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旅遊旅行 > 交通安全與旅遊

交通安全與旅遊

發布時間:2021-02-15 18:20:55

A. 交通出行與戶外交通安全

其實無論是跟團旅遊還是自助旅遊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差異不大。主要注意的方面有乘車安全、飲食安全、在景區時的一些注意事項等。但從近些年旅遊意外事故頻發,給廣大愛好旅遊人士及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給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鍾,畢竟旅遊的為了放鬆、享受戶外風光,安全是放在首位的!

一、乘坐私家車或者自駕:
(1)首先確保機動車投保了交強險以及各種必要的商業險,比如第三者和司乘險、以及不計免賠等險種;
(2)駕駛員擁有多年的駕齡,熟悉各種路況,沒有各種不良的駕駛習慣,如隨便變線、超車不打轉向燈、酒駕等習慣,這是確保私家車安全的重要前提;
(3)出行前應到有資質或者找有經驗的技工,檢查汽車輪胎情況(如胎壓,胎況),檢查車況(機油、防凍液、轉向、電路、剎車系統、空調系統,甚至動力系統,比如正時皮帶一套);
(4)應事先做好目的地以及沿途交通和道路情況的資料收集和學習,避免發生迷路以及錯過關鍵路口等情況,或者進入路況不好的路面;
二、乘坐大巴
(1)乘坐大巴,請選擇正規公交公司提供的用車,盡量不要乘坐私車、黑車,如何鑒別公私車,能夠提供正規報銷發票的,一般都是正規車輛,乘車必須在售票點買票,半途搭乘,也應該索要乘車發票,一旦出交通事故,公交公司是按照票據提供賠償的。
(2)盡量不要乘坐夜車而且是長途大巴;
三、火車
這種是相對灰常安全的交通工具。
四、飛機
這種是理論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可是最近的航情,我就不多說了。
五、其他交通工具
需要您自己投保各種意外險,來確保自己在外安全。

B. 交通安全

您好,希望可以幫您:
意義
【交通安全】是指人們在道路上進行活動、玩耍中,按照交通法規的規定,安全地行車、走路、避免發生人身傷亡或財物損失。每年都會因交通事故而致死、傷殘大量人員,財產損失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交通安全人人有責,要從小學生起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特別要提高駕車者的安全意識,嚴禁酒後、疲勞、超速違規駕駛。
概述
兒童交通安全是家長們最為關注的,近年來,除了學齡前及中小學教育對兒童交通安全教育進行普及之外,不少地區也舉辦了生動的體驗教育課程,或修建專業的體驗館,針對兒童或小學生在特定的場館內,參加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以步行者和駕駛者的身份進行體驗,從而正確理解交通安全知識,並培養在危險狀態下的應變能力。讓他們在實際道路上獨立進行活動、玩耍中,避免發生交通傷亡事件等。並懂得宣傳交通知識。
數據
2009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3.8萬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9.1億元,與2008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0.1%、7.8%、9.8%和10.7%。 2008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10.1億元。與2007年相比,分別下降19%、10%、25%、15%、39%。 中國每5分鍾有一人因車禍死亡,每一分鍾有一人因車禍傷殘,每天死亡280多人,每年死亡10萬多人,汽車數量佔世界1.9%,車禍死亡人數佔世界15%,且每年增加4.5%。 自1899年發生第一起有記錄車禍以來,全球車禍累計死亡3000萬人,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珍重生命,注意安全。截至2010年3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約1.92億輛,全國機動車駕駛人約2.05億人,中國已經大踏步進入「汽車時代」。但是,值得社會關注並亟待採取有效措施的是,有數據顯示,兒童因道路交通事故導致的兒童傷害和死亡率在1985~1999年的15年間增長了81%。目前我國每年有超過1.85萬名的14歲以下兒童死於交通安全事故,每天,至少有19名15歲以下的中國孩子因道路交通意外而死亡;77人因道路交通傷害而受傷。少年兒童交通事故死亡率居全球首位,是歐洲的2.5倍、美國的2.6倍。狀況
省區
29個省(區、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減多2005年,全國有29個省(區、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與2004年相比下降。其中,河北、遼寧、黑龍江、江西、河南、貴州6個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幅超過11%。湖南、新疆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上升。
機動車駕駛人交通違法
機動車駕駛人交通違法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超速行駛、疲勞駕駛、客車超員等交通違法肇事減少 2005年,全國機動車駕駛人交通肇事417355起,造成91062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92.7%和92.2%。因非機動車駕駛人、乘車人及行人過錯導致交通事故20090起,造成4207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4.5%和4.3%。因超速行駛導致16015人死亡,比2004年下降13%;疲勞駕駛導致2566人死亡,同比下降16%;違法超車、會車導致6871人死亡,同比下降11.8%;違法佔道行駛導致4488人死亡,同比下降19.8%。超員客車交通事故導致3039人死亡,同比下降 19.5%。大貨車、小客車和摩托車肇事突出,營運車輛交通事故減少 2005年,大貨車肇事造成21505人死亡,占總數的21.8%;小型客車肇事造成20340人死亡,占總數的20.6%;摩托車肇事造成20774人死亡,占總數的21%。低速貨車、三輪汽車和拖拉機肇事共造成9874人死亡,占總數的10%,同比下降12.1%。 2005年,營運車輛肇事135114起,導致38752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0%和39.2%,與2004年相比分別下降16.3%和 6.1%。其中,營運客車肇事51247起,導致10566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11.4%和10.7%,同比下降19.9%和10%。另外,2005年發生運輸危險化學品車輛交通事故403起,導致268人死亡,與2004年相比分別下降3.2%和15.1%。
低駕齡肇事比例
2005年,全國3年以下駕齡機動車駕駛人肇事共導致31534人死亡,佔全部機動車駕駛人肇事導致死亡總人數的31.9%,比2004年下降7.6%。其中,1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造成12674人死亡,同比下降16.1%。 從交通方式看,3年以下駕齡機動車駕駛人駕駛大貨車肇事較多,共造成8299人死亡,佔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致死人數的26.3%;其次是駕駛小客車肇事,共造成7669人死亡,佔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致死人數的24.3%;駕駛兩輪摩托車肇事,共造成4198人死亡,佔3年以下駕齡駕駛人肇事致死人數的 13.3%
二、三級事故突出
2005年,全國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272840起,造成76689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60.6%和77.7%。城市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177414起,造成22049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9.4%和 22.3%。 從公路技術等級看,二、三級公路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47448人死亡,占總數的48.1%。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造成6407人死亡,占總數的6.5%,比2004年上升2.8%。從公路行政等級看,國道、省道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52982人死亡,占總數的53.7%。農村道路
2005年,全國縣道、鄉道等農村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101757起,造成23707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22.6%和24%。全國農業人員及農民工因交通事故死亡28035人,占總數的28.4%,比2004年下降3%;受傷107792人,占總數的22.9%,比2004年上升2.3%。
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2005年,全國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47起,造成807人死亡、705人受傷。與2004年相比,事故起數減少8起,下降14.5%;死亡人數減少45人,下降5.3%;受傷人數減少172人,下降19.6%。 (一)24個省(區、市)發生了特大交通事故。其中,江西、廣東各發生4起,山西、雲南各發生3起,河北、內蒙古、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西、重慶、貴州、西藏、陝西、甘肅、青海13個省(區、市)各發生2起。山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省(區、市)發生特大交通事故起數比2004年減少2起以上。其中,四川同比減少7起,廣西同比減少3起。另外,江蘇、廣東、青海3省同比增加2起。 (二)5月、10月份特大交通事故較多。平均每月發生4起特大交通事故,5、10月份高於其他月份,分別發生了7起和6起。2005年春運期間發生4起特大交通事故,比2004年減少14起,下降77.8%。 (三)超速行駛、疲勞駕駛、客車超員等交通違法嚴重,機械故障導致事故增多。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因駕駛人超速行駛導致12起,占總數的25.5%;因疲勞駕駛導致7起,占總數的14.8%;因違法超車、違法佔道行駛等導致事故5起,占總數的10.6%。有17起事故中存在客車超員違法行為,占總數的36.2%。此外,因機動車制動失效、爆胎等原因共導致9起事故,占總數的19.1%,比2004年增加3起。 (四)營運車輛肇事突出。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營運客車肇事29起,造成480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61.7%和60%。跨省長途營運客車肇事12起,占營運客車事故總數的41.4%;中短途營運客車肇事17起,占營運客車事故總數的58.6%。營運貨車肇事16起,造成296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34%和36.7%。 (五)國道、省道和高速公路上特大交通事故多發。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在公路上發生44起,造成746人死亡,分別占總數的93.6%和92.3%。其中,國道、省道上共發生22起,比2004年減少2起,占總數的46.8%;縣道、鄉道上共發生7起,同比減少15起。高速公路上發生10起,同比增加了2起。 (六)事故形態以單方事故為主,墜車事故較多。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共發生單方事故28起,占總數的59.6%。其中,有21起為墜車事故,多發生在西部多山地區,占總數的44.6%。非單方事故中,發生正面碰撞事故8起,追尾碰撞事故7起,兩者合計占事故總起數32.6%。(資料來源:公安部) 公安部通報的06年上半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情況下半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發展趨勢及基本工作思路。下半年,全國道路交通運量將持續形成高峰;周期性道路改造的里程增多,在一定程度將加大公路事故預防工作的難度;農民生產、生活出行增多,三輪汽車、低速載貨汽車和拖拉機違法載人現象仍將存在。進入7月份,持續高溫天氣,疲勞駕駛將對交通安全產生一定影響;暑期旅遊和晨間道路交通活動增多。從2001年至2005年交通事故統計數據看,7月份平均發生交通事故52803起,死亡人數在7700人至8900人之間,平均死亡8438人,佔全年總死亡人數的8 %,高於3月、4月、5月、6月;平均發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其中平均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3.2起。 針對交通安全嚴峻形勢,要完成全年事故起數、死亡人數、萬車死亡率三下降和特大交通事故起數同比減少的工作目標,全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繼續深入貫徹4·17會議精神,深化「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全面推進「平安暢通縣區」活動,繼續開展專項整治。第三季度要繼續把預防群死群傷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作為重點,抓住事故易發、多發的重點省份,解決突出問題,實施重點突破帶動全局戰略。為此,公安部決定從7月1日至9月30日,在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廣東、重慶、四川、貴州、雲南等9省(區、市)開展為期3個月的預防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通過依法從嚴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在嚴管交通秩序上有新的突破;強化運輸企業交通安全檢查,在督促企業落實責任制上有新的突破;加大危險路段排查整治力度,在改善道路通行條件上有新的突破;深化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程,在提高公民交通安全意識上有新的突破;深入調查研究,在認識和把握事故規律上有新的突破。總之,通過開展專項行動,消除一批客運 交通安全手冊
安全隱患,整改一批公路危險路段,查處一批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使公路和農村地區道路通行秩序明顯好轉,群死群傷特大交通事故得到遏制。 再次感謝新聞媒體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希望新聞媒體繼續發揮宣傳陣地作用,開展經常性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使全社會都來關心交通安全,使公民牢固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去年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517889起,造成107077人死亡。因駕駛員違法駕車導致交通事故的有465083起,造成93550人死亡,佔全年死亡總數的87.4%。 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發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機動車駕駛人違法行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駛、佔道行駛、無證駕駛、酒後駕駛、疲勞駕駛等原因造成的人員死亡比較突出。 據了解,2004年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時間相對集中在春運期間,地點相對集中在西南部地區,僅在春運40天內,就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傷特大事故18起,占總數的32.7%……

交通安全常識
一、 車、船事故 車、船發生事故,而自己又在其中,這時應該怎麼辦?

1. 首先,要保持頭腦清醒,要鎮定。應迅速辯明情況,尋找應付的辦法。

2. 車、船撞擊事故,如果你能在撞擊關的短暫時間內發現險情,就應迅速握緊扶手、 椅背,同時兩腿微變用力向前蹬地。這樣,可減緩身體向前的沖擊速度,從而降低受傷害的程度。

3. 如果意外事件發生得特別突然,那麼就應迅速抱住頭部,並縮身成球形,以減輕頭 部、胸部受到的沖擊。

4. 如果你乘的車不幸翻倒,切記不要死抓住某個部位,只有抱頭縮身,才是上策。

5. 在乘的車等高速交通工具時,坐位上都配備有安全帶,可不要小看、小瞧細細的帶子,它能保護你的生命。根據世界各國交通事故調查結果,澳大利亞安全帶使用率為87%,死亡人數減少比率為15%-20%;英國安全帶使用率92%,死亡減少24%。

二、 騎自行車如何注意安全

1. 我國交通法規明文規定,12歲以下兒童不能騎車。但城市騎車的12歲以下兒童不少,因此中小學生騎自行車,就成為我國交通事故的一個高發點。因此,必須加強對中小學生在這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騎車安全意識。

2.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賽車、山地車等多了,發生事故的比例也增多了。 所以,不要騎快車、追尾、超車等。

3. 過馬路時要下車,應走人行橫道。要學會估測來車與自己之間的安全距離,當車 輛正在行駛時,你與來車距離15米時不能搶道,25米以上才較安全。通過郊外馬路時,要與來四距離大於40米以上才能通過。公路上騎車,千萬不要抓住正在行駛的機動車,以免車速過快、不穩而摔倒,或因機動車突然剎車而被撞傷。

4. 騎車不慎將要跌倒時,與其拚命保持平衡,還不如索性摔倒。因為勉強保持平衡, 就忽視了自我保護,往往導致嚴重的挫傷、脫臼或骨折等後果。所以,遇到意外時,迅速地把車子拋掉,人向另一邊跌倒。此時,全身肌肉要綳緊,盡可能用身體的大部分面積與地面接觸。不要用單手、單肩或單腳著地。

三、 特殊交通事故的防禦

有一些交通傷亡事故,並不是發生在寬闊的馬路上,而是在小街、胡同內和居民居住區。在新疆某部隊發生了一起事故,那是在部隊的家屬樓前,一天臨時停了一輛解放牌卡車,司機去樓上辦事。司機辦玩事下樓後,上車就發動倒車,有一兒童鑽到車子下玩耍,來不及跑出,當司機聽見"嘭"的一聲,下車一看,兒童的頭已被壓扁而死亡!

另外,北京市門頭溝區有一小孩在街上玩耍,一輛貨車出胡同口拐彎,司機來不及剎 車,這一小孩不幸被壓死。 在城市,放學後學生玩的場所比較小。馬路上踢球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所以,交通 事故發生的情況是多種多樣的,稍有疏忽,就會釀成大禍。我們在馬路邊、胡同口、能進出車輛的家屬院等地方玩耍時,一定要警惕車禍的發生。

減少交通事故,首先解決認識問題,一定要加大宣傳的力度。如陝西省清漳縣城關第 二小學在1996年元月1日開學第一天,全校450名師生在操場上舉行了新學期第一課--交通安全課。學校還制定《步行須知》《騎車須知》《路隊須知》等規章制度,准備定期請交通民警到學校授課,並用播放錄像、舉辦展覽等多種形式進行教育,使學生人人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個個積極維護交通秩序。這些,就是提高青少年安全意識的好辦法。

四、 道路交通安全常識

1. 指揮燈信號:

(1) 綠燈亮時,准許車輛、行人通過,但拐變的車輛要避讓直行的車輛和被放行的行 人通過;

(2) 黃燈亮時,禁止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超通停車線的車輛和已進入人行橫道的行 人可以繼續通行,但要服從警察的手勢,確保安全;

(3) 紅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

(4) 綠燈亮時,准許車輛按箭頭所示方向通行;

(5) 黃燈閃爍時,車輛、行人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2. 人行橫道信號燈:

(1) 綠燈亮時,准許行人通過人行橫道;

(2) 綠燈閃爍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但已進入人行橫道的,可以繼續通行;

(3) 紅燈亮時,不準行人進入人行橫道。

3. 行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 穿越馬路,須在人行橫道內行走,遵守信號的規定。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通過。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

(2) 有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的,須走天橋或地道;

(3) 通過沒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注意車輛,不準追漸、猛跑;

(4) 不準跨越、倚坐路邊護欄;

(5) 不準在道路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4. 乘車人必須遵守下列交通規則:

(1) 依次候車,待車停穩,先下後上;

(2) 不準在行車道上招呼出粗汽車;

(3) 不準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乘坐公共汽車、火車等;

(4) 在機動車行駛中,不準站立、手伸出車外和跳車,手應抓牢車上固定的物體或安全帶。

5.乘水上交通工具和火車時,應遵守船舶和火車的交通安全規定。

C. 旅遊交通和交通旅遊的關系

任何旅遊者要實現從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間的旅行;都必須藉助良好的交通條件和運輸工具這兩個載體。旅遊交通是旅遊業發展的首要條件。在我國,隨著旅遊活動從低級的以趕景點為主要目標的「苦行游」,向包含文化內涵的以休假與游覽結合為主的「康樂游」、「享樂游」、「休閑游」等方向的轉化,需要重新認識旅遊交通的地位與作用。

1 交通對旅遊的影響與制約
1.1 交通對旅遊者出行的影響
在旅遊目的地選擇上,交通的便利與否是影響旅遊者決策的重要因素。在旅遊者評估選擇直至最後確定旅遊目的地的過程中,區域旅遊的可進入性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交通運輸的便利條件還影響到旅遊者的出遊半徑。在一定的引力和外推力的作用下,遊客流量與距離影響力是成反比的。用數學式表示為:
F=T1T2/f(d)
式中:T1為旅遊目的地的吸引力,T2為旅遊客源地的外推力,d為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其中遊客對距離的直觀感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交通便利條件。因此,交通對旅遊者的出遊選擇在心理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據統計,在旅遊效果影響要素中,與住宿、飲食、景點及其他服務消費等項目相比,60%左右的人將交通列為首位。在我國交通是影響旅遊者出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交通對旅遊資源開發的影響
旅遊資源依賴旅遊者光顧而產生效益。沒有安全便捷的交通,就不可能有規模化和長期發展的旅遊經濟。旅遊資源潛力再大,如果沒有快捷便利的交通做後盾,也將無法發揮其優勢。
1.3 交通對旅遊質量的影響
通過對遊客意見調查征詢,發現遊客在文化、地域、經濟、興趣、性格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從而對食、宿、游3方面的質量評價彈性較大,而對交通質量的評價則比較一致。在對眾多旅行社的調查中發現,反映旅遊質量問題的投訴中,交通問題占相當大的比例,旅遊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旅遊交通的質量。尤其是當旅遊業由「飢渴型」向「溫飽型」、「享樂型」發展時,更是如此。
2 旅遊業發展中的交通問題
(1)各地區公路等級差距大。由於客觀原因,我國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相比,其高等級、次高等級公路里程要少20%。西部的12個省區集中了全國不通公路鄉鎮和行政村數量的85%和50%。
(2)基礎設施滯後。我國不少國家級旅遊景區專用交通道路質量差,使旅遊景區的可進入性降低,遊客進出目的地受到限制。尤其在節假日和雙休日期間,旅遊交通運力不能滿足需求,出現遊客買票難、乘車難、「進不去、出不來」等交通難題。
(3)服務質量有待提高。旅遊交通的服務質量一直是消費者關注和投訴的熱點,以鐵路交通為例,鐵路工作人員的整體形象和服務質量就很難讓乘客滿意,乘車及候車環境均需進一步改善。
(4)交通信息化數字化程度低。與我國旅遊市場的發展速度相比,交通的信息化數字化建設還相對滯後。各級交通部門推動行業信息化的手段不到位,面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的力度不夠;未充分利用道路信息資源;旅遊交通專門人才匱乏。
(5)旅遊交通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在目前我國的旅遊交通開發過程中,只注重縮短空間距離、節約直接成本,而忽視了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存在汽車尾氣排放污染環境等問題。
3 旅遊交通發展的對策
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這意味著中國的旅遊業及旅遊交通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挑戰,找出適合我國旅遊交通發展的思路和對策已迫在眉睫。
3.1 科學規劃旅遊交通
旅遊交通規劃包括對外交通系統和區內交通系統兩部分。規劃應堅持市場導向原則,創造安全、便捷、舒適便於游覽的交通條件,並適當超前規劃。應加快鐵路建設,提高鐵路客運能力,並積極發展航空運輸,提高綜合運力。如枝柳鐵路、高速公路和張家界機場的建設,使張家界風景區迅速走向了世界,遊客數量每年成倍增長。
3.2 改善交通基礎設施
高水平的旅遊交通,需要高質量、高投入的基礎設施建設。旅遊交通的發展應充分利用我國的政策優勢,利用各種投融資渠道,加大投入,改善旅遊交通的現存問題,擺脫其對旅遊業發展的瓶頸效應。如九寨溝景區原來交通設施十分落後,在2003年建成了高等級公路和黃龍機場後,使交通狀況得到廠有效的改善,相應提高了九寨溝景區的吸引力。桂林、黃果樹、廬山等風景勝地久盛不衰,也都與發達的交通密切相關。
3.3 提高交通服務質量
我國旅遊交通目前的狀況是供不應求,但隨著各交通企業間競爭的激烈,服務質量將成為交通企業市場制勝的關鍵。因此,交通部門應以遊客為中心,以安全、舒適、快速、便利為目標,加強運輸管理,為遊客提供優質安全高水平的服務,樹立起我國旅遊交通行業的良好形象。
3.4 推進交通營運管理的現代化
我國的交通管理在運用現代管理技術方面與先進國家相比,仍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在客流量預測、車輛調度控制、統計分析等方面應逐步實現計算機管理,大力推行無線電通訊技術,加快引入旅遊交通自動化管理方法,全面與國際接軌。
3.5 優化交通與旅遊間的互動
旅遊和交通需要協調發展,彼此兼顧。在發展交通業的同時要兼顧景區的發展,而在景區的規劃設計上,要留有交通業的發展空間,兩者不可偏廢。近年來,很多地區交通部門和旅遊部門妥善處理好了兩者的關系,出現了較好的效果。如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前幾年,大批運煤貨車沿景區通行,極大地影響了景區環境和衛生,非常不利於文物保護,當地政府果斷將公路改道,結果兩全其美,社會反映良好,為了保留湖南韶山核心區域的風貌、植被不被破壞,韶山鐵路車站的選址定在距核心景區10km處:廣西境內的桂梧高速公路原規劃從陽朔穿過,為了不破壞境內的古溶洞群,有關專家提出改道的建議,調整了原規劃部分路段走向。這些都是在充分考慮景區原貌不受損害的基礎上做出的保護性決策,確保了景區的環境和地貌。
3.6 加強各交通部門間協作
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理順各交通部門之間的關系,改變規劃、交通、公交、航空、水運、鐵路和交警等各部門條塊分割的現狀,成立統一的協調機構。全面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和積極性,建設大交通,從而推進我國旅遊交通的進一步發展。

D. 出行時要注意哪些交通安全事項

其實無論是跟團旅遊還是自助旅遊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差異不大。主要注意的方面有乘車安全、飲食安全、在景區時的一些注意事項等。但從近些年旅遊意外事故頻發,給廣大愛好旅遊人士及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給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鍾,畢竟旅遊的為了放鬆、享受戶外風光,安全是放在首位的!
一、乘坐私家車或者自駕:
(1)首先確保機動車投保了交強險以及各種必要的商業險,比如第三者和司乘險、以及不計免賠等險種;
(2)駕駛員擁有多年的駕齡,熟悉各種路況,沒有各種不良的駕駛習慣,如隨便變線、超車不打轉向燈、酒駕等習慣,這是確保私家車安全的重要前提;
(3)出行前應到有資質或者找有經驗的技工,檢查汽車輪胎情況(如胎壓,胎況),檢查車況(機油、防凍液、轉向、電路、剎車系統、空調系統,甚至動力系統,比如正時皮帶一套);
(4)應事先做好目的地以及沿途交通和道路情況的資料收集和學習,避免發生迷路以及錯過關鍵路口等情況,或者進入路況不好的路面;
二、乘坐大巴
(1)乘坐大巴,請選擇正規公交公司提供的用車,盡量不要乘坐私車、黑車,如何鑒別公私車,能夠提供正規報銷發票的,一般都是正規車輛,乘車必須在售票點買票,半途搭乘,也應該索要乘車發票,一旦出交通事故,公交公司是按照票據提供賠償的。
(2)盡量不要乘坐夜車而且是長途大巴;
三、火車
這種是相對灰常安全的交通工具。
四、飛機
這種是理論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可是最近的航情,我就不多說了。
五、其他交通工具
需要您自己投保各種意外險,來確保自己在外安全。

E. 旅遊交通安全風險因素有哪些

車多、人多,各類事故易發;
部分景區道路風險系數高;
陰雨天氣,大風台風天氣,雨雪冰雹等行駛環境。
來自-安全家知識社區。

F. 交通安全知識,文明出行

我認為文明旅遊應分兩點:一是遊客的文明。當前,由於某些人的素質不高,在旅遊過程中,總要發生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令人很不齒。如不文明現象。1、景點刻上「××到此一游」,生怕人家不知道你曾來過這里。如此破壞旅遊景觀,實屬不該!2、隨手亂扔垃圾。有的景點紙片、礦泉水瓶子、食品袋子等扔得到處都是,水面上飄著一片。記得去長江三峽的時候,走到某些地方,江面上居然有好幾只拖鞋!更有甚者,將垃圾塞到磚縫等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其實你還不如仍在地下,起碼好打掃。3、言語不和,輕者開罵,重者大打出手。旅遊本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有些人就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稍有不如意就大發雷霆,更顯其素質低下!二是導游和旅遊地人們的不文明。1、導游為了回扣,帶領遊客到指定地點購買物品,或者是忽悠遊客購買某些東西,有時甚至就像推銷,而這些東西質量實際並不怎麼樣。並且你自己去買的話,價格要便宜很多。舉個例子,導游推銷的如果賣100元的話,自己去買說不定10元就可以買下來。 2、旅遊地的人向遊客賣假貨,而且價格還提得老高。這一點大家其實也很明白,旅遊地的東西盡量要少買,別聽他們瞎說,玉的實際是玻璃做的,銅的實際是泥巴燒的,然後再上色,銀的實際是鐵的鍍銀,古董實際是塑料做的等等,一次同事在旅遊景點喜歡上了一種筆筒,人家開口要110元一個,同事感覺很貴,但又確實很喜歡,買主也看出了這一點,就使勁纏住同事,最後竟然20元買下了2個筆筒!總之,就是千萬不要聽信賣東西的話!遇上「老鄉」時更要提防,「老鄉」是假的,他的東西更假!當然,適當買些小紀念品是可以的,但千萬別想佔便宜!3、買紀念品特別是易破碎的物品時,盡量別自己動手。因為有些攤主就存心將商品擺放得「牽一發而動全身」,如果你自己一動手,有可能「嘩啦~~~~~~~~」一聲,擺好的東西全掉地上。那時你就等著挨宰吧。鑒於此,希望當地政府對這些事情也要管一管,相信會好一些。

G. 如果你與家人外出遊玩,你認為出行應特別注意哪些交通安全事項

人身安全的威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人為的和自然環境的。其中人為因素又可分為旅遊者自身因素和他人因素。
1.人為因素帶來的安全問題。
(1)冒險、探奇。這種由於冒險、探奇造成的意外事故多發生在青壯年的旅遊者身上。所以在你決定冒險探奇前千萬要考慮裝備設施、身體條件,不要用生命作代價。
(2)旅遊中走失。旅遊者走失一般出現在游覽活動中或自由活動中。在游覽活動中旅遊者應留意導游每天通報全天的游覽日程、游覽用餐點的名稱和地址、在各個點的抵達時間和逗留時間。在外出自由活動時,請先告知導游或領隊你將要去哪裡,大概何時回來,最好帶上飯店的店徽,記下飯店的地址和電話,以便萬一走失時可以與飯店和導游聯系。
(3)發生治安事故。現在社會上各種騷擾、偷竊、搶劫、詐騙、行凶事件仍然存在,因此必要的思想准備和防範措施還是應該有的。
(4)發生火災事故。為防止火災的發生,旅遊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在客房內吸煙後,一定要將煙頭熄滅,不要隨地亂扔。因為飯店地面多為地毯,很容易燃著。
·使用客房內電器時要科學,不要將電器燒壞而導致火災。
·不要使用自帶的瓦數高的電器,以免超過整個酒店電壓負荷後導致火災。
到酒店後做好一些應付火災的准備,如熟悉樓層的太平門、安全出口和安全樓梯;仔細閱讀客房門後的線路圖。
當遇到火災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鎮定,不要亂跳樓,當導游前來援助時,要配合導游,接受統一指揮。
·不要走電梯,要走安全樓梯。
·如被大火和濃煙包圍,可用臉貼近牆壁、牆根或用濕毛巾捂住臉順牆爬出去,或打開未燃燒一方的窗戶等。
·如被大火和濃煙圍困,而衛生間還沒有被蔓延,可考慮呆在衛生間里,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援救。
·看到救護人員時,要大聲叫喊或邊喊邊搖動色彩鮮艷的衣物,救援人員來後要服從命令聽指揮。
2.自然因素帶來的問題。
(1)中毒。一方面要防止飲食方面的中毒,吃腐爛和不潔食物、飲用污染了的水等均可引起中毒;另一方面就是在大自然旅遊中,有不少植物是有毒的,特別是到南方熱帶森林中去旅遊更應注意有毒植物對人身的侵害。難以行走的原始次生林,旅遊者不要一人走進林中。
(2)動物傷害。蛇是旅遊意外傷害中最易發生和最容易遇到的小動物。為了防止被蛇咬傷,在草深林密的地方旅遊時,最好穿長褲長襪,戴草帽或遮陽帽,手中最好拿一拐杖或拿一根竹竿,可以抽打草叢趕跑蛇蟲。旅遊中遇到了蛇,最好的辦法是沉著對付,千萬不要驚慌、不能跑動,也不要理會它,只要你不傷害它,離它而去,也就相安無事了。萬一被蛇咬傷,千萬不要著急,要沉著冷靜,只要不做劇烈運動,不會馬上就有生命危險。要積極進行處置,首先結扎傷口上部肢體,千萬不可用嘴去吸毒液,以防毒液進入口中。要用手一面擠壓傷口,一面用水沖洗,塗蛇葯粉於傷口處,速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蛇以外的其他猛獸,在旅遊風景區極少遇到,偶爾遇到也不必驚慌,悄悄地躲避開它就是了,一般這些猛獸很少主動襲擊人。

閱讀全文

與交通安全與旅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凱撒旅行社招聘 瀏覽:748
陽江海韻戴斯度假酒店 瀏覽:590
電動汽車技術政策 瀏覽:261
戶外街舞墊子 瀏覽:491
fuso越野房車多少錢 瀏覽:913
京郊特色度假 瀏覽:724
山羊皮卡車 瀏覽:374
中國旅遊安全問題 瀏覽:399
武漢新能源汽車銷售 瀏覽:142
l懷化旅遊攻略 瀏覽:897
車個性內飾 瀏覽:135
賓士S級內飾改裝 瀏覽:101
皮卡並線 瀏覽:398
皮卡堂食物 瀏覽:8
安徽安凱華夏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瀏覽:547
東京到大阪旅遊攻略 瀏覽:492
東風轎車價格 瀏覽:293
金希澈豪車 瀏覽:826
皮卡丘人氣 瀏覽:924
峨秀湖國際度假區 瀏覽:932