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知道河北平泉帝景花園的房子什麼時候簽正式合同
估計再等個一年兩年的也有可能,外地人 開發完就閃了 我是不指望什麼星級酒店和什麼shopping mall 我開始定了一個 轉給別人了
B. 平泉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的門票要多少錢
票45元/人.
景區介紹如下
八大看點
1、高山:公園以馬盂山為主峰,俗稱光禿山,海拔1738。4米,屬七老圖山系,山體遼闊,綿綿數百里,立身峰頂,頓覺天高地廣,心曠神怡。
2、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82。2%,植物資源1500餘種,是天然的植物王國,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山腳向上依次是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灌木叢,原始森林古木參天,陰森蔽日,人工栽植的落葉松挺拔俊秀,列隊齊整,片片樺林,素衣翠冠,嫵媚動人,簇簇灌叢開出艷麗的花朵,結出燦若寶石般的果實。
3、草原:匯塞外之風光,千畝草原現於山巔,起伏漫緩,相傳這里是有名的王爺馬場,據說《楊家將》故事中的肖太後曾經在這里飛騎逐獵,彎弓射鵰。
4、花海:春、夏、秋三季公園里芳草接天,鮮花不斷,虞美人、金蓮花、野菊花、杜鵑花、十洋景、鴿子花……如遍地撒金,似漫山滌赤,爭妍斗艷,競相開放。
5、怪石:公園內奇峰雋秀,天然象形石隨處可見,金蟾望月、鱷魚望江、神龜負重、卧羊凝思……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6、清泉:這里的泉水清澈甘甜,飲一口沁人心脾,清清泉水,有的從地表滲出,匯集成溪,魚兒在小溪中自由地游弋,有的從懸崖上滴下,叮叮咚咚,如鳴佩環,有的從溝渠中冒出,一路歡歌笑語,奔向山腳,構成了一幅完美的天然畫卷。
7、古樹:園內許多古樹,稀有樹木,雖經千年風剝雨蝕,至今仍挺拔蒼翠,鬱郁蔥蔥,看那千年古楊,樹干圍長約5米,需3天合抱,樹冠遮蔭750平方米,九條側干虯曲盤旋,猶如群龍嬉戲,此樹在東方觀看恰似中國大地版圖,叫人拍手叫絕。
8、公園內有一處佔地20餘畝的遼代帝王貴族墓地,前照高聳並蒂山,後靠五峰毗連,北矗三尖柱石號稱「三柱香」,競成天然供奉,兩塊蟾石形神兼備,周圍19個山頭遙相呼應,將墓地環抱其中,遼河水依山而去,不見首尾。石羊、石虎、石人、石猴等石雕雖經千年風霜洗禮,仍然保存完好,體現了遼代建築藝術之精湛。
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1886公頃,最熱月份為7月,最冷月份為1月。森林公園內四季如畫,景色宜人。境內最高峰馬盂山(俗稱光頭山),憑峰遠眺,可見群山連綿,層巒疊翠,如畫江山,盡收眼底。
5月1日—8月30日:一簇簇的灌木叢綠了,一朵朵的山花開了,星星點點,有如璀璨的明珠耀人眼目。最誘人的當屬那一片片鮮紅迷人的胭脂花。遼河源的山花花期有長有短,進入夏季後,平均每7、8天就會開放一個批次。5月的鮮花競相開放芳香遠播。
6月10日—9月15日:6至9月是拍攝日出、日落、佛光、雲海的最佳時節。
9月10日—10月15日:此一時節是遼河源最美的時節,林區內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那令人眩目的楓葉與金色、綠色交織在一起,在晨光或晚霞的映襯下,好似一幅色彩絢麗錦綉輝煌的畫卷。
10月10日—次年3月30日:瑞雪飄飄,寒風清冽,整個遼河源銀裝素裹,分外妖嬈。山峰頂盔掛甲,彷彿一個個威武豪邁的勇士;雲杉與油松身著潔白的素衫,宛如一排排高大俊朗的儒生。那一片片的白樺林,在白雪的映襯下,更顯得玉樹臨風,氣度非凡。
C. 河北平泉有啥特產
平泉特產有,野生杏仁,活性炭,食用菌等,現在不是旅遊的好季節,要等明年的五一後最好,比較知名的景點遼河源森林公園等,吃飯本人建議選擇比較有特色的農家院。我代表平泉人民歡迎您。
D. 模型應用三
以元寶山露天礦區地下水疏乾井群優化設計為例。
元寶山露天煤礦於年發現,經過勘探,1987年由沈陽煤礦設計院完成露天礦初步設計,並於1990年10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元寶山露天礦區,在歷史上沒有開采記載,其西南部有元寶山一、二、三、四井,東北部為老公營子和小風水溝井田,露天礦西南部現有兩座地方小煤窯沿七煤露頭向井田內開采。露天礦現已建成西、南兩個排土場,一、二采區也正在建設中。採掘場南部邊界形成於元寶山腳下,東部邊界以F1斷層為界;而西部邊界則是沿著六煤層底板形成的。開採用一、二采區同時拉溝的方法,由南向北推進,北幫為工作幫。露天礦設計最終開采面積12.32 km2。露天開采儲量54289萬t,A+B級儲量53265萬t,設計規模為年產原煤500萬t。
從1954年以來,地質、煤炭、水電等部門先後在該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豐富的資料。1954~1955年,平庄礦務局地質隊及東煤地質局107隊在該地區進行了煤田地質普查工作;東煤地質局104隊於1973年提交了「元寶山露天精查地質報告」,於1982年提交了「元寶山露天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剝離物強度)勘察報告」;水電部東北電力設計院於1975年提交了「元寶山電廠新建工程供水水文地質勘察報告」,水電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於1987年提交了「元寶山露天煤礦受英金河滲漏影響計算」;煤炭科學研究總院西安分院於1993年提交了「元寶山露天煤礦帷幕工程初步設計說明書」,「元寶山露天煤礦帷幕截流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等成果。前人的工作積累了本區豐富的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為今後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就在露天坑剝離建設過程中,豐富的第四系鬆散沉積含水層中的地下水給露天剝離帶來了巨大的困難。目前正在剝離區外圍大面積區高強度疏乾地下水。自從1990年以來,先後施工疏干孔近120個,每天總排水量達40~50萬m3左右。露天坑及其附近第四系含水層地下水位下降約8~20 m,采區內最大水位降深為27 m左右。區域內第四系含水層地下水流場已基本趨於穩定。但目前的地下水流場還遠不能滿足已經開挖的剝離區(一采區和二采區)的剝離要求,特別是二采區安全剝離的水位降深值應為20~50 m左右。因此,如要二采區安全出煤,還需對本區第四系地下水位疏降10~30 m左右。因此,目前的疏干方案、疏干工程和疏干水量都遠不能滿足礦山建設和生產的需要。選擇最優秀的疏干工程以最小的總疏干水量達到疏干要求成為目前礦山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
7.3.1 地下水系統及水文地質模型
7.3.1.1 研究區概況
(1)地理與交通
元寶山露天煤礦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東35 km,屬赤峰市元寶山區建昌營子鄉所轄。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19°17′55″~119°19′55″;北緯42°19′13″~42°22′21″。
礦區南部有專用鐵路,在元寶山車站與葉赤線(葉柏壽—赤峰)接軌,礦區與赤峰及鄰近旗、縣均有三級公路聯結,交通十分便利。
(2)地形與地貌
元寶山露天煤礦位於英金河河谷平原,英金河從礦區中部穿過,把礦區分為南、北兩大部分。露天礦南部地處英金河右岸一級階地,階地寬500~4000 m,地面坡度為1‰~1.5‰,地面高程為472~482 m。露天礦北部位於英金河左岸一、二級階地,地面坡度1‰~2‰,階地寬500~5000 m,地面高程482~490 m,階地表面有現代風積沙,沙丘呈波狀分布。
總體來看,礦區為四周被低山丘陵所環繞的河流沖、洪積平原。周圍丘陵高程一般在500~600 m。沖、洪積層形成本區極其富水的含水層,而豐富的巨厚層煤炭資源就隱伏在第四系含水層之下。
(3)氣象與水文
該區為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其特徵是:冬季長而乾冷,夏季雨量集中,春秋季少雨雪多大風。
據赤峰市氣象台資料,元寶山地區多年最高氣溫為42.5℃,最低氣溫為-31.4℃。凍結期一般為11月中旬至翌年3月末(平均氣溫-10.8℃,最低氣溫-27℃,最高氣溫7.6℃),最大凍結深度2.01 m。
本區多年平均相對濕度為49%,平均蒸發量為1867.1 mm,年平均降水量為372.34 mm(據1950~1994年資料),全年降水多集中在夏季6~8月,約佔全年的68.55%。
英金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礦區,於東八家匯入老哈河,為老哈河左岸最大的支流。英金河發源於河北圍場北部山區(七老頭山)。流長194.6 km,流域面積10598 km2。歷年最大洪峰流量2650 m3/s,最小流量為0.5 m3/s,多年平均流量為12.8 m3/s。河床寬度變化較大,在200~900 m之間。主流擺動對兩岸側蝕較強,洪水期常造成河岸坍塌。近年來由於上游水庫蓄水和農業灌溉的發展,位於下游的露天礦區一帶春秋冬季常常斷流。該河枯水期、平水期、豐水期的流量分布與降水量的分布規律相同。在元寶山露天礦區以垂直滲透形式補給地下水。
老哈河由西南向東北流經河谷平原南部,距露天礦區3 km。該河發源於河北省平泉縣七老頭山脈的光頭山,於昭烏達盟大興鄉海里吐附近與西拉木倫河匯合成西遼河。全長421.8 km。流域面積33076 km2。歷年最大洪峰流量為9840 m3/s,最小流量為0 m3/s,多年平均流量為13.6 m3/s。研究區內河床寬度在500~1000 m之間。河床及河漫灘主要由沙、沙土及礫石組成,該河枯水期、平水期、豐水期的流量分布亦與降水量的分布規律相同。在元寶山露天礦區以垂直滲透形式補給地下水。
7.3.1.2 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
(1)礦區主要地層
A.上侏羅統杏園組:以灰白色中細砂岩為主,夾紫紅色砂岩和泥岩,厚度大於100 m。中部為灰、灰綠色砂岩和砂礫岩夾黑色泥岩,厚度60~230 m。上部為灰綠、灰褐色厚層泥岩夾灰白色砂岩,厚度在200 m左右。分布於F1斷層以東的斷塊中。
B.上侏羅統元寶山組:以灰白色中細砂岩為主,夾粗砂岩、泥岩和煤層,一般厚約340 m,含12個可採煤層,累計可採煤層平均厚度84.29 m,以五、六煤組為主要可採煤層。
C.第三繫上新統(N2):底部為紫紅色砂岩、泥礫岩和泥岩,不整合於元寶山含煤組地層之上,厚0~115 m,僅在露天礦南部的穹窿背斜處分布。上部為玄武岩、紅土和砂礫石層,僅出現在礦區北部或覆蓋於露天礦的南部紫紅色砂礫岩之上。
D.第四系(Q):以現代沖積、洪積和冰水堆積物為主,由安山岩、玄武岩等礫石成分構成的圓礫、泥礫、卵石和砂組成。厚度14~85 m,一般為55 m,在整個元寶山盆地內均有分布。在礦區附近,厚度一般為14~60 m,自西向東由薄變厚。
(2)礦區主要地質構造特徵
元寶山煤田為一斷陷含煤盆地,受燕山構造變動的控制呈NNE—NE向狹長帶展布,含煤盆地為一寬緩的復式向斜構造,由三個向斜和兩個背斜組成,自東南向西北依次是:風水溝短軸向斜、五家背斜、南荒向斜、龍頭山背斜和老窯短軸向斜。在向斜構造內賦存有可採煤層,向斜軸向NNE,地層傾角3°~5°。
總體而言,本區第四系下伏煤系地層比較平緩,主採煤層厚60 m左右,煤層產狀及其賦存條件非常有利於煤炭資源的露天開采。
(3)礦區水文地質條件
第四系孔隙潛水含水層由沖積、洪積和冰水堆積的圓礫、砂礫、卵礫石、泥礫等組成,粒徑為5~60 mm的佔50%以上,大於60 mm的佔20%,個別地段見漂石。礫石成分以安山岩、花崗岩為主,磨圓度較好,球度差。從西南往東北厚度增大,但變化趨勢比較平緩,僅在基岩面的兩階地之間的階坎處厚度變化比較大。
第四系地層由於成因不同,上部和下部地層滲透性有一定的差異,據以往勘探試驗資料,上部滲透系數較大,約為256~710 m/d,下部較小約為16~146 m/d,但二者有密切的水力聯系。水質屬重碳酸鈣鎂型水,pH值大部分在7~8之間,固形物含量240~400 mg/L,鈣鎂總含量為260~365 mg/L,水溫為8~11℃。
侏羅系孔隙裂隙弱含水層,由砂岩、砂礫岩、粉砂岩及煤層組成,在煤層中有少量的裂隙。一般厚度為50~150 m,平均厚度為113.9 m,根據抽水試驗資料滲透系數為0.001~0.38 m/d。
由此可見,第四紀鬆散沉積潛水含水層是本區惟一的主要含水層。而其他基岩裂隙水可以忽略不計。
在天然條件下,本區地下水的流向和地表水流向一致,即由盆地的北西,南西向東南徑流。水力梯度平緩(見圖7.23)。近年來,隨建昌營電廠水源地抽水及露天礦剝離疏干排水,使得第四系地下水位形成了以露天礦剝離區為中心的降落漏斗。地下水形成了從四周向漏斗中心匯流的新的徑流條件。
第四系地下水的補給主要來自盆地內部季節性大氣降水、流經盆地內部的英金河和老哈河的滲漏和來自北西、南西的上游側向徑流。特別應該注意的是目前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已經越過英金河和老哈河向外擴展,所以河流對地下水的補給以滲入式為主,而不是注入式補給。由上述分析可見,研究區第四系地下水目前的主要補、徑、排關系如圖7.24所示。
(4)第四系地下水疏干現狀
從1990年8月15日疏干工程開始至今,共投入運行13排,計121個疏干鑽孔,有部分孔報廢,部分孔停運。平均排水量達40萬~50萬m3/d(見表7.23)。采區內的漏斗中心在觀5孔位置附近,水位標高在(438 m±1 m)變動。主要疏干鑽孔見圖7.25。
圖7.23 礦區第四系地下水天然流場圖
圖7.24 元寶山礦區第四系地下水補、排關系示意圖
與露天礦相鄰的建昌營電廠採用群孔集中抽取第四系地下水作為電廠供水水源,其日抽水量在10萬m3左右。由於兩個水源地的長期抽水,區域地下水流場近幾年基本趨於穩定,疏干排水結果使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①沿英金河方向地下徑流水基本被疏干截奪;②地下水水位低於英金河和老哈河的河水位,使二河成為「懸河」;③地下水從英金河和老哈河獲得滲透補給。
(5)元寶山露天礦區第四系地下水流數學模型
根據前述元寶山露天煤礦水文地質條件,所選擇模擬計算的主要含水層為位於英金河和老哈河沖積平原范圍內的第四系潛水流含水層,面積約為210 km2。西北邊界、南西邊界和東南邊界,一般離疏干區較遠,可作為定水頭邊界處理,其餘邊界作為隔水邊界。
圖7.25 礦區目前主要疏乾井群分布圖
表7.23 1990~1995年疏干排水量統計表(萬m3/mon)
將第四系含水層視為一個非均質,各向異性含水層,盡管第四系底板有一定的起伏,但地下水流仍可視為潛水二維非穩定流動。英金河和老哈河對潛水含水層以滲入方式補給。
根據元寶山礦區第四系潛水地下水特徵及邊界條件,文中建立了元寶山露天煤礦區第四系地下水流二維非均質,非穩定各向異性地下水運動數學模型。
地下水系統隨機模擬與管理
式中:h——潛水地下水水位[L];
μ——給水度(量綱一);
Kxx,Kyy——第四系含水層x,y方向主滲透系數;
t——時間;
(x,y)——笛卡兒坐標;
Ω——地下水滲流區域;
Γ1——第一類邊界條件;
Γ2——第二類邊界條件;
h0(x,y,t)——初始水頭分布;
ε———單位面積上的入滲補給強度[L3/(T·L2)],主要包括大氣降水補給、河流入滲補給等;
W——源、匯項,本模型中主要反映了露天疏乾和電廠取水等抽水量;
Z——含水層底板標高(L)。
對模型(7.3)採用迦遼金有限元方法進行求解,採用三角形單元剖分。平面上共剖分為1788個三角形單元,952個計算節點。見圖7.26和圖7.27。由於計算區域較大,所以圖7.27是對露天剝離及井群疏干區域的放大。
圖7.26 礦區地下水有限元計算剖分圖
7.3.2 水文地質參數隨機性及參數識別
研究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和其他地下水系統類似,控制地下水流的主要參數亦具有極強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就含水層介質結構而言,由於受其成因條件的限制,不管在垂向上或平面上,其沉積物性質變化較大,往往是砂、礫石及粉砂質黃土互為透鏡體狀產出。這種介質性質在空間上分布的隨機性決定了含水層主要水文地質參數(Kx,Ky,μ)的隨機性。其次,含水層的補給條件(河流入滲、大氣降水及側向徑流)強烈地受到本區降水規律的影響。由於大氣降水因素的隨機性也決定了本區地下水的補給條件具有隨機性。最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條件(電廠供水、露天坑疏水、農業用水等)都受到設備、用水量等多種人為因素的干擾和影響,所以排泄條件亦可視為隨機因素。由此可見,影響本區地下水補給,徑流和排泄的多種因素都具有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用任何一組確定的參數去刻畫本區地下水系統的行為都欠准確。所以,引入隨機理論和統計概念來研究該含水層系統的性質和對其進行規劃管理則更具有實際意義。
圖7.27 礦區地下水有限元計算剖分圖
根據上述分析,採用研究區1991~1995年的水文地質資料(抽水資料、降水資料、地下水動態資料)分別求得了5組水文地質參數。調參過程採用了試估-校正法。即首先根據已有資料給出參數初值,運算地下水數學模型,求解地下水水位值,將所求結果與實測結果不斷進行比較,修正參數,直到達到要求的擬合精度。並在假設檢驗的基礎上,分別統計計算了每個參數的均值、方差及其概率分布形式。表1.1為15個參數區水文地質參數Kx,Ky及μ的反演值、均值和方差。通過假設檢驗,Kx,Ky及μ均服從[a,b]均勻分布。
在參數反演過程中,對下列問題進行了專門處理:
(1)初始流場。以每個模擬年份1月10日區域觀測水位為基礎,採用Kriging插值方法,插出每個節點的水位值,作為該年份模擬計算的初始流場。利用每年1~6月份水位觀測資料作為調參擬合水位。
(2)降水量。模擬過程中的降水量採用赤峰氣象站的實際觀測資料。在疏干預測過程中採用1950~1995年月平均降水量資料。降水入滲系數取0.3。
(3)河流入滲補給。根據實際觀測資料,英金河和老哈河的最大滲透量分別為4.12×104 m3/s 和1.6×104 m3/s。計算時用其總滲透量除以兩河在計算區的面積得出單位面積的滲透量,加入到相應的面積單元中。農業取水和灌溉回滲因缺乏資料,在本模型中未進行專門考慮。
(4)由於潛水流為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文中在利用響應系數法建立管理模型時,利用Boussinesq方程進行了近似線性處理,將其近似為線性問題考慮。
正如前面有關章節所述,元寶山露天礦目前生產和建設所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第四系地下水的控制與管理問題。就這一問題前人已經做過大量的研究工作,並提出了建造防滲帷幕牆、疏干與回灌相結合等多種技術方案,其核心目標就是希望在保證礦山安全生產的同時,盡可能保護地下水資源,減少地下水位的大面積下降。但因經濟、社會等多方面的原因,這些方案都未能付諸實施。目前仍以大面積井群疏干為主要防治水技術措施,且現有的疏干工程和設計能力無法滿足生產要求。因此,基於現有工程狀況提出新的既能滿足礦井建設與生產的要求,又能確保礦井總疏水量最小的礦井疏乾井群設計方案及孔位布置原則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正是本著這一目的,以礦井剝離區四周水位降至設計標准為約束條件,以穩定總疏水量最小為目標函數,以疏干水量為決策變數建立和求解了隨機地下水控制與管理模型。提出了在不同的約束條件置信度水平下總疏干水量及其疏干孔位優化設計的原則。
7.3.3 機會約束地下水管理模型建立
根據元寶山露天礦區第四系地下水疏干管理的約束條件,目標函數及決策變數,建立礦區第四系地下水疏水量優化設計的機會約束隨機管理模型為:
地下水系統隨機模擬與管理
式中符號意義同前,其中:n=1,即考慮了一個疏干階段。m=96,即選擇沿剝離區外圍兩排節點(總計96個)為疏乾井的候選位置(決策變數),見圖7.28。j=35,即沿剝離區邊沿一周的節點(總計35個)為水位約束控制點。
將有關參數代入模型(7.4)式,並進行適當轉換後,得下列管理模型:
地下水系統隨機模擬與管理
式中:S(j)=H0(j)-ZL(j)-5;
i=1,2,…,96;
j=1,2,…,35。
7.3.4 模型求解
將本區第四系含水層隨機水文地質參數的反演結果、隨機分布形式及其他參數代入隨機有限元模型,並採用Monte-carlo隨機有限元求解技術解得隨機管理模型的響應系數均值E[β(i,j)]和方差 r2(i,j)。採用Taylor展開隨機地下水管理模型求解技術解得在不同隨機約束置信度水平下的地下水總疏干水量及其疏干位置分布。計算結果見表 7.24。總疏干水量與約束置信度水平之間的關系見圖7.29。
圖7.28 可供選擇的疏乾井位分布圖
表7.24 考慮目前開挖區范圍條件下計算結果表
圖7.29 總疏水量與置信度水平關系圖
7.3.5 計算結果討論
(1)從計算結果可知,由於水文地質參數的隨機性,要達到疏干要求,其總疏水量與對約束條件滿足的置信度水平有密切關系。隨著約束條件置信度水平的降低,其總疏水量明顯下降。而隨約束條件置信度水平的提高,其總疏水量迅速增大。說明若要保證在水文地質參數出現不利於疏干進行的小概率事件時,仍能滿足疏干要求,則總疏水量必然增加,這與理論分析及實際情況相一致。
(2)目前所具備的40萬~45萬m3/d的疏干能力顯然太小,即使80%的約束置信度也不能滿足。所以,總疏水量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3)從疏乾井的分布來說,主要集中於當前剝離區的東北和東南(第四系厚度較大區)。這也與水文地質條件分析結果一致。因為疏干區含水層基底總趨勢是西高東低。若要保證整個疏干區地下水位的疏干,只要東部區能達到疏干要求,西部區水位自然可降至疏干要求(因含水層滲透性很好,地下水位將非常平緩)。因此,若將疏干孔布置在西部區必然是浪費和不必要的。
(4)為了檢驗管理結果的優越性和正確性,以目前的疏干水位降為約束條件代入管理模型進行了求解。如果考慮參數的方差為零(即為確定性模型),其計算結果如表7.25。如果考慮參數的方差及約束的置信度水平,則計算結果如表7.26所示。表中結果說明,對於確定性參數,如果按優化的疏乾井群進行疏干,則總疏水量可比目前實際疏水量減少10萬m3/d左右。如果按隨機參數模型考慮,則目前的疏水量恰相當於約束條件置信度為(95%~100%)之間的計算水量。由此可見,管理模型的計算結果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表7.25 元寶山露天礦疏干條件確定性模型優化水量及分配計算結果
表7.26 當前疏干條件優化計算結果表
續表
(5)為了進一步檢驗管理結果的正確性,我們將管理結果代入地下水模擬預測模型,進行了地下水疏幹流場的模擬預測,預測的流場形態較好地反映了在不同約束條件置信度水平下對疏干要求的滿足性。
E. 平泉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不知道你指的是哪個平泉,如果是河北平泉的話,有遼河源頭、光頭山等地可以玩兒!
F. 平泉最高山是哪個
光頭山(平泉境內最高峰:海拔1700米)
就是遼河源那裡啊。
G. 各省(直轄市)的母親河是哪些
1、遼寧省:遼河
遼河,中國東北地區南部河流。漢代以前稱句驪河,漢代稱大遼河,五代以後稱遼河。遼河發源於河北省平泉縣七老圖山脈的光頭山,流經河北、內蒙古、吉林、遼寧四省(自治區),全長1345公里,注入渤海,流域面積21.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七大河流之一。
由於氣候影響,遼河流域內洪水頻繁,平均每隔7~8年發生一次較大的洪水,一般的洪水,平均2-3年即發生一次。
遼河流域是中國水資源貧乏地區之一,特別是中下游地區,水資源短缺更為嚴重。由於大量人為因素,遼河已成為中國江河中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遼河水無法存活生物,無法用於灌溉,更無法供人畜飲用。
自1993年起開始了整治遼河工程,依法嚴厲打擊未達標準的排污單位,取得了一定成效。遼河流域開發較晚,1949年後建設了一些水利工程,全流域較大蓄水發電工程有:紅山水庫、二龍山大型水庫等。
2、黑龍江省:松花江
中國七大河之一,黑龍江在中國境內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稱難河,唐代稱那水,遼金兩代稱鴨子河、混同江,清代稱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經吉林、黑龍江兩省;流域面積55.72萬平方公里,涵蓋東北四省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年徑流量762億立方米。
3、上海市:黃浦江
黃浦江是上海的地標河流,流經上海市區,將上海分成浦西和浦東。黃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橋接納吳淞江(蘇州河)後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匯入東海之前的最後一條支流。
黃浦江全長約113公里,河寬300至770米。黃浦江始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淀峰的澱山湖,澱山湖接納了上游太湖流域的眾多來水。「浦」是古吳語中河的意思,一般多指人工河。黃浦江下游曾被稱為黃歇浦和春申江,有說法認為是因為上海曾為戰國楚春申君黃歇的封地。
黃浦兩岸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 黃浦江上已建成多條江底汽車隧道和大橋。黃浦江是兼有飲用水源、航運、排洪排澇、漁業、旅遊等價值的多功能河流。
4、安徽省:淮河
位於中國東部,介於長江與黃河之間,是中國七大河之一。古稱淮水,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四瀆」,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幹流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淮河幹流可以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長1000公里,總落差200米。洪河口以上為上游,長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積3.06萬平方公里;
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游入江水道,長150公里,三江營以上流域面積為16.46萬平方公里。
5、江西省:贛江
長江主要支流之一,江西省最大河流。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源出贛閩邊界武夷山西麓,自南向北縱貫全省。有13條主要支流匯入。長766公里,流域面積83500平方公里。自然落差937米,多年平均流量2130立方米每秒,水能理論蘊藏量360萬千瓦。
從河源至贛州為上游,稱貢水,在贛州市城西納章水後始稱贛江。貢水長255公里,穿行於山丘、峽谷之中。贛州至新干為中游,長303公里,穿行於丘陵之間。
新干至吳城為下游,長208公里,江闊多沙洲,兩岸築有江堤。贛江通過鄱陽湖與長江相連,是江西省水運大動脈,也是遠景規劃贛粵運河的組成河段。
6、河南省:黃河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
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