然會餓扁的。希望能幫到你

⑶ 三峽人家風景區

適合
你可以去旅途網查一下

⑷ 如何在三峽人家景點玩

三峽人家風景區位於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它包括龍進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嶺、燈影洞、抗戰紀念館、石牌古鎮、楊家溪漂流等景區,其旅遊內涵可以用「一二三四」來概括,即:一個館(石牌抗戰紀念館),兩個特別項目(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和楊家溪軍事漂流項目),三個第一(三峽第一灣——明月灣、中華第一神牌——石令牌、長江第一石——燈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其中三峽人家風情項目又分為水上人家、溪邊人家、山上人家、今日人家。古往今來,歷代文人騷客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歐陽修、蘇轍、黃庭堅,南宋陸游,清代張之洞,還有現代大詩人郭沫若等等。詩人們用他們的靈性之筆,或寫三峽人家,或寫櫓聲帆影,或寫蛤蟆甘泉,或寫青山飛瀑,或寫秀峰奇石……讀了這些詩篇,恍若身臨其境,飽覽了三峽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濃郁風情。
如果你想知道具體的話,你可以去下載騰訊地圖,我記得哪裡有全國各大景點的相信介紹,特色啊!裡面都有,而且還能精準的定位,尋找就酒店之類的。你可以去試一試,我覺得還是很好的。

⑸ 三峽人家旅遊攻略 三峽人家好玩嗎

三峽人家門票包抄含:襲山上人家(靠近索道站碼頭)、水上人家(靠近龍進溪碼頭)二個區域。

一、山上人家區域,遊客可以觀賞到當地特色民居「吊腳樓」,並在樓內的各個居室了解到本地先民的生活場景。而在山中的人造景點「巴王宮」內,可以欣賞到具有古巴人風情的仿古表演。此外,矗立在懸崖絕壁之巔的「燈影石」,也是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二、 水上人家附近就是長江和龍進溪的交匯處,溪上人家就在這里。這里依山傍水,一半著陸,一半入水,青山綠水之間,景色如畫。在這里能看到溪邊洗衣服的幺妹子和在溪流中盪舟的本地姑娘,清新美麗。溪水邊的山坡上分布著很多的閣樓,樓內展示了當地溪上人家的日常生活,還有精彩的拋綉球、搶親、入洞房和纖夫拉纖的表演,不少演出還會邀請遊客親自參與,比如扮演新郎等。

⑹ 准備8月初去三峽人家,求一份三峽人家的旅遊攻略,越詳細越好,高分求助

你在哪個城市? 是隨團,還是自己個人游。

⑺ 武漢到三峽人家自駕游吃、住,玩

游記:
2017年8月請年假回了一趟重慶,返回武漢途中,經過宜昌,臨時起意決定去一趟三峽人家。
下午2點半,從G50滬渝高速轉至三峽高速,但走一段路就要停車辦理通行證(因為三峽高速通往三峽大壩),拿著行駛證和駕駛證免費辦理通行,在下岸溪村下高速(最近只有這個口子),沿著334省道往回走幾公里低速,過了兩三個隧道就開始下山(此時的334省道在半山腰上),下山的路陡峭彎多路窄,一定要小心,因為往宜昌拉客和包團的返程大巴車很多,一進入這條下山路,兩旁全是民宿,估計有上百家,全打著停車/食宿/娛樂的招牌,下山途中能夠看到長江對岸的三峽人家景區,在狹長的路上走了幾公里,終於3點半下到了底,到了遊客中心,由於處在高山的峽谷中,緊挨著長江,位置很擁擠,遊客中心顯得很狹小也不起眼,車位不多,基本停滿了,找了一圈才勉強找到一個。
遊客中心和景區分處於長江兩岸,遊客中心(東岸)到景區(西岸)必須坐船(景區那邊有村莊,查了一下也有道路通達,但得從秭歸繞行,且門票中的30元船票仍然要出),到售票處咨詢,景區套票是180每人(門票是150元+遊船30元),3點以後只賣第二天的票,因為景區晚上不留客,且遊船停航蠻早,頭一天下午停車到第二天下午,停車費20元封頂,沒買門票不能乘景區的遊船過江,但可以乘私人的船(5元每人)到對岸住宿。
打算就在附近找個民宿,考慮第二天步行到遊客中心,所以找了一家較近的民宿——國門賓館,是一對老夫妻開的,門口有6個車位,住宿費150元,供應早中晚餐,一個葷菜一般40左右,素菜20左右,火鍋120-300元。
早餐是10元每人,8點多吃完准備去買票,老太婆告訴我她門口的停車位過了下午1點收費50元停車費,鑒於我頭一天在這住宿,只收30元,心裡千萬頭草泥馬跑過,因為走馬觀花式的逛景區也要逛到下午兩三點,(噴子別說我開車出來玩還在乎這點停車費,那要看合不合理,給仙人板板),索性開車停遊客中心停車場,尼瑪!7點-15點不讓私家車進去,免費停車場在7公里外的山上,再坐景區大巴下山,日他個鬼,也不搞個明顯的告示牌告知,(噴子別噴我自己不提前做功課抱怨景區不告知,景區太多坑,防不勝防,我他媽功課做足比跳坑還累,那還玩個雞巴),返回在國門賓館對面(啥名字忘了)見到很多停車位,年輕女老闆說吃飯停車不收費,國門賓館的老闆(老太婆的老公)見我停車到對面,不知是誤會人家搶客還是真好人,跟我說你把車停回來,去玩,下午玩完了車子直接開走!我操,你和老太婆的說法不一致啊,做生意不是一天兩天,對遊客的態度處於對立面啊,我呵呵。
車子沒停回去,到遊客中心買票,坐遊船到對岸,第一站是龍進溪,就是一條匯入長江的小溪,溪兩邊是游步道,往裡走1里路再返回,沿途有工作人員扮土家人打魚、劃船、彈琴、垂釣。想想他們月薪估計也就三四千,船頭站一天,彈琴彈一天也挺累的,沿著長江走一長段路才到下一個景點,巴王寨的山腳下,准備坐纜車直達山頂,工作人員說停用了,好吧,按就去坐扶梯,30元每人,扶梯往上走了3節,就沒了,沒錯,就3節,每節大約20來米長,就沒有了,沒錯,30元就坐了3節扶梯,停擺的纜車到山頂也是30元,然而扶梯連半山腰都沒到,我日你先人,又被坑了一回,這熱的天,爬到山頂都快虛脫了,燈影石就在山頂,不咋樣,其實也不算山頂,到了燈影石就不讓再繼續進了,景色也很一般,原路下山,半山腰分路到巴王宮和巴王寨,其實就是石頭和木頭結構的房子,幾乎都是空的,就巴王宮有幾個群演。
下山坐遊船回對岸,已經是下午3點多鍾,吃了中飯,打道回府,走的時候果然沒有收我停車費!!!
感嘆:
1、一直以來就比較抗拒國內游,因為坑多,國外游火爆不無道理,因為發現花同樣多的錢既游覽了美景又享受了服務,而不像國內的景點,去一回傷心一回憎惡一回,想想九寨溝地震了網友一邊倒的拒絕捐款是什麼原因,祖國的大好河山被一撮人圈起來收費,費用還老高了。
2、國內景區很少為遊客考慮,宗旨是能坑一個是一個,能多坑盡量不少坑,景區以及景區的商戶見到遊客就像見到待宰的羔羊。當然遊客的安全他們會考慮,畢竟死一個要賠不少錢。
3、政府當然也不想鬆口這一坨肥肉,景區的收入自然少不了某些領導的份,雖然近年情況有好轉,但無法挽回遊客對國內游的憎惡,遊客在景點的遭遇完全可以理解成在領導層意志里的遭遇,同時讓我想起了某高速公路管理層領導說過的話,「我們一直在醞釀改革,要讓服務區的商品同城同質同價,要引進知名連鎖品牌」,這么多年了,我可以認為你「便秘」了。

⑻ 三峽人家風景區的主要景點


三峽人家

水上人家在龍進溪水與長江的交匯處,幾只古帆船迎風而立,小漁船撒開了漁網,初峽亭精巧別致。在近溪的一邊,一道水壩已築起,截住了清幽的龍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綠,林木蒼翠,斑駁滄桑的龍溪橋橫跨其上,幾只小漁船靜靜地泊在橋下,「龍溪橋下春波綠,驚鴻照影來」,如夢似幻,令人如痴如醉。世世代代生息於峽江的人們,以一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執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生存方式和勞動習慣,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漁民的家了。許多三峽人祖祖輩輩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魚為生,在水上流動,和風浪搏擊,與漁船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如今漁民生活雖然改善了,但這種古老的習俗卻長久地保存了下來,年輕一代仍然撒網捕魚,風里來雨里去,延續著這種古老的漁文化。
三峽人家「一肩挑兩壩,一江攜兩溪」,這里石、瀑、洞、泉……多種景觀元素巧妙組合,山有山的偉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壯麗,石有石的氣質。極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這里有洪荒之美、這里有蒼涼之美、這里有陰柔之美、這里更有雄渾之美。
白牆青瓦石板路,小橋流水吊腳樓,枯藤老樹喜鵲窩,機槍碉堡舊戰壕,奇石溶洞古城堡,在您進入景區的一剎那,您的心將註定要長留此地,整個景區彌漫如仙境般的夢幻景緻,這里的美讓人心悸,這里的美讓人窒息!

溪邊人家

溪邊人家依山傍水,一半著陸,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環繞下,伴著青山綠水、斜陽草樹、霧靄煙雨,如詩如畫。吊腳樓上吊著大蒜、包穀、紅辣椒、蓑衣、斗笠。屋頂飄出裊裊炊煙,門前的溪水裡,鴨鵝嬉戲,吊腳樓下小狗「汪汪」的叫著,好像在說「歡迎歡迎」。吊腳樓前的大石頭上,幾位山裡妹子在捶洗衣服,唱起了熱烈纏綿的情歌,棒棰捶在石板上,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好似在演奏一曲深情的戀歌。

山上人家

山上人家的「吊腳樓」,被現代建築學家稱為「桿欄式建築」。峽江一帶地勢險峻,房屋多 三峽人家依山勢而建,木質結構,房前屋後,竹林芭蕉簇擁。遇到高坎地勢,則要立柱或築牆,才能與正屋跑平合檐,故稱「吊腳樓」。其獨特之處是前低後高,側面有走廊,後面有陽台,俗稱「走馬轉角樓」。一般分為上下兩層或三層,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堆放雜物,還可防止毒蛇猛獸侵襲。吊樓有大有小,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吊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由於臨江,地勢險要,一戶人家的一套居子,往往有三四個層次,似台階一樣。步入山上人家,幾步台階,便把你引進一個個原始淳樸的屋子,進入屋子,穿過一道門,又一架台階把你引入另一處居室,好像捉迷藏一樣,迴廊九曲八折,遮遮藏藏,外人進得去,卻難走出來。在這些老屋裡走一走,便可領略到峽江人順應自然,又不斷地與自然抗爭,執著地營造生活,又拚命地享受生命的個性。而屋頂上的遮蓋物,也是大有講究的,有蓋泥瓦的,也有蓋茅草、石板和青瓦的,各有所喜,也各有其說。蓋泥瓦的人家會說「黃土上了屋,家人都幸福」;蓋茅草的人家會說「茅草屋裡臘肉香」;蓋石板的人家會說「石板底下有福享」。但這都體現了峽江人民的樂觀、風趣和對生活的熱愛。走上吊腳樓,檐角高翹,曲廊盤繞,舉目四望,風光如畫,大有空中樓閣之詩畫意境,有詩贊嘆道:「奇山秀水妙寰球,山上人家美盡收。吊腳樓上枕一夜,十年作夢也風流。
石令牌
據《東湖縣志》載:江南有巨石橫六七十丈,如牌筏,故名石令牌,石牌地名即由此而來。石令牌高32米,頂部寬12米,底部寬13米,厚約4米,重達4300餘噸,遠觀之雄偉壯觀,氣勢非凡。五代後周時期,峽州州治一度設於石牌,南宋建炎(公元1127-1130年)年間,峽州夷陵郡「移治石鼻山,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復舊」,在石牌設治六、七年。
燈影石
四塊兀立山巔的奇石,酷似《西遊記》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形象,每當夕陽西照,晚霞映襯峰頂時,遠遠望去,它們彷彿燈影戲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燈影石」即由此得名。當年郭沫若先生游歷燈影峽時,曾題詩贊嘆:「唐僧師弟立山頭,燈影聯翩豬與猴」。
燈影石中最負盛名的是沙僧石,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石」。它矗立在懸崖絕壁之巔,呈蘑菇狀,重達100餘噸,底部的承重截面僅200餘平方厘米,平均每平方厘米承載近半噸的重量,堪稱世界奇觀。
明月灣
浩浩長江奔涌至石牌河段時,在這里向左急轉彎110度,改向東去,形成一個巨大的月牙形,這就是「長江三峽第一灣」。
船過明月灣,置身於遊船之上,眺望遠方江面,便會發現兩岸連綿不絕的山巒彷彿阻塞了滾滾長江,但船進山退,路轉峰迴,旋即又豁然開朗。故而當年郭沫若先生在過石牌遠眺第一灣時,發出了「山塞疑無路,灣回別有天」的感嘆。
燈影洞
燈影洞幽深狹長,長約1500米,洞內岩溶地貌景觀奇特,洞道地形多變。洞內的「五色奇音石」是燈影洞最絕妙的景觀,它色彩豐富,呈黑、白、黃、灰、綠五色交織,色界明晰,用手敲擊,可聞鳴鑼擊鼓之聲,令人嘆為觀止,洞內一條落差達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緩緩無聲,或狀如洪鍾,或潺潺悅耳,或悠如琴鳴,行走在這夢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蛤蟆泉
燈影峽南岸扇子山下,原有一大石豁然挺立,好似一隻張口吐舌、睜眼鼓腮的蛤蟆,其背後的一股泉水四季長流不息,水清味甘,是烹茶、釀酒的上好水源,這就是著名的蛤蟆泉。「茶聖」唐代陸羽品盡天下名泉後,譽之為「天下第四」,陸游亦有詩贊其為「天下泉中第四泉」。除二陸之外,蘇轍、黃庭堅、王士禎、張之洞等都曾在此留下詠泉詩文。
楊家溪
楊家溪因宋朝楊家將的後裔曾移居於此而得名。神秘的楊家溪漂流以軍事漂流為主題,充滿了濃厚的軍訓色彩,它分為動水漂流和靜水漂流。在這里漂流,遊人坐軍車,穿軍服,唱軍歌,劃皮艇,彷彿水上軍訓,一路搏激流,過險灘,既可領略沖浪闖灘的刺激,又可感受平湖盪舟的悠閑。
石牌抗戰紀念館
公元1943年5月,為保衛陪都重慶,15萬中國軍隊圍繞石牌與10萬日寇展開了殊死拼殺,取得了被譽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輝煌勝利,粉碎了日寇覬覦重慶的美夢,成功地阻截了日寇進犯大西南的鐵蹄。此戰是二戰期間中國抗日戰場以弱勝強的一次著名戰役。
石牌抗戰紀念館是三峽地區第一個綜合性抗戰紀念館,修建在當年抗戰的軍事遺址之上,館舍面積440平方米,由憑吊緬懷大廳、多媒體展覽廳、圖文展覽廳、實物展覽廳四部分組成,收藏珍貴實物200餘件,珍貴圖片近100幅。公元2003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將石牌抗戰紀念館命名為首批國防教育基地。 、

閱讀全文

與三峽人家自助旅遊攻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