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薩拉熱窩現在在哪個國家
波黑。
薩拉熱窩(Sarajevo)是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的首都和經濟、文化中心。二戰後薩拉熱窩曾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在中部薩瓦河支流博斯納河上游附近。群山環抱,風景秀麗的古城。
人口37.5萬,連郊區44.9萬(1981)。建於1263年。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國皇儲在此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這個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陸運交通樞紐。工業有動力設備、汽車製造、金屬加工、化學、紡織、陶瓷、食品加工等。
舊市區中心以產東方特色的銅、銀手工藝品著名。設有大學、科學院、博物館等。市中心保存土耳其時代的舊建築。城郊有帕萊、伊利扎療養地。
(1)薩拉熱窩旅遊安全擴展閱讀
薩拉熱窩是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首都,也是波黑人口最多的城市。據2011年8月估計,波黑薩拉熱窩州下屬四個自治體,人口合共311,161人。薩拉熱窩同時也是薩拉熱窩州的首府。
薩拉熱窩位於波斯尼亞薩拉熱窩山谷之中,米里雅茨河沿岸,被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脈所包圍。薩拉熱窩是波黑的社會及文化中心,也擁有區域性的政治、教育、娛樂、媒體、時尚、科學和藝術影響力,還是波黑主要的經濟中心。
薩拉熱窩以其宗教多樣性聞名於世,伊斯蘭教、東正教、天主教、猶太教數世紀以來都共存其中。因其悠久的歷史和宗教及文化多樣性,薩拉熱窩常被稱為「歐洲的耶路撒冷」或者「巴爾乾的耶路撒冷」。
直到20世紀後期為止,薩拉熱窩都是歐洲僅有的清真寺、天主教堂、東正教堂和猶太教堂可以比鄰共存的大都市。
『貳』 波黑安全嗎我兒子想去那兒讀書
我就在波黑上學。英國國際學校。人很友好,就是國家落後了點,不過也是發展中國家。來呀,等你們
『叄』 請問薩拉熱窩事件的起因是怎樣的為什麼這件事會成為一戰的導火索 請各位大哥簡短的回答一下小弟,多謝
20世紀初,由於塞爾維亞國家的獨立和「大塞爾維亞主義」的觸發,奧匈帝國統治的塞族血統的民族相繼爆發民族解放運動,引起奧匈帝國的恐慌。
1908年奧匈帝國吞並波黑,塞爾維亞開始戰爭准備並向俄國求援,此為波斯尼亞危機。之後兩次巴爾干戰爭塞爾維亞獲勝取得了馬其頓和土耳其的部分領土實力有所增強。以上就是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過節。
1914年,奧匈帝國在塞爾維亞邊境舉行軍事演習。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攜其王妃前往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視察,於6月28日受到塞爾維亞激進分子暗殺,費迪南大公及其王妃身亡。
奧匈帝國在7月23日對賽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26日正式宣戰。俄國為了防止在巴爾干半島的利益受損而支持塞爾維亞。俄國所屬協約國聯盟各國和奧匈帝國所屬同盟各國相繼參戰,一戰爆發。
原因:
這是積蓄已久的矛盾,奧匈帝國的實力一直在不斷的壯大,法國一直想成為歐洲大陸的霸主。但是英國也不想放棄自己在歐洲大陸的地位,所以當奧匈帝國入侵塞爾維亞時。
正好給了這兩國的借口,可以趁機削弱奧匈帝國,而俄國的沙皇是想趁機在歐洲撈取利益。所以也攪和了進去,說白了就是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
(3)薩拉熱窩旅遊安全擴展閱讀
事件影響
斐迪南遇刺僅僅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而戰爭的准備早已在進行中。
19世紀末,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爭奪歐洲霸權和分割殖民地的斗爭中,已結成了兩個互相敵對的軍事侵略集團,即德、奧、意三國同盟和英法、俄三國協約。進入20世紀,迅速強大起來的德國要求重新劃分世界的叫囂嚴重威脅著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
德國修築巴格達鐵路的計劃直接觸犯了英國在西亞、北非和印度的利益。德國在非洲的侵略計劃和在南美的傾銷政策也同英國發生尖銳的矛盾。德國積極加強海軍,力圖和英國爭奪海上霸權。英德在殖民地、商業和軍備等方面的斗爭使兩國的關系日益緊張。
德國的強大,使歐洲的「均勢」被打破,英國不得不放棄傳統的「光榮孤立」政策,調整對外關系。1902年1月,英國與日本簽訂同盟條約,假日本之手,削弱自己在歐洲的競爭對手沙俄。同時,英國也在歐洲大陸尋找與它的宿敵法國接近。
『肆』 「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大事件發生嗎
1.德意志的統一和義大利的統一:在荷蘭從與英、法爭奪海上貿易與霸權敗下陣來以後,18世紀就開始了英、法兩國的爭奪。兩國經過一系列爭奪與戰爭,特別是1756—1763年間的「七年戰爭」,法國在北美與印度的殖民地與特權大都讓位於英國。英國此時正開始工業革命,在強大經濟力量的支持下,壟斷了海上貿易,成為霸主。法國雖然在與英國爭奪海上霸權中失利,但是仍然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在1789年的大革命後,拿破崙當了皇帝,曾依靠軍事力量征服歐洲大陸許多地方,最後失敗於對俄國的遠征。這說明法國是歐洲一個陸地強國。
由於英國工業革命向歐洲大陸擴散,使歐洲大陸國家的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加上民族主義興起、德國的統一和義大利的統一、各國實行的改革,在歐洲出現了幾個強國。除島國英國、大西洋沿岸的法國外,向東有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和俄國。這六個國家不僅在世界各地爭奪殖民地,而且也在歐洲展開競爭,政治格局不斷變化。
在法國的東面原是個鬆散的德意志帝國。在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發里亞和約使德意志帝國形成為300多個互不相關的公國、侯國、伯國、主教領地國、自由城市國家和騎士領地。其中,南部的奧地利除以維也納為中心的領地外,還包括匈牙利、捷克、南斯拉夫的克羅埃西亞、波蘭的加里西亞、羅馬尼亞的特蘭西瓦尼亞、義大利的蒂羅爾,在1867年,成為奧匈帝國。北部的普魯士從18世紀開始實行工業化,並不斷擴大其領土逐步強大起來。普魯士帝國在俾斯麥擔任首相時,於1866年、1870年分別在戰爭中戰勝了奧地利和法國,排除了內、外阻力,統一了德意志,成為德意志帝國。
原來分裂為八個小邦的義大利,也從19世紀中期開始以撒丁王國為核心逐步擴大。於1870年普法戰爭時,法軍撤出羅馬,義大利軍隊進入羅馬,完成統一大業,成為義大利王國。
2.「三國同盟」的形成:德、意的統一使歐洲政治地理格局發生了變化。原來在法國的東面是分裂的德意志各邦,東南部是分裂的義大利,這使法國感到安全。現不僅德、意各自統一,而且自認是西歐霸主的法國卻敗於新出現的普魯士不得不大為震驚,難以吞下這個苦果。東面的俄國,對原來西邊領土不大的普魯士並不感到是個威脅,在與普、奧相互關系中,認為自己具有優勢。而今,普魯士不僅能打敗奧地利和法國,而且統一了德意志,成為一個超過法、奧的大國不能不使它感覺受到嚴重威脅。位於中歐的奧地利原先在北面可以左右分裂的德意志,南面又可對義大利北部施加影響,東、西兩面則可以協調法、俄,有很大迴旋餘地。現在則夾在德、意之間,深感不安。
戰敗了法國而又實現統一的德國清楚地認識到,介於法、俄之間必須與一方建立緊密聯系,否則就會兩面樹敵,自己就會在兩面作戰中失敗。德國要加強自己的力量必須與其民族、語言、文化相同的奧地利建立聯盟為基礎,才能在中歐站穩腳跟,應付各種局面,特別是防止法國的報復。為此,德國與俄、奧於1873年建立了「三皇聯盟」。
奧地利與德國不同,它與匈牙利組成奧匈帝國包括著諸多民族,它深深地陷入巴爾干半島的矛盾中。它的侵略與擴張是向著巴爾干半島。俄國也趁奧斯曼帝國衰落之時,向巴爾干半島擴張。因為那裡受奧斯曼帝國統治的斯拉夫人要爭取獨立和解放,俄羅斯則可以借支援斯拉夫人之名,擴大自己勢力范圍並進入地中海。俄、奧的矛盾使德國居間很難調和,於是「三皇同盟」很快解體。
俄國因在巴爾干半島的擴張與奧發生沖突,感到德國偏袒奧國而於1878年退出「三皇同盟」。這樣「三皇同盟」就只留下德、奧兩國保持同盟。這時,新統一起來的義大利,在地中海南岸掠奪殖民地中與法國發生尖銳沖突。原來,義大利以為距離其最近的突尼西亞會落人到自己手裡,未想到被法國搶去,這使急欲在地中海建立勢力范圍的義大利感到自己不是法國對手,如果沒有與之結盟的國家支持,就無法在地中海與法國抗衡。這樣,義大利就不能不找到德國,因為只有德國才能在歐洲大陸與北非殖民地的爭奪中制衡法國,有利於自己。不過義大利與奧地利在邊界領土上與巴爾干半島的西部也有利益上的矛盾。為了取得德國的支持,義大利不得不與奧地利在一些問題上妥協,而於1882年加入德、奧的盟約,形成「三國同盟」。
3.「三國協約」的出現:「三國同盟」的形成,法國感到對付東面一個德國已感吃力,又加上的一個義大利,對自己安全感到威脅很大。當時的英國對大陸推行「均勢政策」,不願參與結盟,而且在非洲的東部與亞洲的中南半島與法國還存在深刻的矛盾。所以,法國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歐洲東部的俄羅斯。俄國在「三皇同盟」結束後,在歐洲的擴張到處受阻,缺乏盟國支持,亦急需尋求同盟。法、俄由於雙方共同利害關系,於1891年訂立「政治協定」,1894年簽訂「軍事協定」,規定在「三國同盟」有關國家向法、俄進攻時,法、俄就應出兵共同打擊入侵之敵。
英國作為一個海上島國,始終是以維持超級海軍大國地位來制約歐洲國家的。對歐洲陸地國家,既不能容忍其海軍力量發展到可以向英國挑戰的地步,又不容忍歐陸出現一個霸主。其採取的主要辦法就是設法使歐洲陸地國家間保持平衡和均勢,並不與其他大國建立軍事同盟,以保持自己有較大的自由與迴旋餘地。它往往採取支持、資助較弱的一方向較強的一方挑戰,以分散、削弱、牽制和打擊較強一方,使其無力量與可能同英國競爭,特別是同其在海上爭雄。
從19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英國與法、俄在亞、非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方面矛盾較多,而「三國同盟」的德、奧、意在與法、俄所產生的矛盾與沖突很多是與英國利益相一致的。所以,英國當時立場明顯地偏向三國同盟。
但是,英國與三國同盟中的基礎是英、德關系。英、德關系除受彼此與法、俄關系影響外,還受英、德兩國本身的關系所制約。德國戰敗法國後得到一大筆賠款,又拿到了資源豐富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區,工業發展迅速,例如,在國民生產總值上,1870年德國為英國的84.7%,而到1890年則為89.8%。在鋼鐵生產上,英國鋼產量在1890年是8×106t,是德國的48%。正是德國在工業生產上的發展趕上與超過英國,使德國在爭奪殖民地、海外投資、發展海軍方面與英國發生尖銳矛盾。
在爭奪殖民地與勢力范圍方面,除了在西南非、東非、中國山東等地區德國與英國發生沖突外,更重要是在巴爾干與西亞地區。從19世紀末,德國積極開展修築一條從柏林經君士坦丁堡到伊拉克的巴格達的鐵路的活動。這條鐵路穿過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到達波斯灣,不僅德國可以獲得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德國開辟了一條到達亞洲波斯灣的快速通道。出了波斯灣就進入印度洋和太平洋,這對英國在印度與遠東的利益帶來巨大威脅,英國當然是無法忍受的。
在海軍方面,德國意識到,沒有強大的海軍不僅無法與英國爭奪海外殖民地,也無法保衛自己海岸的安全。當德國的工業基礎趕上英國時,德國就於1898年和1900年分別通過其第一個和第二個海軍發展方案。在發展方案序言中明確宣布,德國必須保持足夠的海軍力量,以至在和最強大的海軍國家作戰時,能夠威脅那個國家的優勢。按照這個方案英國和德國兩國在1900、1910、1914年戰艦噸位比例分別如下:1∶0.26、1∶0.44、1∶0.48。結果,德國海軍發展速度加快,從1900年的世界第五位上升到1910年的第二位,僅次於英國。由於英國在1898—1901年與德國談判海軍控制失敗後,也加緊了海軍的建設,到1914年大戰開始時,海軍戰艦噸位達到2.71×106t,比1900年的1.06×106t噸增加了1.55倍。
英國感到德國的經濟不僅會趕上自己,而且會超過自己。以這樣的經濟基礎與力量,德終將成為歐洲的第一強國,同時也將是英國海上霸主的最大競爭者。面對這種前景與形勢不得不將其原來的依均勢和平衡所確定的方向撥向另一個方向。在面對「三國同盟」的強大壓力下,法、俄也分別調整其與英國的關系,採取妥協。於是英法、英俄分別於1904年和1907年簽署協約,結成了與「三國同盟」相對立的「三國協約」。歐洲的六個強國恰好形成三對三的陣勢。一個是位於中歐,南北相聯;另一個是東西並列,形成夾擊之勢。
『伍』 巴爾干半島的薩拉熱窩事件
巴爾干半島歷來是國際關系中復雜、多事的地區,素有「火葯庫」之稱。在這里,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民族矛盾、宗教沖突、文化差異、邊界糾紛、政治分歧等棘手的問題既相互影響,盤根錯節,又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勢。在這之中,南斯拉夫地區更是矛盾與沖突最為集中和激烈的區域。又因為巴爾乾地區地處交通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歐洲各大國出於私利,一向關注這里的動態和變化,並積極插足各種矛盾與沖突。例如,發生於1914年6月28日的「薩拉熱窩事件」原本是一場在歐洲常見的暗殺事件,起初,人們並沒有對此感到有什麼異常,但在事後的一個多星期後,歐洲列強居然把它炒作成一場沸沸揚揚的「七月外交危機」,進而又因此引發起第一次世界大戰。
南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地處東南歐巴爾干半島的西北部。現南斯拉夫境內的最早居民是伊利里亞人、色雷斯人和克爾特人。6世紀,斯拉夫人的一支開始突破拜占廷帝國的多瑙河防線,侵襲巴爾干半島。7世紀,他們在巴爾干半島定居下來,逐漸同當地土著居民融為一體,統稱南方斯拉夫人。南斯拉夫境內的斯拉夫部落為了爭得生存和安居之地,先後同拜占廷人、阿瓦爾人、法蘭克人、匈牙利人、威尼斯人等進行了接連不斷的戰爭,曾建立起中世紀國家組織。但是,由於無力抵禦鄰國的擴張侵襲,這些國家存在的時間都不長。
保加利亞位於巴爾干半島的中部和東部,中古時期最早居民是色雷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曾在這一地區建立過奴隸社會。7世紀後半期,一支古保加利亞人進入今保加利亞東北部。在反對拜占廷帝國的共同斗爭中,古保加利亞人和定居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結盟,並於公元681年建立了斯拉夫-保加利亞王國。後古保加利亞人逐漸被斯拉夫人同化,成為斯拉夫國家,但仍沿用保加利亞這個名稱。阿爾巴尼亞位於東南歐巴爾干半島西部,阿爾巴尼亞人是巴爾干半島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獨立
從14世紀到16世紀,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穆斯林帝國——奧斯曼帝國從亞洲西部出發,征服了巴爾干半島,消滅了南斯拉夫境內的斯拉夫國家,在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建立了長達5個多世紀的軍事封建統治。巴爾干半島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這里民族關系復雜,其中斯拉夫人居多數。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羅馬尼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等國相繼擺脫了奧斯曼帝國(1299~1922)的統治,取得了獨立。不久,興起於歐洲中部的奧匈帝國吞並了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兩地。而當地人民想同塞爾維亞結合起來,共同組成一個大的南方斯拉夫人的國家。
《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
這時,俄國以南方斯拉夫人的解放者自居,插手巴爾幹事務,使那裡的矛盾更加激化;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德國宰相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同盟條約》首先締結。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斗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同盟條約》簽字,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經濟迅速發展,趕上和超過了英國。德國修建「三B鐵路」的計劃也表明向巴爾干半島擴張的意圖,從它的首都柏林開始,過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到達亞洲的巴格達。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國締結了軍事協定,法俄同盟由此形成。英國也調整了同法國、俄國的關系,在20世紀初分別簽訂了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英法、英俄協約的簽訂,意味著英、法、俄三國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了。巴爾干半島成為歐洲戰爭的火葯庫。巴爾干半島國家分別被拖入兩次世界大戰。
戰後,巴爾干半島國家先後建立起蘇聯式的社會主義制度,但是,一方面,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影響著巴爾干國家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另一方面,一些國家,特別是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十分復雜,人數在50萬以上的民族有8個,最大的塞爾維亞族只佔人口的36%。這8個民族在歷史傳統、宗教信仰、文化習俗和經濟發達程度等方面差異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8個民族雖然統一進一個王國里,但由於這個王國實行大塞爾維亞主義,民族關系相當緊張。鐵托執政時期,在南斯拉夫實行了民族平等政策,各民族的存在得到承認,國家實行聯邦制。1980年鐵托總統去世,南斯拉夫失去了一位有權威的領袖,許多原來被掩蓋的民族問題開始表面化。
19世紀末巴爾干半島之所以成為火葯桶,是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首先,土耳其海峽位於巴爾干半島與小亞細亞半島之間,對於俄國來說,土耳其海峽是俄國南部重要的生命線,如果土耳其海峽被敵對國封閉,俄國南部的對外聯系將被斷絕,黑海艦隊將成為瓮中之鱉。巴爾干半島的控制對於俄國來說至關重要。巴爾干北部的奧匈帝國日益衰敗,面對北方的德國、西邊的法國、東面的俄國,奧匈帝國無力與任何一個國家對抗。它的發展只能往南方,將巴爾干半島作為自己的勢力范圍,一次進行最後的掙扎;而俄國勢力的入侵會讓原本就比較示弱的奧匈帝國受到敵對國的三面夾擊(東邊、南邊俄國,西邊法國),巴爾干半島的控制對於這個帝國來說也是生死攸關的。巴爾干半島民族成分復雜,加上其原來的統治者奧斯曼帝國更加沒落,為兩大集團在巴爾乾的爭奪提供了便利。兩國通過扶植和吞並巴爾干各小國來達到其控制巴爾乾的目的,巴爾干也成為歐洲矛盾之一,一戰便因為巴爾干問題開戰了。
索非亞教堂
1989年10月,南共聯盟第28次中央全會通過「政治體制改革問題」的決議,宣布放棄「一黨壟斷」。1990年,有70年歷史的南共聯盟不解自散。與此同時,全國各地涌現了大約300個政黨,各政黨幾乎無一例外地打著維護本民族利益的旗號爭取選票,民族主義思潮泛濫。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在公民投票後,於1991年6月25日同時宣布獨立,這標志著南斯拉夫聯邦開始解體。南聯邦議會和政府為此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宣布斯、克兩共和國單方面的獨立決定為非法。南斯拉夫由此戰亂不已。1992年4月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原則上取得一致意見,決定組成一個「保持南斯拉夫連續性的共同國家」。4月27日,南斯拉夫聯邦議會舉行會議,通過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聯合組成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憲法,宣告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正式成立。然而,就在克羅埃西亞戰亂剛告平息之際,波黑共和國又發生了戰亂。這是一場規模更大、更加激烈而殘酷的混戰。波黑是一個信奉不同宗教的不同民族混居的共和國,境內信奉東正教的塞爾維亞族約150萬人,占人口31.3%,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埃西亞族約80萬人,佔17.7%,最大的民族集團是穆斯林族,約200萬人,占人口的43.7%,穆斯林族原本也是塞爾維亞人,但在奧斯曼帝國時被迫改宗伊斯蘭教,他們在風俗習慣上與塞爾維亞已大不相同,政治上也有不少矛盾。在沖突中,塞爾維亞族由於得到南人民軍的支持,在武器裝備、作戰經驗與兵力上都佔有很大的優勢,一直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前南斯拉夫戰亂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離失所,淪為難民。據估計,到1992年10月,滯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內的難民達180餘萬,其中克羅埃西亞和波黑兩共和國難民已分別占兩國人口的總數1/4。另外,還有40餘萬前南斯拉夫的難民湧向鄰近的歐洲國家,給這些歐洲國家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由於波黑戰亂愈演愈烈,國際社會調停的重點又轉到波黑沖突上。1992年,歐共體和聯合國先後通過了一系列原則決議,南沖突各方舉行了多次會談,但均無結果。
巴爾干同盟
1996年美國介入波黑內戰,只是初試鋒芒;1999年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大動干戈。從本質上分析,蘇聯東歐劇變之後,美國朝野兩界謀求建立以美國領導的單極世界秩序的戰略目標成為主流。美國的世界戰略漸漸呈現出一種在全球范圍內的攻勢。其所以如此,一個重要的原因是:21世紀頭10年間就在歐洲經濟始終低迷,前蘇東地區經濟一蹶不振,東亞經濟在快速發展之後進入結構性調整並遭遇了金融危機的重創,以及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普遍疲弱,而美國經濟卻出現了連續9年的高增長,其強勁發展的勢頭至今未現衰跡。美國的這種發展不僅繼續拉大了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而且拉開了其與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正是在此基礎上,美國得以在20世紀末在世界格局中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強勢地位。美國新世紀全球戰略既已輪廓初現,而無論是在波黑還是科索沃,盡管軍事介入都是以北約的名義實施的,但事實證明,冷戰以後歐洲政治家們所一直致力的「歐洲的事由歐洲人來做」的政治目標,已被美國在北約組織中無可置疑的政治—軍事領導地位所粉碎。在美國新世紀全球戰略中,聯合國維護國際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傳統機制被擱置一旁,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將隨時可將其軍事行動實施於北約政治空間之外任何他們認為適宜的地方。此次美國為首的北約在科索沃的所做所為,可以說是20世紀末有組織的國際犯罪、大規模踐踏人權的最新紀錄,可卻被冠冕堂皇地標榜為保護人權和制止所謂種族清洗。美國將藉科索沃危機為契機,試圖重新調整與各大國和各主要國際力量之間的關系,以確立自己在新世紀中的領導地位。在20世紀末,雖然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發展是趨勢與潮流,但在巴爾干並沒有出現緩和與緩解的跡象,原有的矛盾依然存在,甚至在不斷惡化,新的沖突則又在發生,不利於穩定和平與發展的因素使這里的局勢仍處惡性循環中。1912~1913年和1913年兩次巴爾干戰爭。1912年3月至8月間,已經獨立的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黑山4國先後結成反土同盟,即巴爾干同盟。隨後帝國主義各國出於自己的侵略目的,都插了進來。俄、英、法站在巴爾干同盟一邊,德、奧則支持土耳其。這樣巴爾乾的局勢更加復雜化。10月,同盟各國相繼對上宣戰,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爆發。戰爭結束,奧斯曼帝國戰敗求和。同年12月巴爾干同盟四國與土耳其在倫敦舉行談判,由於兩大帝國主義集團的插手,使交戰雙方的談判斷斷續續地拖了好幾個月,直到1913年5月30日,才簽訂了《倫敦和約》:土耳其在歐洲的領土除保留伊斯坦布爾及附近的一小塊地區外,其餘部分分割給巴爾干同盟各國;承認阿爾巴尼亞獨立。對於巴爾干各國來說第一次巴爾干戰爭是一次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
『陸』 關於一戰爆發 薩拉熱窩
一戰導火索
1914 年6月28日,是奧地利大公弗朗西斯·費迪南結婚14周年紀念日。為了表示慶祝,費迪南攜妻索菲亞要去6年前吞並的波斯尼亞—墨塞哥維那去作一次特別訪問。目的是大人想使他的妻子得到她在維也納得不到的皇室榮譽。大公作為武裝部隊的檢查長,將視察駐在那裡的兩個奧地利軍的年度演習,然後訪問省會薩拉熱窩。索菲亞和她軍職身份的丈夫一起旅行可以受到同等禮遇。
在薩拉熱窩火車站,該城軍政官員乘車前來迎接。入城的車隊是這樣安排的:第1輛車里坐的是薩拉熱窩市長費希姆·埃芬迪·楚爾齊茨和警察專員蓋爾代博士。第2輛車載著弗朗西斯·波蒂奧雷克將軍坐在左邊的座位上。司機旁邊是大公的待從官哈拉希伯爵。
這是一個星期天,皇室汽車長列,緩緩駛過人群擁擠的街道,只有稀疏的憲兵警戒線布在路旁。
這時,有7名塞爾維亞的暗殺者埋伏預先要經過的道路旁,他們發誓要幹掉大公。雖然大公本人並不對波斯尼亞的被奴役負責,但許多塞爾維亞人卻把他看作是奧地利壓迫的象徵。
上午10時後不久,官方車隊進入薩拉熱窩。暗殺者們利用馬虎的安全防衛措施,棲身在與米利亞茨卡河並行的阿佩爾碼頭這條大路旁。當車隊經過市中心米利亞茨卡河上的楚穆爾亞橋,駛進阿佩爾碼頭時,第一個暗殺者沒有動作,因為有警察走過來站在他面前。相距不遠的另一位暗殺者這時向大公乘坐的車輛把炸彈猛擲過去,但被車篷彈到地面,在第3輛車前爆炸,碎片擊傷了波蒂奧雷克將軍的副手和索菲亞的女侍女伯爵蘭尤斯。暗殺者吞下毒葯,連遭毒打,費迪南大公卻對此暗殺下甚介意,催促車隊繼續行進,迅速駛進市政廳,舉行歡迎儀式。儀式後,他們又乘車前往目的地。當行駛抵離市政廳不遠的一座橋時,車隊沒有按已改變的計劃行駛,波蒂奧雷克將軍命令司機掉頭,這輛車子正好停在最堅決的暗殺者普林齊普的面前。他時年19歲,迅速拔出一支比利時小手槍,在僅相隔5英尺之處平射兩槍。第一顆子彈射入大公的脖頸,切斷了靜脈。第2顆子彈射穿索菲亞的腹部,切斷一根動脈。上午11時左右,大公和夫人都因出血而死去。
奧地利政府把這個案子交給當地的警察法官萊奧·普菲費爾處理。但他庸祿無能,致使拘留的6個嫌疑犯不斷翻供和改變解釋。普菲費爾知道,兇手所用的武器是從塞爾維亞搞來的,但是他卻沒有查出兇手與塞爾維亞恐怖團體「黑手黨」的聯系。而抓獲的6嫌疑犯均為「黑手黨」的工具。
「黑手黨」的頭目是塞爾維亞陸軍情報部長德拉古廷·吉米特里耶維茨上校,綽號「阿皮斯」。普林齊普正是用這位情報部長提供的勃朗寧手槍擊斃了奧匈帝國皇位的繼承人費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
普林齊普的暗殺行動給「巴爾干火葯桶」扔進了一顆火星。刺殺事件給維也納提供了迫使塞爾維亞屈服的機會。但是,俄國是塞爾維亞人的朋友,因此,塞爾維亞的奧地利外交大臣列奧波德·馮·貝希多爾德伯爵和總參謀長弗蘭茨·康拉德伯爵將軍,不得不謹慎從事。他們請求德皇威廉幫忙。7月5日,德皇和他的總理特奧巴爾德·馮貝特曼—霍爾韋格向貝希多爾德保證,奧地利「可以肯定地指望德國作為一個盟國和友邦作它的後盾。」
康拉德於同一天謁見奧地利君主,要他對開戰點頭,但是這位82歲高壽的老皇帝用懷疑的眼光望著他的總參謀長問道:「你對德國有把握嗎?」當老皇帝收到德皇的空頭保證時,他的和平感突然化為烏有。他喃喃地說:「現在我們不能再回頭了,將要有一場可怕的戰爭。」
匈牙利總理伊斯特馮·蒂紹伯爵,擔心入侵塞爾維亞會招致同俄國打仗,他還擔心吞並塞爾維亞以後,匈牙利的地位將降為奧地利的一個很小的夥伴。貝希多爾德庄嚴地保證塞爾維亞繼續獨立。蒂紹受了貝希多爾德的欺騙,勉強同意支持奧地利。
接著,奧匈向塞爾維亞發出一份苛刻的最後通諜。這時,俄國通知奧地利,攻擊塞爾維亞會引起俄國的總動員。俄皇外交大臣薩佐諾夫對這一威脅反應道:「俄國不能容許奧地利打垮塞爾維亞,變成巴爾干半島諸國中最占優勢的國家。」
7 月26日,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考慮到俄國與法國的聯盟會加劇這場危機。提議德、英、法、意四國調停奧、塞不和。7月27日,格雷再次建議調停。德皇敦促總理向奧地利外交大臣貝希多爾德提議考慮格雷的建議。作為答復,奧地利於7月28日對塞爾維亞宣戰。為了使奧皇能在宣戰書上簽字,貝希多爾德謊造軍情,聲稱塞爾維亞士兵已經向多瑙河上奧地利的部隊運輸船隻開火,迫使感到勉強的老君主開戰。
7月29日,俄國下令總動員。31日,德國向俄國和法國提交最後通諜。
8月1日,德國對俄國宣戰。8月3日,德國對法國宣戰。
英國的態度是,如果德國不攻打法國,英國將保持中立,並將保證法國中立。德皇威廉對此很感興趣,指令總參謀長毛奇全力以趕向東方進攻。但不久,倫敦傳來消息,表明英國不會保證中立,於是毛奇於8月2日下令德軍入侵盧森堡。同日德國要求比利時允許德軍通過該國領土侵入法國,遭到比利時阿爾貝國王的斷言拒絕。 8月4日,德國入侵比利時,英國正式參戰,成為當時唯一對德宣戰的國家。大英帝國的自治領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變成交戰國,南非也於1915年1月參戰。
不久,戰斗的陣容便包括了其他國家在內。門的內哥羅加入塞爾維亞這一邊,反對奧地利。長期以來對俄國圖謀君士但丁堡感到不滿的土耳其,同中歐強國結盟。義大利宣布中立,1915年也開始參戰。保加利亞不久參加中歐強國陣營,所有的巴爾干國家最後都捲入戰爭。
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德國把它的常備軍從79萬增加到500;奧匈帝國從45萬增加到335萬;法國從79萬增加到400萬;俄國從120萬增加到600萬;英國因沒有常備軍,16萬英國遠征軍後來增加到97萬。
1914年8月4日,西線德軍推進到默茲河上的維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軍入侵比利時而拉開了戰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爆發到1918年結束。這次人類的最大劫難,是帝國主義國家兩大集團——同盟國與協約國之間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范圍和霸權進行的首次世界規模的戰爭。交戰雙方都是非正義的。直接間接捲入戰爭的國家達38個,雙方動員總兵力約達7000萬人,軍隊死亡約800餘萬至1000萬人,負傷至少約2000萬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戰敗,英、法削弱,美、日地位上升,從而促使世界戰略格局發生了重大的改變。這次大戰導致了俄國十月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出現,同時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空前高漲。
『柒』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經過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口實。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捌』 薩拉熱窩事件是什麼
1908年,奧匈帝國用武力吞並了波斯尼亞。奧匈帝國的皇儲斐迪南大公是個貪得無厭的極端軍國主義分子,他對塞爾維亞垂涎已久,夢想著有一天也把它列入自己的版圖。
1914年6月28日早上,一列豪華的專車駛進薩拉熱窩車站。一會兒,從車廂走出的斐迪南大公傲慢地環視了一下四周的人群,洋洋得意地偕妻子鑽進了一隊敞篷汽車內。隨後,這一隊敞篷車隊緩緩地駛離火車站,向薩拉熱窩市政廳駛去。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夫婦前往波斯尼亞檢閱以塞爾維亞為假想敵人的軍事演習。此舉激起了塞爾維亞人民的極大憤恨。以加夫里洛·普林齊普為首的一個愛國軍人團體,組成一個7人暗殺小組,准備暗殺斐迪南夫婦。
下車後,斐迪南夫婦乘坐敞篷汽車進入薩拉熱窩城內。這時,埋伏在路旁的一個暗殺小組成員向車隊投擲了一枚炸彈,但是此炸彈只炸壞了跟隨在斐迪南夫婦座車後面的一輛汽車,導致一個軍官受傷。投彈者旋即跳入河中,但是還是被捕。
這聲爆炸,把斐迪南大公著實嚇了一大跳,他雖未受傷,可臉上那最初的得意神情一掃而光,索菲夫人更是面色蠟黃,驚恐不已。受驚的車隊繼續駛到了市政廳,渾身發抖、不知所措的薩拉熱窩市市長正站在那裡迎接。在聽完市長的歡迎詞後,大公決定改變原定去博物館的行程,先去醫院探望受傷者。
車隊司機並沒有預先得到已經改變行程的通知,因此當車隊到達拉丁橋時,司機被命令停下來,准備向左轉開往醫院。就在這時,19歲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齊普,在距離大公兩米的地方向靜止坐在車上的斐迪南大公射擊,導致斐迪南大公夫婦死亡。
薩拉熱窩事件
『玖』 薩拉熱窩事件造成的嚴重後果給我們留下的深刻教訓是( )
(我個人覺得是)1.小國容易成為大國達成他們目的的工具
2.世界大環境狀態回經常能在小國事件動態中得以映射答
用排除法:薩拉熱窩事件後,普林斯頓被捕,奧匈帝國宣戰,各國紛紛加入戰爭,導火線引發一戰爆發——之後歷史事件是巴爾干半島成為歐洲「火葯桶」,所以D是錯的,
A就其本身是正確的,但在這個歷史環境語境里是不合適的,如果是講「抗戰勝利」「二戰後波蘭復國」這種就應該選A,但現在這個語境不行哦
同樣C也是不合適的——薩拉熱窩的嚴重後果是什麼,最主要是引發二戰對吧,我們承認薩拉熱窩事件本身普林斯頓是有受民族意識驅使的,但是這個不對應事件的後果,跟A選項一樣都有點牛頭不對馬嘴。
B對在哪裡——我上面有講1.小國容易成為大國達成他們目的的工具2.世界大環境狀態經常能在小國事件動態中得以映射,對吧,當時的世界大環境是歐洲各國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各國矛盾不斷,戰爭一觸即發,而這個戰爭本身而言是為了滿足大國利益而形成的,對吧,所以B中的得以證明。
你是選歷史的?
還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私聊[email protected]
『拾』 處於敏感地帶「歐洲的火葯桶上」,波黑有何魔力,竟然被推薦為旅遊聖地
處於敏感地帶"歐洲的火葯桶上",波黑因為美麗的風景、獨特的文化和遠低於其他歐洲國家的消費水平,竟然被推薦為旅遊聖地。巴爾干半島上的「歐洲火葯桶」鑲嵌著一個像寶藏一樣明亮的國家。溫暖的陽光照射在身旁的紅瓦和綠樹上。這是和平與安寧的。在過去的漫長歲月里,它經歷過戰爭的煙霧。在城市的偏僻角落,它仍然能找到子彈的痕跡。
在以前的歷史教科書中,薩拉熱窩事件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深深印在幾代人的腦海中。因此,迄今為止已經停止的人們仍然認為薩拉熱窩不夠安全,即使戰爭已經遠離這片土地24年了。但事實上,今天的薩拉熱窩已經是一個安靜的城市,和平而安靜。2018年波黑正式對中國遊客開放免簽證政策,成為歐洲第二個免簽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