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堂吉柯德三次出遊的具體經過
第一次單槍匹馬而行,想要解救被地主綁在樹上痛打的放羊孩子,他命令地主給孩子松綁,並如數付給孩子工錢,地主被嚇得一一照辦。但他走以後,地主把小孩重新綁在樹上,狠很抽打一頓。後來,他又遇到一個商人,想讓其承認他的意中人是絕世佳人,商人不買帳,兩人打鬥起來,結果他殺羽而歸,被打得滿身是傷,爬不起來,被過路的鄰居橫放在驢背上送回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痛心他竟被騎士小說毒害到這等程度,把他積存了一屋子的騎士小說全部燒掉。但堂吉訶德還是頑固地認為「世上最迫切需要的是游俠騎士,而游俠騎士道的復興全靠他一人。」他暗中說服老實的鄰居桑丘·潘沙做隨從一起冒險,條件是有朝一日讓他總海島總督。
他們來到郊野,遠遠望見三四十架風車,堂吉訶德對鄰居說:「那邊出現了30多個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們交手,把他們打死咱們得了戰利品,可以發財。」鄰居反復說明那是風車,而不是巨人。他不但不聽,反而責備鄰居膽小,他橫托著長槍就向風車沖殺上去,可風車把他連人帶馬都甩出去,堂吉訶德翻滾在地,狼狽不堪。他們又一起幹了一系列瘋瘋顛顛的傻事後,被別人鎖在籠子里裝上牛車拉回家。
第三次是堂吉訶德聽說薩拉果薩城要舉行比武,就不顧家人勸阻,再次踏上征程。這次他們除了做盡沒有結果的傻事外,也做了一些懲治惡霸成全有情人的好事。途中他們遇到了拿他們尋開心的公爵夫婦,公爵把桑丘派到自己屬下一個小鎮當「海島」總督,盡管桑丘把小鎮「海島」治理得井井有條,他們二人還是受盡公爵的殘酷捉弄幾乎喪命。
他所做的這些事沒有一件事不失敗,貽笑於現實社會,而他卻渾然不覺,依舊是自行其是。在幻象中他把磨坊的風車當作臣人,挺槍拍馬沖去,卻被扇葉打得落花流水,半天不能動彈。他把窮旅店當作魔堡、把妓女當成貴婦,受盡別人嘲弄。他把理發師的銅盆當作魔法師的頭盔,把皮酒囊當作巨人的頭顱,不顧一切的提矛殺去。他把羊群當作魔法師的軍隊,縱馬大加殺戮。他又莫名其妙地殺散押解囚犯的士兵,釋放了囚犯,卻被他們所苦虐,鬧出無數荒唐可笑的事情。
他的這些行動不但給別人造成傷害,也往往弄得自己頭破血流,遍體鱗傷。一系列冒險生涯中,他被打掉牙齒,削掉手指,丟了耳朵,弄斷肋骨,但他執迷不悟,一直鬧到險些丟掉性命,才被親友送回家。臨終前,他醒悟過來,不許他唯一的親人侄女嫁給讀過騎士小說的人,否則就剝奪她的遺產繼承權。——完
② 堂吉柯德故事情節(第二次出遊)
著名長篇小說《唐·吉訶德》(1602~1615)是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小說全名為《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柯德·德·拉·曼卻》共2卷,主要描寫一個瘦弱的沒落貴族吉柯德因迷戀古代騎士小說,竟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駑馬裝扮起來,以醜陋的牧豬女作美賽天仙的崇拜貴婦,再以矮胖的農民桑丘·潘札作侍從,3次出發周遊全國,去創建扶弱鋤強的騎士業績。以致鬧出不少笑話,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作瘋子遣送回家。小說中出現的人物近700個,描繪的場景從宮廷到荒野遍布全國。揭露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腐朽,展現了人民的痛苦和斗爭,觸及了政治、經濟、道德、文化和風俗等諸方面的問題。小說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吉柯德和既求實膽小又聰明公正的農民桑丘這兩個世界文學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朴實無華的生活真實,也有滑稽誇張的虛構情節,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廣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這本書堪稱經典,但是最好不要帶著那麼嚴肅的眼光去看,因為這本書在出版後一大段時間內屬於地攤讀物,他的價值也曾被認為僅僅是「逗笑」(塞萬提斯不學無術,不過倒是個才子,他是西班牙最逗笑的作家—當時人語),不管曾經遭過什麼評價,這本書確實很逗笑,我寫這篇讀後感的時候都忍不住想笑。這本書言語輕松活潑,似乎每一句話都是信手拈來而又很貼切,但不是那麼精確,甚至情節的前後銜接都很隨便,以至於出現不少漏洞,但是這並不影響整個書的吸引力,這本書有一種來自民間的活力,如果你和一堆淳樸的鄉下人扎堆開玩笑,就能感受到這種暖和的,自然的活力來。
作者塞萬提斯正是這種社會低層的角色,他是個傷殘的軍士,被俘當過奴隸,其間帶領弟兄們幾回逃跑,都被抓回來。被人贖回來之後,一貧如洗,寫作也沒有讓他脫貧,還因為無妄之災坐了幾回牢…….最後得水腫病死了。死後,人們也不知他的確切葬處。
堂吉柯德,一個鄉下紳士,讀騎士小說入了迷,一心想要把書中騎士的種種行為付諸現實,他以利相誘,居然說動了鄰居桑丘去作他的奴僕,這樣,一個瘋子和一個傻子,就開始了這部「偉大的信使」。
在歷險中,和別人交談,只要不涉及騎士道,堂吉柯德頭腦清晰,見識高明,他有堅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堪稱騎士典範,他一心追求正義,和想像中的敵人「作戰」毫不畏懼,連命都不要,他堅信自己應該扶助弱小,但事實上,他往往給別人添亂。他捍衛純潔忠貞,痴心不悔地堅守著自以為是的愛情,而他所謂的「情人」是個粗壯的村姑,壓根不認識他。他在想像的世界裡生活,歷盡挫折而不後悔,認為這只不過是「魔術家搗的鬼」,還不斷給桑丘打氣---騎士總是要歷盡各種艱險,才能成就豐功偉績的。
而桑丘呢?他是個只看見眼前利益只顧自己的農民,因為堂吉柯德許給他種種好處,他才跟著去當奴僕的,他滿足於口腹的享受,對堂吉柯德的各種奇思異想不斷戳穿,對他的清苦生活滿腹牢騷。「天上飛的老鷹,比不上地上跑的母雞。」他憑常識判斷處理問題,總督居然當的不錯,當然,後來他覺得累,不願當了。
主僕二人的歷險,略似《西遊記》當中的唐僧師徒四人的歷險,只是前者是現實世界為背景的荒謬,而後者是以神話世界為背景的奮斗。這另人想起信仰的問題,信仰是遙遠的,如遠方的燈火。而眼前的世界,局限於經驗,是感性的,淺薄的而或許是「正常的」, 桑丘就是一個沒有理性,光知道享受的傻子,主僕二人看似矛盾,實際卻不可分割。堂吉柯德的理想固然可笑,可是誰又能笑話他呢?如果一個人有點使自己激動的理想和信念,是不是比堂吉柯德的游俠夢更加真實,更加高明一些呢?如果不是,想做桑丘,滿足於眼前的快樂,又有誰甘心這樣呢?
簡單來說,拿當時的一個笑話來結尾吧.
西班牙當時的國王在王宮陽台上看到一個學生一邊看書,一邊狂笑,就斷定這個學生一定在看《堂吉柯德》,否則就是個瘋子。果然,那傢伙就是在看《堂吉柯德》。
作者和他筆下的堂吉柯德一樣,是一個悲劇人物.
③ 堂吉柯德中國奇遇記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堂吉柯德中國奇遇記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一個旅行家,沒去過中國就算不得旅行家;一個騎士,沒有和中國的大俠過過招同樣算不上是真正的騎士。** 提供本書txt電子書下載 **
聽說東方有一神奇的國度,叫中國,那裡的人個個充滿俠義的情懷,愛抱不平,且武功高強。在堂吉柯德看來,這是近乎完美的騎士才擁有的品質,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品質。又據傳言,在那裡一切皆有可能,就是說,在那裡什麼光怪6離的事情都可能生。這些對於一個愛好獵奇和冒險的騎士來說,這就具備了莫大的誘惑因素。當聽到這些關於中國的傳說,堂吉柯德就覺得自己不過一井底之蛙,於是決定去見識見識。
為了這次旅行,堂吉柯德閱讀了大量關於中國武俠的書記。他找了個漢語老師,努力學習了漢語語言,結合他閱讀的武俠故事,了解著神秘的中國。光光這個他就花去了一年多的時間。現在他覺得是出的時候了,這讓僕人桑丘欣喜若狂,好幾天晚上都睡不著。
僕人桑丘把堂吉柯德笨重的鎧甲擦了又擦,亮得幾乎可以照見了人的影子。又去馬房喂馬,馬……
④ 堂吉柯德主要人物主要情節
自《堂吉訶德》問世以來,人們對它的理解與認識並不相同。盡管塞萬提斯寫這部小說的本意看起來似乎是「要世人厭惡荒誕的騎士小說」,並「把騎士小說的那一套掃除干凈」,而且在《堂吉訶德》發表後,騎士小說也真的奇跡般地銷聲匿跡了。但是,絕不能低估塞萬提斯在創作時的真正用心以及客觀效果,因為書中展現出的廣闊的社會畫面和流溢出的豐富的思想遠遠不是出自要掃除騎士小說這么一個簡單的動機。我們應該而且也必須看到《堂吉訶德》誕生的歷史與現實條件,以及讀者在閱讀這部作品時的新的理解。
塞萬提斯具有深厚的文學底蘊,他深深紮根於西班牙文學傳統之中,在吸取了拉丁文古典小說、英雄史詩、西班牙民歌、田園小說、傳奇小說、流浪漢小說和騎士小說的一些特點的基礎上,他把對社會各階層的描寫同對社會現實的描繪結合起來,逼真地再現出貴族紳士的專橫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書中塑造了大約七百個不同職業、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貴族、地主、商人、僧侶、農民、牧羊人、演員、士兵、強盜、囚犯、藝人、妓女等,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16世紀下半葉西班牙社會的現實。在一本小說中,以如此寬廣動人的畫面來反映時代、反映現實,可以說是塞萬提斯之首創,它給予近現代小說的發展以深刻的影響。
塞萬提斯對人物的塑造是細致入微、層次分明、寓意深長的。他賦予主人公堂吉訶德以多層含義,使這位游俠騎士成為一個內在情感豐富、矛盾復雜、具有人類普遍性格的人物典型。
作者通過瘋瘋癲癲的堂吉訶德的可憐遭遇,給游俠騎士畫了一幅漫畫像,他告訴人們,閱讀騎士小說會帶來多麼可怕的惡果。你看,明明是磨房的風車,他卻認為是三頭六臂的巨人,於是便催騾提矛捨命沖去,結果被掀倒在地不能動彈。即使這樣狼狽不堪,當侍從桑丘跑來再一次告訴他這不是巨人而是風車時,他仍辯解說,這是魔法師把巨人變成了風車。如此執迷不悟,難道不是一個十足的瘋子嗎?這種被騎士小說弄得神魂顛倒、荒唐可笑的秉性是作者賦予堂吉訶德的最直接的含義。與這種諷刺相對照的是,作者對堂吉訶德傾注了自己的全部美好的感情。透過令人忍俊不禁的一件件荒唐事,人們可以看到堂吉訶德鋤強扶弱、維護正義、疾惡如仇、見義勇為的英雄氣概。他沖向羊群、戳破酒囊、與風車搏鬥,是因為在他眼裡這些都是社會的丑惡勢力。而他的騎士職責便是要爭得民主自由平等,並隨時准備為理想去赴湯蹈火。這時塞萬提斯筆下的騎士已不是中世紀的騎士,而是為了美好的理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的勇敢鬥士了。他發表的關於自由、美德、人的意志的言論是那麼有條有理、鏗鏘有力,他對人類美好的未來具有那麼堅定不移的信念。他的身上體現出人類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這是作者賦予堂吉訶德的深沉含義,也是這部作品幾個世紀以來深受讀者歡迎的魅力所在。
塞萬提斯著意刻畫的另一個人物是堂吉訶德的侍從桑丘·潘沙。他們主僕二人無論是外表特徵還是內在性格都形成鮮明的對照,就連他們的坐騎也是那麼不同,在兩人結伴冒險游歷中,堂吉訶德懷有崇高的理想,但有時又是那麼神志顛倒,而桑丘卻講求實際、甚至有點目光短淺。全書的矛盾沖突就在這么一「智」一「愚」的兩個人的對話中發展起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鮮明個性也從中揭示出來。他們兩個人還互相影響,互相感染,逐漸融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桑丘是一個朴實善良、機靈樂觀、目光短淺、自私狹隘的普通農民,在陪伴堂吉訶德仗義行俠的日子裡,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漸開闊起來。在他任海島總督期間,秉公斷案、執法如山、愛憎分明、光明磊落。這時桑丘的言行完全體現了人沒有貴賤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國政的人文主義思想。堂吉訶德和桑丘雖然出身與性格各不相同,但他們從不同的方面代表了人類普遍的思想感情。德國詩人海涅曾認為堂吉訶德和桑丘合起來才是小說的真正主人公。
在《堂吉訶德》中,作者還巧妙地運用了一對對矛盾,如現實與想像,真實與虛幻,智慧與愚蠢,崇高與荒唐,勇敢與膽怯,誠實與虛偽,理性與瘋癲……這些相互對立的矛盾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使小說的層次更加分明,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同時也使小說的哲理更加含蓄深刻。
塞萬提斯對文學創作中的現實與虛構、創作與閱讀之間的關系提出了迄當時為止的全新觀念,對現代小說的創作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在塞萬提斯之前,小說的敘述者一般是無所不知的、或知之甚多的作者,而在《堂吉訶德》中敘述者杜撰了一個阿拉伯作者,一個名叫熙德·阿梅德·貝南赫利的阿拉伯歷史家,敘述者請一位摩爾人將這個故事從阿拉伯文譯成了西班牙文。這位摩爾人譯者盡管懷疑下卷的第5章是假造的,但仍將它譯了出來,而且還在原著上加上了批語。敘述者除了引用原傳記作者,摩爾人譯者的敘述之外,還引用拉·曼卻的傳說,從偶然遇到的一位老醫生那裡發現羊皮紙手稿,手稿用西班牙文記錄了有關堂吉訶德的許多事跡,還有杜爾西內婭、桑丘·潘沙等人的許多故事。這樣,作者、敘述者、原書的作者、譯者、地方傳說和地方文獻之間的關系多層次化了,文學的虛構與現實之間的界限模糊了。讀者便會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作者所精心設下的迷宮。
然而,對於文學虛構與現實、創作與閱讀這一現當代作家十分關心的文學創作的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塞萬提斯的貢獻遠不僅於此。他讓《堂吉訶德》的書中人物談論文學,讓下卷中的人物談論《堂吉訶德》上卷及其人物,甚至談論上卷中出現的自己,他們的談論是那麼自然、那麼融洽,毫無矯揉做作之意。創作和現實之間的界限幾乎被徹底抹殺了,這與莎士比亞《哈姆萊特》中的戲中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對現當代小說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譬如,在《堂吉訶德》下卷的第二章,堂吉訶德與桑丘·潘沙主僕二人在詼諧逗趣的閑侃中,桑丘告訴堂吉訶德,他們的故事已經寫成了書,兩人在驚詫之餘,與後到來的參孫學士一起談起了《堂吉訶德》上卷的出版,以及上卷中的故事和人物。參孫對閱讀的一番議論頗有深意:「那部傳記很流暢,一點不難懂。小孩子翻著讀,小夥子細細讀,成人熟讀,老頭子點頭簸腦地讀;反正各種各樣的人都翻來覆去、讀得爛熟……」在這里,作品與讀者、與閱讀的相輔相成的關系以書中人物評論該書的方式展示出來。而當參孫與桑丘談話時,參孫「聽了桑丘的用字和口氣後很驚奇。他雖然讀過《堂吉訶德》第一部,總不信桑丘真像書上形容的那麼逗笑」。「這會兒他……知道書上的話都可靠。」在下卷,主僕二人行俠途中遇到的姑娘們也看過《堂吉訶德》,並知道赫赫大名的主人和逗樂的僕人,大家一起相聚分外親切與融洽。現實與虛構的界限又一次模糊了。下卷的書中人物不僅評論該書的上卷,還互相談論冒牌的《堂吉訶德》,桑丘還痛斥冒牌作品對他的污衊。綜觀整部作品,作者以全新的觀念看待文學創作,並初步提出了閱讀即作品創作的延伸的看法。
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識往往不一樣,這就產生了不確定性。事物的不確定性是人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個普遍現象,也是文學創作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塞萬提斯在他的作品中深刻全面地揭示不確定性,這是對現代小說創作的一大貢獻。在《堂吉訶德》中,堂吉訶德的名字就頗令人玩味。敘述者從小說一開始就通過主人公的姓把讀者引入事物的不確定性中:「據說他姓吉哈達,又一說是吉沙達,記載不一,推考起來,大概是吉哈那。」敘述者在敘述了這位主人公自稱為堂吉訶德後寫道,「大概就是根據這一點,上文說起這部真實傳記的作者斷定他姓吉哈達,而不是別人主張的吉沙達。」但是,到了全書的結尾,堂吉訶德從瘋病中蘇醒過來,對眾人說:「我現在不是堂吉訶德·德·拉·曼卻了,我是為人善良、號稱『善人』的阿隆索·吉哈諾。」這樣,這位鄉村紳士究竟姓甚名誰也就很難確定了。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上卷第二十一章中主僕二人對迎面走來的人頭上戴的是頭盔還是臉盆的議論。堂吉訶德認為那人戴的是曼布利諾的金頭盔,而桑丘則認定那是理發師用的銅盆。在以後的章節中他們還多次談到這件東西。桑丘最後把這件東西稱之為盆盔。這是個不存在的、但並不是不可能存在的東西。在書中,事物的不確定性隨處可見,其蘊涵的深義不言而喻。正如許多文學評論家指出的那樣,塞萬提斯不僅通過他的作品讓人們注意觀察外部世界,而且也提醒人們不要輕易地相信自己的眼光。
塞萬提斯為近現代小說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的巨著《堂吉訶德》至今仍放射著奪目的光輝,人們還在不斷地研究它那豐富的內涵。堂吉訶德和桑丘繼續在世界各地周遊,塞萬提斯的名字也和他們一起為人們所熟知,並將永遠銘刻在世界文學的豐碑上。
⑤ 《堂吉柯德中國奇遇記》txt全集下載
堂吉柯德中國奇遇記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一個旅行家,沒去過中國就算不得旅行家;一個騎士,沒有和中國的大俠過過招同樣算不上是真正的騎士。
聽說東方有一神奇的國度,叫中國,那裡的人個個充滿俠義的情懷,愛抱不平,且武功高強。在堂吉柯德看來,這是近乎完美的騎士才擁有的品質,也是他夢寐以求的品質。又據傳言,在那裡一切皆有可能,就是說,在那裡什麼光怪陸離的事情都可能發生。這些對於一個愛好獵奇和冒險的騎士來說,這就具備了莫大的誘惑因素。當聽到這些關於中國的傳說,堂吉柯德就覺得自己不過一井底之蛙,於是決定去見識見識。
為了這次旅行,堂吉柯德閱讀了大量關於中國武俠的書記。他找了個漢語老師,努力學習了漢語語言,結合他閱讀的武俠故事,了解著神秘的中國。光光這個他就花去了一年多的時間。現在他覺得是出發的時候了,這讓僕人桑丘欣喜若狂,好幾天晚上都睡不著。
僕人桑丘把堂吉柯德笨重的鎧甲擦了又擦,亮得幾乎可以照見了人的影子。又去馬房喂馬,馬顯然老了,白色的毛發……
⑥ 關於堂吉柯德的作者和主要內容
1、作者簡介
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薩維德拉(西班牙語: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詩人。出生於馬德里附近的埃納雷斯堡,他被譽為是西班牙文學世界裡最偉大的作家。其作品《堂吉訶德》達到了西班牙古典藝術的高峰,標志著歐洲近代現實主義小說的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評論家們稱他的小說《唐·吉訶德》是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1616年4月23日塞萬提斯逝世。
2、作品簡介
《唐·吉訶德》(中文讀音: táng jí hē dé又譯作《堂吉訶德》《堂·吉訶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於1605年和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反騎士小說。故事發生時,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諾(唐·吉訶德原名)卻因為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拉著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僕人,「行俠仗義」、遊走天下,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但最終從夢幻中蘇醒過來。回到家鄉後死去。文學評論家都稱《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3、作品評價
歌德:「我感到塞萬提斯的小說,真是一個令人愉快又使人深受教益的寶庫。」
拜倫:「《唐·吉訶德》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發笑,則越使人感到難過。這位英雄是主持正義的,制伏壞人是他的惟一宗旨。正是那些美德使他發了瘋。」
⑦ 《堂吉柯德》的簡介
著名長篇小說《唐·吉訶德》(1602~1615)是塞萬提斯的代表作。小說全名為《奇情異想的紳士堂吉柯德·德·拉·曼卻》共2卷,主要描寫一個瘦弱的沒落貴族吉柯德因迷戀古代騎士小說,竟像古代騎士那樣用破甲駑馬裝扮起來,以醜陋的牧豬女作美賽天仙的崇拜貴婦,再以矮胖的農民桑丘·潘札作侍從,3次出發周遊全國,去創建扶弱鋤強的騎士業績。以致鬧出不少笑話,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作瘋子遣送回家。小說中出現的人物近700個,描繪的場景從宮廷到荒野遍布全國。揭露了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腐朽,展現了人民的痛苦和斗爭,觸及了政治、經濟、道德、文化和風俗等諸方面的問題。小說塑造了可笑、可敬、可悲的吉柯德和既求實膽小又聰明公正的農民桑丘這兩個世界文學中的著名典型人物,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朴實無華的生活真實,也有滑稽誇張的虛構情節,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廣度上,在塑造人物的典型性上,都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這本書堪稱經典,但是最好不要帶著那麼嚴肅的眼光去看,因為這本書在出版後一大段時間內屬於地攤讀物,他的價值也曾被認為僅僅是「逗笑」(塞萬提斯不學無術,不過倒是個才子,他是西班牙最逗笑的作家—當時人語),不管曾經遭過什麼評價,這本書確實很逗笑,我寫這篇讀後感的時候都忍不住想笑。這本書言語輕松活潑,似乎每一句話都是信手拈來而又很貼切,但不是那麼精確,甚至情節的前後銜接都很隨便,以至於出現不少漏洞,但是這並不影響整個書的吸引力,這本書有一種來自民間的活力,如果你和一堆淳樸的鄉下人扎堆開玩笑,就能感受到這種暖和的,自然的活力來。
作者塞萬提斯正是這種社會低層的角色,他是個傷殘的軍士,被俘當過奴隸,其間帶領弟兄們幾回逃跑,都被抓回來。被人贖回來之後,一貧如洗,寫作也沒有讓他脫貧,還因為無妄之災坐了幾回牢…….最後得水腫病死了。死後,人們也不知他的確切葬處。
堂吉柯德,一個鄉下紳士,讀騎士小說入了迷,一心想要把書中騎士的種種行為付諸現實,他以利相誘,居然說動了鄰居桑丘去作他的奴僕,這樣,一個瘋子和一個傻子,就開始了這部「偉大的信使」。
在歷險中,和別人交談,只要不涉及騎士道,堂吉柯德頭腦清晰,見識高明,他有堅定的信仰,高尚的品德,堪稱騎士典範,他一心追求正義,和想像中的敵人「作戰」毫不畏懼,連命都不要,他堅信自己應該扶助弱小,但事實上,他往往給別人添亂。他捍衛純潔忠貞,痴心不悔地堅守著自以為是的愛情,而他所謂的「情人」是個粗壯的村姑,壓根不認識他。他在想像的世界裡生活,歷盡挫折而不後悔,認為這只不過是「魔術家搗的鬼」,還不斷給桑丘打氣---騎士總是要歷盡各種艱險,才能成就豐功偉績的。
而桑丘呢?他是個只看見眼前利益只顧自己的農民,因為堂吉柯德許給他種種好處,他才跟著去當奴僕的,他滿足於口腹的享受,對堂吉柯德的各種奇思異想不斷戳穿,對他的清苦生活滿腹牢騷。「天上飛的老鷹,比不上地上跑的母雞。」他憑常識判斷處理問題,總督居然當的不錯,當然,後來他覺得累,不願當了。
主僕二人的歷險,略似《西遊記》當中的唐僧師徒四人的歷險,只是前者是現實世界為背景的荒謬,而後者是以神話世界為背景的奮斗。這另人想起信仰的問題,信仰是遙遠的,如遠方的燈火。而眼前的世界,局限於經驗,是感性的,淺薄的而或許是「正常的」, 桑丘就是一個沒有理性,光知道享受的傻子,主僕二人看似矛盾,實際卻不可分割。堂吉柯德的理想固然可笑,可是誰又能笑話他呢?如果一個人有點使自己激動的理想和信念,是不是比堂吉柯德的游俠夢更加真實,更加高明一些呢?如果不是,想做桑丘,滿足於眼前的快樂,又有誰甘心這樣呢?
簡單來說,拿當時的一個笑話來結尾吧.
西班牙當時的國王在王宮陽台上看到一個學生一邊看書,一邊狂笑,就斷定這個學生一定在看《堂吉柯德》,否則就是個瘋子。果然,那傢伙就是在看《堂吉柯德》。
作者和他筆下的堂吉柯德一樣,是一個悲劇人物.
⑧ 堂吉柯德第三次出遊的故事情節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故事發生在四五百年前,那時歐洲的騎士時代已經結束了,但是本書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先生卻讀騎士小說入了迷,走火入魔,找出他的曾祖父曾經用過的盔甲、長矛和盾牌,打扮成騎士模樣,騎上馬出去周遊世界。他認為自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騎士,一心一意要為人民、為國家除暴安良、打抱不平,他不怕吃苦,不畏強敵,與他認為的妖魔鬼怪進行了苦勇頑強的戰斗……
本書作者以喜劇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們自身存在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堂吉訶德和桑丘是一組既互相關聯又相互襯托的人物,前者體現了人對理想的追求,後者體現了人對實際生活的關注。二者相互影響,到後來,堂吉訶德漸漸看到理想的夢幻性質,桑丘則看到他的主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好。二人一路上風趣幽默的對話,以及小說對西班牙現實生活的生動描寫,使得讀者從他們身上看見自身存在的對立矛盾,從堂吉訶德的喜劇性形象中看到悲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